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圣严法师:存好心,说好话


   日期:2009/2/5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俗话说:「祸从口出。」说话不得体,常常会伤人又伤己 ,引起很多麻烦。佛教有所谓的「妄语」,不论是一般人喜欢听的虚伪 奉承、空洞修饰,或是讨厌听的刺激、辱骂、讥讽的言语 ,以及诱使人犯罪的说词,全部都是妄语;也可以说 ,凡是会让自己产生烦恼、他人受到伤害的话语,都是妄语。

妄语的范围很广,约略可分为四种:「妄语」、「绮语」、「两舌 」与「恶口」。「妄语」是说谎,存心骗人;「绮语」是花言巧语 、言不及义;「两舌」是挑拨离间,使得人们互相仇视 ,变成对头冤家;「恶口」是口出恶言,使别人受到伤害。

能够完全不说妄语,恐怕只有圣人才做得到,一般人多多少少都会有这 种口舌的过失,即使是纯真的孩子,也难免说谎骗人。例如 ,爸爸问孩子:「你最喜欢谁啊?」这个孩子如果够伶俐的话 ,就会回答:「我最喜欢爸爸。」当妈妈问他的时候,他就会改口说 :「我最喜欢妈妈。」为了讨好父母亲,孩子两边说的话不一样 ,这也算是一种妄语。

有时候,亲戚朋友之间也会这样问:「你喜欢爸爸还是妈妈? 」孩子没有办法选择,很难做判断,只好圆滑地说:「我喜欢爸爸 ,也喜欢妈妈。」如果再追问:「那你最喜欢那一个呢? 」这就更让孩子为难了。其实,大人不该这样问孩子 ,不但对孩子不公平,也会造成误导。

所以,往往从小的时候开始,大人就在日常生活的潜移默化中 ,让孩子养成说谎的习惯。刚开始,这种小小的谎言或许还无伤大雅 ,但长大以后,或是为了谈生意牟利,或是为了个人的利害得失 ,渐渐就会变本加厉的欺骗、害人。

例如,有些生意人便相信,如果不对顾客说谎,产品便会卖不出去 ,于是推销时就会夸大其词的说:「我的产品是以亏本的价钱卖给你 ,不买一定会后悔。」其实他根本获利丰厚。像这样既不诚实又别有居 心的说法,就是在说谎。

事实上,只要货真价实,做生意不一定要说谎。我有一位纵横商场多年 的朋友,他说他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在与顾客谈判的时候 ,态度非常真诚,也会让对方知道自己的立场。毕竟 ,做生意除了原料、机械设备、水电、人工等成本外 ,还是应该为自己争取一些合理的利润;不过,扣掉成本与合理的利润 后,或许就不应再多赚顾客的钱。所以,为了做生意而说谎骗人 ,并不是必需的手段。唯有货真价实、信用可靠,才是工商界应有的职 业道德,也才能使事业可大可久。

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做到「不妄言」、「不绮语」、 「不两舌」、「不恶口」,更要积极地以「诚实语」、「尊敬语」、 「赞叹语」、「慰勉语」来与他人互动。如果能净化我们的语言 ,我们的环境里就会减少很多的口舌是非。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