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法师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空讲经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华严经

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1810

  日期:2011/10/7   阅读:    繁體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八一0卷)  2007/8/20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810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用无方」,第八段「明毛光照益三昧门」,四十四光,今天我们看最后的第四十四「法清净光」:

  【又放光名法清净。能令一切诸毛孔。悉演妙法不思议。众生听者咸欣悟。因缘所生无有生。诸佛法身非是身。法性常住如虚空。以说其义光如是。】

  末后这八句偈义理深广无际,也可以说它包括全部的「大方广佛华严」,也可以说它包括十方三世所有诸佛说的一切法。法门无量无边,四弘誓愿里面跟我们说的,法门无量誓愿学,无量无边的法门实在说就是一个法门,这一门就是心法,所谓是一切法从心想生,所以心是一门。《华严经》上常讲,「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是心,多就是惠能大师讲的「能生万法」,这个万不是数字,万是遍法界虚空界,一法不漏,全都包括在其中,是这个意思。所以宗门大德才说,「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哪一个人真正把心认识清楚,搞明白了,所有一切法你全都掌握到。于是我们就明白了,佛法学习终极的目标是什么?就是禅家所讲的明心见性。这句话禅宗说的,实际上,无数的宗派,无量的法门,都是这个目的。

  我们可以说法门,法是方法,门是门径、门道。契入明心见性的方法很多,门路很多,不只八万四千,门门通大道,门门都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这个道理我们要懂。我们念阿弥陀佛也是八万四千法门里面的一法,我们是用「持名念佛」的方法达到明心见性。这个方法有在一生当中做到的,这就是净宗里面所说的理一心不乱,是在这一生证得的。理一心不乱就是禅宗讲的明心见性。如果这一生达不到这个目标,净宗有方便,你能够往生到极乐世界,到那边去再接着修,你肯定能达到。为什么?到西方极乐世界,第一个好处是寿命长,无量寿!这个无量寿不是有量的,是真正无量,生到西方世界真正是无量寿,那当然一生成就。纵然佛经上说的成佛修行,成佛就是明心见性,需要无量劫,需要三大阿僧祇劫。你的寿命长,无量劫跟三大阿僧祇劫对于你来讲时间都是很短的,都不是长时间。

  又何况到极乐世界,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在《观无量寿佛经》里面世尊告诉我们,生到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达到明心见性,需要多长的时间?世尊跟我们说的,十二劫。无量寿,十二劫就太短了。要是在我们现在这个世界,娑婆世界,那真的是长劫修行,十二劫你不会成就。又何况我们在《华严》里面得到的讯息,时间不是真的,到极乐世界还有没有时间?没有了。没有,佛说有,这是佛的方便说,善巧方便。为什么?因为你现在有分别、有执着,有这个习气,随顺你,你说什么,好,很好,没错,随顺。到极乐世界之后,你就晓得不一样!时间、空间都没有了。

  空间没有了,就距离没有了,我们这个世界距离西方世界十万亿佛国土,这是佛的方便说。在我们这边,很远,十万亿佛国土;到极乐世界,原来就在一起,为什么?你到那里去之后空间维次突破了,没有了。你在娑婆世界有空间维次,到极乐世界就没有了。为什么?空间维次从哪来的?这科学家都不知道,佛知道,是从妄想分别执着里面生出来的。时间、空间都是从妄想分别执着里头变现出来的,所以你能够把妄想分别执着统统放下,时间、空间没有了。现在面前是什么?叫一真法界,遍法界虚空界是一体。我们的六根能力跟虚空法界完全相等,眼见、耳听、鼻嗅,乃至于我们身体接触,意知,对应的是整个法界。

  在《华严经》,「华藏世界品」我们读过,「世界成就品」也读过,跟我们说明虚空法界里面有无量无边诸佛剎土,这是大世界。现在科学家没有说到,三千大千世界,科学家都没说到。三千大千世界是一个佛土,一尊佛的教化区;毘卢遮那佛这个华藏世界,里面就有无数的三千大千世界。佛告诉我们,娑婆世界、世尊为我们介绍的极乐世界,在华藏世界里面,华藏有二十层,像大楼一样,二十层大楼,极乐世界跟娑婆世界是在同一层,第十三层,你就晓得这个世界有多大。这么大的一个等于说现在讲星系,这么大的,科学家还没发现。像这样大的星系,在法界里面无量无边。能生万法,我们对能生万法想象当中都还有局限,这个地方没有局限的,真是大,中国人讲的大而无外,小而无内,这就变成玄学,变成哲学了。无量、无边、无尽的世界海,总名称称为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剎土都是自性变现的,心外无法,法外无心。

