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净土法门法师:心里有放不下的,命终后投胎必然跟着走 |
||
|
||
净土法门法师:心里有放不下的,命终后投胎必然跟着走 恭录自《净土大经解演义》 「此第八识相似相续,舍命之际随重投堕」。舍命是人在你这一报,寿命长短这是果报,你报尽的时候,这寿命终了,寿命终了的时候,你投胎,堕落,故云『随罪趣向』。这个投胎,真的个个都堕落吗?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我们自己问问自己就知道,我今天从早晨起床到晚上睡觉这一天,是善念多还是恶念多?善恶怎么个讲法?为自己念头多,是为别人念头多?为别人是善,为自己是恶。为什么?为自己增长我执,这个恶是根本的恶。为别人为什么是善?为别人,常常为别人,把自己忘掉了,不知不觉我执淡化了,我执没有了,善!所以佛法是应当常常想别人,别想自己。常常想自己,糟了,常常想自己,修什么法门都修不成。常常想众生,常常想大乘,或者是我们今天讲的常常想阿弥陀佛,常常想极乐世界。念头要转,转不过来,还是老是常常想着自己的,这个麻烦可就大了!这个事情谁都不能取代,是你自己起心动念,哪个都帮不上忙。佛菩萨慈悲,帮不上这个忙。佛菩萨只有把事实真相告诉你,让你自己转过来,我不想自己,专想别人。不为自己了,专为众生,这就好,问题解决了。学佛没有这个念头,这佛学不成,怎么学都不像。 「随罪趣向」,趣向什么?在六道里头投胎。你到哪一道?是随你的业,你造的业。一生善恶习气很多,最后死了之后投胎是最后一念。那个最后一念,念头特别强,譬如你喜欢一个物,或者喜欢一个人,你很喜欢,情执非常重。死了以后到哪里去?离不开,缠着他,变成他的儿子,变成他的孙子。这是情执重,你爱他。可是有宠物,爱宠物可麻烦大了!你养的宠物,非常喜欢牠,来了之后怎么?来做宠物的儿子,最后一念。如果你是有个人对你对不起,他跟你结的冤仇,你恨他恨透了,来了也会到他家,干什么?去报仇去的。干这种事情去了,叫冤冤相报。别人欠你钱,你念念在心,不能放下,你到他家做他的儿孙,去讨债去了。就在那一念。学佛的人,出家法师也不例外。我过去在美国旧金山,那个法师可能不在了,他有个嗜好,收藏佛像。他有个收藏室,我去的时候,特别打开给我看,全是古董。这个像唐朝的,魏晋南北朝的,收很多佛像,珍惜得不得了!平常那个门都是上锁,锁着的。这样的人死了之后他到哪里去了?不到极乐世界,这佛像没放下,一定还在那个房间里头。那个房间投什么胎?有蚂蚁、有蟑螂、有老鼠,他到那里去了,肯定的,他舍不得离开。你想到这些地方,就很可怕了!喜爱经书的,都是古董,哪个朝代的版子,喜欢这个东西。将来死了以后,书里有蛀虫,就做那个东西去了。你要都搞清楚、搞明白,你就晓得可怕!这些东西统统是假的,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你要它干什么? 所以,「随罪趣向」这句话很严重,不能不留意。嗜欲,嗜好、欲望就是罪,因为它能够把你留在六道轮回。在六道轮回,肯定在三恶道的时间长,在三善道的时间短。这下面说,「依其罪报,投入恶趣,若陷无间狱中,永劫难出,是名或长」,这寿命长,离不开地狱。「或为微菌」,微菌是众生,微是微细,菌是细菌,牠的寿命短,甚至于寿命只有几分钟这么长,那就是牠的一世,「则剎那生死,是称或短」。为什么这样短命?杀业太重,他杀多少众生!每一个众生都欠了命债,要还命债,怎么个还法?叫万死万生。「《会疏》曰:如八大地狱及长寿鬼云或长。」鬼道里面的寿命都很长,这个长寿鬼是鬼道里寿命最长的。经上告诉我们,鬼道一天是我们人间一个月,他一年也是三百六十五天,是一年。但是每一天是我们一个月,最长的寿命一千岁,你堕到鬼道你什么时候能出来?人道的寿命短,短是我们这个时代。佛给我们讲的,人道寿命最长的八万四千岁。从八万四千岁,一百年减一岁,减到十岁,十岁是寿命最短的,平均年龄。