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明一法师:随顺世缘明堪忍


   日期:2011/8/11 2:0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随顺世缘明堪忍

前几天写了日记《随顺世缘离委屈》,讲了我们之所以感觉受到了委屈,实际上是我们的“我执”和“法执”在作怪。由“我执”和“法执”的作用就觉得这个事情合理,那个事情不合理。其实,所谓合理不合理都是自心在闹腾。因为事物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自己就生起烦恼,从而感受到委屈了。如果我们能够明白这些,我们随顺世缘就容易了。

佛教对于人道众生的心态,有一个描述说人道众生是苦多乐少,其严重程度达到了快不堪忍受。所以,我们这个世界也叫堪忍世界,这在佛经里面是经常提到的。而在于这方面有时又叫忧悲、苦恼。我们在日常生活里经常会有忧愁,俗话讲:“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人类心态里忧愁的这一部分具有普遍性,这种忧愁的普遍性有的哲学家说那是因为每个人只要他来到这个世界上,他都会面对老、病、死。从出生那一天开始,就同时面对了老、病、死。而老、病、死对普通人来讲是难以把握的,同时又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不用教他就知道的,这是我们潜意识里的。

从佛法来看,生活里的忧愁来源于我们的得与失,患得患失(实际上是我们对事物产生的二元对立)。也来源于我们对自己未来命运感觉到不可把握,前途难以预料。所以,我们众生不管是有文化的人还是没有文化的人,都对一件事情特别有兴趣,那就是关于算命、命相的学问。

西方有西方的一套,通过星相、血型、星座等等这些特征预测命运。东方有东方的,在我们中国就很丰富,我们知道有占卜,有用人的生辰八字叫四柱,去预测,还有其他的种种方法,奇门遁甲等等。而各种宗教好像从不例外地涉及到里面去了,尤其是我们佛教,很多不了解的人就认为我们出家人就应该会看命。

在我们的文明里面,这类学问的发达,说明我们人有一种想把握自己的未来,把握自己命运的这种欲望或者叫渴望。当然,另外一方面也反映出人类整体上,有一个潜在的忧患意识,希望通过种种预测命运、把握未来的方法来化解、冲淡内心对不可知的未来的这种担忧。

比如,象看日子,取吉利的名字等等做法都反映出人们心中的忧患。因为,我们无法把握将来,所以就对将来产生迷惑甚至恐惧。因为我们众生最害怕的事情就是对未来的不确定,而老、病、死却是确定存在的。所以,我们的命运注定只能是苦多乐少。即使是偶尔的快乐,也会产生乐极生悲的事情。

那么,如何对治这样的心态呢?如何面对这个苦多乐少的人生呢?这就是佛教等宗教要解决的问题。每一个宗教有各自的办法来解决,而佛教就是用从根本上消除二元对立来解决问题的。让我们通过修行,明白我们所产生的二元对立的原因,最后让我们知道:“从无始以来我们就没有生,将来也不会有死”这个道理。

所以,四祖道信大医禅师在他的《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中说:“若初学坐禅时,于一静处,直观身心、四大五阴、眼耳鼻舌身意及贪嗔痴,若善若恶,若怨若亲,若凡若圣,及至一切诸法,应当观察:从本以来空寂,不生不灭,平等无二;从本以来无所有,究竟寂灭;从本以来清净解脱。不问昼夜,行住坐卧,常作此观,即知自身犹如水中月,如镜中像,如热时炎,如空谷响。若言是有,处处求之不可见;若言是无,了了恒在眼前。诸佛法身皆亦如是。即知自身从无量劫已来毕竟未曾生;从今已去,亦毕竟无人死。若能常作如是观者,即是真实忏悔。千劫万劫,极重恶业,即自消灭;唯除疑惑不能生信,此人不能悟入。若生信,依此行者,无不得入,无生正理。”(对这部分看不懂的时候建议看看有关“觉的能力”的日记。)

 

后面敬请关注日记《随顺世缘学放下》。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