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袁了凡家庭四训讲记


   日期:2014/7/14 15:0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净土法门法师讲述

献给——勇于改造命运的人

“命中注定”,大家耳熟能详。

但 是

真有一个操纵命运的主宰吗?

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自己”!

人虽是命运的主人翁,却常为命运所戏弄!

愿 您

看完此书后,能走出被命所运的阴霾,

成为一个

勇于创造命运的人!

届 时

求富贵   得富贵

求升迁   得升迁

求健康   得健康

求子女   得子女

………   ………

有求必应  心想事成

不是命运的奴隶,

而是命运的主人——

真正掌握、操纵命运的勇者。

 献给——勇于改造命运的人

 前言…………………………………………(007)

  一、利根直探心源——顿修………………(011)

诚明是圣贤之道/格除物欲.提起觉照/守心如守城.对境如临阵

  二、钝根断恶修善——渐修………………(034)

赵阅道无愧于天/袁了凡命自己造

  三、格物致知之真义………………………(054)

去妄克欲/防邪存诚

  四、深明因果.止恶修善…………………(064)

  一、立命之学

  (一)孔公算准宿命………………………(090)

  (二)云谷劝导改造命运…………………(101)

     ⑴改造命运的原理……………………(101)

     ⑵改造命运的方法……………………(110)

①知过/确实反省.寻出薄禄.无子.短命之因……………………………………(110)

②针对缺失彻底改过……………………(121)

     ⑶修福积德超越宿命…………………(139)

考试夺魁/无子得子/高中进士/延寿廿余年

     ⑷教子知过改过. 修福积德…………(174)

  二、改过之法

  (一)改过之因——避祸纳福人之常情…(181)

     ⑴吉凶祸福皆有预兆…………………(181)

  (二)改过的基础——三心圆发…………(186)

     ⑴羞耻心——知耻能生大勇…………(186)

     ⑵畏惧心——知畏能生诚敬…………(195)

     ⑶勇猛心——知勇则能振奋…………(207)

  (三)改过的方法…………………………(211)

     ⑴从事相上改——强制于外.病根还在

       ………………………………………(211)

     ⑵从明理上改——事理既明.过将自止

       ………………………………………(213)

     ⑶从心地上改——一心为善.正念现前

       ………………………………………(228)

  (四)改过之效验

过消有吉兆.过重有凶兆/蘧伯玉行改过之学

  三、积善之方

  (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250)

     ⑴古德十人以证之/子孙昌旺.显贵

       .贤良.高官.厚爵.神明护佑……(250)

  (二)什么是善……………………………(277)

     ⑴善的辨别/真假.端曲.是非.正偏

      .满半.大小.难易…………………(277)

     ⑵善的定义/有益于人是善.

       有益于己是恶………………………(280)

  (三)随缘尽力修十善……………………(308)

与人为善.以身作则/爱敬存心.各得其所/成人之美.爱才.惜才.育才/劝人为善.多方开导/救人危急.如及时雨/兴建大利.提倡社会福利/舍财作福.破悭除吝/护持正法.敬重.修饬.宏扬/敬重尊长.忠孝传家/爱惜物命.以育仁慈

  四、谦德之效——修福积德以谦保之

  (一)满招损.谦受益…………………(346)

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

    ⑴古德五人以证之……………………(346)

  (二)虚心屈己.受福之基……………(356)

  一、怀才不遇.行善不昌………………(361)

功名不遂/妻子不全/衣食不继

  二、灶神现身.列举意恶遭殃…………(364)

  三、勇猛止恶修善.改造命运…………(383)

高中进士/失子复得/孙儿满堂/自享康寿

这本书虽然不是佛经,但是要把它当作佛经一样尊重。民国初年,净宗印光大师一生中对这本书极力提倡。他的弘化社,印送这本书约在百万册以上,由此可知,印祖对这部书的重视。不仅如此,而且还不断提倡教我们研究、实行、讲说。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是诸佛的法印。佛法是讲原则、讲道理的。所以佛经有五种人说,除佛之外,其馀弟子、天、仙、化人所说的,只要和佛说的宗旨一样,不违背佛的原则,佛都承认它是佛经。

我们看看这本书的内容,都是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等于是佛经。佛是讲理的,并不是只有佛自己说的,才称为佛经。这就是佛教值得人尊敬,值得人赞叹的地方。因此凡是符合佛陀教育的原理、原则,我们都应该看成是经典。尤其是这本书,经过祖师的证明,一再提倡,它是我们学佛的根基;不但是学佛的基础,也是一般人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根本。

创造命运是有一套学问,它是有理论、有方法的,这些理论方法就在这本书中。本书的分量虽然不多,但对于这方面确实掌握住纲领。所以我们想要改造命运、创造命运,乃至学佛真正有所成就,都要依本书的道理方法为基础,可见本书对于我们学佛修行是何等的重要!

近代虚云老和尚在《参禅法要》里面,提到修学佛法必须具备四个条件:

一、深信因果。对于因果报应的道理,要深深地相信,不能有丝毫的怀疑。

二、严持戒律。戒律是一门很大的学问,我们初学的人,不必在律学上斤斤计较,能把五戒十善持好就行了。不但是在家同修,就是出家同修,能将五戒十善持好就很好。明朝的澫益大师,通宗通教,著作很多,在律宗里,他也算是一位律宗的大德,但他在戒学里却自称是出家沙弥。他的学生成时法师,不敢跟老师比,就自称出家优婆塞,就是守五戒。所以我们学佛能严守五戒就很好了。近代的弘一大师,也是严持五戒,自称出家优婆塞。

三、坚具信心。不能被外面邪知邪见所动摇。

四、决定行门。八万四千法门,我们选择修那一门,决定行门以后,绝不轻易改变。

具备这四个条件,才算是真正学佛。所以,这四个条件,可以说是我们今后弘法利生——不但是弘教,就是在宗门里面,也是不能缺少的。总而言之,老和尚确确实实指出了今后弘宗演教的方向,这是我们必须要遵守的。

在《四十华严》甘露火王这一章里,提到了修学有六大纲领,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那是佛陀在华严会上所说的,任何世出世间的学问,都超越不了这六桩事,经文里述说得非常详细。甘露火王是一国之主,每天还会犯错,他除了处理政事以外,还要抽一点时间来听经。在宫廷里有讲堂,要请谁来讲呢?总是一些有大智慧的大沙门、婆罗门,或者证了道果的圣人,请他们来演讲。国王率领大臣们,天天都上课,习以为常。所讲的内容,可归纳为六大类——什么是善法?什么是恶法?什么是正法?什么是邪法?那些法与我们有利益?那些法与我们有害?就是这六桩事情。世出世间学问,归纳起来亦不外这六桩事,也就是叫我们能辨别善恶、辨别正邪、辨别是非、认识利害。学问之道无他,如此而已。《了凡四训》在这方面提出了相当正确的看法。

《了凡四训》是这本书的名字,“了凡”是写这本书的人。了凡的“凡”字,有两种说法。第一是讲到人,如果不是佛、菩萨、罗汉这些圣人,就是一个平常的凡人。“了”是明白,也是完结的意思。“了凡”就是明白做个平凡人是不够的,应该要做最上等的人。就是说凡是平常人所动那些不好的念头,要渐渐消除,所以称作“了凡”。第二、就是指作者袁了凡先生。他是明朝人,原名黄,字坤仪,出生在江苏省苏州府的吴江县,原本命中注定没有孩子、寿五十三岁、官做到县长。但他喜欢做善事,并且信仰佛教,因积极修福积德而改变了命运——无子得子、高中进士、官位追赠到尚宝司少卿、享寿七十四岁。因为他是一个大善人,所以大家都尊重他,称他“了凡”先生。

《了凡四训》是袁了凡先生教训他儿子的四篇文章,我们读起来,当然与经典不相同。这四篇文章从头到尾细看一遍,几乎都是说我们的毛病,知道毛病就得要改,不改就不能入道。所以这四篇当中的两篇——改过、修善——是《四训》的重点。我们印的这个本子,有印光法师的序文,我们可以把它当作玄义(简介)来读,序文的小注,是尤惜阴居士作的,相当扼要,可以帮助我们理解。

一、利根直探心源——顿修

圣贤之道。唯诚与明。

祖师的这篇序,这两句是总纲。‘圣’可以称为佛,‘贤’可以称为菩萨。我们通常讲“三贤十圣”——十住、十行、十回向的菩萨,是贤位的菩萨;初地以上至十地菩萨,则称为圣。我们要想成佛、成菩萨,从纲领上讲,就是这两个字——诚与明。八万四千法门,无论修什么法门也离不开这两个字,离开这两个字,方向就错了,就是常言说的盲修瞎练。我们如果能守住这两个字,这就是菩萨道,也就是圣道。

怎样叫做‘诚’?诚很不容易做到。在佛法里讲‘诚’,就是“定”;‘明’就是“慧”。诚是体,明是用,《金刚经》、《楞严经》里面说得很多。‘诚’就是如来藏的性体,就是常住真心,在菩提心里面讲,就是直心。佛在《无量寿经》里,给我们说的“至诚心”,就是‘诚’的意思。

‘明’是智慧,对于一切事相、一切事理,都能够通达明了而没有错误,叫做‘明’。所以‘明’在我们初学佛的人来说,就是省察的功夫。我们要常常反省、检点、观察,而后才能做到改过,才能够做到积善。改过与积善,在世尊教法中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要建立在‘诚’、‘明’的基础上。我们如果没有诚明,就不晓得什么是恶,什么是善,那还谈得上改与积?唯有诚明的人,才懂得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要改恶,要修善。所以,‘诚’也就是自净其意。诚明两个要同时具足,即诚而明,即明而诚,就是佛法里讲的定慧双修,修到定慧不二的时候,自自然然就证果了。证什么果呢?圣道当然就是证得圣果——无上菩提;也就是《华严经》上讲的无障碍法界——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的圣果。所以祖师在这里给我们一语道破:‘圣贤之道无他,诚明而已。’不但整个《了凡四训》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上,可以说世出世间法都是以这个为根基。所以说,《了凡四训》教给我们什么?就是教我们‘诚’、‘明’这两个字。

圣狂之分。在乎一念。圣罔念则作狂。狂克念则作圣。

‘圣’就是圣贤人;‘狂’就是凡夫、愚昧、狂妄之人。愚狂之人和佛菩萨的分别在什么地方?祖师给我们指出来,在于‘一念’;一念可以说就是上面的‘诚’与‘明’。以下祖师引用《书经多方章》的两句话:

‘圣罔念则作狂’,简单的讲,佛菩萨如果失掉了觉察,就是凡夫。‘罔念’就是失掉觉察。‘念’是觉察,‘罔’是失掉、没有了。《大乘起信论》里面讲:“一念不觉而有无明。”罔念就是不觉;起了无明,圣人就变成凡夫。

‘狂克念则作圣’,‘念’是觉察,‘克’是克服。凡夫要是念念觉悟,他就是佛菩萨,可见得凡夫与佛菩萨,不过就是迷悟一念而已。由此可知,觉察的功夫太重要了!在佛法里讲,就是“照”的功夫。“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寂”就是诚,“照”就是明。诚而明,寂而照;明而诚,照而寂,圣凡的分别就在此地。

其操纵得失之象。喻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可不勉力操持。而稍生纵任也。

‘操纵得失之象’,‘操’是操守,‘纵’是放纵。我们要是有操守,圣贤之道就可以得到了;我们要是失掉了操守——放纵、放逸——我们就得不到了。这种现象,好比‘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因为我们无始劫以来,就把操守失掉了,生生世世都是放纵,而养成了放纵的习气,现在叫我们操守,很难提得起来。因此真正有志要想修圣贤之道的人,就不可不勉力操持了,这就要带一点勉强。谁勉强你呢?你得要自己勉强自己,要勉励自己奋发自强,不可以稍生纵任。

须知诚之一字。乃圣凡同具。一如不二之真心。

刚才已说过,‘诚’是体——宇宙万法的理体;就是常住真心,也就是《楞严经》所说的如来藏性。四圣六凡皆是依据如来藏性。藏性虽然随缘现十法界依正庄严之相,但藏性确确实实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来不去。我们再作一个简单的比喻,我们每天照镜子,镜子好比真心,清净光明;镜子里面所照的影像,好比真心照十法界依正庄严之相,无论照好的相、丑的相、善的相、恶的相,镜子的体从来没有变过。性体亦然,所以凡圣同具不二,随缘不变,这是‘真心’。

明之一字。乃存养省察。从凡至圣之达道。

‘存养’的‘存’,是讲我们的存心;‘养’是修养;‘省’是反省、省察。我们要是能不断地在这里存养反省,我们就可以从‘凡’夫达到‘圣’贤的果地。这是把超凡入圣的原理、原则,给我们指出来了。

然在凡夫地。日用之间。万境交集。一不觉察。难免种种违理情想。瞥尔而生。

我们现前是博地‘凡夫’,既然在凡夫地位中,我们很少会用诚明的功夫。在日常生活当中,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一不觉察’,就会做错事。一不觉察,内心生起愚痴烦恼,贪、瞋、痴、妄等等的邪念,忽然发动了,这是意业;身与口,免不了要造种种罪业。为什么有这些呢?因为我们没有觉察。如果能觉察,就不会有贪、瞋、痴、妄。我们想想看,有几个人会用?会用觉察,就是我们常讲的提起“观照功夫”,观照功夫叫觉察。《金刚经》里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我们如果能在日用平常,依经训的标准观察内心、外境,绝不会起贪瞋痴妄,这叫诚与明,这叫行菩萨道。《楞严经》里有两句经文“观相原妄,观性原真”。这八个字,我们要能够时时刻刻提得起来,境界相一现前,根尘相接触的时候,立刻就觉悟到“相”是虚妄,“性”是真实的,就不会有妄念,不会有贪瞋痴慢了,这就是“觉察”,也就是前面讲的省察功夫。这一点我们千万要记住,不能错会了意思,如果觉察我今天做了什么事情,这样你觉察一百年,也还是一个凡夫,那是不觉,这就是会用功和不会用功的区别。我们读诵大乘经论,有没有受用,也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依经中的教训去做。

此想既生。则真心遂受锢蔽。

我们不能觉察善恶、是非、利害,‘则真心遂受锢蔽’。佛经常讲,真心被无明烦恼盖覆住了,“如金生锈,如镜蒙尘,一片天真遂为人欲所蔽”。金、镜子,比作真心。生锈、蒙尘比作贪、瞋、痴、无明;有了这些东西,一片天真遂被人欲所蔽,这个意思是五欲六尘把我们的真性盖覆住了。

而凡所作为。咸失其中正矣。

我们的所作所为失掉了‘中’与‘正’,都是偏,都是邪;既偏且邪,就落于小人肆无忌惮之一路。我们想一想,我们现在所作所为,是不是偏与邪呢?要说我们偏见,我们就不高兴;说邪行,我们也不高兴。自己要检点自己,如果自己时时被外面境界牵着鼻子走,如何能得到中与正呢?自己要明了、要晓得、要承认,这才叫勇。勇于认错,勇于改过,这是超凡入圣的根本。

若不加一番切实工夫克除净尽。则愈趋愈下。莫知底极。徒具作圣之心。永沦下愚之队。可不哀哉。

祖师这几句话,都是为发心想学圣学贤的人所讲的。既然发心想学圣学贤,就一定要做‘切实工夫’,这里着重在‘切实’两个字。

‘克除净尽’,克除五欲六尘、偏邪之见,不但要除,还要除得干干净净。如果不能够把这些偏邪的知见去干净,就愈趋愈下没有底极。

我们一定要晓得自己有过失,要发心改过自新,能改过才叫“大勇”。我们中国圣人所讲的三达德——“智、仁、勇”,与佛讲的三菩提心意思是一样的。谁是真发菩提心?谁具足三达德?能够承认自己过失,能够改过自新的人,这才是真正的菩萨,真正圣贤人。否则我们依旧是悠悠泛泛,如这里所讲的‘徒具作圣之心’。‘徒’是徒然,指有心,但没有去做。我们想成佛、想成菩萨,但日用心行并不像佛菩萨的想法,永远是个妄想。

前面说修圣贤之道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能改过修善,必然是造恶积恶;积恶愈积愈深,那有不沉沦的道理!‘永沦下愚之队’,入了下愚那一队去了。这对于一个发菩提心,已经闻到佛法,知道发心,知道佛法功德利益,而不能够确实去修证的人,实在太可惜了!

然作圣不难。在自明其明德。

成佛作祖难不难呢?成佛作祖这桩事情,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做得到的,问题是我们肯不肯做。诸位同学,这次启讲,感触很深!我读此书是在二十六年(公元一九五三年)前,如今我讲经已经讲了十八年,讲《了凡四训》是头一次,应当在二十年前就要讲了;以往都是在大乘经典里面兜圈子,好高骛远,建的是空中楼阁,没有好好地在基础上下功夫!二十年前我就看过印光大师这篇文章,虽然是看了,没有看清楚,没有把它当一回事,也不觉得很重要。一看《了凡四训》是世间法,是父亲教训儿子的,讲的话还不错,还有点道理,就不再去理会它了。现在二十几年下来,都搞的空中楼阁,一事无成。回头再看这本小册,大彻大悟,才晓得这是无价之宝。

这本书是大小乘的基础,没有它,大小乘都落空。我们现在要作圣,确实不难,从这里打基础。我们把这个道理明白了,在日常生活中照着去做,命运立刻就会改过来。大家要能好好的做,三个月就能见效了。祖师告诉我们为什么作圣不难呢?因为在‘自明其明德’。这是《大学》上的一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德’就是本性,也就是前面讲的诚与明。‘明德’在圣不增,在凡不减,人人本具照耀天地之真心。明德上面再加一个‘明’字,可见这个明德,现在是不明。为什么不明呢?被五欲六尘的烦恼所盖覆住了。我们想作圣,只要把我们的明德恢复就行了。换句话说,把本来的明德上面那些障碍、蒙蔽去掉,我们的明德就恢复光明了。

下面是教给我们明明德的方法。

欲明其明德。须从格物致知下手。

‘物’是物欲,是对于物质上生起种种贪求的欲望,我们把它归纳为五欲六尘。‘格’是格正;司马光解释“格”为格杀。格杀什么呢?格杀五欲、贪、瞋、痴、妄念。尤注为“绳愆纠缪,格其非心之谓”。明明德要从这里开始,这就是佛法常讲的“放下万缘”;‘格物’就是放下万缘。万缘是什么呢?“万缘”就是物欲;物欲障碍我们真心,障碍我们清净心,如果我们不能将它放下,不能将它格正,清净光明的觉性就不能透出来。

‘致知’就是看破。我们得要有智慧,“努力觉照,勿令昏散之谓”。这里的‘知’,不当一般的知识讲,这个‘知’是觉的意思,尤注注得很好——“觉照”的意思,就是前面所讲‘明’的意思。‘致知’是觉照,念念觉照,这是真实学问,‘格物’是真实功夫;“看破”是真学问,“放下”是真功夫,要从这里下手。

倘人欲之物。不能极力格除。则本有真知。决难彻底显现。欲令真知显现。当于日用云为。常起觉照。不使一切违理情想。暂萌于心。

这里再细说功夫与学问的方法。‘倘’之一字是假设,假设人欲之物,如果不能极力地格除——拿佛法来讲,就是放下再放下,彻底地放下。这确实是很难,有人对钱财放得下,对名位放不下;有些人名放得下,利又放不下。换句话说,五欲六尘总有一两样放不下的。世间法放下了,出世法也要放下;极力格除,除到干干净净。

《楞严经》说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说得相当精辟。空、不空如来藏,都是给我们讲这个道理。为什么要我们彻底放下,因清净心中一法不立。要真正做到像禅宗六祖惠能大师所讲的“本来无一物”,就是此处讲的‘极力格除’,格除得干干净净,心里面一物不存,一法不立。这时真如本性里的般若智慧、光明就现前了,本有真知就透出来了。真正的智慧是我们本有的,不是外面求来的,像明镜一样,明镜的光明不是外面来的,是它自己本来有的。镜子上面的灰尘盖得很厚,失去照的作用,只要把灰尘去掉,便恢复它“照”的作用。“能照”是镜子本来的,并不是我们给它的。聪明智慧是本来具有的,心地愈清净,智慧就愈高。心愈净、愈定,智慧就愈大,这是一定的道理。

我们看一个人的心定不下来、静不下来、心里一团糟,这个人绝对没有智慧。世出世间法是一样的,办大事的人,心常常是静止不动的。什么境界现前,他都能如如不动,这样的人才有智慧光明,才能把事情处理得恰到好处。如果事情一临头,心里就慌乱,这种人绝对成不了器。我们要开智慧,就要从定境中下手。所以我们要是不能够极力格除物欲,本有的真知没办法现前,亦难彻底显现。换句话说,我们本具的般若智慧,我们有一分格致的功夫,智慧就透一分;有十分的功夫,就透十分的智慧。智慧的显现,就以我们格致功夫的深浅而定。

‘欲令真知显现,当于日用云为,常起觉照。’这句话也就是教我们平常用功的方法。‘日用云为’就是日常生活,从早晨起床到晚上睡眠。就在日常生活当中,长期不断觉照,就是使觉照的功夫不要间断。为什么呢?觉照的功夫一间断,无明就起来,烦恼就现前。我们觉照的功夫提起来的时候,无明没有了,烦恼也没有了。烦恼好像霜露一样,觉照就像太阳一样,太阳一出来,霜露就溶化了,烟消云散了。可见得这觉照的功夫,对我们是非常的重要。

‘常起觉照’,重要是在‘常’字。偶尔的觉照我们也有,就是不能保持‘常’这个字。其实觉照的功夫,在我们现在的人来讲,有五分钟、十分钟,就很不容易了。我们自己想想,在一天当中,有没有五分钟、十分钟的觉照?恐怕从早到晚,一刹那也没有。但我们听经的时候,也许会有一点,在认真听讲的时候,会有一点觉照的功夫。但是离开讲堂以后就又忘掉了,功夫又提不起来。如果不常常听经、看经的人,单单烧香拜佛,恐怕一生当中,难得有几次觉照现前。失去觉照的现象,就是‘违理情想’。‘理’就是指前面的‘诚’与‘明’、“真心不二”之理,也就是《楞严》所讲的“相妄性真”之理,《金刚经》所讲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违背这个理,一定是落到情识一端去了。‘情想’起来就是分别执着,这时候就是“识”作主了。理是“性”,情是“识”。换句话说,转本性成阿赖耶识,成为情想。转真如本性成阿赖耶识,就是“转圣作狂”了,这是大大的颠倒。祖师在这里教导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提起觉照功夫,‘不使一切违理情想,暂萌于心’。不要常有违理情想,连暂时有这个现象,也不可以。由此我们可体会得古人常讲“不怕念起,只怕觉迟”的深意。“念”就是违理情想,我们不要怕,怕的是没有觉照。只要有觉照,违理情想立刻就烟消云散,常住真心就立刻又恢复光明。

“如此则庶乎处暗室无亏,履平地若恐,对青天而惧,闻雷霆不惊。”这是尤注举几个例子,说我们心安理得。也就是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提得起观照的功夫,虽处暗室也不做亏心事,因为我们的心地永远是清净光明的。

常使其心。虚明洞彻。如镜当台。随境映见。但照前境。不随境转。妍媸自彼。于我何干。来不豫计。去不留恋。

这几句话,对我们修行人作用太大了。我们为什么被境界转呢?所谓被别人牵着鼻子走,这是我们不会修。印光祖师在这里,才传授我们看家的本事。首先叫我们‘常使其心,虚明洞彻’。心要虚、要明,‘洞彻’两个字是形容虚明的。心里不能有一物,也就是不能有牵挂,不可以有执着。为什么不可以有呢?因为真心里本来没有。凡是心里有牵挂、有分别、有执着,都是妄心,不是真心,真心里面没有这些。我们要觉悟,心里有牵挂,就要想到这错了。妄心在用事,就要认识这是妄心,不是自己的真心。

‘如镜当台’,心好像明镜一样。‘随境映现’,随着外面的境界映照。古人讲:“胡来胡现,汉来汉现。”古时候的外国人,我们称作胡人。外国人走到镜子的前面,镜子就现一个外国人的影像。“汉”是我们中国人,中国人在镜子面前,现的是中国人的影像。事实上镜子里,并没有汉跟胡,镜子里面空空洞洞,什么都没有,它可以随着境界而现像。虽随着外境现像,‘但照前境,不随境转’;它只是照外面的境界,外面的境界并不能转变它,因为它永远如如不动、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心地里头一物也没有,无牵无挂。如果说看到镜子的像,觉得这像不错,把它画上去,那就染上了,就为境界所转了。

我们现在很可怜,随着外面境界转。眼见色,为色所转;耳闻声,为音声所转,一点都作不了主。古人把这样的人比喻作老牛,牛被人用一根绳子穿在鼻子上,牵着走;叫他到东就到东,到西就到西。我们现在,鼻子就被五欲六尘牵着走,我们想想看可不可怜!为什么呢?就是我们自己的心作不了主宰。我们不知道,真心是不动的、是空寂的、湛然的、灵虚的,换句话说,我们自己不认识自己。禅家话头里面,有参“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就是自己本人,我们不知道。没找到本人,把假的当作真的,真的完全不知道在那里,迷失了。外面境界相与我们有没有干涉呢?没有干涉,正如同明镜现像一样。

‘妍媸自彼’,‘妍’是美好,‘媸’是丑陋。镜子照的像,美也好、丑也好、与镜子何干呢?并不相干。所以我们自己的心就是一面镜子。神秀大师讲:“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五祖也很赞叹,因为初学的人能够这样用功,也就不错了。我们自己要常常想,我们这个心像明镜一样,照虽然照,一尘不染。好、丑、香、臭是外面的境界,我之心如镜子,实在不染、如如不动,我们初学能够这样用功就不错了。虽然这不是第一义,也算是第二义,与第一义就相差不远了。《楞严经》所谓的第二月,捏目所见的第二月,而不是水中的月影。所以把心比喻作明镜台,是第二月,也就相当难得了。

所以外面五欲六尘的境界,确确实实与自己心性没有关系,这个道理要是明白了,自然‘来不豫计,去不留恋’,这有多自在,多自由!境来的时候没有欢喜心,也没有期望我要等待着它;去了,心里也没有烦恼,不留恋。就像明镜照物一样,来的时候,明镜没有欢喜;去的时候,也没有烦恼。几时我们六根对外面六尘境界,能做到这样,我们在佛法里面,基础算是打好了。好像盖大楼,地基已经打好了。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的时候,如如不动,这是何等的重要!当然我们都想得到这样的功夫,可是话说回来,这个功夫真正修学起来,又谈何容易。难与易,在于我们自己的诚心,如果我们诚心地去做,就不难;假如我们放纵地去做,那就难了。我们不认真,马马虎虎地做,很难有绩效。下文是祖师教给我们对治的方法。

若或违理情想。稍有萌动。即当严以攻治。剿除令尽。

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的时候,心里面妄想分别、贪瞋痴慢的念头,只要一动,马上就要对治。这种念头一动就是病。在这一动念时,立刻就下针砭,要治疗它是很容易办得到。必须要想法子对付它,‘剿除令尽’。

如与贼军对敌。不但不使侵我封疆。尚须斩将搴旗。剿灭余党。其制军之法。必须严以自治。

这个比喻很好懂。把烦恼比喻为‘贼’,这是佛经常用的比喻;六种根本烦恼,也称之为六贼,因为它能贼害我们的真心本性。把我们真如本性里的功德智慧都障盖住,而不能现前,所以把它比喻为贼。也有的地方,把六尘比喻为贼,六尘是色、声、香、味、触、法,若心执取,这些也能染污我们的真如本性。所以对待烦恼,对付五欲、六尘,正‘如与贼军对敌’一样。我们要是不能克服它,它就要战胜我们;换句话说,不是它投降,便是我投降。我们要能够战胜了,我们就是圣人,就是佛菩萨;要是败了,就是凡夫,还是在六道轮回,永远没有出头的日子。所以对付五欲、六尘,要像作战一样,不但不能叫它侵犯我们的本性,而且要把它消灭得干干净净,这功德才能算圆满,才能够成就。‘其制军之法’,就是平素对自己的训练,自己训练成一套看家的本事,来对付五欲、六尘,对付无明烦恼。

以上是修行理论的依据——祖师教我们破除妄念的方法,应当常使我们的心‘虚明洞彻,如镜当台’。如果做不到,怎么办呢?印祖又教我们,应当在妄念刚刚动的时候,就要觉悟,才能把妄念止住。所以好比作战一样,不但我们要阻止敌人侵入我们的疆土,而且还要把敌人消灭干净。一般讲,扫除贼寇当然要靠兵力,而平素练兵,要‘严以自治’。换句话说,一定要严格自治。

毋怠毋荒。克己复礼。主敬存诚。其器仗须用颜子之四勿。曾子之三省。蘧伯玉之寡过知非。

怎样‘严以自治’呢?在古人当中,举三个具体的事例给我们看。我们要想道业上有成就,在德学上有所建树,看看古人是怎样做的。首先教我们‘毋怠毋荒’,‘怠’是懈怠(懒惰),‘荒’是荒废,这是求学修道很大的障碍。懈怠、荒废必然不能成就,这两点首先要戒除。可是这两点确实很不容易戒除,十个人中恐怕就有五、六个人有懒惰的毛病。我们怎样才能对治懒惰呢?如何对治荒废?对治的方法,就是要从‘克己复礼’做起。首先克服自己的毛病,就是前面所讲的两大毛病——懈怠、荒废。

‘主敬存诚’,这是老法师教诫学人,成败关键的所在,就在‘诚’、‘敬’。如果内有诚,外有敬,确实毛病就能克服了。真有这样的志气,有这样的决心;再做不到的话,那就学古人。尤注说得好:“颜渊善用克己工夫,恪守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之圣训。”

这是孔夫子教给他的,颜渊之所以能够成就,就是得力于这四句话,他能够守得住。‘礼’是讲节度,不能超过也不能不及,凡事都要合乎礼节。这四桩事情,在佛法里面讲,就是类似四威仪,此处特别注重视、听、言、动都要合乎礼。在今日环境之下,相当麻烦,为什么呢?现在大家不讲礼;也没有礼。换句话说,我们视、听、言、动,没有标准。

古书里面《礼记》、《仪礼》是周朝的礼;《二十五史》的《礼乐志》,是各朝各代的礼。现在我们民间,有一些婚丧的礼节,还守着满清时代的礼法。目前讲到守‘礼’就相当难了,现在政府公布的国民生活须知,就是现代的礼,我们要遵守。但是所订的可以说是纲领,不够周详,学佛之后,佛门里面有礼节,有生活的标准,就是“戒律仪规”。在家有在家的律仪,出家有出家的律仪,那是释迦牟尼佛给我们订的礼,比世间的礼更为详细、更为周密。我们视听言动都应该遵守这个礼,因为律仪之礼是凡、圣的区别。我们要想超凡入圣,就应当要学习。我们读《了凡四训》,就能找到最好的标准,不学佛的人,要找到礼的标准,在现代社会恐怕就不太容易了。

‘曾子之三省’,《论语》里面就有记载。曾子是孔夫子的学生。尤注:“每日以为谋不忠、交友不信、传授不习,三者密密在身心上勘验去。”

曾子每天反省三件事:

第一、别人拜托我们办的事情,我是不是尽心尽力的做到了。“忠”就是忠实,尽心尽力的做到。也许有人会说,今天没人托我办事,如果这样说那就错会意思了。比如说,你是一个公务员,长官交代你办的事情,就是别人托我办事。要是经商,或是做一个店员,你是不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忠职守,把事情做好呢?纵然是出家人,也不例外。在寺院里,常住有执事,做当家,或者做知客,今天是不是把自己的职务,尽心尽力做到圆满了,都属于这一条。

第二、交友不信。你对待朋友,有没有守信。换句话说,有没有信用。

第三、传授不习。“习”是温习、复习。老师教你的,你有没有温习,有没有照着做。“习”有温习、实习的意思。曾子也是了不起的人,他的成就是靠每天以这三桩事情,来反省、来检点自己。

‘蘧伯玉之寡过知非’,蘧伯玉是卫国的大夫,春秋时候的人,名瑗,字伯玉,年二十,已始行返省工夫。这就很难得了,二十岁就觉悟了,就不迷了。天天反省,天天检讨,每一天都是这个样子。所以说“逐日如是,日日自检”。天天反省,天天检点,他才晓得每天都有做错事情,事情不怕做错,怕的是不知道,知道就能改过自新。蘧伯玉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改过迁善,常见前非。至五十岁时,犹追咎四十九年之非”。人家的功夫就做得贯彻到底,不是做一天、两天,一年、两年。只要活一天,这种‘克己复礼’的功夫,就要做一天。这是祖师举出来的三个人,这三个人,也正是袁了凡先生自己取法的榜样。祖师在序文里提出来,也教导我们学习。

加以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与之相对。则军威远振。贼党寒心。惧罹灭种之极戮。冀沾安抚之洪恩。从兹相率投降。归顺至化。尽革先心,聿修厥德。

这还是从比喻上来说。‘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是形容戒慎恐惧的样子。中国大陆,黄河流域一带,冬天都结冰,人可以从冰层上走过去。如果冰结得很薄,走的时候,就要步步小心,一不小心就会沉下去,比掉在水里还危险。掉在水里还可以游得出来,掉在冰层里,那是游都游不出来。所以在薄冰上走要小心谨慎。深渊是像苏花公路,看那万丈悬崖,人走在那里得小心谨慎,丝毫不敢大意。以此形容修心、养性、求学,都应该要有这样的态度。以这个态度,与妄想、杂念来相对;好像你自己练精兵,与敌人相对一样。

‘军威远振,贼党寒心’,这是从前面比喻说的。只要你自己能‘主敬存诚’,能做到‘克己复礼’,一切的邪思自然都不能侵入。好比贼兵,看到对方有这样好的训练,这样好的士气,不必打,贼兵就投降了,从此以后就洗心革面。邪念与正思惟,从体上讲是一个,并没有两样。“体”是一个,“相”则不同。“体”是什么呢?在《楞严经》里面讲是如来藏性,随缘现相;此处讲是‘尽革先心,聿修厥德’。这是指人人本具的明德,明德就是《楞严》里面讲的如来藏性。只要我们有修德,性德就能现前,这样才能转凡为圣。

将不出户。兵不血刃。举寇仇皆为赤子。即叛逆悉作良民。

贼‘寇’,譬喻七情五欲种种的妄念;‘赤子’,譬喻真心、明德、如来藏性。可见得我们只要有修德,烦恼就变成了菩提。“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盘”,这要有修德,才能真的明了。觉悟时,烦恼原来就是菩提,生死就是涅盘,这个比喻好懂。贼寇投降了,洗心革面,他就是良民,就是好的老百姓。这个道理在大乘经论里面讲得很多,这里我们就不必详细说明了。

上行下效。率土清宁。不动干戈。坐致太平矣。

‘上行下效’,还是从比喻上说。什么叫‘上行’呢?上行是从根本上修,就是修心;在大乘经论里面讲的三如来藏,就是此处讲的上行,是从心地下手——心正了,行就正了——而不是在枝枝叶叶上着手。诸位想一想,颜子的四勿,当然就做得圆圆满满。如果心不正,勉强去做,向枝叶上寻求,功夫还是不得力,所以会修行的人从心地上下手。

‘率土清宁’,‘率土’是指心地,就是比喻心地清净,罪障就消除了。罪业要想消除,实不容易!我们造作罪业不是一生一世,无始劫以来,生生世世都在造罪业。固然我们常常讲忏除业障,能忏除得了吗?几个人忏除了?为什么忏除不了?因为都是在枝叶上用功夫。好比锄草,把上面剪干净了,根没有挖掉,过两天又长出来了,这就是永远没有办法忏除得尽的道理。在家礼佛、念佛、拜忏,自己一个人的力量不够,再去请几位法师,拜几天《梁皇忏》、罪业就忏掉了吗?好比草长得快,找个人来修剪修剪,没有除根。除根的忏法,别人帮不上忙,不但别的法师,就是佛菩萨来了也帮不上忙。那怎么办呢?要自己去做。几时心清净了,无始劫来的业障都消除了。所谓是“罪业如霜露,慧日能消除”。无始劫来的罪业,好比霜、好比露水一样,心清智现时霜露就消除了。

如果我们心地不清净,业障就没有法子消除干净,这是一定的道理。我们的心地没有达到究竟清净,但是我们向清净的路上走。心地清净一分,就消除一分的业障;清净两分,就消除两分的业障,不是没有效果;到了究竟圆满的清净,那就成佛了。无始劫以来的业障全都消除了,这叫做真正的修行。我们会不会呢?要是不会,下面祖师再举圣人用功的方法来教我们。

如上所说。则由格物而致知。由致知而克明明德。诚明一致。即凡成圣矣。

这是孔子的话,实在讲与佛陀教我们没有两样。这几句话,我们要好好的记住。从那里做起?从‘格物’做起,从‘致知’做起,尤注说:“因攻治罪过而觉照。”‘物’是指物欲,拿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指物质的诱惑。‘格’是拒绝的意思。‘格物’就是你要有能力拒绝物质上的诱惑。由此可知,五欲六尘包括在‘物’字里面,五欲六尘诱惑我们六根,我们六根跟它格斗,要能够抗拒它,不为它所动,不为它所诱,这就叫做‘格物’。我们想想,我们六根要被六尘所动摇,那里还有智慧!没有智慧,就迷惑了。要是有智慧,就不会被物欲所动摇;所以格物之后,才能致知,正知正见才能现前。这一个‘知’就是智慧,本性里面的智慧,而不是世间的聪明才智。为什么不是世间的聪明才智?因为这是从格物里面得来的;世间聪明才智,没有格物的功夫。可见得这个‘知’,即是佛法里面讲的“觉照”,就是这个功夫。

‘由致知而克明明德’尤注说:“因觉照而回复本具真心,照曜天地之本能。”这就是我们的‘明德’,在佛法里面就是恢复了本性,是禅家所说的明心见性。我们要知道,明心见性,孔老夫子也做得到。为什么他能做到?功夫路子正确,由格物而致知,由致知而诚意,由诚意而正心,所以才能明心见性,而后发挥全体大用;大用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孔老夫子所教诫的,就是菩萨道!后世人不如孔子。为什么不如?不懂得格物两个字怎么讲法。你看后来的大儒,将格物看作研究物质的道理;研究物理,变成现在的物质科学——完全用分别心、执着心、妄想心去研究,观察外面的境界、物相,那怎么能见性呢?怎么能得到真智慧呢?换句话说,怎么能得到圣人的智慧?可见一个字错解了,根本一错,后面完全都错了。格物就是“格正物欲”,古大德司马光就是这个说法。他是宋朝的宰相,也是个学佛受了菩萨戒的在家大居士,他的讲法与佛法的讲法没有两样。

‘诚明一致’,祖师在这一篇序文里面,一开头‘圣贤之道,唯诚与明’,就把这两个字标出来了。诚明要一致,这就成圣了。‘诚’是定、是体;‘明’是慧,是用,诚明一致,就是定慧等用,也就是体用不二,这才能证入。佛法里面讲证、讲入,《华严经入法界品》说的不二就叫入。诚就是明,明就是诚,诚明不二;诚是体,明是作用。我们应当从那里修起?要从‘诚’字修起,诚了就会放光明,若要从‘明’上修起,就不容易,相当之难,明了这个道理,可见得千经万论、无量的法门都是教我们修定,修定就是教我们学诚。

前清曾国藩先生解释‘诚’字,他的定义是:心里面没有一念的时候叫做‘诚’,动了一念就不诚了。心里面一念不生,这是定,在佛法叫做“三昧”现前。可见得儒家并不是不懂,他懂这个道理。可是现代人对这个字的真正意义,还有许多人不知道,说到‘诚明’,都觉得我很诚心,以为自己心很诚,以为自己很明,看东西大概不会看错。一天到晚胡思乱想,他还以为很诚了,这就是不知道自己的过失。没有颜回的反省功夫,没有曾子、蘧伯玉每天检点自己的功夫,自己有了过失还不知道,所以没有成就。如果晓得自己的过失,天天改进自己的过失,得到“定慧等用”、‘诚明一致’的时候,我们就不知不觉转凡成圣,证得圣果了。

二、钝根断恶修善——渐修

其或根器陋劣。未能收效。当效赵阅道。日之所为。夜必焚香告帝。不敢告者。即不敢为。

‘根器陋劣’,是指“夙障深重之钝根众生”。这是过去世造的罪业太多、障碍太重,这一类的众生不容易入道。那怎么办呢?还是要自己努力认真去做。再举出一位前贤来做榜样,叫我们学他。他是宋朝人,姓‘赵’名拚,‘阅道’是他的号。他的官阶做到御史,要以现在的政治体制来说,相当于监察委员。他“弹劾不避权幸,时称铁面御史。游宦成都,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合郡晏然,以太子少保致仕”。“致仕”就是现在说的退休,退休的时候他的官阶是太子少保,太子少保就是太子的老师。“卒谥清献”,清献是谥号。我们中国古人所谓盖棺论定,死了以后棺材板盖下去,皇帝给他一个评语,这个评语是代表他的一生。他这个谥号很好,“清献”就是一生清高。他一生,“为人长厚,存养功深。日间所为事,每夜必衣冠露香以告于天。”这是他了不起的所在,也是铁面御史他能得到的道理。这个人不做亏心事,每天白天做的事情,到晚上就穿着做官所穿的衣袍帽子,慎重焚香祷告天帝,报告自己今天白天做了些什么事情,每天都是如此。我们想一想,他要是做了坏事,他就不敢祷告了。天天如此,天天不敢做坏事。“晚年学道有得,临终与后人诀别,神致不乱,安坐而殁。有赵清献集刊行于世。”他的文章流传到后世,《赵清献集》收在《四库全书》的集部。这是祖师提举他给我们做一个好榜样,叫我们学他。

‘日之所为,夜必焚香告帝’,他是焚香祷告天帝,我们做早晚课,是不是也将一天所作所为,在佛菩萨面前祷告回向呢?我们今天做了些什么事情,不敢告者就不敢为。这一个办法,对一个业障深重的人,很有效。可见得我们过去世的业障深重也不怕,怕的是自己不肯发愤,不肯立志;真正肯发愤立志,佛慈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不管什么样根性的人,即使业障再重的,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那有做不到的事情!成佛作祖,不是求人帮忙,这事要问自己。上面讲的这三重对治方法,上根当然容易,中下根性,乃至于业障深重的人也有办法。这一段,可以说把改过自新、超凡入圣的事理都说个大概了。

袁了凡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命自我立。福自我求。俾造物不能独擅其权。

袁了凡先生的《四训》里,《立命》篇只是个引子而已,好像我们一般经书里面所讲的序分;《改过》、《积善》是属于正宗分;末后《谦德》等于是流通分。这三分最重要的是改过、积善两篇,就是佛法所说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是《四训》的宗旨所在。真能做到,命确确实实是自己建立的。

我们要扭转自己命运,改造自己的体质,只要如法的做,快的,三个月就能办到。再慢,就是讲业障深重,三年一定见效,可见得不难。我们愿不愿意改造自己的命运?这一种效果,说老实话,比佛讲的一切经典还有效。而这一部《四训》,所谓的理论与方法,给诸位同修说,完全是依据佛经说的。看起来虽然不是经论,但是我们可以把它当作经论看。这也是印光大师他老人家在世的时候,大力流通的道理。

‘福自我求’,那一个人不想求福呢?求得到求不到呢?答案是求得到。如果懂理论,懂方法,如理如法,便能自求多福。若不明道理,不懂方法,误以为初一、十五到庙里面去拜拜,烧几枝香,供养几根香蕉,福就来了,那有这种道理!做了恶事还敢求福,昧着良心做恶得来的财富,一百万拿了一万来供佛修福,以为这样就修了很多福报了。老实说,昧着良心得一百万,即使一百万都作了福,也抵不过罪业,我们要明了这个道理。真正的福报是什么?“心地清净”就是最大的福报,这是福德的根基。心地不清净,做一天的善事,纵然有福,也是“有漏福报”,有漏的福报还是业障。可见心地清净,是多么重要!所以祖师一开口就提出‘诚明’,你看看多要紧!

