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何谓真实之际,真实之利?


   日期:2012/9/18 10:1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何谓真实之际?正如莲池大师《疏钞》中所开口便道者」,这莲池大师《疏钞》里几句话,「灵明洞彻,湛寂常恒;非浊非清,无背无向。大哉真体,不可得而思议者,其唯自性欤」。

    这赞叹的几句话全是自性,所以「真实之际,即当人之自性」,我们自己的自性。自性是一个,一切诸佛、一切众生跟我的自性是共同的,《还源观》上讲得很清楚,「自性清净圆明体」,都是从这里头流出来的。我们在《还源观》上讲「显一体,起二用」,二用就是依正庄严,遍法界虚空界依正庄严都是从自性里流出来的。这部经是从自性流出来的,所以它的作用就大!莲池大师这四句话在《弥陀经疏钞》里,过去我们讲过,这个地方就不再讲了。我们注重的是「真实之际,即当人之自性」,这句话非常重要。

  「何谓真实之利?《疏钞》又曰:澄浊而清,返背而向;越三只於一念,齐诸圣於片言。至哉妙用,亦不可得而思议者,其唯佛说《阿弥陀经》欤」。
 
    这是赞叹《弥陀经》,这几句话简单说说。澄浊而清,浊是什么?我们这里是五浊恶世,浊是严重的染污。现在我们生在今天的社会,说这个我们的印象更深,我们的精神污染、物质生活的污染。精神里面的污染,最严重的就是自私自利、是非人我、贪瞋痴慢,严重污染!澄是澄清,怎样把污染澄清,澄浊而清;返背而向,背是我们今天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违背了自性,一百八十度的违背,太可怕了,现在怎样回过头来,返背而向,向著自性、向著性德?这两句话也就是现代科学家提醒我们的,改变心态,我们就有救了。为什么?依正庄严都是从心态变现出来的,现在量子力学家证明了。佛在三千年前说心现识变,一切法从心想生,被现代量子力学家证明了,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回头要靠自己,没有人能帮助你,佛也帮不上忙,佛只是告诉你,你应该回头,赶紧回头就对了。迷是自己迷的,不是佛把你迷的,所以悟还是要你自己悟,这个事情不能靠别人,不可以怨天尤人,怨天尤人那你是迷上加迷,你错了。

  这个法门教你,怎么样澄浊而清、返背而向?就是那一句阿弥陀佛。心里面念头才起来,不管是善念、是恶念,都不要管,立刻回过头来阿弥陀佛,统统归到阿弥陀佛。我心里只有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不要,那你就真回头了,你就得清净心,你就向菩提道了。越三只於一念,三只是三大阿僧只劫,三大阿僧只劫在此地是形容凡夫修行成佛难,要这么长的时间。可是你遇到这个法门就不难了,一念就超过三大阿僧只劫。像我刚才举的比喻,多快速!临命终的时候,遇到人劝你赶快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那个人听到之后就真干,就真念,他就成功了。这的确是难信之法。齐诸圣於片言,片言就是一句阿弥陀佛。齐是什么?跟他等齐。诸圣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你念这句阿弥陀佛,在西方极乐世界跟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的地位平等,为什么?阿惟越致菩萨,齐是这个意思。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的人,也跟实报土的菩萨平等,我们常讲智慧、神通、道力,样样都平等。他有能力接受众生的感,众生有感他有应,像观世音菩萨一样三十二应,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这不得了,太稀有、太难逢了!这一生遇到,什么问题都解决了。所以世间拉拉杂杂的都把它扫除干净,不再沾染,应该舍的要舍,不应该舍的也要舍,你都把它舍干净,紧紧的抱住这一句阿弥陀佛,没有一个不成就。

