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法师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空讲经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妙法莲华经大意

1981年讲于台湾圆觉寺 25

  日期:2011/10/7   阅读:    繁體   

 

妙法莲华经大意  (第二十五集)  1981/7  台湾圆觉寺  档名:08-002-0025

  【解而不修。证果自远。即解即行。得在剎那。身子龙女。迟速自见。】

  这都在经文当中意思。修行,大家要记住,我们解得一分就要行一分,不要等着我统统都搞清楚,我再来做,你到什么时候才能搞清楚?知道两分就行两分,知道了就做,行解相应这样才会有成就。纵然学经也是如此。所以你们常常会有人有个错误的想法,譬如讲到弘法,下面一品「法师品」讲弘法,一定要把这个经都搞清楚,我才能出去讲。其实不然,我学了一句我就讲一句,学了一段就讲一段,不必要等一部经学完才出去讲。你要说这个行吗?我给诸位说,我们台中莲社教学就是这样教,老师今天教这一段,「授学无学人记」一品,这一段讲完,你们学了到第二天出去给人讲去,下面经文,下面经文老师还没有教,现在不晓得。就是这样的,他那个时候开班教我们,就是这个方法,教的一段,今天教一段,这个礼拜你就讲这段。所以我们是现炒现卖,后面的都不晓得。不是说把一部东西学完了,统统再去讲,不是的,一面教一面就讲。这个地方提示我们,也是这个意思,一面是为人演说,一面是自己修行。就是自己修正自己的思想、行为,一方面为别人演说,自行化他同时在进行,没有先后顺序。下面一品着重在弘法:

  【前记一类声闻。摄机未普。】

  还没有能够做到普遍。

  【此中广记八部人非人等。被益乃圆。】

  佛力加被于一切众生,功德圆满,是在这品经里面我们看到。

  【又前七品。以过去闻法受持修行供养。意在得记。】

  意思就是在得到佛的授记。这品跟前面不一样:

  【此品现在未来闻法受持修行供养。意在弘经。】

  换句话说,前面七品经意思是在自利,虽然有利他,重点在自利,自利是前,自利已圆,到授记这个自利那是可以说是圆满,已经蒙佛授记,现在重点就要放在弘法利生上。我们要问一问,我们有没有得佛授记?如果你不读《法华经》,也许佛没有给我授记。你要是念了《法华经》,试问问佛为『八部人非人等』,你算不算一个?你也算一个;换句话说,佛也为你授记。经上授记最普的一句话是,「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你称南无阿弥陀佛你当然成佛道。佛不但是为当时一切大众授记,未来世一切众生统统都授记。所以说是在研究经到法华这个阶段,我们的重点要移在利益众生。自己修行的信心坚固,晓得自己一定成就,信心坚固。无论在理论上、在方法上都知道,那你要自己不能成就,那一定是你懈怠,或者是不相信。如果你真的要相信又能够精进,哪有不成就!没有这个道理,讲不通的,决定自己成就。既然自己决定成就,我们就要在利益众生上,要多下一点功夫。要晓得利益众生就是利益自己,我个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为什么不多带几个人去?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一大批人跟了一道去,那里欢迎,不仅你一个人来,带这么多人来。所以都要劝导别人,成就别人就是成就自己!所以这品有这个意思,品题标明的为「法师品」。

  这个文里头有几句话,跟我在前面给诸位讲的,这个意思是相同的,我给大家说的这几句话,就是「为如来使」。我说这几句话,是还没有看到《法华经》,这个话在什么时候说的?刚刚出家的时候。我在台中求学,没有出家的时候跟李老师一年三个月,就是十五个月,离开他那个地方临济寺出家的。我走了以后,大概台中老师给他那些同学们说,我是听有个同修告诉我。他说老师跟大家讲,我们跟他十年,都没有学到东西,学到东西的人已经走了。他也没有指名字,他们大家想那只有你走了,你走了你学到,那你学到了什么你要告诉我,就来找我。我说「老师从来没有单独的教给我东西,都是在课堂里,我们都一样的听,你总不能说我比你多听一些,只有你们比我多听,你们跟老师十几年,你们听了多少,我才不过是一年三个月。我所听的你们都听到,你们听到的那个,我好多都没有听到。」找我的人多了,所以我就把我的心得画成一个图表,做成一个表解。这表解给老师看,老师很同意,以后就用油印发给我们班的同学。这个表的结论里面,就是如来使者,大概那个表还找得到,下一次讲下半部的时候,我带来送给诸位。那是我最初的心得,就是出家以前的,在家学佛的心得,很简单一张表解。在那个时候提出来,要发心做弥陀使者。这个地方讲的,你看最后的两行:

  【故等是如来所使。】

  『等』是平等,都是如来的使者。

  【是使者非从小功德来。】

  凡是弘法利生的法师都是如来使者,为什么?代佛弘法,传佛的旨意。就好比从前帝王时代,这些下圣旨的那个人,他虽然不是皇帝,他宣读圣旨,代皇帝宣读圣旨,这就是皇帝的使者。你今天能够展开经典代佛来宣讲佛法,你就是如来『使者』,就是佛的使者。这样的人不是『小功德来』,这是要修大功德,过去生中曾修大功德,现在还要接着去修大功德,诸位要晓得这点。我过去世修得不少,现在世不要修,不行,现在世要努力的修。那大功德怎么修?给诸位说,尽心尽力就叫做大,就叫做圆满。譬如我们讲修布施,我身上只有十块钱,我整个的家当就十块钱,我十块钱统统布施掉,圆满功德。那个人有几亿财产,到这边来了,一笔捐给你十万,那小功德,为什么?在他全部功德里面万分之一还不到,万分之一都不到。而你的功德是百分之百,你是百分之百的圆满,他才万分之一,他那个十万块钱比你这十块钱差得太远。你是什么?尽心尽力;他既不尽心又不尽力,九牛一毛,那算什么?所以你们在道场里面,对于贫苦的人要记住,要特别的尊重。为什么?往往贫苦人修的功德是圆满功德,诸佛菩萨、护法龙天尊重。你看那个富贵人家,坐了汽车到这里来,捐了一大笔钱的,护法龙天理都不理他,你要晓得。

  为什么?出的钱多为什么?傲慢心,他那个心是贪瞋痴不是诚心,侥幸心,到这个地方来求佛菩萨保佑再发大财,我发了大财我再来捐一点给你,这成什么话?我发了一百万财,我捐一万给你。你们想想看,这什么心理,这不行的,确实是迷惑颠倒。大概发的财也不是什么太正大光明,昧着良心捐一点钱,求佛菩萨赦免他的罪,哪有这个道理?罪业一样照做,一样要遭恶果报。所以我们对贫穷人格外的要尊敬,往往这些贫穷人来捐一点钱的时候,一般人讲不理睬他,好像嫌他贫穷没有捐几个钱。不晓得来生是大福报,人家是诚心来做功德的,是虔诚心来做功德,不是傲慢。那个大富贵人家到这里捐一点,还要人侍候,那个福报已经折掉了不少。你要不侍候他周到,好,我出了这么多钱,你还对我照顾不周,下次不来了,我到别的地方去捐去。你看看贪瞋痴慢统统具足,他有什么福德?唯有那个贫穷下贱,他的功德是圆满的。所以我们千万不可以轻慢这些贫穷人,这是我们在待人接物当中要留意,对于贫穷、孤苦的人,我们要特别的恭敬、要怜悯,知道他们修福不折不扣的功德。因为他们的心卑下,没有傲慢,他们晓得自己没有修福,至诚恭敬来修的,这是真正的福田。我们虽然没那么大的力量,我们也要尽心尽力的修福。施主供养我们出家人这是理所应当的,我们可以接受,但是如果我们生活要趋于享受,这就罪过。

  诸住要晓得,在过去是四事供养,饮食、衣服、卧具、医药在以往是这样供养的。可是佛法到中国来之后,因为我们中国的风俗人情跟印度不一样,印度是实行托钵的制度,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施主对出家人四事供养。佛法到中国来,我们中国人最讲求的,就是孝道与师道,你们打开《礼记》,从前的帝王接见任何人,北面接见,北面他在上方接见臣子,甚至于外国的使节都是北面来接见他。你看看见老师,自己站在东面,不站在北面,所以老师称之为西席,西方大称之为西席。皇帝降阶,不能站在北面,站在东面恭恭敬敬侍候老师,尊师重道,提倡的师道孝道。我们父母过去了服丧三年,三年丧,居丧三年;老师要过去了心丧三年,只是不带孝而已,心丧三年,你看看对于老师多尊重。出家人代表佛弘法,所以为天人师,师的身分。这个师到中国来之后,因为中国人敬师尊师,决定不会让老师去沿门托钵。因为在中国托钵是乞丐,那皇帝在外国请了老师来,这是皇帝的老师,叫老师天天在外面托钵,人家要骂这个皇帝,这个皇帝他不孝顺父母,不尊敬师长,那皇帝做不成。所以这个制度一到中国来就不行,他也不需要树下一宿,也不需要在外头托钵,国家盖的有宫殿给他安居,有人照顾他的饮食侍候他。于是供养也有金钱,本来不需要金钱供养,现在也有金钱,金钱是四事供养之外的。