‘诚明’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基础。如果没有前面诚与明两个字,“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则是世间有漏福报;纵然是做,所得到的很有限。我们想一想序文开端两句,用意就很深了。这两句话就是佛教大意里的“自净其意”。千经万论,十方诸佛菩萨教化众生,总纲领就是这三句话——“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心地要清净,要做到一尘不染,要做到如如不动,才能谈得上光明磊落。而后断恶修善,这才是成佛作祖的根基。

仔细看看序文,看看袁了凡居士的修持,与赵阅道的办法相类似。赵阅道是将一天所作所为,焚香报告天帝。袁了凡是将一天所为,无论做的善事恶事,都把它记在功过格上。了凡一生就是做这个功夫,以此来检点自己身心,改造自己的命运。读了《立命》这一篇,我们就可以看到袁了凡是一个业障深重的凡夫,他能改造,我们为什么不能改造?我们当然能改造,而且要比他更殊胜,我们这一生的成就,应当要超过他才对,因为我们的机缘比他好。

受持功过格。

‘受持功过格’,‘受持’,依法受持也;‘受’是接受,‘持’就是依教奉行、保持不失掉的意思。现在有许多人把这两个字错解了,比如说,有人‘受持’《金刚经》,误以为只要每天早晚念一遍,就是‘受持’《金刚经》。如果我们要‘受持’《了凡四训》,打开书本,把《了凡四训》念一遍,而一天的所作所为与《四训》的道理全不相干,这就错了,既没有‘受’,也没有‘持’。

千万不要说早晨把《金刚经》在佛菩萨面前念一遍——我今天交了差,这是自己骗自己。受持《金刚经》最低限度,要认真去破四相,照《金刚经》的道理、方法来修行,在日常生活当中运用这个道理、方法时时起观照,于一切境缘中,学习不住相布施,这才叫‘受持’。天天不断,年年不断,这是‘持’的意思。希望我们自己,大经大论有机缘要多听,阿赖耶识里面多落一些善根种子,能依教奉行实在不容易;我们应该从受持《了凡四训》做起,这个比较不难。‘受持’两个字是真正做到的意思。真做到就有效果了,所以说快则三个月,命运就能改变,业障深重的,三年一定见效。

尤注说:“功过格一书,规定一切善恶行为,应得功过数量。”须有能力辨别善恶,大的善事功就多,几十功、百功;小的善事一功、二功,自己记。大的恶事有百过、十过;小的恶事一过、两过,自己要天天记。要有恒心,不要记三两天,把功过格一丢,算了!太麻烦了!那就不能成功。了凡居士有耐心,天天记,读后面《四训》就明白了。不但他自己记,他的夫人也是如此。她不识字,用鹅毛管点朱砂,功点红的,过点黑的,她用这个办法去记。我们想想看,不识字的人,她也能修,也能改造命运。

“先贤如周濂溪、朱晦庵、邵尧夫及韩魏公、苏文忠公、俱受持此格,信受奉行。”这几位都是过去的大儒,韩魏公是韩琦(宋朝的宰相),苏文忠公是苏东坡,这些人都是这样来受持功过格,是我们要认真学习的。我们现在要真正发心来受持的话,可以参考几种过去的功过格,如莲池大师的《自知录》、《感应篇》、《德育古鉴》等书以为依据。着重它的精神,配合现代的潮流,自己可以修定一册适合自己用功的功过格来受持。不能完全依照古代的格式内容,那会增加许多无谓的烦恼,反而不好了,因为现代生活意识和古代不同。

凡举心动念。及所言所行。善恶纤悉皆记。

只要‘起心动念’,随时随地都要记载。‘所言所行’,‘言’是言语,言语有善有恶(功过格里记得详细,而《戒经》里只说纲领),不妄语是善,妄语是过。十善里将妄语开为不妄语、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四条——这是善,反过来就是恶,但是都没有功过格上记得详细。这是教我们要依照功过格来修行,目标很明显,希望善日增而恶日减。自己记载自己知道,是不是善功天天增加,过恶天天减少呢?如果是这样,就有进步,就值得欢喜了。假如我们的善天天少,过天天增加,那就不是福了,倒过来就是灾难不远了。《太上感应篇》说得好,太上曰:“祸福无门,唯人自召。”是福是祸都是我们做出来的。福是我们自己修的,祸也是我们自己召的。自己召的恶,怎么可以怨天尤人呢?一有怨天尤人的念头又是过——唯恐自己过太少,还大量地去增加,那里能得到福报现前呢?

以期善日增而恶日减。

这两句话我们要是听到不甚欢喜的话,再把它改两个字,我们警觉性就提高了。“福”日增而“灾”日减,这就欢喜。福报天天增加,灾难天天减少,当然欢喜。我们要晓得,祸与福是从果上讲,善与恶是从因上讲的。佛说的话,真的一点都不错,众生畏“果”,他不怕“因”。善、恶无关痛痒,不要紧!没关系!要讲到祸福了,不得了!这个事情大了!菩萨比我们凡夫聪明,菩萨畏因,那怕是一点点的小善事、小恶行,都战战兢兢非常谨慎地断恶修善。要晓得,善的果就是福,恶的果就是祸害、灾难。这是劝我们学袁了凡,依照功过格来信受奉行,像这样才真正叫学《了凡四训》。

初则善恶参杂。久则唯善无恶。故能转无福为有福。转不寿为长寿。转无子孙为多子孙。现生优入圣贤之域。报尽高登极乐之乡。

这是说袁了凡依照功过格修持,他一生的感应事实。最初修行的情形,是‘善恶参杂’。了凡修的是这样,我们去修也是这样,所以不要怕。最初修的一定是善恶参杂,我们每天记下来的,有善有恶,混杂在一起。慢慢的善多恶少,几时做到‘唯善无恶’,功过格一打开都是善没有过恶,只要做到这一天,命运就转变了。换句话说,三个月做到,三个月就转变;三年做到,三年就转变了。怎么转法呢?我们那一天功过格一打开,只有善没有过了,从那一天开始,命就转过来了。袁了凡就是这样改造命运的,了凡福报很薄,可是他‘转无福为有福’。

了凡也转寿命,孔先生给他算,说他的寿命只有五十三岁,结果他活到七十多岁。寿命操纵在自己手上,‘转不寿为长寿’,他也做到。他命里没有儿子,后来有两个非常好的儿子,‘转无子孙为多子孙’,他都做到了。我们读《四训》,可以看到真是有求必应。那么我们现在有求,为什么求不应?要是打开自己的功过格一看,每天还有那么多的黑点,怎能求得感应呢?不可能感应。到没有黑点,没有过失了,我们看看有没有感应。那个时候,我们才真正的相信,佛在经上讲“佛氏门中有求必应”。‘现生优入圣贤之域’,现在我们这个身体,还没有舍报的时候就可以做圣贤了,‘圣贤’是指世间的圣人、贤人。‘报尽’,舍报之后;当生‘极乐之乡’,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尤注说:“吾人现生无论贫富贵贱,智愚荣辱等等,无非夙业所驱,缘熟斯来报尽便休,人身难得易失,若不急趁命光未迁谢时,勤修善业以自救拔,倘一堕落设欲再得人身,不知经历几何年月矣!如之何不惧。”

我们现在生在这个世间,富贵也好,贫贱也好,无论是愚,或是聪明才智,世出世间那些大觉的人告诉我们,这一切的一切,都是过去世修得的,是夙业所召的。由这里我们看得很清楚,人生并不是一世就完了。我们总要记住,一世的光阴非常的短促,真正是数十寒暑弹指就过去了。四十岁以上的人,对于这个体验,都相当的深刻。读到祖师的教训,当然比年轻人的感受要来得深,这就是有了几十年亲身的经历。尤其在这一本书里面告诉我们“一饮一啄,莫非前定”,这是我们要学、要记住的。明了这个事实真相,在日常生活当中就要记住,我们要修福,要培福,要惜福,福报才能享之不尽。好比我们耕种,今天有收成了,还要继续准备明年的种子。如果不懂得修福,不懂得培福,也不知道惜福,纵然用尽心机,所得到的一切享受,还是属于宿世的福报。

譬如说我是个出家人,想出种种的花样,引诱大家来供养我。俗话常说:“和尚不作怪,居士不来拜。”来拜——把你们的钱财送来给我,这是偷盗的行为。这样得来的钱,还是命中注定的,命中本来就有的。命里没有,作怪,居士还是不去拜。可见来拜、来供养的,还是命中注定的,绝对没有无因之果。这个福报,就是不用作怪的手法,机缘也会慢慢的成熟,慢慢的受用。用了这些手段,只是使机缘提前成熟,只不过是做增上缘而已,但是福报享尽就没有了。这好比在公司里面服务借支薪水。你要不借支呢?按月给你,月底一到公司就发给你,你的生活很稳定。我今天想个理由借钱,把一年的薪水都借过来,花得很自在,几个月花光了,但是后几个月就要受贫穷之累了。所以这些道理明白之后,我们敢不敢再作怪呢?敢不敢再想花样呢?纵然想尽了花样,得来的还是命中有的那一份,这要明了。

我们不但不借支、不透支,更要常常积蓄。怎么积蓄?就是要改过修善、积功累德。若能“离一切相,修一切善”,则有求必应了;这几句话是《了凡四训》最重要的效用。我们初学的时候,大家都一样,了凡居士也不例外,开始的时候很难,善恶参杂。初学的方法,还是用功过格。对于业障轻的人,他可以不必要,因为他每天起的恶念少,善念多;对于业障重的人,每天起的善念少,恶念多,功过格就很重要了,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功过格一打开,看我今天起多少个恶念,起多少善念,做多少恶事,做多少善事。一日之中善多,还是恶多,天天比较,月月比较。如果大家要这样认真去做,我想三年之后,就可以做到‘唯善无恶’。心里面不起念则已,一起念就是善,不会再有恶念。到这个时候,就与佛法里面所讲的“有求必应”相应。

本来福薄,现在福报现前了。福报从那里来呢?因就是行善。善有善果,恶有恶报,善恶报应丝毫不爽。你要以为没有报应,那就大大的错了,决定是有报应的。也许有人会问,我起心动念都是善,为什么我的报应不好呢?那自己就要明了,应是过去世的罪障太重了。现在幸亏是修善,要是不修善恐怕连人身也保不住,眼前受这一点小苦,正是消过去世的重罪,这是佛经里常讲的“重罪轻报”。所以对于因果报应的道理,要深深地相信,不可以有疑惑。我们读过《四十华严》,里面所讲的十种恶人,就是教导我们自己检点,换句话说,首先我们要明了,什么叫善,什么叫恶;万万不要把恶事当作善,把善事当作恶,那亏就吃大了。自己造罪业,还以为自己在行善、积功累德,那就太冤枉了。

所以世出世间的学问,无非是叫我们辨别善恶,辨别是非、辨别真妄、辨别邪正,这才叫有学问。真有学问的人,他才能转无福为有福,转不寿(短命)为长寿。这几桩,都应验在袁了凡自己本身上。了凡没有福报,寿也没有,命里没有儿女,这些他都转过来了,这是说的世间法。我们不能轻视世间法。为什么呢?假使世间法里我们要求都求不到,还有障碍转不过来,出世间法就没有指望了。因为出世法的善根福德,要比世间法的善根福德高得多了,我们自己修的善根福德,连世间法的水准都够不上,那么出世间就不必讲了。

因此《了凡四训》一书,我们要认真的去修,将来的效果,自然更殊胜了。现在照这样修,现在就是圣贤。完全照这样去做,即是世间的圣贤;要用佛法的修持,就是出世间的圣人,所以说‘现生优入圣贤之域’也。‘报尽’是说我们这一生的寿命,这一期的业报尽了的时候,你要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也可以上品上生。你修净土才能得力,才能用得上功。尤注里面所讲的警惕话,我们自己要认识、要明白。佛给我们讲的,我们人生在世,为的是什么?是酬过去的业——“人生酬业”。换句话说,人生就是来受果报的,过去世造的善多,这一世就享福;过去世造的恶业多,这一生就要受苦报,怎能怨天尤人呢!

俗话讲要认命——我们命该如此。如果单单讲认命,这是很消极的;虽然消极,给诸位说,真能认命,他不造业,比那些不肯认命,在跟命运挣扎,再造无量罪业的人,还是要殊胜得多。佛法不是消极的,而是教我们如何来改造命运,指示我们改造命运正确的理论与方法。我们看《了凡四训》多么积极,袁了凡先生举心动念、所作所为,积极的在改造命运,这一点我们要懂得效法。

“人身难得而易失”,佛经里说似“须弥穿针”,这是讲机缘的不容易。须弥山很高,从须弥山顶放一条线,在山下放一根绣花针,那条线下来刚刚好就穿进针孔。诸位想想看,就是放一百条线,有没有一条能穿得进去?不要说须弥山,就说我们讲堂在三楼,若从窗口上垂一条线,底下叫一个人拿一根针来穿穿看,看看能不能穿进去一条?佛告诉我们,人身失掉了,再要得人身,就像那须弥山上穿针,刚刚好穿进了。给诸位说,那不是侥幸,经上给我们说得非常清楚,在这一生当中,五戒不缺,来世才能得人身。五戒,单单讲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些戒条听起来很容易懂,实际上并不容易。这里面有微细的行相,有开、遮、持、犯、如果不明了,怎么能守呢?怎么能持戒呢?所以称为戒学,要好好的去学习。

不杀生里面包括些什么?应当怎么做法。不偷盗里包括些什么?不是说我没有当小偷。上面所讲的,凡是用欺骗手段得来的,如耍花样使人家来供养的,都是偷盗行为,这些微细相真正是难持。我们也常常见到,譬如在普通信封里面,寄一张钞票,不必挂号,这也是偷盗——偷邮政局的邮资。机关团体公司里用的信纸信封是公事用的,我们私人拿来写信,也是偷盗。天天在干偷盗,还以为我持不偷盗戒很清净,谈何容易!换句话说,凡是有意无意侵占到别人的财物,就是偷盗行为,就犯了偷盗的戒。戒律这些细相,我们不知道,犯了还不晓得,所以持戒不是简单的事情。五戒要能条条不缺,能达到六十分以上,来生才能得人身。五戒怎么修呢?依功过格去做,就是教我们受持五戒;不照功过格修,五戒怎样持好!从前的功过格有三、四百条之多,太繁琐了,也不容易受持。古大德再把它归纳、简化,大概也有一百多条,我们能照这个修学就很好了。尤注是砥砺自己、警惕自己,要知道人身难得,得来实在不容易;既然得到了,就要好好的修行,不要把这一生空过了。所以,趁着身体康强的时候要努力,求一条自新自救的道路。如果这一生没有修成功,人身就失掉了,那就不晓得要到那一生、那一劫,再能得到人身。因此,我们学佛要从根本上修,如有时间,大乘经典也要抽一些时间来看看。为什么呢?可以破除我们的疑惑,增长我们的信心。

在理论上,大经大论讲得透澈,像《华严》、《法华》、《楞严》、《深密》、《涅盘》这一些大经,有机会要涉猎涉猎,至于修行还是要从《了凡四训》下手。为什么我们要多看大经、多听大经呢?是为了增长学问,才不至于得少为足,尤其是《华严经》,此经所讲的要义就是“世出世间法没有两样”。例如在《甘露火王》这一章讲得很明白。做一个国王,应该作为众人的君、亲、师,对于全国老百姓所做的善与恶,他要负很重的责任。如果全国老百姓都行善业,这善业的功德是归于国王的领导有方,所以国王所得的福报不可思议。但是他如果教导无方,老百姓要是造作罪业,那他的罪就比大海还要深。因此,世出世间法展现在一个团体里,团体的领导人就很重要了。

我们现在把范围缩小,就说一个家庭,你是一家之长,一家所造的善与恶,你也是负担很重的责任。一家人都行善,你一家人大大小小所行的善业,善业是属于家长;如果一家造恶,换句话说,家长也要负一切罪业的责任,是一样的道理。要做一个寺院的住持,教导寺院里的清众以及信徒,也都是一样的道理。若是做一个住持,他自己没有做坏事;但是寺院的清众、信徒造罪业,他们所做的罪过,住持必须承担,因为没有尽到领导的职责。

我们读经要知道举一反三,不要看到这里,认为那是国王才有的,别人就没有了,那是我们不会看、不会听。佛菩萨将这些道理、事相,一条一条说得那么清楚,是要我们觉悟——我们自己要修善,还要劝勉一切人修善。做一个领导人实在不容易!现在大家都抢着做领导人。能不能叫属下都行善业呢?如果不能,等于是自己叫大家快帮我一点忙,加重我一点罪过,叫我赶快堕地狱,只是这个事实而已。所以居领导地位是相当的困难,即使自己不造恶业也免不了要承担下属所造的恶业。

像这些道理、事实,佛菩萨在经论里说得很清楚。所以在家里,你若是一家之长,对于家庭就负有教化的责任,这是“教育”。所谓“教育”就是教人改过修善,就是教人成圣成贤。至于在社会上谋生的技能,那是教育里的枝叶,不是根本。教育的根本是在德行上,是在道德上,教我们明白人与人的关系,人与天地大自然的关系。换句话说,《了凡四训》是真正的教育、根本的教育,这是我们应该要记住的。

尤注说:“不为命数所拘,不为夙业所缚,永谢沉沦苦趣,安住寂光圣境,非大修行人、大解脱人,乌能致此?到此地位,一切世福无与比伦,称之曰极乐,岂夸辞哉?”

袁了凡在一生修持当中,善业的力量超过了他的夙业,所以他的果报当生就转过来了,就“不为命数所拘了”。我们世间人看相算命,如果说你的命相,被人家看得很准,不要欢喜。某人看得很准,就是自己毫无改变的能力,还被命运所转,自己转不了命运。袁了凡被孔先生算得很准,遇到云谷禅师给他说:“你是博地凡夫,被业力牵着走,你没有能力超出业力的圈子,这就叫凡夫。”

真正是大丈夫、是有为之人,必须要跳出命运的拘束。怎么样跳出呢?努力修善,才能超越。善业修到成熟,再加上净业,不但命运、体质超出了宿命,三界六道轮回也可以超越。

“安住寂光圣境”,这是讲西方极乐世界四土里的“常寂光净土”。这已经到了顶点,要不是大修行人、大解脱人,达不到这个境界。念佛得到“理一心不乱”,就到了这个境界。一切世间的福报、天上的福报、二乘罗汉、辟支佛的福报,都不能跟他相比,这绝不是夸大的话,所以西方称之为极乐世界。

行为世则。言为世法。

你自己真正做到了这一步,你的行为就是世间人的模范、世间人的榜样;‘则’是法则的意思。你的言语就是世间人的教训,人人愿意效法、愿意遵从。

尤注说:“此大圣贤言行,自寻常人观之,方以为高不可攀;自法门中了义言之,如是苦心力行积德累功,尚属初级工夫。”

到了最后,我们看了凡先生一生的言行,在大乘佛法里,确实是初级。我们想一想,了凡先生一生所做,是佛门里的初级功夫,有初级才有中级,有中级才有高级。我们现在一心祈求的是无上菩提,但是初级的功夫还没有;天天还打妄想,想成无上菩提。那怎么不落空呢?怎么会有成就呢?反过来说,所成就的都是一些恶业、恶习气,到后来就不学佛了。从前有些老法师告诉我,寺院里有一些初出家的僧尼,有些住持不让他们去读佛学院。在我们一般在家同修看来,觉得这寺院的住持很跋扈,念佛学院是好事情,为什么不让他们去呢?其实我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在他还没有念佛学院时,人老老实实的,还能替常住做一点事情,还能修一点福。等佛学院念三年,毕业了,成了有学问的法师,回到寺里,这看不顺眼,那也看不顺眼。连常住的师父也指挥不动,眼睛里没有师父,认为师父没有念过佛学院,不如我——贡高我慢。这就是不念佛学院,还是个老实人;念了之后,就学成贡高我慢的习气。善的、好的没有学会,造恶业的增上缘,倒学会了不少。

诸位要晓得,真正的学问增长了,品德也自然增长,换句话说愈学愈谦虚。你看孔老夫子对人多谦虚!连对小孩子都很恭敬。你看释迦牟尼佛多谦虚!在路上看见那些贫苦的人、贫贱之人,也会停下来跟他们打个招呼,问他好。那有贡高我慢的圣贤?如果一学出来之后,瞧不起师父、瞧不起父母,这个叫“背师叛道”;背师叛道的罪业,就是地狱的罪业。其实师父不让徒弟去念佛学院,就是不让你入地狱,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世间法也一样,我也曾见过,当然这不是多数,这是少数;但是世风日下,恐怕将来慢慢会变成多数。有儿女大学毕业了,母亲只念小学,父亲也只念初中;他的学问大了,回家连父母也瞧不起了。父母好不容易培养他学业完成;若不培养,待在家里眼睛里还有父母。当知这不是学问,不是教育,在有德学人的面前,你没有立足之地。要是在从前的社会,你有这样行为——忤逆父母、背师叛道,在社会上想找一个谋生的小工作,人家也不给你,连要饭人家也不肯给你。

这些道理,现在学校讲得少,佛法经论里面虽有,要自己去体会。真正详细毫无保留的说出来,就是《感应篇》、《了凡四训》。古大德们注解得详细,毫无保留的将这些善恶果报说得详细,而且举出古今的事证。佛法里讲的信、解、行、证,“证”就是入,“入”就是证。要有初级的功夫,才有中级的希望;有了中级的功夫,才有高级的希望,佛法里没有躐等的。

现在有不少年轻人希望走近路,认为这些功夫不容易修,最好都不要。想一步登天,学什么呢?学禅。我们冷眼旁观,看看有几个人学得成就?永嘉大师是禅宗里大彻大悟、透了三关的人,你看看他的教学,学禅需要具备什么条件?没有这些条件,参禅那里会有希望?我们中国自古以来,这一千多年当中,山林的寺院庵堂,在大陆上有多少?在家、出家的,参究的人有多少?有几个人成就?为什么参禅的人那么多,成就的人那么少呢?换句话说本身已具备初级、中级、高级的功夫,参禅才能成就。本身连初级的善根、福德都没有,想求一步登天,那有这种道理呢!

经上理论说得很清楚,也很明了。我们六根接触六尘,有没有本事不动心?如果心地真正清净、一尘不染,那就是初级、中级、高级的功夫都具备了。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还是样样放不下,样样起分别,样样起执着,甚至于还用心机来夺取,那是连初级的功夫都没有,道业如何能成就呢?六祖惠能大师,在忍大师会下,几句话之下他就成就了,那是什么原因?是他心里“本来无一物”,干干净净。我们做得到吗?你请六祖大师来,说我的庙很大,供养你。他要不要?他不要。他若是要了,心里面就有一物了,他就不能成就了。送给他,他都不要,还会用心机去欺骗夺取吗?这更不可能。

也许同修要问,有道场可以弘法利生,这不是好事吗?诸位要知道“好事不如无事”;最好的事情是无事,大家千万要记住。道场里面常讲,佛菩萨随缘,你看看十大愿王有一条叫“随喜功德”。而我们一般所做的是攀缘,“本来无一物”是随缘,心里要想有一个道场,想有一个寺院,想弘法利生,这都是攀缘。攀缘——心地不清净,烦恼重重。《楞严》里面所讲的,“如来举心动念,先放光明;众生起心动念,尘劳先起”。原因在那里呢?一个是随缘,一个是攀缘,一字之差,凡圣永隔。我们几时能够做到随缘而不攀缘,这才能成就。

换句话说,修行人求什么呢?求心地清净,远离尘劳烦恼,远离攀缘,把这攀缘心断掉,一切随缘。即使没有人供养,明天没有饭吃,也不找人化缘。若明天没有饭吃,没有道粮,就求人赶紧来帮帮忙,这就叫“攀缘”。要怎么呢?明天没有,饿一天,念一天佛;后天没有,饿两天,念两天佛;饿到死,则念佛往生,心里面还是如如不动,这叫“随缘”。这才能成佛作祖,才能成就,这是用功关键所在。真正能做到随缘,没有不成就的,因为随缘是不动心。有人来请你说法,他来请,当然你随缘去了;没有人来请,绝不要自己找上门。找上门也得是机缘成熟,真正是可度之机。那是什么呢?那是自己已经成就了。最低限度已经有他心通、有宿命通,自己成就之后,倒驾慈航,才行菩萨道。菩萨为众生作不请之友,万万不要以为我现在是行菩萨道,他不请我,我也可以去找他。像阿难尊者在《楞严经》里所表现的,他怎么不堕落呢!阿难证了初果,还要堕落。而我们连初果功夫都没有,博地凡夫就想学菩萨,作众生不请之友,那不堕落才怪!所以要晓得自己的程度,晓得自己的功夫;菩萨的心、愿、行,我们的程度是不够的。

现在我们眼前要做的是发心,要发成无上菩提的大心,要从断恶修善最初步的功夫做起,才能有成就。所以这些大经大论可以看、可以听,暂时不要学。为什么呢?学不到的,别说那些佛菩萨的行持我们学不到,祖师们的功夫都学不到。不要看远的,近代的虚云老和尚,我们有没有学到呢?印光大师有没有学到呢?所以要学就要从《了凡四训》下手,学袁了凡。先把这个基础真正打好了,得到的效果是转无福为有福,转无寿为长寿,转无法缘为有法缘;那时再进一步学祖师;祖师学成了,再进一步学菩萨;菩萨学成了,再进一步学佛,按部就班的来,才能有成就。一步登天,在中国佛教史上只有惠能大师,再没有看到第二个人了。你要自以为不比惠能差,你要有这一念,就比惠能大师差得太多了,惠能大师没有这一念。

彼既丈夫我亦尔。何可自轻而退屈。

‘彼’是指袁了凡。这一段都是讲袁了凡先生的事,以及像袁了凡一样的人;他们能认真的修学、断恶修善、改造自己的命运,能做得到成佛作祖。我们为什么要自轻?为什么要自卑呢?他能做得到,我们也能做得到。

尤注说:“彼丈夫我亦丈夫,彼能是我岂不能是?然则自暴自弃者,实等于自杀耳。”

我们要回头来想想自己,是不是自暴自弃?如果不能效法前贤,就是自暴自弃。换一句话说,我们要不能在三年之内把命运改转过来,就是自暴自弃。万万不要贡高我慢,万万不要抬高自己,要好好的想一想,我们能比得了谁呢?文章到此是一段。这是拿袁了凡居士一生的行持来勉励我们,下面再细说断恶修善的要领。

三、格物致知之真义

或问格物乃穷尽天下事物之理。致知乃推极吾之知识。必使一一晓了也。何得以人欲为物。真知为知。克治显现为格致乎。

这是假设一个疑问。或者有人这么问,儒家常讲的‘格物致知’,‘物’是讲天下事物之理,‘格’当穷尽讲,我们要研求一切事物、一切万法的道理,这叫‘格物’。‘致知’是推展我们的知识学问,使我们对一切法样样都能够明了。这跟大师所讲的不一样,大师是以人欲为物,以本性里的真智慧显现出来为知;去妄克欲之内功显现,称做‘格物致知’。

答曰。诚与明德。皆约自心之本体而言。名虽有二。体本唯一也。

印祖在这一篇一开端,就把修学的因果提示出来了,后面的文章,不外乎是发挥这个道理而已。圣贤之道就在诚与明,这两个字在前面讲得很详细,现在不必再说了。诚与明都是讲我们自己真心本体。

尤注说:“诚即惟真无妄之性德,明德即一真湛然之心体。”所以诚与明都是从本性上说的,本性的理体、本性的作用,用这两个字来形容、来解释。诚与明,在名字上讲是两个字,体上是一个。

知与意心。兼约自心之体用而言。实则即三而一也。

‘知、意、心’这三个名词,也是从真心理体上说的。诚、明是从两方面说的,知、意、心是从三方面说的。三即是一,一即是三。说是有三,体是一个,便晓得一而三、三而一了。

格致诚正明五者。皆约闲邪存诚返妄归真而言。

两方面、三方面,综合起来还不是一桩事情吗?此指明明德之明与诚明之明。‘皆约闲邪存诚,返妄归真而言’,什么叫做‘闲邪存诚’?‘闲’是防范的意思;‘闲邪’就是防范邪思、邪知、邪见。一个人常常能够提起警觉心,预防邪知、邪见不让它侵入,才能做到诚明的功夫。诚明为什么失掉?就是邪知邪见侵入了。

其检点省察造诣工夫。明为总纲。格致诚正。乃别目耳。

讲到做功夫,关系到我们日常修持的事情了。‘检点、省察、造诣’,‘造诣’,全神贯注不到不罢之意。修行一定要成功,从那里做起?明是总纲,明就是真智慧。诸位想想看,世出世间法都是以真智慧为基础,而不是以聪明。世间的聪明与真实智慧不一样,这千万要把它分别清楚。佛说世间聪明是八难之一——世智辩聪。世智辩聪与真智慧的拣别在那里?世智辩聪是有分别、有执着的;真智慧是没有分别、没有执着。作用看起来一样,用心不一样,作用受用也不一样。一个是从分别心生出来的,一个是从无分别心生出来的。

佛经确实是智慧,真智慧。我们现在念佛经,为什么我们真智慧不能现前?那就是我们仍用世智辩聪来读佛经,所以把佛经也变成世智辩聪了;不但不会开智慧,也开不了悟,成就不了。我们的心清净了,用无分别心来读经、来听经,一看就开悟了。换一句话说,那些开悟的人,会用功的人,我们跟他用的方法似是一样,而用心则全不一样。人家念一句阿弥陀佛能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我们念八十万句阿弥陀佛,也消不了一个罪业。他念南无阿弥陀佛,我们也念南无阿弥陀佛,为什么效果不一样?人家是以无分别心、真心念的;我们是攀缘心、分别心、杂乱心、希求心,悭吝心、乱七八糟的心在念,怎么会一样呢?当然不相同。如果有人问学佛有什么秘诀?很简单,秘诀就是:“于一切法当中无心。”在一切法里有心就不行,你一分一毫也入不进去。

我们细看佛菩萨日常生活形式与我们没有什么分别,《金刚经》表现的尤其明白。释迦牟尼佛发起般若大经,是在穿衣、吃饭、日常生活当中发起。我们那一个人那一天不穿衣?那一天不吃饭?人家穿衣、吃饭,是证无上菩提;我们穿衣、吃饭,是造生死根本。那怎么会一样呢?这就是说明了事是一样,心不一样;他穿衣、吃饭没有心,我们穿衣吃饭有心。穿一件衣服,要讲究什么质料?什么样式?吃饭要适合口味,要挑挑拣拣的,这就是生死根本。

诸位想想看,我们穿衣、吃饭是不是攀缘?佛菩萨穿衣、吃饭是随缘。古德说得好:“随缘消旧业,莫再造新殃。”怎样是造新殃?攀缘就造新殃,随缘就不造新殃。所以大家要时常记住,十大愿王之“随喜功德、恒顺众生”。修行必须依真智慧(明)为总纲,下面的细目,一一都是以智慧为根本,这就是佛法。如果没有真智慧作总纲,则所修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世间法。

若是依真实慧随缘,一一法皆是佛法,穿衣吃饭都是佛法,待人接物也是佛法。若用攀缘心,则天天念经、拜佛、弘法利生都是世间法,都是生死根本。用攀缘心弘法利生,依然是生死根本,确实是生死根本,只在人天里修一点痴福而已。

此处所讲的句句真实。如果在日常生活当中会用随缘,而不用攀缘,则你行的就是“菩萨道”,修的就是“无上菩提”,即是古人所说“一切法皆是佛法”;如果法法攀缘,则一切法皆非佛法。祖师这几句话的意思很深,希望我们能依照《了凡四训》来修行,事相上要照这样做;再用随缘的心,那就是行菩萨道,《了凡四训》变成无上醍醐。本来是世间的福报,结果变成出世间无漏的福报,这真是不可思议。所以这一句‘明为总纲’非常的重要,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修行的别目。

修身。正心。诚意。致知。皆所以明明德也。

这些功夫有深浅,有次第、有目的,其目标是一致的,都是要恢复我们的明德。

倘自心本有之真知。为物欲所蔽。则意不诚而心不正矣。

我们的‘意’为什么不诚?‘心’为什么不得其正?就是面对五欲六尘,我们做不了主,被它牵着走了。换句话说,五欲六尘是你的主人,你是它的奴隶,它叫你干什么,你就得干什么,自己没有一点自由,身不由己,为境所转,所以意不能诚,心也不得其正!还是刚才一句老话,心离不开攀缘,所以心被境界牵着走,作不了主宰。随缘就作得了主,不被境界牵着走,在万物当中自己作主,这才是“诚意、正心”。见到好的吃,就想把它得到,心就被贪欲境界牵着走;见到好玩的,也想得到,心被好玩的境界牵着走,心那里会有诚!那里会有正呢!甚至于此地有一部很好的经书,我们看了很喜欢,也想得到,这心被佛经牵着走了,心还是不诚,还是不正。为什么呢?佛经还是一物。见到释迦牟尼佛来了,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心里要是欢喜、高兴得不得了,马上顶礼膜拜;你还是博地凡夫,被释迦牟尼佛的幻相牵着鼻子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禅家说“佛来佛斩,魔来魔斩”道理在那里?就在不被他牵着走,心里头一尘不染;要是动一念,“佛来我斩他,魔来我斩他”,还是被牵着走。既然碍不了事的时候,你斩他干什么?动一念就是攀缘。

请细细想想这个味道。我们还想真正学佛,真正培养自己圆顿的根性,要从那里修练起呢?要从万境上不动心练起。也就是说六根接触六尘的时候,像《楞严经》所谓的“用根不用识”。根不会用,用识也不妨,不要用心所。我用心王不用心所,这也就很了不起,那跟明心见性,就隔一张纸而已,很接近。可是我们现前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真性不会用,心王也不会用,心所当家。展开《百法明门》,五十一个心所当了家,五十一个心所作主宰,所以是处处攀缘、时时攀缘、念念攀缘,无时无刻不在那里造罪业。那一天才能离得了轮回!那一天才能得到解脱呢!纵然是修福,未必是真福!怎么说不是真福呢?我们对于什么叫做福?什么叫做罪?实在是分不清楚。往往把罪当做福,把恶当做善,把邪当做正,自己搞不清楚,还以为做了很多好事。这是愚痴,这是无明。

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讲,外面邪教很多,拜神、拜鬼的也叫菩萨。有些庙祝来找你化缘——土地菩萨像坏了,请你发发心来修补,来修庙。你出了财力,以为做了一桩功德,殊不知那是邪神、邪鬼,你出钱帮助他作怪,他造作罪业,他是主犯你是从犯。这是邪正、是非不明。《楞严经》说得尤其好,“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这是讲我们佛门里面邪正不分、善恶不辨。佛门以外我们容易辨别,佛门里面不容易辨别。要是没有智慧,没有明德,往往自己以为修很多功德与福报;将来报尽之时,到阎王老子那里,一算帐都是罪业,自己还不肯承认,几时才能觉悟呢!所以这一段特别注重在智慧上,是教我们转世间有漏的福报,而成就出世无漏的福德。无漏福德是无量无边,有漏的福报很有限。这是印祖在序文里大慈大悲,开导我们学袁了凡,要把心境转过来,把世间福转变为出世间无量的大福,这是祖师这篇序文立意之所在。

若能格而除之。则是慧风扫荡障云尽。心月孤圆朗中天矣。

断恶修善的方法,祖师开导我们以“明”为总纲,明就是“智慧”。修学无上菩提,如果智慧不能现前,再好的方法,还是免不了盲修瞎练。菩萨六度中,如果没有“般若”,其馀的五度——从“布施”到“禅定”,皆是人天有漏福报。修行的目的是要明心见性、要成佛作祖,而其结果还是在人天两道享福,这就是自己路子走错了,所以说是盲修瞎练。

假使我们修学的目标是求人天福报,般若智慧就不会现前;福报能不能得到呢?也未必能得到。我们读完《了凡四训》之后,也许就明白了。原因就在我们凡夫对邪正、善恶、是非,很难辨别,而人天福报是要断恶修善才能得到。我们经常自己以为修的是善,断的是恶,殊不知事实恰恰相反——断的是善,修的是恶——,将来的果报就不堪设想。所以这一层,我们一定要认识清楚,然后才能改造自己的命运。

在序文里面皆是指导我们智慧第一。为什么呢?明为总纲。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乃至修身、齐家,这一套是方法。首先我们要做的是把物欲格除。换句话说,要做的第一桩事,也就是修行的大根大本,是什么呢?先在境界里面学“不动心”。在一切境界之中,将自己的贪、瞋、痴、慢断除,这就是‘格物’——要从心地格除物欲——,只要你做到这一步,你本有的般若智慧就透出来了;纵然不能全部透出来,透出一分就很难得。为什么呢?这一分是真智慧。从此以后,有智慧作为我们修证无上菩提的基础,一切的修为皆得其正,如此怎么会不成就呢!所以祖师在这里引用古人两句话教导我们,这两句偈是:

‘慧风扫荡障云尽’,‘障’就是五欲六尘障碍自性智慧德能,好像云彩障碍阳光。智慧比喻大风;风把云彩吹走,就没有障碍了。这说明智慧一透出来,障碍就没有了。

‘心月孤圆朗中天’,这句容易懂。明月中天,才能将一切事物真相照得清清楚楚。

此圣人示人从泛至切。从疏至亲之决定次序也。

这是自古以来,佛、菩萨、祖师大德们教人修行的次第,千万不可疏忽。我们修行功夫不得力,研教之所以不开悟,就是把顺序弄错了;所以路走不通,越走越艰难,到后来多少同修们,连信心都丧失了!原因就是没有按照祖师指导的顺序修学。换句话说,我们将纲目颠倒了,乱了头绪。印祖在此地,把我们向来修学的毛病给我们点破,并指出古德修学得以成就的一条道路来让我们走。

‘从泛至切’,‘泛’是泛泛;整句表示慢慢走上切实。

‘从疏至亲’,‘疏’是疏远;‘亲’是亲切。这是一定的次序,不容忽视。

若穷尽天下事物之理。俾吾心知识悉皆明了。方能诚意者。则唯博览群书。遍游天下之人。方能诚意正心以明其明德。未能博览阅历者。纵有纯厚天资。于诚意正心。皆无其分。况其下焉者哉。有是理乎。

这一段话说得很好,就是说明‘格物’的大意。一般人把格物讲错了,错认“格物”就是要研究天下万物的道理,换句话说,就是我们常讲的博学多闻。博学多闻毕竟是少数人,这样说起来,成圣成贤只有少数人有分,那大多数人都没有这个希望了!佛在经中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众生皆当成佛。”所以祖师在这里说得非常明白,“格”是格除,“物”是物欲。要能懂得这个讲法,就是不认识字,没有念过书,‘格物’、‘致知’也能做得到。可见得圣人之法乃是人人有分,不一定要博学多闻的大学问家,他们才有分,不认识字的人也有分——没有念过书的同样可以做圣做贤,可以成佛作祖。

假如是要‘穷尽天下事物之理’,这是过去一般人解释‘格物’的说法——格物致知而后才能做到诚意正心。照这个讲法,只有‘博览群书’,博览群书还不行,还得要‘遍游天下’,所谓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种人可以够得上格物致知的条件。确实有很多人有这种误会,这种说法我们仔细的想一想,并不是圣人说的。圣人的意思,这个‘格’确确实实是‘格除’的意思;唯有格除物欲,我们清净心才能现前,清净心中自生智慧。

诸位读《六祖坛经》,你看六祖大师对忍大师讲:“惠能心中常生智慧。”他一个字也不认识,他心里面生智慧。他为什么生智慧呢?就是他将格物的功夫做得很深——离相离念,心地清净——,所以他心里生智慧。我们凡夫所以不能生智慧,智慧不能现前,就是被物欲所盖覆住了。物欲盖得愈多,向外透的智慧就愈少;物欲盖得愈薄,透的智慧就愈多。无论透的智慧多少,我们都是为物欲所障碍了,凡夫、小乘、权教菩萨皆不例外。到什么时候物欲(贪瞋痴)才真正从心地里面断除?就是世间的万法,乃至于出世间的佛法,你都能“一尘不染”;佛菩萨在你面前,你的心地也如如不动了,这个时候,才可以说是格物的功夫到家。为什么呢?本性里面的真智慧,毫无障碍地透出来。

‘纯厚天资’,就是佛经讲的“善根深厚”。《弥陀经》讲:“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所以一定要深厚(多)的善根、福德、因缘。只要心地纯厚,这种人修道,比那些世智辩聪要容易得多;对于诚意、正心、格物、致知的功夫,这些人比世间那些有学问、博学多闻、行万里路的,反而来得快,来得踏实,绝不是没有分。这是印祖从反面给我们说的。

四、深明因果.止恶修善

然不深穷理之士。与无知无识之人。若闻理性。多皆高推圣境。自处凡愚。不肯奋发勉励。遵循从事。

这里也说了一些毛病,我们细心观察这些毛病,确实是很多。‘穷’是追寻究竟,直穷到底之意。这就是对于理论的探讨,应当要追根究底——宇宙人生的真相,我们一定要彻底的明了——,这是有智慧的人。‘与无知无识之人,若闻理性,多皆高推圣境’。这里提出两种人,一种人对于理性没有深究,一种是无知无识的人。这两种人,我们要是跟他谈到理性、宇宙人生的大道;讲到佛性,讲到佛法,他往往不敢承当;以为那是佛菩萨才能做到,我是凡夫怎么能做到!‘高推圣境’,实际情况还没有搞清楚,自己就先认为不行了,认为自己做不到了,这是‘自处凡愚,不肯奋发勉励,遵循从事’。

尤注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赤子之心即无思、无虑、点尘不染之心。如具此心则亦大人而已矣。”此处所说的大人,可以解释为佛菩萨。佛菩萨跟我们有什么差别呢?佛菩萨的心是清净的,是一尘不染的。“尘”是什么?就是前面讲的物欲。‘物’是一切的物相,‘欲’是欲望,是贪瞋痴,是烦恼。五欲六尘一执着,心里面就产生欲望,就不清净,心地就为其染污。“大人”是佛经里面讲的大丈夫,佛菩萨的本事就是心地永恒不染。物相有没有?物相(五欲六尘)的相是有的;功夫要自己做,要在这里面训练不染着,不染就是不起心动念,此地比喻赤子之心。“赤子”是小孩。多大的小孩呢?两三个月的小孩,他对于一切物相不动心,在菩萨行里面有一种修行法,叫“婴儿行”。诸位顾名思义,就可以体会到,怎样修菩萨行呢?看那婴孩,你就学他。他不会说话,也不会攀缘,他对于一切境界的好丑,都不起分别心,这就叫“赤子之心”。赤子之心我们那一个没有呢?我们个个都是从这儿来的,可惜保持不住,年龄稍微大一点,赤子之心就丧失了;那是佛心,真正叫清净心,丧失了!

