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寺庙

 空灵寂寂、白云深处的司空山二祖寺


   日期:2011/10/23 7:2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今年年初在香港宝莲寺打禅七时就听绍云老和尚说他新建恢复的二祖寺秋天会打禅七,九月初知道确切时间,月底于打七前两天便出发了。

     二祖寺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境内的司空山,交通不是很方便。坐了一夜的火车至安徽太湖县下,再转汽车,一路上全是山路弯弯,往里走就进入了大别山重山峻岭的深处,两小时半到了百里镇。在一家小店吃了中饭,店老板娘帮找了辆可靠的摩托车,开了半小时车主直接将我送到了司空山脚下。

      司空山海拔1227米,方圆35平方公里,山势奇特。“一峰玉立,丹笔鬼工。南望端岩,如画照海。西瞻卓绝,若峭壁插天。迤东绕北,则移步换形,变幻莫测。”相传战国时期有位淳于氏,官居司空,此人一生为官清正,后隐居此山,故得名“司空山”。司空山渊源于周,开发于汉,盛极于唐;西汉末,梅福(字予贞)因上疏削王氏权柄,未成其愿,后便挂冠出游,归隐在此山赤壁下炼丹。

      二祖寺有上院和下院两处,下院位居司空山脚,正在大规模的兴建之中,现僧人寮房已建好,寺院的大部分僧众住下院。禅七是在上院举行,听说去年已打过一个七,祖庭荒废了许多年代,2006年绍云长老来此山重振,上院汽车不通,寺院的一砖一瓦都是人工挑上去的,山路陡峭很不容易。这期间可有三百年未打过七,去年参加过的人说打七期间禅堂附近还现了佛光!

 

   在山脚时开摩托车人告知了走的路线,我便开始一人爬山,天空中下着朦朦细雨,走了几分钟雨就停了。可能是天气阴雨吧,没见其他人。

雨停后山间的云此起彼涌的,甚是美丽飘缈!

        走了一小时左右来到了观瀑亭还是未遇一人,真是出乎意外的空山寂寂。想想有些不放心只好打绍老的电话,师父说:“怎么不先去下院找人和你一起上呢?”我说:“以为这山里会有游客,谁知无一人走。”老和尚说:“前面的路不远了,就一条道走好了。”于是便安心往前行了!一路上一直在默念佛号。

       走在云海深处,如临仙境。归宗芝庵襌师有首名诗:“千峰顶上一茅屋,老僧半间云半间,昨夜云随风雨去,到头不似老僧闲。”这一路我是既没看到茅屋也未遇见青僧,老僧更不用想了。前方的路好象离千峰顶不远了,一路上仍然是空山寂寂就俺一人在走。 真的是“千峰山间一条道,空灵寂寂白云来。今午雨随风云去,到头不似行人闲。”

      看到刻有莲花的桩子感觉挺亲切,地上有人用石头压了一张纸条指明寺院方向,离此不远快到了!

      终于传来了寺院里鼓声,已是做晚课时分了,悦耳的梵呗声在山谷中格外的清净美妙!

二祖寺上院

大雄宝殿旁的白鹿洞

禅堂位于白鹿洞的右上方

      禅堂的后面有几个历代禅师的灵塔,再往上走便是二祖洞。

     公元577年,北周武帝灭佛,在禅宗也面临灭宗灭派的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禅宗二祖神光慧可受达摩心 法,护经像南下舒州隐居此山,建刹说法,“跃过三湘七泽中,两肩担月上司空;禅衣破处裁云补,冷膜饥时嚼雪充”。可见慧可法师上山时,环境相当艰苦。慧可大师初来司空山就住在主峰下“仰天窝”的中石洞里,后在洞前加盖石室。石洞冬温夏凉,龙虎环抱,后依石峰顶。千仞屏藩;前对钵盂山,双峦拱顶,乃天造道场,洞天福地。(见上图)

     二祖洞前的如诗美景,白云悠悠随手可拈。难怪祖师要“禅衣破处裁云补”了,也可见在此开山之艰难非常人所能做到啊!

      二祖洞上方不远便是三祖洞,附近有传衣石,二祖慧可当年在此传木棉袈裟衣钵与三祖僧璨。经过长期的流离失所的艰苦生活,最后选择了当时宗教势力较为薄弱的陈晋熙郡境内的司空山为其卓锡之地,是为了避免当时激烈的宗教对抗及尖锐的宗教派别门争。这一举措保存了佛教的实力,为禅宗今后的发扬光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司空山处于大别山腹地,背倚华北,面对江南。连接天柱,远望匡庐,毗邻蕲黄,独处中枢。 僧璨于皖公山传四祖道信,道信于黄梅双峰传与五祖弘忍,弘忍又在黄梅传六祖慧能,一百余年禅宗衣钵传五代,皆未出大别山西南麓,这种稳定的地理格局,与北方随宜行化、四处流浪的情况形成强烈对比,使得禅宗能在平静、安宁的环境中发育成熟,成为对世界哲学思想有一定影响力的教派,也应验了达摩祖师“一花开五叶,五叶结正果”的预言,所以在中国佛教史上若没有司空山,就没有中国佛教禅宗。它不愧为中国禅宗第一山的称号。慧可大师圆寂后,隋文帝赐谥“正宗普觉大师”;唐德宗赐谥“大祖禅师”,确定了慧可禅师的历史地位和他对中国禅宗的重大贡献。

      三祖洞内是三祖打坐用功避风雨的地方,岁月如梭,尽管已过了千年仍然磨灭不了历史的痕迹。几块古石、一个蒲台将人带回了远去的时空!

二祖洞旁的小石桥

充满禅意的山花和绿枝

      潺潺清泉在桥下流淌,这白花可是自然下垂陪伴着晶莹剔透的流水啊!寺院里用的水正是从这接下去的,甘美纯净得很!

红色的寺院后门在绿树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的亮丽

 

        距寺侧几百米,旁有太白书院,无人管理,已显落寞荒凉。

     至德元年(756-757年),李白随永王李麟兵败后,从乱军中逃出,因久闻司空山胜境,时至第二年,诗仙避居此山,得“雪霁万里月,云开九江春”之句,留下了《避居司空原言怀》和《司空山瀑布》诗两首。人们怀念李白并在其住处“司空原”建了“太白书堂”。

目前还在修建中的二祖寺下院,这是下山后拍的。

下篇:

司空山二祖寺禅七

http://club.fjdh.com/?uid-199-action-viewspace-itemid-181682

 

 

 

清梦居博客(2011.云水之旅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二祖寺       禅七)(五明学佛网:二祖寺       禅七)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附录:禅七心得 

 惟觉法师:禅七的意义──九十五年夏季学界精进禅七开示 

 惟觉法师:九十五年住持禅七圆满日导师开示 

 惟觉法师:九十六年度僧众精进禅七导师开示 

 惟觉法师:成佛──九十六年僧众禅七导师开示 

 惟觉法师:正知见──九十七年春季学界禅七导师开示 

 惟觉法师:中道实相观--九十七年夏季学界精进禅七开示 

 惟觉法师:九十八年僧众精进禅七导师开示 

 净慧法师:第三届禅七开示 临济四料简 

 净慧法师:第三届禅七开示 知见的厘清和建立 

 净慧法师:第三届禅七开示 有人心就有禅宗 

 净慧法师:第三届禅七开示 用功的境界与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