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持名念佛的原则


   日期:2009/4/28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持名念佛的原则

《蜀中净土》编者按 :净土三资粮之“行”,可分为正行和助行。“正行”的核心就是持名念佛。而持名念佛的原则在于“专、勤”二字。专则不夹杂,勤则不间断。真专真勤,则于念念佛号之内,都自然体现出信之真、愿之切,此即为持名念佛的“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三原则。做到此三“不”,就是真正的老实念佛。老实念佛者决定成就往生大事。
————————————

三位一体,举一即三
不信姑置。即如信者,信而不愿,犹不信也。愿而无行,犹弗愿也。行而不猛,犹弗行也。行之所以不猛,由愿不切。愿之所以不切,由信不真。总之生真信难。信果真矣,愿自能切。愿果切矣,行自能猛。真切信愿,加以勇猛力行,决定得生净土,决定得见弥陀,决定证三不退,决定一生补佛。

《彻悟禅师语录》

[参考译文]

对于念佛往生西方净土之“信愿行”三资粮的关系。那些根本不信净土的人暂且不说。就是平常认为自己相信念佛法门的人,若虽信却不发愿往生,则终归还是跟不信净土的人一样。(一样的结果:继续生死轮回!)有人说自己有了信、也有愿往生,但却没有念佛行持,这种人其实也属于没有愿心之列。就算那些常常说自己也有了信、也有了愿,也在念佛,但却属于那种悠悠泛泛念佛,并没有勇猛精进的念佛,这种人其实也因为没有真正的“行”,也还是属于不具备“信愿行”三资粮。

分析原因:念佛之所以不勇猛精进,正因为求往生之愿心不真切;而求往生之愿不切,正因为对于念佛往生之信心不真实。所以,终归来说,对于念佛法门生出真实信心很难。若信心果真很真实,求往生之愿自然深切;而求往生之愿深切,则念佛行持自能勇猛。这样,具备决定真切的信心、就有致极深切的发愿,必自然会勇猛精进念佛,如此三资粮圆融具备、三位一体、融于自心。则当然决定得生净土、决定亲见弥陀、决定圆满证到三不退转、决定一生成佛。
————————————

执持名号,往生西方净土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佛说阿弥陀经》

[说明]

信愿持名,一日至七日,乃至十念,便能蒙佛及圣众接引,往生极乐国土,圆成佛道,何其直捷简易!所以,古今的大德都说:末法众生不修持这个法门,非愚即狂。

[参考译文]

佛告舍利弗:若是有善男子善女人,听到有人说起阿弥陀佛的名字及其功德,就持念阿弥陀佛洪名。或是一日、或是二日、三日、或是四日、五日、六日、七日,念到他一个心,专门在佛上边,不夹杂丝毫的别种念头。那个念佛的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许多的菩萨,都显现在他的面前来了。这个人到了命快绝的时候,心里头清清楚楚,不会颠倒迷惑,一定立刻就能往生到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去。
————————————

持名念佛,最为契机
切不可谓持名一法浅近,舍之而修观像观想实相等法。夫四种念佛,唯持名最为契机。持至一心不乱,实相妙理,全体显露。西方妙境,彻底圆彰。即持名而亲证实相,不作观而彻见西方。持名一法,乃入道之玄门,成佛之捷径。今人教理观法,皆不了明。若修观想实相,或至着魔;弄巧成拙,求升反坠。宜修易行之行,自感至妙之果矣。

《印光大师文钞》

[参考译文]

切不可认为持名念佛一法浅近,(因此)舍此法而修观像念佛、观想念佛、实相念佛等法门。这四种念佛中,唯有持名念佛最为契机。持名至一心不乱,则实相妙理全体显露,西方净土的微妙境界彻底圆满彰现。以持名念佛而亲证实相理体,不作观想而彻见西方极乐世界。持名念佛一法,是入道的玄门、成佛的捷径。今人的教理和观法皆不明了,假若修观想念佛、实相念佛,或者导致着魔,弄巧成拙,求升反坠。应当修持易行的法门,自然会感应至妙的道果。
————————————

老实持名,凭此解脱
观既未易成就,戒亦未易全持,众福非旦夕可期,妙悟非钝根可得,大愿坚固更罕有,若不再从老实持名上出一头地,必致长沉苦海,永受轮回,千佛慈悲,亦难救度。老实持名者,既不求名利,又不逞才能,不于阿弥陀佛四字外添一毫妄想也。

清妙空大师:《念佛四十八法节要》

[说明]