‘自处凡愚,不肯奋发勉励,遵循从事’,尤注说得好:“狂夫欺慢,如何有入道因缘?多众自疑,竟忘却本来面目。”这两句话有责备、感叹的意思在。可见我们本来不是凡夫,本来不是愚人,就是因为‘高推圣境’,以为那是圣人的境界,我们做不到。真正是自暴自弃!这是自卑感所造成的,以为我们不如佛菩萨,甘心当凡夫,甘心情愿做个愚痴人,所以不肯奋发,因此随波逐流,‘遵循从事’。我们看现前多数人,是在这个境界当中随业流转,当然是凡夫。对于这些人有什么方法来劝他回头呢?你要以佛法的理论来跟他讲,办不到!为什么呢!他以为那是佛菩萨的事情,我不敢当,这才不得已用另外一个办法,这个办法就是底下所讲的。

若告以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因果。或善或恶。各有其报。

讲“因果报应”,他能接受,他就害怕了,这是佛度众生的一种善巧方便的法门。“报应通三世”,‘三世’是指过去、现在、未来;果报是通三世的。“现在,时期为至暂”,这是我们俗话讲的“现世报”,现世报时间不长,一生当中就能看得见的。“过去、未来,时期则甚长”,有多生多劫种的因,现在果报现前了;或者是多生多劫种的因,我们现在还没有受报,未来世缘成熟才得果报,这种情形多的是。现在造的因,现在就受果报,这是“现因现果”;现在世造的因,来世受果报,这叫“生报”;或者是现在世造的因,多生多劫以后再受报,这叫“后报”。大家要明了,佛法里讲的三世因果,事理说得非常透彻。可知三世因果主要是劝导中下根性的人,可以由此入道。

“藏经中所载因果报应之事,往往有经多生多劫,而酬偿夙债者。”诸位要是查《藏经》,单找这些因果报应,也是相当难的一桩事情。为什么呢?这些事情散在诸经论中。古人把经论里的因果报应摘录出来,编辑成书,书名叫《经律异相》、《法苑珠林》。但是这两本书的分量都相当大,单是《法苑珠林》就有一百卷,差不多等于《华严经疏钞》;《经律异相》有五十卷,内容都是佛在经典里面讲三世因果的事。

“身口意三,所作诸善诸不善业,缘熟时至,一一自食其报,报尽方休。”这几句话我们确实要牢记在心。我们身、口、意三业天天在造,时时刻刻都在造。所造的业有善、有恶、有非善非恶的无记业,善业与恶业都有果报。什么时候果报现前呢?“缘熟时至”。我们所造作的在阿赖耶识里留下业因;因变成果,当中要有缘。什么时候机缘成熟了,果报就现前,绝对不会没有报应的;换句话说,有因一定就有果。也许同学们要问,成佛以后还有没有果报呢?成了佛以后依然不免。释迦牟尼佛在世,示现三个月马麦之报,成了佛还要受果报。不过成佛受果报或者已经证得阿罗汉以上的果位受果报,与我们受果报不同——我们受果报感受到苦,而他们受果报没有这个感受。为什么没有感受呢?他对于前因后果都明白。

举个例子来讲,我们不晓得因果报应,我们今天身上带的钱财被人偷了,心里很难过、很烦恼,这就是苦受。佛菩萨受果报,知道这是自己前世造作偷他的因,今天被他偷回去了,还他的债,没有事了,心里有乐受,没有苦受;一报还一报,清清楚楚。所以说,悟了以后,只有还债不再欠债;还一笔,心里就舒服一层,他越来越自在,心地确实是清净平等觉。

我们凡夫迷惑颠倒,一面还债一面又欠债;欠的比还的更多,永远还不尽,苦不堪言。这是举个比喻来说,所以说“报尽方休”。“报尽”就是还完了,但是真正讲到“休”,那是要般若智慧现前才办得到,换句话说,自己不会再造业了。

古德讲,“随缘消旧业,莫再造新殃”;随缘消业,消业就是还债,不再欠债了。心地真正到清净,一尘不染,这个时候,只有还债。随缘跟攀缘不同,“随缘”是菩萨行,“攀缘”是凡夫行。随缘就是普贤菩萨所讲的“恒顺众生”,“恒”就是永远是这个样子。永远都是顺着众生,这才能消得了业;你不能随顺,就动心了,动心就造业,所以要想不造业,就学着随缘不要攀缘。我们想做善事,但是攀缘做善事好不好呢?古人告诉我们“好事不如无事”。无事,心地是清净的;你在做好事,心是不清净的。可见我们真想要做到心地清净,唯一的办法,要随缘不执着,才能办得到。

“众生障重欲深,昧却本明”,“障”是业障,业障太重了,欲望太多了,所以本性里的智慧光明失掉了。“逐妄造孽纷纷扰扰,无时无处不在迷境。处火坑而不觉,遇怨对而不知”,“火坑”是指三界,三界六道就是火坑,如《法华经》所说的三界火宅,那有安稳处呢?“遇怨对而不知”,误将怨家对头当做亲人。

“千秋长夜万劫沉沦,可怜亦可悲已”,这是说众生相;不但指现前人道,还包括诸天在内的六道众生都是这个样子。所以因果报应是一切事实的现象,作用非常广大。对中、下程度人,讲因果报应的道理,容易体会,容易接受。

则必畏恶果而断恶因。修善因而冀善果。善恶不出身口意三。既知因果。自可防护身口。洗心涤虑。虽在暗室屋漏之中。常如面对帝天。不敢稍萌匪鄙之心。以自干罪戾也已。

我们读了这一段文字,知道修道先决的条件,要深信因果,才肯认真修行;如果拨无因果,根本就不相信因果报应,那就没有办法了。有一些人,讲高深的理论他不懂,不能接受,他以为那是佛菩萨的事情,凡夫办不到。那么讲浅一点的呢,因果报应他又不相信,他以为是神话。这样的人佛菩萨也没有法子度他,在佛经里,称为“一阐提”;“一阐提”就是没有善根的人。

如果你不想得恶果报。那么你必须先断恶因;不造恶因,当然就不遭受恶的果报。试问那一个人不希望好的果报呢?好的果报从那里来?由善因来。可见得我们要想离开不好的果报,得到如意的果报,就必须要懂得断恶修善才能获得。断恶修善的重点在身、口、意三业、因为造善、造恶,都离不开身、口、意三业。

尤注说:“身口意三业,简言之,各各都能为十善业及相反之十不善业,详大乘戒律中之《十善业道经》。”这里举出修行的纲领。众生身、口、意种种造作无量无边,佛将我们身、口、意的造作,归纳为十大纲领。所谓身三、口四、意三,称之为十善业道。“身三”是身体的造作,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这是身的三善业;“口四”是言论四种造作,不妄语、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这是口的四种善业;“意三”就是心里三类念头,不贪、不瞋、不痴,这叫做意的三善业,这就是《十善业道经》里所讲的十种善业,其功德果报不可思议。十善业反过来就叫做十恶业,这是佛为众生指出善恶的标准。我们身、口、意,一动念、一造作,就要想到这十条——思惟我所造的是属于善业,还是属于恶业呢?那么善恶的果报自然就明了了。佛菩萨以这样的法门,来接引中下根性的众生入菩提大道。所以“断恶修善”是大乘佛法里的根本法门,无上菩提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我们如果深信因果、深信报应,就可以入大乘之门了。

‘既知因果,自可防护身口,洗心涤虑’,‘心’就是意。一个明白因果的人,对于身口意三业,自自然然懂得防护了,换句话说就是知道‘改过修善’。

‘虽在暗室屋漏之中,常如面对帝天’。尤注说:“君子戒谨恐惧,虽处暗室中,觉(也好像是)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常若有多人监视然,常存明明在上鉴察不爽意。”古代的中国人,对于天非常的尊敬,民间所称的玉皇大帝(天公),佛门称为忉利天王。‘帝天’,如同面对玉皇大帝、四天王一样。

‘不敢稍萌匪鄙之心’,‘匪’同非;‘鄙’同丑。不敢稍存非理之心,不敢稍存丑恶之念,当然就不敢做恶事,这才能断恶业。

‘以自干罪戾也已’,‘干’是干犯;‘戾’就是罪过。就是常如面对帝天、面对大家,不敢故意造作恶业。

此大觉世尊。普令一切上中下根。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之大法也。

大圣大贤、佛菩萨度众生,也不舍弃这个法门。这个法门对于中下根性的人很有效,上根利智的,也不例外。上根利智通常是偏在心性的理论上。后面有两句话说得好,‘善谈心性者,必不弃离因果’,这是对上根利智的人讲的。所以真正上根人没有不相信因果的,他的信心比中下根性的人要坚固得多了。为什么呢?他懂得这个道理,所以他的修行必然是如法的。

尤注说:“大觉,究竟真空实相,彻底尽源,更无遮障之谓。”‘大觉’是指佛。“究竟真空实相”,“究”是穷究;“竟”是毕竟、圆满的意思。对于真空实相的理体,“彻底尽源,更无遮障之谓”称之为大觉、这是从大乘佛果上讲的。

“凡夫不觉悟,声闻自觉不觉他,菩萨自觉亦觉他,但功行未圆满。”这是说明佛、凡夫、小乘、菩萨不同之处。“惟诸佛如来自觉觉他皆圆满,故独称之为大觉。世尊乃佛之尊号,以佛具足万德,为一切世界所尊奉,故曰世尊。”佛为究竟圆满之大觉,为一切世间所尊敬,他以圆满大智,教化众生。‘普令一切上中下根,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之大法’,就是深信因果,断恶修善的法门。

然狂者畏其拘束。谓为着相。愚者防己愧怍。谓为渺茫。除此二种人。有谁不信受。

这是说,那些没有善根、拨无因果的人,你给他讲深、讲浅都不能接受。我们现在要反过来问,别人接受不接受与我们自己不相干,他做佛,他做他的佛;他堕地狱,他堕他的地狱,与我无关。问题是自己怎样?这才是接受佛度化的真正紧要处。所以佛所讲的一切经论,必须看作是为我一个人讲的;佛所制定的戒律,是教给我一个人修的,与别人无关。我们要这样的直下承当,才能够得益,才不致于造业。要是不能这样直下承当,常看某人破了戒,某人做了坏事,再从口里讲出来,就是口的恶业;你意动了念头,是意的恶业。外面境界一动就在那里造恶业,这叫“迷”,这就是“不觉悟”。须知外面善与恶与我们不相干,我应当怎样呢?“如如不动,了了分明”,了了分明是不迷,如如不动是不造业。心地清净不染,不为外面境界所动摇,这才叫做会修行。这两句话很要紧,我们要常常检点反省。

‘狂者’,是指狂慧之人。所谓狂慧,多半是指世间聪明智慧的人——世智辩聪者。这一类的人对于佛的经典非常喜欢,认为这是哲学,很有道理。可是一提到戒律、孔老夫子的礼教,他就不愿接受(戒律比礼教还严格),以为这是不合时宜的生活教条,又何必学?学他的理论就好。这种情形大有人在,总是自以为聪明。他们认为戒律是三千年前外国人的生活规范,我们何必要遵守?佛经的道理不错,我们可以学学、可以看看,戒律用不着!三代之礼与今不同,何况是外国的古礼;我们是现代人,何必学古时候的礼节呢?现代人见面最敬礼是三鞠躬,我们何必还要跪地顶礼呢?这即是‘狂者’。以为戒律是约束我们、拘束我们的,反而说那些持戒的人着相——《金刚经》里讲破相,要离相修行,何必执着戒律,死在戒相之下!有没有真正死在戒相之下呢?真有!不是没有。但是对于那些持戒的人,也未必完全都着相,里面还有极高明的人,他不着相,修一切善。

释迦牟尼佛的弟子,有许多是古佛再来的,绝大多数都是明心见性的人。他为什么还要在戒相上斤斤计较呢?那是唱戏表演给我们看的。换句话说,我们还没有明心见性,着相修行对现前有好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纵然不能成佛作祖,绝不会堕三恶道;不受恶的果报,这有什么不好呢?所以不可被那些狂慧之言所蒙蔽,认为那些似是而非的理论很有道理,就把戒律看轻了,这是错误的。

‘愚者防己愧怍,谓为渺茫’,这是第二类人,这种人自己亏心事做多了,心里有鬼,他不敢提戒律,一提戒律,就觉得自己一身都是罪过。但在表面上又不好意思说,说了难为情,因此一谈到戒律,就说善恶果报之事渺茫,不足凭信。这个论调与前面不太一样,但意思是一样的,都是不能够接受,不肯断恶修善。这都是护短,自己有毛病、有短处,而不知悔改。祖师给我们讲,除了这两种人——不是狂,就是愚——之外,有谁不信受呢?那一个人不相信因果报应呢?

“人惟苦不知愧耻耳,知愧便不敢遂过,知耻便不敢因循。有愧耻心,即为其人入道因缘。”尤注在此说的“愧耻心”,就是佛法讲的“惭愧”。有惭愧心的人,就有入道的因缘。换句话说,不知道惭愧的人,入道就很难。至于因果问题,下文引梦东禅师的两句话,说得非常之好。

故梦东云。善谈心性者。必不弃离于因果。而深信因果者。终必大明夫心性。此理。势所必然也。

梦东禅师(即彻悟禅师)此言,是说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上根利智),他绝对不会不相信因果报应的。中下根性者,能够深信因果报应,他将来一定能明白心性之学,与上上根相同。换句话说,他也能明心见性,也能成佛作祖。印祖引用梦东禅师这两句话,非常的重要。实际上就是祖师开导我们,学大乘佛法的人,乃至于到佛法的最上乘,也不能离开“因果”。

‘善谈心性者’,这是指禅宗的大德,所谓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这在大乘法里是最上乘者。禅师说这一句话,并不是没有依据,我们在《藏经》里面可以考察得到。凡是真善知识,绝对不会背弃因果的。我们以近代虚云老和尚来说,有不少同修看过虚云老和尚的《法汇》。但是老和尚在圆寂前的两、三年,也就是最后的遗教——《方便开示录》,自始至终都是教我们注重因果的道理,念佛求生净土。

尤注说:“梦东禅师为前清乾嘉间法门第一人。”乾嘉是指乾隆、嘉庆年代。‘法门中第一人’,这是推崇他,在当时佛法里是一代的高僧。他本来是禅宗的祖师、禅宗的大德,他以禅宗祖师的身分,大力的弘扬净土。因为净土法门才是真正的三根普被、利钝兼收。尤注说:梦东禅师“晚年退修直隶怀柔县红螺山资福寺。莲风大扇,遐迩(远近)向化,道俗归心。迄今净因广植,法门中咸推红螺寺为中国黄河以北第一念佛道场。有《彻悟禅师语录》刊行于世,言言金石,字字牟尼。今日方便摄心之化,流布益广,师之宏法功德无有限量矣。”彻悟(梦东)禅师也是净宗的一代祖师,对于净宗确实贡献很大。北方之有念佛法门,是他老人家一个人提倡弘扬,犹如晚近印光大师在苏州灵岩山的道场一样。

他这两句话——‘善谈心性者,必不弃离于因果’,非常有名。尤注说:“过去所造为因,现在所受为果。现在所造为因,未来所受为果。”这是告诉我们因果通三世,故菩萨畏之。尤注说:“苦乐因果皆由自心之所感,十方三际一切事相,无一不发生于瞥尔妄动之生灭心中,亦无一不消除于本来清净之真如心中。一毫端上纳尽华藏世界,事相无量,无一而非因果;无量因果,无一不出之于心性,心性不易见,即可借因果以见之。”

这是将因果与心性的道理,讲到了极处。心性是讲“体”,而因果是讲“相”与“用”。在《十四讲表》里说的是体、相、用。所谓体,就是讲心性,心性是十法界依正庄严的本体;因与果,就是十法界依正庄严的相、用。这个关系怎么能分开呢?如果真正懂得其中的关系,就晓得心性与因果是一而二,二而一,一体之两面。

修持若是偏重在心性上,不谈因果,不理会因果,则心性的道理也不能透彻,这是必然的,因为理与事是分不开的。如果我们真正要在理性上通达,事相上绝不能舍弃。这一句话是对上根利智的人讲的,下面一句合起来看,则是三根普被。我们没有那么高的天分——顿悟明白心性的道理确实不容易——,但是我们从事相上下手,可以说人人皆有分。我们都读过《弥陀经》,《弥陀经》的极则就是说心性的道理;但是带业往生的事相,完全是因果感应。阿弥陀佛在因中发的愿是“因”,现在修成极乐世界是“果”。我们现在深信净土法门,发愿求生是“因”;将来报身尽了的时候,阿弥陀佛来接引我们往生是“果”。诸位必须要深信这个法门,佛法殊胜的功德利益才能获得。

深信因果将来一定可以明心见性。只要往生极乐世界,纵然是下品下生,也能证得圆满佛果。经上说往生极乐世界,就证得三不退,就是经上讲的一生补处菩萨,这岂不是人人都有分吗?到了补处菩萨才大明心性,大明是究竟圆满的明了。我们娑婆世界是苦因苦果,极乐世界是乐因乐果。在这个地方,果报我们不必重视,须要看重的是在修因上。由修因上来说,这一本小册子,就是教我们造“乐因”,后来的果报当然就是“乐果”。但是不善于修学的,像袁了凡居士,他所造作的是苦乐相对的乐因,将来果报还是在娑婆世界人、天两道享福。而人天两道的福报,是万万享不得的。

享福就容易迷惑颠倒。人间再大的福报,你能享几年呢?纵然活两百岁,也不过是两百年而已。两百年享完了以后怎么办?依然六道轮回。这个事情太可怕了!太可悲了!所以说人间天上的福报我们都不要。我们修什么才是真正的乐因呢?修净业。什么叫净业?所谓净业就是在断恶修善之中,以至诚心、清净心,老实念佛求生净土。

断恶修善的目标是在自己心地清净,除此以外什么都不求。正如同《弥陀经》讲的,我们念佛主要是在求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就是清净心,这是无漏的善法。这一种的业因与西方极乐世界的果报才相应,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假如我们不懂这个道理,断恶修善祈求人、天福报,那也能得到。但这么一来,我们一生修行所下的苦功,也不过换得来生享一生福而已,这实在是得不偿失。而享福没有不迷惑颠倒,所以享福报当中又造无量罪业,这是我们特别要警觉的。

菩萨在这个心最初一动的时候,就能知道后来果报是否清净,这是与我们凡夫不相同的所在。十方三世一切事相,皆是讲的果,有果必有因。这个因,没有一桩不是由我们心地最初一念的生灭心中,现起十法界依正庄严。明心见性成了佛之后才明了,真心理体上本来没有一切妄相。这个道理虽然很难懂,但是不能不懂。我们在讲堂里面,大经大论上常常讨论这问题,常常提起这个问题。一遍、二遍、十遍、二十遍,我们悟不过来不要紧,千遍、万遍必然有个悟处,这是我们应当要明了的。所以经一定要多看,一定要多听,目的就是要开悟。

我们获得清净心的现前,然后才晓得,像《华严》里面所讲的无障碍法界。此地举了一个例子:“一毫端上纳尽华藏世界。”这一个例子是指事事无碍的境界。由此可知,不但在我们六道凡夫境界里,六道以外四圣的境界中,也就是说整个十法界的依正庄严,没有一桩不是因果感应的道理——成佛有成佛之因,做菩萨有做菩萨之因,三途有三途之因,这是我们要明白的。明白之后,十法界就可以随意选择,我希望到那一个法界,我就造什么样的因。换句话说,十法界里可以自作主宰了,就不会随业力飘荡了。

《了凡四训》就是教我们在境界里作主,改造命运。而凡夫没有一个不随命运转移的,那一个人能逃得出命运呢?能逃得出命运的,过去讲只有修行人。所以看相算命的,他不看修行人。为什么呢?修行人的命相看不准,因为他自己能改造。如果修行人被看相算命的算得很准,还对看相的夸奖几句,自己还不晓得反过来惭愧——修了这么多年,还是在命运手中,一点都没有转过来;那他的修行是一点都没有进展的!

袁了凡是个凡夫俗子,都能扭转命运;我们是佛门四众第子,要不能改造命运,那还谈什么修道呢?无论在家、出家,学佛第一步就是要改造自己命运,这是祖师特别提倡流通本书的用意所在。也就是给我们在佛法里面,奠定良好的基础,而后大、小乘的经典,我们才能得受用。末后一句‘此理,势所必然也’,这个道理势在必然。

须知从凡夫地。乃至圆证佛果。悉不出因果之外。有不信因果者。皆自弃其善因善果。而常造恶因。常受恶果。经尘点劫。轮转恶道。末由出离之流也。哀哉。

这是祖师对于一般凡夫的悲痛与感叹。由梦东禅师的两句话,我们就明白了,因果的道理,凡圣皆不能避免,皆不能超越。现在先问我们自己相信不相信呢?如果能相信因果报应,这一种人就是经上所讲的多善根、多福德。不相信因果报应,那是少善根、少福德。不信因果他就不肯修善因,不修善因就是自己放弃可以得到善果的机会,这真叫做自暴自弃。在这里最重要的一点,我们要注意“断恶修善”是我们本分上的事情,我们应该要这样做,至于善的果报根本不要理会。富贵、功名、长寿、多子孙,一概都不要求。你的善因厚了,自然就报得了,何必要求呢?如果你要求,那个善就不是真善。古德教我们“只问耕耘,莫问收获”;即是只问修善因,不理会善果——善积厚了,果报自然现前。这多么自在!不相信善恶果报的,必然是常造恶因;常造恶因的人,恶业成熟,焉有不受恶报的道理!果报不可思议。印祖在此地给我们讲‘常受恶果,经尘点劫’,常受恶报。“尘点劫”是指时间之长。

尤注说:“劫,最长时间也。一千六百八十万年为一小劫,二十小劫为一中劫。历第一中劫曰成劫,历第二中劫曰住劫,历第三中劫曰坏劫,历第四中劫曰空劫,循环往复多不胜计曰尘劫。”“尘”是指微尘,成、住、坏、空四个中劫合起来称为一大劫。这就是说明我们要是不相信因果报应,依然造作恶因,没有不堕恶道的。一堕恶道,苦报的时间就太长了。我们学佛的同修门,要想在这一生真正有成就,必要从深信因果上做起。换一句话说,最低限度的好处是不堕恶道,这是给那些凡夫俗子,没有志气的人所讲的。对于真正聪明智慧有志气的人说,最低限度也要带业往生,这才不辜负自己,不辜负佛菩萨教诲之恩。要能带业往生,现前我们所做的正助双修就要精进。所谓正修,即二六时中佛号不间断,忆佛念佛,一切时、一切处,心上只有阿弥陀佛;助修则断一切恶,修一切善,也就是这一篇给我们讲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断恶修善,不希求一切福报。求什么呢?只求临命终时心不颠倒,这就决定可以带业往生了。这样修学正是再稳当不过的,决定可以成功。如其不然,纵然来生享人天福报,福报享尽了,还是免不了轮转恶道,这是很可怕的事。须知“众生以善恶业力轮回六道,(一)天道,(二)人道,(三)阿修罗道,(四)地狱道,(五)饿鬼道,(六)畜生道。地狱、饿鬼、畜生为三恶道”。‘末由出离之流’这就是讲我们六道生死凡夫,不相信因果报应,所以才出不了轮回,是很值得哀伤的。

圣贤千言万语。无非欲人返省克念。俾吾心本具之明德。不致埋没。亲得受用耳。

此处说的‘圣贤’,包括世出世间。世间的圣贤人和出世间的圣贤人,都是这样教导我们,所以说千言万语,目的只是一个——教我们‘返省’,教我们‘克念’。反省是“慧”,克念是“定”;反省是看破,克念是放下。念是什么呢?妄念。克服自己的妄想念头,妄念能够息灭,真心理体才能够现前(真心里面本具之光明,在佛法里称般若智慧),孔夫子所说的明明德,也才能够现前。换句话说,性体本具的光明德用,才致于埋没。

‘亲得受用’,‘亲’是亲自。你能得到理体上的受用,就像诸佛菩萨的受用没有两样。这种受用,是指法身、般若、解脱。你证得清净法身,证得无量的智慧,无量的神通,得大自在,这是圣贤垂教的目的所在。

但人由不知因果。每每肆意纵情。纵毕生读之。亦止学其词章。不以希圣希贤为事。因兹当面错过。

这几句话很值得我们警惕。圣贤书现在人读的固然不多,但我们的同修可以说人人都读过。纵然没有读过世间的圣贤书,佛教的经典、祖师的语录,这是出世间的圣贤,我们读了不少年。但是我们的法身、般若、解脱,有没有亲得受用呢?如果三德秘藏还没有现前,还没有得到受用,原因在什么地方?这里就给我们说出来了,把我们的毛病诊断出来了,我们的毛病是“不相信因果”。口头上说因果,这是没有用处的。为什么?身心还是‘肆意纵情’、六根放逸,这就不相信因果。

经上佛教我们应怎么做,我们自己在日常生活当中,却没有依教奉行,佛说的是一桩事情,我们自己做的又是另一桩事情。我们的心行与佛的教诲不能相应,还是肆意纵情。这样的心态,纵然读之,不要说读一年、两年,就是念一辈子也是枉然,何以故?这样念一辈子经,也不过学其章句而已。因为我们从来没有发心要做菩萨、要做佛,所以不能成就。

‘希’是希望,希望做圣人,希望做贤人。‘圣’就是佛,‘贤’就是菩萨。我们反过来问自己,有没有发这个心——我要做佛。什么时候做佛?这一生就要做佛,不必等来生;现在就要做佛。要发这样的心才行,这样才能得受用。要是不发这样的心,大乘经典、世出世间圣贤的教训,焉有不当面错过之理!这一句话点破我们四众同修的毛病,我们应该要觉悟。

袁了凡先生训子四篇。文理俱畅。豁人心目。读之自有欣欣向荣。亟欲取法之势。

袁了凡先生这四篇文章是他教儿子的家训,在文字上、在义理上,都能够达到“通畅无阻”。‘豁人心目’,就是佛法里讲的开悟。只要你认真去读,都能够叫你开悟的。‘读之自有欣欣向荣’,这里的欣欣向荣,是以植物来做比喻。就是自然生起远恶向善之心。尤注说:“指心地上一片生机。”确实有这个味道在。‘亟欲取法之势’,念了之后,你心里就会起效法之心。了凡先生这样做是对的,我也应该这样效法;他能够改造命运,我为什么不能?不但我们能,我们要比他更殊胜,我们前途比他更光明。因为我们藉这个基础,可以直接入大乘佛法。如果没有这个基础,修学大乘佛法也是落空了。

在弥陀法会中,我向诸位强调“念处、正勤”,四念处、四正勤要不晓得怎么修法,读《了凡四训》就行了。有《了凡四训》,就可以代替了。你看看这多么重要!要是没有这个基础,等于没有根。我们五根(信、进、念、定、慧)里要具足前面三根,才能带业往生,就像植物的根。根生在那里?根生在土壤之中。要是没有土壤,根要生在什么地方?土壤是什么呢?就是念处、正勤,换句话说,就是《了凡四训》。

我们现在学的大乘佛法没有立足处,所以我才普劝同修门,先修《了凡四训》。这太重要了!好比我们心里面,想兴建高楼大厦,得先找地皮。《了凡四训》、《太上感应篇》,就是土地。把土地找到了,再盖房子才有可能。土地没有找到,在什么地方盖房子?因此这两本书是我们当前不可或缺的课程,应该积极的取法。

洵淑世良谟也。

‘淑’,善也,言此书具改善世道人心之伟力也。这是极力称赞这部书,这部书确确实实具有改造世道人心的力量,也可以说这一部书是修行成佛作祖的根本。

永嘉周群铮居士。发愿流通。祈予为序。

此处说出流通这一部书的因缘。什么人发心流通呢?永嘉就是现在的温州,温州有一位姓周的,周群铮居士,他发心流通。将这一部书重新翻印,赠送给十方结缘,请求老法师给他作一篇序文。序文就是对这部书里面的要义以及功德利益,作一番介绍。

因撮取圣贤克己复礼闲邪存诚之意。以塞其责云。

这是祖师谦虚的话。‘撮取’是仅举大要。‘圣贤克己复礼’,尤注说:“战胜私欲之谓。即孔氏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之修省工夫。”这是儒家(孔子)教诫学人用功的方法,在佛法上就是离一切相。《金刚经》教我们、不要取相,不要着相,也是这个意思,这是讲克己的功夫。“毋意”的意,我们用佛法的名相来说,大家更容易懂,意就是意识,再说得粗浅一点,就是分别心,就是第六意识。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要用第六意识。你看看孔老夫子,他不是不懂,他讲的跟佛法没两样。佛教我们离心意识,这就是离意识——第六意识。毋必、毋固,固就是固执,必就是一定要这样,这两个字可以说就是末那识。必与固都是执着,在境界当中,一切不执着。“毋我”就是忘我,在佛法里就是破我执。破人我执、破法我执,岂不就是离末那识?你看看与佛法离心意识参,有什么两样?参禅要离心意识,研教也要离心意识,念佛还是要离心意识,才能明心见性。

‘复礼’说实在的话就是见性的境界。性是讲体,礼是讲用,是从相用上说,得其相用必然见性。孔夫子为什么多礼?释迦牟尼佛为什么多礼?对待任何人都恭敬——佛教我们一切恭敬。真正有礼貌,丝毫不欠缺的是圣人,有体有用。如果说世出世间一些大德们,学问增长,道业增长,却贡高我慢,瞧不起人,这就颠倒行事,绝没有这种道理的。愈有智慧,愈有修持,对待众生是愈谦虚。你从谦敬当中,才能真正体会到智慧光明,如果说学问增长了,脾气也大了,贡高我慢习气增长了,这决定没学问。在佛法里面讲那是世智辩聪——八难之一,他已经遭难了。也就是说他走的不是佛道,他已经落到魔道里面了,决定不是佛,决定不是在正法上。

‘复’是回复恭敬。可见得从前不知道恭敬,明心见性之后才知道恭敬,才晓得平等,才知道谦虚。懂得尽量把自己压下来,抬举别人,一切众生皆是佛,一切众生皆是善知识,尤注说:“恭敬可谓之为无形之礼服。”从这些地方也可以勘验我们自己的功夫,我们对一切人、对一切事、对一切法,我们谦敬之心是不是在增长?傲慢的习气是不是天天在断除?这是很值得我们检点反省的。假如我们傲慢习气在增长,谦敬的功夫没有进步,自己就要觉悟,我们没有在菩提道上;换句话说,在佛法里面,无论学那个法门,一定有过失,一定有毛病,道业不会增进,善果不会现前的。怎样知道自己是不是在道上?就用这个功夫就行了,不必请教别人。别人都说客气话,都恭维你。为什么呢?说真话的人很少(因为听假话我们欢喜),口里说的是一桩事情,心里面想的是另一桩事情。我过去不懂,人情世故知道得少,就犯说真话这个毛病。

以前有一个同期的戒兄弟,感情非常好。他讲经,我也在下面听。讲完了以后,他说:“我讲得不好的地方,请指教、指教。”我就以为是真话,就告诉他,你那个地方有毛病,要改过。他脸马上就红起来了,眼睛瞪着我,不高兴了。我就改说:“你讲得很不错,很好!很好!”只好讲客气话,从此以后我再不敢说实话。在这种情形之下,我请教别人,别人也一样恭维我——说假的,不会说真的。我们怎么能有进步呢?真正想求进步,只有自己反省,自己检点。不要检点别的,就这两桩事情就行了——我是不是做到一切恭敬?是不是把贡高我慢的习气,天天在减低?就这么两桩事情,就能够观察得出,我们是不是在菩提道上,在道业上天天精进。

尤注说:“防闲邪念,使勿逾越范围,防心如防贼之意也。”‘闲邪存诚’,‘闲’就是防止的意思,这在《十善业道经》里面常说的,防意如城。这个‘邪’是指邪思邪念、邪行邪说。我们要时时刻刻提防,念头一起来就要觉悟,提起觉照的功夫,知道我这一念是善念或是恶念。念头不起则已,一起就晓得这个念头是善念、是恶念,将来果报是善报、是恶报,立刻就觉察,这叫做‘闲邪’,这叫做‘存诚’。

闲邪与存诚的功夫是一体的二面,印祖说他作这一篇序文的意思,最后结归到这两点,是希望我们象圣贤一样,要做克己复礼的功夫,要做闲邪存诚的功夫,才不辜负他老人家,作这一篇序文来介绍《了凡四训》。同时在这一篇文里面,我们也明了修学《了凡四训》,特别着重在“自净其意”上。

旧序里说明这本书精深博大、中正精微。改过、积善两篇是正文,前面也曾经提到,好像经书里面的正宗分一样。立命之学是现身说法,等于序分一样。第四篇谦德之效,等于流通分一样。诸位要知道这本书里着重在得福报——修善根福德。善根福德你会修还要会保持。用什么方法能保持呢?谦德能保持。刚才讲的“一切恭敬”才能把你的福保持得住,要不能一切恭敬,所修的福报都漏掉了——有漏的福报。一面修一面漏,修的还不够漏的,修了一辈子依然没有福报。这是佛经所说的“可怜悯者”。

一、立命之学

第一篇“立命之学”,这是世间每个人都想明了的课题。我们一般所见所闻,这个世界上的人,有富贵、贫贱、长寿、短命,都认为是命里注定的,这种说法不能说他完全错。因为一个人若是前世做好人好事,这一世自然是一个富贵、长寿的人;若是前世做坏事,这一世自然是贫贱、短命。这是平常的道理,可是我们要晓得还有特别的,就是命运可以改变的道理。若一个人本来命里注定富贵、长寿,但他做了极大的恶事,等不到下一世去受报应,就在这一世变成了贫贱、短命的人。也有一种人,本来命里注定贫贱、短命,因为他做了极大的善事,不必等到下一世来享福,就在这一世变成了富贵、长寿的人了。这种事自古以来,中外历史上的事例很多。所以虽然说今世所受的都是前世所作,命里早就注定,但是也不一定会被命运束缚,还要靠自己现在去创造。

这一篇“立命之学”,就是了凡先生把他自己改造命运的经过,同他所看到的一些改造命运的人的种种效验,告诉他儿子。要他儿子不被这个“命”字束缚住,要竭力去做种种的善事,不可以做坏事。“立”字是建立的意思,“立命”两个字,就是命不能束缚我,是我创造命运,命运掌握在我手里的意思。所以“立命之学”,就是论立命的学问,讲立命的道理。反过来说,我们念佛修行的人,若能够按照这个方法去做,念佛一定可以往生西方,得到一个快乐美满的人生。

(一)孔公算准宿命

余童年丧父。老母命弃举业学医。谓可以养生。可以济人。且习一艺以成名。尔父夙心也。

这四篇文章,都是袁了凡先生对他儿子所说的话,所以文章是上对下勉励其子的语气;他自己一生命运是如何改变的,希望他的子孙也能明了此理,依教奉行。所以叫做“家庭四训”。

他自己叙述,从小父亲就过世,母亲叫他放弃‘举业’,举业是读书求学从政,‘弃举业’学医也就是放弃读书去学医。因为在中国过去旧社会里,读书求学目的是从政,放弃读书,就是放弃从政的行业。‘学医’可以养生,自己有一技之长,将来可以凭行医谋生,所以这里的‘养生’,‘生’是生活。同时又可以救人,‘济’就是救济别人,这是很好的行业。

人生选择行业是很重要的。从前教书的先生,学生接受他的教学,没有规定学费多少,而是随便供养的。家里富裕的人就多送些,贫穷的人就少送些,只要至诚恭敬的表达尊师重道的心,学费的多寡不是很重要的。医生也是如此,只要尽心尽力地为人治病,至于报酬就随各人的心意,因为他是以救人为目的。所以古老的社会里,教师和医生普遍的受到人们的尊重,道理就在此。

‘且习一艺以成名’,这个‘艺’字就是技艺。技艺如果专精,就可以成为一代名医。‘尔父夙心也’,母亲告诉他,这是你父亲的愿望。当然,了凡先生就放下读书的念头来学医。

后余在慈云寺。遇一老者。修髯伟貌。飘飘若仙。余敬礼之。语余曰。子仕路中人也。明年即进学。何不读书。余告以故。并叩老者姓氏里居。曰。吾姓孔。云南人也。得邵子皇极数正传。数该传汝。余引之归。告母。母曰。善待之。试其数。纤悉皆验。

这一段是叙述他改变命运的机缘。内容描述在慈云寺遇到一位老人,这个老人‘修髯伟貌’,‘髯’是胡须,从面颊两边垂下的叫“髯”,在下巴底下,嘴两边的叫“须”。这个人胡须很长,相貌庄严,个子高大,看起来不是一个凡人,所以叫‘飘飘若仙’。仙风道骨,潇洒出众,没有一点俗气的样子,所以袁先生对这位老人非常敬重,因为他品貌不凡。

老人就告诉他:“你是将来要从政的人。”‘子’是对人的尊称,‘仕’是做官。‘仕路’就是官场,像现在的政治界一样的意思。‘明年即进学’,因为老人会看相,就叫他赶快去进学。‘进学’,从前国家用人,都要经由考试来选拔人才,如果考上了秀才,就会派进到县立的学校读书,所以叫做进学。并且说:“你是从政之人,为何不赶快读书呢?”‘余告以故’,了凡就把母亲所说其先父希望他学医的原因,向老人说明,并且请教老人姓名和住所。‘里居’也包括籍贯和住处。老人就告诉了凡先生,他姓孔,是云南人。

