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法师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空讲经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华严经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净宗学会 二百五十六

  日期:2011/8/27 20:27:27   阅读:    繁體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二五六卷)  2000/1/11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256

  请看「世主妙严品」,得法赞佛,八部四王众,干闼婆王偈颂,第七首:

  【众生迷惑常流转,愚痴障盖极坚密,如来为说广大法,师子幢王能演畅。】

  在前面我们长行文里面看到,妙音师子幢干闼婆王,他得「普散十方一切大名称宝解脱门」。他所修学证果的法门,自己成就之后,以赞颂来说出他的心得,我们在这个地方应当要怎样学习。前面跟诸位说过,「大名称」就是佛出现在世间,为一切众生说法。在这个地方我们很自然的就体会到,这个大名称就是西方世界「阿弥陀佛」六字洪名。宝是通常讲的三宝:佛、法、僧,都称之为宝。全心全力的弘扬就是散宝,雨华散宝之义就在其中。

  我们看偈颂前面两句,清凉大师说前面两句是「宝所济机」。第一句就说明对象,『众生迷惑常流转』,流转在三途六道。「流转」是讲果报,业因是「迷惑」,迷惑了自性。换句话说,迷失了自我,迷失了自己,所以感到这一种的苦果,不善之报。迷与惑是两桩事情,迷是从自身来说,自己本具的烦恼习气,这是迷;惑是被外面境界诱惑,以假为真,不知道根尘境界的真相。内而根身,外面境界,都以为是真实的,于是在其中生起妄想分别执着,患得患失,造作无量无边的罪业,迷惑!如果觉悟之后,内六根、外六尘,它的作用是无量无边的功德。由此可知,根尘,尘就是境界,没有过失,六根哪来的过失?六尘也没有过失。过失从哪里来的?迷惑来的。迷惑,我们就错用了根尘,根尘是个工具,错用了。如果一旦觉悟,你就正用它了,正用它,用根尘为无量无边众生造福,帮助一切众生转迷为悟,转凡为圣,成就无量无边的功德。所以我们必须要认知,内根身、外尘境,都是属于工具,它没有善恶。正如蕅益大师所说「境缘无好丑」,境就是六尘境界,缘就是六根,我们的根身,根身器界没有善恶、没有邪正、没有是非、没有真妄。

  真妄、是非、邪正从哪里生的?从迷悟。迷了,根身器界,器世间、十法界都邪了,都恶了,都属于虚妄的。《金刚经》上告诉我们,对凡夫讲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如果对于觉悟的人来说,佛一定说「凡所有相,皆是实相」。实相跟虚妄是一不是二,悟了皆是实相,迷了都是虚妄。我们从这个地方体会到,佛法是什么?迷悟而已。悟能不能求?不能求。为什么?求悟的心是个妄心,用妄破妄,没有这个道理。真心本性不需要求,古德说得好,「但尽妄情,更莫觅真」,不要去找真的,妄的去掉就是真的。妄的舍离了,再去找一个真的,那个真还是妄,不是真的。所谓是「但尽凡情,别无胜解」,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要懂得事实真相。

  那个迷的根,就是执着根身为自己,这是迷悟的根。什么时候真正觉悟到了,这个根身,六根之身不是我,是什么?是我所,我所有的。就像衣服一样,衣服不是我,是我所有的,是我所。一切万事万法,无一不是我所。早晨说过,我所就是我们今天讲「我的」,我们只要把「所」拿掉、「的」拿掉,「我」就现前。这里头的意思很深很广,大家要细心去体会。你能体会多少,这里面我们用现在的话来说,深度、广度完全看你转迷为悟的程度。

  迷没有边际,悟也没有底,从初发心到如来地不断的破迷,天天都在开悟,佛家叫这个境界叫「始觉」。到等觉菩萨还是始觉,一直到究竟觉,始觉转成究竟觉,不再称始觉了,这个意思我们应当能够领会到。天天在觉悟,时时在觉悟,这是真修行、真用功,功夫真正得力的现象。古人所谓「悟后起修」,修什么?修就是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就是修的这个。迷的时候,只知道自己的苦乐,起心动念无一不是为自己,这是迷,悟了之后起心动念无一不是为别人,迷悟之相就在这个地方显出来。我们自己是迷、还是悟?自己冷静反省观察就知道了。如果我们念念还有自己,自己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还没有放下,顺自己意思还有贪爱的念头,不顺自己的意思还有瞋恚、嫉妒的念头,自己立刻要觉悟,这是迷,没悟,修行就是把这个修正过来。