  这一段在六尘里面,法尘,凡夫叫尘,菩萨不叫尘,菩萨心清净,心净则国土净,所以称为六境,六种境界,六根所对的六种境界。意根对的法境界,心清净,法清净,没有一法不清净。我们讲我们现在的心不清净,所以接触的法也不清净,这个话,给诸位说是方便说的。如果法真的不清净,法就不能叫真。所以跟你讲真话,没有一样不清净。你现在的心清不清净?佛告诉我们是清净的,只是你现前蒙上一层错误、虚妄的相似相续的抽象概念而已,就是妄想分别执着。妄想分别执着要知道它是什么回事情,它是虚妄的,它是错误的,一种相似相续的抽象概念,是这么个东西,根本就不存在。好像我们现前念头怀疑,我们自己以为譬如说某个人是个坏人,怀疑他,怀疑久了以为他是真的,其实那个人是个大好人。

  所以中国有句谚语说得好,说得很简单,道理可很深,叫「疑心生暗鬼」。因为你怀疑,暗是什么?暗是无明,就是愚痴,智慧没有了。鬼代表不善、邪恶,不善、邪恶不是真的,是从你自己疑心里头生出来的。疑心,什么人断掉了?阿罗汉断掉了。我们可以说三果阿那含,疑就没有了,这是佛门修行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就是你要把贪、瞋、痴、慢、疑,还有恶见,恶见就是所有一切错误的看法,你看错了。恶见展开就是见烦恼,我们讲见思烦恼,思是你想错了,贪瞋痴慢疑是思惑。如果再将见惑,思惑只讲五个,贪瞋痴慢疑,恶见就是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这总共合起来十个,就是错误的思想有五大类,错误的见解(看错了的)也有五大类。

  初果须陀洹,错误的见解放下,我们讲知见正了,没有错误的见解。他放下什么?身见放下了,不再执着身是我。所以《金刚经》上讲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什么人?什么人能证得?须陀洹,这就真正入佛门,真正是佛弟子。是佛弟子,佛的学生,我们问几年级?小学一年级,这个放下了。在《华严经》里面,我们前面念的十信位初信菩萨,初信菩萨这五个没有了,真正入学了,是世尊真正的弟子,不会再执着身是我。

  边见没有了,边见就是今天讲对立,科学家讲的相对,相对的没有了,这是个错误的见解,相对的没有了。知道什么?知道整个宇宙,在佛法里面讲遍法界虚空界是一体,他知道,但是他自己还没有证到;虽没有证到,对世尊这个教诲决定没有疑惑。证得了,那就是明心见性。所以,初信位的菩萨他了解明白,他要慢慢的放下,把妄想分别执着统统放下,就证得了。证得就是证得见性,在《华严经》上是初住菩萨。我们现在讲「贤首品」,贤首菩萨是十信菩萨,十信位是佛家的小学,十年级,贤首菩萨是十年级;再往上升一级就明心见性了,那是真佛,不是假佛。现在贤首菩萨是相似即佛,我们用智者大师的话,他是相似即佛,相似即佛再上去就是分证即佛,他真的,他是真佛。现在就是差一点点,再一提升他就是真佛了,就明心见性,大彻大悟。见性之后,见性晓得整个宇宙是自己,自己的身是整个宇宙的法相,自己的心是整个宇宙的法性,就是能现能变的;法相,是所现所变的。他不会认为这个身是自己,什么是自己?所有一切法相是自己。这个境界不可思议,就证得一心了。

  我们净土宗的没有讲明心见性,但是要晓得,《弥陀经》大家天天念,《弥陀经》里面有一句话,「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就是明心见性。一心是真心,二心是妄心,无明是二心、妄心,可是妄不离真,就是叫一念不觉,妄心起来了。妄心一起来,妄想分别执着,我们可以这样说法,同时起来。但是要晓得,它是有次第的,一念不觉就是妄想,也叫做无明;从无明(妄想)就生分别,分别是尘沙烦恼,太多了,一分别,分别念头一动,就无量无边的分别;从分别就变成执着,这个叫凡夫。虽叫凡夫,你要晓得,他的本性是佛,他的本性一丝毫没有染着。因为那个一念不觉所变现的一切境界,有没有离开法性?没有,法性跟着它一起变。法性随缘,随净缘现一真法界,随染缘(染缘就是随妄想分别执着)就变成十法界,十法界依正庄严是这么来的。

