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末法时期证果就是往生


   日期:2013/11/2 10:3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净土法门法师:末法时期证果就是往生



摘自净土法门法师《净土大经科注》第479集  2013年10月17日讲于香港

如果是遇到佛法,大概升天的机会很多,“欲”没有断,欲界天。欲要是控制住了,不起作用了,欲望的根有,但是不起作用,生色界天。

末法时期证果就是往生。真正念佛往生,末法时期就是证果,证果等于正法。生到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是正法,佛住世,很容易亲近,亲近一尊阿弥陀佛;同时可以亲近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如来,这个机缘到哪里去找?!

我们发心护持正法,再表现正法,这是为报佛恩。“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是为这个做的。做得要认真,做得要很像,这个功德可以帮助我们往生。品位的提升,现前的功夫要注意,“练心于法”,这句重要!在世出世间法里头,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是智慧,没有情执,没有分别,这叫功夫。也就是说,你的心绝不为它所染污。无论世法佛法都不染污,永远保持你的清净心、平等心。怎么个保持法?净宗有个绝妙的方法,就是把阿弥陀佛的名号放在心上,除这一句名号之外,心里头什么都没有,这叫精进。蕅益大师说:“往生之后的品位,全在持名功夫的浅深”。我们的心清净,没有妄想,没有杂念,这就叫功夫深;有了妄想,这功夫浅;有了杂念就更浅。这一声佛号贵在没有怀疑、没有妄想、没有杂念,就是这一句佛号念念相续,这是真正的弥陀弟子。所以“精心务达”,务必要达到,达到极乐世界,达到往生的目的,这叫“进”。

下面这是念老的解释:

“盖谓:精者,乃精一其心于佛法也。”

我们精一其心于念佛法门。

“以此精心,唯以达本为务,是名为进。本者本源也。明自本心,见自本性,是为达本。”

“本源”就是本际、就是真如、就是自性、就是本心。“明自本性,见自本性,是为达本”,这个很清楚、很明白的说出来了,“明心达本”就是明心见性,明心见性就对了,这就成佛了。

“《大疏》之义较胜。”

所举的、引用的这些经论,《华严经大疏》的意思,比较起来比前面几个说得好。端正身心,统统都在日常生活当中,特别是人事环境人最难相处,这个里头搅合着过去生生世世的习气、恩恩怨怨,这些都从妄心生的,都是自己迷惑颠倒。现在明白了,要把这些结解开,冤家遇到了,我们忍受一点,把它化解掉,不要排斥。排斥,来生还有,排斥不掉的,遇到缘就起现行,为什么?自作的,自作自受。再不喜欢的人,再不喜欢的事,要忍受,希望我们遇到了,解除了,以后不再有了,这叫修行,这叫消业障。念阿弥陀佛,求阿弥陀佛威神加持,让我们很快很顺利就化解了,我们的身心才真正能端正,端正的标准,明心见性。

=========================================================

下面这一小段:

“癸二、断恶修善。”

先要端正身心,然后才有能力断恶修善。身心不端正,恶是断不掉的,善是修不来的,这个事情全靠自己、全赖自己,谁都帮不上忙,确确实实是自作自受。我们肯真做,佛能加持;我们自己没有心思,没有这个念头去转变、去化解,佛就帮不上忙。

譬如我们念佛、做法会,供的这些牌位,我们真干,佛力加持,这些冤亲债主容易化解,他容易觉悟;我们只供一个形式,没有真诚的心,佛力加持不上,依然不能化解。多少年来我们明了,佛力加持是相对的,我们有一分功德,他加持一分;有两分功德,他加持两分;有十分功德他加持十分;没有功德,想求佛加持,是不可能的。功德是断恶修善而不着相,就是功德;断恶修善都着相,是福德。福德是世间法,功德是出世间法。

=========================================================

我们看经文:

“不当瞋怒。嫉妒。不得贪餮悭惜。不得中悔。不得狐疑。”

“要当孝顺。至诚忠信。”

首先这一句,不应当嗔恚、发怒,为什么?把最重的过失摆在第一。嗔怒是地狱的业因,“嫉妒”,地狱业因,很多人有,我们自己也有,几十年的磨练把它磨掉了。我们看《六祖坛经》,能大师得法,还跑猎人队里躲藏十五年,什么原因?当时大众对它的嫉妒、对他不了解,认为衣钵不应该给他,大概是五祖老糊涂了,怎么把衣钵给他?五祖要给这些人讲,讲不清楚,人成见太深,不能相信,只好用这个方法。十五年之后,那些嫉妒的人差不多都走了,少数的人觉悟了,五祖是个大德,不应该不认识,慢慢也就能接受了,六祖障缘化解了,这才能出来,出来之后,大有利于正法,大有利于国家社会,当时的皇帝是武则天,武则天认可了。

