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介绍

 达缘法师出家因缘


   日期:2008/10/13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民国八年(1919)农历六月初九达缘老和尚出生在时属江浙华亭县枫泾清凉庵镇一姓庄的大户人家里。达缘老和尚的父亲庄少云,家里田产殷实,为人温和谦恭,读过一点书,可算个读书人,住在镇上界河道南的一幢大宅院里;母亲郁桂宝,娘家是开窑厂的大户人家,光绪末年裹着个小脚嫁到庄家,两家也堪称门当户对。庄、郁成家后,依着以往的习惯,在自己家中也设个经堂,供奉观音菩萨和财神老爷。郁氏在生达缘前已生育过五个子女,不过两个孩子小小年纪就夭折了,一个孩子从小弱不禁风,长到十几岁也早逝了。怀上达缘后,她隐隐觉得,肚子里的这个孩子,有点与众不同,就常在观音菩萨像前烧香祈祷,并叫丈夫一起在初一、十五两天吃素,希望这孩子能平安出生。
民国八年(1919)六月初九,凌晨,天蒙蒙亮时,郁氏在毫无痛苦的状态下将孩子生了下来。这孩子跟别的婴儿果然不同,落到产盆里后,居然不哭一声,产婆以为孩子的一口气憋住了,用手掌在他屁股上重重拍了两下,不料孩子喉咙里咯咯响了两声,仍然不哭,产婆仔细一瞧,孩子眯着两眼,小嘴噘开,正朝她笑呢!产婆接生多年,没遇上这种怪事,着实吓了一跳,不过看到新生儿无恙,也就放下心来。

镇上听说庄家生了个不会哭只会笑的孩子,不少人跑来瞧瞧,见这孩子长得圆头大耳,满脸挂笑,很有福相,不知谁说了句:你们看,这张脸多像是笑弥陀呀!在当地,大家习惯把寺院前殿里那尊笑口常开的大肚弥勒佛称为笑弥陀,贴在弥勒佛两侧的一幅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世间可笑之人。”几乎人人耳熟能详。大伙再看看,果然像呀,于是,就把他叫做“弥陀”了。枫泾一带信佛的人多,传来传去,传到后来,几乎没人不知道界河道南有个“小弥陀”出生了。对于庄少云给儿子起的名字“国雄”,倒几乎没人知道了。在一九九○年出版的《金山县志》对性觉寺所作的简介中称呼达缘俗家名为庄弥陀,而不是庄国雄。可见“弥陀”雅号影响之深远啊。

幼时的小弥陀即异于群孩,不喜游戏,而乐听老人讲因果报应、奇闻轶事。到他八岁那年,他开始读书了,就像祖上一样,读的仍是私塾,那是父亲请了个私塾先生来家里,教自己和族家的几个子女识点字,所用教材,大抵也还是用了几辈子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那一类老的识字课本。

小弥陀读书读得不怎么样,可从小对菩萨可恭敬得很,每天跟着他妈妈烧香拜佛,还早晚念一遍太阳经、太阴经,哪怕他对经文的意思并不怎么懂。逢到初一、十五,他也跟着父母吃斋。有一次,母亲带他出门,遇上一个摆摊扶乩的老头,别人都说这老头算命算得准,就请他给弥陀扶了乩。那老头读着沙盘上显出的两句话:“本来不是凡胎骨,降落人间一百年。”仔细端详小弥陀后,对他妈妈说,你真有好福报,这孩子的命很不一般,是天宿星下凡,今后如果做生意,他能够开十几个典当行,养活几百人吃饭,绝对不是个一般的命!后来还有晓得一点佛理的人说,人生是苦,故婴儿出胎都要嚎啕大哭,因为不愿意来人世受苦么,只有菩萨是为度众生心甘情愿而来的,像弥陀出生时只笑不哭,恐怕他真的不是一个凡夫啊!

民国二十六年(1937)七月七日,“卢沟桥事件”揭开了抗日战争的序幕。小弥陀的哥哥死于日本鬼子的枪下,嫂嫂改嫁,姐姐妹妹都已出家,父母把振兴家族的希望都寄托在弥陀身上了,希望他早日成家生子,而弥陀早有出家修道的心,所以他决意离家出走,但由于弥陀名气太大金山地区寺院不敢收留,只得和结拜兄弟悄悄离开枫泾搭船去了普陀山。

自古以来,普陀山被称为南海观世音菩萨道场,但抗战时期来普陀烧香拜佛的人大为减少,山上的寺庵日趋冷落凋零。弥陀俩在普陀山上转了一大圈,找不着一所寺庙愿意收留他们。最后,他俩来到普陀山最东端的青垒山,山中有一天然洞窟,洞若斧劈,高近百米,峭壁危峻,中间嵌一巨石,望之欲坠,有海潮入洞,涛声震耳,这就是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皇帝南巡至杭,闻此洞灵异而来拜谒,亲书匾额的“梵音洞”。据说,多年来不断有信众在此见到观音菩萨放光现相。

梵音洞旁有一简陋茅蓬,弥陀轻叩门扉,门开了半扇,一位留着长须的老僧让他俩进去。这位老僧就是梵音洞主持、师承临济的洽义法师,法号宏圣。

弥陀行了大礼,诉说自己想来普陀出家的意愿,请求长须老僧让他留下。洽义法师听弥陀介绍了家里的情景后说,这里的条件十分艰苦,就怕你吃不了这个苦。弥陀说,自己从十四岁起吃素,到今日已有十年了。洽义听此微微点头。他自己当年也是出生嘉善的富家子弟,一贯生活富裕,因爱子英年夭折、家庭难以维持,万念俱灰,落发为僧。尽管他出家后一改旧习,力持节俭,过午不食,至今家乡仍有人把他称为“少爷和尚”呢。眼前的这个年轻人,不由得让他想起了自己的青年时代……

望着仍长跪不起的弥陀和他的伙伴,洽义最后答应了,既然不怕吃苦,那就留下吧,不过按佛制必须考察一年,到时候再最后定吧。

一年后,两位年轻人在洽义座前剃了发。弥陀被赐法名达缘,字惟良,同去的把兄弟被赐法名达本。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