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相册


给我留言


与我交友


法宝流通


 

文章分类
 
 
 
 
 
 
我的友情链接

 

黄柏霖:谏臣魏徵离世太宗感慨一鑑亡矣

2016/3/28 19:55:00 阅读:   下载word文档   微信分享


黄柏霖

  『魏徵』這個人,我們就要好好介紹他一下,《群書治要》的編輯人。「魏徵」他是唐朝人,有說他祖籍是鉅鹿曲城人。他小時候孤貧,那麼出家為道士,喜歡讀書,他尤其喜歡縱橫之說。在隋朝末年,他擔任武陽郡丞元寶藏典書記。後來他跟隨李密,又隨李密投降唐朝。他本來是被竇建德所俘虜,竇建德敗了以後,他歸唐以後,為唐朝的太子洗馬。唐太宗即位以後,魏徵擔任諫議大夫,常常被皇帝請到皇宮裡面,引入臥內,就是皇帝的房間。「訪以得失」,皇帝要他講出得失。

  在貞觀二年,他擔任祕書監,參預朝政。奏引學者校定四部書,其中有《周書》、《隋書》等等,都是魏徵後來再加以撰定,當時人家稱他叫良史,就是這本《隋書》跟《周書》。他這個書編好以後,他就進左光祿大夫,封鄭國公。魏徵他本身很有膽智,他敢犯皇帝的臉色,雖然他觸犯了皇帝,他還是要極力的規勸。皇帝雖然很生氣,魏徵神色不移,就是臉色眼神他不移開的。

  後來魏徵死掉的時候,皇帝唐太宗就告訴他旁邊的大臣說了,帝謂侍臣曰:「夫以銅為鑑,可正衣冠」。我們如果以銅鏡來做為鏡子,我們可以整理衣冠,就是「夫以銅為鑑,可正衣冠」。「以古為鑑,可知興替」,如果你肯讀歷史,就可以知道國家興亡的原因,興亡更替的原因。「以人為鑑,可明得失」,如果你可以用人做殷鑑,你就可以知道得失之間是怎麼一回事,可明白得失。

  唐太宗說,「朕嘗保此三鑑」,他說,我常常能夠把握這三件機會。「內防己過」,我常常內心防止我自己犯錯。「今魏徵逝」,今天魏徵死掉了,一鑑亡矣,我沒有辦法再有人跟我講內心話了,「一鑑亡矣」,就是其中一個就死掉,「以人為鑑,可明得失」。他一共三鑑嘛,以銅為鑑可以,以古為鑑可以,歷史還可以,歷史在嘛。但是「以人為鑑」這個就沒了,所以叫「一鑑亡矣」。那麼魏徵有編《貞觀政要》,他的言論都在《貞觀政要》裡面。他也主編《群書治要》,就像我們老法師正在推動的《群書治要》。

  摘自《太上感應篇彙編》(第一五二集) 黃柏霖警官主講

  文字稿來源【太上感應篇共修網】

 

声明:本站为在公安机关登记备案的互动式网站,文章及图片均为网友上传,如有发现我们文章或图片侵权,请通过邮件xuhua@xuefo.tw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本站备案序号:粤ICP备050117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