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问答

 妙智比丘尼答网友问:你是如何看待因果与轮回的


   日期:2011/8/9 14:4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网友留言:我相信佛学是一种有着高深智慧的学问,而且具有慈悲与积极务实的精神!可我怎么也不会相信所谓因果报应与轮回之说!也许像你等有智慧之人可从佛学中领悟到超越科学与迷信的人生意义,可我也认为,更多的人仅仅是受教义的因果报应轮回之束缚而去向佛!妙智师父,你怎么看待轮回和因果报应的问题呢?我无恶意,若有冒犯,敬请原谅!阿弥陀佛! 

    答:阿弥陀佛。您的问题非常好。慈悲与智慧是佛法两大基本特征,我们可以将其更加浅白的表达为:佛法是“感性与理性”的完美结合。既然您也承认了佛法是智慧的,那我必须在这里首先强调几个观点:信佛是智信而非迷信;信仰佛教的目的在于究竟解脱,并非是为了来世或者进入天堂;佛弟子是彻底否定“神创世界”的无神论者,他们相信世界是因缘和合的产物;佛教的哲学观并非是一般人所认为的“唯心主义”,它是心识与物质、理体与事相的融合;佛教不仅关心现实问题并且高度关怀生命;佛教对科学抱持最积极的态度。

    佛陀教导弟子:你们可以不相信我个人,但你们有必要相信我所说的教法,因为这些教法并非我的发明,我只是发现了你们尚未发现的真理。很多人受到所谓的“传统教育”(通常指建国以后的教育体制和思想)的影响,普遍认为佛教的因果轮回之说是一种“封建迷信”,并且对佛教的“唯心主义”甚为反感排斥,习惯了人云亦云,却从来没有真正花时间去深入了解研究过佛法,对于整个佛教的体系根本茫然无知。这种做法使很多人丧失了认清生命真相的机会,我认为这是人生最大的遗憾。

    首先,让我们来认识因果。“因果”经常与“业力”联系在一起。什么叫业力呢?依佛学的解释:业力者,即控制一切自然界和道德界现象之因果律也。人的所有造作是通过身体、语言、意识的一切活动来体现的,我们的言行举止以及思想活动都会产生一股力量,譬如我们平常所讲的“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命运”,这种“决定”就是佛教所讲的业的力量。还有“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与“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都是讲的因果业力。

    现实的因果我们肉眼能看到,举例说明:某人犯了杀人罪,结果被判死刑;某人勤奋刻苦,高中状元;某人经商有道,财源滚滚,等等,这些都是现世的因果,不需要分析,我们很容易接受因果的说法。但是也有相反的结果,譬如某人一心向善,反而多病短命。这也是因果吗?是的,这也是因果。佛教所讲的因果是指三世因果,过去的生生世世,现在的今生今世以及未来的生生世世,其间的因果关系错综复杂,一般凡夫根本无从理清。

    按照世人的想法,一心向善的人应该要得到善报,为何还会多病短命呢?这不是违背了“善有善报”的说法吗?佛教是这样分析的:多病短命是一种果报,得这个果报是因为过去世中造下了杀生等恶业,而今生一心向善便成为一种善因,这个善业的力量将在未来得到相应的善报。

    那为何今生行善不能改变过去作恶的果报呢?如果是这样,那行善还有什么意义呢?其实这要看今生行善的力量大还是过去造恶的力量大,如果行善的力量远远超过造恶的力量,那么,今生行善的的因会先结善果,这样就可以改变多病短命的状况;但如果今生行善的力量非常微弱,而过去世造恶的力量非常强大,那么过去造恶的因先结恶果,于是便免不了多病短命的果报。但这并不意味着今生行善没有善报,只不过这个善报不一定会在今生出现,也有可能在未来出现。

    我们造作善业与恶业,就好比在一块地里既种了西瓜又种了豆子,西瓜会结果,豆子也会结果。至于哪个先结果,那要看谁得到的阳光水分肥料更充足。另外呢,有些植物的种子一旦种下去当年就能生长结果,而另外一些植物的种子却必须经过很多年才能结果。当然,并不是所有种子种下去必定都会结果,如果你不给西瓜种子任何养料,甚至刻意破坏它,那么西瓜永远也长不出来。

    我们过去造了恶业,只要今生具备强大的行善的力量并且绝不再做恶业,那么过去的恶业就无法结恶果。所以佛教讲三世因果错综复杂,丝毫不爽,跟其它宗教的宿命论完全是两回事,它主要在于启迪众生:命运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一切的幸与不幸都是自己造成的。如若今生境况惨淡,那就诚心忏悔往昔罪业,赶紧培福修慧,广结善缘,大可不必怨天尤人;若今生吉祥如意,那还得培福修慧,因为过去的福报是可以被消受尽的,只有趁着现在广行善事,才能为将来未雨绸缪。可见相信因果只会让我们拥有更安详更幸福的人生,这也正是您所说的“积极的务实精神”所产生的美妙影响。

    再者,积极务实的精神与因果报应、轮回之说是完全不相违背的。轮回仍然跟业力分不开。不知道通过上面简单的解说,您是否对业力有了一定的了解。这里再强调一遍,业力是指我们一切言行举止的后续影响。佛教所讲的轮回是指我们的心识受善恶业力的牵引往六道中相应的地方去(六道: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轮回并不一定等到死后,我们活着的每时每刻都在经历轮回,怀抱感恩、奉献、宽恕、平等、慈悲等心情时,我们轮回在天堂,心怀贪欲、愤怒、怨恨、仇视、嫉妒时,我们又轮回到三恶道。

