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相册


给我留言


与我交友


法宝流通


 

文章分类
 
 
 
 
 
 
我的友情链接

 

独尊湛现:要以何方法,让自己的身体健康长寿?

2018/6/8 8:46:00 阅读:   下载word文档   微信分享


  诸位同学,大家好,关于修学期间主要的让自己的身体健康起来,让自身的环境转变过来,否则也会对自心的安宁有所影响?如何能够得到如此的效果呢?

 

  首先就要从五戒十善的方面开始做起,这个五戒十善就是,贪嗔痴慢疑,杀盗YIN妄酒,两舌,恶口,花言巧语,这些恶业建立的我们自身的恶果。

  如果能够把自己的心态加以转变,从恶业转变为善业,就是说从内心把这些恶业彻底的驱除,用相对的方式去行,那么我们自身的环境自然而然的就会转变。

  比如,从杀生转变为放生。从贪欲转变为布施。从嗔恨转变为包容。从傲慢转变为谦虚。从愚痴转变为智慧。从盗窃转变为仁慈。邪YIN转变为礼节。妄言转变为信誉。等等,这样的转变就自然的会形成一个好的果报。

  所以说要想果报好,必须要心态好。心态为因,环境为果。这是一个自然的规律。

  大家无论是学佛还是不学佛,都必须要相信自然规则,要相信因果这一事实。

  在行善的同时要注意的就是,不要张扬,默默地身行。如果内心升起了张扬,表白,显露这就种的心态,不属于纯善,也不是属于真心。

  这种性质是属于有所图的心态。虽然说内心没有明确的贪图,但是这种性质就是如此。不然为什么显露,为什么张扬?

  不就是为了让大家对我们的赞叹吗。大家赞叹一次,自己所做的功德就减退一部分。必须要默默地努力。

  开始大家觉得自己的付出很不理解,很不情愿,无缘无故的为什么要为他人付出?

  诸位要知道,为他人的付出就相当于给自己储存。如同去银行存款一样,默默地存,努力积极地存,而且还非常的保密。

  所以我们行善也是如此,越保密效果就越好,甚至做完之后把它忘掉,内心不必对此挂怀,这样子的效果更加圆满。这就称为菩萨行,菩萨道,这样的功德非常之大。

  在发善念与善行的期间,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那就是所发心的目标,必须要对众生平等。

  不能用情执、分别的角度来发心。比如为了自己的父母,儿孙,妻子,爱人,朋友等有所局限。

  如果有所局限这也称不了功德,这是业障,自私自利的表现,毫无意义。

  对父母,儿女,家庭等属于自己的责任性,怎么称为功德呢。

  大家千万不要对此产生误会,要用正确的方式,正确的思维,去努力造作。

  其实尘世间的所有的一切,都是同一本性在作用,都是自己的心所幻现的。千万不要有所分别。

  发心是自己的事,不要去监督他人,也不要去攀比他人。要看好自己,对自己的严格约束。大家要知道,自己吃饭自己饱,自己付出自己受益。

  

  另外还有一件事,我要简单说明。自身所遭受的一切苦或甜,都是自心的力量所创造的,千万不要怨天尤人。

  要想对境的转变,必须要用慈悲大爱的心,方可受益。千万不要采用攻击性方式,这样是永远不会相融的。改变他人不如改变自己。

  好了,阿弥陀佛,释桑吉。

 

声明:本站为在公安机关登记备案的互动式网站,文章及图片均为网友上传,如有发现我们文章或图片侵权,请通过邮件xuhua@xuefo.tw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本站备案序号:粤ICP备050117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