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明一法师:《药师忏》法特点十


   日期:2011/10/6 9:1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药师忏》法特点十

 

前面在《《药师忏》法特点九》的日记中讲了《药师忏》第九个特点是“还有很多很多的特点,说不完道不尽”。因为《第十二、诸佛甚深行处》诸佛行处甚深,我们一时还无法理解。所以我们无论如何去总结,去归纳也是徒劳的,不可能把佛陀的本意完全表达出来。

现在我们介绍《药师忏》的最后一个特点:“佛事完成同归真际。”因为《药师忏》的最大特点是空有不二,在宣扬如何去面对我们的苦难人生的时候,告诉我们最最彻底的解决之道——一切是空的。这样就会让我们不会执着于向外的祈求,就会让我们知道诸佛的真谛。

因为一切是空的,我们所处的世界同样是空的,所谓的毕竟空等佛经中说的二十种空。《药师忏》在很多地方在内容上就专门在说空。事实上,我们所处的生活空间来说吧,一切是我们的妄想所成,不是真实的。前人都是用旋火轮来比喻,我自己就喜欢用余辉来比喻。

在八十年代看过电视的人或者说是接触过电视机的人,就不会陌生。因为那个时候的电视机余辉很大,严重的会拖一个长长的尾巴。我们的眼睛所见到的世界,用个比喻来形容我们现在眼睛所见的情景来说,我们的眼睛也像荧光屏一样,受到余辉的影响,使得我们对真实的世界失去了观察力,把真实的世界看成为另外一种情景了。

我们都知道微观世界中的粒子,我们看到的世界实际上是很小很小的微观粒子组成的。甚至可以这样说,我们看到的世界是由不稳定的粒子在高速地运动构成的幻像。如果我们的眼睛不受余辉的影响,我们所看到这个世界实际上是由这些不稳定的粒子,在以每秒109次方的速度“抖动”着。

可惜的是,我们的眼睛只能分别每秒10次左右的“抖动”。我们看的电影以每秒24次的“抖动”就把我们骗得死死的了。我们因此而以为这些电影是真实地在运动中。可见我们在每秒109次方这样高速“抖动”面前是如何地脆弱和无力了。

佛教把我们所见所闻归纳为妄想,就是因为我们在这些“抖动”面前不能真实了解其实相。佛陀在《楞严经》里面把我们对世界万物描述为“譬如有人,以清净目,观晴明空。唯一晴虚,回无所有。其人无故,不动目睛,瞪以发劳。则于虚空,别见狂华。”

这些妄想就是因为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对这些“抖动”不能真实观察而形成。如果能够真实观察的话,我们就会发现这个世界是不稳定的“粒子”在高速“抖动”着,而且是时有时无,佛教所谓的“虚妄”。这些在《楞严经》里面也有很详细的描述,因为篇幅很大,这里就不再录上,大家可以自己看去。

所以,我们对我们所处世界的观察是虚妄的。做个很形象的比喻,就是我们所看到的世界,是因为这些不稳定的粒子在我们的眼里产生了“余辉”。在我们的耳里面、在我们的鼻里面、在我们的舌里面、在我们的身里面、在我们的意里面产生了“余辉”。

所以,我们眼睛所看到的世界,实际上就是这些不稳定高速“抖动”着的粒子的“余辉”组成。这些不稳定的粒子排列的状态不同,在我们的眼睛里面形成了千差万别的物质世界。这些粒子的排列紧密程度不同,就是我们看到的“风大”,次而“火大”,次而“水大”,次而“地大”。排列的紧密程度,实际上就是“抖动”频率的程度。“抖动”频率越高,排列得就越紧密。因为“抖动”频率越高,产生的“余辉”就越大。对应于我们的妄想来说,就是排列得越紧密或者说是“抖动”得频率越高,我们的妄想坚固程度越大。 

后面敬请关注《《药师忏》法明祖意》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