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念佛内涵


   日期:2010/1/15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念佛的实修观念与实现要领

◎黄墩岩讲述

《第25单元》佛内涵的第二个角度 ~

慈悲喜舍四无量心

念佛修行的着力点,

就在于当下所缘起的那一个念头的作用上。

一般人所缘起的每一个念头,

它们的生起与流向,

都是由业力习惯所操纵出来的品质与显现﹔

而有真实的在念佛修行的念佛行者,

他每一个念头的内容,则是属于佛内涵的品质与显现,

这是念佛行者和别人很不相同的关键。

修行念佛法门的人,

必须尽可能的通达佛内涵的总体内容,

如果愈通达的话,

就愈能够把“佛”号“念”得愈真实、愈诚心、愈专一。

所以,对于更多角度的明白,

应该是为了要更通达于佛内涵,

而能够把佛“念”得愈真实的缘故。

另外一方面,则是因为说~

我们每一个人的学习背景,都不太相同。

如果只是从单一角度的说明,

有时候,并没有办法落实在他~

内心的吸收系统中来产生相应与共鸣。

接着,我们就从第二个角度,

再来谈一谈“佛内涵的总体内容到底是什么呢?”

第二个角度,

四无量心,就是无量的慈心、

无量的悲心、无量的喜心、和无量的舍心。

对于四无量心的认识与修行,

大家比较容易忽略掉的地方就是~

我们都并没有深刻的在领会着“无量”的含意。

所谓的“无量”,

就是没有预设立场的、不必附带条件的,

就是没有限量、或是没有限设的意思。

比如说,对于自己的亲人,

我们其实都能够很自然的慈悲喜舍了﹔

可是,对于非亲非故的人呢?

又比如说,对于某一些特定的对象,

譬如,对于不同党派的、或是不同理念的人,

我们不但会忘记要慈悲喜舍,

甚至还可能会有“幸灾乐祸”的心态呢?是不是呢?

或者是说,当自己的心情还不错的时候,

倒是还会有几分慈悲喜舍的味道﹔

可是,在情绪低落时,就不是那个样子了。

经过了以上的说明,现在,大家应该都已经了

解说~我们虽然都知道“慈悲喜舍”这项佛内涵的内容﹔

却也时常并没办法更进一步的领会到“无量”的教育重点,

这是我们在认识“四无量心”的时候,

都很容易忽略掉的地方。

也就是说,谈到了“四无量心”的修行时,

它的修行重点,其实是在于“难行而能行”的地方﹔

因为,在这里,才可以认证到~自己的慈悲喜舍,

到底是不是属于“无量的”、或是“有限的”?

大家知道吗?

阿弥陀佛的“阿弥陀”这三个字,

就是代表着“无量”的意思喔。

所以,对于“无量”的慈悲喜舍,

我们净土念佛人更应该努力的精进才对。

慈悲喜舍的“慈”,

它就是在指~我们都应该要具有慈善的概念与态度。

当我们在称念着佛号的当下,

都必须能够提醒自己~要善良温暖而柔和的,

愿意为~促进大众的幸福而勇敢的服务着。

那么,有亲自实现了慈无量心的念佛人,

他又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

在提醒而实现了无量的慈心时,

念佛人心中那一些属于瞋恨与恶念的业力习气,

很自然的就会消失于无形;

并且,心中也能够毫无对抗与敌意,

而安和的经验着生命与生活。

为什么呢?因为~无量的慈善心,正是佛内涵的随缘显现﹔

在心性佛内涵的显现中,

总是能够柔软的包容与尊重着众生,

所以,自然就能够帮助了别人,也同时的帮助了自己。

慈悲喜舍的“悲”,

它就是指~悲悯的态度与概念。

一份悲悯的无量心,

总是不忍心看见众生在受苦,而却得不到救助的样子。

所以,

念佛行者会很愿意的伸展出自己的善意与能力来护慰着众生。

我们念佛行者,每当在称念着佛号的同时,

如果有提醒自己~要实现无量的悲心于当下的话,

将不会因为冷酷或冷漠而伤害到众生,

更不会因为自我和自私的缘故而麻烦了别人﹔

同时,也会在大悲心的付出行动中,

感应到自心中的温暖与力量

为什么能够这样的救度他人、也度化了自己呢?

