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明一法师:禅修能够得自由


   日期:2011/9/11 2:3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禅修能够得自由

 

我们常常说自己不得解脱,不得自由。这里面有一个很大原因是我们的知识陈旧,我们被自己陈旧的知识束缚住了。“大象被一根小绳子系在木桩上了”,这就是我们陈旧知识的利害。

为了突破这个不得自由的陈旧知识,人们运用了很多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禅修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之一。

少数一部分人能够跳出旧知识的框框。而通过禅修等方式,能让一般人都有可能作出如此跳跃,禅修激发出人的灵感,突显人的个性,通过智慧发挥,把人的创造力表现出来,从而解脱了陈旧知识的束缚。

人们被陈旧知识束缚住了,即使希望自己有个性或者说有更多的智慧,但是,他们不知道智慧从哪里来。偶尔也会产生一些灵感,这在佛教里面有个名词叫干慧,干慧在没有定力的保证下,是会干涸的,终将穷尽。禅修则要求得智慧的根本,须有源头活水来。

佛教的教育是由戒生定、由定生慧的戒、定、慧教育。守戒就有使人安定下来的好处,戒律戒恶增善,一个能够守戒律的人,当然活得踏实。然后通过禅修等等手段,使得心进一步安静甚至得定,从而激发你的智慧。这样就把人的个性激发出来,把人们从陈旧知识的束缚中解脱了出来。

在佛教里面常常说“知见多端丧本真”。因为一念都不生(一点旧的知识都没有)的时候,才能彻底见到真实的一切。

佛教就这样让你在定力的支持下激发你的智慧,最后由你的智慧去创造新的知识。这一过程当然是通过艰苦的禅修得定,通过师父的严格锻炼才能达到。

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打得色身死,换得法身活。”在你自己身上去找你的智慧,因为佛教认为我们每一个人都具有相同的智慧,只是因为我们的成见或者叫妄想而把我们的智慧蒙蔽了。

这就是佛教培养人的方式,这就是佛教很注重禅修的原因。只有自己作主,才能得到自由,才能活得潇洒。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