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相册


给我留言


与我交友


法宝流通


 

文章分类
 
 
 
 
 
 
我的友情链接

 

净土法门法师:看不顺眼的人看顺眼了;看不习惯的​事看惯了,这就是修

2019/8/17 15:55:00 阅读:   下载word文档   微信分享


  我们修什么?修“清净、平等、觉”。怎么修法?在人事上修,在待人上修、在接物上修、在对事上修,就是在人、事、物上修;离开人、事、物,你到哪里去修?你没地方修。看不顺眼的人看顺眼了;看不习惯的事看惯了,这就是修。不再把人事放在心上,让心恢复到“清净、平等、觉”,这就是大乘,要做出这个榜样。对人、对事、对物要忠厚,“忠”是没有偏心、没有私心,“厚”是厚道,厚德载物。人厚道,天下归心,大家都愿意亲近你、都愿意听你的,要有厚德。厚德表现在哪里?孔夫子的五德就是的。他老人家待人接物、办事,处处你能看到他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让,谦虚让别人,这是用在事上。理上,就是“仁、义、礼、智、信”;表现在行为上,就是“温、良、恭、俭、让”。中国人尊重读书人、尊重读圣贤书人,为什么?他们这些道德做到了。  在佛法里面,“威仪有则”就是“十善业道”。“不杀生”,绝不伤害别人。换句话说,绝不引起别人的烦恼。引起别人的烦恼,是属于杀生的罪,你虽然没有动刀杀他,你叫他难过。“不偷盗”,绝不占人的便宜,反过来,要常常帮助别人。布施,三种布施都要做,遇到机会要真干,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不YIN欲”,身三善。口四善,因为口过最多、最严重、最不容易持,所以佛说了四条:“不妄语”,绝对不欺骗别人;“不两舌”,不挑拨是非;“不绮语”,绮语是花言巧语欺骗别人;“不恶口”,说话柔和,不会说得很难听、很粗鲁,那叫恶口。意三业,“不贪、不嗔、不痴”,名闻利养、五欲六尘,中国人讲七情五欲,不贪、不嗔、不痴,真正能做到、能落实。

  摘自老法师《净土大经科注》第549集 2013年12月20日讲于香港

  南无阿弥陀佛

 

声明:本站为在公安机关登记备案的互动式网站,文章及图片均为网友上传,如有发现我们文章或图片侵权,请通过邮件xuhua@xuefo.tw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本站备案序号:粤ICP备050117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