那么能大师,这十五年不能够弘法,有这个障碍,这个因果责任谁负?嗔怒、嫉妒这些人他们要负责,这是障道,这是断众生的慧命,多少众生听不到正法。有能力障道的是福报,没有福报障不了,过去生中,这一生生的做的善福,就因为障这桩事情,障碍这桩事情,十五年福享尽了,障碍没有了。

我们看念老的注解:

“从‘不当瞋怒’至‘至诚忠信’,乃第一句,为人乘之世善。”

世间善法,世间善法要没有了,这个人果报不在人间,果报在哪里?在三途,“饿鬼、畜生、地狱”,很可怜。

“‘嫉妒’,妒忌他人之盛事。又害贤曰嫉。”

别人好事,别人福报比我大,别人地位比我高,别人才智超过我,我心里都不舒服、都难过,这就叫嫉妒。“嫉”,要做到害贤,障碍贤能,这就严重了,嫉妒里头最严重的;有嫉妒,没有障碍,这个罪过轻;有嫉妒,有行动去障碍,这个罪过大了!那就要看他的影响,像慧能大师的影响,他影响全国,影响世界,让中国人得不到正法的熏习,让外国人也没有机会遇到佛法,这个罪太重太重了!无间地狱。

第一句里面的第一段。

第一句里面的第二段,是说贪心,“贪、嗔、痴”三毒都在这一条。后头“不得怀疑”是“痴”,这第一句“贪、嗔、痴”,把“嗔”摆在第一,人对于“财、色、名、利”没有不贪的。

在佛门,悟达国师,“慈悲三昧水忏”,大家都知道。悟达国师十世高僧,三毒烦恼没断干净,还有习气,做到国师,人家是十世修行累积的功德才到这个地位,不是一生一世能做到的。我们对于这些人要恭敬、要赞叹、要供养,这才对,这修福。一有“我慢”,“嫉妒”,我们在他身上丝毫福报都修不到,反而惹了一生罪过,来世要堕三恶道,严重的是无间地狱,是有心要去障碍的,要去搞破坏的,那就是无间地狱,这个不能做“名闻利养”。祖师大德教给我们,“佛氏门中,有求必应”,真的,不是假的。

有意无意做一桩好事,这个好事有大利益。谁得大利益?社会得大利益,人民得大利益,国家得大利益,世界得大利益。这个事情你要是做了,那个福报可想而知。福报不在人间,人间没这么大福报的人,到天上去了。大,则为天王,欲界天主,色界天主。天有二十八层,所以天主很多了,一个单位世界有一个忉利天主,有一个。一个小千世界就有一千个单位世界;一个中千世界,再乘一千,一千乘一千;一个大千世界,再乘一千,大千世界,十亿。所以玉皇大帝很多,娑婆世界这个国土是个三千大千世界,十亿个单位世界,就有十亿个忉利天主,这是讲人天福报。

如果你把人天福报放弃了,你修行,这一些功德帮助你提升,你能证得四果罗汉,能证得三贤菩萨,功德帮助你证得果位。念佛往生的人,这是最幸运的人!我们讲命最好的,遇到阿弥陀佛,必定增高品位,“四土、三辈、九品”,所以对于世出世间法都不能有贪心。

=========================================================

要落实“五戒”、“十善”。“五戒”、“十善”虽然有很多相同的,但是“戒”跟“善”有差别,戒得佛力加持,与性德相应;世间善得不到佛力加持,与性德有差别,修“十善”的人有善神护佑;可是持“五戒”的人,戒经上说得很清楚,真正持一条戒,就有五位护戒神,“五戒”全持,有二十五位护戒神,日夜冤亲债主不敢找你麻烦,妖魔鬼怪不能近你的身,有这么大的利益!