妙空(1826—1880):清代僧,江苏江都人。中年出家,设刻经处,刊行佛典近三千卷。着有《求生捷径》、《莲邦消息》、《念佛四十八法》等二十余部。

[参考译文]

观想既不容易成就,戒律也不容易全分持受,修众福也不是短期内所能达到,神妙的顿悟更不是暗钝的根器所能企及,大愿坚固更是希有;倘若不再从老实持名念佛上出一头地,必定会长劫沉沦苦海,永受生死轮回,千佛慈悲也难救度。老实持名念佛的人,既不求名利,又不逞才能,不于阿弥陀佛四字洪名外添一丝毫妄想。
————————————

唯专唯勤,自成片断
然后以此信愿之心,执持名号。持一声是一九莲种子,念一句是一往生正因。直须心心相续,念念无差。唯专唯勤,无杂无间。愈久愈坚,转持转切,久久自成片段,入一心不乱矣。诚然如此,若不往生者,释迦如来便为诳语,弥陀世尊便为虚愿,有是理乎?

《彻悟禅师语录》

[参考译文]

然后,以这信愿的心执持名号,持一声,是一九品莲花的种子;念一句,是一往生净土的正因。就这样心心相续,念念不差,越专越勤,无杂无间,愈久愈坚,转持转切,久久自成片断,进入一心不乱了。果能这样真诚专一地修行,若是还不能往生,那释迦如来说的便是诳语,弥陀世尊发的便成虚愿了,哪里会有这种道理呢?
————————————

专修专念,成就万德
若欲念阿弥陀佛速生净土者,要须三业成就。第一、心惟有信,第二、口惟有念,第三、身惟有敬。不问有人无人,尊卑老少,昼夜常不懈慢,名为敬成就。不议他人长短,说食数宝,惟口念佛,声声不绝,名为念成就。若成就者,万病皆瘥,不假世间医药;万善自成,不假世间经教,顿能成就。其万善成者,非是已能,亦非修行力,乃是三宝之力。

善道大师:《念佛镜》

[说明]

《念佛镜》:凡二卷。唐道镜、善道(非作《观经四帖疏》的善导大师)共集。全称《求生西方净土念佛镜》。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系以对比方式提出念佛门与其它法门,而提倡念佛一行。题名念佛镜,意在照明念佛行人,增益信心,断除疑惑。

[参考译文]

倘若希望念阿弥陀佛,速生西方净土的人,必须成就三业(身口意)。第一,内心只有深信;第二,口专念佛;第三,身专恭敬。无论有人无人,尊卑老少,白天黑夜,常不懈慢,这就叫做“敬成就”。不议论他人的长短,不谈玄说妙,口里专念阿弥陀佛,声声不绝,这就叫作“念成就”。倘有能够达到敬成就和念成就的修行人,不必服用世间医药,万病都能痊愈;不必阅读世间经教,万善自会成就。这种顿时能够成就其万种善德的功用,不是自己的能力,也不是自己的修行力,而是佛法僧三宝的加持力。
————————————

专修持名,万修万人去
问曰:何故不令作观,直遣专称名号者,有何意耶?

答:众生障重,境细心粗。识飚(biāo)神飞,观难成就。是以大圣悲怜,直劝专称名字,正由称名易故。相续即生,若能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无外杂缘,得正念故,与佛本愿相应故,不违教故,顺佛语故。若舍专念修杂业者,百中希得一二,千中希得三四,何以故?乃由杂缘乱动,失正念故,与佛本愿不相应故,与教相违故,不顺佛语故,系念不相续故,乐近杂缘,自障障他往生正行故。

善导大师《净业专杂二修》(收于《乐邦文类》一书)

[参考译文]

有人问道:为什么不教人观想念佛,而直接叫人专称佛名,这是什么意思呢?

答:众生业障重,净土境界微妙精细,众生的心意粗劣,神识飘扬,情志纷飞,观想难以成就。所以,释迦牟尼佛悲怜众生,直接劝导我们专称佛号。这是因为持名念佛容易成就,持名念佛,相续不断,就能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倘若能够念念相续,尽其一生念佛的众生,十人念佛则十人往生,百人念佛则百人往生。

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没有外境杂缘的干扰,因而能够得到正念;因为能与阿弥陀佛的本愿相应;因为没有违背佛的教导;因为顺从佛的法语,所以能够往生。倘若舍弃专一念佛,而间杂着修其它的法门;那么,百人中能够往生的难得一二人,千人中难得三、四人。这是什么缘故呢?这是因为缘境杂多,意乱神动,因而失掉了正念;因为与阿弥陀佛的本愿不相应;因为与佛的教导相悖;因为不顺从佛的法语;因为念佛的净念不能相续;因为乐意接近杂乱缘境,障碍自己同时也障碍他人往生的正行。
————————————