‘得邵子皇极数正传’,‘邵子’就是宋朝的邵康节,这是个绝顶聪明的人。《皇极数》就是《皇极经世书》,这本书也有相当的分量,收在《四库全书》里。它的内容,完全是依照《易经》的理论来推算命运,它推算命运的范围非常广泛,整个世界国家转变都有论定。朝代的兴亡、个人的吉凶,也可从数理上推断,是一部非常高深的学问。这的确是有根据,相当科学的。

由此可知,每一个人,甚至每一桩事皆有定数,这就是佛法里讲的因缘果报。只要你起心动念,你就有定数;只要你没有心念,那你就超越数字、数量之外了。修行人往往能超越,为什么呢?因为他入定。入了定,他的心就不起作用,没有任何念头;没有念头,就不落在数量里。由此可知,只要你有念头,就必定落在数量里。换句话说,遇到高明的人,他就能够把你的流年命运,推断得清清楚楚。

所以凡夫都有数,唯独超越三界——阿罗汉以上的圣者,就可以超越宿命了。即使是三界之内,色界、无色界的天人修成了四禅八定,能不能超过数量呢?的确,他在定中,数对他是失去了作用,但是这个失掉作用只是暂时的,并不是永远的失掉。为什么呢?他的定力若消失,念头又起,就又掉到数里去了,想逃没法逃出,在那边缘上,心一动就掉下来。这就是他为什么永远不能够脱离六道轮回的原因了。如果定功再进一步达到九次第定,永远保持不会退转,他就超越数量了。这时他才能够脱离六道轮回,在佛法里称为圣人、阿罗汉。我们懂得了这个原理,知道这个世界一切都是有定数的;既然有定数,我们就要用平常心来看这个世界,好的顺境不必喜欢,看到不好的逆境也不要悲伤。为什么呢?一切都是注定的。

孔先生精通《皇极经》,是邵康节的传人,这也是代代相传,都是有师承,一代传一代。他看到袁了凡,就把他看得很清楚,而且告诉他‘数该传汝’:你跟我有缘分,我这一套学问应该传给你。可以说孔先生找到了传人。

‘余引之归’,了凡先生就请他到家里去坐坐。了凡很孝顺,告诉他的母亲,他母亲教他好好接待孔先生,而且告诉他要算算命,试试看灵不灵。这是处世待人的良好态度,礼貌很周到。你所讲的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我们要经过试验才行,绝对不是贸然就接受。这一试是真的,大小事情他推算都非常灵验,这样他的信心就生了,对孔先生的建议也相信了。

余遂起读书之念。

进学念书这个念头就生起来了。

谋之表兄沈称。言郁海谷先生。在沈友夫家开馆。我送汝寄学甚便。余遂礼郁为师。

这是说生起读书进学的念头,往从政的道路做预备工夫。以前读书并不像现在有很多学校,清朝之前都是私塾教学,没有学校。国家只有大学,没有中学,必须私塾里念得很好,才有机会考入大学。那时称太学,明、清都叫国子监,相当于现代的大学,是国家办的,私塾是私人办的小规模学校,老师只有一个,学生通常只有二、三十人。

正好他的表兄有一个朋友叫郁海谷,在沈友夫家里开馆。沈友夫大概是地方上相当富有的一户人家,因为家里很有钱,有几间空房子,一间作教室,请老师教自己的子弟,亲戚朋友的子弟也可以到这里来上学。郁海谷先生此时正好在沈友夫家里开馆教学,他就拜郁海谷作老师,进学读书。

孔为余起数。

孔先生给他算命。

县考童生。当十四名。府考七十一名。提学考第九名。明年赴考。三处名数皆合。

孔先生算他的流年命运,告诉他,你明年去考童生(秀才),要经过好几次的考试。先要经过‘县考’,了凡先生应考中第十四名。县上面有府,府上面有省,这是明、清两代的制度。一个府大概管七、八个县,主管称为知府,是在县之上,省之下。民国就把府废除了,改成行政专员。‘府考’第七十一名,‘提学考’第九名,‘提学’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省政府教育厅长,管一个省的教育。所以地方上考试能考多少名、考得取、考不取,命里都注定了。到第二年去参加考试,果然没有错,都符合。

复为卜终身休咎。言某年考第几名。某年当补廪。某年当贡。贡后某年当选四川一大尹。在任三年半。即宜告归。五十三岁八月十四日丑时。当终于正寝。惜无子。余备录而谨记之。

我们看这段文,不是只看袁了凡先生,而是看自己。那一年、那一月、那一日、那一个时辰生死都已注定了,怎么死法也注定了,一生全都是命里注定的,你怎么胡思乱想都逃不过定命。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谁都没法子逃过。

因为孔先生给他算得这么灵,所以就请他算终身的命运。‘终身休咎’就是一生的吉凶。孔先生把他的流年排到死,什么时辰死亡,都为他排定了。历年的考试,能考取多少名,都给他注出来。

‘某年当补廪’,‘廪’是廪生,‘补’是补缺,相当于现代所讲的公费学生。虽然是学生,但是领国家的津贴,每个月生活费由公家补贴。每一个县都有一定的名额,必须有缺了,你才能够递补上去。‘某年当贡’,‘贡’是贡生。廪生、贡生都是明、清两代依学生的程度而设立的,不是学位,相当于我们现代的中学生、大学生,但是受到国家照顾,由国家发给生活费用。从前生活费用是发米,而米多的、吃不完的可以卖钱,相当于实物配给。现代则用货币来代替食物,是方便多了。至于秀才、举人、进士,相当于我们现代的学位,好比是学士、硕士、博士。进士相当于博士,是最高的学位。贡后某一年他去做官了。‘四川一大尹’,‘大尹’相当于现代的县长,还有二尹、三尹。二尹相当于现代的主任秘书,三尹相当于现代所讲的科长。‘在任三年半’,做三年半的县长,就得要辞职。为什么呢?寿命到了。五十三岁,寿命也不很长。‘五十三岁八月十四日丑时’,就寿终正寝,这还是得到一个好死。‘惜无子’,可惜命里没有儿子。了凡先生把这些事情恭恭敬敬的记下来,给自己作一个参考。

自此以后。凡遇考校。其名数先后。皆不出孔公所悬定者。

往后每次考试,完全跟孔先生算的名次都相符合,一点也没差错。孔先生的确很高明,算得很灵。

独算余食廪米。

‘廪米’这是廪生所得的俸米。

九十一石五斗当出贡。

一石是十斗。他说每个月领俸禄,你自己记住,等你领米领到‘九十一石五斗’,你就‘出贡’了,就升级了,你就从廪生升到贡生了。升到贡生,廪米就不给了,廪生的缺就让别人来补,这有一定的名额。

及食米七十余石。屠宗师即批准补贡。

‘屠宗师’就是当时的提学,相当于现代的教育厅长。他看袁先生的学问、品德还不错,建议要提拔他。出贡就是批准了‘补贡’,从廪生就补贡生的缺了,也就是升级了。

余窃疑之。

这下他怀疑了,孔先生这一着没算对。

后果为署印杨公所驳。直至丁卯年。殷秋溟宗师见余场中备卷叹曰。五策即五篇奏议也。岂可使博洽淹贯之儒。老于窗下乎。遂依县申文准贡。连前食米计之。实九十一石五斗也。

俸禄领到七十多石的时候,屠先生就批准他补贡了。可能屠先生批准之后,也许就升官高迁,也许是调职了。‘暑印’是代理,教育厅长大概被调走了,现在有个代理教育厅长。这一位代理教育厅长不同意,把他驳回去,不准他补贡,他还继续去当秀才——廪生(廪生、贡生都是秀才)。一直到了丁卯年殷秋溟宗师当提学,他看到‘场中备卷’,这些考卷就是落第的、没有考取的卷子,还保存着。有些时候,主管的官员会把这些没有考取的卷子拿来重新看一看,希望发现遗漏的人才。如果真正是人才,他们还是要提拔的,怕的是一时差错遗漏了。

殷秋溟就看到袁了凡的考试卷。‘五策’就是‘五篇’,即是我们今天所讲的论文,五篇论文。殷先生看了非常满意,非常的赞叹,他说这五篇论文,就像是五篇奏议。‘奏议’是臣子对皇帝的建议;国家施政应兴应革,他们都可以提出意见,贡献给朝廷,由朝廷来取舍。殷先生说这五篇确实就是奏议,可见袁先生见识很高,文章写得很好。因为一般对国家兴革提出建议,都是属于大臣的事情,不是小小的秀才做得到的。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政务委员、国策顾问。袁了凡的文章居然可与他们相提并论,可见他的确是有学问。

‘岂可使博洽淹贯之儒,老于窗下乎。’‘博’是指见识广博,‘洽’是说理非常清晰通达,‘淹’是透澈,‘贯’是文章无论理路、无论是章法结构都有条不紊。能得此四个字的评语,定是上乘的文章,无论是在思想理论、文字的结构,都属于上等的。所以不能叫他终老于窗下,一生只做个秀才,应当要把他选出来替国家服务。‘遂依县申文准贡’,就是交代当地的县政府,要把这个人提拔起来。‘连前食米计之,实九十一石五斗也。’

从此处来看,屠宗师是很了不起的人,看到袁先生的卷子马上就想提拔他,可是代理人杨先生把他驳回去了,这就是两个人的看法不一样。袁了凡是有才干,可是从这里我们得到一个很大的启示,那就是有才还要有命。所以人的一生命运主宰了一切,命、时、因缘都有定数,这里面讲才、命、时。袁先生一定要遇到殷秋溟,他的因缘才成熟,这些我们都应当要明白的。

余因此益信进退有命。迟速有时。澹然无求矣。

从此以后,袁先生真的觉悟,真的明白了。一个人一生的际遇,吉凶祸福、贫富贵贱都有命,都有时节因缘,不能强求的。命里面没有,怎么动脑筋也求不到;命里面有的,什么念头都不想,到时候自然来了。他从此以后无求、无得、无失,心地真正平静下来了。所以我读《了凡四训》,学佛以后,我们可以称袁了凡在这一阶段,是一个标准的凡夫。我们连一般的凡夫都不够标准。为什么呢?心不清净,一天到晚还胡思乱想。他的妄念没有了,对于一生的休咎,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古德云:“君子乐得为君子,小人冤枉为小人。”为什么呢?因为君子知命,知道“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小人很冤枉,拼命的追求,不知道这是命里有的,努力拼命求得的,还是命里有的。你说冤枉不冤枉呢?这是指定数,一般人都在定数里。这个时候袁了凡只知道有定数,不知道定数之外还有一个变数,命运是可以改变的。

下一段以后就是讲变数,讲立命的理论方法。要按照真正的理论方法去求,就能够改变命运,你想求什么就能够得到什么,一切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佛家所讲的“布施”,你想得到财富,就必须行“财布施”;想得聪明智慧,那就要行“法布施”;想长寿平安,那就要行“无畏布施”,这就是正确的创造命运的方法。按照正确的理论方法去求,都可以得到你所要得的,甚至连成佛也求得到,何况这些世间的小小福报?

贡入燕都。留京一年。终日静坐。不阅文字。

‘燕都’就是现在的北京,也就是首都所在地,元、明、清三朝首都都在北京。‘留京一年’,他出贡之后就到北京去了,在北京住了一年。‘终日静坐,不阅文字’,每天静坐;从这个地方,可以看到他的心地多么清净。心清净了自然就生智慧,一般人智慧不能现前是心不清净。他之所以能够静得下来,就是他对于自己的命运完全知道,想也没用处,所以什么都不想了,心定下来了。

(二)云谷劝导改造命运

⑴改造命运的原理

己巳归。游南雍。未入监。先访云谷会禅师。于栖霞山中。对坐一室。凡三昼夜不瞑目。

己巳这一年,他回到南方。‘游南雍’,南雍是皇帝所办的大学,就是国子监,一个在北京,一个在南京,北京称为北雍,南京称为南雍,是国家办的两所大学。‘未入监’,就是未入学。在还没有入学之前,先去拜访云谷禅师。‘云谷会禅师’,‘会’是他的法名,云谷禅师的法名叫‘法会’,这是一位很有名的大善知识。了凡先生他到南京栖霞山去参访,去拜见他。‘对坐一室’,在禅堂里打坐。‘凡三昼夜不瞑目’,也没有倦容。为什么呢?因为没有妄想,没有杂念,故能精神饱满。云谷禅师看到他这么年轻,有这样好的功夫,很难得,不容易。

云谷问曰。凡人所以不得作圣者。只为妄念相缠耳。汝坐三日。不见起一妄念。何也。

凡夫之所以不能够成为阿罗汉以上的圣人,原因在那里呢?妄想太多了。《华严》上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病根就是在妄想,‘妄念相缠’,不得作圣。你坐在这里三天三夜,我没有看到你起一个妄念,这是为什么呢?

余曰。吾为孔先生算定。荣辱死生。皆有定数。即要妄想。亦无可妄想。

了凡先生是个老实人(老实最可贵)。他说:“因为我的命被孔先生算定,一生的吉凶祸福都注定了,还有什么好想呢?想也没有用处,所以干脆就不想了。”知道五十三岁八月十四日丑时就要走了,所以生死是一定的。那一年、那一月、那一天、那一个时辰,人家都算定了,有什么话说?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所以他就不打妄想了。

云谷笑曰。我待汝是豪杰。原来只是凡夫。

一个人能够三天三夜不起一个念头,那是很了不起的功夫。他不是功夫,他是命给人算定了。所以云谷禅师就笑着说:“我还以为你是功夫不错的豪杰,原来你还是个凡夫。”

问其故。曰人未能无心。终为阴阳所缚。安得无数。

了凡先生就向云谷禅师请教:“这是什么缘故?”这就说明数的道理,人为什么会有命运?为什么会落在数量里?人如果到了无心,就超越数量了。袁了凡先生有没有到无心?没有!他只是什么都不想,因为想也没用。他还有一个妄念,就是“我什么都不想了”,有这么一个妄念,还是有心,并不是无心。他常常心里有个念头:“我一生都算定了,一生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并没有到真正的无心。既然没有到无心,决定为阴阳所缚,怎么会没有数?数就是数量,是以数学的原理来推演出过去、现在、未来。

甚深禅定不是一般世间人所有的。佛门里像黄檗祖师,他是在定中所见的境界。因为在禅定中,时空都突破了。时空突破了之后,过去、现在、未来自成一片,全部都看到,那是决定真实,一点都不会差错。为什么?他看到未来的事,不是他推算的,而是眼前亲见,这要相当功夫才行。所以靠数理来推论,我们世间凡夫做得到;现量境界现前,就不是世间凡夫所能做到的。在佛门至少要三果阿那含以上,他们有甚深的禅定,能够见到过去、未来,这是不会有错的。

但惟凡人有数。极善之人。数固拘他不定。极恶之人。数亦拘他不定。汝二十年来。被他算定。不曾转动一毫。岂非是凡夫。

你从遇到孔先生,被他算命算定之后,距离现在二十年了。这二十年来,你的命运一点都没有改变,完全照着他给你算定的走,这不是凡夫,是什么?你的命运里每一年、每一月没有加减乘除,这是标准凡夫。一个大善之人,命有没有?有,但改变了;大恶之人呢?也改变了,不会照原定的样子。由此可知他二十年来没有行善,也算没有作恶,他的命运完全照着孔先生所算定的,这叫做标准凡夫。

余问曰。然则数可逃乎。

了凡先生就问云谷禅师,难道命运可以改变?‘逃’就是超越,那就是定数里面还有变数。孔先生给他算的是定数,变数则掌握在自己手上,这是孔先生不晓得的,不能推算的。

曰。命由我作。福自己求。诗书所称。的为明训。我教典中说。求富贵得富贵。求男女得男女。求长寿得长寿。夫妄语乃释迦大戒。诸佛菩萨。岂诳语欺人。

这是云谷禅师教导他改造命运,也就是跟他讲定数里有变数,这是袁了凡原本不知道的。云谷禅师承不承认有定数?承认。前面讲过:‘人未能无心,安得无数。’世俗讲的命运,云谷禅师完全肯定、承认,确实有命运。但是命运自己可以改变,可以创造。所以佛家不是宿命论,佛家是创命论,由自己创造美好的前途。但是立命要靠自己,任何一个人都帮不上忙,没有人能够代替我们改造命运,决定要靠自己觉醒,靠自己改造,了凡是个读书人,所以就先用诗书里面的道理来开导他。

‘命由我作,福自己求’,这是儒家所讲的,《诗经》、《书经》中所说的。云谷禅师懂得,他说这是明明白白、的的确确的教训,这是事实。

再看看佛所讲的,‘我教典中说’,云谷禅师是佛门大德,‘我教典’就是佛教经典中所讲的。‘求富贵得富贵,求男女得男女’,命里没有儿子,你要求,就可以得儿子。‘求长寿得长寿’,因为了凡先生短命,寿命只有五十三岁。这就是说,你求什么得什么;这是真的,一点都不假。

章嘉大师说过:“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但是章嘉大师有解释,有些人在佛门当中求,求不得,是什么原因?那是不如理、不如法。懂理论、懂方法,如理如法的求,就有求必应。如理如法的求,还是得不到时,这是自己有业障,必须把业障消除,障碍没有了,就得感应。这是章嘉大师说过的,没有求不到的。

从根本的原理来讲,世出世间法,都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我们一切的需求,就是求作佛也能成佛,都是根据“万法唯心”这个原理。《华严》上说:“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所以我们“求”,基本的原理就是真如本性;方法最圆满、最恰当的就是佛陀的教诫。依据佛法的理论、教训去求,我们求不老、求不病、求不死,能不能求得到?决定求得到,确实求得到,都在佛门之中;云谷传给了凡的只是极小的一部分,因为了凡的志向不大,只求世间的功名、富贵,所以云谷禅师只教他这个部分。云谷禅师满他的愿望,他想求得功名、富贵,就告诉他求得的方法。还特别告诉他,‘妄语乃释迦大戒’,戒律里有“四根本戒”,就是杀、盗、淫、妄,所以妄语是佛家的根本大戒。佛怎么会妄语?怎么会骗人?换句话说,告诉他求男女得男女,求富贵得富贵,求长寿得长寿;这是事实,决定可以得到的。以后了凡依教修行,此三者果然如愿获得。

余进曰。孟子言。求则得之。是求在我者也。道德仁义。可以力求。功名富贵。如何求得。

这是进一步向禅师请教,说‘孟子言,求则得之,是求在我者也’,《孟子》上有这么一句话。但是在了凡先生他的想法,‘道德仁义,可以力求’,那是我本身的事情,我希望成圣成贤,在道理上是讲得通的。‘功名富贵,如何求得?’功名富贵是身外之物,也能求得到?我没有功名,能求得功名?没有富贵,能求得富贵?这似乎是命里注定的,命里没有,那里能求得到?“命里有的求得到,命里没有的到那里去求?”这是一般宿命论,也就是命中的一个常数。常数是前生造作的因,这一生应得的果报,殊不知常数里有变数,加上变数就不一样。功名富贵我们的确可以求得到的。

云谷曰。孟子之言不错。汝自错解了。汝不见六祖说。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

孟老夫子的话没错,‘汝自错解了’,你自己错会了意思;你并没有真正理解孟子所说的,你的解释只对了一半,另一半你不晓得。对的一半是德性上,除了德性之外,还有事相上,你也可以求得到的。你不见六祖说:‘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这话出自《坛经》。

《六祖坛经》、《金刚经》、《楞严经》,这三部经典在中国,自古以来被大家公认是第一等的作品。《坛经》是中国人写的,所以对中国人来说,有一份特别亲切的感情在其中,也实在写得很好,是整个佛法的纲要;我们不能把它单单看成是禅宗的经典,它是整个佛法的纲要,也可以说是六祖大师的修学心得报告。

六祖讲‘一切福田,不离方寸’,‘方寸’就是心地。‘从心而觅,感无不通’,要到那里求呢?从心地里面去求。

求在我。不独得道德仁义。亦得功名富贵。内外双得。是求有益于得也。

这段教训非常重要。内求、外求都要从内心求,不要向外面求,向外面求就错了。所以佛法里讲,求什么得什么,都是从内心求,不是叫我们从外面求。外面求,决定得不到。为什么?外面是常数,外面不会变;心地是个变数,不是常数。

了凡先生二十年来,心地算是清净,没有妄想。他的心是守定常数,不知变数,所以他这二十年中的命运跟孔先生算的完全一样,连考试,都不会提前一名,也不会落后一名,因为他不懂变数的原理。

云谷禅师教他这个道理——‘求在我’,在自己。道德仁义是内——德行的修养;功名富贵是外——生活上的享受。内外都得,这个求才真正叫做‘有益于得’。《华严经》里面所讲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那是究竟圆满的享受,内外皆得大圆满。那真是我们讲的事事如意,没有一样不称心,自在如意。如果没有这样殊胜的果报,就不会有人学佛了。

学佛不是消极,是非常现实的。现在人讲“现实”,没有比学佛更现实,这是实在的,你看就晓得了。一般讲现实,未必能得到现实;佛法里讲现实,是真正能够得到。须知佛陀教育之好,但是,实在讲,世间人对佛教误解了,错会了意思,不知道它的好处。能够真正体认了,才晓得佛陀的教学才是世出世间最圆满、最殊胜、最良好的教育,古今中外绝对找不到的,尤其是大乘佛法。

若不反躬内省。而徒向外驰求。则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矣。内外双失。故无益。

这是指现代社会,大众所追求的,能不能求得到?求不到。纵然得到了,那是命里有的;命里没有而得到的,这才叫做“求得”。命里有的你求得,那不算求得,因为不求也得到。

譬如今天有人说做股票很赚钱,一年赚了几千万,这是命里有的,他得到了。命里没有的,你看多少人做股票赔钱,不是每个人都赚钱!若每个人都赚钱,股票谁赔钱?赌博赢来的钱还是命里有的,你说冤枉不冤枉?甚至于做小偷、做强盗得来的,还是命里有的。命里没有的,偷都偷不来。

古人明白这个道理,才说:“君子乐得为君子,小人冤枉为小人。”为什么?没能逃过定命,没能逃过常数。所以人要是真正明白道理了,都会安于本分。安于本分,自己日子过得好,社会也安定,天下也太平,大家都没有争执了。

所以佛法教我们求命里没有的;常数里面没有的,我们能够求得到,这是属于变数。怎么求呢?要向内心里面求。我们看看今天的社会,就是这一段所说的,他不能够‘反躬内省’——‘反省’是向内心里面求觉悟,向内心里存养厚德。他不懂这个道理,每天动脑筋往外去求。这种求法,即使是‘求之有道’,纵然你有方法、有手段、有计谋,可是怎么样呢?‘得之有命’,你命里没有还是得不到,你得到的都是你命里的常数,命里有的。你说冤枉不冤枉?袁了凡懂得常数,所以他不操心,不用种种非法手段去求。他晓得有命,打什么样的妄想,用什么样的手段,命里没有,决定得不到。

‘内外双失’,内是什么呢?心不清净;外面所求得不到,怎能不生烦恼?了凡居士这二十年,“内”他没有失,“外面”他失掉了。因为他不想了,什么也不求了,“内”——算是保持了心地的清净、平和,但是外面一切都是命运所安排的。一般人拼命向外驰求,见识比不上袁了凡。了凡先生得到一个心安理得,而一般人向外驰求的是心不安,得到的还是命里面注定的,这是‘内外双失’。

‘故无益’,没有利益就是损失,结果必是有损无益。这一段开示的确把世出世间的现象完全道破了,我们明白了,应该有所选择。

⑵改造命运的方法

①知过

因问孔公算汝终身若何。余以实告。

云谷禅师就再问他:“孔先生给你算的终身流年休咎,算得怎么样?”他就老老实实将孔先生所算的告诉他。

云谷曰。汝自揣应得科第否。

云谷禅师反问他一句,这就是教他反省,找出恶痛的根源。‘揣’是揣量,就是自己认真的去反省一下,应不应该得科第?

应生子否。

应不应该有儿子?你好好的反省反省,应不应该有?当然云谷禅师跟他谈话不会只有这么两句,但是这两桩事在了凡来讲是最重要的、最关切的,所以提出两条大的——他最关心的事情,其馀的就不必提了。

余追省良久。曰。不应也。

云谷禅师这一问,他想了很久,答覆云谷禅师说:‘不应也。’他真正知道自己的病根,老老实实回答:“不应该。”因为他老实,尤注说:“老实乃进德之基,凡饰非掩过之人,前途有何希望?”善知识遇到诚实人,他一定会爱护,才会指出他一条明路。要是自大傲慢不诚实,人家对你笑笑就完了,不会认真教诲的。下面是了凡先生反省自己的缺点,这是立命的基因。

科第中人。类有福相。余福薄。又不能积功累行。以基厚福。

从政的人要有福,如果没有福,老百姓就要遭难。一个人有福,确实全国的人民都有福了。今天讲民主自由,大家都认为这是真理,是时代的潮流,任何一个人都不能够抵挡的。这个潮流是好还是坏,必须再看下面的结果才能够论断。我们看看古时候的社会制度,读书明理的人没有争执,做皇帝的人有的非常开明。我们读唐太宗的《贞观政要》,太宗的心胸之开明,真叫人佩服。他给别人说:“做皇帝有什么好处?负这么大的责任,你想要做,我让给你做。”有这样大的心胸!他做皇帝并不是在那边享福,不是在那边作威作福,是替百姓做事,是替全国老百姓谋幸福,为国家选拔人才,这些人才是为社会、为人民服务的。

确实,从政的人都是有福相的。‘余福薄’,他想想,说:“我福太薄。”没福!没福又不能修福,‘又不能积功累行’,不肯修福。‘以基厚福’,‘基’就是培植;不肯培福、不肯修福。没福不像做官的样子,不足以领导百姓、造福百姓。

兼不耐烦剧。不能容人。

这个毛病就更大了。性情急躁,就是薄福之相。前面是说一个纲领,底下再给我们仔细分析。前面是总说,后面是一桩一桩来分析。确实没福——不耐烦!性情急躁。‘不能容人’,心量狭小不能容人。不能容人当然就不能用人,不能够服人,这是一定的道理。

时或以才智盖人。直心直行。轻言妄谈。凡此皆薄福之相也。岂宜科第哉。

‘直心直行’是当任意、纵情解释,也就是我们常讲的“使性子”。他高兴怎么做就怎么做,这也是别人所不能承受的。

‘轻言妄谈’,言论不谨慎,随便说话,不负责任。

‘此皆薄福之相也’,这是薄福。真正有福的人莫不浑厚、老成,心胸广阔而能容人,言语动作缓慢;“缓”显得稳重。孔夫子说:“不重则不威。”稳重,其威德才能服人,才能够处世。了凡先生年轻时不够稳重,自己说出自己没福,不应该中科第。下一段则说他不应该有儿女,这一段反省是说明他不应该得科第之所以然。

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

俗话说,地下不干净会长东西,会生五谷杂粮;水要是太清了就没有鱼。为什么?鱼在清水里,它也知道会被人家捕去,所以它不会在清水里游。也可以说地里头很干净没有秽物,是不会生长植物的。

余好洁。宜无子者一。

袁了凡有洁癖。整齐、清洁是件好事情,但是太过分的清洁也是个毛病。一点脏东西都不能忍受的,这也不行。这是不应有子的第一个原因。

和气能育万物。余善怒。宜无子者二。

和气能兴家,俗话常说“和气生财”,袁了凡没有财富,与这也有关系。他并不富有,家境清寒。他喜欢发怒,常常发脾气,看不惯的,看不顺眼的,他就要发作,不能容忍。这是没福,这是‘宜无子者’第二个原因。

爱为生生之本。忍为不育之根。余矜惜名节。常不能舍己救人。宜无子者三。

‘爱’是仁爱,能够推己及人。这些道理他晓得,但是自己做不到。为什么?他是个很刻薄的人,‘忍’就是刻薄。换句话说,他爱惜自己的名节,不愿意帮助别人,这也是无子的一个原因。底下又说:

多言耗气。宜无子者四。

前面是讲存心,以下则从生理上说。他反省说了六条原因,前面三条是从心理上讲的——不应该有儿女。后面是从生理上说的,也不应该有儿女;他喜欢说话,喜欢批评人,喜欢论是非,所以说言语上常常喜欢强出人头。这容易伤气,生理上受伤害,这是‘宜无子者’第四个原因。

喜饮铄精。宜无子者五。

不但喜欢高谈阔论,还喜欢喝酒,大概酒量也不错。饮酒过度会伤神,‘精’是精神;伤精神,对于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妨碍。末后又说:

好彻夜长坐。而不知葆元毓神。宜无子者六。

他晚上不睡觉,一定是找朋友聊天,喝酒作乐,不知道保养。想必了凡先生的身体相当虚弱,他不知道保养身体。

其馀过恶尚多。不能悉数。

想想自己一身的过失毛病,恶作太多了,数不尽。他的为人真正诚实,这叫“忏悔”,发露忏悔。自己身心毛病都能够对人说出来,坦诚的说出来,毫无隐瞒。佛门讲“忏除业障”,这样才能够真正把自己的业障除掉。能够发现自己种种的弊病,这叫“开悟”。觉悟之后能够把这些毛病改正过来,这叫“修行”。一般人修行,修什么行!自己有什么毛病都不知道,从那里修起呢!“修”是修正,“行”是错误的行为;把错误的思想,行为改过来,这叫“修行”。所以修正行为第一要紧的,就是要知道自己的错误行为,才能改过自新。了凡先生很了不起,云谷禅师一追问,他认真的反省,就把自己心行的毛病一桩一桩的找出来,这是后来他能够改造命运的根本原因。

他凭什么能改造命运?我们为什么不能改造?我们对于自己的毛病一无所知,从那里改起?人家一反省,明明白白的摆在面前,就一桩一桩的把它改掉。所以内里求德行,外面求富贵、求儿女,样样都得到了。他不是从外面求的,我们看他并没有在送子观音前面烧香拜拜,求菩萨送一个儿子。他求功名、富贵也不是在佛菩萨面前去祷告求的。现在人拜神求神都是错了!那里能求得到!寺庙香火鼎盛,一天到晚不知道多少人去求富贵、求男女,得来的全是命里有的,不求也会得来。还以为是神赐给他的,神对他特别有恩惠,实在是冤枉!所以学佛的人一定要明理,如理如法的去求,就是云谷禅师所讲的“内外双得”,没有得不到的。

云谷曰。岂惟科第哉。世间享千金之产者。定是千金人物。享百金之产者。定是百金人物。应饿死者。定是饿死人物。天不过因材而笃。几曾加纤毫意思。即如生子。有百世之德者。定有百世子孙保之。有十世之德者。定有十世子孙保之。有三世二世之德者。定有三世二世子孙保之。其斩焉无后者。德至薄也。

云谷大师这些开示非常重要,绝对不能看作迷信。如果看作迷信,实在讲不是云谷迷信,是我们自己迷信。自己迷了,不相信圣人之言,不相信事实的真相,是自己迷惑颠倒。前面云谷禅师教袁了凡真实的反省检讨,才直正知道自己过失很多。“知过能改,善莫大焉。”世间最大的善行就是改过。

我们在《无量寿经》里也读到,佛告诉我们,纵使供养无量无边的圣人——这是大善,还不如自己回头来认真修行。认真修行就是改过自新,我们古圣先贤所讲的,改过是大善,中外的圣人都有共同的见解。

云谷在此就讲到‘岂惟科第哉’,岂只是功名?求取功名是要靠积德,是要靠过去生中的修积,才能够得到科第。‘世间享千金之产者’,这是讲富贵。家财万贯,一定是富贵之人,他才能够享受富贵。富贵不是随便可以得来的,佛门里说,这一生中得大富是前生财布施修得多,这一生才能得大富。我们这一生贫困是前生没有大修财布施的果报,能不能勉强得到呢?不可能,得不到的。如果勉强去求,灾祸跟着就来了。“祸福无门,唯人自召。”我们看中国古人造字,学问都很大,“祸”跟“福”两个字很像,就差那么一点点,真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这些都是教我们要知道因果,然后我们求功名、求富贵,才能够如理如法,没有一样求不到的。

‘千金’是说大富,‘百金’是讲中富,就是讲中产阶级,必定他们前世都种了善因,所以是大富之人,或是中富之人。“应该饿死的人”,是他前世造恶多端,不修布施,贪妒吝啬所致。世间有没有这样的人?有。我们也曾见过一毛不拔,一点好事都不愿意做的人。他劝人布施,自己不肯布施。这样的人,我们知道,来生必得贫穷的果报。因缘果报是自作自受,绝没有个主宰在支配。如果说有个主宰在支配,这是错误的看法。

‘天不过因材而笃’,世间人常以为一切皆是天意安排,其实不然,里面真正的原因是自己的造作,绝对不是天意,天没有意思。只有大圣大贤有真实的智慧,能把这些事相和事实真理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一段是讲富贵穷通都有定命,下面是讲儿女也有定命,这是世间人的两桩大事。

‘即如生子,有百世之德者,定有百世子孙保之。’中国的大德,印光大师常赞叹的有两个人。第一是孔老夫子,所修的是“百世之德”。孔夫子所念都是利益国家、利益百姓,没有一丝一毫为自己着想。他一生从事教学,把自己的理想抱负传给学生,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子孙一直到今天,已经七十多代了,孔德成先生在全世界还受到大众的尊敬。不但是中国人,甚至外国人——像美国人,一听到他是孔老夫子的后代,特别加以礼敬,特别招待他。种善因得善果,于此显见。

‘有十世之德者,定有十世子孙保之。’“十世之德”,在中国历史上,帝王将相建立一个政权能够传十几代;像清朝传了十代——从顺治到宣统。如果祖先不积德,那是不可能的!今天的人不相信这些事实,认为自己有能力、有权谋、有智慧,这些想法都错误了。祖宗积德,及本身宿世的德行,感应道交,有同样德行的人到了一家,才能够保得住。

小而言之,我们家庭的事业能够传多少代?我们举个例子,像台湾同仁堂。同仁堂原来是在北京,也是祖先积德,这个堂号做了一百多年——百年老店,他传多少代!老祖宗存的心仁慈,开药店是以救人为目的,利润不在乎,只要生活能够维持,店面能够维持下去就可以。不是以赚钱为目的,不是以个人享受为目的,是以利益社会,帮助苦难的众生为目的。他存这个心,所以他能够维系一百多年。如果子子孙孙不变祖先的宗旨,他的公司行号必然能够不断的延续下去。不像现在许多人开公司,开不到二、三年就倒闭了,这就是德薄。

‘有三世二世之德者’,能够传三世、二世,也‘定有三世二世子孙保之’。‘其斩焉无后者,德至薄也。’我们中国俗话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是德很薄,以至于他不能传下去了。过去社会对这些事很重视,现在观念完全改变了,甚至于有许多年轻的夫妇,他们不要儿女,嫌儿女麻烦。现在社会的结构跟从前不一样了,现在有社会福利。美国或加拿大,谁养老?国家养老,不需要靠儿女养老,所以他可以不要小孩。六十五岁退休了,国家有养老金,按月送来,比儿子还孝顺。这是现代的社会福利制度比从前好,从前老人唯有儿女来抚养,现在的社会逐渐趋向于由国家、由政府来照顾。但是因果的原则是不会变更的。

养儿防老这是世俗的观点。在出世间法,尤注说:“出世圣贤以绝欲断爱,为去惑转智,超凡入圣第一功修,惜俗情未及了解耳。”这种观念至今还存在。年轻人发心出家,父母亲友总是想尽办法来阻挡,原因在他不晓得,还守着旧观念——无后为大。佛法是看三世——过去、现在、未来,它看到整个宇宙,实在是认清宇宙本来面目。我们世俗人看的只是宇宙中的一部分,看不到全体,而且只看到很小的一部分。在十法界里只看到人法界;人法界里面只看到现前,看不到过去、未来,所以眼光没有佛菩萨那样的透彻。家里面如果有人出家,那真正是第一大喜事、第一殊胜之事。

可是出家一定要认真修行,出家修行要是没有结果,于家庭没有损害,于自身必定堕落。佛家常说:“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这是很严重的问题。了道的确很不容易,你修行要有一定的成就,决定要证果,至少也要决定往生净土,超出三界。譬如小乘一定要证得须陀洹果以上,虽没有出三界也不要紧。为什么?证得“位不退”,就算是圣人了。以后天上、人间七次往来,决定证阿罗汉果,时间虽然长,不堕三恶道,算是有成就了。

以这个标准来看,在大乘佛法里面最低限度,也要把见思烦恼断一部分——也就是八十八品见惑断掉,才算是成就。八十八品见惑没有断掉,这一生就没有成就,这是我们必须要认清楚的。八十八品见惑断掉,在大乘圆教里是初信位,小乘是初果位,不达到这个标准不算成就,还是要六道轮回。六道轮回就要还债,十方的供养你必须要一一偿还。人家不是白白的供养你,一定要偿还。如果证得小乘初果、圆教初信位,供养的人都有福了,也不要还债,他的确种在福田上了。依此标准来看,我们这一代的出家人做不到。谁有能力可以做到!