=========================================================

那受戒到哪里受?在佛像面前自己发愿受就行了。自己真正发愿、受持,这个不是假的,一般大众受戒不一定是真的,所以还比不上自己在佛菩萨面前发愿受持。受了之后要认真去做,在生活当中决定不能够毁犯、不能破戒。

=========================================================

凡夫烦恼虽然多,总离不开“贪、嗔、痴、慢、疑”五大类,再加上一个错误的看法,六个根本烦恼,法相宗《百法》里面所说的,六个根本烦恼,都得到在日常生活当中去练,学“不贪、不嗔、不痴、不傲慢、不怀疑”。

经论要多读。多读,你对于许许多多人事物的看法就不会看错,修正我们错误的观念。首先一个最重要的概念,这是断恶修善的根本,那就是常常不要想自己。想自己,“贪、嗔、痴、慢、疑”就跟着起来了。想什么?想阿弥陀佛,圆满的善行,无有一善不归阿弥陀佛。我们心里有阿弥陀佛,就具备了众善,一样都不会缺少。

在生活方面多替别人着想,这是好事。多关心别人,多照顾别人,自己决定不吃亏。这是什么?这是修福,这是累积功德。念念都为自己着想的人,这个人没有功德。很自私,自私自利,起心动念多半都是损人利己,我们要把这个念头放弃,要回转过来,常常想到别人。如何帮助别人?帮助别人需要智慧,有智慧才有善巧方便。

“‘悭惜’,《大乘义章》曰:‘吝惜财法称悭。’”

我们讲小气。吝啬,有财不肯帮助别人;有法不肯教给别人,叫吝法。

“即耽着于财与法,不能施舍利人之心。”

对待别人总是一点小心,小利。前几年大陆上有水灾,许多人问我,我们学院应该要赈灾,我就问:“学院现在有多少现金在银行?”因为很多人来给我建议,我们救灾我们出一万块钱好不好?我说:“太少了!”两万?讨价还价。所以我就查学会账号里有多少钱,有两百多万。我就告诉他拿一百万,至少要拿一半,一万、两万、十万、五万太小气了,那边人迫切需要,我们不是没有。那要是依大乘佛法,大乘佛法,全部捐出去。

……

========================================================

忠于国家,要忠于国、忠于家。“忠”、“孝”二字,为世间美德之本。世法里头讲到根本,真正的根本,“忠、孝”。“孝”里头最重要是敬。所以我们学佛,求学、亲近善知识,能不能得到他的真传,全靠“孝、敬”。我们以孝敬父母的心孝敬老师,就能得真传。老师传不传你全能得到,不传也得到,为什么?他的言行举止是身教,你常常亲近自然就学到了。口里面教导是言教,身教比言教更重要。

夫子,孔子在日常生活当中,真正做到了“温、良、恭、俭、让”,待人接物温和,善良,都从身上表现出来,恭敬、节俭、谦让,他做出来了,这是什么?能做出来了,这个人就是圣人。孔子是什么样的人?学生对老师的赞叹,五德,一切时、一切处你看他老人家。所以我们要学温和,要学善良,要学恭敬,要学节俭,要学礼让。

那么佛,佛是以十善,十善里面有“温、良、恭、俭、让”,普贤菩萨十愿,十愿里头有“温、良、恭、俭、让”。十愿是“礼敬诸佛”,把“礼敬”摆在第一。一切恭敬,诸佛是哪些人?是一切众生。“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对众生不恭敬,就是对佛不恭敬。我们怎样对佛恭敬,要对一切众生跟佛一样恭敬。我们善于分别,心不平,心不干净,所以普贤行做不到。普贤行谁做的?华严圆教初住以上,声闻、缘觉做不到,三乘菩萨做不到,这个我们要知道。我们能做到,就超过二乘、就超过三贤。“三贤”是十住、十行、十回向。

=========================================================

得真干才行,不真干不行。在哪里干起?就在日常生活,处事待人接物,非常重要!你真做,你是好人、你是圣贤,圣贤所居住的地方,就有善神保佑,这个地方就不会有灾难。到哪里找圣贤?自己发心去做圣贤。把中国传统“五伦、五常、四维、八德”,佛法里面,“三皈、五戒、十善”做到了,就是圣贤,你住的地方就不会有灾难。一个人有福,住在这里,这个地区的居民都沾光了,都得到你福德的加持。为什么不干?为什么不认真、努力去干?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末法时期       证果)(五明学佛网:末法时期       证果)  

 元音老人: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五章 证道 3 证果时间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卅章 证果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原书教材 第卅章 证果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第三十章 证果次第  

 永本法师:天台小止观 证果实相 十二 

 永本法师:天台小止观 证果实相 十一 

 永本法师:天台小止观 证果实相 十 

 永本法师:天台小止观 证果实相 九 

 永本法师:天台小止观 证果实相 八 

 永本法师:天台小止观 证果实相 七 

 永本法师:天台小止观 证果实相 六 

 永本法师:天台小止观 证果实相 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