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宣化上人:○是本有的佛性


   日期:2009/2/1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鱼在水中,不知在水中。人生存在空气里,但看不见空气。虽看不见,但不能说空气不存在。空气虽没有形相,但不能说没有空气。鱼生存在水里,看不见水,但牠一离开水就不能生存。人要依赖空气而生存,虽说空气吃不饱,但需要空气来生存,否则所有物质都会死掉。

人间有空气,在天上就有一股神气、神性,在佛就有佛性。佛性和神性虽都看不见,但在圣人境界也不能没有。若无神气,神也会堕落。若无佛性,佛也就没有了。这都是妙不可言的境界。

我们人修行,就是要修无形的大道,无情的大道,无名的大道。所以太上老君在《清静经》上说:「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谓道。」

「道」字一开始就有两点,即阴点、阳点,也就是人字的变化,这两点是人字倒过来的写法。修道就是要倒过来,要逆流,非顺流;顺流即生死,逆流是涅盘。「逆」字也是上面有两点,都是人为之,要顺就顺,愿逆就逆。

两点之下又加上一横。「人字分开就是一阴一阳,偏阴偏阳皆谓「极」。人道在何处得?在「一」字找,要从「一」字开始。「一」字为数目的本体,「一」字又是从何处变来的?它从「○」而来。「○」是无内无外,无始无终,扫一切法,离一切相。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一切万物的开始,都从「○」字开始。一切山河大地、房廊屋舍、森罗万象,都从「○」字开始。

「○」字再往清楚说,就是本有的佛性,它是大光明藏,圆陀陀、光灼灼。它小,比微尘还小;它大,大过法界。所以无限大、无限小都是它,没有限量。

可是人不守规矩,将「○」字弄破了,就变成「一」字。所以单「○」字没有「一」字,就没有数目,必须要有「一」,才有数目。本是圆陀陀、光灼灼,然后变成「一」。一方面成阴,一方面成阳,故一阴一阳之谓道。人修道要从「一」字开始,要从自己找「目」,是眼目的「目」上面加一撇,即叫你回光返照,叫你眼睛向里看,不要往外看。合起来就是「自」,再加上「走」字边,而成「道」。道,必须要修它,才是「道」。

韩愈在〈原道〉文中说:「由是而之焉之谓道」即是──从此处走到那处,就是道。道是走出来的,故修道要躬行实践,努力认真。欲返本还原,则要由「一」回到「○」,即是「得一万事毕」。若恢复「○」字,即回到本来面目,而能转妙法轮。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宣化上人       佛性)(五明学佛网:宣化上人       佛性)  

 惟觉法师:佛性与法性 

 周贵华博士:印度佛性思想特质简论 

 赖永海教授:佛性·本心·良知——陆王心学与佛学 

 赖永海教授:佛性学说与中国传统文化 

 赖永海教授:性具与性起——天台、华严二宗佛性思想比较研究 

 洪修平教授:人心,佛性与解脱——中国禅宗心性论探源 

 宋智明居士:禅观入门 一、禅的基本原理舆性质 佛性与修行 

 程恭让教授:略析《佛性与般若》在牟宗三哲学思想进展中的位 

 胡晓光教授:从唯识学角度看佛教心性义--兼论无漏种子、佛 

 蔡惠明居士:佛性与顿悟 

 姚卫群教授:佛性观念的形成和主要发展线索 

 万行法师:你以佛性看众生,众生都是佛;你以人性看众生,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