  十法界太大,所以古大德讲「一心广大,万化之源」,也是万法,根源是一心,「一真之本」。佛教化众生,讲到究竟圆满的境界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的根本还是一心,十法界依正庄严的根源也是一心,那你就晓得十法界跟一真法界不二。所以中峰在三时系念上说,「此方即净土」,净土是一真法界,此方就是我们现前住的这个地方,是净土,「净土即此方」。为什么?根本是一个,心现识变,不是两个。从这些地方深深体会得,整个宇宙跟我是一体,这叫法身。法身,是不是这个身也算是法身?一切万法是自己的身相。

  所以我们常常讲,你没有开悟你不知道自爱,悟了之后就晓得。悟了之后的人,爱人如己,为什么?他知道一切人是自己变化出来的,山河大地也是自己变化出来的。好像作梦一样,我们都有作梦的经验,什么时候一下在梦中觉悟了,我现在在作梦,梦里所有人都是我变的,不是外面来的。梦里山河大地、虚空法界全是我,我是整个宇宙,从梦境里面你去领悟。那梦中自爱是你对每个人都爱,对于每一样东西都爱,对于山河大地也爱,对于虚空没有一样不爱。而且这个爱没有条件,叫大慈大悲,慈悲遍法界。

  对这个身很关怀,对所有的人都关怀,对所有众生都关怀。那些小动物,蚊虫蚂蚁,没有一样不关怀,是自己心现识变,这个身也是心现识变,平等平等,无二无别;对花草树木、泥沙石块都一样,全是平等平等。这是见性人的境界。我们凡夫迷惑的人,得罪佛菩萨没有关系,佛菩萨会不会见怪?不会,佛菩萨知道我们在迷、不知道事实真相。他觉悟,他知道是一不是二,我们知道的是二不是一,这就产生对立。凡夫跟佛菩萨对立,跟一切人对立,跟一切事物都对立,觉悟的人对立没有了。所以一定要晓得,初信位的菩萨对立就没有了,他有没有证得?还没有证得。这就是说明悟有二种,一种叫解悟,一种叫证悟。初住菩萨是解悟,是听佛陀的教诲,明白了,他不对立。但是他的执着没有完全放下,分别没有放下,妄想没有放下,他不能证得。可是他真干,真的这么做法,他依教奉行,真佛弟子!

  我们现在也学了不少,也懂得了,但是我们还没有能依教奉行,这什么原因?我们的熏习力量不够。所以这个地方我们要能体会到,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辛辛苦苦不厌其烦的教导我们,我们会生感恩的心。我们一桩事情总得要说上一万遍,我们才会有印象。说个十遍、八遍、二十遍、三十遍,一个星期不提就忘掉了,烦恼习气天天还是现前,就是改不过来,这熏习不够。我的毛病习气也很深,但是现在能提得起来,时时刻刻都提得起来。为什么我能提得起来,你提不起来?我接受佛法五十六年的熏习,所以我懂得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我懂得这句话。这句话你也会念,你也会写,你不懂得,为什么?你没有这么长时间熏修,你不晓得。所以长时间的熏修是多么重要!

  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最方便的方法就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你天天念,如果果然你能够一天念十万声佛号,你念上十年,通了。你念了十年之后,每天十万声不间断,念十年之后,你再看《华严经》,你讲得比我好。为什么?你得念佛三昧了。念佛三昧,三昧中王,念佛三昧跟华严三昧是一不是二。也就是说,十年你已经入华严境界。所以我们对念佛人,尤其对于阿公、阿婆可不能轻视。在现在好像你看不起他,到极乐世界,他地位比我们高,我们不如他,都要看清楚、看明了。为什么?他心是定的,我们心是散乱的,怎么能相比?