  至哉妙用,亦不可得而思议者。就是不可思议。其唯佛说《阿弥陀经》,这是赞叹《阿弥陀经》。《阿弥陀经》跟这部经是同部,大本、小本,《弥陀经》说得简要,这部经说得详细。所以在这部经里面学解,明白了、清楚了,《阿弥陀经》当作早晚课诵,它简单。「《阿弥陀经》乃本经之小本,故知至哉妙用,其唯本经欤」。这个本经就是指《无量寿经》。「本经之宗为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这是这部经的宗旨,宗是最主要的、最重要的、最尊崇的,我们修学就这两句话,「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发菩提心,圆摄信愿」,包括信愿都在里头,深信切愿就是菩提心。所以我们看到有不少老阿公、老阿婆,他对佛的教理他不懂,过去我们在台中看到很多。台中莲社的莲友应该可以说百分之八十都是这些老阿公、老阿婆,都是他们,年轻人大概是占十分之二。莲友人数多,我到台中的时候,台中莲友差不多有二十万人,十分之二也有四万人,这是年轻的。我在台中住十年,我离开的时候,台中莲友已经发展到将近五十万人,是台湾很大的一个团体,一个佛教团体,这是李老师德行的感召。所以发菩提心,圆摄信愿,真信切愿就是发菩提心。你一问莲社那些老同修什么叫菩提心,他讲不出来,他搞不清楚,但是他往生站著走的、坐著走的,预知时至的。那跟我们这部经上对照,「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一向专念我们看到了,一天到晚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他不懂,不间断,他真干,可是发菩提心没看到。蕅益大师在《要解》里头讲,真信切愿就是发无上菩提心。印光大师对这句话非常赞叹,这是古人没说过的,蕅益大师说出来了。对我们来讲,我们明白了,不再怀疑了。

  「一向专念」,专念就是「持名」。「大小两本,同一纲宗。如是妙法,三辈齐收。遂令凡夫,顿同补处。大哉妙用,不可思议」。末后这几句,我们读了之后,对黄念老无限的感恩,他为我们说出来了,我们听了之后,对净宗再不会怀疑。怎么样报恩?得真干!真干才能报恩。这个法子妙极了,真正是妙法,《妙法莲华经》比不上,《华严经》也比不上,这是说从作用上来讲。经体是平等,一切经不离自性,全是释迦牟尼佛从自性流露出来的,所以经体是相同、是平等的,大小乘经都一样,都不例外。但是作用不一样,每部经的作用都不相同,而且这部经的作用才真正叫大圆满,这是不能不知道的。「三辈齐收」,这个三辈讲众生的根性,上根、中根、下根,全都有分。上上根得利益,下下根也得利益,只要你相信,只要你想生极乐世界,想亲近阿弥陀佛,这个想就是愿,你有这个愿,我什么都不想了,就想到极乐世界去,就想亲近阿弥陀佛。尤其我们现前这个地球,到处都有灾难,我们早一点移民到极乐世界,那个地方什么灾难都没有,为什么不去?去得成,这部经给我们信心,人人都有分。为什么?自性弥陀,唯心净土。极乐世界从哪里来的?我们自性变的,我们唯心现的。心外无法,法外无心,我们怎么会不能成就?所以这些道理我们在大乘教里搞清楚、搞明白了,信心十足。「遂令凡夫,顿同补处」,顿是顿超,没有阶级的。这句话难中之难,为什么?如果说是顿同法身菩萨,法身菩萨有四十一个阶级,顿同初住、顿同初地,不是的,顿同补处。补处是什么?等觉菩萨,在西方极乐世界菩萨地位是最高的,《华严经》上面讲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这是第四十一个位次,最高的位次。再上去妙觉,我们知道妙觉就不住实报土,他回归到常寂光净土去了,回归常寂光。极乐世界里面居住最高的身分是补处,立刻就跟补处菩萨平等,跟他等齐。

  「大哉妙用,不可思议」,这是真不可思议,不是假的,「即是本经之发心念佛,此即真实之利也」,这个真实之利最重要的余义,在此地全部把它补充出来了,再没有比这个更真实的。「如是真实妙用,於一念顷,顿越三只(三大阿僧只劫),一声称名,位齐诸圣」。这个诸圣就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诸位想想看,这个缘分、这样的机会谁能遇得到?开经偈上讲「百千万劫难遭遇」;前清干隆时代彭际清居士说,「无量劫来希有难逢之ㄧ日」,我们遇到了。遇到怎么样?遇到懵懵懂懂,不能说我不知道,也不能说我知道,没搞清楚,一知半解,所以心没发得出来。信心不坚固,愿是摇摇晃晃的,若有若无,这怎么行?功夫不得力,这不得力的时候,对这个法门就怀疑,这一怀疑可能就不相信,就改修别的法门去了。这样的人很多很多,不在少数。难得黄念祖老居士,能把这个法门讲得这么清楚、讲得这么明白,让我们认真学习,通过学习真的发心。真搞清楚、搞明白,才晓得我们这一次的机缘无比殊胜,真正是百千万劫我们遇到了;稀有难逢的一日,我们今天也遇到、也逢到了。

