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相册


给我留言


与我交友


法宝流通


 

文章分类
 
 
 
 
 
 
我的友情链接

 

净土法门法师:出家人的衣

2018/6/4 15:36:00 阅读:   下载word文档   微信分享


  人生活在世间,维持身体生存必须要的衣食是不能缺少的。佛陀当年在世,出家人的生活确实是如此,他的财物所谓是「资生之具」。印度那个地方是热带,所以衣服很少,三衣一钵。钵是乞食的。三衣不但是遮体,晚上睡觉时,这个大衣就当被子盖。具,我们现在是拜佛时做为拜垫,其实它不是这个意思,具是铺在地下做被单用的,衣是盖在上面的,所以称为「卧具」。出家人的财物就是三衣一钵,如果有多余的,统统都布施了,决定不积蓄。但是佛教传到中国来,中国的气候与印度不同,中国是在温带,四季分明,三衣决定不能保暖。冬天一定要棉衣,一定要很厚的被子,所以三衣就变成一个纪念的意义了。

  像我们现在穿的出家衣服,全是中国的服装。现在出家人穿的服装,就是明朝一般老百姓穿的服装。这个长袖子的称作「海青」,这是汉朝时候的服装。汉朝时候,读书人是不劳力的,读书人穿的礼服是海青,大袖子的;短袖的是工作服,出力工作的。所以,我们出家人的服装完全是中国服装。

  佛的服装就是披衣,有五衣、七衣、大衣,称为「三衣」。而三衣现在只有在诵经时,在举行典礼时,披在身上做一个纪念。而且这个衣缩小了,原来的衣我们现在在泰国小乘佛教可以看到,他们的衣很大,差不多比我们现在的要大两倍,真的是裹在身上。我们现在中国是用个勾环披在身上,所以这个衣就缩小三分之一。日本佛教的衣就更小了,缩小成一小块,平常不用的时候放在口袋里。日本和尚穿西装,他的衣装在口袋里,作佛事的时候,拿出来套在脖子上,这两块袈裟小小的挂在脖子上,也是做为纪念。所以,要知道佛门这些制度上的变化、沿革,其精神是教导我们真正要能放下。

  (节录自《楞严经‧清净明诲章》「若诸比丘。衣钵之余。分寸不畜。乞食余分。施饿众生。」7-4-05)

 

声明:本站为在公安机关登记备案的互动式网站,文章及图片均为网友上传,如有发现我们文章或图片侵权,请通过邮件xuhua@xuefo.tw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本站备案序号:粤ICP备050117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