  世间聪明智慧、世间的荣华富贵不是真的,那是什么?你过去生中修的福报,贵贱寿夭是果报!大福报一定是大因缘修得的,修得之后有没有好处?不见得。所以,佛在经教常常劝我们,修慧比修福重要。如果是「修福不修慧,大象挂璎珞」,来生怎么样?得的身是畜生身,可是这个畜生是国王乘骑的,满身披着璎珞,牠有福报;「修慧不修福,罗汉托空钵」,证到阿罗汉果了,到外面去托钵,没有人供养。这是佛举出这两个例子,告诉我们,还是证阿罗汉果好,超越六道轮回;修福的人超不过六道轮回。得人身不容易,得畜生身比较容易。畜生身是什么?都变成宠物,大象是国王的宠物,连大臣对牠都要尊敬,这是福报。

  我在永明延寿大师的书里面,看到他引用一个故事,出在佛经上的。一尊辟支佛,被人误会是个贼,偷人家的牛,就被这些官员抓去坐牢,没有人知道他是辟支佛。他有很多徒弟,出家跟他学的徒弟,老师失踪了,到处找,找不到。徒弟并不知道他被官府抓去,不知道。隔了十二年,才听到这么一个讯息,说师父是被官府抓去。这个时候,他们的道场有个大护法,这些徒弟就把这个事情跟护法说,护法也是个作大官的。有这么一桩事情,去调查,查看有没有这个人,查不到。徒弟就说,他说你可以问监狱里面的受刑人,哪一位是辟支佛,请他自己站出来,这样就能够找到他。就用这个方法,果然他站出来了,冤枉,他没有偷人家的牛,冤枉。出来之后,学生们问他,你受这个委屈到底是为的什么原因?他跟徒弟说,这是我的果报,我在过去生中曾经有恶意告人家是偷牛的,所以这次我要受这个果报。

  这是给我们说明,任何一个人在一生当中,你所遭遇的统统有前因后果。在这一生当中,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在那里种因,将来因缘遇会时,果报还自受。这个四句偈上面是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你要想到我来世果报怎样,你这一生当中修的就是来世的果报。「一饮一啄,莫非前定」,是自己定的,不是别人定的,因缘果报丝毫不爽。这些话跟美国卡西讲的完全相同。卡西曾经说过,全世界任何一个人,他在一生当中所遭遇的都有前因,没有一桩事情是突然发生的,没有。懂得是自作自受,无论什么状况现前,你心都是平静的,看到果想因,现在造作的是因,你就想到果报。这是个明白人,这是个有智慧的人,决定不造恶因。尤其是学佛,学佛知道宇宙跟我是一体。

  我们最近看到传过来的一个讯息,夏威夷一个土著,写的东西很简单,第一条里面就说这个宇宙是自己心想变成的,你就是造物主,这个话跟大乘经教里说的意思完全相同。六祖惠能大师开悟,最后一句说「何期自性,能生万法」,那不就是造物主吗?法界虚空界从哪来的?心现识变的。怎么现的?一时顿现,没有次第。这讲得好!所以心只有用一心广大来形容它,找不到形容词。「随缘应用,对物现形」,随缘,随念头,你念头善,现善境界,念头恶,现恶境界,这就是十法界。念头清净,现四圣境界,声闻、缘觉、菩萨、佛,这是清净境界;念头染污,念头不干净,就现六道凡夫境界。染里面有善恶,善,三善道的境界,恶,三恶道的境界。随缘现,随自己念头。

  所以觉悟的人他能够控制自己的念头,能控制自己的念头就境随心转,你就能转境界。无论什么境界现前,你能做得了主宰,你不被境界影响,你就影响境界。像我们前面读的香光,现在讲就是你能够转大自然的现象。味光,你能够转你自己的日常饮食的境界,你能转;触光,你不受外面环境影响,你能转变环境,生活环境的境界,真的,若能转境,则同如来。所以心能包万象,《楞严经》上佛讲得好,心包虚空,不是虚空包心。佛举了个比喻,把我们的心比作虚空,把我们的虚空比作一片云彩,虚空在我们心里面就像一片云彩在太空当中。我们从这个比喻可以能体会得到,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这是自己,不是别人。已经见性的人他证实了,没见性的人在学习,把自己心量拓开,在学习,真正懂得自爱、爱人、爱众生。