  真实妙用,真实在哪里?就这一念,就这一句阿弥陀佛,你只要念这一声,这一声就超越三大阿僧只劫,超越一般修行人。你看他从小果,四果四向,或者是以《华严经》来讲,他从初信位到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五十一个阶级,我们这一句佛号就超越了。真信,实信,为什么?妙觉果位,佛说的,决定不能用凡夫知见来看,凡夫知见、小乘知见、大乘知见都不相信,都怀疑,我们今天只信这是佛说的,这不是别人说的。释迦如来、弥陀如来、十方一切如来都是妙觉果位,不是等觉菩萨。《弥陀经》上我们看到六方佛赞,在这部经上,在玄奘大师翻译的《弥陀经》本子上,我们都看到十方佛赞,没有一尊佛不赞叹,没有一尊佛不承认,这都是为我们证信,这都是劝导我们要发愿。我们真信、真发愿,从今天起真念佛,把阿弥陀佛放在心上,再不要把其他东西放在心上,心里面有这些垃圾清除干净,只有一尊阿弥陀佛。心上有佛,口上有佛,身上就是佛身,我们自己不觉得,凡夫看不出来,灵界众生看到我们现了佛身,那是真的,不是假的。就这一声佛号,位齐诸圣。

  我等幸闻,我们今天参加这个会的大众,在电视机面前、在网路面前,我们真有幸。此真无量劫来希有难逢之一日也,这句话是彭际清居士讲的,讲得一点都不错,无量劫来稀有难逢之ㄧ日,这一日我们今天碰到了,这是无比欢喜的一天,无量喜悦的一天。为什么?我们真的有了把握,在这一生当中圆满成就,回归自性,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肯定就回归到常寂光。在极乐世界居住的时间,我相信不是很长,肯定回归常寂光。极乐世界的菩萨可以说全是法身菩萨,位齐诸圣,他们有能力在遍法界虚空界与一切众生感应道交,以无量无边的身分,与一切众生和光同尘,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都有这个能力。实报土的菩萨都有这种能力,何况寂光土里面的诸佛如来。诸佛如来没相,所以没有办法探测到。常寂光里面它不是物质,它也不是精神,所以没有法子探测的,只有无始无明烦恼习气断尽,常寂光就现前,实报土就不见了,这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殊胜。极乐世界是我们的老家,我们念佛求生净土是回老家,要生无量欢喜心,不是死,是生!这个世界乌烟瘴气,赶快摆脱它,打个转再来,就是法身菩萨来超度众生的,这一点不假。希望我们真正明白、真正清楚,不要再留恋这个世间。怜悯一切苦难众生,自己成就才能成就一切众生,像诸佛如来一样先成就自己。

