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黄念祖居士:《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第四卷8


   日期:2011/9/4 21:5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

(如贫得宝第三十七 )

萨戒弟子郓城夏莲居会集各译敬分章次

金刚乘三昧耶戒弟子黄念祖敬解  

   第四卷  

     如贫得宝第三十七  

     前品佛说恶苦,折伏众生,诫令舍恶。本品说善因果,摄受众生,劝勉精进从善止恶,‘拔生死之苦’,‘升无为之安’。

  汝等广植德本,勿犯道禁。忍辱精进。慈心专一。斋戒清净,一日一夜,胜在无量寿国为善百岁。所以者何?彼佛国土,皆积德众善,无毫发之恶。于此修善十日十夜,胜于他方诸佛国中,为善千岁。所以者何?他方佛国,福德自然,无造恶之地。唯此世间,善少恶多。饮苦食毒,未尝宁息。

  ‘广植德本’者,据《会疏》‘德本’有二义:一者六度为一切功德之本,故曰德本。二者弥陀选择本愿,摄成果德之六字洪名,具足万德,为众德之本,故曰德本。‘植’者,种植也,即培养也。‘道禁’者,望西云:‘为佛道故,制禁诸恶,谓之道禁。’故‘勿犯道禁’,即六度中之戒度也。‘忍辱’者,忍度。‘精进’者,进度。‘斋戒’者,望西云:‘斋戒者,八斋戒。故云一日等。’‘胜在无量寿国为善百岁’,如《宝积经》中文殊师利授记会云:‘若有众生于彼佛土,亿百千岁,修诸梵行,不如于此娑婆世界,一弹指顷于诸众生起慈悲心,所获功德,尚多于彼。何况能于一日一夜住清净心。’又《思益经》曰:‘若人于净国,持戒满一劫。此土须臾间,行慈为最胜。’又云:‘我见喜乐国,及见安乐土。此中无苦恼,亦无苦恼名。于彼作功德,未足以为奇。于此烦恼处,能忍不可事。亦教他此法,其福为最胜。’又《善生经》曰:‘弥勒出时,百年受戒,不如我土一日一夜。何以故?我时众生具五滓故。善男子:是八斋戒即是庄严无上菩提之路也。’以上广引多经,以证此土行人于‘饮苦食毒,未尝宁息’之中,仍能斋戒清净,忍辱精进,故其功德远胜于他方国土。于此土修行,若‘一日一夜,胜在无量寿国为善百岁’;‘十日十夜,胜于他方诸佛国中为善千岁’。‘饮苦食毒’者,望西谓‘既饮八苦水,复食三毒味’也。‘未尝宁息’,‘宁’者,安也。‘息’者止也。

  望西《无量寿经钞》曰:‘问:秽土修行若殊胜者,在此可修,何愿净土。答:如《要集》云:“此经但显修行难易,非显善根胜劣。譬如贫贱施一钱,虽可称美,而不办众事。富贵舍千金,虽不可称(美)而能办万事。二界修行,亦复如是。”若欲速办成佛利他众事,专欣净土,何留秽土,不办佛道。’又据憬兴意,此间一日胜西方百年之善者,‘此修难成故’。谓此土进修甚难,难能故可贵也。至于生彼国速得无上菩提者,‘彼无时不修故。此修善时少,故不相违也。’憬兴之说较胜。

  吾哀汝等,苦心诲喻,授与经法。悉持思之。悉奉行之。尊卑、男女、眷属、朋友,转相教语。自相约检,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所作如犯,则自悔过。去恶就善,朝闻夕改。奉持经戒,如贫得宝。改往修来,洒心易行。自然感降,所愿辄得。