  众生的范围包含无尽,众生是众缘和合而生起的现象就叫众生。我们这个身体是众缘和合的现象,我们看到所有一切动物都是众缘和合而生,植物也是、矿物也是,自然现象也是、虚空也是,没有一样不是众缘和合而生的。所以众生意思太广了,太大了,不是指的人,不是讲众多的人叫众生,不是这个意思,它的本意是众缘和合而生。所以这个心出生无有穷尽,念念出生。念念我们凡夫不懂,凡夫实在讲粗心大意,你是念念都在出生,但是你完全不知道。如果你念头停了,念头停这个世界就没有了,这个世界还在,就是你的念头没断,你的念头一断就没有了。「觉后空空无大千」,就好像睡觉作梦,醒过来之后梦就没有了。六道、十法界都是梦中,这个要知道,这是事实真相。统统是自己变现的,你还有什么好执着,你还有什么好抱怨的!凡夫是愚昧,不了解事实真相,诸法实相,一切万法的真相你不知道。

  我们实在讲,要不是佛给我们说明,我们永远不会知道。我们跟科学家学,知道很小的一部分,跟哲学家学,也是很小一部分,而且每一家说法都不一样。那就像瞎子摸象,像这个故事所说的,象,象像什么样子?瞎子摸到大腿的,象像个柱子;摸到耳朵的,象像把扇子;摸到肚皮的,象像墙壁,没有看到完整的。大乘佛法才看到完整,我们这一生能遇到,你说多么幸运,你要不遇到的话,永远搞不清楚。纵然一生很勤奋的学习,也是瞎子摸象,为什么?不知道放下妄想分别执着,不知道。现在才搞清楚。搞清楚,凡夫成佛,我们讲时间那么长,那是什么?断烦恼可不容易,所以时间长短就是断烦恼时间的长短。可是根利的,真搞清楚的,能够一下放下,那就成佛了。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叫上上根人,他一听一接触,真的放下,真成功,真明白了。

  放下什么?放下妄想、分别、执着。成就的是什么?自性里面无量无边的智慧功德相好,这才真得到了。所以,你放下是你得到遍法界虚空界,你得到了;你没放下,是继续搞六道轮回,六道轮回苦海无边!像钻牛角尖,愈往里面钻,范围愈小,小到最后连自身都不能容,你说你可怜不可怜,冤枉。为什么?假的,梦境,不是真的。我们感谢惠能大师,二十个字就说得那么清楚,那是本来面目。我们的本来面目就是惠能大师讲的二十个字,你本来清净,你本不生灭,你本自具足、本不动摇、能生万法,说得清清楚楚,这是自己。他证得了,他放下了,你现在放下你现在证得,你明天放下你明天证得,这一生不放下,我来生再放下,那你来生证得;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证得,哪里有什么时节因缘!《华严经》上讲「念劫圆融」,给你讲成佛要无量劫,三大阿僧祇劫,然后再告诉你一念之间。这是把事实真相统统说出来了。

  所以一心,真心,真心就是法界,真心就是佛经上讲的如来藏,真心就是清净法身。大经上讲的虚空身、妙色身、功德身,《华严》讲十身。他的变化你说不尽,可是你细心去观它的体,它的本体就是一心。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古大德讲九十六种外道,这是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印度的宗教跟学派著名的有九十六种,常合圆中,常是没有间断,圆中,圆是圆满,中就是一心。九十六种外道不一样,一心变现的,心外无法,法外无心,心跟法决定是一致的。

  讲到我们凡夫,这佛经上常讲的,八万四千尘劳,烦恼习气,祖师讲八万四千尘劳烦恼就是正法,佛法里面八万四千法门。为什么?不离一心,九十六种外道是一心变现的,八万四千尘劳也是一心变现的。你从根本上看,是一不是二。你从相上看,那是多,不是一;从根本上看,它是一,不是二。经教里面告诉我们,一心真如之理通于五人,这个五人,第一个是凡夫,我们都包括在其中,第二个是声闻,第三个是缘觉,第四个是菩萨,第五个是佛。虽然分这五种,一个心。佛心跟我们凡夫心一个心,一心变的!所以中峰大师说得好,「我心即是弥陀,弥陀即是我心」。我是凡夫,佛是圣人,我心跟佛心是一个心,不是两个心。

