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明一法师:随顺世缘随大众


   日期:2011/9/16 1:3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随顺世缘随大众

 

前几天我们看了日记《随顺世缘最尊贵》,知道了大众是最尊贵的。不要说老和尚们如此身体力行,把自己当成大众的一部分,就是佛陀自己本身也说自己是僧众的一员,时时刻刻牢记自己是比丘之一,是大众之一。如果我们能够明白大众的尊贵之处,我们随顺世缘就容易了。

事实上,我们往往是一不小心就把大众是最尊贵的这一事忘记。有的人甚至就因此而舍去了当主人的机会,喜欢去当客人。觉得当客人会得到不一般的待遇,喜欢别出心裁,或者说是特殊化。所以往往是在自己的家里也开始了特殊化,慢慢特殊化到堕落地步。

所以,一切的堕落是从把自己孤立于大众之后开始的,社会上如此,寺院中也一样。所以,佛教里面有成就的人都是随众的高手,甚至在他们老得随不了众的时候,也会拼命去适应,现代有这样的人,古代更多。自己身边就见到很多这样的人。

所以,寺院的六和(身和同居,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生活方式严格规定住了大众的重要性。可以这样说,严格按照六和方式生活的寺院必然就会兴盛起来,而比较堕落的地方就是特殊化比较严重的地方,也是开始堕落的迹象。

在寺院还有一条规矩就是常住人员在七十岁以后可以不随众。说得不好听点就是你不中用了,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吧。所以,寺院里面往往老人们随众随得更好,因为他们比我们年轻人更加怕堕落,他们已经看到了深渊就在眼前,是最最好的想挤进大众里面的典范。

其实,在社会上也是有这样的说法,大众是最尊贵的。只是我们往往是说说而已,做起来就忘记了,而且在寺院也是如此。自己也是在最近才开始注意到这个问题,因为,自己发现自己的福报的最大来源是为大众服务。如果不是细心去观察还可能被忽略掉。

比如现在写东西,好像没有任何的意义,但是自己发现与很多的人结了善缘。尽管不认识你们或者没有见过面,但是自己把自己的感想与你们分享了,不但结下了善缘,往往还因为你们的回复给自己很多的启发,让自己从不同的方面看到了很多的问题,开阔了自己的眼界,发现了自己的不足,监督了自己的行为……

从而看到了大家需要什么?自己能做什么?真的就像观世音菩萨说的那样,可以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度之。同时,自己因为得到了很多好友的帮助,发现了自己不足,可以对症下药。根据这些问题,在这方面下功夫,提高自己的能力。同时因为自己说的话公开了,更加不能食言而肥,起到了自我监督作用。

另外一方面,自己知道了如何去做得更好;知道能让大众得到更大的受益;知道如何更好地为大众服务;知道如何成为大众的一员;知道……这样一来,让自己可以更轻松地融入僧团,融入社会。不再被个别的人物所拖累,真正实现自己师父说的“将个人融化于大众”。

有一次自己问一个很老的居士(实在是看他身体要吃不消了):“你这拜下去,起不来怎么办?”他很轻松地回答:“我拜下去的时候跟本没有想起来!”这可真把自己搞的目瞪口呆,没有话说了。因为随着大众一起行动,他的力量就是无限的,是不可抗拒的。

他的这种行为,比我自己常常挂在嘴边的:“不要怕死了没有人给你收尸,人人都讨厌尸体,见到以后都会替你处理掉的”还要利害。这就是大众的势力,是无可抗拒的力量。所以,我们要好好随着大众,应用好这个力量,使得我们能够在这个力量中好好修行。

 

后面敬请关注《随顺世缘高素质》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