做不到还有一个方法——求生净土。求生净土,一定要能往生,若不能往生还是不行。实在讲求生净土。比断八十八品见惑实在容易得多了。生西方净土,八十八品见惑一品不断都没有关系,所谓带业往生。只要具足真正的信心、真实的愿行,老实念佛,没有一个不成就的,这是我们在《无量寿经》、《弥陀经》上看得清清楚楚的。所以发心出家,一定要成就的。

②针对缺失彻底改过

汝今既知非。将向来不发科第。及不生子之相。尽情改刷。

这是云谷禅师教给了凡先生改造命运的方法,对着袁了凡的习气毛病来下药——应病与药。他已经知道自己的毛病习气,所以教他要‘尽情改刷’,‘改’是改过,‘刷’是刷洗。尤注说:“各人有各人之病痛,既能平心自检,寻出一一病痛、一一过失所在,便有下手处。”‘尽情改刷’是真正的修行,并不是天天念经、拜佛、念咒这些形式上的功夫——修一辈子还要搞六道三途,都叫形式。形式的目的无非是提醒自己,是表演给别人看的,引发别人觉悟,真正目的在此地。个人修行不重形式,重在发现自己的毛病,这个叫“开悟”;把自己的毛病改正过来,就叫修行的“功夫”。所以最要紧的是,自己能心平气和来反省检点,把自己的毛病习气找出来。“寻出”就是寻找,找出自己的病痛,找出自己过失到底在那里,这样“便有下手处”,你才知道如何去修正,怎样去改过。“用全神全力反转来”,“神”是精神——用全副的精神、全副的力量,“反转来”,把它反转过来。下面尤注举出几个例子教我们。

“悭贪者转之以施舍”,譬如“悭贪”,“悭”是悭吝;我们有的不肯施舍给别人,没有的希望贪得。如果我们有这个毛病,“转之以施舍”,用布施的方法把它改正过来。我有的别人没有,人家向我要,我很慷慨、很大方,我能送给别人。或者我看到别人有急需,他还没有向我要,我就主动的布施给他,这是修福。

“布施”有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这三大类。法布施是我们以智慧、技术去帮助别人,或者是教导别人。别人不会的我们会,我们要热心去教他,使他也有这种能力,或启发他的智慧,这叫法布施。无畏布施是帮助别人身心安稳。他心有不安、有恐惧,我们帮助他,使他身心安稳,这叫无畏布施。譬如有人害怕走夜路、怕鬼,我们有时间就送他回家,跟他做伴,他就不怕了,这也属无畏布施。

又如现在年轻的学生,都要去服兵役,服兵役也是无畏布施。为什么呢?军人保护这个地区国家百姓的安全,不受外面敌人干扰侵害,这自然是属于无畏布施,所以三类布施的范围非常广泛。佛告诉我们财布施得财富,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

台湾放生的风气很盛,放生也是属于无畏布施,但是现在放生有很多流弊。因为大家拼命去放生,有些商人拼命去捕捉鸟兽(你不放生他就不去捕捉了);这样的心态、行为就不是无畏布施,而是戕害众生,好心也变成了造恶业。放生应该是我们到市场去买菜,看到很多活泼的动物,推想它决定可以活得下去的,就买来放生,这是慈悲救苦。我们还听说有很多鸟兽公司,卖的都是自己饲养的动物,决定没有野地谋生的能力,一旦被放生到野外,决定是死路一条,这些我们都要知道。所以是在菜市场偶尔发现,买去放生。放生的仪式,给它念阿弥陀佛,念三归依就很好了。

“愤激者转之以和平”,这是讲性情。容易发脾气,容易急躁,这是大毛病。了凡患了这毛病,云谷禅师在此地劝他“转之以和平”;和气心平。心地平静,你的态度自然温和了。这在德行上也是一个重要的项目,无论是佛家、儒家都讲求。孔夫子的学生赞叹孔子的德行有五种——“温、良、恭、俭、让”。第一就是温和,这是学生们对老师的评语——老师温和;良是善良;恭是恭敬,无论对人对事他都谨慎恭敬,谨就是谨慎;俭就是节俭、不奢侈,生活很朴实;礼让,孔夫子事事都让别人,决不会与人相争。这是夫子之美德,是做人的典型。

“虚夸者转之以切实”,这就是喜好夸大的毛病,为人不实在。如果知道这些事实,别人对我们说的话自然要打折扣,难以取信于人,因为我们不诚实。所以决定不能够浮夸,要诚实。

“浮嚣者转之以沉定”,“浮嚣”就是我们常讲心浮气躁;心浮就要以“沉定”来对治;要沉着,心要清净,要能定得下来。

“骄慢者转之以谦恭”,世出世间实在没有一样值得骄傲。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事情做好了,是本分的,是应该的;做不好要处分。诸佛菩萨一切恭敬,孔孟亦无不敬。我们比起佛菩萨差太远了!所以对人一定要谦恭有礼,要谦虚、要恭敬,谦与敬都是性德。

“惰逸者转之以勤奋”,懈怠懒散,是很大的烦恼。世出世间法如有这毛病,一定不会有成就的。所以一定要精进、要努力,要把精神提起来。释迦牟尼佛在世时,阿那律陀懒散的毛病就很严重,被佛呵斥一顿之后,他真的振奋起来,七天七夜不眠不休,结果把眼睛搞坏了。佛很慈悲的教他修“乐见照明金刚三昧”,以后他得了“半头天眼”,不用肉眼比别人看得还清楚,他能看到三千大千世界。所以人一定要发愤,要振奋起来。懒惰,做一切事情都不能成就;不但是佛法不能成就,世间法也不能成就,一事无成。古今中外,世出世间那一个有成就的人是懒惰的人,是散漫的人?没有!大乘善根唯一精进。

“残忍者转之以仁慈,怯退者转之以勇进。”“退怯”是退步、退转。这也是大病,必须要勇猛精进。

这些毛病都是了凡先生自己叙述出来的。前面说过,各人有各人的病痛,如果我们也像他这样改进,其他的病痛要想一想,用方法来对治。下文是云谷禅师教他修持的几个重要纲领。

务要积德。务要包荒,务要和爱。务要惜精神。

‘务’是务必,一定要‘积德’,断恶修善。‘积德’,世出世间法都以这个为基础。前面讲的“享千金之产”、“有百世之德”,如果不是认真断恶修善积德,怎么能办得到?孔子受一国人尊敬,释迦牟尼佛受全世界人尊敬。一个是积世间的大德,一个是积世出世间的大德;佛是世出世间的德行都修积。

‘务要包荒’,是讲心量要拓开,要能够包容。不能包容,我们自己的烦恼就多,对于佛法的修学造成了障碍。我们是修“觉、正、净”,如果心不得清净就不会觉悟,我们的见解也就会有偏差。正知正见、大觉大悟,一定是以清净心为基础。所以要能包容,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必认真计较。《金刚经》上说得好:“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一切法不是真实的。就是世间一切境界,古人也说是“过眼云烟”,这种看法跟《金刚经》非常接近。有什么值得计较的?何必把它放在心上,妨碍了自己的清净心。

‘务要和爱’,这是了凡最大的弊病。一定要和气,一定要能够博爱;就是佛法讲的慈悲。佛讲的慈悲是平等的,所以叫“大慈大悲”。儒家讲仁爱,仁爱跟佛法的大慈大悲确实相当接近。孔老夫子说:“仁者无敌。”“敌”就是敌对。这世间还有跟我对立的,那就不是仁爱了,仁爱是没有敌对的;没有敌对就是佛法里面讲的大慈大悲。虽然儒家讲的话不一样,其实里面的内容是相同的,这是我们应当要修学的,真正利益自己的。

净宗讲“一心不乱”,有了对立,一心绝对得不到。有对立是二心,就是有对待。六祖大师讲“本来无一物”,有一物存在就不是真心,所用的还是妄心。心里果然清净,决定没有相对的。没有对立的,真心才能显露,清净心才能现前,净宗所修的一心不乱,我们才能获得。

不要说真正的一心不乱,就是相似的一心不乱——功夫成片,也是从这里下手的。念佛人念了多少年,功夫成片没有得到,就要找出毛病在那里。将病根找出来了,然后再把病根消除,障碍就没有了,功夫就可以成片了,功夫成片就决定往生。功夫到何种程度自己晓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必问别人。功夫成片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凡圣同居土,事一心不乱是生方便有馀土,理一心不乱是生实报庄严土。品位与功夫正好成正比。

功夫成片里面也有高下不等,所以有九品。上三品的都能自在往生,中三品的都能预知时至。上三品的自在往生,就是想什么时候往生,就什么时候往生;暂时不想走,也可以随意多住几年,一切皆能随心所欲,确实能做得到。一心不乱功夫更高了,因为事一心、理一心都不是我们凡夫一生中能达到的,但是功夫成片则人人可以做到。所以要想这一生自在往生,想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我们一般凡夫也可以做得到。这就是凡圣同居土里的上三品往生,是功夫成片带业往生的。

‘务要惜精神’,要爱惜精神。因为了凡喜欢彻夜长坐,不知道保养身体,所以对于身体精神的保养要重视。上面大师所讲的都是针对了凡的开示。

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此义理再生之身也。

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了,不要后悔,不要再去想它;想一遍则又造一次新业,阿赖耶识里又落印象。所以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了,绝对不再去想它。要紧的是改正现在的,修正未来的。所以“疑”跟“悔”都是烦恼,在《百法》里是属于二十六个烦恼的心所。佛不叫我们常常去想过去。尤注说:“此至人造命诀也。”“至人”是一个有高度智慧的人,真正觉悟的人。改造命运的秘诀,就是这一段的开示,其精要就是从‘务要积德’到‘义理再生之身’六句,确是改造命运的秘诀。

尤居士此节小注说得好:“改造命运第一步工夫,便是痛改前非。一一积习悉皆扫除,一一病根悉皆拔去,时时处处常自警觉,严自克治。保善天真,如保赤子。改造命运全权在己,不属造化,即上文所谓极善之人,数固拘他不定是也。”

“积习”就是习气,如前面所讲的坏习惯,“悉皆扫除”。

“一一病根悉皆拔去,时时处处常自警觉,严自克治”,对待自己要严格,不要常常原谅自己;常常原谅自己,前途就有限了。律己要严,对人要宽;对人要宽厚,对自己要严厉。要克服自己的毛病,对治自己的习气。

“保善天真”,“保”是保护,“善”是纯善。什么叫“天真”?心里面一念不生就是天真。天天在打妄想,天真就失掉了。天真就是真心,真心就是清净心。

“如保赤子”,好像慈母照顾婴儿一样,要全心全力、全副精神去照顾起心动念。

“改造命运全权在己,不属造化”,改造命运之事完全在我自己,与诸佛菩萨与天地鬼神毫不相干。所以真正把这本小册子明了了,从今以后你也不要再去看相、算命、看风水,都用不着了。仔细反省一下自己的命运就知道了。怎样去改造,也晓得了,不会再受别人的欺骗了。

“即上文所谓极善之人,数固拘他不定是也。”前面云谷禅师说,什么样的人叫“极善之人”?我们净宗讲极乐世界“诸上善人”,这个“上善之人”就是“极善之人”。那一类的人是“上善之人”呢?能够改过的人就是“上善之人”。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天天都反省、改过,一直到没有过可改了,那是成佛了。

等觉菩萨还有过失,什么过失?一品生相无明没断,就是他的毛病,就是他的过失,他还要改过自新。由此可知,等觉菩萨还要改过,何况我们!我们看到这里应该觉悟了,修行,修什么?就是改过。从现在起发心改过,一直到等觉菩萨还是改过,过失都没有了,就成佛了。有过失就不能成佛,所以菩萨叫“觉有情”,菩萨是有情众生,不过他觉悟。觉悟,就是知过能改。我们凡夫有情不觉,不觉就是不知过、不会改,认为自己样样都是对的。想想自己有没有毛病?想了半天,一个毛病都没有。所以常说凡夫没有毛病,菩萨毛病很多。菩萨常常检点,知道自己毛病很多,不断在改,三大阿僧只劫都还没改完。你想想看,这毛病多少?凡夫居然没毛病,这怎么得了!就是什么叫做“觉”,什么叫做“不觉”。知道自己一身毛病——这是觉悟的人,就是我们佛家讲的菩萨;不知道自己毛病的人就是佛家讲的凡夫。这很好懂,菩萨不是神,菩萨是一个知道自己毛病的人、常常改过自新的人,意思是觉悟的有情众生。

如果我们能更进一步,不但改过自新,又能发阿弥陀佛之愿,即是改造命运最殊胜的方法。我们天天念《无量寿经》,把《无量寿经》念得很熟,这只是初步功夫。第二步功夫就拿《无量寿经》当作一面镜子,每念一遍就是照一次,照一次就是对照一下,去寻找自己的毛病。我们照镜子晓得那个地方脏了,赶快把它洗净,洗净就是修正。心里面肮脏不能觉悟,要读经,经典是一面镜子,这个镜子照一照,知道我们心里那些地方有毛病,赶紧把它改过来。所以第一步是念熟,第二步是依教奉行,就是依照《无量寿经》来修行。

修行第一要“发愿”。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仔细想想我们有没有?我们要把四十八愿变成自己的愿心,咱们跟阿弥陀佛是同心同愿,真正的同志。同愿、同志就是一个人,换句话说,你也变成了阿弥陀佛的化身。所以阿弥陀佛是榜样,我们要照这个样子来塑造自己,把自己改变成跟阿弥陀佛一模一样——心一样、愿一样。你想想,你怎么不能往生?决定往生!心愿相同。然后言阿弥陀佛之言。言语相同了。平常处事、待人、接物,念念不忘阿弥陀佛,念念不忘劝人念阿弥陀佛,这就是言阿弥陀佛之言,行阿弥陀佛之行。

我们的身、语、意三业都像阿弥陀佛,就是阿弥陀佛的化身,就是阿弥陀佛乘愿再来。这比‘义理再生之身’高明得多,这是即身成佛,成了阿弥陀佛了。把我们凡夫身摇身一变,成了阿弥陀佛再来。本来我们是业报身来投胎的,现在一变,变成了阿弥陀佛乘愿再来,这是改造命运最殊胜、最上乘的改法。

夫血肉之身。尚然有数。义理之身。岂不能格天。

其实这里面的重点是讲妄念——妄想执着。身与数实在讲不相干,真正有关系的是心。身是受心的影响,主要的是心地。凡夫的心地,总而言之——自私自利。这是凡夫心,一定堕在数量里。如果拿佛法来讲,若用意识心,亦决定堕落在数量里,也就是用八识,八识是有为法。佛菩萨为什么能超越?因为他转八识成四智,他不用八识,所以不落在数里面。

‘义理之身’,自己觉悟之后,用的是觉心。前面‘血肉之身’用的是迷情,如果用的是觉智,‘岂不能格天’!

尤注说:“精诚所至,金石为裂,此至诚所以格天也。”这有一个典故。汉朝名将李广,有一次行军时,路边草很深,草里面有一块大石头,他看错了,以为是一只老虎。他拔弓箭射它,用的力很猛,箭射去插得很深。下马一看是一块石头,自己也很惊讶!想:“我的力量这么大,箭能插得这么深!”再射一次就射不进去了,才知是“精诚所至”。正像罗什大师七岁时举大铁钵一样,没有心、没有念头时把它举起来。再一想:“我人这么小怎么能举得动?”再举就举不动了。李广把石头当成一只老虎,不知道它是石头;知道以后箭再也射不进去了。这是比喻一个人以真诚之心,真诚没有妄念,所以金石为开。

由这两则小故事也能证实《华严经》讲的“事事无碍”。事事无碍是心地清净到相当程度,才没有妨碍;如果心不清净,事事都有障碍,所以触事成障。心地清净就没有障碍了。

“至诚所以格天”,“格”当作感格、感应讲。儒家讲的格物,“格”是格斗,“物”是物欲。我们要舍弃欲望,不会被欲望所转,这叫“格物”。此地讲“格天”,“天”就是数,就是定数,也就是我们讲的命运;以至诚感格而改变了命运,转移了命运。至诚就是真心,至诚心就是《观无量寿经》讲的菩提心——至诚心、深心、发愿回向心。

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太甲’是商朝时候的皇帝,在早年也是胡作妄为,以后得大贤伊尹的教导,他改过自新。这几句话是他改过自新之后,对于伊尹感谢的话。

‘天作孽,犹可违’,天命所做的不善是可以改变,我们修善积德就可以改变。“天”就是指天命,天命也就是“数”,我们一般讲的命运——是可以改造的。

‘自作孽,不可活’,‘自作孽’是这一生自己造作的不善。‘天作孽’是宿世的,过去生中所造的恶业。这一世所得的不善果报可以改,这就是宿命可以改;现前造的罪业,那就没办法了。现前继续再造,你就不会改过。过去有恶因,现在再加恶缘,必定结恶果;过去有恶因,现在断恶缘,虽有恶因不结恶果,这是一定的道理。

改造命运的原理就在“缘”上——“因缘果报”,“因”是过去生中所造的,没有法子改变,能改变的在“缘”。譬如说我们种瓜种豆,瓜与豆的种子是因,不能把瓜子变成豆,也不能把豆子变成瓜;因是定数。我们今天想要瓜,还是想要豆,就在缘上加以决定。我们想要豆,把豆的种子种下去,瓜的种子收藏起来,它就不会结果。结果需要缘,缘有土壤、肥料、阳光、空气、水分等等,这些缘都具足,它一定会长得很好。若不想要它结果,虽然有因,只要把缘断了,譬如瓜子放在茶杯里,放一百年也不会长成瓜。为什么?它没有缘。

所以过去虽然造作恶因,这一生中不造恶业,断恶修善,恶的缘就没有了。过去生中总有善因,一个人那有一生做恶没有做善的?找不到!一生都行善,没有一点恶,这种人也找不到。所以生生世世我们所造的业都是善恶混杂,恶多少是有的,或者是恶做得多,善做得少。恶做得多不要怕,只要今生不再做恶,恶缘断了,虽然是少善,少善也会开花结果。所以一定要断恶修善。

‘自作孽’就是现在还继续不断去造恶业,恶的果报一定现前,所以‘自作孽,不可活’。‘天作孽’是过去生所做的,这是我们可以改造;现前再要不断的造作恶业,那就没法子改造了。

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诗’是《诗经》,五经与十三经里都有《诗经》。《诗经》里面有两句话说:‘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永’是永恒的意思;‘配命’就是“上合天心”。这两句话就是佛家早晚课诵真正的目的。早课是提醒自己,晚课是反省、是检点,这样早晚课做得就有意义了。在佛陀的时代,早晚课的内容就是三归依。早晚课所念的词句是出自《华严经净行品》——“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早晚都一样。现在我们所见的课诵本是古德所编的,内容适合于当时在一起共修的大众,这对于我们自己修学恰不恰当?不恰当就要修正。根据什么修正?针对我们的毛病来修正,则课诵对于我们才有大利益。拜忏也是如此。如果天天拜忏,心还是不清净,业障不但不能消除,还在增长。就跟生病吃药一样,如果这些药用下去之后没有收到效果,生病的人就得赶紧换个医生,另外换处方才对。诵经、拜忏是治我们的心病,治我们的烦恼,若没有效,就要想方法对治。所以夏莲居居士所编的《宝王三昧忏》,比起其他忏本更契合于现在众生的一般毛病,诸位仔细看看就晓得,里面许多文句讲的是我们现前的病痛。因此早晚课诵要根据自己病痛来选定。

图书馆早晚课诵都念《无量寿经》,就是修定。如果没有这么长的时间来做课诵,可以在早晨念第六章——四十八愿,晚课念三十二至三十七章,这六章都是讲因果报应,希望自己能改过自新。早课提醒,晚课反省,这才是‘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此地所讲的“天心”就是自性,所以“天”不是指天地、天神,就是自己的真如本性。与自性相应,与真心相应,这是第一善。也就是《无量寿经》中讲的八个自然,都是这个意思。

孔先生算汝不登科第。不生子者。此天作之孽也。犹可得而违也。

孔先生给你算命,你命里没有登科第的福报、没有儿子。这是你过去生中所造的业,所积的恶业,前世所修的不善,但是可以改造。就是命运是有,但不是定命,不是一成不变的;以前是常数,现在再造的是变数。

汝今扩充德性。力行善事。多积阴德。

云谷禅师非常具体的指出来,如何改造自己的命运。改造命运一定要晓得从心地上改——‘扩充德性’,就从这里改。由此可知,在外面改、外面求,则是云谷讲的‘内外双失’。现在有人改风水,改个门,改个窗,改个位置,莫不内外两失。表面上好像是有得,其实还是命里有的,依然还是个常数,不是变数。

要知道从心里面改,从观念上去改,就是断恶修善。‘多积阴德’,‘阴德’是自己多做好事,不需让人知道,这叫阴德。做了一点好事,到处宣扬,受人赞叹,果报就报掉了;一面做一面就报掉了,德积不住。做好事没有人知道,很好;做了好事还有人骂你更好——骂你是给你消业。罪业恶报都消掉了,好的、善的都藏在那里没动,善是愈积愈多,恶是愈消愈少。今天做好事遭人家毁谤而不甘心,做了好事为什么还遭恶报?其实那才是善报。做了好事人家马上表扬,什么好人好事……,现前都报掉了。所以善一定要累积,就是藏起来不让人知道,这才是真正的好事。

此自己所作之福也。安得而不受享乎。

你自己这一生所造的善业,当然你自己享受。佛经里讲“因果通三世”,我们这一生的果报,是前生修的;这一生修的,来世得果报。如果你修得很积极,修得太多了,等不到来世,现前就报了,是这么个道理。了凡居士后半生的命运全部改过来,就是这个道理。他积的善太多了,不等到来世,现在就得果报。

易为君子谋。趋吉避凶。若言天命有常。吉何可趋。凶何可避。

‘易’是《易经》,《易经》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哲学书,里面有甚深的哲理,教人成贤成圣,而且着重在数学的探讨。内容有六十四卦,每一卦有六爻,共有三百八十四爻。从这里面去推衍阴阳刚柔的变化,能够知道过去未来的一切事相。小而个人,大至国家、世界的变化,都可以从这里面推衍出来。这是自然的因果律,也就是它所能推算得出来的。但是云谷禅师讲的超越数量,它就没有办法推断。所以它能推断的是常数,没有办法推断变数,其目的是教人‘趋吉避凶’。常数是定数,《易经》知道有变数。但是人的心境,一念善就是加,一念恶就是减,天天都有加减乘除。如果加减乘除的幅度不大,于常数没有太大的变化,那么命运就会被人算得很准。

了凡先生被孔先生算定之后,他二十年不增也不减,完全相符,一点也不错的。凡夫一般总是有变化的——一念善,一念恶……,不像了凡先生不想做善事,也不做恶事,始终保持一个常数,所以他的命运还是相当准确的;如果变化大就超越了。因为超越常数,所以“吉可以趋”,“凶可以避免”,就是自己可以争取的。

尤注说:“因为诸行无常,所以一切得失苦乐境界,都觉得非常活变,可以随着各人行为,把他加减乘除去来。”“行”是思想、见解、行为,这不是一个常数,所以一切得失苦乐境界都觉得非常活变,可以随着各人行为,把它加减乘除去来。常数是因,变数是缘,改造命运的关键在“缘”上。佛法对缘非常重视,所以讲“天地万物,因缘所生”。因缘所生着重在缘——缘生法,因为缘是变数,因是常数,掌握这个变数,自己就可以改造命运了。自己就可以循着自己的理想、自己的愿望,得到殊胜圆满的结果。佛在经上也给我们说“无常、无我、涅盘”,懂得这个原理,人可以成圣、成贤,可以成阿罗汉、成菩萨、成佛,都是基于这个原理上来说的。

开章第一义。便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汝信得及否。

由此可知,《易经》了解世间宇宙人生的常数,但是它也知道这里面有变数。掌握了变数,小的可以改造自己的命运,大则可以代世界国家谋求永久的安定和平。这一部书真正是了不起,很可惜现在几乎变成看相算命的书,实在太可惜了!正如同梅光羲居士在《无量寿经》序文中说:“《弥陀经》本来是帮助我们了生死、出三界、成佛作祖的一部书,现在变成为人送终的经卷,这实在是太冤枉了!”《弥陀经》沦落到这种地步,就像《易经》沦落到看相、算命、看风水一样,太可惜了!《易经》确实是指导人生幸福、世界安定和平的一部哲理书。《易经》教导我们改造命运,就是‘积善’。积善当然先要改过,改过而后积善,这样的人家‘必有余庆’。云谷禅师问了凡:“你能不能相信?”

余信其言。

袁了凡之所以能改造命运,关键的所在,就是闻到善言他能够深信,这就是大善根、大福德,他遇到云谷这是因缘。佛经上讲的“善根、福德、因缘”,这三个条件具足,他的命运怎么会不转?决定能转过来的。

尤注说:“闻善言而生疑谤者,是为罪恶之相,故曰疑为罪根。”“善言”是圣教,世出世间圣人的教诲,后人称之为经典。经典所说就是真理,永远不变,超越时间、超越空间。超越时间就是几千年前所说的道理,几千年之后还是这个道理,永远不变的;在中国是这个道理,拿到外国去还是这个道理,这是超空间。超时间、超空间,这才称之为经典。

所以听到这些话,知道这些世出世间的圣人,他们的著作教训绝对不是经验累积的。经验累积有时候还有差误,还有不适时宜。佛经是从真如本性流露出来的真言,不是经验的累积;历史教训是经验的累积。经典著作是真性的流露,所以超越时空,是绝对的真理。你能相信,绝对得利益、得好处;不相信,这种殊胜的功德利益,是你当面错过。所以佛法讲“疑是罪根”,是根本烦恼。根本烦恼六个——贪、瞋、痴、慢、疑、恶见,“恶见”是错误的见解。尤注说:“闻善言而起敬信者,是为福德之相,故曰信为福母。”“母”是比喻能生的意思,世出世间的福德都是从“信善言”而生的。你能深信圣言,你能相信圣教,无量无边的福德都是从这里生出来了。了凡先生很难得,听到云谷的开导他就深信。

⑶修福积德超越宿命

拜而受教。因将往日之罪。佛前尽情发露。为疏一通。先求登科。誓行善事三千条。以报天地祖宗之德。

‘拜而受教’,在此处我们见到了凡尊师重道的真诚表态,并不是随便说:“我相信,我一定照做。”然后过了两天都忘掉了,他是认真的照做。下面是了凡居士自己的叙述,从此把从前种种的习气、种种的毛病在佛前尽情发露,丝毫不隐瞒。而且‘为疏一通’,‘疏’就是疏文。述说自己种种过失的情形,向佛菩萨陈白,这是表示自己真心忏悔,求佛菩萨为作证明。《宝王三昧忏》里有不少文字,跟了凡先生的疏文相同,将自己的过失一桩桩的说出来。

尤注说:“朱子家训有云,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自己的缺点,自己的毛病不要怕人知道。真正聪明智慧的人,自己的弊病越多人知道越好;人家批评一句,人家责骂一句,业障就消了。如果自己的毛病隐藏起来,不让人家知道,恶越积越大,后来的果报不堪设想!所以有过失不要隐藏,别人说出来,自己要感谢。纵然没有过失,人家冤枉了我们也好;冤枉我们也是替我们消业,不必去辩白、辩护。常常为自己辩护,自己真的有毛病人家就不说了,那个恶就大了。中国唐太宗之所以成为历史上贤明的帝王,就是他不护短。任何人可以当他面说他的过失,他以帝王之尊不责备人。为什么?他要知过改过。

了凡先生发愿‘先求登科’,这“科第”是他命里没有的。命里没有而求得,那才是真正求得的。‘誓行善事三千条’,发愿改过修善。‘以报天地祖宗之德’,‘天地’是讲神明;天地神明、祖宗之德。

云谷出功过格示余。

云谷禅师赠送‘功过格’给了凡先生。对于什么是“功德”,什么是“过失”,列出具体的条目。

令所行之事。逐日登记。

教导袁了凡先生依此修行,每天反省检点,有过失要记下来,修的善事也要记下来。

善则记数。恶则退除。

“功过格”在明朝末年很流行,世间有一些读书人以此来修身,佛门里也有。莲池大师就编有功过格,名称叫“自知录”,完全是以佛法善恶的标准,提供给四众弟子做为断恶修善的标准。功过格流传到现在有很多种,可以给我们做参考。了凡距离我们现在有五百多年,时代背景跟现在不一样,生活方式也不相同。换句话说,许多事相上的标准不一样。我们守住它的原理原则,要用智慧,然后细想当前的社会,我们应该怎么做法。目前还没有人给现代人编一个功过格,现在所流行的都是古代的功过格,我们要晓得它的精神之所在。

且教持准提咒。以期必验。

“准提菩萨”是观世音菩萨在密教里的化身。为什么云谷禅师不教他念经,要他念咒?念咒的目的是要恢复清净心,不要胡思乱想。咒没有意思,没有办法想意思,一直念下去,念久了心就清净了,目的在此。所以念经、念咒、念佛,目的都相同,这要应机施教。因为如果了凡教他念经,他会想经中的意思,所以教他念一个咒。佛门里也说:“念经不如念咒,念咒不如念佛。”都是讲求实行。

我们今天缺乏以往的基础教育,能做的就是古德所讲的“亡羊补牢”。所以把学佛的头几年着重在背书——背诵《无量寿经》。尤其是年轻人,二十岁以前是求学最好的黄金时代,能把这部书背得很熟,一生受用无穷。这种作法是一举四得:第一、中国语言不会忘掉,尤其是海外的侨居子弟,使他不忘本。第二、能够认识中国文字。第三、目的是通达文言文。能通达文言文,这是自己一生真实的本钱,他有能力阅读《四库全书》——就是我们中国五千年所传下来的这些经典,这是古圣先贤智慧经验的结晶,可以吸收都变成自己的学问。第四、也有能力读佛经,作为学佛的基础。佛法是无上究竟圆满的智慧,所以背诵经典是根本的基础,非常重要。能断恶修善,又能作心地功夫,就是修清净心。‘以期必验’,所求必定可以得到。

语余曰。符籙家有云。不会书符。被鬼神笑。此有秘传。只是不动念也。执笔书符。先把万缘放下。一尘不起。从此念头不动处。下一点。谓之混沌开基。由此而一笔挥成。更无思虑。此符便灵。

‘符籙’是道教的一种法术,类似佛门里的念咒。‘不会书符’,就是不会画符。‘被鬼神笑’,不会画符的人,画的符不灵,鬼神都笑话他。‘此有秘传’,这符要怎样画才灵?秘诀是‘只是不动念也’,就是不动念。‘念头不动处,下一点,谓之混沌开基。由此而一笔挥成,更无思虑,此符便灵’,画符的秘诀就在此,你懂得秘诀,也就会画符了。

你要是懂得这个原则,念咒也是如此。有人念咒很灵,念大悲咒加持的水很灵,有人念得不灵。秘诀在那里?就在此地。他念咒从头到尾没有一个杂念,这就灵了。如果念咒当中有一个妄想、一个杂念,这咒就不灵了。所以咒愈长愈难念,愈不容易灵验。楞严咒非常之灵,现在念楞严咒的人很少有灵验的。为什么呢?念楞严咒时不知道打了多少次妄想——一个妄想就不灵了,何况打很多妄想,当然不灵!

同样的道理,念经也是如此。念一部《无量寿经》,如果没有一个妄想,那了不得!必定跟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感应道交。所以我们读经要以清净心、平等心、真诚心、恭敬心去念就有感应了;一面念一面打妄想是不可能有感应的。

由此可知咒愈短愈好念,愈短我们摄心比较容易。而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更短了,如果嫌这个还长,莲池大师告诉我们念“阿弥陀佛”四个字。念这四个字没有一个妄念,这四个字就灵验了。就好像我们这里打电报给阿弥陀佛,电报打去,那里就收到了。如果加一个妄念,他就收不到,没有感应。这段开示的道理很重要。

凡祈天立命。都要从无思无虑处感格。

‘祈’是祈祷,或者是向佛菩萨祈祷,或者是向天地鬼神祈祷。‘都要从无思无虑处感格’,‘感格’就是感应、灵感,这是非常重要的开示。“要从无思无虑处”,使心地真正清净,没有一个妄念——就是真诚心、清净心、恭敬心。我们祈求佛菩萨定要如此用心,至诚恭敬的去祷告,才有感应。原理如是,怎么会没有感应?我们中国人祭祀祖先,在祖先神位前祷告,也是这个原理,心不清净祷告是没用处的。所以古代祭祀,这是大典,主祭者要沐浴斋戒三天。这三天修清净心,自己关在一个小房子里,一切万缘放下。我们佛家讲“观想”,祭神如神在,到祭祀时,确实他的祖先神灵来了。

所以要知道,寺院里供奉的佛菩萨,佛菩萨在不在?不一定在,不是说佛菩萨形像供着就在。如果这个寺院里面,四众同修,心地真诚清净,佛菩萨就在;如果心地不清净,往往有一些妖魔鬼怪冒充佛菩萨来作祟了。这事《楞严经》上讲得很清楚。所以寺院里不一定是真有佛菩萨的。

孟子论立命之学。而曰夭寿不贰。夫夭与寿。至贰者也。当其不动念时。孰为夭。孰为寿。

这是孟子所说的,‘夭’是短命,‘寿’是长寿,这是迥然不同的两桩事情,为什么说是‘不二’?我们起了妄念,有分别、有执着,这是“二”;如果不分别、不执着,就‘不二’了。

‘当其不动念时,孰为夭,孰为寿?’可见得是‘从无思无虑处’才能看到不二。夭与寿不二,这是举一个例子;世出世间一切法都是不二的,佛法中所谓“入不二法门”。不二法门是《维摩诘经》上讲的,不二法门也就是净宗所讲的一心不乱,也是《华严经》所讲的一真法界,这是诸佛如来果地上的境界。这里孟子也说到不二法门,可见都是地上菩萨的境界。

细分之。丰歉不贰。然后可立贫富之命。

这里讲到安身立命,心安住的所在叫做‘立’。“富贵安于富贵,贫贱安于贫贱”,社会就安定了,天下就太平了;在生命之中、生活里面,都能够得到乐趣。乐趣是什么?没有妄想,没有忧虑,没有烦恼。乞丐可以说贫贱到了极处,他要真正能够知命,他也很自在、很幸福、很快乐。

民国初年,有一个真实的故事。在江苏,当时有一个乞丐,白天出来讨饭,晚上就在破庙里睡觉,生活过得很自在、快乐。以后他的儿子做生意发了财,在地方上很有声望,很有地位,他父亲还在外面讨饭,人家就骂他:“你这做儿子的真不孝!有这么大的财富,怎么可以让你父亲在外面讨饭呢?”儿子听了也很难受,就派很多人到处去找,把父亲找回来了,在家里供养。他父亲在家里住了一个多月,又偷偷的跑出去讨饭。人家就问他:“你在家里享福不好吗?”他说:“不自在!我白天游山玩水,晚上到处为家,生活多么自在,快乐无比!在家里受人供养,简直受罪!”他能在贫贱上立命,真正放得下,真自在!财、色、名、食、睡,一点都不动心,心地清净安乐。看这个社会,就像看戏一样;社会上的人天天追逐名闻利养,社会大众演戏,他在一旁看戏。这个人确实不是普通人,这真正是智慧立命的好样子。人生在世,追求幸福美满的人生,幸福美满不是财富,也不是地位。所以要知命,要能够顺应——“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这才能真正幸福美满。

穷通不贰,然后可立贵贱之命。

‘贵’是富贵,能够安于富贵;‘贱’是贫贱,能够安于贫贱。“贫富”是从财富上说的,多财是富,少财为贫。‘贵贱’是从社会地位上说的,贵是地位高的,贱是地位低的。

夭寿不贰,然后可立生死之命。人生世间。惟死生为重。曰夭寿。则一切顺逆皆该之矣。

“生死自在”就把所有顺逆境界包括了,无论处顺境、处逆境,无不自在,正是所谓头头是道,左右逢源,得大自在,这是真正的人生。真正真实的幸福,没有大学问,没有真实的功夫做不到。由是可知唯有“觉者”才能安身立命,迷的人没有法子,天天胡作妄为,愈陷愈深。所以佛常常在经上说之为“可怜悯者”,真正可怜!

至修身以俟之。乃积德祈天之事。

‘俟’是等待,‘修身’等待我们的命运改变、改造。改造命运并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做得到的,是要有时间之累积,要勇猛精进,并且与自己的勤、惰、迷、悟有很大的关系。一定要觉而不迷,正而不邪,还要勇猛精进,再假以时间,一定能得到效果。

曰修。则身有过恶。皆当治而去之。

‘修’就是修正。“行”就是行为,思想、见解、造作,这些都属于行为。说了‘身’就包括心、包括语。身、语、意三业有过失、有恶意、有恶行,要把它改正过来。‘治’就是对治,要用方法对治。

曰俟。则一毫觊觎。一毫将迎。皆当斩绝之矣。

‘觊觎’是非分希望善报、善果早一点来,这个心是妄心,这一念是障碍。古人说:“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你只要勤于耕耘,它自然有收获,何必要天天去求?这是把实修的方法教给我们——什么都不要求,只管断恶修善,到最后什么都得到了。不必求,样样都得到了;有求反而得到的有限,求一桩,就得一桩,多可惜!若不求就样样都得到了。为什么说不求样样都得到?因为你不求,样样都是性德显露,与性德相应,所以样样都得到。若有所求,则修德不与性德相应,故所得者有限。

实在讲,了凡居士他所得到的是修德,还不是性德,因为他还是有所求——先求功名,然后再求儿女。他有求,求一样就得一样。如果他一切希求的念头都没有,唯一修身积德,则他样样都圆满。他没有求寿命,寿命也延长,他的寿命只有五十三岁,以后活到七十四岁。

‘觊觎’是非分的希望,要把一念非分希望的心除掉。‘将迎’,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攀缘”,把攀缘的心也要去掉。‘皆当斩绝之矣’,把它断除,没有丝毫非分的希望。如理的希望就是我们的生活能过得很安稳,三餐吃得饱、睡得好、穿得暖,这就够了!衣食不缺,生活安稳,小房子住得很舒服,费用少,生活容易。一般人要求奢侈、豪华,讲求派头,不知道要付出多少的辛劳,这是得不偿失。自己纵然有能力、有福报,应当给大家共享,那你的福报就是积德——积百世之德,你的子子孙孙都享受不尽。所以有余福一定给大众去享受,这才是真正聪明有智慧的人。所以一定要有耐心,何必求福报提前的到来!

到此地位。直造先天之境。即此便是实学。

‘实学’是真实的学问。‘直造先天之境’,就是佛法讲的“返本还源”,也就是说自性流露,不是凡夫的境界。这里面有真乐,法喜充满,真正是离苦得乐,这是觉悟的人所求的。

汝未能无心。但能持准提咒。无记无数。不令间断。持得纯熟。于持中不持。于不持中持。到得念头不动。则灵验矣。

这是教他“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的修行方法,这叫“圆修圆证”——《华严》上讲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修一切修”,秘诀还是‘无记无数,不令间断’,这就是常讲的不间断、不夹杂,这个功夫很重要。要不要记数?云谷禅师传给他不必记数,只要求不间断。古德有很多要求我们从记数下手,原因是什么?我们懈怠懒惰。所以每一天老老实实的定一个数字,一天念一万声,一定要念满一万,来对治懈怠懒惰的毛病。不记数,有时候就忘掉。像了凡这样的人非常老实、认真,教这种人可以不必记数,记数反而是夹杂。他真学、真做、真精进,所以就教给他不间断、不夹杂。法门平等,无二无别,关键就是要一门深入。古人从读经下手的非常普遍,不管是念经还是念咒、持名,都要以清净心、平等心、恭敬心一直念下去,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受用。

‘汝未能无心,但能持准提咒,无记无数,不令间断。’‘无心’两个字很重要,这两个字是关键的所在。‘无心’就是没有妄想、分别、执着。袁了凡虽然和云谷禅师两个人在禅堂里,三天三夜不起一个妄念,他没有到无心的程度。他只是一点信心把烦恼伏住,不是定功;他相信一切皆是命运,相信因果报应。所以云谷禅师教他更进一步,要“修定”。持准提咒是修定——妄想、执着没有了。真性就显露出来了。佛在大乘经上常说的“法尔自然”,就是净宗所讲的一心不乱,这是佛门里面修证的目标,也就是圆满真实的功夫。功夫到了,‘于持中不持,于不持中持’,就是我们常讲“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念一句佛号如此,念经也是如此。我们念《无量寿经》——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念经一样达到功夫成片,一心不乱。可见得方法,手段不相同,原则、原理、目标完全是相同的。到念头不动的时候,感应自然就现前了。

所以做功夫,大致上分三个等级——上乘的功夫,理一心不乱;中等的功夫,事一心不乱;下等的功夫,功夫成片。修学一定从功夫成片,再提升到事一心不乱,晋级到理一心不乱。所以我们功夫达到第一个阶段时,不可中止,不要满足,一满足就不能提升了。

功夫成片的上乘,已有生死自在的可能——想那一天走,就那一天走;想什么时候走,阿弥陀佛就什么时候来接引你。虽到这个境界——生死自在,最好还在世间多住几天。为什么?经上讲娑婆世界修行一天,等于西方世界修一百年,住在这个世界磨练磨练。第二个更大的意义是多劝几个人往生。我们自己去了很好,若是能带一批人去,那不是更好!所以就不妨把目标着重在帮助别人,在化他。“自行化他”,功德是圆满的,这样才能报答佛菩萨的深恩大德,帮助佛接引众生。有求必定有得,也就是‘灵验’。

余初号学海。是日改号了凡。

古人跟我们现在不一样,有名、有字、有号。“名”是父母取的,决定不能改变。要是把自己的名字改掉了,这是大不孝。父母给你取的名,就是父母对你一生的期望,你把名字改掉,对于父母的希望忽略了,这是真正的不孝。古时候名、字之外再用“号”。用号的在社会上是比较有身分、有地位了。

古人成年之后,没有人再称他的“名”了,这是对他尊敬。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在没有行冠礼之前,大众皆可以称他的名,行了冠礼之后,表示他已成年了,如果称他的名就是对他不尊敬。那要怎样称呼呢?就是在行冠礼时,他的同辈、兄弟、同学、朋友送他一个“字”,从此以后称他的字,不称他的名,一生都是如此。纵然将来做官,朝廷上皇帝也称他的“字”,不称他的“名”。若称名,必是他犯法有罪了,他要被判刑罚罪。这些称呼上的常识,不可不知道。

若对他更恭敬,“字”也不称了,称他的“号”,或是出生地名——他是某一地方出生的。表示这个地方出了这样一位受人尊敬的大人物。称地名是最恭敬、最尊敬的。譬如清朝的李鸿章,当时很受大众尊敬,名、字、号都不称,称他“李合肥”——他是合肥人,佛门里也是如此,到达最尊敬的时候,名、字、号都不称了,往往称寺庙或地名。像我们称智者大师为“天台大师”——他居住在天台山;“慈恩法师”——是慈恩寺的窥基大师。

‘了凡’、‘学海’皆是他的号,这是很尊敬的称呼。他的名,终其一生只有两个人称他。一个是父母,父母一生称你名,不称你的字;你的祖父母、伯叔都要称字。这是对你尊重客气。除父母之外,另一个就是老师称名。所以对老师、父母是一样的尊敬,父母之恩和老师之恩是同等的。只有父母、老师可以称名,皇帝都不称名。但是对于长辈,自己要称名,表示恭敬。对于平辈可以称字。这些称谓我们要晓得,不能搞错。佛门里面有内号、外号——内号就是法名,外号是字,还称名、称字。

盖悟立命之说。而不欲落凡夫窠臼也。从此而后。终日兢兢。便觉与前不同。前日只是悠悠放任。到此自有战兢惕厉景象。在暗室屋漏中。常恐得罪天地鬼神。遇人憎我毁我。自能恬然容受。

这一段是说他改过自新的决心和行持。首先他把别号改了,以前他的别号叫‘学海’,从这以后就改成‘了凡’,‘了’是明了,‘凡’是凡俗;现在对于世俗之间的事情他都明了,也就是觉悟的意思——真正晓得命运是自己可以改造。道理、方法他都懂得了,从此以后不会再走宿命论这条道路(命不是一定的)。决心改过之后,气象就不相同了,也就是日常生活的感触不一样了。他说从此终日能提高警觉。‘兢兢’是警觉的状态,不像从前迷惑颠倒。以前是‘悠悠放任’,‘悠悠放任’是很随便的意思,就是过一天算一天。日子怎么过的?不晓得。没有理想,没有方向,俗话讲的“醉生梦死”。这样决定被命运拘束,不能创造自己光明的前途。改过之后,‘到此自有战兢惕厉景象’,拿现在的话讲,改过自新后的意识形态不一样,也就是说对于宇宙人生的看法转变过来了。从前的看法是一切命中注定的,还有什么转变的呢?没有法子了。现在晓得,命运可以自己改造,这个观念转变过来了,比以前显示得更积极、更发愤、更乐观。

‘在暗室屋漏中,常恐得罪天地鬼神’,这一句非常重要,一般人所以不能改过自新,就是不晓得这个事实。为什么《无量寿经》念多了,真正体会到这种情形,会比袁了凡还要来的谨慎。因为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数绝对没有法子计算,就是集合全世界的电脑来计算,也算不出来。他们每一个人的神通道力都像阿弥陀佛一样,天眼洞视、天耳彻听、他心遍知。我们一举一动,甚至心里面起个念头,他们都知道。不要说做坏事,就是起个恶念,阿弥陀佛、观音、势至、西方世界的大众们没有一个不知道。能瞒过谁?