  所以下面讲,『能令一切诸毛孔,悉演妙法不思议』,一切诸毛孔当中的一毛孔,就能演妙法不思议。这个妙法是什么?十法界依正庄严,具体而言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这是「妙法不思议」。《华严经》你要晓得,不是我们念的这个本子,你要这么想就错了。龙树菩萨在龙宫里面看到原本的《大方广佛华严经》,他告诉我们分量多大?有十个三千大千世界微尘偈。佛经,他们用的计算的单位跟中国不一样,中国的书籍是算字数,这本书多少字,算字数的;古印度不是,他不是算字数,他算句子,四句,不管长短,四句就叫一偈,用这个作单位。龙树菩萨传到世间来的《华严经》是十万偈,换句话,我们就晓得有四十万句,完整的《华严经》。但是完整的没传到中国来,传到中国来只有一半,这是一部大经,另外一半失传了。四十万句这是什么?这是《大方广佛华严经》的简介,简单的介绍。真正《大方广佛华严经》,十个三千大千世界微尘偈。不要说大千世界,我们这个地球要把它磨成微尘那有多少?没有法子计算。从这个地方我们要能够体会得到,《大方广佛华严经》就是遍法界虚空界,就是我们今天讲的整个宇宙,叫大方广佛华严!

  所以《大方广佛华严》里面所讨论的就是整个宇宙,佛说六个字全包括了,性相、理事、因果。性是法性,能现能变的;相是法相,所现所变,遍法界虚空界,它讲这个,这是性相。理事,事是讲事相,森罗万象,什么道理而有的;有事有理,有理有事,给你说明这些。往下再跟你讲,理是什么因、是什么果,事是什么样的因、什么样的果,这有因果教育。用佛的话来说,《华严经》的教学是性相的教育,理事的教育,因果的教育,性相、理事是属于哲学,因果是讲的科学。所以方东美先生把佛经介绍给我的时候说,佛是大哲学家,佛是圣哲,佛经是世界哲学最高峰,他是个哲学家。我们在《华严经》里面学了这么多年,终于明白,证实方老师所说的话是真的,一点都不假。但是对于这部经、这个法门,现在学佛同学里头认识的人并不多。我们看到现在这个世界上的混乱,多少人想化解,找不到门道。其实这里头理事因果,《华严经》上讲得很详细、很明白,用这个方法,迎刃而解,马上就摆平了,就化解了。我们只可以叹息,现在众生没有福。

  《华严》确实梵文已经没有了,保存最完整的就是中文的翻译。中文的译本我们要相信它,不要怀疑,不要以为古人翻这个有没有翻错,不能怀疑。我初学佛的时候,我有这个疑问。我曾经问过方老师,从印度传来这么多的佛经的梵文原本,翻成中文之后,为什么这些原本没有传下来?方先生给我的答复,出乎我意料之外。他说古时候中国人不是现代中国人,现代中国人丧失民族的自信心,从前中国人自信心之强我们无法想象。他们翻译的经本,肯定意思没翻错,而且文字比梵文还要美,所以译本已经超过原本;换句话说,学佛用中文本就可以了,梵文本可以不必要。这真是我没想象到,你就想到中国古人是多么自豪,哪里像现在中国人!这是方老师给我回答的。

  以后我跟李老师,在李老师会下学讲经学了十年,我这个问题又提出想问李老师。李老师的答复跟方先生完全不一样,那是个学者,这是真正学佛人。李老师告诉我,中国祖宗有德,中国人都受过非常好的伦理道德的教育,所以感动得佛菩萨,佛菩萨到中国来示现。祖师大德里面,李老师告诉我,从事于译经工作的,他说至少是三果以上,就是阿那含以上,都是修行证果的人,他怎么会翻错!佛所教的东西他们都亲证得,又何况这里面翻经的大德有很多古佛再来,地上菩萨再来的,多!祖师大德当中,清凉大师人称为华严菩萨;智者大师,连外国,韩国、日本都有这个传说,释迦牟尼佛再来;永明延寿大师、丰干和尚、善导大师,都说是阿弥陀佛再来。我们能相信,为什么?近代的印光大师是西方世界大势至菩萨再来。这是李老师告诉我的,中国人有福。不要以为近代一百年到一百五十年,中国人受尽了屈辱,李老师说这是几千年来累积的不善业的一个果报;报完之后,否极泰来。所以,他老人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非常有信心,祖宗之德,三宝加持,圣人出在中国。这是李老师回答我的。

  我们看看中国这些历代祖师,真的,雍正皇帝最佩服的是永明延寿大师,他认为永明延寿是佛出生在中国。我们自己修学这么多年,我们肯定六祖惠能大师是佛出现,祖师的身分出现,他彻悟的境界,我常常讲,跟释迦牟尼佛菩提树下大彻大悟所示现的境界完全相同。我们现在明白这些道理了,知道谁能够放下,放下执着,于世出世法,对人、对事、对万物不再有丝毫执着了,你就证得阿罗汉果,你就从六道里面醒过来。你证到阿罗汉,六道里面生死了了,你肉身还在,这个境界佛法里面叫作有余依涅盘,有余是什么?你的身体还有余。如果你身体不要了,你超越六道,叫无余依涅盘。

