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界法师: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日期:2011/10/28 14:1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净界法师


    看第三段,前面讲信心,其次讲愿力,这一段讲专注:

    乙三、依摄心专注以立行持

    【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都摄六根 ─ 一句弥陀念诵听 ─ 专注力。净念相继 ─ 十句成片三三四 ─ 相续力。

    当我们开始观察名号的功德,而产生信心;也观察净土的庄严,而产生了愿力;这表示什么?表示你有资格念佛了,你已经把心态准备好了。

    接着,怎么念佛呢?当然主要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就是先从点状的专注,然后达到片状的相续。

    专注力:印光大师提出的三个方法,一句阿弥陀佛念、诵、听。我们念佛人有三个次第:

    念从心起:每一句佛号要从你内心的皈依生起,如果只有嘴巴念佛,心打妄想-- --口念弥陀心散乱,那不可以,必须念从心起。

    声从口出:靠你的嘴巴振动而创造音声来,念佛要出声,因为它是以音声来代表阿弥陀佛的功德,它是你的皈依境,你不出声,佛号变成一种法尘,第六识法尘,不是我们的所缘境。如果你不创造音声,你的所缘境在那里呢?

    所以不管是大声、小声,最起码金刚持也可以,嘴巴振动。黄念祖老居士很强调金刚持,这样不会太辛苦,嘴巴振动就能够创造声相,如果你念佛连嘴巴都不振动,很难摄心,因为法尘是闇钝相,很难捉摸,音声的所缘境比较明确清楚。

    音从耳入:听你的声音!念佛不是听别人的声音,是听你自己的声音,心才能静下来,听别人的声音,心就向外攀缘了。不管是一百个人念佛、二百个人念佛、三百个人念佛,听你自己的声音,这是你的所观境。

    当这个佛号经过念、诵、听之后,听到你的声音,这叫做一念的相应,成就专注力;再把十句佛号变成三、三、四,让念佛有节奏-- --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停顿一下;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刚好形成一个循环。

    因为追顶念,没头没尾、没有节奏比较难摄心。所以印光大师说,用三三四可以把佛号摄住,让它不会跑掉。

    总而言之,我们要强调一个观念,念佛要有信愿,念佛你要把心力放进去,心力不可思议。

    简单的说,就是念佛人要带一点气势。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界法师       念佛)(五明学佛网:净界法师       念佛)  

 大寂尼师:在这个世界上有几个人在临终有因缘念佛?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4.《阿弥陀经》所说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3.注意阿弥陀经所说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2.同诵阿弥陀经念佛 

 其它法师:我自幼至长因「观音菩萨」慈悲引渡而念佛、学佛, 

 傅味琴居士:怎样念佛 

 傅味琴居士:念佛开示 

 傅味琴居士:纪念佛成道,从清净中修成琉璃世界(释迦牟尼佛 

 会性法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讲录 

 洪启嵩居士:念佛三昧初探﹝下﹞ 

 洪启嵩居士:念佛三昧初探﹝上﹞ 

 果煜法师:涟珠甘露 念佛与十方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