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相册


给我留言


与我交友


法宝流通


 

文章分类
 
 
 
 
 
 
我的友情链接

 

独尊湛现:修行不是对相痴迷,而是转变心态

2018/9/3 21:49:00 阅读:   下载word文档   微信分享


  吉祥如意,大家好。

  学佛修行主要的就是在于这颗“心”。

  把这颗心从歪曲加以修正,从无明到觉悟,从妄心转变为真心,从杂念到静止,从污染到清净,完全对心态的转变。


  不要对事相与形式的执着。比如善与恶,对与错,素与荤。

  再有经典学得多,知识学得广,寺庙去走得多,在寺庙里住的时间长等等,如果心态不能够转变,不能够觉悟,不能够清净,也是丝毫没有意义。


  有的人对僧人的痴迷,对道场的痴迷,对经典的痴迷,其实这都属于感情用事,这是情执,与信佛修行没有丝毫的关系。

  修行要把情执的心转变为慈悲的心,博爱的心,无为的心,必须要断除情执,这就是修行。

  “情执”是属于迷茫的状态,对事相的执着,老公,儿孙,父母,亲友,等等这都是属于对相的分别。


  大家要知道,在《心经》里就能够体悟到,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这就能说明世间的一切的事相,比如父母,老公,儿孙,亲友等以及所有的一切,与我们都是一奶同胞,都是由共同一个“如来”(空性)所生。


  从这个根源来看我们都是平等的亲人,我曾与大家谈过,真如心在起作用的时候,第一个程序就是“妄心”。

  第二个程序就是展现分别相。比如,妄念起,就是作用,就开始入胎,出生后,分出六根,也称为六意识:眼,耳,鼻,舌,身,意。由六识分别为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十二因缘。从这些分别开始不断地展现,不断地延续。


  我们的身体其实它不是真“我”,它是本性的作用,也是相,它也在发挥作用。

  犹如金属,金属制作成各种的工具,各种的工具再发挥它的作用。其实这只能成为分别相,分别的作用,我们的人类也是如此而已。也都是分别相,分别的作用。


  所以说不应该用情执,更不应该动情痴迷。这都是一个错觉。

  诸相同源,都是同一个“空性”的作用。这个作用它的延续的方式,各有所不同而已。


  假如,人死亡,尸体会腐烂,回归于自然,它还是老公吗,还是父母吗,还是儿孙吗?

  这是事相延续的一个方式,一个过程,称为妙有,妙用。

  我们都是大自然的儿女,如果想发心,我们就应该用博爱的心,平等的心,慈悲心,清净心,觉悟的心,这些种种的心,合在一起才能称为菩提心。


  我们大家学佛修行,必须要从根本上来做起,从“心态”上的转变,这才是修行。

  千万不要注重于形式。要务实努力做到,拿得起,放得下,对事相的取舍自如。在造作中用一颗真心正念。


  还有一个事情大家要注意,工作,事业,这都属于造作,这些造作与利益是两个概念。

  造作是智慧的发挥。利益是条件上的互动。就是说,无论做任何事情不要以利益为出发点。给我钱,给我开工资,我就努力工作,或者给我贿赂我就为你办事。


  有的人说,法律形式太严,影响社会的发展,影响社会进步,这是大错特错。

  个人的工作上的努力,说明个人的道德品质观念,与利益不能混成一团。


  希望大家要有所觉悟才是,要与大众和合,要树立起为人的标尺,共同发扬文明传统精神,让我们大家庭更加美好。

  愿世界和平,祖国繁荣昌盛,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风调雨顺,吉祥如意。

  阿弥陀佛,释桑吉。

 

声明:本站为在公安机关登记备案的互动式网站,文章及图片均为网友上传,如有发现我们文章或图片侵权,请通过邮件xuhua@xuefo.tw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本站备案序号:粤ICP备050117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