  世尊重重诲勉,唯愿大众奉持经戒。故上段中,先言‘授与经法’。谕令受持思维,如教奉行,后复劝‘奉持经戒,如贫得宝’也。

  ‘吾哀汝等,苦心诲喻’。《会疏》曰:‘“吾哀”,如来大慈。“汝等”,所哀之机。五时调机,半满垂教,故云“苦心诲喻”等。’盖谓如来大慈,哀悯群机,苦口婆心,开示教导。五时说法,以调应诸机。教分半(半字教)满(满字教),而随缘度脱。故云‘苦心诲喻,授与经法’也。佛复谕曰,如是所闻经法,悉应‘持思’、‘奉行’、‘转相教语’。‘持’者受持,‘思’者思维。‘奉’者信奉。‘行’者修行。此为自利也。于诸亲友‘转相教语’,则为利他。‘若不说法度众生,是即无能报佛恩’也。下复劝‘自相约检,和顺义理,欢乐慈孝’。‘约检’,犹言束敛,即‘当自端心,当自端身’之义。‘和顺义理’者,谓言行举止悉皆和于义而顺于理。和于义,动止咸宜。顺于理,自然中节。又‘欢’者欢喜。诸经之末多云‘皆大欢喜’。‘乐’者安乐。‘慈孝’,俗云上慈下孝。如经云:‘我哀汝等甚于父母念子’,是为大慈。六道众生皆我父母,誓愿救度,是为大孝。以大悲故,普令离苦。以大慈故,悉令得乐。是乃菩萨之大行,亦即‘欢乐慈孝’之实义。再者,为能‘转相教语’故,必先以四摄,摄受众生,(四摄者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故‘欢乐慈孝’亦寓四摄义也。

  ‘所作如犯’至‘洒心易行’,皆劝奉持经戒。本品名‘如贫得宝’。故知‘奉持经戒,如贫得宝’,乃本品之核心,世尊慈心至极之垂示也。贫者得珍宝,则诸苦顿息,从此欢乐无忧。此乃以宝喻经戒之妙用也。再者,贫者即得珍宝,则命根所系。自当全力护持,不可更失。此劝行人得受经戒,应善自奉持,如护头目。如有缺犯,应速忏悔,誓不更作。‘去恶就善’,‘改往修来’。舍昔非之恶行,修今是之善业。‘朝闻夕改’者,谓从善如流,知过速改。‘洒心易行’者,‘洒’音‘洗’,同洗。‘洒心’即‘洗除心垢’。‘易行’者,‘易’指变易,谓止恶向善。去邪从正,回小向大,舍伪存真等等。如是则‘自然感降,所愿辄得’。谓自得感应,佛力冥加,凡所愿求,皆得圆满。

  佛所行处,国邑丘聚,靡不蒙化。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上文表佛慈德无量。

  ‘佛所行处’,指佛所行履之处,即所到之处;复兼指后世佛法流行之处。‘国’者国家,‘邑’者乡里。‘丘’有二义:一者《会疏》谓为山丘。二者《周礼》云:‘四邑为丘。’是则‘丘’亦聚居之处。‘聚’者聚落、村落。望西云:‘小乡曰聚。’‘国邑丘聚’表佛所行之处所。无不蒙受佛之教化,故云‘靡不蒙化’。既受佛化,则必感降吉祥。故得‘天下和顺’乃至‘各得其所’。‘天下和顺’者,世界和平,万邦和睦也。‘日月清明,风雨以时’指风调雨顺,无旱涝风雹等自然灾害。‘灾厉不起’者,‘灾’指灾祸,‘厉’指疫厉。谓既无山崩、地震、海啸、陆沉等祸,水火刀兵等灾,又无瘟疫流行之厉也。‘国丰民安’者,国家富足,生产丰盛,人民安乐也。‘兵戈无用’者,‘兵’者兵刃,以金属为刃之军器。‘戈’者平头戟也。兵戈喻战争。谓内无盗匪叛逆,外无他国侵略。故可偃武修文,止戈勿用也。‘崇德兴仁’者,尊崇道德,曰崇德。兴施仁政曰兴仁。‘务修礼让’者,《会疏》曰:‘尊卑有序是为礼,先人后己是为让。’又‘让’者退让,推善于人,自不受也。‘国无盗贼’者,人民皆奉公守法,故无盗贼。‘无有怨枉’者,在位者廉明公正,微察秋毫,故无错案。‘强不凌弱,各得其所’。恃强凌弱,实为世间灾祸之源。霸国则恃其军力,以欺凌弱小;富者则仗其财富,而榨取贫穷;执权者常逞其权势,而鱼肉人民;为非者,则结成帮匪,以迫害良善。以众暴寡,仗势欺人。吸人脂膏,饱我肠腹,祸国殃民,莫此为甚。故愿‘强不凌弱’,人人‘各得其所’。彼此相安,有无相通,和平共处,厚往薄来,愿世界臻于大同也。佛所行处,悉蒙上益,显佛慈力,难思难议。