净土大经解演义153集

附:序【灵明洞彻,湛寂常恒,非浊非清,无背无向,大哉真体,不可得而思议者,其唯自性欤。】节录阿弥陀经疏钞演义第七集

              真实之际           净土法门法师

  演【灵明二句是纯真,非浊二句是绝妄。】
  好的文章它有四个条件,那就是简要详明,简单、扼要、详细、明白。莲池大师的文章,两句就是一个意思,真正符合这个标准。有很多同修常常想著,我们应该如何去学文言文?读《疏钞》就可以,第一流的文章。这一大段,第一小段是讲纯真,真如本性,第二小段是纯真里面没有虚妄,第三小段大哉真体,这是赞叹,也是前面所说的真体,末后这一句是结归。这里面是四个小段,清清楚楚。
  演【灵明是照洞彻,言此照体横遍十方。湛寂是寂常恒,言此寂体竖穷三际。即楞严所谓,常住妙明不动周圆也。】
  这个意思还是有相当的深度,因为讲到真如本性,可以说是讲到究竟的理体。『灵明洞彻』,这一句是说本体本具的大用,大师在此地说『此照体横遍十方』。这是说什么?就是说我们六根的作用,我们眼能见周遍的法界,我们耳能够闻周遍法界,就是横遍十方,六根有这样广大的功能。现前听说有一些小神通的人,那不足以为奇,他的天眼、天耳、他心通都相当有限;此地所讲的,没有限量,无量无边,真正是神通广大。这种广大的能力,是我们每一个人本体上本来具足的,不是从外面来的。每一个人都有,很不幸的,我们虽有,现在变成没有了。现在没有了,这个话不是真话,这个话叫方便语,为什么?现在还是有,虽有,你自己不能觉察,不觉得自己有,好像是没有了,是这么一回事情。不是真正失掉,真正失掉就不叫真,怎么能叫纯真?这是说明我们的见闻觉知都是横遍十方、竖穷三际,这是我们的本能,禅家所谓本来面目。佛法的修学,无非是恢复我们本来面目而已。
  佛法里面决定没有迷信,没有牵强附会,佛法要找的是自己的本来面目。佛法是自悟、自修、自证,即使是净土法门,所谓二力法门,最主要的还是靠自己。如果完全依赖别人,最后一定要落空。大师在此地引用《楞严经》,《楞严经》上说得太清楚了,阿难尊者跟释迦牟尼佛密切的关系,阿难尊者能不能依靠释迦牟尼佛?在他自己以为,「佛是我的大哥,这最可靠了」,结果也落空,靠不住的,一定要靠自己!明白这个道理,你就晓得,世间一切外道,他要是依赖神明,依赖上帝,最后必定落空。学佛不知道佛法的真实义,去依赖佛菩萨,连阿难都没法子,我们跟释迦牟尼佛的关系更微薄,更是不可靠,一定要晓得依靠自己!前面讲过,就是求佛菩萨加持,也要靠自己本身的能力,本身没有力量,佛菩萨的神力加不上。本身具足三学三资粮,佛的神力就加得上,本身是一丝毫条件都没有,完全依赖佛菩萨,那是决定不可靠,这是我们一定要晓得的。大师把这个意思给我们说出来,告诉我们这个法门有真实理论的依据,我们才能相信。他所讲的,这个法门是赅罗八教、圆摄五宗,我们就相信了,晓得这个说法是事实不是夸大。
  『湛寂常恒』,「湛」是比喻,好像水清净一点污秽都没有,从水面上一看,看到池子底下,清清楚楚干干净净,这是比喻我们的真性。六祖大师所谓「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湛寂」是常恒的意思,常是永远是这个样子,决定没有改变,无始劫以前是这个样子,无量劫以后还是这个样子,觉悟的时候是这个样子,迷惑颠倒的时候也是这个样子。绝对不可以说,佛的本性跟我们的本性不一样,没有这个说法。佛的本性,跟畜生的本性,跟饿鬼地狱的本性完全一样,从性体上讲,决定没有两样。这个叫「真」,真就是「纯真」,真永远就是真的。从真的方面来看,就是《华严》《圆觉》上讲的:「一切众生本来成佛」,这句话就是从纯真上讲的。没有两样,变成两样那是迷,迷了才会变样子。迷了只是在相上变样子,体上没变,体上是永远都不变的。