这是讲独居无侣,人目所不见处,他也是规规矩矩、谨谨慎慎,不敢起一个恶念,这才真正做到了克己的功夫。我们想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想成就自己的德行,如果还是自己欺骗自己,那怎么能成就呢?孔夫子说:“君子慎独。”“慎”是谨慎,“独”是独自一个人。独居也决定不放逸。这叫真正做功夫。一般人懈怠、放任的习气太重,就是随便惯了。在大众中比较谨慎收敛一点;人见不到的地方他就放逸了。

为什么从前寺院丛林的修行,一定要住广单,不可以一个人住一个房间?一个人一间寮房是不可能有成就的。睡广单就是“依众靠众”,十几个人睡在一个房间里,我们今天称为“睡通铺”,睡觉时也不能随便乱动。用这个方法,目的在使人不可以有丝毫放纵,这样来历练自己。现在的社会跟从前的社会不一样,每一个人都不愿意约束自己,一定要享受舒服。不错,这一生可以好好的享受,来生再到三途里慢慢去“享受”,道业不能成就。

寺院里也有单独的房间,是专为年老的修行人而设的,因为他的行动不方便。大家在一起过团体生活,行动都要一致,年老的人,体力衰弱、行动不便,才给他一间寮房。寺院里面身分地位比较高的,琐碎的事情多——像住持、当家师,什么事情都要过问,也要单独一个房间,便利于办事。

所以真正修行,六和敬里的“身和同住”,绝对不是一个人一个房间。如果说是两、三个人住一个房间不方便,我不愿意跟他住,有这种念头,念佛功夫成片绝对得不到。为什么呢?心不平等、心不清净,还有嫌弃。这怎么能成就?修行在那里修?就在这个地方修。在极不平等的环境里面修自己的清净心、平等心,这叫修行。不愿意跟人相处,这就是过失,就是毛病。了凡居士发现他自己的毛病,就要痛改前非,把毛病改过来。我们现在有这个毛病,不但不改,还要继续去培养,这怎么能成功呢?

所以僧团里首先要求我们修学的就是“六和敬”,“六和敬”就是大众在一块共修的基本戒条,个人所遵守的就是“五戒十善”。在从前,寺院丛林里面以《沙弥律仪》做基础——“十戒二十四门威仪”。现在不要求那样的苛刻了,我们只要求五戒十善就够了。出家、在家都应当如此,规矩不能再降低了。团体生活就要求六和敬,把我们的毛病习气都修正过来,不讨厌别人,不怨憎别人。

‘遇人憎我毁我’,‘毁’是毁谤;不会跟他计较,不会把他放在心上。‘自能恬然容受’,‘恬’是安然。由此可知,他的心境相当平静,不像从前,他心浮气躁,一点点委屈都受不得。现在可以受委屈了。这就是看到他修行的功夫在增长,这就是效果。所以一个修道的人,一个真正学佛的人,要学着跟任何人都能相处;跟佛菩萨能相处,跟妖魔鬼怪也能相处,在任何境界里,都是怡然自得。

我们看《六祖坛经》,六祖大师在黄梅证的果位我们不晓得,但最低限度也应该是圆教初住菩萨,只会比这个更高,不会比这个更低。他是明心见性的人——初住以上的菩萨,这还得了!他去侍候那些打猎的人。打猎,天天杀生造恶,他眼睛看到,耳朵听到,还要替那些猎人烧饭,侍候这些猎人。猎人是他的主人,他是猎人队里的仆人,猎人要吃肉,他也要侍候。不是短时间,是十五年!我们能忍受得了吗?他在那个环境里怡然自得,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十五年是六祖真正的修行。他在黄梅是开悟了,“悟后起修”,他在一切顺境、逆境里面修清净心、平等心、大慈悲心。没有别的,就是修这三样。

我们今天与人相处,是不是在顺、逆境界里面,物质环境、人事环境里修清净心?如果不是修清净心,就没有修行,于自己一点利益都得不到。那不是学佛,那是搞“佛学”。每天在文字纸堆里去钻,也能说得天花乱坠,烦恼天天增加,将来的前途依旧是往生三途六道。这就错了!真正修行人绝不执着文字——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他求的是心地清净、心地平等。清净心、平等心就是真心,就是本性,他所求的是明心见性。

我们念佛人也是这个目标,我们求功夫成片。“成片”就是心地清净平等,平等就是一片,清净就是一片,心里面没有界限。换句话说,还有分别执着就不能成片;一有界限,就不能成片。离开一切分别执着,功夫才可以成片,这叫真正修行。他有了这样的功夫,功夫并不很深,稍稍上轨道了,感应就现前。

到明年。礼部考科举。

明、清的‘礼部’相当于现代的教育部。‘科举’是国家举办的考试,相当于现代的高普考。现代中国的高普考是考试院负责的,从前考试跟教育都是礼部掌管,礼部的职权相当于现在教育部跟考选部。

孔先生算该第三。忽考第一。其言不验。而秋闱中式矣。

他命里注定的是第三名,现在跟命里就不一样了。这是他行善积德,他的名位从第三名提高到第一名。‘其言不验’,这就跟定命不一样了,这就是变数——他尝到了——确实有变数,而不是定数。‘而秋闱中式矣’,古时候大考都定在秋天,‘闱’是闱场、考场;他考中了,就是考中了举人。了凡先生的命里,原本只有中秀才的分。因为命里讲,他没有科第,科第最高的是进士。以后他发愿求中进士,也被他求到了,那是他命里没有的,才是求到的。

然行义未纯。检身多误。或见善而行之不勇。或救人而心常自疑。或身勉为善而口有过言。或醒时操持而醉后放逸。以过折功。日常虚度。

这段所叙述的几桩事,都值得我们参考,值得我们效法。‘行义未纯’,‘义’是道义,或者说得更浅一点就是义务。帮助别人,不要求报酬的,这是义务。儒家教我们的五伦十义,由此可知,‘行义’是性德。父母对于儿女的爱护教导是义务,儿女对于父母孝顺也是义务。兄友弟恭,乃至于朋友有信——于朋友信实——这都是义务。义务就是应当这样做的。人与人之间应该要互爱,应该要互敬互助,了凡居士懂得,虽然是做,做得不纯,里面掺杂个人利害。我去帮助他,对我自己不利!这一考虑就不纯了,也不能够尽心尽力去帮助别人。这是自己反省,虽然做,做得不够。

‘检身多误’,‘检’是检点,反省自己的毛病,过失还是很多。下面举几个明显的例子,或者是‘见善而行之不勇’,儒家所讲“成人之美”,美就是善;我们遇到了人家做好事要帮助、要成就他。为什么?一件善事对于整个社会、乡里都有好处。譬如道路坏了,这人要发心修补,我们见到了,就要尽心尽力的帮助他,把这件善事做好,便利于大众。类似这种对于社会有利益,对大家有利益、有帮助的事情,我们都要帮助他。了凡先生也能够随喜去做,但是做得不够勇猛。也就是说没有尽心尽力,只稍稍的随喜一点。这就是反省自己的过失。

‘或救人而心常自疑’,别人有苦难,要去帮助他——应不应该帮助他?如果在今天的社会,求帮助的人很多,我们常常遇到。而且求帮助的人当中,有很多是来骗钱的。骗了之后他到外面去吃喝嫖赌,那就有罪过了。所以行善的确不容易,行善真正要有智慧、要有慈悲。智慧能明察,能判断应不应该做;慈悲是真正的动力。他确实有苦难,我们一定要尽心尽力去帮助他;如果他用欺骗的手段,我们一眼看穿,我们要教导他。如果他并不是很衰老,也并不是有病,身体健康强壮,应该劝导他、教导他从事正当的行业,不要用这种方式来讨生活。

‘或身勉为善而口有过言’,所以改过自新不是猝然成就的,是要一段相当长的时间,不断去改;初期这些现象,决定是免不了的。身虽然善,能够合于礼法,但是口里面的言语还会有过失——口不择言,这是习气。自古以来,所谓言语是祸福之门,不能不谨慎。孔夫子教学的四科,第一个科目是德行。德行是做人的根本,今天讲教育中的德育。现在这个社会德育没有了,不讲求了。第二个科目就是言语。孔夫子多么着重言语——说话要有分寸,说话不能伤人。言语伤人,是不知不觉的,人家怀恨在心,将来的报复是没有办法预料的,往往许多的怨仇、误会都是从这儿来的。这个事情麻烦大——“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所以不可不谨慎。少言就寡过,何必多说话呢?

尤其修行人求心地清净,自行化他,一句“阿弥陀佛”就行了。人家给我们讲再多的是非,我们一句也不要答覆他——“阿弥陀佛!”他再讲——“阿弥陀佛!”听个几句“阿弥陀佛”。听完之后,他讲什么我不晓得,我们就念“阿弥陀佛!”我们把这句“阿弥陀佛”给他,他讲的那些东西我没听进去。这样好!所以言语少好!袁了凡是有言语多的毛病。

‘或醒时操持而醉后放逸’,就是清醒时能注意自己的言行,很守规矩、很如法;但他喜欢喝酒,酒喝醉了,就又放逸了,毛病就出来了。酒是佛法的大戒,五戒里有酒戒。但是诸位要晓得,佛为什么要戒酒?就是酒醉后乱性。如果我们饮酒不至于醉,酒有开缘,可以喝的,但决定不能喝醉。戒律讲得很严格,是滴酒不沾。为什么?怕我们止不住,感情用事,没有理智,一杯接着一杯,那麻烦大了,那决定是破戒。

从前我在台中求学,李老师讲《礼记》,《礼记》的注解是郑康成(郑玄)注的。郑玄是东汉大儒,是马融的学生。马融在当时也是一位了不起的大学问家,但是马融的心量不大,学生成就若是超过他,他心里很不是味道。郑玄的成就超过老师,青出于蓝,老师不甘心,想派刺客把他杀死。所以他离去时,马融带着学生到十里长亭送行——实在是不怀好意,令同学们每人敬酒三杯,郑玄喝了三百杯(三百杯的典故就是从这里来的)。希望把他灌醉,在路上好下手。那里晓得郑康成的酒量很大,三百杯喝下去,小小的礼节都不失。李老师说,如果人人的酒量都像郑康成,释迦牟尼佛这条戒就不用制定了。

释迦牟尼佛为什么制定这条酒戒?我们要了解制戒的意义。学佛的同修如果在烹调时用作料酒,是不会醉人的,调味是可以的。如果年岁大、体力衰,他血液循环慢,酒可以帮助血液循环,每餐饭喝一杯酒,这也是可以的,这是开缘,不是破戒。

同样道理,佛门忌五辛,五辛里,尤其是大蒜。五辛是大蒜、葱、荞头(大陆叫小蒜)、韭菜、兴渠。佛为什么禁止我们吃呢?《楞严经》上说得很好,修行最重要的是清净心,功夫不到家,饮食会影响心理、生理。功夫到家,心理作得主宰,境随心转,那就事事无碍;如果还是心随境转,这是有障碍。“五辛”佛跟我们说:生吃助长肝火,容易发脾气;熟吃增长荷尔蒙,容易引起性冲动,所以佛制禁食都有道理的。换句话说,不管生吃、熟吃,它都增长烦恼,所以禁止。

有一些在家同修说:“五辛不能吃,我们对吃素的兴趣都没有了。”要明白佛制禁食的用意,五辛若当佐料配菜不起作用;像炒一盘菜里面加一两个大蒜,是起不了作用。所以要明理,佛法是很讲道理的,这才晓得佛法是活用的,合情、合理、合法,通人情、通道理的。受了戒也有开缘,你才能度很多人,自己也欢欢喜喜的跟大众在一起。所以在某一个场合里,用智慧观察,通权达变,要利用机会把佛法介绍给大众,因为他们能闻到佛法是很难得的。我们在饮食之间就把佛法的大道理告诉他,他听听也种了善根,所以这是机会教育。

‘以过折功,日常虚度’,功与过两相比较,每天的过多功少,没进步!光阴空过了。

自己巳岁发愿。直至己卯岁。历十馀年。而三千善行始完。时方从李渐庵入关。未及回向。庚辰南还。始请性空慧空诸上人。就东塔禅堂回向。

己巳(隆庆三年,公元一五六七年)至己卯(万历七年,公元一五七九年)经历十一年,许求取科举、科第之愿,要行三千善事。三千善事十一年才圆满。‘时方从李渐庵入关,未及回向’,这是因为他在外面服务,曾经一度在李渐庵的军中办事,任参谋一样的职务,跟着军队到处行军,没有机会回向。‘庚辰南还’,第二年才有机会。‘始请性空、慧空诸上人,就东塔禅堂回向’,这就是他己巳年所许的愿圆满了,真正做到了,最后回向。因为他许愿时自己写了疏文,表示要认真改过自新,积功累德。现在他修积的功德,三千善事做圆满了,回向报恩,他的愿求也果然是得到了。

遂起求子愿。亦许行三千善事。辛巳生男天启。

他命里没有儿子,想发愿求得儿子,他求到了——“求有益于得也”,真正是他修来的。‘辛巳生男天启’,他许愿行三千善事,三千善事还没有圆满,他就生了儿子。因为他发这个愿,第二年就生儿子了(天启是他的大儿子)。所以真正发愿,一发愿就有感应。当然三千善事他一定会兑现的,虽然还没有修完,儿子已经得到了。跟前面一样,前面礼部考试,他三千善事还没有圆满时,他居然考中第一名;命里注定是第三,他考中第一名,这是感应道交,不可思议。

余行一事。随以笔记。汝母不能书。每行一事。辄用鹅毛管。印一朱圈于历日之上。

每天行善,做一桩好事他就记下来,夫妻两个都行善。他太太不认识字,不能记,就用鹅毛管蘸着印泥,家里用的日历本子,每一天做一桩好事,印一个红圈。

或施食贫人。或买放生命。

这是举两个例子。‘或买放生命’,这就是放生。今天我们发心放生,要记住不要受骗。很多发心放生的人都到鸟兽公司去买,他们是专门捕捉来给你放生的,你不放生他就不捕捉了;你愈放得多,他拼命去捕,这不是放生,是害生,这是决定错误的。不但没有功德,还有过失——是有罪过。所以佛教讲放生,是在日常生活中,买菜时偶然看见的(不要故意去找,故意去找就是攀缘)。偶然之间发现了,这个动物活活泼泼,判断它可以活命,买下来放生(一定能活下去的)。看到虽然是活的,如果买去放生它活不成,就不必了,不如拿这个钱做其他的功德。所以一定要有智慧,不可以感情用事。

我们宣扬吃素,劝人不杀生,劝人爱护动物,都是放生修学的意义,不一定要买动物去放才叫放生,那就搞错了。像丰子恺的《护生画集》,能多印多流通——他画得很好,里面题的词,内容也非常的好。但是他里面的题词多半是用文言文,如果能发心把它改写成白话文,再把画面改成彩色,再标上注音符号,多印给中、小学生,让他们从小培养爱护动物的观念,这就真正能收到放生的效果。所以要多方面去着眼,广泛去修学,不能死在一句话里面。须知‘放生’二字含义很广很深;‘布施’有财、法、无畏多种,义实深广不可思议。

一日有多至十馀圈者。

了凡夫妇断恶修善,显然比过去进步多了。在过去一天难得做一件好事,好几天才做一桩,所以三千善事十年才完成——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十年三千六百五十天,可见得一天做一件善事,还有六百天没有做善事。现在一天居然做了十几桩善事,比从前是大有进步了。想到改过自新、断恶修善真正不容易,你看了凡夫妇的确有毅力、有耐心。看他们这样努力,就晓得精进不懈的修善不容易。要是没有毅力,没有决心,毛病习气不容易断除,这就是菩提道上进得少、退得多的道理。

致癸未八月。三千之数已满。复请性空辈。就家庭回向。九月十三日。复起求中进士愿。许行善事一万条。丙戌登第。授宝坻知县。

到‘癸未’(发愿的时候是庚辰——公元一五八○年,从庚辰到癸未——公元一五八三年,共四年),才四年三千善就圆满了。前面三千善事十一年才圆满,第二次发的愿四年就圆满了。‘复请性空辈,就家庭回向’,请法师们到自己家里的佛堂来做回向。

‘九月十三日,复起求中进士愿,许行善事一万条’,他命里没有进士,所以现在要求中进士。命里面没有儿子,他得了儿子,这是他自己在这一生当中求得来的。命里没有进士的学位,他能得到的话,这也是一个变数。云谷禅师教给他的完全兑现了,有了灵验。现在他许愿行善事一万条,‘丙戌登第’。从癸未年的九月十三日发的愿,到丙戌(万历十四年——公元一五八六年)只有三年,他果然中了进士,‘登第’就是进士及第。命里没有的,他又得到了。

‘授宝坻知县’,朝廷分发他去做宝坻县的知县,这也是他命里没有的。他命里讲的,是到四川一个县做县长,命里没有说在京城附近。宝坻是京畿附近,当时的首都是在北京,宝坻县距北京很近,在北京的东南方,现在属于河北省。

余置空格一册。名曰治心编。晨起坐堂。家人携付门役。置案上。所行善恶,纤悉必记。夜则设桌于庭。效赵阅道焚香告帝。

这是叙述他做了官之后,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处理公务,替老百姓造福。县市长是朝廷选的,不是老百姓选举的。这个县市长好!他确实断恶修善,积功累德。从做了县长开始,他每天准备一本册子——空白的本子,名‘治心编’。这是对治心理、检点起心动念善恶的记事本。

‘晨起坐堂’,每日处理公务,审问案子。因为从前的知县就相当于现在的县长,不但要管理县的行政,而且还要管县的司法;就是县里最高的司法官,案件都需要他来审查。不像现在行政、司法分开了,司法有法院法官处理。从前县长还要管司法、管审案、这叫‘坐堂’。

‘家人’,家里的佣人;这本册子都随身携带。‘门役’,是县政府里的当差。门役就将这一册记事本放在他办公桌上。他每天做的善事,做的恶事,大小事都登记在其中。因为他许愿要做一万条善事,所以小善、大善都要登记,看看到什么时候这一万条善事才能圆满。晚上他还要设香案,就是在庭院里摆一个香案,把一天所做的事情向天帝、鬼神报告,不敢隐瞒在心里。

‘效赵阅道焚香告帝’,仿效古人的做法,使得自己真正忏悔,身心清净,丝毫不敢隐瞒,这是佛家所讲的“发露忏悔”。

汝母见所行不多。辄颦蹙曰。我前在家。相助为善。故三千之数得完。今许一万。衙中无事可行。何时得圆满乎。

从前没做官,工作不会太忙,所以太太帮助做善事容易。现在做官,住在官府里面——等于现在的公家宿舍。从前做官的住家与老百姓是不接触的,尤其是眷属和外面不接触,家人无法帮助他行善。想一想,所许的一万条善事要到那一年才能圆满呢?这使他的太太发愁担忧的。

夜间偶梦见一神人。余言善事难完之故。神曰。只减粮一节。万行俱完矣。

他白天动这个念头,晚上就有感应。晚上作梦,梦到一位神人,他就跟神明说:“我许的一万条善事,在公务当中修积善事,反而不及从前便利,这一万条善事很难圆满。”神就告诉他:“你所做减粮这件事情,你的一万条善事都做圆满了。”他的确做了这桩好事。

盖宝坻之田。每亩二分三厘七毫。余为区处。减至一分四厘六毫。委有此事。心颇惊疑。

他做了县长之后就把田租减少了。前一任知县时,收租是按照每亩田二分三厘七毫这个数字来收租的。‘余为区处,减至一分四厘六毫,委有此事,心颇惊疑’——神怎么知道我减租?想想真的有这一桩事。他减租税的幅度很大,所以全县的农民都得到他的好处。这一个县何止一万农民得到他的好处?一万件好事不就做圆满了嘛!所以他自己也怀疑,怀疑两桩事情——第一、我做事情神怎么会知道?第二、做这一桩事情会有这么多、这么大的功德吗?所以诸位要晓得,俗语常讲:“公门好积德。”一般人修大福德没有机会,袁了凡要没有做县长,他想做一万条善事那要多少年!今天他有这个机会,能够利益万民,一桩善事就抵得过一万桩善事。

公门里积德是容易,造罪也容易;一个政策如果不便利于老百姓,对老百姓有损害的,这一桩事就是一万条罪过。祸福确实是在一念之间!地位愈高,祸福造作的范围就愈广泛。一个国家的领导人,一个政策,一个善行,于全国老百姓有帮助,那就行了千千万万条的善事;一个政策有害于老百姓的,那他就做了亿万条的恶事。一般人没有这个机缘——不在位,行善、造恶都很有限,都不太大;得到这个地位,有这个机会,造恶、造善都不能不谨慎。行善,前途绝对光明;造恶,必堕三途苦报。为什么呢?他所造作的都比一般人来得深广,这是不可以不知道的。

适幻余禅师自五台来。余以梦告之。且问此事宜信否。师曰。善心真切。即一行可当万善。况合县减粮。万民受福乎。

他刚刚作了这个梦不久,恰巧碰到从五台山来的‘幻余禅师’,了凡就把这件事情向他请教。并且问他:“这个事情能不能相信?如果真的有这么一回事情,那实在是好!所许的一万条善事就圆满了;如果不能相信,这一万条善事得慢慢去做。”法师就告诉他,‘善心真切’,确实是‘一行可当万善’。

这道理在《华严经》上,所谓“一修一切修”,这是华严“事事无碍”的修学。为什么说一修可以一切修呢?如果这一修是见性的话,那就一切修了;这一修没有见性,那一等于一,一不等于二。如果一修要见性的话,一就是无量,无量就是一。

什么是心性?我们举一个浅显的例子来说。净宗讲的“清净心”,心清净没有一样不是,何止万善!一句“阿弥陀佛”称为万德洪名,我们逐渐明了事实真相,才觉得澫益大师的话很有道理。他告诉我们,一句阿弥陀佛,无量无边的法门都包含在里面,万行都在其中。他说:“岂知念得阿弥陀佛熟,三藏十二部极则教理,都在里许。千七百公案、向上机关,亦在里许。”前一句是把教下都包括了;这一句“千七百公案”,是禅宗也包括了。宗门教下,都在这句佛号里面。又说:“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三聚净戒亦在里许。”持戒也在里面了。持戒就是守法,包括世出世间一切法。什么法门都在一句阿弥陀佛圣号里面——“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许多人不懂得。修到心地清净,那就是佛门讲的法门无量,都圆满了——圆修圆证。多少人尚不知道这一句阿弥陀佛的好处!

所以我们起心动念,诸佛菩萨、天地鬼神没有不知道的。这一念从真性里生出来,特别着重在真心;真心没有界限,真心没有边际,行再微小的一桩善事,与真心相应,再小的善也是尽虚空、遍法界。了凡还没到这个境界,了凡只是在事相上利益了一县的老百姓。

‘善心真切,即一行可当万善’,这是理。‘况合县减粮,万民受福乎?’这理论了凡先生还不会,他的万善圆满是在事上修的。如果从性上修,就是真心上修,那一善是尽虚空、遍法界,不只是万善。纵然我们在街上遇到一个乞丐,布施他一块钱,这一块钱的功德“称性”。为什么?因为当时你没有人、我的分别,没有分别“他”是乞丐,“我”是能布施的人——能所双忘、三轮体空。一块钱的布施功德是尽虚空、遍法界,因为是性德的显露。今天布施千万、亿万,不如真心人布施一块钱的功德大。为什么?你布施千万、亿万是从意识心上布施的。意识心是有分别、执着、界限的,你突破不了这个界限。真心人一块钱虽少,他没有分别、执着,没有界限,就和虚空法界完全相等,这是不一样!所以诸佛菩萨修功德,我们没有法子跟他比,原因是用心不一样。境随心转,我们的心量很狭小,修再大的福德,分别执着的界限画在那里出不去。菩萨、阿罗汉边界没有了,所以他的一点点善事,就是无量无边的扩展出去了,达到尽虚空、遍法界。头一句讲的是理,我们要晓得这道理,念念功德圆满——圆遍法界,遍满十方,这个意境就不是凡夫所能想像得到的。了凡先生是从事上修的,事上修便利于万民。

吾即捐俸银。请其就五台山斋僧一万而回向之。

很难得,他立刻就能够将自己的俸禄捐献出来,到五台山去斋僧,供万人大斋。常讲“千僧斋”,他要打“万僧斋”,满他这一万条善事的大愿。‘斋僧’就是请出家人吃饭。明、清时代四大名山出家众经常都有几万人,五台山一万人是少的,人数最多的是普陀山,普陀山住众大约三、四万人。在明、清佛法相当兴盛时,峨嵋、九华大约有一万多人。所以他到那里去斋僧。

尤注说:“足见其人当机立断慷慨布施,无丝毫牵强吝情处,宜其受福无量也。”“宜”是应该。这样慷慨大方布施,没有一丝毫怀疑、没有一丝毫吝啬,自己所有的马上能够拿出去。了凡先生是个清官,不贪污。清官俸禄能有几何?这次请客,请一万人吃饭,大概把他那一点俸禄积蓄全部都拿出来了。他出身清寒,尤其相信因果报应,决定不敢取一分非法之财,所以这是很难得的,一般人做不到的。一般人虽做好事,总是抽出几分之几,有一百块钱,拿出一块钱做好事就觉得很满意了。不像袁先生,全都拿出来,这是很难得的。

孔公算予五十三岁有厄。

就是五十三岁寿命就到了。而且算得很准确,是八月十四日丑时,算得那么清楚。这一年有灾难,这一年过不去。

余未尝祈寿。是岁竟无恙。今六十九矣。

他写这篇文章是六十九岁。五十三岁那一年他没有求长寿,那一年也过来了,也没有什么灾难。没有求长寿,寿命延长了。由此可知,世间法里最大的就是生死大事,也就是寿命。连寿命都可以求得,何况其他的呢?功名、富贵、儿女,没有寿命难求;寿命都可以求得到,那么其他没有一样是求不到的。这个求要如理如法的求,要从至心上求,从自己心地上求,没有一样求不到的。如果撇开了心地,从外面去求,那就是前面云谷禅师所说的‘内外双失’。所以佛门讲的求福、求慧、求生净土;中国世俗所讲的是求福、求寿、求儿孙。多福、多寿、多男女、多儿孙,世间人求这个确实求得到,没有求不到的。我们知道了凡确实是添福、延寿、添丁,完全是超出他命里的常数,这是他一生修得的,不是命里注定的。

书曰。天难谌。命靡常。

‘书’是《书经》,五经里的一部书。《书经》是中国最古老的历史,记载上古时代的典章制度。这两句话,“文见商书(商朝)咸有一德篇”,《商书》里面的一篇。‘天’是讲天命,也就是我们讲的定命。我们命运被人算定了,落在数量里。‘谌’就是信的意思;天命难信。也就是常数是有的,但很难相信。为什么?它有变化。虽是一个常数,但它天天都有加减乘除。了凡居士断恶修善,恶的天天减少,善的渐渐在增加。做了知县,减粮这一节,这是乘法不是加法。这一乘,一万条善事没几天就做完了、圆满了。这就不是一一相加,是乘法。如果造大恶,那一下就除掉,不是一桩一桩减。所以我们起心动念,所作所为,的确有加减乘除,这就是很大的变数;常数有,变数就难信。常数决定是有,但不是呆板的,是会变的。

‘命靡常’,《太上感应篇》明白的告诉我们:“祸福无门,惟人自召。”祸福都是自己行业感得的果报。

又云。惟命不于常。

这一句话也是《书经上周书康诰篇》里所说的,也是说天命无常。告诉我们修德的重要,变数胜于常数。

皆非诳语。

古圣先贤这些教训都是真实的,所以我们尊称为“经典”。“经典”就是我们现代人所讲的真理,绝对是真实,不会改变的。这些教训应用在现代,还是真实的;若不信,凭着自己的意思,胡作妄为,只有增加过失。眼前纵然得到一点好处——何况所得到的还是命中有的,若不知修德,所得也保不住。不但财富不能常保,寿命都靠不住。命都保不住了,财富再多又有什么用?这个社会随时都有灾难,随时都可以把命丢掉。你想想看,其他的还有什么意义?纵然得到了也没有意义。《普贤菩萨行愿品》里说得很好,一个人在临命终时什么都带不去,你的家亲眷属、地位、威势、财富,没有一样你能够带得去的。能够带得去的是“十大愿王”,愿王常随不舍,引导你到西方极乐世界去。

佛门也说:“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这是很重要的警语。既然晓得业随身,业会随着我们走,就应该要努力修善因,不要带着恶业走。带恶业,我们就由恶业引导堕三恶道;善业引导生三善道;念佛的净业引导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比较比较、衡量衡量,我们就清楚了,这一生中应该要做些什么?所以眼光要看远一点,要看大一点,不要在眼前斤斤计较,不要计较这一生的得失。这一生时光非常短促,如果我们能在这一生中,多做一点好事、多利益一切众生,这个功德大了!

古圣先贤的话,我们读了要能够相信、能接受,依教奉行,所得的功德利益是自己受用不尽的。你不相信,你认为那是神话,靠不住,那是自己的业障。无比殊胜的因缘,就当面错过了。

⑷教子知过.改过.修福积德

吾于是而知凡称祸福自己求之者。乃圣贤之言。

这是了凡先生真正觉悟的话。大圣大贤有真实的智慧,把事实真相看得清清楚楚。佛菩萨是圣人当中的圣人。

若谓祸福惟天所命。则世俗之论矣。

这是讲常数。以前孔先生跟他算命是世俗之论,云谷禅师教他改造命运是圣贤之言。晓得这个道理,你还需要去算命吗?还去看相,看风水吗?不要了!相信圣贤之言,命运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自己开拓美好的前途。

汝之命未知若何。即命当荣显。常作落寞想。

了凡先生的命是被人算定了。他的儿子没有给人算过,不知道他的定命是如何,实在讲也不需要算了。‘即命当荣显,常作落寞想’,以下这一段开示,非常重要,是他教导儿子:纵然你命里将来是大富大贵、达官显要,也要常作落寞的想法。‘落寞’即是不得志。为什么要作此想?因为以后纵然发达了,人谦虚,能够礼让,不会以富贵对别人起一种骄慢的念头。自己能谦虚,这是培养自己真实的福德。

即时当顺利。常作拂逆想。

样样事都很顺利时,也常常要想着遇到许多的困难。就是在顺利当中,还是要谨慎,还是要小心,不敢大意。诸葛亮一生成功就是在此——诸葛一生做事小心谨慎。

即眼前足食。常作贫窭想。

眼前衣食不缺乏,相当的丰富,可是一定要知道节俭。如果在富贵时能常常守住这一点,德行、善行都能够增长,中国历史上范仲淹就是如此。范仲淹出身非常清寒,年轻时在寺院里念书没有东西吃,每一天煮一锅粥(稀饭),把粥画成四格,每餐吃一块,过这样贫困的生活。到以后发达了,做了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的生活方式还是保持从前穷秀才的生活,没有改变多少,只是小幅度的调整。他收入多,就想到很多贫苦的人,把他的收入救济那些贫苦的人。看他的传记,得知他曾养活三百多家。

一个人的收入养活了三百多家,你就晓得三百多家也只能糊口而已,都过很贫穷的生活。如果过得很富裕,他那有能力养活三百多家!这是我们中国人中的大贤,印光大师赞叹——孔夫子之后就是他。他的子子孙孙一直到民国初年都不衰,这是他培育“百世之德”,才有百世的子孙保之。中国世家第一个是孔夫子,第二个是范仲淹。范家八百年不衰,都是积德积得厚,真正修行,真做!能够把自己的福报分给别人去享受,这是大福报。福报不要享尽了,分给别人享,后福就无穷了。一直到民国初年时,范家的子孙都能守住家风,都很好,在中国历史上像这样有大德的人家不多。印祖在《文钞》里说还有一个人,清初的一位叶状元,这个人一直到满清末年时,他的家业三百年不衰。由此可知,断恶修善、积功累德,才是人生第一大事。

即人相爱敬。常作恐惧想。

俗话讲“受宠若惊”,别人爱护我们是好,但是我们要自己想一想,我们有什么地方值得人爱护?值得人敬仰?唯恐自己的德能不够,这样想法是好——时时能回头,进德修业,不负众望。

即家世望重。常作卑下想。即学问颇优。常作浅陋想。

这些都足以戒除贡高我慢。慢是很大的烦恼,贪、瞋、痴、慢,傲慢与贪、瞋、痴有连带的关系,他从这里着眼下手,确实是断烦恼的好方法。断尽烦恼,性德才能够显露,这是真正修德有功。

远思扬祖宗之德。近思盖父母之愆。上思报国之恩。下思造家之福。外思济人之急。内思闲己之邪。

这以下的文字是这一章的总结,非常重要!立命的关键就在此。我们心里思的什么,想的什么,这是进德修善的典范。中国过去的教育,说的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天地万物的关系。教你常常想,‘远’要如何荣宗耀祖,‘扬’是显扬祖宗之德。自己在社会上,道德、学问、事业能为社会大众所尊重,是祖先之光荣。今天社会努力精进的动力是什么?是名利;大家拼命去做。为什么?钱财在那里鼓励,在那里推动。如果没有钱财,谁肯去做?大家都不愿去做了!从前人努力勤奋工作,他的动力是孝道,他想到祖宗,想到父母——我一定要努力修善积德,使我的父母有面子,我的祖宗很光荣,这个动力比名利高尚得多。这是我们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道统,佛法也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所以对于祖宗的祭祀,祠堂的建立,都非常重视,这是中国文化的大根大本。人能够孝亲,能够不忘本,自然能够心正行正,不会做坏事。

‘近思盖父母之愆’,‘愆’是过失。儿子孝顺,儿子对社会有贡献,父母纵然有一点小的过失,社会人士也会把它忘掉。父母有这么一个好儿子,大众都赞叹他父母了。这是孝子。

‘上思报国之恩’,国家对人民有君亲师的使命,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国民应为国家尽忠。

‘下思造家之福’,‘家’是家庭,不像现在的小家庭;从前的家是家族,内外眷属,是一个大的家族。为子弟的要常思造整个家族之福,不是一个小家庭之福。所以一人有福,一个家族皆能享受。

‘外思济人之急’,从社会来着想,要尽心尽力替社会服务,为社会大众造福。在今日社会,最急者无过于伦理道德教育之复兴与发扬光大。

‘内思闲己之邪’,‘闲’是防止;防止自己的过失。‘邪’就是邪知邪见;我们今天讲的妄想要知道防止,绝对不可有非分之想,起心动念都要知道本分。人人都能知道本分,能够守住本分——社会祥和,天下太平。《孟子》所谓“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本是本分,守本分就是要尽义务。儒家所讲的本,是指五伦十义,就是要尽到我们在社会、在人生应该尽到的义务。应当做到的这些事情要认真去做,要努力去做,为社会、为家庭造福。

务要日日知非。日日改过。

‘日日知非’就是觉悟,佛家所说的“开悟”——始觉、本觉、究竟觉。始觉就是“日日知非”,“始”是开始,是天天开始,所以从初发心到等觉菩萨,都是始觉。天天发现自己的过失、自己的毛病,发现了就改,这叫真正的修行——修正自己的见解、思想、行为,日日改过,这就是大圣大贤的真实修功。

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于自是。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

我们要想改造命运,想离苦得乐,这几句话是关键、是锁钥,非常重要。一般人一生当中不能成圣成贤,修行得不到一个结果,毛病就犯在此地。天天知道自己的过失,就是天天始觉。一发现就把它改正过来,这叫功夫。真的改过,这是功夫得力。不必多,一天真的能知一过失,改一过失,三年之后你不是圣人就是贤人,这一点都不假。一天改一条过失,一个念佛人三年之后,不是上品往生,也是中上品往生,这是修学成佛作祖,你肯不肯认真去做?一天一条过失都没有发现,这是迷惑颠倒。不知道自己的过失,当然就无过可改,那有进步!不进则退,自然堕落。‘安于自是’——自以为是,是最可怕的生活。

天下聪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业不加广者。只为因循二字。耽阁一生。

这是真的,聪明才智的人很多。‘所以德不加修,业不加广者,只为因循二字,耽阁一生’,‘因循’是放逸、懒散、偷安,日子得过且过,我们常讲的混日子。这样一天天混下去了,这样过生活,就是定命。你命里面注定的——怎么生、怎么死,死了以后要到那一道去,全按着定数安排。这就是云谷禅师讲的凡俗之人、庸俗之人,完全照着命运去走,也是佛在经里所讲“可怜悯者”。他教他儿子这一段,确实是世出世间修学用功,都离不开的原则。

云谷禅师所授立命之说。乃至精至邃至真至正之理。其熟玩而勉行之。毋自旷也。

了凡先生将云谷禅师教他改造命运的理论与方法,写出来传授给他的儿子,希望他也依照这个方法来修学。了凡先生依此修学,得到了很好的效果,所以对云谷禅师所说的理论与方法深信不疑。

‘至精至邃’,‘精’是精华、精纯、精彩到了极处;‘邃’是深远、真实,决定正确。

‘熟玩而勉行之’,‘熟玩’就是把它读熟深思,细细去体会,就是熟玩。常常思惟,常常去想,你会得到其中的法味,然后把它变成自己的行为,努力去做。

‘勿自旷也’,‘旷’是光阴空过,不可虚度这一生。

二、改过之法

(一)改过之因——避祸纳福

人之常情

⑴吉凶祸福皆有预兆

第一章是讲因果的理论,以下两章就讲命怎么改法——恶要怎么改?善要怎么积?两章完全着重在行门。前一章是建立改造命运的信心,信了以后要去做;要怎么做法,这里给我们说得非常具体。

春秋诸大夫。见人言动。亿而谈其祸福。靡不验者。左国诸记可观也。

从此处可见古人学问的真实。《春秋》是鲁国的历史,孔夫子当年在世把它整理,做成了定本流传于后世。这部书有三个人注解,流传最广的是左丘明注的《左传》。今天所看到的《左传》就是左丘明所注解的《春秋》,(《春秋》是孔子整理的,并不是孔子作的。原来有很多材料,孔子重新整编,左丘明再加以详细的解释。)除《左传》之外,还有《公羊传》、《谷梁传》。在这三种注解里注得最好的,文章也好,记载也很详实,是左丘明的《左传》。现在所流传的《十三经》,三种传都在其中。

‘见人言动,亿而谈其祸福,靡不验者’,这是说古人听到别人的谈话、举止动作,就能判断此人的吉凶祸福,而且判断得很正确,后来都应验了。小则一个人成功失败,大的能看出国家的兴衰。这是确实的,我们在‘左国’(左传和国语两部史书)看到很多。他们有这种观察能力,就是懂得因果报应的道理,你的言善、行善,稳重厚道,就可以判断你有福,这个人有前途;言语刻薄,行动轻浮,这人没前途。即使现在很得意,那也是昙花一现。这一举一动都可以看得出来一生吉凶祸福,所以心行言动不可以不谨慎。

大都吉凶之兆。萌乎心而动乎四体。

这不只是理论,也是事实。一个人、一个国家都是如此——事还没有形成,它就有吉凶的预兆,这种预兆都是在起心动念处,在所作所为处。所以头脑冷静、很有理智的人,能够观察得出来,预知未来的变化。他从众人心行中就能看到国家兴亡——“国者人之积”,你看这国家上上下下的人,他们每天想什么,他们每天做些什么,就知道这个国家有没有前途,知道这个国家的兴亡;我们一个家庭里的人,想的是什么,念的是什么,做的是什么,这个家庭的兴衰也就可知了;个人的吉凶祸福也在乎个人的行为。这些都有预兆。预兆很明显,看得清清楚楚,都显露出来,所以对一个有智慧、有学问的人是隐瞒不过的。

其过于厚者常获福。过于薄者常近祸。俗眼多翳。谓有未定而不可测者。

‘厚’是厚道。厚道的人,心地厚道,行为厚道。能够损己帮助别人,这是厚道。对自己可以刻薄一点,对别人要好一点,这种人一定有后福。

‘过于薄者常近祸’对待别人刻薄,贪图自己的享受,这个人将来必有灾难。

‘俗眼多翳’,俗人看不出这个预兆,像眼睛被遮住一样。

‘谓有未定而不可测者’,好像一切吉凶祸福没法子预测,看不出来,其实吉凶祸福的预兆都摆在眼前。什么人才去看相算命?就是此地说的,‘俗眼多翳’才会找人给他算算命、看看相。下面这一段就很要紧,是我们应当要留意、要修学的。

至诚合天。

这是大原则——我们一个人处事、待人、接物要用真心,不欺骗自己,不欺骗任何一个人。‘天’就是佛法讲的真如本性。日常生活中妄念不生,常常保持着正念现前。‘至诚合天’,现在这人纵然受苦受难,毕竟苦难很快就要过去,大福报要来。所以世出世间法的大根大本就是真诚。儒家讲学养,八条纲目里“诚意、正心”是重心,“格物、致知”是达到诚意、正心的手段,这两条不能做,虽然想诚意,也诚不了,就是做不到“至诚”。格物,物是什么?物是五欲六尘。财、色、名、食、睡要放下,如果不能淡薄,你的心会被外面境界所动,怎么诚得了?纵然不能把整个欲望舍掉,也要看淡。凡夫天天在打妄想,其实妄想无济于事,不如把这些妄想舍掉,把五欲六尘种种的享受舍掉一些,多替别人想想。我们有福,把福报都给别人去享,这个福报就大了,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之后就要真做!