事一心精进
持名贵在一心不乱,无间无杂,非必以快念多念为胜也。但不缓不急,密密持去,使心中佛号历历分明。着衣吃饭,行住坐卧,一句洪名绵密不断。犹如呼吸相似,既不散乱,亦不沉没,如是持名,可谓事上得一心精进者矣。

截流大师:《净土警语》

[参考译文]

持名贵在一心不乱,不间断,不夹杂,不必以快念多念为殊胜。只要不缓不急,密密持念过去,使心中佛号,历历分明;着衣吃饭,行住坐卧,一句洪名绵密不断,就和呼吸相似。既不散乱,也不昏沉,这样持名,可以说是事上得一心精进了。
————————————

专意一念,撞开生死
真信修行之人,端的是要生西方极乐世界。专意一念,持一句阿弥陀佛,只此一念,是我本师;只此一念,即是化佛;只此一念,是破地狱之猛将;只此一念,是斩群邪之宝剑;只此一念,是开黑暗之明灯;只此一念,是度苦海之大船;只此一念,是脱生死之良方;只此一念,是出三界之径路;只此一念,是本性弥陀;只此一念,达唯心净土。但只要记得这一句阿弥陀佛在念,莫教失落。念念常现前,念念不离心,无事也如是念,有事也如是念,安乐也如是念,病苦也如是念,生也如是念,死也如是念。如是一念分明不昧,又何必问人觅归程乎?

优昙大师:《莲宗宝鉴》

[说明]

优昙:(?一1330)元代僧,丹阳人,俗姓蒋。早年便在庐山东林寺出家,专修念佛三昧,复兴莲宗,著《莲宗宝鉴》流传于世。

[参考译文]

真信净土、修行念佛的人,决定想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话,应当专注一念,持一句阿弥陀佛。只这一念是我本师;只这一念就是化佛;只这一念就是破毁地狱的猛将;只这一念是挥斩群邪的宝剑;只这一念是撞开黑暗的明灯;只这一念是横渡苦海的大船;只这一念是解脱生死的良方;只这一念是跳出三界的径路;只这一念是本性阿弥陀佛;只这一念抵达唯心西方净土。但只要这一句阿弥陀佛忆念不忘,不要失落。阿弥陀佛念念常现前,念念不离心,无事也这样念,有事也这样念,安乐也这样念,病苦也这样念,生也这样念,死也这样念。这样的一念分明不昧,又何必讨问他人觅归程呢?
————————————

修净业最忌夹杂
大凡修净土人,最忌是夹杂。何谓夹杂?即是又讽经、又持咒、又做会、又好说些没要紧的禅、又要谈些吉凶祸福、见神见鬼的话,都是夹杂也。既夹杂,则心不专一;心不专一,则见佛往生难矣!却不空费了一生的事?你如今一概莫做,只紧紧持一句阿弥陀佛,期生极乐,日久功成,方不错却一生。

觉明妙行菩萨:《西归直指》

[参考译文]

大凡修净土的人,最忌讳的是夹杂。什么叫夹杂呢?即是又诵经、又持咒,又做法会、又喜欢说些没要紧的禅、又要谈一些吉凶祸福、见神见鬼的话;这些都算是夹杂。既然有夹杂,则心不专一;心不专一,则难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见阿弥陀佛。如果这样,岂不空费了一生的大事?你如今一概不做他事,只紧紧把持一句阿弥陀佛,期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日久功夫成就,方能不致错过一生。
————————————

念佛即是长夜灯

谈玄说妙不相干,三字真传老实念。

只此即是长夜灯,苦海慈航斩魔剑。

要拔多劫生死根,直拼此身作呆汉。

五宗八教一句收,切莫念外觅方便。

夏莲居老居士:《净语》

[注释]

①五宗:一解为大乘之五宗:天台宗,华严宗,法相宗,三论宗,律宗。也可释为禅门五宗:之沩仰宗、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②八教:台家所立之八教,即:藏教、通教、别教、圆教、顿教、渐教、密教、不定教。

[参考译文]

谈玄说妙与了生死不相干,“老实念”才是三字真传。

只这老实念佛就是长夜的明灯,苦海中的慈航,斩魔的利剑。

要拔除多生累劫的生死根本,宁可拼其一生作个呆汉。

一句阿弥陀佛含摄五宗八教,切莫在念佛外更觅什么方便法门。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