    轮回是否真的存在,这是一个令科学家着迷的问题。而唯物的科学手段要想证明非物质世界,就如同要想证明“人类是否存在梦境”一样困难。所有人都不否认做梦这一事实,但是要想用物理手段来证明梦境的存在,并且还原出来给第二者看到,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一些关于轮回案例研究的成果,在人们厚重的猜疑与抗拒之下也如同杯水车薪。

    经常有人问我:如果真有前世,为什么我记不起前世发生的事?如果我问你一年前的今天你具体做了一些什么事,或许你还能想起来,但是如果我问的是十年前呢?你是不是怎么也想不起来了。既然连十年前的事都记不清了,又何况是更遥远的过去世?

    对于一个失忆患者而言,他已经没有了“昨天”的概念,但是,昨天真的存在过。所有正常人都知道,他在昨天吃得饱饱的,并且美美地睡了很长时间,之后又发生了什么等等,然而这些事情患者自己并不“知道”。我们记不起前世或者说不了解前世,就如同失忆患者不了解昨天。

    我们一般都会认为,如果时间相隔太久的话,记忆就会模糊。其实更准确的说法是:时间相隔长短并没问题,问题是,在这段时间里我们产生的杂念多如牛毛,严重地妨碍了我们的记忆。也许我上一分钟才告诉你我的手机号码,但下一分钟你就想不起来了。只有当你的心清净无染、安宁寂静时,你的智慧才能自然呈现,你可以看到别人看不到的,知道别人不知道的。这是为什么许多领域的领袖们再忙也会抽时间修习禅定的原因。

    人们之所以不相信轮回,很大原因在于:我没有亲眼看到轮回,你也无法证明给我看。人们凭着经验只对那些亲眼所见的事物才肯确认它的真实不虚。这是一个错误,因为人类认识的极限并不等于这个世界的极限。目前人类对宇宙的的认识仅仅停留在三维空间与四维空间。但佛陀早在两千五百年前就揭示了宇宙之重重无尽。我们生活的时空是一个多维的时空,而不仅仅是我们可感、可知、可触摸的三维空间与四维时间,同时还包括了五维、六维、七维,乃至百维、千维。

    2003年,世界著名科学家霍金向全世界宣布放弃对宇宙终极真理的研究,对此,他引用了英国的一位著名文学家的语言说道:“宇宙比我想象的不可思议还要不可思议。”文学家用感性的形象思维的语言如是说,而霍金则以科学家理性的逻辑思维的语言如是说。从感性到理性,这不是一种偶然的巧合。

    纵观整个世界,没有一种宗教具备了科学的真理与哲学的智慧,甚至谈到了宇宙学、时空学,并深入到了宇宙各时空的境界,揭示其内在的规律。但是,佛教谈到了,而且阐述得如此分明,如此详细。

    早在2500年前释迦牟尼佛就指出:“三千大千世界,百亿日月。”则穷尽宇宙无限之真谛;2500年前,释迦牟尼佛即说:“一滴水中八万四千虫”,则揭示了现代医学的至理;2500年前释迦牟尼佛即说:“能于念顷,住无量亿劫。融过去、现在、未来于一瞬。”则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初证佛学的时空观。

    纵观人类的科学发展,无不反证佛学智慧与真理的伟大,若论纳米,佛云:“一粒沙中,大千世界”,揭示了微观之秘。若论宇宙行状,佛云:“须弥山,环藏世界”,证明今日之科学,论证宇宙为金字塔形。若论人体细胞,佛云:“人身皆由重重叠叠虫蚁和合而成”,揭示了人体的奥秘。一一事例,不胜枚举。

    佛教对宇宙、世界、人生的阐述,可以说面面俱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几乎都可以在佛学那里找到相契的论点。而佛法又不仅仅是冷冰冰的科学,它充满了对生命的关怀和慈悲。

    最后,回到您的问题,我想说的是,相信因果与轮回不仅不是束缚,而是通往解脱的必经之路。虽然无法用一个实验向您证明因果与轮回真实存在,但我相信您同样无法用一个实验向我证明因果与轮回真的不存在。重要的是,即使我们不相信因果轮回,佛法依然可以对我们的生活有帮助。

注:蓝色文字节选自《佛学与科学——高志其先生的科学佛教 》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妙智比丘尼       因果)(五明学佛网:妙智比丘尼       因果)  

 妙莲法师:灵岩甘灵第一集 参、明信因果 

 净界法师:念佛的无上因果 

 净慧法师:第三届禅七开示 因果法则 

 刚晓法师:《摄大乘论》要义 彼入因果分第五 

 杨惠南教授:论俱时因果在成唯识论中的困难 

 胡晓光教授:因果论的必然性之断想 

 胡晓光教授:略论唯识学的缘起与因果问题 

 蔡惠明居士:慧远大师的三世因果学说 

 梦参法师:所信因果与差别因果 

 梦参法师:平等因果与成行因果 

 梦参法师:平心静气思因果 

 黄庆澜居士:初机净业指南 因果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