  到了今天供养里头最重要的,就是钞票,最重要的就是这个,现在谁送米给你,送衣服给你?都是送钱给你叫你自己去买去。钱的数量就没有限制,在愈来愈多这个事情就麻烦,那多了你用不完你怎么办?我要大家问问,存银行里去,再多了再买栋房子,怕币值贬值,再出租收利息去这就坏了,那你就造无量罪业。所以出家人今天接受人家财物供养,自己生活所需,而且生活所需要到一个限度,不能超过,到一个限度。多余的辗转布施给那个没有的,这就是我们出家人修福,我们要培福。我从五十六年就是离开台中到台北弘法,接受这些大众的布施。如果到今天,我那些钱都不转布施,都把它存起来,或者存银行,或者是想买房子来置产业,给诸位说,如果连本带利息大概也有一千万,至少有这个数字,连利息要算上,至少有一千万的数字。我是来了就出去,来了就出去了。所以他们大家都晓得,我手上不能有钱,有钱没有几天统统送出去。我台北这个图书馆,来的时候也非常的奇妙,你们想想看,没有一分钱还能搞什么图书馆,还能搞什么道场?这个钱就是居士们晓得,知道我手上不能有钱,他们供养了,供养怎么样?钱不给我。最初是个李居士供养我五万块钱,他说不行,给你的时候不到一个月就完了,不给法师。结果他说他给我去做会,做什么东西,我也不懂得怎么搞法,他给我讲,这个五万元三年连本带利一共十八万。到了三年的时候拿了十八万来,给我了看一下又不给我。于是他们就商量搞道场,就这样的,我手上没摸过,一摸到的时候没有几天就完了,都布施出去。

  所以诸位要晓得,辗转布施功德很大,什么事情不要操心。有钱给诸位说,晚上睡不好觉,想那个钱怎么个用法,会想;没有了,一睡就睡着了,躺一躺就睡着,没有心思,没有妄想。你看什么物价的波动,币值的贬值与我统统不相干,我从来不注意这些事情的,不相干。身上口袋里空空没有,口袋里大概装的零用钱就二、三千块钱,永远身上就是二、三千块零用钱,多了就没有,很自在,非常自在。从前身上是二、三十块钱,到二、三百块钱,现在二、三千块钱自在得不得了。所以这就是告诉诸位说,我们要积功累德,要肯布施绝不要吝啬,看到人家没有的了,我们就要给人家。有许多这些法师到我这来,说法师我没有衣服。我说你看看,看看个子怎么样,穿得很合适,穿合适就拿去!我那个衣服不知道给人穿去多少件,不晓得,连数字都搞不清楚。反正是他穿去了,没有几天又有人替我做衣服,你们尽管做,我不嫌多,衣服不嫌多,为什么?出去的多。哪个出家了没有衣服的,跟我个子差不多的,从里面小褂到大袍全都拿去了。我说好,你们有人替我做,多多的做来,这不嫌多,出去的太多。这就是告诉诸位,我们虽然出家要修布施,不要贪财,不要吝啬,我们将来的法缘就殊胜,无论到那个地方都会受人欢迎,都会受人尊敬。你把钱财攒积多了,你就算是发了财,你走到外面没有人理你,你要是出国旅行没人照顾你,事事要自己掏腰包花钱,你有钱。我到国外去旅行,样样人家都替我照顾好,因为晓得我身上没有钱,所以什么都要替我预备好,我没钱。所以你想想看,多布施有好处,好处太多!你没有做你不晓得,你做了才晓得好处多多。这个地方讲:

  【已曾供养十万亿佛。成就大愿。悯众生故生此人间。故于未来当得成佛。一切世人所应瞻奉。应以如来供养而供养之。敬其主则及其使。使托主威。慢使愈于慢主。故佛前骂佛。其罪尚轻。毁谤持经者。其罪更重。】