  你舍了身体到哪里去?最低限度你到四圣法界里声闻法界。如果你再能够放下,没有别的,就是看破放下。所以我感激章嘉大师,头一天就把这个法门教给我,那个时候不懂,好像是懂,那是似懂非懂。他真的是把佛法转凡成圣,这叫和盘托出,一丝毫不保留就传给我。我以后渐渐学习,慢慢的契入,知道。所以看破就是明了,事实真相明白了,这是看破,放下帮助看破,看破帮助放下。菩萨道里没有别的,就是看破放下,放下看破,从初发心到如来地就修这个法门。为什么?智慧、德能是你自性里本来就有的,哪里要学。只是迷了之后,生起妄想分别执着,造无量无边的善不善业,善不善业都是空的,你所受的果报也是空的,万法皆空!自性不空,自性清净心不空,自性涅盘不空,涅盘就是不生不灭,自性里面本具的智慧、德能、相好不空,自性本定不空。所以它不是从外求,是把你自性里面所有的东西再把它找回来,把障碍去掉,性德完全显露。这叫佛法。

  现在有很多人,就是分别执着,提到佛法是佛教,错了!佛法包括一切法,你看前面说了,九十六种外道是佛法,八万四千尘劳是佛法,全包括了!一切众生都包括,所有的宗教也都包括,哪一法是心外之法?没有,心外无法,法外无心。九十六种外道是佛法,那我们就可以说今天世界上所有一切宗教,没有一个宗教不是佛法,所有的学术也都是佛法,无有一法不是佛法。这句话是大乘教常讲的,觉悟了,哪一法不是佛法?法法皆如,法法皆是;迷了,哪一法是佛法?就打了问号。迷了都不是,觉了都是,从这里我们才能真正得到佛法最正确的定义,什么是佛法?觉、明白了,就是佛法。迷了、不明白、搞错了,叫世间法;搞清楚、搞明白了,就叫佛法。佛法跟世间法只迷悟之分,这也是方便说。

  再给你说真的,说真的迷悟不二,悟是佛法,迷还是佛法,佛法在迷,佛法在悟,都是佛法。再给你讲真的,迷悟不在外面,迷悟在自己,你自己要想觉悟,不难,放下就是。现在为什么放不下?迷,不知道事实真相。放下之后,怕什么?怕我什么都没有了,你害怕,所以你不敢放下。你不知道放下之后,你所得到的是遍法界虚空界,你不晓得这个,这个利益之大!你看看,放下执着,不要放得多,放少分,少分是须陀洹,少分。见思烦恼里面见惑断了,不再执着身是我,自己得清净心,得平等心;少分,不多,清净平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他的能力恢复二种,天眼、天耳,这二种不大,比上面差远了,但是比凡夫就殊胜多了。凡夫肉眼看不到的,他看到了,凡夫耳听不见的,他能听见。

  再放下一点,都是放下执着,阿罗汉统统是放执着,能够放下到一半,证二果。二果能力又出现二种,这二种是宿命通、他心通,宿命通是知道自己过去,也知道自己未来,自己。第四个他心通,别人心里面想的你都知道。所以我们想到前面跟诸位所说的妙善法师,金山活佛,乐观法师跟他住在一起生活四个月,乐老告诉我,他起心动念他都知道;换句话说,他有他心通,他心通是二果。看他那个样子还不只二果,他有神足通,神足通是三果阿那含,他能变化。虽然没有看到他显著的变化,可是人家一想他、一念他,他就出现在面前,这很不可思议。也不知道从哪里来的,怎么一想他就来了,正在谈他,他就进来了。你说偶尔一次会说碰巧合,常常是这样的,所以我们看到妙善法师至少是阿那含。

