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止心一处


   日期:2013/3/30 9:1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净影疏》是隋朝慧远大师的著作,隋朝的,历史上称他小慧远。他的名字跟东晋时候净宗初祖庐山慧远大师名字完全相同,两个人,不是一个人。他有《无量寿经》的注解,对於这个地方,他注解是这么说的,「三昧常寂,止行深也」,止观,止是修定,止行深。贤首大师的《妄尽还源观》,后面讲修行方法,五止六观,华严宗讲的止观。下面说「止行者,修止之行也」,怎么修法?「止心一处曰止」。我们念佛人就是修止,大势至菩萨告诉我们,「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就是止心在阿弥陀佛,在这句佛号上。所有一切思虑、杂念统统把它止住,也就是全都放下,心里只有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这叫止心一处。这是禅定的异名,你把心定在一个地方。佛说得好,「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我们把心定在阿弥陀佛,我们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就决定成功。不成功的,是你没有把心止在这一处,你的心里面,东西太多太杂太乱了,杂乱就是六道轮回,六道是个杂乱的场所。心清净、生活简单,意念才能够集中,才能够开悟。你不用戒定慧这条路子,佛法走不通!所以我们要记住,佛在戒经上讲,「戒为无上菩提本」,如果我们不在这上面用功夫,你的一生白学了,你完全错了。

  这多少年来我劝大家,无论在家出家,一定要扎三个根。《弟子规》我们要把它看成是佛教的戒律,是真的,不是假的。隋唐大德放下小乘,用儒、道来代替,我们今天不学小乘,如果没有儒跟道,入大乘那是笑话,佛不承认你。佛说得很俐落,「佛子」,就是佛弟子,「不先学小乘,后学大乘,非佛弟子」。这是佛说的话,佛不承认你。唐朝初期之前,十个宗派那时候建立的,律宗是道宣律师,终南山的,小乘当时两个宗,成实宗跟俱舍宗,是学佛人必须要修学的,这是根。你有这个根,然后再进入大乘,大乘八个宗派,由你自己选择,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所以,戒学是共同科目、必修科目。我们今天,你不学《弟子规》、不学《感应篇》,你就得学小乘,小乘的经典很多。这些祖师大德为什么放弃小乘,教你学儒、学道?儒道可以代替小乘,而且儒、道的思想更接近大乘。你看差不多隋唐到现在一千五百年,这一千五百年当中,宗门、教下,还有在家学佛的这些居士,成就的人有多少?开悟的、证果的,念佛往生不算,那算起来太多了,至少有三千人以上。我们在《高僧传》里面看到、在《神僧传》里面看到,每个宗派语录里面记载的、山志里头记载的你都能看到,证明用儒跟道代替小乘这个方法没错,我们应当接受。不从戒律,你没有根,你怎么样苦修、怎么样聪明,像种树一样,你认真努力在种树,这树没有根,长不大,稍大一点就枯死了,没根。扎根是多么重要!无论是世法、佛法都要根,根是相同的。

  我们是没扎根,现在希望大家补习。现在的社会民主、自由、开放,谁都没有权利干涉谁。父母教子女,不能骂他,不能处罚他,为什么?你侵犯人权,你虐待儿童,法律保障儿童,法律保障学生。所以现在伦理没有了,师道没有了。六十年前,我跟方东美先生学哲学,那个时候我的愿望就是希望他老人家答应我,到学校去旁听他的课程。他老人家告诉我,他说你不知道,现在的学校,先生不像先生,学生不像学生,你要想到课堂去听课,你会大失所望。他说的是真话,不是假话。因为之后我出家了,我出家在学校教了五年书,文化大学,在哲学系里面开「佛经哲学」。方老师讲的话一点都不错,现在只能劝人,善言相劝,老师态度严肃一点,学生掉头而去,理都不理你,你有什么法子?方老师慈悲,没有舍弃我,给我开了个特别课程,每个星期天在他家里小客厅,给我上两个钟点课,每个星期两小时。我跟他学的是这么学来的,不是在学校,没有同学。

