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心律法师:和尚皇帝萧衍


   日期:2011/10/21 9:5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和尚皇帝萧衍

 

皇帝被称做万乘之尊,统治国家黎民;和尚是佛门中人,斩断尘缘,不理世事。皇帝锦衣玉食,尽享人间荣华富贵,可以穷奢极欲;和尚却清苦修行,面壁持戒,不食荤、不杀生。皇帝后宫佳丽三千,和尚却须戒色。

皇帝与和尚,这两个几乎不搭界的称呼,却在一人身上得以统一起来了。他,就是梁武帝萧衍。

梁武帝萧衍,生于公元464年,卒于549年,是南梁政权的建立者,萧衍在位时间达四十八年之久,且颇有政绩。

就是这位梁武帝,不仅大力提倡佛教,还曾在位期间四度舍身,成为中国第一位“和尚皇帝”。

武帝自受菩萨戒后,就严守戒律,虽然贵为帝王,他的日常生活,却清苦得如同一个苦行头陀,他日中一食,也只吃点豆羹粝饭而已。有时遇事繁忙不能在午前就食,一过午,就不吃了,穿的是布衣木棉,盖布被,垫莞席,足登草履,头戴葛布;一冠三年,一被二载。从五十岁起,便断绝房室,不饮酒,不取乐,除宗庙祭祀大会,或其他法事外,他从不举乐。日理万机,勤于政事。在冬天须过四更方才就寝,夜深天寒执笔撰写,手皮为之破裂。他不但勤政而且爱民,亲近侍从,犯过者每多纵舍,每判一死刑,常常矜哀流涕。居小暗室殿,亦常理衣冠,暑夏炎热,而不褰袒,虽见内宫小臣,仍然如遇严宾。

 

梁武帝皈依佛门后,曾四度舍身同泰寺。每日晨钟暮鼓念诵经文,并与寺僧们一起打扫佛殿。第一次,是在大臣们“国不可无君”的苦苦哀求下,他才被请回皇宫;第二次,大臣们百般劝说无果,只好出钱一亿万(古代一亿为十万)奉赎,梁武帝方才还宫。第三次舍身,又是群臣花钱二亿万再次将他奉赎。第四次舍身出家时间更是长达37天。贵为皇帝却舍身出家,梁武帝的以身弘法极大地扩大了佛教在中国的影响力。

南朝时期,佛教至梁达到了顶峰,上至帝王宗室,下至世家大族、平民百姓都崇信佛事,佛教乃成为国教,兴盛空前。“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代诗人杜牧的这首诗作,描绘了南朝佛教的兴盛。

梁武帝在佛学方面颇有造诣,他不仅倾注大量精力研究佛学,著有《涅萃》、《大品》、《净名》、《三慧》等数百卷佛学著作。而且,他还对道教学说也颇有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把儒家的“礼”、道家的“无”和佛教的“因果报应”揉合在一起,创立了“三教同源说”,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