  彻底放下,阿罗汉,他在六道里面游戏神通,什么障碍都没有,我们顾虑生活是顾虑太多,他不需要,为什么?他十天、二十天不吃饭没问题,一点不碍事;这一餐吃个几十碗,也没有问题,他不需要了。一辈子没有洗过澡,一辈子没有换过一件衣服,他衣服从来不洗的,就那么一件,春夏秋冬就是一件衣服。他出去旅行的时候没有行李。无论哪个地方他都能睡觉,房子里头也行,外面树下也行,他都若无其事。还是放下好!那才叫得大自在!哪有我们现在这个生活受这么多的限制,受这么多的麻烦。

  他一生不受人家供养,人家供养钱,他当面就吃掉了,他身上真是一样东西都没有,这才是放下,还没有放下干净,这给我们作证明。放下,你都得到,智慧、德能、相好,我们讲福报。他老人家做好事,真叫救苦救难,遇到人家有困难的,他就帮他解决。困难里面最多的是疾病,疑难杂症,医生没办法治的,遇到他他就把他给治好。治好的时候,劝人念佛,对他的供养一概不要。他是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人,也不知道他住在哪里,无有定处。可是你要想见他的时候,你想他,你们在讨论他,他就出现了。这些人做给我们看,如果他要是菩萨位中的,三果圣人相当于十信位里面六信位的菩萨,五信、六信就有这个能力。如果真的能像惠能大师一样,把分别妄想也一起放下,那就成佛了,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所以,障是自己障自己,决定与外界不相干,与一切人事都不相干,我们对这个要肯定,不能有怀疑。第一首是讲说法。

  第二首,『因缘所生无有生』,这句话意思很深,「无有生」是真的,「因缘所生」是随顺世间常识说的。佛依二谛说法,这是讲他老人家一生教学的原则。随顺世间人的常识,你好懂,你容易接受;他亲证的境界要给你说出来,你不会相信,你说那是神话,那是寓言,那不是事实。所以佛常讲「万法因缘生」,到华严圆教才给我们讲,真的是没有生灭。可是现在科学也给我们提供一些参考数据,物质现象,现在科学家说物质现象是个波动的现象,没有生灭。因为它现相时间很短,几乎是生灭同时,生灭同时就是不生不灭。那我们看到这个物质现象是什么?是相似相续相,这个说法在佛经里头也有。《宗镜录》上有这个讲法,没有相同的,为什么?没有一个念头是相同的,念头是非常细微,时间非常短暂,它相似,并不相同。所以现相里头,相里面也没有相同的。我们同样去照相,照成一个底片,我们洗几十张照片,那照片是不是相同的?我们看相同的,实际上不相同,张张都不相同,它相似,相似绝对没有相同的。为什么?它是心现的,它体是心现的,心现是念头现的,洗的时候,念头前念跟后念不一样,它怎么会相同!所以要明白这个道理。明明两个是一样,不一样,不可能是一样。所以相似相续相,把真相解释清楚了。

  『诸佛法身非是身』,末后这一首偈很不好懂,这是世尊随顺真谛而说的,前面是随顺俗谛说的,我们容易懂。这是真的,为什么「非是身」?你要执着是个身,你的妄想分别执着没离开。所以《金刚经》上说,「说佛身,即非佛身,是名佛身」,佛用这个话来说,这一句跟《金刚经》这个意思相彷佛。为什么说是身?世间人分别执着这个叫身,所以佛也随顺,你说身,好,说身就是身,大家都懂。其实《般若经》上说的,「一切法」,诸佛法也是一切法,法身也是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这是真相。决定不能有个念头有执着,决定不能有分别,决定不能起心动念,那是真相。你到这个境界,这句话你就完全懂了,这首偈完全懂。

  『法性常住如虚空』,「法性」见得到见不到?不能说见不到,也不能说见到,性是见不到,但是性变成相就见到了,相就是性,性就是相。性,法身,流转五道,所有一切现象的体是法性。相叫法相,法相的体是法性,性相永远不能分家。如果没有性,怎么会现相?相是性现的,性不是精神、不是物质,现出来的相叫幻相、叫妙有。性是真空,真空不空,为什么不空?它能现相,所以不能说它空。妙有非有,现相的时候,你不能说它有,剎那生灭,它是一个相似相续相,不是真的,你决定得不到,包括自己身体,这个要注意。常常你学习、讨论这些道理,佛光里头就有法清净光,法清净光从这么来的,常常讨论,光里头你就有感受。这个四句偈明天我们还得要说一遍才行,好,今天就学习到此地。



上一篇: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1809
下一篇: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1811

下载TXT文件(点鼠标右键另存为)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华人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网,世界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