  『言此寂体竖穷三际』。诸位一定要记住,「照」跟「寂」是一个体,所以寂跟照可以互为体用,照是体,寂就是用;寂是体,照就是用。因为寂照不二,所以都可以做为体,都可以做为用。照是智慧,寂是禅定,就是一心,所以定跟慧关系非常密切。第一句是讲本性里面的慧体,第二句是讲定体,《楞严经》所说的「楞严大定」。楞严大定就是底下所说的这一句,『即楞严所谓,常住妙明不动周圆』,这就是楞严大定。楞严大定不是修来的,是本来具足的。「常住」跟「不动」是湛寂常恒的意思,「妙明」跟「周圆」是灵明洞彻的意思。语句文字不相同,意思完全一样。下面这一段解释「非浊非清,无背无向」:
  演【修证即不无,染污即不得,故非浊。】
  这是我们在《坛经》里面所看到的,怀让禅师见六祖的时候说过这两句话。这两句话很重要,千万不能够疏忽。既然「灵明湛寂」是我们每个人本来具足,那还要修什么?不要修了。如果你有这个想法,这就叫执理废事,执著在理上,把事修舍弃掉,这是落到狂慧,诸佛菩萨都救不了你,狂慧之人没有不堕地狱的。『修证即不无』,有修!还是依教奉行,依照佛经里面所讲的理论方法来修行,虽修行怎么样?『染污即不得』,心清净,这个「染污」是修行的染污,连修行都不染污;所谓染污就是著相,就是执著。这两句话看起来是很矛盾的,修行就要执著,不执著还修什么行?修又要不执著,不执著又修;执持名号是修行,执著就是不执著,不执著就是执著,执著与不执著不二,就是这两句话的意思。这个意思是说明,事上有执著,理上没有执著。事上我一天要念一千声佛号,一声都不缺,这个要记住,事上执著。理上晓得,清净心里面一尘不染,能念所念、能持所持俱不可得,这就是「染污即不得」。这样用功夫,能用上三年没有不成就!成就都相当的高明,决不是普通的成就。他这个念佛是理念,理事不二,理事一如。这是『非浊』的意思。我们在一切法里,只举出这一条,诸位要会听。像《华严》里所讲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古德所谓一闻千悟,一桩事情如是,桩桩事情都如是。事有理无,理事都不能够偏废,有事有理,这才能入道。
  演【一切浮尘相,无非妙觉体,故非清。】
  『浮尘』,「浮」是虚浮,不是真实的,「尘」就是指六尘;这一句是泛指宇宙人生、森罗万象。这些相从哪里来的?『相』都是妙觉明心变现出来的。它的体就是真如本性,真如本性的样子就是十法界依正庄严、森罗万象。这个意思,要是一下子会不过来,我们再举个比喻:黄金。黄金是什么样子?你看看那个金器,不就晓得了吗?那就是浮尘相,黄金的浮尘相。要是黄金是一块块的,你们承不承认?承认了,黄金是一块一块的。不是一块一块的,那就不是黄金了吗?金镯子、金炼子,那都不是吗?没有相,能随缘现一切相,那一切相都是黄金;金比喻体,器比喻相。一切浮尘相。
  你要问真如本性是什么相,什么样子?我们现在六根接触的六尘境界,那就是真如本性的样子。你要是恍然大悟了,你不就见到性?「我没见性!」就好像看到一大堆的金器,我没有见到黄金;我看到这是手镯,那是项炼,没有看到黄金。我们今天没见性,就像摆在面前千千万万金器,没有见到黄金,没有找到黄金。所以佛讲「可怜悯者」,怎么可怜?摆在面前不认识!一下觉悟了,眼见的是色性,见性见色性,闻性闻声性,这就叫明心见性。禅宗是用种种方法逼著你自己去悟,自己去说出来;教下不逼你,直截了当告诉你。禅宗逼你悟出来,真实你亲自体悟到。教下这个方法告诉你,往往你不善於用心反而把你的悟门给堵死,换句话说,你永远不能开悟,为什么?死在教相之上,死在言语文字里,你就不会开悟;如果善於用心的话,跟禅宗没有两样。这是两种不同的教学法,各有利弊。
  所以,真性在眼前,真性就是毗卢遮那如来,法身佛。「毗卢遮那」是印度话,翻成中文意思是「遍一切处」。你们想想,是不是遍一切处!什么遍一切处?法性遍一切处,法相遍一切处。性相是一不是二,见相就是见性,见性就是见相。我们凡夫所以不见性,把性相分开了,分作两桩事情;譬如器跟金,器不是金,金不是器,那你永远找不到了。不但金迷失,器也迷失了,一迷一切迷,一悟一切悟;没有说是迷这一边、悟那一边,没有。这是给诸位说明,十法界依正庄严、森罗万象,就是一切浮尘相,全是『妙觉明心』变现出来的,所以『非清』。
  演【迷时似背,而此本不属迷,故无背。】