从十岁,每一百年再加一岁,这一增一减,叫一个小劫。释迦牟尼佛出现这个时代是减劫,当年,世尊在世当年,一般寿命是一百岁。世尊灭度之后,到我们现在三千年了,那就减三十岁,现在我们这个世间人民寿命是七十岁。所以古人讲「人生七十古来稀」。也有短命,也有长命的,那是各人的业报不相同。这是六道里头的一般状况。「如飞蛾蜉蝣等」,这些蜎飞蠕动的小动物,「云或短」,牠们的寿命只有几个小时,那牠是一生。「其中寿命无量差别,皆是宿业所感」,过去生中你所造的善、不善业所感招的。「善趣(这是善道)以寿长为福,恶趣则以寿长为巨祸也」,你在地狱里寿长,这是灾难。人天寿长是福报,饿鬼地狱寿长,那不是福,那是罪,这个我们都必须要知道。 早年我们在新加坡,居士林的老林长陈光别往生的时候,我们在场。这个老居士虽然是佛教徒,什么是佛教他不知道。他在新加坡也是名人,也是富豪,银行的董事长,哪有时间去看经、去听经?没有。晚年生病了,不能上班,在家里养病。这个时候也觉得无聊,正好遇到我在居士林讲经。他很少到居士林去,大概一年只去个一次,开董事会他去,其它时间他都不去。听说我在那里讲经,他就向李木源要光盘,好像那个时候还没有光盘,录像带,那时是录像带。拿回家他放来看,他看得很用心,每天看八个小时,真叫一门深入,长时熏修。除了看带子之外,他就念阿弥陀佛。两年,他告诉李木源,他想往生了。李木源就求他,你不能走,居士林的人事不稳定,没有你,居士林维持不下去。要求他再住两年,他答应了,好吧!这又过了两年,他也没有说他哪天走,有一天在一张纸上写日期,八月几号,我忘掉了,写了十几个。也没有人敢问他,也不晓得什么意思,就是那天走的。三个月前,这预知时至,他没有告诉人。就是他写在纸条上,写了十几个日期,那天走的。 居士林那个时候正好办一个弘法人才培训班,有十几个同学,大家四个人一班轮流助念。有一班同学助念回来,我们都不晓得,很正常,回来了。回来了,居士林有个居士就被灵鬼附身,说他们是老林长的冤亲债主,人数很多。他说他们看到老林长念佛往生非常欢喜,他说我们来,不是找麻烦的,是来求皈依,求超度的。这个我们大家都放心了。他跟着法师一起到居士林,居士林的护法神准许他们进来。那个时候我在香港讲经,打电话给我,我就告诉他,可以,给他们做皈依,请他们在讲堂听经。他们回答说,讲堂的光太强了,有佛光,他们不敢进去。最后要求希望在斋堂,吃饭的地方,斋堂,在斋堂里面放一个大的电视,他们要听《地藏经》,要听《十善业道经》,就指定这两部经。我们就在斋堂播放,他们在斋堂听。好像连续播放三个月,全都走了。所以心正行正,纵然是冤亲债主,你有护法神守护,他们也不敢来找麻烦。看到你真正念佛往生,他欢喜,他也想求往生,所以来求皈依,来求听经。所谓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我们六道里头,四禅天里头有一层天叫外道天,无想天,他什么念头都没有,他什么也不知道。无想天就是修无想定所得的果报,什么都不想,染净善恶统统不想。我们有没有这个时候?有,不能说没有。有,换句话说,与无想天就有感应。我们哪个念头强,哪个果就先报,所以谁先谁后?不一定。什么时候决定?临命终时,临命终时善念强,善道去了;恶念强,恶道去了;净念强,就四圣法界去了。念佛的人临命终时,如果念佛的这个念头强,他到极乐世界去了。念了一生佛,到最后一念如果是贪瞋痴,他还是堕三恶道。这就是灌顶法师所说的,念佛人有一百种不同的果报,在《大势至菩萨圆通章疏钞》末后的一页,念佛一百种果报,他说得很有道理。第一种是地狱,最后的一种,第一百种是上品上生。谁决定?没有人决定,自己决定。一切唯心造,一切法从心想生,这都是佛常讲的。中国古人讲的这句话,「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非常非常有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