  一切境缘当中,名利、享受这念头没有了,名闻利养、贪瞋痴慢这种念头不再起来了,我们修行就是修这个,这真用功。决不是你每天念多少声佛号,念多少部经,磕多少大头,那是形式,不是实质。实质是在心理、念头上做一个大转变,这个地方转变了,你的行为自然转变,从此以后不再为自己。换句话说,迷人一生为自己服务,觉悟的人这一生为众生服务,那个觉迷现象,这个地方彰显得清清楚楚。觉悟的人,看到别人得利益、别人得荣誉,生欢喜心;迷人看到的时候,生嫉妒心。我们修行是修正自己错误的行为,看到别人得荣誉,我们有嫉妒心,错了,要修正过来;看到别人不幸,很欢喜,这个错了。看到别人遭遇不幸,菩萨生怜悯心。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起心动念,自己要晓得几个念头是觉悟的?几个念头是迷惑的?迷决定流转三界,轮回六道;觉了,就超越三界六道。

  大家对于经教都很熟悉,身见破了入圣流,小乘须陀洹果,大乘初信位的菩萨,《华严经》上讲初信位的菩萨。大小乘差别在哪里?小乘虽然放下身见,不再执着这个身是我,真正觉悟了,身是为一切众生服务的工具。我在前面所讲的,为一切我的,或者是说,为我的一切服务的工具,这是身见破了。大小乘的差别,小乘虽破身见,没有发菩提心;换句话说,他利益众生、服务众生是被动的,不是主动的,大乘菩萨主动而不是被动,差别在此地。小乘是属于消极的服务社会大众,大乘是积极的服务社会大众,差别在此地。这个位次经论里面说得很多,决定不退堕为凡夫,纵然没有遇到佛法,没有遇到真善知识,经上跟我们讲得很清楚,天上、人间七次往返,他就出离六道轮回;也就是说见思烦恼断尽了,叫位不退。

  诸位同学,你们每一位都有深厚的善根,大家决不是这一生才遇到佛法,才发愿修行的,佛在经上跟我们讲得很多,每一个人无量劫来植种善根。为什么到今天还是这个样子?落到这种地步?原因总不外,没有把「我」看破,没有把身见放下,所以无量劫到今天还是这个样子。假如我们这一生,对于这些道理、事实真相还是模糊,不清楚,还是不能把这个念头转过来;换句话说,来生后世也只有这个样子,甚至于还要堕落。谚语里面常讲「地狱门前僧道多」,总是不免流转。

  在现前这个时代,诸位都晓得灾变异常,过去历史上没有过的,种种征兆都非常明显,只要你冷静细心的观察,真是一目了然。我们要怎样自救?怎样救世?那就是今天讲的势必要把身见放下;换句话说,决定要转迷为悟,转凡为圣。这一念转过来,虽然是个小圣,小圣的智慧功德也不可思议。如果这一念转不过来,依旧迷惑,迷惑盖覆了我们的自性。底下讲『愚痴障盖极坚密』,「障」是讲二障:烦恼障、所知障,「盖」是讲五盖。二障、五盖里面基本的因素就是「愚痴」,愚痴就是前面讲的迷惑,不能觉悟。愚痴之人遇到佛法,他不信。

  北朝鲜的那些山神,人家问他们:你们作山神多久了?「我们作山神已经三千年了。」三千年前释迦牟尼佛在世,你为什么不学佛?「不信!」那有什么法子,不信!三千年后真正发心学佛,我们知道他不是没有善根,善根在那个时候不成熟;释迦牟尼佛出世之后三千年善根成熟,不错了,很难得了,成熟就有成就,他相信了。我们今天读经闻法信不信?不见得。为什么?信的人一定依教奉行,那才叫信。换句话说,不能够转自私自利为大公无私,不信;不能够转舍己为人,这不信。真正相信的人,必定在内心做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真正相信,真实理解,他读经懂了,听经明白了。

  「极坚密」,清凉大师在批注里面说,「坚谓难坏,密谓无隙,间无空处,智不得生」。智慧是自性本具的,被这些东西障碍住,所以叫障;被这些东西盖覆住,叫盖。诸佛菩萨无非是把这个障盖打破了。障盖就是我们平常讲的妄想、分别、执着;妄想是无明烦恼,分别是尘沙烦恼,执着是见思烦恼,一层比一层严重。见思烦恼里面,第一条身见,不错,是很难破坏,所以称之为「坚」。难破也要破,诸位在此地,你们亲眼看到,许哲居士她皈依,皈依受了五戒,我们就称她作居士,一百零一岁,她来给我们做证明,她身见破了,真的放下了。为什么她身体那么健康?「无我」,就健康了。我们在讲席当中常说,随顺大自然是最健康的,违反大自然,毛病就生起来。她的生理顺乎自然,饮食顺乎自然,思想见解顺乎自然,所以她健康长寿,佛家讲的「金刚不坏身」。一百岁没有生病,没有烦恼,没有忧虑,没有牵挂,为什么?身不是我,一无所有。

