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相册


给我留言


与我交友


法宝流通


 

文章分类
 
 
 
 
 
 
我的友情链接

 

净土法门法师:厌离心切,于世无求

2017/3/15 10:51:00 阅读:   下载word文档   微信分享


  捐志若虚空,勤行求道德。“捐”什么意思?捐好像是乐捐,捐出去了,就是“弃除”。“厌离心切,于世无求,心怀空寂,净无垢染,犹如虚空,故云捐志若虚空,亦即万缘放下也”。这一句五个字说明修行人心里面干净,一尘不染跟虚空一样。所以断恶,断了就完了,不要把断恶这个念头放在心上,放在心上你心就不虚空了,你心里头有断恶;修善也不能把修善放在心上,放在心上心里头有个修善,心都不虚,都不空,心里有了,心上不能有。心上不能有,很难很难。净土宗的法门,心上只准有一尊阿弥陀佛,可以,除阿弥陀佛之外都不可以。这个不能不知道。注解里头念老给我们讲的,捐,要把它捐出去就没事了,不捐出去,它会产生障碍,所以要弃除。

  厌离心切,于世无求,这两句重要,对这个世间厌烦了,很想离开。这世界很可爱吗?这世界你喜欢吗?跟极乐世界做个比较,极乐世界好。我们为什么不移民?在今天讲移民,我们移民到极乐世界,西方极乐世界是我们去的地方。心怀空寂,心里什么都没有。净无垢染,垢是不清净,染是染污,没有染污,染污是从外面来的,被外染污了,垢是自己里面的烦恼习气,内外都没有,所以犹如虚空,故云捐志若虚空。这是经文上这句的意思。下面举个最简单的,咱们常常挂在口边的,万缘放下,为什么?都是假的,没有一样是真的。

  文摘恭录自 净土大经科注(第四回)第393集2016/10/30

 

声明:本站为在公安机关登记备案的互动式网站,文章及图片均为网友上传,如有发现我们文章或图片侵权,请通过邮件xuhua@xuefo.tw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本站备案序号:粤ICP备050117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