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黄念祖居士《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第四卷14


   日期:2011/9/20 14:0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

(非是小乘第四十三)

萨戒弟子郓城夏莲居会集各译敬分章次

金刚乘三昧耶戒弟子黄念祖敬解  

    第四卷  

    叁、流通分(第四十三至第四十八品)

全经三分,初为序,中为正宗,末为流通。灵峰大师云:「此三名初善,中善,后善。序如首,五官俱存。正宗如身,脏腑无阙。流通如手足,运行不滞。」今是后语,后语亦善,不可因其非正因而忽视也。

     非是小乘第四十三

本品经文,多是《唐译》,其中「非是小乘」与「第一弟子」等,则是《宋译》。本品是流通分之首,独劝持名。正是会权归实,摄末入本也。《无量寿经钞》云:「上来虽说万行往生。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名。」又黑谷《大经释》(节录)如下:「至流通,初废助念诸行二门。但明念佛往生。」。又云:「准本愿故,至流通,初废诸行,归但念佛。」可见弥陀本愿,实愿众生一向专念弥陀名号。今劝流通,特显佛愿。独倡持名,普劝流通。是故称为后善也。

【佛告慈氏:汝观彼诸菩萨摩诃萨,善获利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得闻阿弥陀佛名号,能生一念喜爱之心。归依瞻礼,如说修行。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当获如上所说功德。心无下劣,亦不贡高。成就善根,悉皆增上。当知此人非是小乘。于我法中,得名第一弟子。】

上段「汝观彼诸菩萨摩诃萨,善获利益」。指前品中十方住生无量无边诸大菩萨。彼等闻名往生,得大利益。如前所引《大论》所云:菩萨往生极乐,见阿弥陀佛,即与八地及八地以上诸大菩萨,毕竟身等法等。故云「善获利益」。是乃举十方往生圣众往生得益,以劝众生信乐发愿也。下文则赞念佛第一以劝信。闻佛名号,「能生一念喜爱之心」,归依礼敬,「如说修行」,即得大利,当得经中所说往生之一切功德。「一念」者,《汉译》云:「闻无量寿佛声,慈心欢喜,一时踊跃,心意清净。」(《吴译》同之)又《宋译》「得闻无量寿佛名号,发一念信心。」又《魏译》云:「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据《选择集》意,此「一念」即「一念净信」;又即《三辈往生品》中之「发一念心,念于彼佛」也。又《嘉祥疏》曰:「一念即是具足无上功德者,明利深远。一念至信,修行发愿,必生净土,终得佛果,故云无上也。」又《选择集》云:「以念佛而为无上也」,「乃至一念而为大利也。」是故经谓,若人能生一念喜敬之心,持名求生,「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当获如上所说功德」。「如上功德」者,即经中所说,横出三界,圆登四土,一生补佛,究竟寂光也。

「心无下劣」者,于自善根,能生信故。「亦不贡高」,明信佛智,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故。「成就善根」,如《小经》六朝石刻本云:「以称名故,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缘。」「悉皆增上」者,净念相继,精进无已,故诸善根皆能增上也。又《弥陀要解》云:「同居净土是增上善业所感。」以念念即佛,为成佛之亲因缘。净念相继,乃等无间缘。以佛号为所缘境,乃所缘缘。言增上者,总摄前三缘,有大力用。「当知此人非是小乘」。「此人」,即如上一心念佛之人。世多讥念佛为自了,甚至鄙视,是则未了佛意。世尊金口亲宣,如是之人非是小乘。弥陀一乘愿海,悉赐大白牛车,唯是一乘,何有二三。故云「非是小乘」。佛复赞扬如是念佛之人,「于我法中,得名第一弟子」。何以故?以念佛法门最为第一故,最为难信故。于此「一切世间难信之法」,能生实信,如教奉行,故称第一。

【是故告汝天人世间、阿修罗等,应当爱乐修习,生希有心。于此经中生导师想。欲令无量众生,速疾安住得不退转,及欲见彼广大庄严、摄受殊胜佛刹,圆满功德者,当起精进,听此法门。】

上文复劝尊重依止、爱乐修习本经所授之法。《净影疏》云:「是故已下,劝学此经。以此经中说无量寿,闻获大利。故设大火满三千界,亦须从过听受此经,况余小难。」因此经乃是净宗第一经。于弥陀因地愿行,极乐依正庄严,三辈往生正因,两土秽净因果,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等等,摄无不尽也。故应「于此经中,生导师想」。敬依经教,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世尊复云:凡欲令无量众生速证不退,及为欲见极乐「广大庄严,殊胜佛刹」,愿随佛学,亦自摄受佛刹。如极乐之广大殊胜,普被诸根,广摄万类,以圆满功德者,当起精进心,听受此法门。

【为求法故,不生退屈谄伪之心。设入大火,不应疑悔。何以故?彼无量亿诸菩萨等,皆悉求此微妙法门,尊重听闻,不生违背。多有菩萨,欲闻此经而不能得,是故汝等应求此法。】

上复深劝大众,坚信此净土法门与无量寿经。首云:「为求法故,不生退屈谄伪之心。」盖以四宏誓愿中,法门无量誓愿学。何况此净宗乃第一之法,而此大经复是净宗第一之经。弥陀因地发心曰:「假令供养恒沙圣,不如坚勇求正觉。」求正觉者首应求正法。故不应自生谄伪之心。「退」指退转,「屈」指弯缩,「谄伪」指虚妄。「设入大火」。「设」者假设,盖谓倘因求法,身入大火。亦「不应疑悔」。当如弥陀因地「纵使身止诸苦中,如是愿心永不退」,始是深信切愿也。

「何以故?」乃世尊自问之语,其下则从正反两面,深显其义:一、正者,如《菩萨往生品》所明,彼等无量无数十方世界诸菩萨众,皆求此微妙法门,尊重听闻,信受奉行,悉生极乐。二、反之「多有菩萨欲闻此经而不能得」。下一品中复云:有一亿菩萨以不闻此经,而退转于无上菩提。是从反面以劝坚信也。末后总结全品,慈悲咐嘱,谕云:「是故汝等,应求此法」。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黄念祖居士:《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       黄念祖居士)(五明学佛网:黄念祖居士:《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       黄念祖居士)  

 黄念祖居士:根本修持心要 

 黄夏年教授:唯以般若为导,净土为归——黄念祖居士的净土思 

 黄念祖居士:依止善导大师,持念弥陀名号 

 黄念祖居士:无量寿经今得善本(夏莲居会本)之大事因缘 

 黄念祖居士点滴开示 

 黄念祖居士:不经一番寒彻骨,真的信愿起不来 

 黄念祖居士:抓住这一生机会永超生死 

 黄念祖居士在“文革”期间的神奇故事 

 黄念祖居士:出离心、慈悲心、菩提心 

 黄念祖居士略传:集科学家与佛学家于一身的人 

 夏莲居居士、黄念祖居士往生纪实 

 黄念祖居士:无量寿经(第2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