  这是讲『无背无向』。迷的时候好像是违背了,所谓是「背觉合尘」;修行人要求的,是「背尘合觉」。你现在明了了,这些说法统统叫方便法,真实法里头没有迷也没有觉,没有背也没有向。所以《坛经》给我们很大的启示,那也是言简意赅,六祖说「佛法是不二法,二就不是佛法」。迷觉是二法,向背是二法,二法就不是佛法。我们从这里面去体会,从这里面去悟入。所以迷的时候,好像是违背了法性。『而此』,「此」是指妙觉体、浮尘相。妙觉体跟浮尘相,这个里头没有迷。谁迷?是自己迷了。外面境界没迷,外面这个相没迷。譬如以金作器,你迷失了,你不但没有见到金,你连器都不认识。但是金还是金、器还是器,它没有迷,我们迷了。我们自己不认识,迷了,不认识性也不认识相,性相统统迷了。所以迷是自己迷了,与性相统统不相干。就性相上来说,没有『背』,这个背的现象找不到。
  演【悟时似向,而此本不属悟,故无向。】
  觉悟的时候,好像回转过头来『向』著法性。『而此本不属悟,故无向。』真如本性里面,没有迷也没有悟。有迷才说悟!迷是对悟说的,悟是对迷说的,它本来没有迷,哪来的悟?觅迷悟了不可得。我们讲本性、真心、真如,都不太好体会,往往被这些名词困扰了。我们就本经这个术语来说,一心不乱,就是一心,什么是真如本性?一心就是。如果有迷悟,那是二心,如果有向有背,也是二心。我们常讲「三心二意」,这是我们社会上一个口头语,这句话从佛经上来的;可见得佛法对於中国文化、对我们生活影响之深。三心讲的是心、意、识;二意,末那识是意根,第六识是意识。这是虚妄的,这不是真实的,真实里面没有这些东西。我们有三心二意,一心就得不到了。我们今天修这个法门,求的是什么?一心不乱!一心就不乱,实在讲就是「一心」两个字。二心就乱了,一心不乱,一心就是佛性。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你本来是一心,你的一心到现在没有失掉!迷的时候好像失掉,其实一心里头没有迷,可见得一心没失,悟的时候好像得到了,一心里头没有悟,没有得失。我们今天用这句佛号,求什么?求我们的真如本性,求我们的一心。几时一心现前,那个时候你就叫做佛,证得一心就叫做成佛。佛心跟众生心不一样的地方,佛是一心现前,一心起用。凡夫虽然有一心,一心也现前,他是迷而不觉,他是妄想起作用,这叫凡夫。
  演【即圆觉所谓,一切众生本来成佛,生死涅槃犹如昨梦也。】
  举《圆觉经》上一段经文来证明,《华严经》上也是这么说的。佛讲『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是从哪个角度看出来的?我们明了了,是从真性、真心本体里面看出来的。「一切众生本来成佛」,这是真的,一点都不假。『生死』跟『涅槃』是相对的,这是二法,二法虚幻不实!就好比作梦,不是真实的。「梦」有没有?梦有;梦可不可怕?不可怕。你要是不知道那是梦,梦就可怕,你晓得那是梦,就无所谓了。古大德常说,「大作梦中佛事」,这是所谓作而无作,「启建水月道场」,水里面的月亮,那也不是真的。道场是水月道场,佛事是梦中佛事,不要以为这是真的。事有没有呢?前面讲,「修证即不无」。
  诸位要晓得,作佛事不是给死人念经超度;佛经里面从前讲的作佛事,没有指这些。佛事是教学,讲经说法、领众修行,这叫作佛事。我们念佛参禅,都叫作佛事,佛事是觉悟之事。佛法在世间是度人的,不是度鬼的;饿鬼道里面,有饿鬼道的佛法。佛门里面这些佛事,到唐朝时候变成度鬼、度亡魂。过去道安法师跟我们提到,他说:超度这个事情是从唐朝安史之乱以后,就是唐明皇,这时国家有很大的动乱,安禄山叛变,唐朝大功臣郭子仪平定这个乱事之后,全国死伤的军民很多,於是朝廷在每个战场建一个庙,叫开元寺,请这些高僧做追悼仪式,诵经超度。政府这么做,老百姓个个仿照,家里老人过世都请法师超度。佛门是以教学为主,超度是附带的,现在附带变成主,教学变成没有了,喧宾夺主。现在佛教是超度亡魂的,那叫佛事,糟糕不糟糕!把「佛事」两个字的本意变质了。在唐以前没有,寺院里面翻译经典、讲经说法,没有超度的事情,也没有供亡人的牌位;晚唐、宋以后,逐渐才有这些事情。我们学佛,一定要认识佛教的本来面目。佛教的本来面目,决定没有迷信,给你讲的是宇宙人生的真谛。
