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相册


给我留言


与我交友


法宝流通


 

文章分类
 
 
 
 
 
 
我的友情链接

 

独尊湛现:不要忽略身边的善知识

2019/4/23 20:38:00 阅读:   下载word文档   微信分享


  阿弥陀佛,大家好。

  现在有好多人把“皈依”,当成了新潮,还有的把“皈依”,当成了挡箭牌。

  有些人来找我,说“信佛”,还有的人急来抱佛脚,这样的类型,使我头疼。

  这时候的所谓的信佛,简直就是把佛法当成了一种潮流似的。

  装饰得很华丽,念珠也弄得很时尚,从表层看很专业,其实呢,都是把功夫下到形式上了,实际功夫没有,习气不但没有驱除而且加重。

  遇到了困惑,束手无措,平时练点绕口令,嘴上功夫,佛法对自己来讲不得力。

  果报现前了,来问我,如何能够立竿见影的转变,就是找佛也是无济于事。如是因,如是果。

  都是自心所现,佛已经向大家来说明了,若想化解必须要从内心,下功夫。忏悔过去,改变自心,驱除业障。

  可是又有谁去做呢?不是说佛法不灵,而是我们没有如实,按照佛所引导的方法去做。

  修行岂能戏论,修行不是形式,必须要务实,它是为了让我们众生超凡入圣,脱离六道轮回,永得解脱的方法,佛法的价值是无法衡量,无法比较的。千万不要认为佛法无足轻重,对它的忽略。

  现在学佛的人很多,但是目的很复杂。其实这都是属于对佛法的误会,把佛法错误的理解。

  现在还有的,去哪个地方,见上师,活佛,高僧,大德等等。大家不要误会,我不是说,拜见他们不好,非常好的事情,能够与善知识结缘,非常幸运。

  但是也有些事情要谨记,什么事情呢?

  对他们不是光结缘,光见到他们,就认为自己信佛或自己开悟,成佛。见面相识,但是要不断地向他们请教,修行的方法。

  如果我们与善知识不能够长时间的沟通,就没有办法跟随他们的教导,另外老师也没有办法对我们跟踪、程序的引导。

  这样子我们还是要安下心来,努力学习经典,对身边的善知识,要多亲近。要对经教,多投入,多了解。比如,《心经》、《金刚经》、《楞严经》等等,要一门深入。

  不要认为自己见到高人,就心生傲慢,盛气凌人,对身边的真正的善知识轻慢,对经典的轻慢,这是无量无边的罪过。

  真正的善知识他们的智慧是等同的,千万不要对他们的轻慢,真正的善知识,他们是非常平常,绝不会高高在上,盛气凌人。

  所以说我们一定要谨记,不要忽略自己身边的善知识,他能够不断的对我们跟踪、程序的引导。

  我曾犯下这类型的错误,去什么地方,千里迢迢,拜见,回来认为自己有老师了,而且是佛,其他的善知识,都无所谓,这样子的心态持续的很多年,后来发现自己的这种想法大错特错。

  这种傲慢的心态,把自己耽误了很多年。追悔莫及,等自己醒来,可是自己身边相随的善知识已经远去他乡。

  现在回想起来,犯下大错,所以希望众亲,千万不要走我的路,这是最大的错误。一定要珍惜善缘,虔诚请教,虚心接受。

  修行,就是修正 ,修正迷茫的思想。努力把自己的心态安住,若想让智慧的展现,必须要把妄念静止。

  就是说智慧是展现在静态,聪明是展现在妄念。千万不要误会,把聪明当成智慧。

  心态的安住,这个功夫是日积月累,不是一朝一夕。所以修行首先要从把自己的心态,妄念止住,先从这个程序开始。

  等到妄念安住了,功夫成熟了,然后再进行下个环节,做到净。静与净是不同的,这是一个过程。这个净是展现在动态中。

  好了,以后详细说明。阿弥陀佛,释桑吉。

 

声明:本站为在公安机关登记备案的互动式网站,文章及图片均为网友上传,如有发现我们文章或图片侵权,请通过邮件xuhua@xuefo.tw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本站备案序号:粤ICP备050117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