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相册


给我留言


与我交友


法宝流通


 

文章分类
 
 
 
 
 
 
我的友情链接

 

以利他为出发点的行为,就是修行了

2016/9/21 10:12:00 阅读:   下载word文档   微信分享


  现在大家都在讲修行,但修行是什么?「修」就是在心态上改变,「行」就是在行为上修正。修行不难,但是必须要发菩提心。「菩提心」就是菩萨的初发心,是指为了利益他人而求取证悟的决心。发菩提心,自利利人,是大乘佛教的核心,有了菩提心作基础,我们一切的修行都会变为成佛的资粮,所以修行首先要发菩提心。

  钱财是每个人都爱的,但是有钱并不是就代表富有,最重要的是看待钱财的态度以及用法。对一个有自觉的人来说,钱财是用来成就利他的志愿与事业的,而不是用来满足个人欲望的。这种以利他为出发点的行为,就是修行了!

  所以,修行要像空气、食物一样,提供给人最漂亮的花、最好听的声音、最美的微笑、最好的心,将这些最好的东西无条件提供给大众。你怎么对待世界,世界就怎么对待你!人的命运不是神佛在主宰,一切都是我们的心在主宰,如果我们的心很快乐、很慈悲,那么我们看到的世界、面对的人都很快乐、很慈悲。《维摩诘经》说:心清净、则众生清净;心清净,则世界清净。万法唯心造。所以我们要把自己当成众生的一部分,不要有人我的分别心。

  学佛就是要普度众生、离苦得乐。佛教讲:不煺初心,成佛有余。我们当初发心学佛,就是要来帮助众生、利益众生,所以我们的心要像地藏王菩萨、像土地、像妈妈一样,能够包容一切。我们要知道,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得到、占有,而是在于奉献,在于爱别人;占有是痛苦,奉献才会快乐。这样的一份初发心,就是所谓的「菩提心」。

  善思如母众,难忍无量苦;忆念苍生情,世世永不离。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离开别人,哪有自己?只有山、只有树、只有社会、只有国家、只有世界,离开人群社会、离开山河大地花草树木,就没有一个生命可以单独存在,所以这个世界的任何痛苦,都跟我们有关係。大乘佛教就是要引导众生到彼岸,让所有的生命都离开痛苦,得到究竟的快乐,这才是我们大乘佛教修行人生命的责任。

  这本书的愿力能量在于发菩提心,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是修行人的大法宝。如同古德所说:修行不发菩提心,犹如耕田不下种,这一念清净的菩提心是很重要的。希望大家在阅读之后,也能够生起菩提心,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为世界的和谐安乐尽一份心,出一分力。

 

声明:本站为在公安机关登记备案的互动式网站,文章及图片均为网友上传,如有发现我们文章或图片侵权,请通过邮件xuhua@xuefo.tw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本站备案序号:粤ICP备050117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