  下面解释序文「大哉真体,不可得而思议者,其唯自性欤」:
  演【大哉,是赞词。以非幻不灭,故云真体。】
  『非幻』是真性,我们从本经来说,一心,一心是真的,二心会灭,二心是妄念,妄念有生有灭。一心是真心,当然没有生灭,『故云真体』。这是赞叹一心就是真体,是我们自己的真体,是整个宇宙的真体,是尽虚空遍法界的真体。
  演【见犹离见,见不能及,有何可思。】
  这是讲不可思议。这几句话,是《楞严经》上「十番显见」最后一段所说,这是显见显到了极处。这一句有三个见字,这三个见字有真有妄。第一个见是真见,就是见性。真见犹离妄见,妄见是识心,是七转识的见分,当然包括五十一心所,心心所的见分都叫妄见。见性不是相对的,是绝待的;八识五十一心所统统是生灭法,是有为法。真见完全不是这些妄见。下面那个见也是妄见,『见不能及』,妄见怎么能够缘得到真见?这就是说出不可思议。『思』,用什么思?还不是用心意识。它超越心意识,没有法子思!「思」是妄念,是妄心、生灭心,它这个是不生不灭。思是二心,是三心二意,一心里头没有思、没有想。
  演【三世诸佛,到此口挂壁上,有何可议。】
  『三世』是指过去、现在、未来。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果跟你说法,说到这个境界,没法子说了,只好『口挂壁上』,意思是:没得说了,口挂在墙壁上。不能思不能议,这句话绝不是遁词,是真实话,为什么?超情离见。所以讲到真实法,是不可思议的。凡是能够思议、能够说得出来的,统统叫方便法。我们晓得,在一切经里面,这都是我们要认识的。佛陀在世讲经说法四十九年,这四十九年所讲的经论非常多,翻译成中文大概是一半而已,还有一半没翻成中文。这么多的经论,我们修学应当如何选择?以哪个法门来修学?这个对我们来讲非常的重要,如果我们选错就不能成就,选对了,一生成佛,太幸运了。佛陀在世的时候,我们不会选择,可以请教他老人家,他可以代我们选择,这个事情好办。佛陀灭度之后,为我们做择法眼的,就是历代这些菩萨祖师大德,能给我们帮一点忙。但是我们自己信不信?如果自己不能够相信,那就没法子,那只好把大藏经从头到尾细细的看,你把它看遍了,在里面挑一、两样自己去修行,只有这个法子。你把大藏经读遍,未必开慧眼。没有慧眼,没有法眼,还是不会选择,依然是当面错过,所以这个问题非常严重。
  在我们中国,有一些经典自古以来为历代祖师大德们公认,最适合於我们修学的,有几部经,就是各宗他们所标榜的经典。贤首宗标榜的是《华严经》,天台宗标榜的是《法华经》,净土宗标榜的是《三经》,三论宗标榜的是《中论》、《百论》、《十二门论》以后又加上《大智度论》,唯识宗标榜的是六经十一论,这就把范围缩小了很多。我们从古德先贤,他们在宝藏里面所发掘的这些,值得我们做参考。可是我们今天这个时代,比起过去要复杂得太多,如果用本经术语「五浊恶世」,我们今天这个时代浊恶不堪,比从前差太远了。在这个时代,怎样选择一个无上的法门,帮助我们一生成佛,这是大事。特别是这个时代的佛法,假的多,真的少,正是《楞严经》上所说:「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他自己不认识,把假的当作真的,把不究竟的当作究竟的,他自己修不成,还要把这东西推销给别人,也误了千千万万众生的法身慧命,这个罪过就大了。
  在一切经里面,古人的判教,属於一乘经的,这个一乘在大乘之上,只有三部经:《华严》、《法华》,圆教一乘;《梵网经》,别教一乘。一乘经只有三部,我们这个经算什么?这是一乘经的结论,一乘经的归宿,诸位就明了了。华严会上到末后,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归到这个经上来,你就晓得这一部经,在释迦摩尼佛四十九年所说一切经典,它是至高无上,四十九年所讲最重要的一部经典,我们要认识。修行,以念佛为宗旨,以一心不乱为目标,这是本宗的指归。学华严,在中国历代华严宗要修「法界观」,要入「法界大定」,才能成功。而法界观、法界大定,要达到究竟圆满,还必须要修普贤行,要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法华经》也不例外。