  佛家讲真实智慧,《般若经》上讲的,世尊讲二十二年,《大般若经》是佛教经典部头最大的,六百卷。我们要把这六百卷的大经总归纳起来,它讲什么?六个字而已,「无所有,不可得」,这六个字是六百卷《大般若》的总纲要。无所有,你认为有,你错了;不可得,你一定要得,那你也错了。她没有学过《般若经》,但是她做到了,她一生的言行确确实实做到了,「无所有,不可得」,所以她心清净。清净心生智慧,所以她的生活是生活在高度智慧之中,不像六道凡夫,六道凡夫生活在烦恼之中,她是生活在智慧里面。她的日常生活是高度艺术的表现,就是这个经上讲的「佛华严」,几个人能懂?她的生活是佛华严,她的认知是大方广。她发心皈依,我们皈依证、五戒证书写个名字,赶紧送给她,仪式不要做了,佛法重实质,不重形式。

  这个人表演给我们看,这佛菩萨示现。平常我们在经典里面读到、学到,自己学,学得不像,现在看看一个学得很像的人,我们对于经教当中所说的不会再怀疑了,断疑生信。她能做到,我们为什么做不到?人家起心动念、所作所为都是为别人,从来没有为自己想过。你们跟她照照片,照了就算了,你要送她一张,她就撕掉丢垃圾桶,没有用,留这个干什么?这个东西是累赘!她家里面我们只看到一张照片,她母亲的,我看到她在书桌上放一张照片母亲的,床头柜上放一张照片也是母亲的,就这两张,其它的什么都没看到。

  日中一食,别人送给她的钱,她从来没有数过,多少不知道。每天出去帮助一切穷人、苦难的人,你问她马路的方向她不知道,东南西北她不知道,甚至于左边、右边她也不知道,你说她心多清净!没有妄念,只有正念,正念是为苦难众生服务。她学护理,她告诉我,五十岁那一年才到英国去学护士。人家说妳年龄太大了,她就说了一个妄语,骗别人,把自己的年龄报小了一轮。她是一九○○年出生的,她报的是一九一二年出生的,年龄小了,四十岁还不到,三十八岁,人家才准许她学,她说:我打了一次妄语。学成之后,几十年当中照顾老人、照顾病人,全心全力照顾,把病人、把老人都看作是自己的父母,看作自己的亲人,照顾得无微不至,她有亲情在里头,这不是普通护士,在佛法里面讲菩萨护士。这就是她把身见转过来了,这个身体不是我,她自己也这么说。身体,许哲居士说,是为一切老人、病人、苦难人服务的工具,天天要利用这个工具。今年一百岁了,还利用这个工具,这工具还很好,还没有坏。我们听到了,我们看到了,她能转,我们为什么不能转?这一转回头来,就自度度他了。转不过来,自己度自己都度不了,焉能度众生?

  我们再回头看看现代的社会、看看这个时代,上天垂象,垂的是什么个现象?一切众生造的因不善,怎么可能有好的果报?这个问题非常严重,许多宗教里面讲世界末日,有没有可能?如果照眼前社会大众的造作,造的因来看,那就是有可能。造的是什么因?自私自利,损人利己。家庭教育如是,学校教育如是,社会教育就不用谈了,都在教人怎样竞争,这还得了吗?诸位要知道,竞争社会就没有安定,世界就没有和平,竞争最后的结果必定是同归于尽。我们这才领悟到,中国、外国古圣先贤教我们什么?忍让。现在没有忍让,要争,那还得了吗?挽救世界的劫运,唯有圣贤的教诲。

  七十年代,英国的哲学家汤恩比博士说,解决二十一世纪问题,只有孔孟学说与大乘佛法。这个人有智慧、有学问、有见地,他看得没错,说得没错。孔孟学说、大乘佛法教我们什么?教我们忍让,教我们舍己为人。我们要细心去想想,如果不能回到儒、佛的本位,全世界的灾难就没有法子避免。但是儒跟佛在今天社会就像断层一样,没有人弘扬,没有人学习,这个问题多严重!所以我们实在到走投无路了,请求全世界的宗教家、传教师,发大慈大悲心。这些人无论他是哪个宗教,宗教总是爱世人,尤其是传教师,对于外面的诱惑,五欲六尘的享受,比世人多少要能够约束一些、控制一些,只要他真正觉悟、真正回头,比一般社会人容易。如何帮助这些人,体认神圣贤哲救世的悲心悲愿?我们踏着古圣先贤的足迹,认真努力学习弘扬圣教,这样才能够自救救世,自度度生。

