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淡忘与身心健康


   日期:2011/9/14 14:3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殿卿有一个不变的话题,那就是自己在孤儿院所受的苦楚,在读书时的穷困,因家境不好而受到的冷遇,还有婚姻的挫折,以及亲戚、朋友如何如何对不起自己……为此一直抑郁寡欢。其实,这都是数十年前的陈年旧帐了,他却为此所困,耿耿于怀,始终不开心,常年处于负面、阴暗的心态中,严重损害了身心健康。这样活着真是痛苦啊!

  岂不知,有的事情须刻骨铭心,永世不忘;有的事情则要尽快淡忘,所谓事来则应,事去则净。哪些事该被淡忘?应淡忘人生中的挫折与不幸;应淡忘名利的得失;应淡忘岁月的伤痕;应淡忘流言蜚语;应淡忘别人对自己的伤害;应淡忘陈腐、过时的观念;应淡忘冷遇和种种烦恼。这样心理才能摆脱往事的阴影,保持随缘常乐的状态。否则,如纠缠于昔日的痛苦中,久而久之,必会损坏身心健康,导致疾病。加州大学一则保健资料提出:81%左右的恶性肿瘤和半数以上的早老性痴呆,都与生活中的负性事件及不良信息环境有关。因此,有必要学会淡忘那些负性事件及不良信息,学会心理的自我保护。

  因此,近代高僧印光法师劝告我们:“在凡夫地,谁无烦恼?须于平时预先提防,自然遇境逢缘,不至卒发。纵发,亦能顿起觉照,令其消灭。……至于横逆一端,须生怜悯心,怜彼无知,不与计较。又作自己前生曾恼害过彼,今因此故,遂还一宿债,生欢喜心,则无横逆报复之烦恼。……金不练不纯,刀不磨不利。不于烦恼中经历过,一遇烦恼之境,便令心神失所。能识得彼无什势力,其发生劳扰心神者,皆吾自取。经云:若知我空,谁受谤者?今例之云:若知我空,烦恼何生?古云:万境本闲,唯心自闹;心若不生,境自如如。”(《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81-82页)如此,则能淡化烦恼,少生烦恼,心境平和愉悦,久而久之,则能不为烦恼所动,犹如中流砥柱,宠辱不惊,处之泰然。有了这份修养和快乐,就是人生的成功。谁不愿拥有一个不为烦恼所动的快乐人生呢?

  因此,对错怪或伤害过自己的人,我们的心灵不要被仇恨、烦恼所蒙蔽,怒火中烧、烦恼怨恨,对自己比对他人所造成的伤害,将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即使在不如意的环境中,也要努力营造一个充满欢乐与友爱的生活。那么,回想我们所恨的人的一些优点,念及他的本质善良及曾作过的好事,而对他拙劣的一面视而不见,如此怒气可能会缓和下来,烦恼会烟消云散,心中会充满慈悲。(参观达摩难陀法师:《如何无忧无惧过生活》)

  是的,人生短暂,何必对过去的痛苦耿耿于怀呢?何必要自己伤害自己呢?对我们最有害的是怀恨、不满和烦恼,如果把怀恨、不满和烦恼融化,甚至可以使癌症痊愈。我们一定要将过去网开一面,宽恕所有的人;而宽恕别人,就是爱护自己,是真正、彻底地爱护自己。要知道,最有力量的是宽恕,是慈悲;最有力量的是“当下”,不是过去,也不是将来。我们当下就可以改变自己,可以淡忘不快,可以消解烦恼,可以使我们的生活充满祥和与友爱。这一切其实就在当下的一转念之间:你不妨想想,哪一句是你常说的?这两句是:

  “所有的人对我都不怀好意。”
  “所有的人对我都有很大帮助。”(参观露意丝茜:《生命的重建》)

  那么,什么事情须刻骨铭心,永世不忘呢?是别人对自己的恩德!所谓:人对我有恩不可忘,我对人有恩不可不忘。“虽行布施,而不希求施所得果,……虽有所作而无执著。”(《大般若经》卷第四百六十)为何要牢记别人对自己的恩德?因为要随缘报恩。猫、狗之类尚且知道报恩,何况人乎?不知报恩如何作人?故佛家提倡上报四重恩:祖国恩;父母恩;师长恩;众生恩。

  那么,为何又要淡忘自己对别人的恩德呢?因为念念不忘所施之恩,就意味着时刻期待别人的回报,其心态迹近放高利贷者。一旦对方不报答,或报答得不够,势必恨从心起,大骂其“白眼儿狼”、没良心。于是,烦恼丛生,反目为仇,善缘竟成恶缘。这可真是划不来!所以应虽行布施而不求回报,作而不执。这就是智慧(般[读波]若)。有了这种智慧,就能度过烦恼的激流,到达无忧、安乐的彼岸。彼岸何在?就在慈悲与智慧的“当下”!

  淡忘不快,作而不执,这是智慧、洒脱,也是审美:

  瘦竹长松滴翠香,流风疏月度炎凉,
  不知谁住原西寺,每日钟声送夕阳。

  (《五灯会元》卷十六)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淡忘       身心健康)(五明学佛网:淡忘       身心健康)  

 林克智居士:生活中的佛教 从现代医学看禅与身心健康 

 能利法师:文明敬香 身心健康 

 陈星桥居士:身心健康之道就在您的足下——关于空腹禅的体察 

 纵欲过度成废人,SY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危害 

 净土法门法师:念头善,清净,你身心健康,住的这个地方没灾 

 总持大悲咒让我身心健康 

 净土法门法师:一天修二十分钟,对身心健康大有帮助 

 净土法门法师:身心健康,幸福快乐,能不能做到? 

 净土法门法师:早晚十分钟,对身心健康大有帮助 

 邪YIN让人陷入极度妄想状态,严重损害身心健康! 

 要身心健康就不要再杀生吃肉 

 净土法门法师:怎样才能身心健康,百病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