  日本的佛教远不如中国,与我们差很远,这是诸位要晓得的。从前有人说,日本的佛教比我们进步六十年,说我们不如日本人,日本有些法师到台湾来也是趾高气昂,目空一切瞧不起我们,我们台湾确实也没有能人,能够把这些狂妄的人降伏住。佛教里没有人,教育界里有人,方东美先生把这些人狠狠的教训一顿,叫这些日本人头都抬不起来。方先生能说得出来,他把日本从古一直到现在,日本佛教界成就的人,方先生比较,他们最高的,连我们中国的莲池、蕅益大师都不如。我们中国成就一流的人像玄奘、智者、清凉,在日本历史上一个也找不到,禅宗像六祖那样,日本哪里有!日本第一流的比不上我们中国第三流的,成就在哪里?
  今天如果说日本佛教的成就,日本是佛教企业成就了。它的寺庙有组织,企业化,一个寺庙信徒有几百万,这是它的成就。这个寺院住持一道命令下去,大家都遵守。所以连日本政府都害怕它,连首相也皈依,不皈依选举的时候没有选票。它一个寺院里面有几百万人,他要说把选票投给哪一个人,这个人马上就当选了。所以日本的议员,日本的县市长,日本的首相都要加入佛教会作他的信徒,他才有选票。还有作生意的人,一定要加入,为什么?生意有销路,他一个命令下去,买你一家的东西,你的生意就起来了。他一个命令说不买你的东西,你非得关门倒闭。所以日本佛教的成就,控制了政治、控制了经济,除此之外它有什么成就?而我们今天政府最害怕的,就是怕我们佛教发展成日本形式,那就不得了,它摇身一变就是政党。我在日本看过几个教会都是这样的,的确有势力,日本东京大的观光饭店都是他们开的,资金太雄厚了。不但在日本各处有他们的分会,道场遍布全世界。在美国佛教,他们的势力占百分之九十,一百个寺庙有九十个是日本人的。从这一方面来讲,的确我们落后日本六十年,真落后了。如果从佛教教理修证来讲,那日本人远不如我们。
  《法华经》要修止观才能成就,天台三大部他舍弃了,只念一个「南无妙法莲华经」,那能成就吗?错得太离谱了。只是念经题就能成就的话,就跟基督教信上帝,信了就得救,那不是一个意思吗?有什么两样?天台大师为什么要费那么大的力气,那么多的精神,写那么多的著作来教学?教大家念个经题就完了,这多省事。哪一个法门都不容易,都有它高深的理论作依据,有它周密的方法来修证,这是决定不能忽视的。就是净土,你看看莲池大师写这个《疏钞》,不容易!不这样详细跟我们讲,我们怎么会相信?怎么能够把我们的疑虑都断掉?建立信心,一生成就。前面说过,这个讲义把贤首的《华严》、天台的《法华》乃至於性相各宗精华都包括在这里头。并不是莲池大师有能力把各宗教义精华统统融会到此地来发挥,不是这个意思,如果你这样看的话,那你就看错了。而是本经字字句句里原本含有这个意思,莲池大师把它发明出来,与各宗的精华一下会通,是《弥陀经》本来的意思,真正不可思议。这是序文前面的一段,简单介绍到此地。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第七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土法门       净土大经解演义)(五明学佛网:净土法门       净土大经解演义)  

 仁焕法师:如何理解净土法门 

 吕有祥教授:教演天台,行修净土――简述近现代天台宗大师倓 

 仁焕法师:净土法门的特点 

 仁焕法师:净土法门的信、愿、行(二) 

 仁焕法师:净土法门的信、愿、行(一) 

 大安法师:净土法门的特别之处 

 大安法师:佛嘱应不悔于入大火求净土法门 

 大安法师:净土法门急救凡夫众生 

 大安法师:十大因缘兴起净土法门 

 大安法师:净土法门的真实大利在什么地方? 

 大安法师:净土法门之殊胜 

 游祥洲教授:游祥洲博士专访净土法门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