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相册


给我留言


与我交友


法宝流通


 

文章分类
 
 
 
 
 
 
我的友情链接

 

独尊湛现:要了解有为与无为的差别

2018/11/1 20:54:00 阅读:   下载word文档   微信分享


  诸位同学,大家好。

  学佛修行千万要分清,佛法的真正的目的。

  现在大部分的信众对此不明,对有为与无为不分。

  


  何为有为呢?

  有为,指在事相中的执着,就是说我得学做个好人,积德行善,也知道善因善果,恶因恶果。

  要想让自己的人生得到幸福快乐,首先要做到积德行善,厚德载物。

  


  再有让自己的身体健康,要主动积极参与放生活动。

  在此我要提醒一下大家,关于放生并不是单独指买鱼,虾,龟,驴,马,牛,羊等畜牲道的众生。

  比如对他人的帮助,孤儿,寡母,等,对人类所做的慈善,这些方面的都是属于在放生。

  


  所谓的放生,大家不要误会,何为放生?

  就是借助外在的条件,让自己的内心生起善念与善行,驱除自己的内心的种种烦恼,分别,妄想,之心。放开自己的心量是名为放生,主要的就是放出自己的烦恼之生。

  


  做得越多,心量就会越大,心量越大,德行就越高,德行越高,福报就越大。

  这个福报不是单纯指,经济上或物资上的富有,包括身体健康,子孙满堂,工作顺利,事业有成,家庭和睦,等等。

  有的人单独为了身体健康所求,为了财富,求男求女,求儿求孙等,单方面的可以吗?可以。

  


  无论求任何,大家要知道,必须要发大心量,付出相应的条件。

  比如为了自己的身体所求,去医院得花两万,五万,要想对此灾难化解,必须要付出相应的条件做功德。不能做自欺欺人、掩耳盗铃的事,这样是不起效果的。

  就是说想要化解自身灾难,主要的还是靠自心的德行。一切的福报都是自心的德行感召而来。

  


  但是在发心做功德的过程中:

  1.范围很广。

  2.发心的目标要有意义。

  有的人也发心,为了自己的父母,儿女,六亲眷属等,这都不属于功德,这是属于责任,义务。

  发心不在于多少,在于真诚,对大众的平等,千万不要用戏弄、耍戏、或交易的方式来做,用此心态来造作属于罪过。

  


  这些的作为都是属于有为,指事相中的获取与造作。我们再说一下无为,有为与无为的区别,在于内心而不在于外相。

  比如外相作为是等同,心态却是有所差异。所修行的真正的目的,让心态从有为切入无为的状态。从有量进入无量,这样的过程。

  


  我们作为一个修学者必须要懂得,信佛的真正目的,真正的目的不是对有为法有所执着,也就是说这颗执着的心,不是佛法的真谛。

  它只能是修学的一个过程而已,它不是终点,只是一个过渡。这个很重要。

  


  千万不要误会,误把有为当成了成就,当成正信,正修,这是错误的。要对自己的觉醒。

  佛在《金刚经》里面已经说明,一切贤圣要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就是说修行正果的人,他们做任何事,都是用一颗无所住的心态来造作。

  无为不是放弃,而是随缘造作,对任何事相都是用一颗无所求,无所得,无所住的心。因为所有的事相,皆为梦幻泡影。

  


  希望众亲要对此的了解,不要在修行的过程中,停留在事相中,对影像的执着。内心无法得到清净。对影像的分别,好,坏,善,恶,对,错等等。这些都是作为修行的一个基础过程而已。

  修行最终的圆满,是无为而有差别。对事相要用一颗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好了,阿弥陀佛,释桑吉。

 

声明:本站为在公安机关登记备案的互动式网站,文章及图片均为网友上传,如有发现我们文章或图片侵权,请通过邮件xuhua@xuefo.tw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本站备案序号:粤ICP备050117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