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相册


给我留言


与我交友


法宝流通


 

文章分类
 
 
 
 
 
 
我的友情链接

 

净土法门法师:小冲突变成大灾难,是因为不能忍

2017/5/4 14:06:00 阅读:   下载word文档   微信分享


  八、云何名菩萨不逼恼忍,这是有外缘,“若瞋因缘,烦恼未起,不名为忍”。瞋恚,烦恼没起,这个不叫忍;烦恼起来,心里如如不动,这是忍。“若遇瞋因缘时”,对方,“拳打刀杖,手脚蹴踏,恶口骂詈,于如是中,心不动者,则名为忍”。

  这是真的要忍,忍不吃亏,别人没有动手,骂你,所谓洗耳恭听,不要还口,他骂累了,他自然就休息,就不骂了;你要是还口,他骂得高兴,骂得没完没了。别人动手打的时候,让,不动手,随他打;这里头要明了,他拿拳头打。如果他拿着刀,你就得要逃,你要逃避,因为这是有大伤害。决定不能跟他对打,拿拳头打,就让他打几下,打不还手,他打几下之后,他打不下去了。必须还手才打得起来。你这一方打人,另一方让你、随你打,你怎么好意思打下去?尤其是有许多人看到的,一般人同情弱者,不会同情强势的人,所以他自然就算了。甚至于他就不好意思,离开了,你看,很多人看到。

  这些事情在现在这个社会常常发生,小冲突演成大的灾难,都是不能忍。如果能忍,没有事情,自己稍微吃一点亏,考验自己忍辱波罗蜜,看这个境界现前能不能忍,能忍就对了。恶口骂詈,这也是常常见到的,在这个境界当中保持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没有怨恨,这是忍。有怨恨,认为我现在力量敌不过你,将来我再报复,这不是忍辱。忍辱的目的是达到禅定,有种报复的念头,这个还是有怨恨在心中,还是属于对立,还是属于冤冤相报,阿赖耶有这个因,将来一定会现行,所以这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菩萨若有人来起发瞋恚亦忍,不起发瞋恚亦忍,是名菩萨不逼恼忍。”这一句话的意思深。有人来起发瞋恚,这忍;没有人来起发瞋恚,也忍。这句话意思深,没有这种境界,自己有这个智慧、有这种修为,就是有这种修行的功夫,一切时一切处遇到境界他是自然的,这是菩萨。不是到这个时候想到:佛说的,我应该要忍辱。那你还没有养成习惯,还没有忍辱这种习气,一定要有忍辱的习气。

  文摘恭录—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第二八二集)2013/4/29 档名:02-040-0282

 

声明:本站为在公安机关登记备案的互动式网站,文章及图片均为网友上传,如有发现我们文章或图片侵权,请通过邮件xuhua@xuefo.tw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本站备案序号:粤ICP备050117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