  说到这个地方,首先必须要破除自己坚密的障盖,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讲自私自利的念头,一定要放下。放下自私自利的念头,给诸位说,你智慧就开了。为什么?你的障碍有了裂缝,智慧就从里头出来了。现在为什么没有智慧?你的障盖极坚密,智慧透不出来。总要记住,起心动念为自己就是极坚密的障碍,放下自私自利障盖轻了,障盖有了裂缝,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本具的德能逐渐逐渐透出来了。尔后我们读经研教,经论是我们的证明,印证我们的智慧,印证我们的德能,是不是真实的。所以经论对我们学习两个用途:没有开悟的时候,我们放弃自己的成见,追寻经论上的教诲,破除我们的障盖;障盖破除之后,智慧德能现前了,经论给我们印证,证明我们的知见、我们的德能,跟诸佛如来是不是相同的。两个用途,这是学习的两个阶段,没有到成佛不能离开经教。

  第三句:『如来为说广大法』,这是三宝。「广大」是形容,说法要记住世尊告诉我们的原理原则,契机契理。理是什么?真实智慧。佛在《无量寿经》跟我们讲了三个真实,「开化显示真实之际」,这一句话是双关语,开是开悟,发是发明,真实之际就是真如本性。这一句话,在禅宗里面叫做明心见性,在教下叫大开圆解。由此可知,要入这个境界,你不把障盖除掉,那做不到。我们今天要做的功夫,就是在五欲六尘里面,要有极大的忍辱波罗蜜,能够忍受得了。忍什么?不贪、不瞋、不痴,顺境里面你忍耐不贪,逆境里头忍耐不瞋,这是功夫。

  许哲居士给我们做了榜样,她有圆满的忍辱波罗蜜。世间人哪一个不贪图饮食?外国人贪图营养,讲求营养,如何来养这个色身;中国人贪图色香味。她有忍辱波罗蜜,她不贪,每一餐她吃生菜,油盐酱醋统统放下,不要了。菜为什么不煮一煮?她那一天在讲台上告诉我们,太麻烦了,浪费好多时间,生吃就可以了。她说得很有道理,生吃蔬菜的养分完全保持,水煮一下养分就少了一半。吃生的,又节省时间,又不要去浪费许多时间精神。我那一天告诉她,心地清净,阿罗汉七天吃一餐,她听到,「我来学学看」,她要发心学学看。学要慢慢的学,她现在是一天吃一餐,可以学两天吃一餐,再一段时间,三天吃一餐,这样时间就更多了。所以你没有忍辱波罗蜜,你就学不成功。逆境里,所谓好事多磨,你热心做好事,为社会大众服务,社会上还有许许多多人看到你不满意,嫉妒、破坏,在这个境界里面你要有忍辱,不起怨恨心,永远保持自己心地真诚清净平等,这叫做功夫,真功夫,真修行。

  三学、六度圆满具足,这个人的心是佛心,行菩萨行,所以说法理机双契。「为人演说」,演是表演,做出来给人看,我们要真做。「受持读诵」,受是接受佛在经典里头的教诲。经,古人说得很清楚,四种,每一部经都具足四个意思:教、理、行、果。文字是教,里面所诠述的是理、是方法、是境界,我们要透彻、要明了,依教奉行,叫做持。保持而不失掉,永远保持,永远照做。「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离一切相,修一切善」,这一切善就是积极帮助社会,服务众生,这是修一切善。

  佛法不消极,佛法决定没有自私自利,小乘佛法也没有自私自利,自私自利是凡夫法,不是佛法。做出来不是给人看的,给别人看是附带的,做出来是真正自利,自己得到解脱,亲证三德密藏,亲证大方广,契入佛华严。大方广是真实智慧,佛华严是高度艺术的生活。《华严经》末后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为我们显示,表演给我们看,这是「如来为说广大法」。「广大」的意思非常之深、非常之广,这个地方没有用「诸佛」,用「如来」,如果用诸佛那完全在事相上讲,用如来就不是,是自性显现作用上说。

