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相册


给我留言


与我交友


法宝流通


 

文章分类
 
 
 
 
 
 
我的友情链接

 

能使之安稳的人,才是拥有它的人

2012/3/1 21:34:00 阅读:   下载word文档   微信分享


能使之安稳的人,才是拥有它的人

 

佛陀成道前是释迦族王子,名悉达多。悉达多太子年满八岁即开始学习,教授太子的是两位在当时极负名望的老师,一位叫毗奢蜜,另一位是忍天所。太子遍览群书、广读诸论,兼学各类杂术、兵法等,到十二岁时已博通世间种种技能。

有天,太子在勤劬园射击嬉戏,其他五百位释迦族童子,也一同在各自的园林里游戏。此时有一群雁子飞过,一位叫提婆达多的童子,马上张弓射下了一只雁子,雁子负伤带箭掉到悉达多太子的庭园里。太子看到负伤的雁子,心生怜悯,于是除了雁身上的箭,再以酥蜜为药,为其涂抹伤口。这时提婆达多童子派了一名使者来说:“我射中的一只雁子掉到你园子里,快点还我,不要占为己有。”太子回答:“雁子如果死了就会还你,如果还活着就不可能给你。”于是提婆达多再派侍者传话:“雁子是死是活都应该还给我,那是我射下的,只不过掉到你园子里而已。”太子回答:“这只雁子早为我所摄受,从我发菩提心以来,慈悲利他之心即已摄受一切众生,这只雁子也不例外。”

悉达多太子和提婆达多僵持不下,于是请释迦族有智慧的长者们来判决这件事。这时净居天人化身成一位老者,说道:“能以慈悲光明使这只雁子安稳的人,才是真正能拥有它的人。”这位老者一说,其他的长者都表示认同,也说:“这样是合情合理且极具智慧的。”因为这件事情,提婆达多和悉达多太子结下最初的怨结。

省思  
  真正的拥有,并不是如何巧取豪夺,而是以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我们所想要拥有的,以及这样的心态会给对方带来什么影响。如果这个影响不能是良善的、利益于他的,就不是真正的拥有。“拥有”含有“摄受”的意涵,而摄受来自于慈悲、智慧的光明。如果我们能常常省视自己对于想要拥有的事物的态度,依循着慈悲、智慧而走,如是因如是果,则所得到的结果必定是光明、如意的。

 

声明:本站为在公安机关登记备案的互动式网站,文章及图片均为网友上传,如有发现我们文章或图片侵权,请通过邮件xuhua@xuefo.tw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本站备案序号:粤ICP备050117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