  我哀汝等,甚于父母念子。我于此世作佛,以善攻恶,拔生死之苦。令获五德,升无为之安。吾般泥洹,经道渐灭;人民谄伪,复为众恶。五烧五痛,久后转剧。汝等转相教诫,如佛经法,无得犯也。

  上以经法渐灭,烧痛转剧,故复诫令舍恶修善,奉持经法。

  ‘甚于父母念子’。《会疏》曰:‘父母限一世,佛于无量劫。父母不平等,佛常平等。父母恶(厌恶)不孝,佛愍恶逆。父母养色身,佛于内心。故云“甚于”。’意谓佛以平等大慈,于无量劫,养我慧命,远非父母所能及。故云‘甚于父母’也。‘此世’指此五浊恶世。‘以善攻恶’,佛说善法,降化众生之恶,以消五痛,以灭五烧。‘恶’即指五恶。‘五德’指五善。令行五善,去五恶,背尘合觉,以拔除有情生死之苦本,复得无为之常乐。‘吾般泥洹,经道渐灭’。‘般泥洹’即般涅槃,译为入灭、圆寂。释迦正法五百年,像法千岁,末法万岁,一切皆过,名为经道灭尽。如《法灭尽经》谓《首楞严经》先灭,余经渐亦泯灭。当此之时,‘人民谄伪’,‘谄’者谄曲,‘伪’者虚伪。人心淫邪狡诈,‘复为众恶’。于是烧痛更炽。故云‘久后转剧’。盖谓从正法像法而转末法,痛烧之惨,愈演愈烈。故诲弥勒及一切会众,应‘转相教诫’,于佛经法,信受奉行,不可违犯。

  弥勒菩萨,合掌白言:世人恶苦,如是如是。佛皆慈哀,悉度脱之。受佛重诲,不敢违失。

  弥勒大士深领佛诲,故合掌敬谢,赞叹如来曰:世人恶苦,如是甚深。佛慈无量,于如是至恶之人,咸以平等大慈,‘悉度脱之’。弥轫大士乃本经菩萨众之当机。故能深明本经秘奥,迳曰:‘悉度脱之’(意即悉普度脱也)。经中《决证极果品》曰:‘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若已生、若当生,皆悉住于正定之聚,决定证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表现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之人,将来当生西方;且于当前,已住正定之聚。又《阿弥陀经》曰:‘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表目前发愿往生之人,悉不退转于菩提。故云‘悉皆度脱’也。《弥陀要解》云:‘不论至心散心、有心无心,或解不解,但弥陀名号,或六方佛名,此经名字,一经于耳,假使千万劫后,毕竟因斯度脱。如闻涂毒鼓,远近皆丧。食少金刚,决定不消也。’亦正是‘悉度脱之’之旨。弥勒大士末后曰:‘受佛重诲,不敢违失’。此乃代现在当来一切含灵而言者也。故我等今日皆当如大士所云‘不敢违失’。又彭际清曰:‘净土至善之地。求生净土乃止于至善之功。不入净土之门,善不可得而圆,恶不可得而尽。’是故我等皆当遵佛训诲,信愿持名,求生净土。

 

  • 谢谢来访!欢迎经常来上品莲生的空间访问交流

    请在谷歌或百度中搜索“上品莲生的空间”,即可进入本空间。

  • 点击(上品莲生的空间 )即可进入

  •  

  •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黄念祖居士:《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       黄念祖居士)(五明学佛网:黄念祖居士:《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       黄念祖居士)  

     黄夏年教授:唯以般若为导,净土为归——黄念祖居士的净土思 

     黄念祖居士:依止善导大师,持念弥陀名号 

     黄念祖居士:无量寿经今得善本(夏莲居会本)之大事因缘 

     黄念祖居士点滴开示 

     黄念祖居士:不经一番寒彻骨,真的信愿起不来 

     黄念祖居士:抓住这一生机会永超生死 

     黄念祖居士在“文革”期间的神奇故事 

     黄念祖居士:出离心、慈悲心、菩提心 

     黄念祖居士略传:集科学家与佛学家于一身的人 

     夏莲居居士、黄念祖居士往生纪实 

     黄念祖居士:无量寿经(第2集) 

     黄念祖居士:无量寿经(第1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