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李炳南居士:念佛十二字诀与一心不乱


   日期:2011/10/5 12:5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念佛十二字诀与一心不乱 李炳南居士

口念耳听  百八不乱

摘自李炳南文集《契道之法》

  既信圣言量,持弥陀名号,然执持之功,亦有浅深,譬如今之学制,有小学、中学、大学,程度各各不同;念佛第一层次口念耳听犹之小学,其次心念心听犹之中学,最终神念神听则犹如大学;然吾等程度,小学耳,能够口中念得清清楚楚,耳中听得清清楚楚,功夫纯熟处,一心只有佛,不为外境所乱,此即弥陀经上所说一心不乱’——吾人且扪心自问,谁念到一心不乱?至于念佛念到心念心听,是大势至菩萨所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之境界,吾人更谈不上。而神念神听是实相念佛,已至念而无念,无念而念。’‘照而常寂,寂而常照。根本无人懂得。

  诸位且别小看这口念耳听,口中念清楚,耳中听清楚,便是正念分明,可得一心,诸位不妨从此处下手,练习一个月不断,就能得大利益。

  以上所说,是念佛方法,至于数量多少,引古德一偈作参考:

念佛不必求多念
但念百八心不乱
其中若有一念差
掉转珠头皆不算

  莫嫌百八太少,一心念佛,百八就等于三十六万亿一十一万九千五百声(按:请参阅龙舒净土文卷四修持法门第六。)我之所说,一依于经典祖师之语,诸位但勤练习念佛一心去。

《佛说阿弥陀经义蕴》修持正行分第八节  李炳南居士

  修净本有实相、观想、观像、持名四法。而三经亦各有其专主。大本主广修功德。观经主以心作观。小本主执持名号。各有妙用。各有难易。其间虽有相通之处。究各有其本质。不必一定兼修。多招费力。本经不云其他。只言持名。显标此是单行一门。故古德多有主张单持圣号一法。近代灵岩印光大师。亦主此说。所谓径中又径。而其要诀。全在心念、口诵、耳听。三处相应。自入三昧。清妙空大师十二字念诀。口念、耳听。心念、心听。神念、神听。若至神念神听。岂非寂之至照之至。即心念心听。已是六根都摄。能口念耳听。了了分明。不散不昏。便是不乱境界。得手功夫。夫复何疑。正是归来坐对梅花嗅。春到枝头已十分。

  若一日—……—一心不乱。

  七日为时少也。不乱定也。此克期顿证得定之法。为持名功行之极则。古人谓有理与事一心不乱之别。今亦可就功与行两端而分之。先以功一心不乱言之。按梵语之训定有三。一曰三摩地。此云等持。谓心住一境。平等维持。但于境转故通定散两位。二曰三摩钵底。此云等至。身心安和谓之等定。能令至此平等位。是定非散。三曰三摩啰哆。此云等引。谓等至之心。能引功德。亦是定非散。又修止有种种行相。按杂集论谓最初摄所缘。系于内心。故曰内住。其次相续内缘心动渐细。等似于住。故曰等住。其三若念外驰。即复敛念。令其安住。故曰安住。其四经上三度。能令心不外散。常依所念而住。故曰近住。其五由于所缘色等散心起过患想。而调伏其心。令不流散。故曰调顺。其六由于所起恶觉散心深见过患。而摄伏其心。令不流散。故曰寂静。其七所有散心率尔起时。即便制伏。令不更起。故曰最极寂静。其八于此精勤加行。无间无缺。相续安住胜三摩地。故曰专注一境。其九如是善修习故。不由加行。远离功用。定心相续。离散乱转。故曰平等摄持。此九种行。初之四行。为一阶段。从第五起工夫渐深。至第七又为一阶段。此后发起身心轻安。至第九而等持成矣。观此则修止至第九行相。方入等持。或谓持名至一心不乱。即同等持。而等持既通定散两位。实非深定。已操往生左券。较诸通途法门。难易判然。果能心念口诵耳听。不必如止观次第而进。一入手便直超等持矣。纵不至此境界。只信愿具足。亦得往生。不过仍希众生取法乎上而已。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李炳南居士       念佛)(五明学佛网:李炳南居士       念佛)  

 大寂尼师:在这个世界上有几个人在临终有因缘念佛?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4.《阿弥陀经》所说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3.注意阿弥陀经所说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2.同诵阿弥陀经念佛 

 其它法师:我自幼至长因「观音菩萨」慈悲引渡而念佛、学佛, 

 傅味琴居士:怎样念佛 

 傅味琴居士:念佛开示 

 傅味琴居士:纪念佛成道,从清净中修成琉璃世界(释迦牟尼佛 

 会性法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讲录 

 洪启嵩居士:念佛三昧初探﹝下﹞ 

 洪启嵩居士:念佛三昧初探﹝上﹞ 

 果煜法师:涟珠甘露 念佛与十方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