净空学佛,最初得力的就是《了凡四训》,朱镜宙老居士将此书赠送给我。我读了之后,想想年轻的时候和了凡先生一样,他有的毛病我都有。我也是短命,过去多少看相算命的,连甘珠活佛都说我短命,我相信。所以算命的说我过不了四十五岁,我很相信。因此,我出家学佛就把时间表定到四十五岁,因为我只有这么多的时间好修(我没有求长寿)。果然四十五岁那年得了一场病。当时基隆大觉寺,灵源老和尚举办结夏安居,灵老请我讲《楞严经》,我只讲了三卷,就生病了。自己想想寿命到了,所以也不找医生,也不吃药,天天在家念佛等往生。病了一个多月,也没有往生!病好了!这些年来依照这个方法修行,愈修行愈灵验,愈有信心。现在什么都舍了,舍干净就更自在了。

所以“舍”才会有“得”,不“舍”就没有“得”。我们中国人说“舍得”,“舍得”这个名词是从佛经里来的,你能舍才能得,不能舍什么都得不到。这篇改造命运的文章也就是叫我们“舍”;求呢?求也有助于得也。怎么求?舍了就得了,你所求的都能得到;首先要把妄想、执着舍掉。‘至诚合天’是从根本上舍,舍自私自利——将利益自己的念头舍得干干净净,起心动念都是利益大众、利益社会、利益众生,这个人后福自然无穷。

福之将至。观其善而必先知之矣。祸之将至。观其不善而必先知之矣。

所以吉凶祸福都有预兆。福将要来了,看他的善心、善行——他能把自己的利益分给别人共享,这是善行,于是晓得他福报快到了。若只顾自私自利,夺取别人的利益,自己的利益与福报不肯与别人分享,他的福报是会享尽的。享尽了就没有了!灾祸就来了!所以只要看到他想的不善、做的不善,就知道他的灾祸快来了。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乃至于整个世界,都可以从这个原理来观察。只要很冷静、很细心,没有看不清楚的。所以吉凶祸福、世界的安定动乱、国家的兴衰都可以预知。

(二)改过的基础——三心圆发

⑴羞耻心——知耻能生大勇

今欲获福而远祸,未论行善。先须改过。

前面了凡举出吉凶祸福都有预兆。无论个人、家庭、国家,乃至于全世界都是有预兆的。这些预兆,唯有心地很清净的人看得清楚。有定功的人,不仅是佛门,就是道家、儒家、读书人,心比较清净的,也都能看得出来,定功愈深看得愈远。所以佛经里常常告诉我们,阿罗汉能知过去五百世、未来五百世,这是我们每一个众生的本能——本有的能力,应当是如此。现在能力丧失了,就是因为心乱了;被妄想、分别、执着、烦恼搞混浊了,使这个能力失去,佛法教我们是要把心地上的障碍、污秽去掉,恢复我们本能而已。

前面说的道理明白了,要从那里下手呢?这里开始要给我们讲真正用功下手的方法。我们每个人都想求福、求慧,都希望远离灾难,想得到幸福。“福”是从“行善”得来的——行善是因,得福报是果。可是业障要是没有除,福也不容易得到,所以先要把业障去掉。求有理论、有方法,世间一般人都在事相上求,都在常数里面求,那怎么可能求得到?现在虽然知道有变数,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希望,可是毕竟变数并没有立刻现前!如何能达到这个目的?先要修清净心,什么是善?心地清净是第一善,心地不清净,纵然修善,善里面有掺杂、不纯,所获得的福报很有限,就是讲消业障,也消得不够彻底,消得不很多。

由此可知,心地纯善、纯净,非常重要,如何使自己心地恢复到清净?那就要改过,将自己的心地真正做一番洗刷的功夫。所以此处教导我们‘未论行善’——我们还没谈论行善、修善的方法之前;‘先须改过’,‘须’是必须,这个字非常的肯定。那么过要怎么改法?这里提出几个纲领,这些纲领非常的重要。

但改过者。第一。要发耻心。

中国古圣先贤教导我们“知耻近乎勇”——儒家讲的大智、大仁、大勇。什么人是大勇?唯有知‘耻’,才能真正改过自新,才能发愤向上。人要不知耻,那就没有前途了。我们不要跟一般人比,把标准提高一点,跟谁比?跟诸佛菩萨比。佛菩萨也是人,我也是人,为什么他能成佛菩萨,他能得到不生不灭,我们还要搞六道轮回了?这是大耻辱!

思古之思圣贤。与我同为丈夫。彼何以百世可师。我何以一身瓦裂。

如果我们能常常这样想,这样反问自己,‘耻心’就是生,这是改造命运的开端,也是改造命运的动力。什么力量在推动?这是原始动力,不可思议的动力。了凡先生在此地所说的多半是世间法,世间有大圣大贤——孔子、孟子、周公、伊尹,都是我们中国古圣先贤。他是大丈夫!我也是大丈夫!(此地的“丈夫”没有男女之分,能为人之不能为,谓之大丈夫。)他是人!我也是人!他能做得到,我为什么做不到?要从这个地方去反省。

在出世间,别人证阿罗汉、成菩萨、成佛了,他们过去生中有无量劫,我们过去生中也是无量劫;为什么别人生生世世修行,成菩萨、成佛,我们生生世世修行,还是搞六道轮回?这实在是奇耻大辱!世间耻辱跟这里是不能比的。‘百世可师’——世出世间圣人都是天人师,佛十个德号里有“天人师”——此处的“师”就是典型、模范。他可以做一切众生的模范,做一切众生的好榜样。再想想自己‘一身瓦裂’,‘瓦裂’是比喻,就是造恶业受恶报。

了凡先生的好处就是他对于自己的过失,丝毫都不隐瞒,他所讲的不是一般人的过失,是自己的过失。他发现了,能痛改前非,这是他的长处,他之所以能成就,关键就在此地。第一个大病:

耽染尘情。

‘耽染’就是贪爱、贪恋,贪恋是清净心受了染污。‘尘情’是五欲六尘;五欲是情,尘是指六尘,尘也是代表染污的意思。我们坐的桌椅如果一天不擦,上面就有灰尘,天天去擦拭是为除去染污。我们的清净心也被欲尘染污了——财、色、名、食、睡、是五欲,起贪、瞋、痴、慢、疑,这就是染污。所以佛把外面境界——色、声、香、味、触、法,叫做六尘,就是这些染污我们的清净心,这就是病根。如果我们要恢复自性清净心,这些尘情要放下。世间人最难的就是放下!能放下一分,心就清净一分;放下两分,心就清净两分。菩萨所以有五十一个阶级,实在就是尘情放下多寡不同,而分为五十一个等级。五十一分尘情都放下了,丝毫尘情都不染了,就叫成佛。若还有一分未放下,就是等觉菩萨。这个‘尘情’就是业障。

净宗讲“带业往生”,所谓带业往生就是放下一些,没有得干净,还带一部分去。过去有人主张净土法门不是带业往生,是“消业往生”,震撼了全世界的念佛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与经义完全不相应。虽然在净土诸经里面找不到“带业往生”这四个字,可是意思非常的具足。读《无量寿经》,得知如果不带业,业都消了才往生——既然业都消了,何必要往生?等觉菩萨还带一品生相无明,就是尘情还没有断干净,还带一分业,所以菩萨叫“觉有情”。“有情”是什么?还有尘情;完全没有,就成佛了!

严格来讲,心地纯净只有一个人——佛,除佛之外,绝对没有心地纯净的。等觉菩萨还有一分生相无明,菩萨有尘情,但是没有前头那两个字——‘耽染’。所以他叫“觉有情”,他是觉悟的有情。我们凡夫就是‘耽染’很重,这是我们一定要知道。

“带业往生”是祖师根据经义说出来的,与经义绝对没有违背,我们要相信。尤其净土法门,一品惑没有断也能往生。在过去、在现代我们看到许多念佛往生的人,这是真实的见证,这是证明。所以有些偏差的言论,我们要有能力辨别,不要受它的影响,要“依法不依人”,那是人说的,我们要依照经典来修学。

私行不义。谓人不知。傲然无愧。将日沦于禽兽而不自知矣。

‘不义’就是不应该做的,不合理、不合法、不合人情、不合道德、不合风俗习惯,这都叫不义。自己做不应该做的事情,以为别人不知道——实在讲是有些人不知道。那些人呢?迷惑颠倒的人、心思蒙蔽的人。聪明正直、心地清凉自在的人知道,这样的人绝对瞒不过他;何况还有天地鬼神,鬼神有五通(鬼神五通是报得的,不是修得的);鬼神都知道,诸佛菩萨就更不必说了——我们六道凡夫起心动念,他们没有不知道的。所以我们念了经论与圣贤典籍之后,真的是寒毛直竖,没有丝毫能隐藏得住,想想还是发露忏悔才对!为什么?他们都知道了。我们不发露他也知道,还不如自己说出来好一点,我们心地比较能够得到一点平安。

‘傲然无愧’,这个‘傲’是傲慢,没有惭愧之心。‘无愧’就是我们俗话说的“麻木不仁”,没有一点羞耻心,没有一点惭愧心;再说个不好听的,就是所谓“丧失天良”。做坏事常常还受良心责备,这人还是好人。虽然他外面瞒人,自己心里常常感到不安,这种人有救。做了坏事麻木不仁,这种人没救。若是尚有羞愧之心,这是有救的,可以回头的。

傲然无愧之人。‘将日沦于禽兽’,他现在虽然是有人身的样子,他所造的恶业将来必定堕三恶道——他自己不知,诸佛菩萨、天地鬼神皆知道。在他运衰时,妖魔鬼怪会来欺负。妖魔鬼怪欺负人,要看什么样的人——将来生人天道以上的,他不敢欺负,对于善人不但不敢欺负,他还恭敬;对于造恶的人则常常讽刺他、讥笑他、欺负他,因为恶人虽然现在是人身、将来必堕恶道。

这些道理、这些事实只有真正学佛的人明了,明了之后,起心动念、一切行为自然就谨慎了。我们这一生不但决定不能堕恶道,也决定不能再搞轮回。如果我们不想再搞轮回,只有一条路——求生净土。所以对于取净土,一定要下很大的决心。净土如何取得?心净则土净——信愿持名、修清净心,也就是说‘耽染尘情’要远远的把它舍离。当然不可能完全舍掉,完全舍掉就成佛了。我们舍的愈多愈好,不需要牵挂的就尽量不要去牵挂,把牵挂的念头转变成念阿弥陀佛,把自己身家的利益——身是本人,家是我的家庭,也就是起心动念都是念自家利益的念头、把这个念头转变为利益一切众生,这样我们心就清净了。

佛菩萨与众生的差别,就在佛菩萨起心动念是想一切众生,没想自己;众生起心动念先想自己,不想众生。如果念念都想一切众生的利益,我执不刻意断,自然就渐渐没有了。我执要是没有了,在念佛功夫上就得“事一心不乱”,往生品位就高了,可生“方便有馀土”,决定往生。我们要从这个地方下功夫,要认真的去做,所以眼光要远大,不要仅仅看这一生,不要只看眼前。我们眼前乃至于这一生,是非常之虚幻无常,经上讲的没错:“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要知道诸法无常,不值得我们去牵挂,在我们身旁的家亲眷属,我们要教他正法,要劝他如理如法的修学。

曾经有一位同修,他很着急——他的小孩想到国外去留学,出国留学很不容易。他自己住在巴黎,他问我怎么办?我就教他,把一切妄念放下,全家念《无量寿经》、念阿弥陀佛,一定有感应。他说:“这不行!我一定要把这件事情办妥,我的心才能放得下,才来念经、念佛。”我说:“你如果这样想法,你这一辈子都没有指望。”他问:“为什么?”我说:“你的方法用错了,你今天所思考运用的方法,是你自己的业力,你没有三宝加持的力量。”会用三宝的力量,把自己的力量舍掉——我自己力量做不到,我有清净心求三宝加持,会有不可思议的力量,这个才重要!就是此地讲的,我们要用变数,不用常数;常数是命中注定的,变数是自己创造命运。

创造命运要从心地里面求,这个心是真心,不是妄心。成天胡思乱想的,那是妄心,妄心是在常数上,不是在变数上。一用真心,常数就改变了,我们在佛经上、在《了凡四训》里看得清清楚楚。所以求佛菩萨怎么个求法?不是跟佛菩萨谈条件——求佛菩萨保佑我发财,给我赚一百万,我供养你五十万,我们两个对分。这不行!佛菩萨怎么会答应你这个条件!所以世间一般人想利用佛菩萨,想利用三宝的力量谈条件——许愿都是谈条件的,这很有限,这是错误的,没有条件好谈的。最要紧的是恢复自己的清净心,这有最根本的理论依据。就如佛法中所说,六祖也讲得很好:“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已说明一切都是现成的,向自性里面求,没有求不到的——有求必应——因为自性本来具足,自性能生万法。三宝不过是给你做一个助缘而已,求得也是我们自性本有;自性里没有,三宝也帮不上的。“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你完全相信,一点都不怀疑,要求什么得什么——求成佛都可以得到,何况其馀的呢?所以大家一定要明理,“求”,一定能得到。世间人不知道,运用自己的聪明智慧,这就是佛经里面讲的“世智聪辩”。这不是求取功名富贵,实在讲是在造罪业(他自己还不晓得)。就是求得的,还是命里有的,你说这多冤枉!他所造作的罪业,将来必定有果报。

佛法里讲十法界,十法界中每一界又有十界,所以叫“百界千如”。我们现在是在人法界,这一法界里就有十法界。我们现在一心一意念佛求生净土,我们现在是在佛法界——念佛是因,成佛是果。现在修成佛之因,现在就在佛法界;我今天念菩萨,我今天修六度万行,就是菩萨法界;我今天念仁义道德,就是人天法界;我今天想尽方法想去赚钱,贪这个世间的物质享受,这是饿鬼法界;见到一切人、一切事都不顺眼,是地狱法界;糊里糊涂、迷惑颠倒、一天混一天是畜生法界。虽然现在都是人身,已经可以给我们分成十个不同的样子了。诸佛菩萨、天地鬼神看到我们的样子,他就知道是佛,还是菩萨,或是其他,他们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每一界里都有十界。我们自己明白这个道理,知道这个事实真相,就晓得该如何去选择,这个权的确操在自己手上。

世之可羞可耻者。莫大乎此。

人家成佛、成菩萨,我们还在搞三恶道、搞六道轮回,这是太可耻了!世间‘可羞可耻者’,没有比这个更大了。

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以其得之则圣贤。失之则禽兽耳。此改过之要机也。

‘耻’这字与人的关系太大了,为什么?“知耻”,这个人可以成圣成贤;“不知耻”,必定沦落三途。你看这个字与一个人的前途关系多么重大!

‘以其得之则圣贤’,‘得之’就是知耻;知道羞辱就发愤雪耻图强,能振奋起来。

‘失之则禽兽耳’,‘失’就是不知耻;不知耻就是小人,胡作妄为。在佛法讲,不知耻才会搞贪、瞋、痴、慢;知耻的人绝对没有贪、瞋、痴、慢,他晓得贪心堕饿鬼,瞋恚心堕地狱,愚痴堕畜生,有什么值得傲慢的?跟佛菩萨比差太远了!所以这些烦恼心自然就消失了。

‘此改过之要机也’,‘要’是重要,非常重要的枢机,也就是关键。把它摆在第一——要知耻。说得粗俗一点,就是善行善果不如人是羞耻,知耻一定奋发自强。希望发最上乘者,一齐来组成一个“知耻学社”,提倡知耻运动,唤醒大众,共创人类和平福祉。

⑵畏惧心——知畏能生诚敬

第二。要发畏心。

‘畏’是畏惧。人常怀有畏惧之心,那是一种很大的控制力量,使自己不敢作恶。他有所恐惧,他怕什么?

天地在上。鬼神难欺。

‘天地’是指天神与鬼神。在我们上面的诸天天神有天眼通,我们一切动作他们皆看得很清楚;地下则有鬼神,鬼也有五通,能力虽然比不上天神,他们的感触比我们一般人还要强。鬼的智慧比不上我们,但是他能见、能听,这些能力比我们强。(也许你不相信,而认为鬼神有五通,应该是他们的聪明智慧比我们强才对。)现在科学家已经测验出来,很多动物它们的器官很特殊,譬如说狗——它的鼻子比人灵,我们觉察不出来的味道,它可以觉察得出来;狗的耳朵也比我们灵。它是畜生,它没有我们聪明。畜生里尚且有许多种能力超过我们,何况鬼神呢?所以鬼有五通是可以相信的。他为什么还受苦难?他智慧不如我们,福德多数不如我们。所以地上地下有鬼神,我们一举一动他们都清楚。

吾虽过在隐微。而天地鬼神。实鉴临之。重则降之百殃。轻则损其现福。吾何可以不惧。

我们纵然在很隐密的地方,也就是说没有人看到的地方,做一点小小的过失,天地鬼神有天眼——我们的墙壁障碍不住,他们看得清清楚楚。真正可怕!这些众生的神通还是小的,因为距离我们很近,他们实在都看到。‘鉴’就是看到,‘临’就在我们面前。我们看不到他,他实在就在我们面前,他看我们看得清清楚楚。佛菩萨则更不必说了。佛菩萨是大慈大悲,看到我们做什么坏事,他心清净,他不会找我们麻烦;可是鬼神不一样,鬼神是凡夫,看到我们作恶,他生气,有时要找我们麻烦。佛菩萨无所谓,但护法神是众生,他看不顺眼,也要找你麻烦。因为护法神是凡夫,他没有成佛、成菩萨。鬼神更是凡夫,所以‘重则降之百殃,轻则损其现福,吾何可以不惧’!我们有重大的罪恶,这些鬼神就要来惩罚我们,这就遇到一些灾难灾殃了。轻的——就是我们常说的折福。要是真正明白这个事实,怎么能不怕!

所以《无量寿经》里有好几段经文,读了真正叫人敬畏。西方极乐世界人数无量无边,个个“天眼洞视”(洞视就是没障碍,一点障碍都没有),“天耳彻听”,能力是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一切诸佛刹土,我们肉眼看不见的,他看得见;我们耳朵听不见的,他听得见。所以想想我们还有什么地方能隐瞒极乐世界的诸上善人?连那些人都不能隐瞒,又如何能瞒过阿弥陀佛、观音、势至呢?没有法子隐瞒!

我们真正明白这一桩事实,深知念佛求生净土,形式上的回向不回向是没有什么关系。我们的心愿他们都知道,不必嘴里讲:“我要求生净土!”他们早就知道,起心动念时他们就晓得了。好好的念阿弥陀佛,这是真话,其他的废话可以不必讲了——求一心不乱、求上品上生、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才是第一等大智、大福德人。

不惟是也。闲居之地。指视昭然。吾虽掩之甚密。文之甚巧。而肺肝早露。终难自欺。被人觑破。不值一文矣。乌得不懔懔。

前面所讲是在一般时处,这里是讲我们一个人在私室独居时。一个人在自己房间里关起门来,有时就不检点了,可以马虎随便一点了,不知“慎独”功夫要紧。因为有人在,自己总会约束一点,没有人在就放逸了。

李老师讲过,古时候,好像是郑康成(郑玄)跟一些同学们在一起,有一次大家自我反省,提出自己有什么过失,把过失说出来。每位同学反省时都能把自己的缺点说出很多,唯独郑玄想不出来。最后大家问他:“你再想想!”他说:“我在想!”想了很久,想出来了——有一次上厕所时没有戴帽子,这就是我的过失。可见古人慎独的功夫,在自己房间关着门,衣服都整齐,像见宾客一样的慎重。现在人会说何必这样做作?古人他就是这样做法,这叫“慎独”。在他们的观念中,纵然是掩盖得很严密,天地鬼神也见到,如果马虎一点、随便一点就是失礼。隐密之处也如临天地鬼神,所以态度是恭恭敬敬,不敢有一点放逸,就是讲这桩事情。

‘闲居’是指私人的卧房,在里面也是‘指视昭然’。虽在私室中,亦如十目之所监视、十手所指——就像在大庭广众之下一样的检点、一样的谨慎,不敢随便。

‘吾虽掩之甚密,文之甚巧’,‘文’是文饰,就是掩盖自己的过失,还用花言巧语去掩饰,其实是掩饰不住的。‘掩’就是骗人、自欺欺人。实在是‘肺肝早露’,‘肺肝’是内脏,一般人看不到,可是天地鬼神都看得清清楚楚,是用这个来比喻。比喻我们在暗室,在卧室里面,一举一动、起心动念,天地鬼神没有不知道的。我们以为掩藏得很密,那不过是自欺欺人——其实早就被人看破了,看破了就一文不值。想到这里,怎么不害怕!

不惟是也。一息尚存。弥天之恶。犹可悔改。

人知耻,就有敬畏之心,就能改过,就能灭罪。我们讲“忏除业障”,学佛的人天天去拜忏,拜一辈子不但业障没消除,愈拜愈多,原因在那里?他不晓得从那里去忏悔。今天在寺院拜忏,就是此地讲的‘文之甚巧’;他不是真忏悔,而是在掩饰他的罪恶,罪恶愈积愈重,所以愈拜忏罪愈多。真正修行是知耻、畏敬,我们能够在念头上转就好了。

‘一息尚存’,只要一口气没有断。‘弥天之恶’,‘弥天’就是大恶,佛经里所说的五逆十恶——必堕地狱。这样的人在一口气没断时,有没有救呢?还有救——‘犹可悔改’,他还能改过自新。他要是真正的知耻,真正的生敬畏之心,悔过发愿求生西方,一念、十念决定往生。

我们在《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读到。在印度、在中国,在过去有这种实例。譬如唐朝时的张善和,他是屠夫,临终十念往生。在古印度有阿阇世王,我们在《观无量寿经》里读过,他杀父亲、害母亲、破和合僧,也是无恶不作(《大藏经》里面有一部《阿阇世王经》,释迦牟尼佛专讲这个人的因缘果报),他在临命终时,一口气还没断,他真正忏悔了,一心念佛求生净土,他往生的品位是“上品中生”,实在不可思议!

所以我们才晓得往生极乐世界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我们平常积功累德,平常修行往生的;另外一种是作大恶的人,临终忏悔往生的。所以我们不可轻慢造作罪业的人,说不定他在临终时忏悔的力量强,往生的品位比我们还要高,这是很可能的。我们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浪子一回头比一般好人还要好,平常一般好人比不上他,就是这么一个道理。所以对于恶人不可以存轻慢之心。

知道这个道理之后,我们决定不能存侥幸的心——造恶临终忏悔还可以往生,我现在多造一点恶不要紧,临终时还来得及。我们要是存这个心就坏了,存这个心可以说决定堕三途。诸位要知道,临终忏悔往生是很不简单的事情!表面上看是一生,其实他过去生中的善根、福德不知道有多么厚!在这一生当中他迷了,临终时他又醒过来了,这才行!过去生中没有深厚的善根(大家可以去参观病院,你就晓得了),几个人在临命终时头脑清醒?这是第一个条件。如果临命终时昏迷了,求忏悔的念头忘掉了,那不就往恶道去了!我们明了事实真相,决定不敢存这个念头。为什么?太难!太难了!真是千万人中,难得有一个临终时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这是第一个条件,没有这一个条件就办不到。我们能保证自己临终时头脑清楚吗?第二要遇善知识。第三要立刻回头,一心忏悔,念佛求生净土。我们能保证临终时这些条件都能具足吗?若不能,还是老老实实,平常积功累德,这才稳当可靠。净宗是万人修万人去的法门,但是尤注说得好:“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苟有悔罪之心,便开自新之路。”这要愈早愈好,愈早觉悟愈好。赶紧回头,不要再造恶业了!

古人有一生作恶。临死悔悟。发一善念。遂得善终者。

这种例子很多,世俗、佛门中都有,如前所说。近代我们见得到的,美国首都华盛顿周广大往生。他虽然不是一个作恶的人,但给我们证明,临终遇到佛法,一念十念是可以往生的。周广大是一个经商的好人,不是个恶人。他一生没有遇到佛法,临终前三天才听到善友说西方净土。他听了很欢喜,没有丝毫怀疑就接受了,就发愿求生净土,一心念阿弥陀佛,这是他过去生中的善根现前。一发愿求生,他病痛就没有了,这是佛法讲的华报。真心一发,三宝就加持,虽然有病,没有痛苦;虽然病重,精神提得起来。从本身上来讲是自己的愿力、法喜——人逢喜事精神爽,特别有精神,这是本身的力量;另外是阿弥陀佛威神加持,所以他能提得起精神来念佛。念了三天佛,他看到西方三圣从云端下来,接引他往生。这是最近发生的事,如何不信?

诸位要晓得修行重实质,不重形式。周先生没有听过经,也没有读过经,没有受过三归,也没有受过五戒,不过是善友劝他念一声阿弥陀佛。真的!阿弥陀佛西方三圣接引他往生。修行重实质、重心地、重真心。

尤注说:“修不嫌早,悔不嫌迟。临终安详,超拔之征。”临终悔过还是来得及的。凡是临终死得好,他来生去处一定好,这是可以断定的——好死好生,是一定的道理。所以人“好死”在我们中国是五福之一,五福最后一条是“考终”,这是讲安详——死得安详,没有痛苦,他来生决定是生三善道,决定不会堕三恶道。

谓一念猛厉。足以涤百年之恶也。譬如千年幽谷。一灯才照。则千年之暗俱除。故过不论久近。惟以改为贵。

这个事实儒、佛都说,可见得它是真的,绝对不是假的。改过要勇猛,真正勇猛的去改过,纵然是大恶,纵然是久恶,都能忏除。‘一念猛厉’,就是真实的忏除业障,所以‘足以涤百年之恶也’,‘涤’是洗刷干净,‘百年’是讲长久累积的恶业,都可以忏除洗净。

‘譬如千年幽谷’,千年的黑洞,我们点一盏灯,黑暗就没有了,就照明了。‘一灯才照,则千年之暗俱除’,这就把灯、光明比喻你勇猛改过的这一念心,就能够把长时间的积恶都洗刷掉。所以过失不论大小、不论久近,是‘以改为贵’,我们一定要改过。

佛法里常讲:“法器难得。”如果不是法器,决定不能续佛慧命。器是器皿,譬如这个杯子一定要干干净净,我们盛水才能饮用。如果这个茶杯不干净,里面有一点毒药,你盛满一杯水喝了,是要中毒的,毒就是恶业;要成法器,就是先要把我们的恶业淘汰尽,我们接受的佛法才能自利利他。

前面讲修福,为什么先要改过?这就是先使自己成为一个法器。诸佛菩萨、天地鬼神赐福,我们才能接受——真正是福,不会变质。如果自己接受的器皿不干净,烦恼重重,恶业很多,佛菩萨给我们的福会变成更毒的药,怎么能受得了!这就是先要改过自新,然后才能修福的道理。过要是不改,我们修的福是弥增大恶。为什么?没有福报,造的恶小,没有能力造;福报大,造的恶就更重更大,将来堕地狱堕得更深!堕得更苦!世间贫穷人,纵然想造罪恶,造不大;富贵人造的恶就比平常人造的都大,这也是一定的道理。明了修福先要改过,就是先要消灾。先不要求福,先消灾,然后修的那个福才能真正得到受用。如果自己积习不消除,我们要去修福,福来了往往造更大的罪业。真正善知识,真正好老师,传不传这种学生?不传!为什么不传?害他!这就是佛门讲的,他不是法器——不是法器不能传法。不是说这个人很聪明、很有智慧,举一反三就是法器,不是的。若这个人心地清净、善良,没有贪、瞋、痴、慢,这是法器,再笨都不怕。我们看倓虚法师《影尘回忆录》后面有个晒蜡烛的出家人,他真是笨头笨脑,一点智慧都没有。但是他心地清净,他老实,他没有坏心眼。老和尚看中他了,他是法器,叫他去拜佛,去拜阿育王寺释迦牟尼佛的舍利,一天拜三千拜。他拜了三年,开悟了,悟了以后能作诗、作偈,辩才无碍,后来讲经说法,广受人欢迎。虽然自己有成就,生活很节俭,对人非常谦虚有礼。这就是法器,是真实的福报!所以传法能成就人,也会害人。自古以来,世出世间的善师、好老师,传法是要选择人才的。选人的标准,是德行第一,其他的不考虑,因为其他可以培养。所以我们自己如果想真正成就,在这一生真正往生,能够自利利他,一定要从改过下手,这是‘惟以改为贵’。

但尘世无常。肉身易殒。一息不属。欲改无由矣。

这四句是劝勉我们要把握时间及时改过。世间无常,佛经上讲:“人命在呼吸之间”,一口气不来就是隔世,想改也来不及了。知道这确实是人生第一桩大事,就要认真的去做,把握机会、把握时间、天天反省、天天改过,才是真正的修行。修行——就是修正行为,就是把自己错误的行为都修正过来。现在有许多人,以为修行就是每天念念经、拜拜佛、念念佛,就叫做修行。这样做与自己的恶习气毫不相关,完全流于形式,不起作用。我们念经是修行,念一个小时,这一个小时没有妄想,精神集中在经文上,甚至连经文的意思都不要去想,因为想还是打妄想。所以修行的目的就是修“清净心”,把妄想止住而已。念经、念咒、念佛都是这个目的,这是“修心”。心清净了,身就清净。

我们这些年来,真正体会到心清净、身清净就不会生病(平时饮食起居要谨慎)。身清净,境界清净,没有忧虑,没有烦恼;所以年岁虽长,不会有疾病,不会衰老。李炳南老居士是最好的榜样,他天天讲经说法,还有很多应酬,这就是说明能这么大的年岁,还保持健康长寿而不生病,六根聪明不输给年轻人,就是他的心清净、身清净。

明则千百年担负恶名。虽孝子慈孙。不能洗涤。

一个人作恶不知道忏悔,不知道改过,恶名流传到后世,孝子贤孙都没有办法为他洗刷。中国历史上,大家晓得曹操不善,其实秦桧才是真不善;这个恶名,后世子孙再怎么好,也不能从历史上替他洗刷掉。

幽则千百劫沉沦狱报。

这是我们肉眼看不到的——恶业必堕地狱,堕地狱是很可怕的事。佛经上讲地狱,时间长短有很多种的讲法。最浅显的,像李老师在《十四讲表》里所列的,那是我们很容易理解、很容易懂的,也是根据佛经上说的——地狱的一天等于我们人间两千七百年。中国人常自夸有五千年历史,若在地狱才不过两天。你想地狱有多么可怕!地狱的寿命,短命的都有一万岁。也算它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地狱的一天是我们人间两千七百年,可不得了!这个苦日子没有出头的时候,真是百千万劫难出头!在这一生当中,造作地狱罪业很容易,可是堕落下去之后想出来,就不容易了。所以我们要是深信佛讲的是真实话,我们怎么敢轻举妄动,造作一切重罪!

虽圣贤佛菩萨。不能援引。乌得不畏。

堕落在地狱,诸佛菩萨大慈大悲也没有办法度脱。地藏菩萨虽然是幽冥教主,能度得了吗?度不了!堕落在地狱里,实在讲是要有非常善根、福德的人,地藏菩萨才能帮他的忙——跟他说法,他即能悔改,彻底的悔改,这就超越地狱了。人在受非常苦难时,往往什么好话都听不进去;愈是受苦,恶念愈是增加,愈是不平,愈是怨天尤人,好话怎么听得进去!说了好话,他反而说你讽刺他,更恨你。人间受苦难的人尚且如此,何况地狱!所以往往受地狱苦,又造重罪,因此地狱果报很难超越,道理在此!地藏菩萨能度的是什么人?是真正有善根、有福德的人。这些人以一念差错,堕到地狱去了,这种人还有救。地藏菩萨劝他,他肯听,后悔觉悟了,就容易出来。若不是善根深厚、一念差错的人,是没法子救的,佛菩萨救不了的。看到这样子,想到这件事情,怎么会不害怕?

第二教我们要有畏惧之心。知道我们丝毫的过失,瞒不过天地鬼神,诸佛菩萨们人人皆知道。所以纵然在暗室,起心动念都不可有邪念。没有邪念,自然就不会作恶,这是一定的道理。所以改过要从心上改起。心善了,言语、行为自然都善;心不善,言语、行为装得再善,也是假的,不是真的。

⑶勇猛心——知勇则能振奋

第三。须发勇心。

勇于改过。前面第一条讲“知耻近乎勇”,知耻是开悟自觉,不知耻是迷惑颠倒;所以知耻是开悟的条件,勇猛是功夫的条件。知耻是从内心里觉悟——内心里真正觉悟了;畏惧是外力的加持,使我们不敢做坏事——就是自性里面的甚深惭愧。知耻是真正“惭心所”,畏惧是“愧心所”,惭愧是两个“善心所”。《百法明门》里十一个善法,就有“惭愧”。人能有惭愧心,必定有成就。印光祖师一生自号“常惭愧”,就是他常常怀着“知耻畏惧”的心情来修持,所以才能勇猛精进。真正做到,‘须发勇心’。

人不改过。多是因循退缩。吾须奋然振作。不用迟疑。不烦等待。

‘因循’就是得过且过,我们常说混日子、混时间。‘退缩’,不进则退,这是一定的道理。不求长进,没有进取的心——进取须是在德行上。现代人也是勇猛精进——他是求五欲六尘,在贪、瞋、痴、慢上勇猛精进,而未知后果之可畏。世出世间圣人教我们要在道德学问上精进。道德学问比学术还要高,学问和学术不一样,学问是智慧,是从真如本性流出来的,就是佛法讲的“般若智慧”;学术在佛法讲是“世智辩聪”。我们今天勇猛精进方向错了,往六道、往三途里去了;世出世间圣人教我们的方向是超越三界、永脱轮回,与诸佛菩萨看齐,这就对了!所以‘吾须奋然振作,不用迟疑,不烦等待’,我们明白这个道理,必须奋然振作,要奋发,要把精神提起来,勇猛精进。不要怀疑,不要再拖时间,现在就做。不要迟疑,不需要等待,说做就做,就从现在开始,绝无退缩。

小者如芒刺在肉。速与抉剔。

‘抉剔’,‘剔’就是拔掉。小过失就好像‘芒刺在肉’。我们身上若有个刺,就很痛苦,总是想尽办法赶快把它剔掉。过失在心里比这个更痛,我们不能不觉察;不觉察就是麻木不仁——刺进去不知道痛就是麻木,我们现在皮肉没有麻木,良心麻木了。

大者如毒蛇啮指。速与斩除。无丝毫凝滞。此风雷之所以为益也。

大的罪恶,就好像毒蛇咬了我们的手指。毒蛇咬了手指,不要犹豫,赶紧把手指斩掉!为什么?不斩掉,毒一散开,必死无疑——没救了。这是比喻要下定决心,断一切恶。每一天昏沉,提不起精神,是业障现前;妄念很多、烦恼很多、忧虑很多、牵挂很多,样样不能顺心,不能称意,都是业障现前的相。佛门常讲“业障”,什么是业障,我们自己要知道,自己要看得清楚。晚上睡觉作恶梦,是业障;生活习惯没有规律,是业障。要认真反省,要警惕!能把这些过失都改过来,业障就消除了。业障少的人,必然法喜充满、身心轻快、没有负担。业障少就是烦恼少;烦恼少,心地自然清净,常生智慧,于世出世间法,身心世界就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自己要有决心,要能省察——先要把自己的过失找出来,勇敢的去把它改正过来。不要忧虑,不要害怕。

‘此风雷之所以为益也’,末后这一句是引用《易经》“风雷益”这个卦相。《易经》六十四卦,“风雷”这个卦相就是“利益”,也就是今天所说的果断、决心。人能有果断、决心,改恶修善,说做就做,这才能得到真正利益。没有犹豫,立刻改过自新,就是《易经》里“风雷”这一卦里所显示出的卦相。

具是三心。则有过斯改。

改过自新必须要具备这‘三心’——知耻心、敬畏心、勇猛心。知耻是自觉——“惭心所”,敬畏是“愧心所”,具足惭愧,才产生出勇猛心来改过。由此可知,过失为什么改不掉?原因就是没有耻心与畏心,没有力量产生勇猛心。勇猛心是从知耻、敬畏里生出的,人不知耻也不怕别人笑话他,就没有办法修善了!

如何培养‘三心’?我们现在为什么在一切经典里,选择《无量寿经》来让大家受持?一切经不是不好,没有《无量寿经》讲得圆满。《无量寿经》是事、理、因、果面面都说到了,分量也不多,现代人容易受持,何况这是一切经典的精华!

我们现在《早晚课诵》,是专为净宗学会同学重订的课诵本。以前的课诵本是古德所编的,他们编的课诵本用来对治当时人的毛病,果然有效;我们现在人的病跟从前人不一样,所以早晚课我们要修订。早课念《无量寿经第六章》,以求与佛同心同愿;晚课念《三十二到三十七章》,这六章是讲五恶、五痛、五烧,就是改过自新。每天念一遍,反省我们现在的毛病,认真的改过自新。念此六章经就是忏悔文,念了要警惕、要觉悟、要痛改前非,以求与佛同解同行,这样课诵就得到效果。所以要具足三心。

如春冰遇日。何患不消乎。

具足三心,有过即改。就像春天的冰——春天天气暖和了,冰薄了,没有冬天结得那么厚。‘遇日,何患不消乎?’太阳出来冰就化掉了——就是智慧增长,业障消除了。

(三)改过的方法

⑴从事相上改

然人之过。有从事上改者。有从理上改者。有从心上改者。工夫不同。效验亦异。

尤注说:“发耻畏勇三心为改过之因,示事理心三路详改过之法。”前面说的是理论,现在给我们讲方法。方法归纳起来有三大类,这三大类功夫不一样,改过的效果也不相同。先讲‘事’——从事上改。

如前日杀生。今戒不杀。前日怒詈。今戒不怒。此就其事而改之者也。

‘怒’是发脾气,‘詈’是骂人。喜欢发脾气,喜欢骂人,恶言侵犯别人。‘此就其事而改之者也’,这完全是从事相上改——把毛病找出来一样一样的改过。了凡先生从前也是在事上改,你看他行三千善事,十一年才圆满,那么长的时间,收到的效果也不太大。第二次他用了四年的时间行三千善事,求得一个儿子,费的时间还是长。实在讲,得效果如愿所求,这皆是从事上改的。

佛门里面,从事上改的就是“持戒”。大乘八宗、小乘二宗,大小乘的修学都是从“戒行”上做起——是从事上修的。尤其是小乘戒——小乘戒是论事不论心。大乘戒就不一样了,大乘戒如梵网戒。《梵网经》并没有完全翻译成中文,这是一部很大的经,传到中国来也只翻了全经最重要的一品——《心地戒品》两卷,上卷是讲菩萨心地,下卷是讲菩萨戒行。实在讲,重要的是在心地,上半部改过自新,从心上改;下半部是从事上改。当然,从心上改而能兼事是最上乘的。

强制于外。其难百倍。且病根终在。东灭西生。非究竟廓然之道也。

病根是心!‘东灭西生,非究竟廓然之道也’,不是‘廓然之道’——这不是根本之计。这是治标——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病根还在,没有拔除。换句话说,身很像那么一回事了,心不清净;外表像样,心地不然,这在佛门里讲是小乘人。所以小乘人很固执,确实妄想可以伏住一些,分别、执着则相当坚固,没有办法舍掉。

⑵从明理上改

善改过者。未禁其事。先明其理。如过在杀生。即思曰。上帝好生。物皆恋命。杀彼养己。岂能自安。且彼之杀也。既受屠割。复入鼎镬。种种痛苦。彻入骨髓。己之养也。珍膏罗列。食过即空。疏食菜羹。尽可充腹。何必戕彼之生。损己之福哉。

这一段是从理上改。我们要知道事实真相,想想它的道理,我们自然就不忍心吃众生肉了。前面不明道理,很勉强的做,这势必很难——强制执行,心不悦服,自己跟自己在斗争,相当痛苦,明理就可以将之化解。所以常常要想到——‘上帝好生’,这是自然的。尤其现在科学也逐渐明白这个道理,所以讲自然生态平衡,自然生态就是此地讲的‘上帝好生’之德。自然生态一定是均衡的,自然生态之平衡若被破坏,整个世界众生都遭难。所以有智慧的人不会破坏自然生态。

其实人在一切动物中是最坏的、最残忍的、最恶的。老虎、毒蛇只有在饥饿时,才伤害其他的动物。它吃饱了,别的动物在它旁边走来走去,它动也不动,由此可知,它杀生是不得已。人不一样,人并不是到逼不得已才杀害众生,是任意的残杀;畜生实在很少造恶业。我们想想,人造的恶业是一切畜生都做不到的,造的罪业太大了!因此,在六道中我们有什么值得骄傲!

堕畜生道很苦,但它不造业,它在消业障;我们得人身若不学佛,人身有什么好处?天天在那里造罪业。畜生消业,我们造业。它的罪业消了,它就出头了,生三善道;我们造业,业果熟时我们入三恶道。它们准备出来,我们准备进去,有什么值得骄傲的?这些都是事实真相,我们一定要明了。何况一切众生都贪生怕死,我们杀害它,是它没有能力抵抗。所以说弱肉强食——因为没有法子抵抗。虽然不能抵抗,它能甘心吗?它要是不甘心,怨恨一定存在,能免得了冤冤相报吗?

有一位同修来问我:“超度婴灵(堕胎)有没有效?”

我告诉他:“没效!你以为超度就没事了?”