  我感恩!如果不是听他老人家这堂课,我们怎么知道佛法?不可能认识佛法,不可能知道这是个好东西,那一生当中当面错过。从形式上看,你看从寺庙门口经过,里面都是敲打唱念,在超度死人,我们误会了,以为这叫佛教,不知道佛教里头有这么大的学问。老师把佛经哲学介绍给我,告诉我,第一句话说,「释迦牟尼佛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我跟他学哲学,「佛经哲学是全世界哲学的最高峰」,「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今天要问,特别是你们这些出家同学,你们是不是已经尝到人生最高的享受?如果尝到人生最高的享受,证明你们真的学佛,真的契入境界了。我常常告诉你,我感激老师,老师不在了,天天对著他的相片拜他。为什么?我真的得到人生最高的享受。这个享受是什么?读经、教学,跟大家在一起分享,每天快乐无比,与名闻利养不相干。我们才真正体会到颜回之乐,《论语》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那个说是快乐。快乐从哪里来?从学习当中得来的,不是外面物质什么精神刺激,不是,内心里面的喜悦。佛法更殊胜,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你怎么会有忧虑,怎么会有烦恼?佛教我们放下妄想分别执著,我们佛经看懂了,字字句句里头无量义,一字一句讲不完。

  这部书,《净土大经解》,我会讲得详细一点,估计大概一千个小时。还有同修、听众希望我这部经讲完之后继续讲《华严》,《华严》就不能像以前那样细讲,以前那样细讲,估计会超过两万小时,我们没有那么长的时间。《华严经》讲大意,希望三年讲圆满。我们已经讲了四千多个小时,才讲到「十住品」,大概四分之一,后面还有四分之三,准备三年完成。真的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没有老师怎么知道!老师的恩德超过父母,父母给我们的肉身,老师给我们的法身。这是可遇不可求,「百千万劫难遭遇」。

  所以修行的秘诀在此地告诉你了,就是止心一处,这是秘诀。你要真正听懂,放下万缘,你看念佛堂堂主,一天到晚一句口头禅挂在嘴皮上,「放下万缘,一心称念」,这是堂主的一句话。放下万缘是止,提起正念是观,观就是念佛。这句佛号要怎么念?净念相继,净是清净,要用清净心,不怀疑、不夹杂叫清净心;相继是不间断,一句一句念下去。快慢、高低、缓急不重要,你自己喜欢怎么念念得舒服你就怎么念,是以自己念得很快乐、念得很自在,念得又不累,欢欢喜喜,那就是好方法。这些不必学别人,每个人根性不相同。原则要学菩萨的,菩萨教给我们「都摄六根,净念相继」,都摄六根就是一切放下;不需要看的东西别看,不需要听的别听,不需要说的就别说,这叫都摄六根。统统放下,净念就产生,这才管用。清净心念佛,不怀疑、不夹杂,一句一句的念下去。一声佛号一声心,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这怎么不欢喜!时间久了,大概如果这个念法,三、四年念佛三昧就得到。得到念佛三昧不是很深的,不是一心不乱,一心不乱还没到。很浅的,不是很深,很浅的一心不乱,往生极乐世界自在了,想什么时候往生什么时候就能往生,你看你多自在。跟这个世间有缘,众生听你的,喜欢听你的教诲,你就多住几年,决定不碍事,想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你得大自在了。你在这个世界上无牵无挂、无忧无虑,住在这个世间只为一桩事情,帮助有缘人信解行证。看这个有缘人的善根福德因缘,不信的帮助他信,已经信的帮助他了解,已经了解的帮助他修行,真正修行的人帮助他往生,他干这桩事情,除这个没事。

《净土大经解演义》297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土法门       净土大经解演义)(五明学佛网:净土法门       净土大经解演义)  

 仁焕法师:如何理解净土法门 

 吕有祥教授:教演天台,行修净土――简述近现代天台宗大师倓 

 仁焕法师:净土法门的特点 

 仁焕法师:净土法门的信、愿、行(二) 

 仁焕法师:净土法门的信、愿、行(一) 

 大安法师:净土法门的特别之处 

 大安法师:佛嘱应不悔于入大火求净土法门 

 大安法师:净土法门急救凡夫众生 

 大安法师:十大因缘兴起净土法门 

 大安法师:净土法门的真实大利在什么地方? 

 大安法师:净土法门之殊胜 

 游祥洲教授:游祥洲博士专访净土法门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