  这几句话要多念几遍,因为你们大家将来都是法师,纵然不自己台上讲经说法,你们也是护持的。护持的还是法师,护法的还是法师,弘护功德是一样的,你们要晓得你自己的身分,自己要晓得珍重自己。『已曾供养十万亿佛』,过去生中的事情,现在还要继续供养。如何供养?前面已经说过,除自己之外,一切众生之类皆是诸佛,我们都要加以平等礼敬、供养。成就自己,悲悯众生,代佛传法。所以法师的身分,是一切世人都应该要『瞻奉』的,要瞻仰,要奉侍的,现在只有懂得这个道理的人。不要说是人家不尊敬我们,我们就心里不高兴,这个不可以的,众生在迷需要我们去教导,决定不能够计较。这里面末后两句确实是很重要,佛前骂佛罪还轻,要骂佛的使者这个罪重,使者是代表佛。譬如说在从前,当着皇帝面骂皇帝这个罪还轻,皇帝会原谅他,不与他计较,罪轻。皇帝派出去的使臣,你要侮辱他这个罪重,为什么?佛前骂佛这是个人的事情,皇帝面前骂皇帝也是他个人的事情,冲动、不高兴,对他个人的。派的使者是行政命令,代表着国家,国家有国家的尊严,你要是侮辱他;换句话说,你是侮辱国家,侮辱法律,这个罪不能够赦。你佛前骂佛是一个人的事情,佛的使者传法的人,他是代表着教法,这个罪过就重。所以对于读诵、受持、弘经的人一定要尊重,我们讲要把他当作佛一样的尊重,你看到这个,那尊重的心要超过对待佛,应该说是如此的!

  【夫此经。】

  这就是指的《法华经》。

  【即自心也。诸佛初中后说。】

  这是指佛的一代教学,从鹿野苑到双林间,就是佛的一生。

  【莫不指归自心成佛为本怀。】

  所谓是法门虽多,殊途同归,都是归到自己的心性,『自心成佛』。

  【若闻自心成佛。如来现在。犹多怨嫉。如身子乍闻疑佛为魔。心怀惊怖。况灭度后。闻说而不谤乎。】

  这种说法,在我们中国确实比较好,可以说大部分的人都能够接受,说「自心成佛」我们不会毁谤,纵然自己不相信自己,认为自己罪业太重,也不至于毁谤。可是这个话,诸位要是在小乘国家提出来的话,立刻就遭到毁谤。譬如现在泰国,他们所谓南传的小乘,他们相信一般人修行只能到阿罗汉,成佛只有释迦牟尼佛一个人,其余的人都不能成佛。所以你要说是一切众生都能成佛,那他就立刻毁谤。小乘人认为什么?这个世间只有一尊佛,释迦牟尼佛;你讲有十方诸佛他不承认,他也不相信。你们到泰国去看看庙里面塑的佛像,几千尊、几万尊统统是释迦牟尼佛,没有第二尊佛的,统统是一样的。庙里往往塑了许多,几百尊佛像排列在大殿里面,可是统统都是释迦牟尼佛,不是我们讲的十方诸佛。我们讲万佛是十方诸佛,他们那个几千尊、几万尊就是一个释迦牟尼佛。所以实在说,在末法时候这个情形,这个舍利弗尊者当时也示现这种样子,所以说何况于末法?

  【苟能自信不疑。虽未即证。已胜三乘。成佛不远。】

  这个几句话大家特别把它记住,问题就说我们相不相信?信不信佛所说的话?我们再想想《金刚经》里面所讲的,佛的言语如语者,真语、实语、如语、不异语、不诳语。我们信不信?如果我们真的相信,绝没有疑惑,虽然我们没有见到佛,佛没给我们授记,我们就这个程度已经超越了三乘。这个三乘,声闻缘觉不算,已经超越权教菩萨,为什么?因为权教菩萨听了这个话的时候,他怀疑,我们不疑,你就超越。你不疑你的修行就不会退转,你弘法利生就不会遭遇到困难。凡是自行化他有了障碍,可以说你要找根本的因素,都是自己信心不固,有疑障,有怀疑。如果果真坚信不疑的话,什么障碍都没有,自有诸佛菩萨、护法龙天护持一定的道理。尤其是在这个时代,你们诸位想想,这个时代佛法真正是不绝如缕,佛法慧命将要断绝的这个时候,你发了这样的大心,十方菩萨、护法龙天他不照顾你照顾谁!因为这个心太稀有了。一切人都往名利里面走,你能够舍弃名利在道业上走,在过去不希奇,太多,大家都是慕道、修道、行道、弘道。现在太少,现在人是打着弘道的招牌,实际上做的不是弘道的事情。你这个心行真正在道业上,这个真正是稀有,不容易!所以这『成佛不远』我们相信。这个底下两句是比喻:

  【然自信犹易。为人更难。】

  这两句话也是说绝了,我们自己到这个程度,自己相信不疑,确实能做到;要叫别人也能够深信不疑,很难,真难。如果这个事情容易,诸佛菩萨示现在人间的话,都叫我们深信不疑那都做到,真难。这个真难就教给我们,你做法师教学,你要叫学生能够做到全程肯定的真信,是一桩难事情,这是不容易的。如果你认为我这个事情尽心尽力,那个学生可不听,自己退了心灰心,算了,我以后不教,这是你退心,你不了解众生根性。难也要教,尽我们自己的心,尽自己的责任,学生走了,走了还教,走了是什么?那是他的事情,还有不走的!这个走,那个还有来的。不能因为他走了,我们就退了心,就不教,那这不是菩萨,他走他的,连世间孔老夫子都是有教无类,绝不计较。所以确实有些人办学办灰了心,办怕了,诚心诚意好像在办学,要成全学生,没有办几天学生就跑掉。现在这个学生心确实是不对,那不管他,有一个没有跑的,我们就教一个。那些是什么?那些是流水生,流来流去随他,这一个不跑掉,那这一个就好好教他。其余都等于是旁听,他在这里住三天也好,五天也好,那随他去。你要能这样发心,你教学的心就不退转,你这个讲经也才能够如法。

  所以讲经有的道场,听经的人很多,有的听经没几个。千万不要,听经多的人,气很足,很高兴,听众有这么多;看到只有三个、五个气没有了,泄了气,不愿意讲这都是错误,这都不是菩萨。菩萨是平等心,一万个人是这个讲法,一个人听还是这个讲法。几百人听我是这个精神,是这么大的音声;三个、二个人听,还是这么大的声音,决定没有两个样子,这才是如来使者。所以说无论是将来在外面讲经,或者是佛学院里头教学,学校教学绝不因为学生多寡、进退,而有两种态度,那你就不是法师,法师只有一个态度,没有两个态度。所以要晓得,《地藏经》里讲得很好,「阎浮提众生,刚强难化」,我们到阎浮提晓得众生刚强难化,心里早就有数!所以碰到这些刚强难化不在乎,慢慢来,这一生化不了还有来生。佛法教学是三世,生生世世在教学,不急于在这一生成就。对自己一生成就,对别人千万不要怀着要他一生成就的心,那你就办不到。所以这个地方讲自信很要紧,教他人信很难,自己一生成佛容易,一生往生净土的,上品上生都有,教别人也能够到这样不容易。这个末后一句,我们把它念掉:

  【处此恶世。】

  最后的第四行开始:

  【不无依仗。如不轻弘经。】

  这个『不轻』就是常不轻菩萨,他是我们的榜样,特别是在末法时期,恶世的榜样,我们要学常不轻菩萨。

  【四众以杖木瓦石而打掷之。】

  他替别人讲佛法,劝别人学佛讲经说法,人家不但不恭敬,不但是不供养,还要打他、欺负他、侮辱他。你看怎么样:

  【犹避走远住。高声唱言。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

  心里有没有怨言?没有,没有一句怨言,没有一点瞋恚心。转过来还要赞叹这些人,说不敢轻慢于你们,你们将来都要成佛。试问问,我们有没有这个雅量?好心对待人,人家是恶意来对待你,好心没有得到好报,那自己就埋怨死了。你看看人家怎么样!所以像这些情形,佛早就看得清清楚楚,让这些菩萨示现做我们的模范,让我们晓得怎样学习才能够成佛、成菩萨,才能够普度一切众生。典型在此地,不是叫我们看他们事情,叫我们要学他,都是说的自分上的事情。下课。



上一篇:1981年讲于台湾圆觉寺 24
下一篇:1981年讲于台湾圆觉寺 26

下载TXT文件(点鼠标右键另存为)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华人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网,世界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