因为~无量的悲悯心,正是佛内涵的随缘显现﹔

在心性佛内涵的显现中,总是会站在众生的立场啊

,所以,当然能够恰如其份的救度一切众生,包括念佛者自己。

慈悲喜舍的“喜”,它就是指~喜乐的概念与态度。

喜乐的无量心,它最明显的特点是~

内心会时常的保持着松坦与欢喜的感觉,

并且,很乐意见到众生的成功与笑容~

而由衷的加以赞美与祝福。

我们在念佛法门的修行中,在称念着佛号的同时,

如果有提醒了喜乐的内涵而实现于当下,

那么,心中那一些属于厌恶与嫉妒的业力习惯,

在诚恳与真实的祝福中,

自然就能够得到了净化与融化,

而在念佛的当下,显现出自然的松坦与喜乐。

为什么呢?

因为~无量的喜乐心,正是佛内涵的随缘显现﹔

在心性佛内涵的显现中,

总是能够随缘欢喜与发挥随喜功德和普皆回向的。

所以,念佛人当然不会凝聚着嫉妒与苦闷在心底啊。

慈悲喜舍的“舍”,它就是在指~舍执的概念与态度。

什么叫做“舍执”呢?

就是要放舍得掉一切的执着观念﹔

当然,我执化的观念,

肯定是我们都应该要放舍得掉的坏习惯。

舍执的无量心,它的内容是什么呢?

就是要如实的明白着~

现前当下,这一份能够发生感觉的身心作用,

以及所感应到的外在尘界,这一切内外的现象,

原本都是属于空无实性、了无自性的缘起显现。

只要放舍得掉我执化的观念,与休息了妄想的习气,

我们将能够明白与领会到~

这身心尘境的一切内外相,

其实是本来空寂、也是本无扰乱的一种随缘显现而已。

我们修行念佛法门的佛弟子,在称念着佛号的同时,

理应要提醒自己,

在当下就要放舍得掉一切的执着与习气。

如果能够尽可能的实现得开,

那么,如此的念佛行者,

将能够平静而安实的放舍了爱憎分别于当下,

也会自然的休息了各种感官的欲动,

而能够纯净且平等无执的无忧与自在了。

为什么呢?因为~无量的舍执心,

正是佛内涵的本质与随缘显现,

而在心性佛内涵的显现中,

总是会放得下“自我本位”的执着习惯。

所以,凡是能够实现了“舍无量心”的念佛行者,

当然就能够相应到“本觉”的显现啊。

在这里面,我们一时之间,比较难以通达的,

有可能就是第四个的舍执之心。

在这里,想先提醒大家的是~

在四无量心的实际修行中,

原本是在念佛的一念之中,就要总体具足的﹔

但是,如果必须要分一个前后顺序的话,

则应该是要把舍的智慧心排在最优先的顺序才对。

只不过呢?有些人对于舍无量心的解说与认识,

都还只是停留在“布施”或“施舍”层次上的观念在打转,

这实在是有待调整的地方。

其实,施舍的概念,

应该是属于慈与悲这两门的修行吧?

您说是不是呢?(舍:放下与休息)

那么,在你称念着佛号的同时,

您能够于一念之中,把佛内涵的四无量心,

随缘、清净而自在的显现于念佛当下吗?

或者是说,在称念着佛号的当时,

您到底又能够随缘的显现出多少佛内涵的品质呢?

其实,在称念着佛号的同时,想要把四无量心,

总体显现于一念当下的话,这恐怕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但是呢,在称念着佛号的当下,

我们也应该要自我提醒一下,看一看自己~

至少有没有实现出慈悲的佛内涵呢?

或是~至少有没有随缘的实现了服务的佛内涵呢?

或者是有没有随缘的实现了“喜乐”的佛内涵,

甚至是舍执的“智慧”佛内涵呢?

敬请知行合一,有实现了多少就算多少!

只要有落实的加以实现的话,

或多或少或深或浅,总是会恰如其份的相应到~

自心中本然就具足的佛内涵而欢喜自在。

更何况说,

就是因为并不容易念念如实的相应着佛的总体内涵于当下,

所以啊,我们才要持续的称念着佛号,

不要让念头又去投靠无明的业力系统啊。

因此,我们都要好好的都摄着六根的欲望习惯,

同时,佛念当前,念念相续,日久功深,习惯成自然。

当自然又转化为本然时,

那么,你对于经典中所说的~

“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的真实,

不但就能够心领神会,

也肯定是不会再有什么不必要的惊恐与疑惑了,

南无阿弥陀佛。

黄墩岩居士作品站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