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索达吉堪布:积财守财耗财的痛苦及苦因


   日期:2011/8/20 9:1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积累财产、守护财产、耗尽财产的过程中,充满着痛苦及苦因(这里阐述的是财产,其实对人的贪执也是如此。——原注)。《亲友书释》中说:“被称为寂静调柔、财物丰足的诸位智者,因积累、守护、毁尽这些财产,也历经同样多的辛酸。”为此,我们一定要认识到,财产是无边祸害的根源。

当今社会中,人们对财产的执著相当可怕,包括很多大学生,不管是男孩子、女孩子,几乎没有想过以后把所学的知识用于社会,为人类造福。而是快要接近毕业时,成天考虑“我能不能找到有钱的工作”、“会不会找一个好看的对象”、“我怎么样发财”、“哪个人有钱”……一直都是需求这些。老师也根本不考虑怎样培养人才,而是终日以打麻将、赌博打发时光。

前不久我接触了一些老师,确实看到了当今教育界的某些状况。很多老师整天混日子,随随便便得过且过,只要把工资拿到手以后,对孩子、对人类一点也不负责任。这样一来,现在孩子成长的氛围是:父母从小就灌输要发财,老师鼓励的是赚钱,领导也是赚钱赚钱……我们人活在世上,除了赚钱难道没有其他目标吗?我觉得并不是这样。有良知、有智慧的人,希求的决不是自己的利益,而是帮助所有众生。

要知道,财富从开头到结束都充满痛苦,华智仁波切也说:“有一匹马,就有一匹马的痛苦;有一只羊,就有一条羊的痛苦;有一条茶叶,就有一条茶叶的痛苦;财富越多,痛苦越大。”前两天,一个著名的相声演员死了,他的几千万家产现在还不知道怎么处理,因为他没想到这么快就离开人间,所以没来得及写遗嘱。其实一个人不管有没有名声,积财、护财时肯定痛苦,不是担心被别人偷了抢了,就是一直舍不得用,但死了以后什么都带不走,一生中几乎没有享用的机会。

现在提倡两个文明一起抓,但物质文明是有一点进展,精神文明却毫无起色,二者完全处于失衡状态。这样的话,社会到底有没有发展呢?换一个角度来看,物质生活虽然大幅度改善,但人们的欲望却越来越强,如果缺乏知足少欲和断除贪欲的佛教理念,恐怕会越来越不择手段地追求所欲。

如今有些状况已经病入膏肓,我们在小范围中传授佛法,不一定能扭转过来,但大家至少应该明白这些道理,不然的话,自己也可能落入这种可怕的陷阱中。

米拉日巴尊者说过:

“财初自乐他羡慕,虽有许多不知足;

 中初吝者结束缚,不舍用于善方面,

 乃着敌魔之根源,自己积累他人用;

 最后财为送命魔,希求敌财刺痛心,

 应断轮回之诱饵,我不希求魔之财。”

因此,解决人们的欲望和贪婪别无他法,一定要靠佛教的教育。希望很多居士在教育孩子时,从小不要让他重视钱财,在他脑海中种下不好的种子。当然,让他出家,有这样的因缘倒很好,其实出家人在这方面还是做得不错。唐代有位智则法师,他身上只披一件破僧衲,屋里只有一张床、一个钵盂、一把勺子,其他再也没有东西了。他出门时根本不用关门,他常说:“出门时门要锁,箱子要盖紧,这样既浪费时间,又扰乱道业,整日忙碌而散乱人生,没有任何意义。”这种修行人真的非常洒脱。

出家人在吃住穿方面根本不愁,从这方面讲,我觉得出家还是非常自在。那天我们同学20年后聚会,大概有三十九个人,其中只有两个人出家。我们出家时,老师和同学都担心我们吃不好、穿不暖,有些人好心劝我们,有些人也给一点钱,说留着以后补身体用。但不知不觉过了20年,大家再次相会时,他们有些在家人过得虽然比较可以,但都没有我们两个自在。我们在20年中没有受过任何刺激、痛苦,过得平平淡淡,从脸色各方面看,我自己感觉有一定的差别,很多人也是这样说,我们老师当时由衷地赞叹:“出家真的很伟大!”

佛陀在律藏中说:“出家人如住净室,在家人如住火宅。”《法苑珠林》亦云:“出家修道易为,如海中泛舟;在家修道实难,如陆地行船。”然而现在有些人声称:“出家、在家一模一样,在家也可以好好学佛,我对出家非常反对,因为每个众生都有佛性,不需要出家。”倘若正如你所说,出家、在家都一样,那么以释迦牟尼佛为主的贤劫千佛,为什么全部以出家身份而成就?有些在家人不要认为自己跟出家人完全一样,甚至好像自己更胜一筹。释迦牟尼佛在经典中说过,只要披上袈裟,就有超越在家人的功德,对他们理应值得恭敬。

当然,在末法时代,也有个别出家人不护戒规、贪得无厌,整天奔着大城市和大施主去。诚如《正法念处经》所言:“贪执财物之比丘,内心恒时外散乱,彼等日夜皆无修行之机会。”贪执财物的这些比丘,白天晚上都在想着财物,修行不可能有丝毫进展,就像米拉日巴的一个故事中所阐述的一样。但是,真正的出家人相当伟大,他的生活也非常快乐,在家人考虑得比较多,而出了家以后没有这些痛苦,故大家应该随喜出家的功德。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索达吉堪布       财产)(五明学佛网:索达吉堪布       财产)  

 索达吉堪布:济公的另二句话: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 

 永信法师:明确宗教财产权属促进宗教健康发展的建议 

 索达吉堪布:临终注意事项与丧事办理之细节 

 索达吉堪布:爱箭的痛苦 

 索达吉堪布:对学密女众​的忠告 

 索达吉堪布:邪YIN的可怕果报 

 呷绒多吉上师:功德不是用金钱财产来计算的 

 索达吉堪布:所有不幸都是自己所致,而不能怨天尤人 

 索达吉堪布:如何善巧地跟人谈话? 

 索达吉堪布:当观少女身背后,臭气显露九孔门 

 索达吉堪布:什么样的人加持力特别大? 

 方海权:有钱,有财产,有好子女,有好婚姻,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