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相册


给我留言


与我交友


法宝流通


 

文章分类
 
 
 
 
 
 
我的友情链接

 

如果具备“五种精勤”,七​年才有可能证道

2019/10/14 16:39:00 阅读:   下载word文档   微信分享


  天上天下无如佛

  十方世界亦无比

  世间所有我尽见

  一切无有如佛者

  南无娑婆世界~三界导师~四生慈父

  人天教主~三类化身~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释迦牟尼:如果具备五种精勤,七年才有可能证道。

  能够证道,相信是每一个信佛修行的人最大的心愿。但是,修行的法门很多,有的人孜孜一生,似乎也还是离“道”很远。这种情况,其实释迦牟尼佛生前就给他的信徒做过解释。

  据说,释迦牟尼在鹿野苑讲法的时候,当时有一个叫“库伽那达”的菩提王子,刚修建了一座宫殿没多久,甚至还没有人入住。听说释迦牟尼在鹿苑讲法,于是前去请求他来自己新的宫殿,向大家讲解证道速成的法门。

  菩提王子用白色的布匹铺地,以作为释迦牟尼行走的礼毡。因为白色象征纯洁和高贵,本意是用这种方法来表达对释迦牟尼的崇敬之情。可是释迦牟尼到了之后,看到铺满白色布匹的地面,并不下车走上去,并对菩提王子连续三次的请求无动于衷。

  菩提王子感到很纳闷,以为自己哪里冒犯了佛陀,最后还是阿难尊者出面解释:佛陀不会走上布帛的道路,还是拆去吧。于是在王子的安排下,很快拆下了铺地的白布,释迦牟尼才缓步进宫。

  进食完菩提王子供养的美食之后,王子向释迦牟尼请教如何可以“证道”。看到王子一脸虔诚,释迦牟尼于是告诉他:如果能做到五种精勤,最快七年才有可能证道:

  有信:这样的人,他们诚信如来,对自己所学之佛法深信不疑,也不妄加度测,这是第一要素;不病:这样的人,他们身体强健,没有冷热之虞,也就有了保持精进修为的精力;不奸诈:这样的人,他们能远离恶因,亲近为善,并对善法深信不疑,从而不断检讨自己,努力勤修,负重前行,功夫也就自然精进;有勤:这样的人,对修为能够持之以恒,不会半途而废,旦夕修心修善,如有登梯之境;有慧:这样的人,他们有大智慧,尤其在面临选择的时候,能够做出正确的抉择,不会步入歧途,于是,便能正确疏导自己在世间的苦乐,从而了断烦恼,一心证道;

  释迦牟尼还告诉菩提王子,这五种修为方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日积月累地精勤修炼,不断提高,如果能坚持这“五种精勤”七年之久,才有可能正式成就究竟,也就是所说的“证道”。

  菩提王子听后,非常高兴,对释迦牟尼的讲法非常赞叹,于是便舍身出家,皈依佛、皈依法、皈依比丘僧伽。并立下大愿,愿生生世世皈依为优婆塞。

  其实,释迦牟尼佛作为古代的大智慧者,这五点说法,对后世是有很大影响的。无论信佛与否,都是可以参照进行的。世俗人立身处世,不也正是需要有信心、勤能补拙、有智慧吗。

  了解完这个故事,希望我们每个学佛之人都自己对照一下。不要成天怨天尤人,抱怨佛法不灵,这“五种精勤”,看自己做到了多少,又坚持了多久?这样才能完全认知自己的成就,发现自己的不足。相信只要做到了,对自己的成就也不会有不满与怀疑了。不知道您对此怎么看?

  南无阿弥陀佛 

 

声明:本站为在公安机关登记备案的互动式网站,文章及图片均为网友上传,如有发现我们文章或图片侵权,请通过邮件xuhua@xuefo.tw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本站备案序号:粤ICP备050117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