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素食护生 -->健康

 清苦高僧为何能长寿


   日期:2011/9/26 23:0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有人曾把历代高僧的寿命与历代皇帝的寿命相比较,发现生活清苦的高僧平均寿命高于皇帝。这些人健康长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的原因要归功于禅定(又称坐禅)。

  禅定对养生的重要作用,可以用中医的观点来加以解释。《黄帝内经》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说明精神的安定与和谐在抵抗疾病和延年益寿方面的重要性。

  由于禅定的特殊功效,许多人都欲修习禅定、瑜伽等功法,其中既有渴望健康长寿的老年人,也有追求心理放松的年轻人。然而,对普通人群而言,目前修习禅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注重性格修养,没有调整好心态,最终导致修习失败。作为初学者,应该掌握循序渐进的原则,首先要了解修习禅定的一些基本要求,千万不可急于求成。修习禅定需要做以下调理:

  调理饮食食不宜过饱,过饱则气急身满,百脉不通。也不宜过少,过少则身虚心悬,意念不固。每餐八成饱即可,饭后一小时入坐为宜。

  调理睡眠睡眠不宜过多,初学者以每日不超过八小时为宜。随着修习功深,可逐渐减少,因为静坐本身就是一种良好的休息方式。

  调身所谓调身,即端正身体姿态,因为它与人的呼吸及精神状态有很大关系。禅定所说的调身主要指坐禅的身体姿态。入坐之初,宽衣解带。若用跏趺坐(双盘),即将左脚小腿曲加于右腿之上,使左脚掌略与右腿齐,再把右脚牵上加于左腿上。初学者或年纪较大的人双跏趺有困难,可改用半趺(单盘)。

  调息所谓调息,即调整呼吸的状态。无论是印度的瑜伽、佛教的禅定还是道家的内丹功,都十分重视对呼吸的调节。一般来说,呼吸方式分为四种:

  喉头呼吸:这是一种不好的呼吸方式和习惯,呼吸短而浅,仅仅在喉头出入。

  胸式呼吸:气体吸入后能够达到胸部,使肺叶比较充满,这是一般人常用的呼吸方式。它与喉头呼吸属于自然呼吸,但不能算做调息。

  腹式呼吸:气体吸入后能够达到小腹,在吸气时,空气入肺,肺底舒张,把膈肌压下,这时胸部空松,腹部外突;呼气时,肺部紧缩,膈肌被推而上,紧抵肺部,使肺中浊气尽量外散。此种呼吸强度较大,需加意念。

  体呼吸:呼吸深长绵细,一出一入,自己不知不觉,好像进入了无呼吸状态。到此地步,便达到了调息的极致。

  除了做到以上的调整外,禅定还要求修炼者做到调心,所谓调心,即调整好心理状态,令其不沉不浮不宽不急。

  以上为坐禅在调身、息、心方面的基本要求。若练功完毕出现气急、身体不端正等现象,需随时矫正;若身体姿势自我感觉良好,而气、心不调和,要随时将其调至适中,如此能较快并持久地进入禅定境界。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禅定       长寿)(五明学佛网:禅定       长寿)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禅修、禅学、禅观、禅定 (禅定波罗蜜) 

 傅味琴居士:谈烧香、礼佛、供养、学法、修禅定 

 傅味琴居士:企业家的人生与禅乐(虚空观 禅定学修前的开示 

 傅味琴居士:<数息观>带修禅定前开示 

 傅味琴居士:<调气观>带修禅定前开示 

 傅味琴居士:<循身观>带修禅定前开示(30~40) 

 傅味琴居士:<循身观>带修禅定前开示(20~29) 

 傅味琴居士:<循身观>带修禅定前开示(10~19) 

 傅味琴居士:<循身观>带修禅定前开示(1~9) 

 傅味琴居士:企业家禅定营--了解缘起性空,才能了解如来真 

 傅味琴居士:企业家禅定营--怎样才能使员工感觉工作、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