  我们在经上看到,西方极乐世界六尘说法,那是「如来为说广大法」。如果你会了,现前这个世界跟极乐世界没有两样,如来也为我们说广大法。《华严》上讲「尘说剎说,无间断说」,我们六根所见的境界,全是如来为我们说法,问题是我们迷惑太深了,愚痴太重了,不懂!眼昏花了,看不清楚,耳也聋了,没听见,六根不灵。华藏、极乐,极乐依正庄严,全是诸佛变现的,我们这个世界哪有两样?诸佛如来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总不能够厚此薄彼,对华藏、对极乐就厚一点,对我们就薄一点,那佛就不平等、不清净,也不慈悲了,要晓得佛法是平等法。为什么佛常常赞叹华藏、极乐?那一边人心清净,如来示现,大家都清楚、都明了。我们这个地方,众生六根昏暗,如来也是种种示现,他不明了,绝对不是如来不平等。这些理事,在末后「入法界品」里面显示无遗。贞元的译本《四十华严》,这是《华严经》唯一的完整的一部分,我们都看到了,怎么不是六尘说法?你要是真会了,那就是禅宗悟入大德常说的,「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他们生活在哪里?他们生活在大方广里头,在佛华严里。

  我们读了非常羡慕,可是从来不敢想要入这个境界,不敢想。为什么不敢想?业障太重了!既然知道业障重,为什么不消除业障?想消除业障太难了,消除不了!为什么别人能消除得了?这是关键的所在,就是基本这一念没转过来。怎样把自私自利转成大公无私,关键就在此地。什么时候把自利的念头转变成利他,看到别人得福就生欢喜心,看到别人受难如同自己受难,你就转过来了。看到别人得福你生嫉妒心,看到别人遭难你漠不关心,你是凡夫。我们修行转迷为悟从哪里转?从这里转,从这儿转,真转;不是从这里转,不是真实的,怎么转也转不了。好像是有弹性的,才一转,过一会儿又回来了,就是你没有抓到转的那个点,你没抓到。

  许哲居士她抓到了,所以她得自在。我赞叹她,真富贵,大自在。她是个极普通的人,在社会上没有财富、没有地位,也没有权势,极其普通的人,她是真富贵。富,物质生活不缺乏,虽然什么都没有,她需要的少,足够了,多余的统统不要。多余的布施,帮助别人,帮助那些需要的人,帮助那些缺乏的人,天天在做。贵是什么?她在社会上没有地位、没有权势,她的贵是得到社会大众的尊敬,这就是贵。人世间有许多人不了解她,天地鬼神尊敬她,所以她常常跟人说,老天爷保佑她,老天爷照顾她,这话不假。天地鬼神赞叹她,天地鬼神敬仰她、保佑她,她不需要世间人来赞叹,天地鬼神赞叹,诸佛菩萨护念。

  我们邀请她跟我们的听众见面,是「如来为说广大法」,三转法轮为我们作证转。穿的衣服,你们都看到了,这是出来作客,穿了一身最好的衣服。衣服从哪里来的?她跟你们讲得很清楚,别人丢弃,她捡来的。有人送她钱、送她衣服,她看到衣服太漂亮、太好了,她送给别人,自己不穿。决定不可能自己去买一件衣服穿,为什么?世间苦难的人太多了,有许多人没有吃的、没有穿的,我要为自己买一件衣服良心过不去,对不起那些苦难的众生。你们想想看,她念念没想自己,她想那些苦难的人。「莫忘世间苦人多」,这个人是菩萨再来,不是普通人。李居士问她:妳到底信什么宗教?她那一天跟大家说得很清楚,她一生信仰「爱的宗教」,真诚爱世人,爱护一切苦难的众生。

  我们读经读到这个地方,一定要晓得做一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变,佛法不能不弘扬、不能不光大,这个世间没有佛法,众生的苦难不但不能够解除,还要加速度的增加,怎么得了!我祈望我们四众同修,出家、在家,要真正发菩提心,依教奉行,弘法利生。我们自己依教奉行,就是弘法利生。许哲居士就是最好的榜样,她虽然没有到处讲经说法,她做到了。每天认真努力在做,她在演,演当中当然就包含着说,劝导人,劝人断恶修善,劝人破迷开悟,天天在做。这样的人在社会上多了,社会就有救,这个世间的前途光明。如果我们四众同修不肯认真修学,前途一片黑暗。一定要觉悟,一定要发心,要把弘法利生,救度一切苦难众生,化解世间劫难,这个使命自己要肩负起来,不能够推诿给别人,我们才能自度,才能利他。

  『师子幢王能演畅』。师子王现的是干闼婆身,他能够「演畅」,他就是如来化身,不是凡夫,不是普通的一个神众。好,今天我们就讲到此地。



上一篇: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净宗学会 二百五十五
下一篇: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净宗学会 二百五十七

下载TXT文件(点鼠标右键另存为)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华人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网,世界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