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钟茂森博士:YIN欲过度


   日期:2012/5/16 22:0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YIN欲过度。】

  这是讲男女之间的这个色欲超过了节制。前面太上老君给我们讲到,「见他色美,起心私之」。这是讲邪YIN,念头上有这些邪念,行为上有这些造作,那是犯大戒,那都会得报应。不是自己功名不保,那就是断绝子孙,或者是自己短命。这里讲的,主要是讲夫妻之间有这些过度的生活,这都不应该。要知道,夫妻是一种道义、恩义、情义的结合,这个家庭是社会的一个细胞。夫妻之间生儿育女,为社会将来培养下一代,这是一个神圣的使命;为自己家族传宗接代,这是对祖先的孝顺。所以夫妻之间要懂得相敬如宾,过度的纵欲,这不仅伤自己的身体,而且一个人他的念头里头,这些贪恋的念头很多,正念就少,对於自己的立德、立业没有好处。这种房事过度,精神就不好。古人讲:「精神足则智虑生」。一个人的智慧要有相当的精神才能够生得出来。所以要懂得节制。

  夫妇,你看圣人他们给我们做的榜样,像孔子,他娶妻生子以后,他就无心在夫妇之间的生活,而出去外面周游列国十四年。回来之后,他太太已经走了,这是什么?纯恩义、情义的维系,并不是这种欲望的结合。更何况学佛的人要懂得,人为什么会生到娑婆世界里头,搞六道轮回?根本的烦恼就是爱欲,这个贪YIN是最重的烦恼;其他的,你说杀盗YIN妄,其他的戒比较容易持,因为它犯起来比较明显,还是比较能够节制。这个烦恼,贪爱的烦恼是最重,拖累了众生生生世世在六道轮回里面不能出离。

  所以古人讲「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娑婆世界业因就是爱欲,极乐世界的业因就是净念,念要一,一是什么?就念一句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净念相继,这就是生净土的业因。到了极乐世界,这还是阿弥陀佛一直念下去,乃至到了极乐世界,刚去的时候凡圣同居土,还是凡夫,也是净念相继;再升华,方便有余土,入圣人的果位,还是净念相继;再上到实报庄严土,还是净念相继,乃至成佛。佛那个念头就是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没有一丝毫的杂念,心地纯净纯善,这个念所生的就是极乐世界。一切法心想生,心是阿弥陀佛,这个土就是极乐世界。所以释迦牟尼佛他也是在念阿弥陀佛,他在这秽土里面所看到的,那就是极乐世界,为什么?因为他念中只有阿弥陀佛,这阿弥陀佛就是无量光、无量寿,这是佛的通号,他是自性的名号。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里头讲,「举此体作弥陀名号」,这阿弥陀佛的名号就是整个法界的、整个自性的名号,他念自性。所以这要懂得,在夫妻方面懂得节制,慢慢的来提升夫妻之间的关系,不要建立在欲方面。这个欲上面的欲界,从欲界要上升到色界、无色界,要提升,精神上去升华。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钟茂森       感应篇)(五明学佛网:钟茂森       感应篇)  

 《感应篇直讲》:正己化人 

 太上感应篇: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感应篇直讲》:友悌 

 《感应篇直讲》:孝,是万善的头 

 《感应篇直讲》忠字 

 《感应篇》:人作善必有福报,作恶必有祸报 

 《感应篇》:祸与福怎么来的 

 净土法门法师:《太上感应篇讲记》(华藏整理版) 

 太上感应篇: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太上感应篇》:知善不为 

 蔡礼旭:奉行《感应篇》得到长寿的果报 

 蔡礼旭:我们奉行《太上感应篇》,要给大众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