他说:“那万一这小孩生下来是个残障,那不是很痛苦?不如就叫他不生。”

“我们要晓得,生一个小孩残障,那是来讨债的。你欠他的债,还不让他来讨,还要杀他一条命。换句话说,你过去欠他的债,现在再加上命债,以后更不得了!现在科学家只看到眼前这一段,不知道后世的因果——因果通三世,这决定是大罪。”

他说:“小孩还没有成形,只怀一、两星期。”

我说:“不行!神识一投胎他就来了,成形不成形没有关系。他一投胎,他就找上你了,你跟他过去世就有瓜葛了——所谓报恩、报怨、讨债、还债。如果他是来报恩的,你把他杀害,恩将仇报,以后变成仇人;明明是孝子贤孙来报恩的,你杀害了他就变成仇人、怨家了!这还得了?不得了!你做一点功德,花几个钱,安个牌位就能超度?没这种事!那是骗自己,安慰自己,不是事实。”

所以诸位能真正看到前后因果——太可怕了!不可以不慎重,不能不明理,不可以不晓得事实真相。杀害众生来养自己,这是大过失!现在人认为这是正常的。有些宗教还认为是上帝供给他吃的。如果说这些众生都是给我们吃的,上帝就不称其为“上帝”了!上帝又那里谈得上有“好生之德”呢?这一个错误的观念,使我们造作许多的罪恶,自己都不知道,这就是知见上的错误。一切众生被杀害时,被屠割时,你看到那状况——惨叫的音声,这就是它不服气。佛经里讲:“人死为羊,羊死为人。”生生世世互相杀害报复。所以说吃它半斤,还它八两;欠钱的还钱,欠命的还命——这是因果定律。

我们真正的相信、真正的肯定,我们决定不会有一念杀害众生之心。为什么?我不希望将来世世偿命。我们决定不会贪图不义之财。为什么?知道将来世世要还债。明白这个事实真相,人自然就安分守己,本本分分了。这绝不是消极、绝不是退转,是奋发精进。创造自己美好的前途。这一世好,来世更好,求得生生世世都好。没有智慧,不知道事实真相,是决定求不到的。

这一段文讲肉食,我们看到众生被杀害,那种痛苦的状况——‘彻入骨髓’,杀了它,拿来养自己,怎么忍心?何况‘食过即空’。众生贪图美味,无论怎样去烹调,知道味道、享受味道的就是舌头,舌头以下就不知道了。为了三寸舌不知杀害多少众生!不晓得造多少罪业!

而‘疏食菜羹,尽可充腹’,要是说素食没有营养,吃素食长寿的人很多,吃素食健康的人很多;从小吃长斋的出家人,肥肥胖胖的、满面红光的多的是,怎么可以说没有肉食就没有营养?这都是错误的观念。杀害众生,吃它的肉养自己,不但跟众生结冤仇,还损自己的福报。一个真正的聪明人,绝对不肯干这种事情。

又思血气之属。皆含灵知。既有灵知。皆我一体。

一切动物不但有生命,也有‘灵’性,跟我们人没有两样。除了佛菩萨之外,谁知道‘皆我一体’?

纵不能躬修至德。使之尊我亲我。岂可日戕物命。使之仇我憾我于无穷也。一思及此。将有对食伤心。不能下咽者矣。

了凡先生一定是全家吃素,因为他晓得道理,他知道事实真相。现在人还有些错误的观念——我们大人吃素,认为小孩太小了,怕他营养不良,还要多多给他一点肉食。这个观念是错误的,这是怕他的业障太少,冤家债主太少了,多让他结一点怨业,如此而已。跟他讲,他不相信,还毁谤我们——头脑太旧了,不懂得科学,不懂得营养。其实不然,他真的错了!所以觉悟要趁早,愈早愈好;小孩愈小吃素愈好,他的福德根基厚。这正像《无量寿经》和《阿难问事佛吉凶经》所讲的“先人无知”,“先人”就是长辈;没有智慧,使我们不知不觉中犯下了过失,造了很多的罪业。单饮食这一条就不得了,罪业就很重了。

如前日好怒。必思曰。人有不及。情所宜矜。悖理相干。于我何与。本无可怒者。

过去喜欢发脾气,瞋恚心重。如果自己能认真反省,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别人有过失,我自己也有过失;我不能原谅别人的过失,别人能原谅我的过失吗?想到这个地方,就不会有责备人的心了,反而有怜悯之心。‘矜’就是怜悯。他无知、愚昧,才会犯过;对于真妄、邪正、是非、利害,没有能力分辨,所以不能改过自新,不能断恶修善,应当要怜悯他,不要去责备他,这是佛菩萨处事、待人、接物的态度。

‘悖理相干,于我何与?’即使是无理的冒犯,与我也不相干。

‘本无可怒者’,即使相犯——我这个身,身不是我。我们的清净心永远不接受侵犯的——清净心里本来无一物。我们今天处事、待人、接物,可惜没有用清净心,用的是妄想心;妄想心不是自己。佛门所求的“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本来面目是真心、是清净心。清净心里一念不生,清净心决定不受外境的干扰。所以与我无关,何必去计较?何必去执着?离开一切分别、执着、妄想,诸位想想,哪一物与我们相干?所以‘本无可怒’。

这都是从理上去观察,所以说“心安理得”——道理明白了,心就安了,不会受外境所动了。外面什么境界,内心都不为所动——顺境里不起贪心,逆境里不起瞋恚心。顺逆境界里都能够保持自己的清净、平等、慈悲,这是真正的改过。

又思天下无自是之豪杰。亦无尤人之学问。行有不得。皆己之德未修。感未至也。吾悉以自反。则谤毁之来。皆磨炼玉成之地。我将欢然受赐。何怒之有。

这是教我们从心地上改,在方法上,这是最上乘。《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历事练心”——就是从心地上改过修行,所以要自己认真去反省。

‘天下无自是之豪杰’,“英雄豪杰”在佛门里就是称的佛、菩萨。佛是英雄,菩萨是豪杰。出人头地,一般人做不到的,他能够做得到,这叫英雄。所以佛的大殿叫“大雄宝殿“,“雄”是英雄——大英雄宝殿,就是这个意思。常人做不到的——不能改过自新,佛能改过自新,佛能把所有的毛病都改正了,这才是英雄,这才叫豪杰!所以没有自以为是的佛菩萨,大圣大贤没有一个不谦虚的,没有一个不忍让的;谦敬是性德的流露。

‘亦无尤人之学问’,真正有学问的人不会怨天,不会怪人。学问是智慧,是从真性里流露出来的,儒、佛都是如此。儒家讲智慧也是从本性里流露出来的,所以儒家讲“诚意、正心”。诚意就是真心——是从真诚心里流露出来的,这是智慧,这叫学问。所以一个有学问、有智慧的人不会怪人,不会怨天尤人。

‘行有不得,皆己之德未修,感未至也。’‘得’就是成就。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言行还会有人批评,还会有人毁谤,这就是‘不得’。不要怪别人,反过头来想自己,是自己的德学没有成就,还不能感动那些人。

所以‘吾悉以自反’,人家骂我、诽谤我、批评我,都接受过来;不但没有报复的意念,还生感激之心。为什么?他提供这些宝贵资料让我回过头来反省——有则改之,无则嘉勉。我没有过,也不怪他;如果有的,赶紧改过自新。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他就用这方法,把一身的毛病改得干干净净,最后成佛了。

五十三参讲“历事练心”,事就是日常生活,与一切人、事接触,这一切的一切,都提供自己反省。把外面的境界,无论是任何人都看作是老师、是佛菩萨给我的教训,我要认真去反省,认真去修学;学生只有自己一个人,除自己之外,都是我的老师、都是我的善知识、都是佛菩萨;他们没有过失,只有我一个人有过失。善财童子是这样即身成佛的。你看《华严经》,善财童子并没有换一个身,他是肉身成佛——从凡夫一直修到究竟圆满的佛果,一生究竟成佛。他怎么修的?就是这么修的。如果我们学会这个本事,学会这个方法,我们这一生当中也必定是肉身成佛。修行首先决定不怨天、不尤人,看别人不顺眼,就是自己业障现前;别人是佛、是菩萨,没有一点毛病,我看不顺眼,是我的业障,是我的毛病。

六祖大师讲得很好:“若见他人过,自过则相左。”左是堕落;右是升,左是降。是自己的业障现前,就要堕落。又告诉我们:“若真修道人,不见他人过。”善财童子是真正修道人,没有见到一个人有过失。他只见自己的过失,反省改过自新都来不及了,还有什么时间看别人的过失?看不到!所以眼睛看到一切人都是贤人、都是诸佛、都是菩萨,自己也就成佛、成菩萨了;看到别人还有过失,就是自己的过失现行、业障现行。所以佛眼睛里看一切众生都是佛,凡夫看诸佛菩萨都是凡夫,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最上乘的改过自新是从心地上改。

‘谤毁之来’,是好事。自己有毛病,自己不容易发现,自己找都找不到,别人替我们找到,告诉我们,你看省了多少事!所以应当把它接受过来,这就是我‘磨练玉成之地’。他来帮助我,他是善知识,我们要用这样的心态来接受。‘何怒之有’?你怎么可以愤怒?怎么可以不接受?还要生报复的心——罪过大了!他对你是大恩大德之人,你还要用报复心来对待他,这个罪过重大!

我们中国圣人讲孝,说孝道就会想到舜王。在中国历史上,没有一个不承认他是大孝——孝感天地。他这大孝,是什么人成就他的?他的父母、兄弟成就他的。他母亲死了,父亲娶了一个后母,后母虐待他,父亲又听后母的话,后母又生了一个弟弟,一家三个人欺负他。不但欺负他,时时刻刻都想置他于死地。这样的狠毒!他没有变心,总是自己常常反省:“为什么我得不到父母、弟弟的欢心?”总是想自己有过失,没有见到别人有过失。天天在反省自己的过失,如何改过自新,到最后终于把一家人感化了。他没有想逃家、出离,没有想到将来要报复;念念反省总是自己不对,从来没有想到他父母、他弟弟存心不好,对不起他。以后尧王知道他这些事情,把王位让给他,把自己两个女儿嫁给他,请他来继承王位——他能感动一家人,将来就能感动天下。

在佛经里我们看到“忍辱仙人”;忍辱仙人谁成就他?歌利王成就了他。《金刚经》上虽然说到,但没说清楚,《大涅盘经》里讲得清楚。“歌利王”是梵语,翻成中文是“暴君”——所谓的无道昏君,梵语就叫“歌利王”。仙人在山中修行,他无缘无故的发脾气,把仙人凌迟处死;忍辱仙人丝毫怨恨的心都没有——“忍辱波罗密”圆满了,看不到外面恶人,看不到外面有一桩恶事。诸位想想,他的心清净到什么程度?这是我们要学习的。学佛学什么?就是学这个。

也许你说我们连善恶都不分,不是麻木不仁了?十法界因因果果摆在面前,清清楚楚、了了分明,但心里头干干净净,一点执着都没有;不是对外头不清楚,样样都清楚,可是绝对没有丝毫分别、执着。所以在他,“自受用”里是万法皆如;“他受用”时,因为众生有烦恼,必须要跟他讲层次、跟他讲原则,那是对众生说的。对自己——我、人、众、寿四相皆无,一切平等,决定没有一丝毫差别;从平等法里面建立差别法,是为了帮助别人的。所以差别就是无差别,因为差别不是自己用的,是“他受用”。众生没有见性,要叫他断恶修善;自己入这个境界了,无有恶可断,也无有善可修,自己得到清净平等,契入一真境界——“无修无证”;“无修无证”里面,修证的事还照做,这就是空、有两边都不住。如果入了这个境界——事相上的修持都没有了,就落在“空”;执着在事相上不明究理、不见本性,就落在“有”。他“空”、“有”两边都不住,像大势至菩萨所示现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都摄六根”不落有边,“净念相继”不落空边,这叫中道——空有两边不着。所以心地清净平等,万法一如,这一句阿弥陀佛,一天到晚还是不中断,还是照念不误——空有两边都不住。这是我们要学习的,这是真正修行,真实的修行。

又闻谤而不怒。虽谗焰熏天。如举火焚空。终将自息。

这不但是理,也是事。别人诽谤我们、侮辱我们,我们如果心不动、不理会,自然就没有事了。他骂我们,我们不要回答他。他骂!我就听;骂了几个钟点,骂累了就不骂了。谁吃亏?他吃亏。他口不断在动,很疲倦了;我们心清净,若无其事。这个方法对治是非常有效的。

我十几岁在学校念书,就学会这套本事,我这套本事实在是跟我一位同学学来的。因为我年轻在学校念书时跟了凡先生一样刻薄——喜欢挖苦人、戏弄人。可是我遇到一位同班同学——这位同学是我的大善知识。我处处欺侮他,大庭广众之中常拿他来取笑,他从来对我一句话不回,整整过了一年,我被他感动了。这个人真正了不起,真是打不回手,骂不还口。我从他那里学到这套本事,一生都得受用。所以不管人家怎么样毁谤、怎么说,到最后都烟消云散,对自己内心的修养也增加了。如果讲福报——一般人对你更加赞叹,某人真有修养!如果不是这些人来侮辱、诽谤,你的忍辱功夫就不能现前。他是来成就你修功的,何必不收?是送好礼来给我们的。

我们在一个机关团体里面,有这样的人对付我们,我们能以很清净的心应他,长官也欣赏你,同事也佩服你,你的升迁机会也就提早了。他送这么多好处给你,你为什么不要?你要对他恶言相报时,则两个人程度一样高。

我们从前在学校里,两个同学吵架,老师往往是一起处罚——两个都跪着!我们心里很不服气!明明我有理,为什么老师也叫我跪?到以后才晓得,凡是会打架、会吵骂的,程度是一样高;一个高一个低绝对打不起来、骂不起来的,这个很有道理。遇到这个情形,修养程度的高下马上看出来。所以遇到这些事,要晓得他是来送好礼给我的,他是我们的恩人,不可以恩将仇报。第一、是来测验自己修养功夫。第二、很现实的福报马上就来了——你将得到大众的赞叹、礼敬。所以他是来送礼的,他不是坏人,是好人,是真正的好人,不要错怪了他。

闻谤而怒。虽巧心力辩。如春蚕作茧。自取缠绵。怒不惟无益。且有害也。

这一段所说的不但是世间法,出世法里也非常重要。菩萨六度,有两条是关键。第一、是“布施”。布施是修福,人不能没有福,佛是更不可以无福。我们称佛为“二足尊”,足就是满足、圆满。佛是智慧圆满、福报圆满,世出世间论福报没有超过佛的。所以求福、求慧是应当的——我们自性里本来具足了无量无边的福慧。布施有三种:就是财布施得财富,法布施得智慧,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这都是一切众生所追求的,佛告诉我们种善因必定能得善果。

第二、是“忍辱”。忍辱能够保持,如果只有修施福,而没有忍辱,修积的福德保不住。《金刚经》上说“一切法得成于忍”。这一切法是指世间法、出世间法,要想保全,忍辱波罗密就不能不修。经上常说“火烧功德林”。什么火?瞋恚之火。若一发脾气,功德就没有了,所以功德的修积相当不容易。如果你想你的功德修积多少?想想上次是几时动过瞋恚心,一念瞋心起,火烧功德林;念佛人若在临命终时发脾气,那就完了。这就是说明,为什么人临终时,佛法教我们八个小时内不要去碰他;因为一个人虽然断气了,八小时之内,神识没有离开,你去触摸他,怕他发脾气。这时若发脾气,丝毫的功德都没有了,所以功德很难修积。福德则不会失掉,功德随时可以失掉。

功德是什么?功德是清净心、是定、是慧。诸位想想:一发脾气那有定和慧?定、慧都没有了。至于福德,是我们讲的财富、聪明(世间的聪明是法布施的果报)。我们念佛,所修积的功德就是一心不乱、功夫成片。一发脾气,功夫成片没有了,一心不乱更没有了!所以要晓得功德是很难保持,一定要有高度的警觉。

我们修行,在菩提道上——就是修行过程之中,冤家债主常常会来作对。为什么?他们的报复心很强烈,看到我们修行要成就了,成就之后他就永远不能再报复了;所以总是想尽方法来障碍、来阻扰。这些障碍、阻扰的方法,就是叫我们自己把自己的功德毁掉——火烧功德林。自己要不肯毁掉,任何外面的境缘对我们是无可奈何。

所以有些人有“境缘”。“境”是环境,“缘”是人事。物质、人事环境常常叫我们不满意。不满意就发脾气,一发脾气就把自己的功德烧掉。谁叫我们不满意?可能都是冤亲债主在那里作祟。藉着人事、物质环境的缘,他在挑拨。所谓说话的人也许是无心的,我们自己听了有意——自己听了就不舒服、就难过。不要说表面上发作,你心里稍有恚意功德就没有了。只是小小的瞋恚,为什么功德没有了?因为清净心失掉了,这是必须要明了的。所以世出世间法的成就都在忍辱,都在定功。“定”,不但是出世法修行的枢纽,世间法也少不了的。

“闻谤不怒”,这是定,这是智慧——定慧现前;‘闻谤而怒’,那是业障现前。从这里可见到,我们是定慧现前?还是业障现前?自己要清楚。

这些境界好不好?对修行人来讲,是好的!常常有人来找麻烦,有些事叫自己不如意——这是好境界。若不从这种境界里去修,“定”从那里修得成功?所以逆境、逆缘现前,正是自己修“忍辱波罗密”的时候,修忍辱波罗密的机会来了!所以感谢都来不及,怎么可以抱怨?怎么可以发脾气?这正是锻炼自己功夫的时候。

古人锻炼一个学生,首先用的方法,就是教他修“忍辱波罗密”。看到这个人是个法器——就是可以教的学生,对他就没有好脸色。会处处有意去找麻烦,好像很讨厌,这是看他能不能忍受——有意折磨他;他若不能忍受,离开了,就算了!不能忍辱就不能成就,虽然其他的方面很优秀,不能忍辱其成就也有限。

我们在《禅林宝训》里看到,有一位老和尚折磨他的学生,就是完全不讲理的。一见面就骂、就呵斥。有一次洗脚,洗脚水就泼在学生的身上,学生还是不走,还是要赖在这个地方。以后老和尚实在生气了,赶走!迁单!不让他住在这里。学生没法子,不能住了!于是他住在远远的走廊下。老和尚讲经说法时,他在窗户外一心谛听,不让老和尚看到。过一年了,老和尚要传法、要退休,要推选一位新的住持来继承他,大家不晓得老和尚要选什么人?老和尚要大家把在外面听经的那个人找过来,传法给他,把住持的位让给他。大家才晓得,这么多年来老和尚是为了要锻炼他。如果我们遇到小小不如意,就想掉头而去不愿接受磨炼,也就决定不会有成就;即使其他方面再优秀,也不能成就。世出世法成败关键就是忍辱——他能忍,他就有定;他有定,他就有真智慧,不会被外境所动摇。

有时候,我们看某人很优秀,在这儿住了没多久他走了,常住的人笑笑,无所谓。受不了折磨,不能成就。不能成就的人在常住多一个、少一个,一点关系都没有。所以有些眼光短浅的人认为某人是个人才!走了可惜!这是看得近,往深远处一看,不是如此。真正是人才——他有定功、有智慧。唯有定、慧才能续佛慧命,才能住持佛法;没有定绝对没有慧,定的前方便是“忍辱波罗密”,先有忍而后才有定,没有忍那里来的定?这是我们一定要知道的。

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他知道这是个真正道场,是有道学可以学的,打都打不走。他没有学到手,怎么肯走?什么样的侮辱都甘心承受。为什么?必须学到手之后才肯走,没有学到手是决定不肯走的!这是真正求学的人!假使小小的一点不如意,他掉头就走,不能忍辱——没有用处的,不必去留他。

这一段文字非常的重要,息谤息争的妙法——就是根本不把它放在心里,再怎样的诽谤也就消失了。所以诽谤来,不可以争、不可以辩,愈辩就像此地讲的‘春蚕作茧,自取缠绵’。用不着辩的!冤枉了!冤枉也用不着辩。

所以说‘怒不惟无益,且有害也’,害是太大太大。如果做事,上司对于一个易怒之人是不会重用的,也不会提拔的。一个长官考核部属,往往在生活中,从他待人接物之处观察。这个人值不值得栽培?这个人有没有前途?他看到心里有数。易怒之人没有什么大前途,不值得栽培的,因为怒会害事。

其馀种种过恶。皆当据理思之。此理既明。过将自止。

这四句是改过自新的最高原理、原则,大乘佛法就用这个方法,所以成就快速。小乘人改过是在事相上,事相就是枝枝叶叶,一个事情错了,下一次不要再错了。枝枝叶叶上改——难!而且很苦,时间很长,不容易收到效果,不如前面讲的从理上改。理上改比事上改高明多了!这是一般讲的大乘权教菩萨,权教菩萨从理上改。大乘实教(实是真实)法身大士从心上改——心是根本,万法唯心。

⑶从心地上改

何谓从心而改。过有千端。惟心所造。

‘过有千端,惟心所造’,善业、恶业都是心造的,十法界依正庄严全是心造的。《华严》说得好:“应观法界性——就是十法界依正庄严,性就是本体,体即是心——,一切唯心所造。”大乘菩萨到地狱里度众生,用什么方法进入地狱?打开地狱之门?就是这一句偈。我们看《地藏经》,破地狱门,就是《华严》这首偈。地狱是什么?“唯心所造”。明白这个道理,地狱原本没有门,但可以自由通达。

所以改过从心地上改,修善从心地上修。若从心地上修,就是很小很小一桩善事,像我们在路上遇到讨饭的,布施一文钱,这一点点小善的功德也是尽虚空、遍法界。为什么?这是自性大慈悲心的显露,心量是无量无边。因为是从心地上修的,福就是那么大,称性的。所以从事上修的善小,性德未显,得的福报也小。

怎样从心地上改?就是真心改。真心想要改,真心修善,真心断恶,这就是从心地上用功。心地法门没有什么应该不应该,理上还有条件,心地上功夫是不谈条件的。所以纯真无妄,一丝毫的善也称性。改过要从心地上去改,知道“一切唯心造”。

吾心不动。过安从生。

这是最高的原理——心清净了,无量劫来的罪业都没有了。要怎样达到‘心不动’?不动心就是“禅定”,在念佛法门里称“一心不乱”。诸位要晓得,若得一心,罪业都消除了;起心动念,罪业又现行了。

譬如看电视。把电视机关起来,电视画面就没有了,荧光幕上干干净净,一打开画面又现行了。众生心中业相亦如是,心定的时候一切业相都不现行,心动时业障又现行了。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知道修清净心,清净心是心里一念不生,禅宗六祖所谓“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要晓得业障是在妄心里,真心里面没有,真心本来清净,现在还是清净。

像我们戴眼镜,眼睛本来清净,我们戴上眼镜,镜片上落有灰尘,看到外面模模糊糊的。这不是眼睛有毛病,是镜片上的毛病。所以我们讲业障,业障在那里?业障是镜片上的污染,眼睛并没有障碍,大家要懂得这个道理。几时能把眼镜去掉,不但污染除尽,镜片也不要了——则净眼明见,好比明心见性就成佛了;你若戴上眼镜,隔着一层障碍起用,就是凡夫、就是有情众生;除去障碍就是诸佛如来。

我们现前用什么心?用妄心,不是用真心——真心没有障碍。我们用肉眼来看一切万法,是戴上了妄心镜片看东西,透过一层“妄”来看外面的境界。这个“妄”就是八识五十一心所,这是重重污染的镜片。我们是透过八识五十一心所接触外面的境界,所以外面境界也变了,变成“六尘”了。如果不用八识五十一心所看外面的境界,外境即非六尘,而是“真如本性”。见性见色性,闻性闻声性,转六尘为真性——明心见性,见性成佛。

现在的大麻烦就是我们没办法把眼镜去掉——八识五十一心所没有办法除掉。佛家修学的宗旨都是教我们把这个东西舍掉——“转识成智”。智是真性起用,识是迷了真性的作用,就是八识五十一心所起作用,这是在功夫上说的。权教以下皆用八识五十一心所,阿罗汉、辟支佛、权教菩萨因此不能见性成佛。所以忏罪,有从事上忏,有从理上忏,没有办法从心上忏。为什么呢?他不知道心在那里。如《楞严经》所说,你看阿难尊者那么聪明,心在那里都不晓得,都找不到。楞严会上一开头,释迦牟尼佛问阿难,心在那里?阿难找不出来,不知道心在那里。不晓得什么叫做“心”,你从那里忏起?

大乘实教菩萨,在圆教讲就是初住以上——《华严经》上讲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们修的忏悔法,就是从心地上忏悔。诸位读《华严经》就很清楚,特别是《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你看善财童子怎么修?五十三位善知识,代表圆教初住一直到等觉菩萨。这些菩萨示现在人间,男女老少各行各业都有,人家是怎么修的?佛法真正讲修行,有理、有事,还做出样子给我们看,没有比《四十华严》更好。《华严》纵然不能全读,四十卷完整的《普贤菩萨行愿品》确实很重要。要晓得大乘最殊胜、最高级的佛法,如何应用在我们现代人的生活上,这是真实修行的一部好书,真正值得提倡。

依照这个原理、原则,古德常常开导我们,教我们修行要“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你想想看,这“一向专念”有没有道理?教你一天到晚念这一句“阿弥陀佛”,把一切的妄念归成一念。这一句“阿弥陀佛”是善还是恶?非善非恶,善、恶两边都离开了,与心性相应了。善、恶是两边,识心心所里面才有两边,真心里没有两边。所以这一句“阿弥陀佛”念久了,自自然然就明心见性了,这是八万四千法门以外,修明心见性最殊胜的方法。

万一用的功夫不够,见不了性,见不了性也没关系,可以见阿弥陀佛,见了阿弥陀佛之后一定会见性。这是方便,是任何一个法门里面所没有的。其他的法门不见性,就不能算是成就;念阿弥陀佛不见性,见到阿弥陀佛就算是成就。从心地修——现在教给你一心念佛,就是从心地起修。你一心念这句“阿弥陀佛”,什么罪业都消除了。阿弥陀佛那有罪业?这句“阿弥陀佛”是真善,真善不是善恶之善;善恶之善是相对的善,不是真善。真善是离开相对——绝对的大善。

学者于好色好名好货好怒种种诸过。不必逐类寻求。

这是举几个例子来说。过失有千万条,‘不必逐类寻求’。学戒律的,从事上修的,他就要想:一天有多少过失?那些事错了?慢慢在那里想,再一条一条改;天天要反省,还要搞功过格去记。这种对于很执着的人有效,非常有效!一切众生根性不相同,这是与过去生中习气有关系。大乘菩萨根性的人,绝对不干这种事情;小乘根性的人很欢喜,很受用。小乘根性的人叫他不用这种方法,他没办法。每个人的根性不相同,因此所用的对治理论与方法也不一样。

在中国大乘根性的人多,这是事实。像南洋、泰国、锡兰,小乘根性多,以其世代相传都是小乘法,都是样样要分别、执着、计较。他从事相上断恶修善;大乘是从理论上、从心地上断恶修善。从心上修,是从根本上下手,不必要在枝叶上寻求了。

但当一心为善。正念现前。邪念自然污染不上。

这个方法好!简单明了;如果没有真实智慧,你还是做不到。为什么?因为怀疑。以为自己一身的罪业,这样做能消除吗?他怀疑、不相信、不接受。甚至于听我们讲:“你一心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他以为一身的罪业很重,怎能往生净土?那有脸见阿弥陀佛?不但没有脸见阿弥陀佛,连寺院大殿塑的佛像他都不敢进去拜;总是认为自己罪业太重了,我怎么好意思见佛!这样根性的人,就教他用“事上忏”,他相信,他知道一条罪业,他能改一条,他的心能安,这样就很好。

能够接受净土法门,真的是经上所说的“大善根、大福德、大因缘”。不是最上乘根性的人,不可能接受念佛法门。因为接受念佛法门,无始劫以来的罪业,念佛就消除了。西方极乐世界诸上善人聚会一处,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是诸上善人之一——文殊、普贤、观音、势至诸上善人,你往生到那里,就跟他们是同等人物。小乘根性的人不敢承当,怎么敢跟观音菩萨并肩携手!所以念佛法门——黄老居士的《无量寿经注解》里讲是度上上根的人。什么人是上上根?能信、能愿、肯念佛的人是上上根。禅宗六祖大师是度上上根人,殊不知净宗的上上根超过禅门上上根。六祖大师度的上上根还保不住,还会退转;净宗的上上根人决定不退转,圆证三不退。六祖大师的上上根,只是证三不退,不是圆证三不退。所以说在一切法门里,确实无与伦比。念佛法门殊胜!遇到念佛法门幸运!也是自己生生世世修学的善根福德累积成熟,不是偶然得来。你很幸运!你的运气好!不是这样的,是多生多劫善根、福德、因缘在这一生成熟,我们才遇到。

‘一心为善’,“一心”就是决定没有二念。‘正念现前’,这个“正念”是第一念、绝对正念、无上正念——就是念这句“阿弥陀佛”,一心一意去念佛,一心一意求生西方净土。改过最妙的方法、灭罪消业障极妙的方法,就是“无念”。无念是无妄念,不是无正念;正念要没有了,那就堕到无明了。所以是无妄念,妄念就是分别、执着。这功夫不是普通人能做得到的,但是在念佛人来讲,是人人都可以做得到。

什么是‘正念现前’?就是这一句“阿弥陀佛”,这一句“阿弥陀佛”就是最真实的正念、无上的正念,要把它认清楚!这一生中唯一的一桩大事,就是保持正念现前,希望自己不要落在邪思邪念上,念念都是阿弥陀佛,二六时中不间断。诸位果能够从这个地方下手,三个月见效。你一天到晚保持着“阿弥陀佛”这一念,有这一念,当然你的妄念就少了。妄念不可能没有,一定是有的。有,不要怕!阿弥陀佛这个念头占得多,妄念占得少;十个念头里有六、七个是阿弥陀佛,有三、四个妄念,不在乎!没有关系!你不念阿弥陀佛,就全是妄念。念上三个月就有效果——阿弥陀佛之念多了、妄念少了、心自在了。心里安宁了、法喜现前了,这就是业障消除的现象。本来是忧郁烦恼,前途黯淡;现在欢喜,显得有智慧,生活有情趣、有信心,前途充满了光明,与从前不一样了。

要继续念上半年,效果更大,信心更坚定。真正想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三年是可以成就的。自古以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用三年功夫成就的人不知道有多少?有一类根性的人,说:“这个法门不能修!三年就死了,这不行!”那还谈什么呢?所以说真的,有许多人不敢修,不敢修的人贪恋六道,舍不得六道轮回。这就是眼光短浅,不知道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受用自在快乐,人间天上、诸佛世界皆不能比。这样好的地方不想去,还愿意在这里受苦受难,还有什么话说?就不必讲了!

真正有志气,有眼光的人不能不晓得,我们一心一意求生净土,求见阿弥陀佛,才是究竟圆满的成就。自是身心世界一切放下,永离一切分别、执着,再没有一桩事情值得牵挂,值得留恋的。生活随缘而不攀缘。你说多自在!多快乐!自己真正成就了。这是世人想不到的——转烦恼为菩提,生死自在——不是我们寿命到了才往生。而是随意往生,想去就去。如果你觉得这世界上还需要住几年,也不妨多住几年。只有一个道理——还有些人与我有缘,要我劝他们一同去,所以那时住在世间是来度众生;如果为自己,则早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留在此地,是为了帮助一切众生,为了宣扬这个法门,不妨多住几天。假如念佛法门有人继承,有人在这里继续宣扬,那我把担子交给他,我可以先去了,大事因缘让给他们去做,何等的自在!所以诸位要晓得,“三年成就往生”的是他没有法缘,没有法缘他就决定走,他决定不会在这地方多耽误一天。不能走那是没有法子,无可奈何,能走的人决定是走了。

诸位只要真的这样念法——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一心称念,三年决定成功。你看谛闲老和尚有一位徒弟,就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他什么都不懂。出家剃了头,老和尚不准他去受戒;他不认识字,也不要他去听经;甚至于不要他住寺院里,住院里跟大家一块工作,他年岁大了恐怕他受不了;别人会欺侮他,他要不能忍耐,天天发脾气,就不好了。因此把他送到宁波乡下没有人住的小庙,让他一个人住。一天到晚念阿弥陀佛,这样念了三年,预知时至往生。他凭什么本事?就是‘一心为善,正念现前’。真正做到了老实念佛!不是平常人能够跟他相比的。他成功了,他只有往生,因为他没有能力去弘法利生——他不识字,没有基础,他念佛成功就走了。他没有生病,没有痛苦,自己知道什么时候走。而且站着走,走了以后还站了三天,等谛闲老和尚给他办后事。不简单!不容易!这是我们念佛人的榜样。你说这个法门不好,哪一个法门能有这个样子给我们看呢!哪一个法门临走的时候,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站着走,走了以后还站了三天,等人家替他办后事。这是我们真正的见证。

我教给诸位的方法,就是“一心念佛”。我们身体还在这个世间,不能没有生活,当然要工作;工作放下来就念佛。工作时专心去工作,工作一放下来,佛号马上就提起来。甚至于在工作时,只要不用思考,也可以念佛;或者是放录音带的佛号。工作时可以听佛号。若工作需用思考,就放下佛号专心思考;不用思考时,工作也可以念,也可以听佛号。把念佛当作我们一生中第一桩大事,其馀的都是鸡毛蒜皮,不值得牵挂的——这就是从心地上改、从心地上忏罪。会修行的人一定是把根本抓住,从根本修。

如太阳当空。魍魉潜消。此精一之真传也。

‘魍魉’就是妖魔鬼怪。光天化日之下,妖魔鬼怪不能出现。‘此精一之真传也’,我们讲改过自新,这是精华、‘是精一’。“一”是纯一,“精”就是精纯——这是‘真传’。诸佛如来确确实实有真传之宝,可惜很多人不相信。《弥陀经》、《无量寿经》是诸佛如来度众生成佛道的唯一真传,几个人相信!

过由心造。亦由心改。如斩毒树。直断其根。奚必枝枝而伐。叶叶而摘哉。

‘枝枝而伐’就是一枝一条的砍下来,叶子一片片摘下来,这譬如从事上改。事上改的是枝枝叶叶,心上改的是连根拔除,所以要知道改过的诀窍。窍门在那里?我们要用什么方法来改?澫益大师的开示,诸位若能熟记,依教奉行,就是从心地上改——确实无量劫所有的罪过都改掉了,这一句“阿弥陀佛”将一切罪业全都改掉了;世出世间一切善法,一句“阿弥陀佛”都圆修了。一修一切修,一改一切改,就用这一句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大家要深信。有许多人怀疑,恐怕这个法门不太可靠,或者还有比这个更好的。我听了笑笑,跟他合掌念“阿弥陀佛”就好了!不可受他的动摇。

大抵最上者治心。当下清净。

从心上改,这是‘最上’。‘当下清净’,就是我刚才跟各位讲的,你如果能够一切放下,一句阿弥陀佛念下去,三个月,六个月,你的心就清净了,效果就现前了。纵然弘法学讲经,我也常勉励大家学讲一部经。你每天念一部经,读一部经,三、五个月心得到清净;若同时看很多经,三、五年得不到清净心,没有用处。这个秘诀就是“专精”,知道的人也不多。

真正学佛,愈学心愈清净,愈学烦恼愈少,愈学无明愈薄、智慧愈长、容光焕发、身体健康,这才是功效!所以要牢牢记住莲池大师讲的:“三藏十二部,让给别人悟。”我们办图书馆,书是给别人看的,不是给自己看的,大家要记住!为什么要给他看那么多书?因为他不相信;不相信,就给他去看。他要走广学的路,让他走;我们走专精的路,跟他不一样。他们改过从枝叶上改、从事上改;我们改过是从心地上改。从此处就看出,智慧不相同,见解不一样。

才动即觉。觉之即无。

这是讲从心上改的。‘动’就是烦恼,就是业障;‘动’是心动了,心里有念头,心里有妄想。才有妄想、才有念头,马上就知道,知道了即转成阿弥陀佛。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心一动,不管你是欢喜、是厌恶,不管是善念、是恶念,只要念头才动,第二念就转为“阿弥陀佛”。真正修行人念六个字、四个字“阿弥陀佛”都可以。妄念一动,第二念“阿弥陀佛”就是‘觉’,觉而不迷。第一念迷,第二念觉;觉要快速,决定不能让迷继续增长,效果就大了,这是真正的开智慧。

如果你能坚持半年、一年,智慧开了,眼睛就放光——六根聪利,世出世间法一接触就通达、就明了。人家要看多少书、看多少资料,还要找多少世界的资讯,才能够判断,还未必能够判断正确;你什么都不要,你一看就明了、就通达,决定正确,没有错误。这种本事世间人没有,这是佛菩萨的本能——佛教给我们求真实智慧!

发心弘经,最要真诚、清净、慈悲,不必还要找参考资料来研究怎么讲法。不要落到第六意识,也许错解了如来真实意。我说过很多次,经典是没有意思的;我们在这里想经中意思,三世佛皆喊冤枉!所以只要老老实实去念,不要求意思;没有解释、没有讲法,老老实实念,把心念清净了,自性里的智慧就能现出来。人家要来问经义,你跟他讲,讲出来的是“无量义”。不求意思,“无量义”都显示出来了,无量义是你自性里的智慧显现。所以展开经本,深讲、浅讲、短讲、长讲,自会恰到好处。讲完了之后,人家问你:“你讲些什么?”真的不晓得,真的不知道。为什么呢?你不问,什么意思都没有;一问,即生起来了。生起无量义是“他受用”,没有意思是“自受用”。“自受用”就是清净心、一念不生,唯有一句阿弥陀佛;讲经说法是他受用,不是自受用。所以讲出去之后何必还要记住我讲些什么?不知道,心才干净!

永远保持清净心,清净就是“觉”;染污是“动”,心动就染污了。换句话说,你心里有念就是染污,无念就是本觉;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就是始觉合本觉。念佛法门确实不可思议!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念念都是始觉合本觉,这是真正修行!

所以经只要念《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就可以了;《阿弥陀经》和《无量寿经》两种都念也行。念一种也行,其他的实在没有必要了!为了要讲经,要利益别人,可以念《无量寿经》的注解,念《弥陀经》的注解——《阿弥陀经疏钞》、《阿弥陀经要解》。《疏钞》尚有《演义》,非常圆满,正是澫益大师所赞叹的——博大精深。念《弥陀经疏钞演义》就等于念了一部《大藏经》,因为莲池大师引经据典,遍及世出世法,实在是非常丰富。澫益大师的《要解》有圆瑛法师的《讲义》、宝静法师的《亲闻记》。弘扬净宗,依这四本注解就够了,《无量寿经注解》是黄念祖老居士写的。这四种你把它念通了,不但所有净土经论全通,连这一部《大藏经》也通达了,无论哪一宗、哪一派没有一样不通。不能搞多,搞多了心决定杂,心杂乱自然不生智慧。所以诸位发心弘扬净宗,这四本书就够了,多一样都不要看。不要说我看得少,我没有材料讲;没有材料少讲一点!何必一定要充数呢?愈少愈精,愈精愈妙,不浪费听众的时间,若搜集好多材料,凑起来像大拼盘,吃了什么味道也不是,浪费自己的精神,也耽误别人的时间,这是过失!

苟未能然。须明理以遣之。又未能然。须随事以禁之。以上事而兼行下功。未为失策。执下而昧上。则拙矣。

假使我们做不到最上的治心,那就不得已而求其次——‘须明理以遣之’,遇事时冷静地想它的理;通情达理以后,人心自然就平息了,妄念就会减少,忿怒可以化除。

‘又未能然’,这是对初学的人讲。初学的人对理也搞不通,怎么办?就要在事上加以禁止,寻枝摘叶,一条一条来对治;不对治会出麻烦,会造成更重的罪业,招来更苦的果报。所以对初学的人,要求他严守戒律,因为他还不能明理;戒律的精神就是“防非止过”。

‘以上事而兼行下功,未为失策’,已经得清净心,已经明理的人,他在事相上,都能受持,这是最好的。确实自行化他——自己心地清净了,又做了一个榜样给初学的人看,所以说是‘未为失策’。

‘执下而昧上,则拙矣’,有一些人死在戒律条文里,执着在事上修学,不能把自己的境界向上提升,这是愚昧笨拙之人。其实戒律是活的;持戒清净要明理,更要求的是清净心。持戒的目的在得定,定就是清净心。要是执着在事上修,则不能得定——天天分别事相、执着事相,怎能得定?离开分别、执着才能得定。定还是手段,所以执着在定还是不行,还是开不了智慧。

二乘人执着在定。佛在《楞严》里讲阿罗汉的境界,阿罗汉所证的是“九次第定”——偏真涅盘的境界“内守幽闲”。“守”就是执着、放不下,守着幽闲的境界——“犹为法尘分别影事”,他还是分别执着“灭法尘”。譬如讲断烦恼,小乘人完全从“事”上断,有时亦兼“理”,而非从“心”上断。所以断见思烦恼,需要天上人间七次往来,经上讲“其难如断四十里瀑流”——四十里瀑布,一下挡住叫它不流,你看多么难!从“事”上去修就这么困难,此是前面讲的寻枝摘叶。

要把树砍掉,怎么砍法呢?先把叶子一片一片摘下来,再把枝条一条一条砍掉,慢慢再去挖根,这种事情多麻烦;树是除掉了没错,费的功夫太大了!聪明人只要把树根挖掉,树叶自然就枯掉了,何必枝枝叶叶去断?所以聪明人是从根本上拔除,愚人是从枝叶上去折伐,这是比喻改过应从心上改。

(四)改过之效验

顾发愿改过。明须良朋提醒。幽须鬼神证明。一心忏悔。昼夜不懈。经一七二七。以至一月二月三月。必有效验。

我们要发耻心(知耻)、畏心、勇猛精进心,这三心是改过的“亲因缘”;还得加上“增上缘”。就是要有好的同参道友提醒我们,在外面帮助一把,这是明的“增上缘”。因为已有一念善心、一念真心想改过自新,诸佛菩萨欢喜,一切善神恭敬赞叹;所以冥冥当中会有佛菩萨保佑,龙天善神拥护。可见得一念善心确实有不可思议的感应;因缘具足,就要真正在事上去修改。

‘一心忏悔,昼夜不懈’,如果一懈怠又造罪恶了,决定不能懈怠!所以念佛堂最好的是佛号昼夜都不断。古大德祖师的念佛道场,分四个人为一班,四个人在佛门称“一众”,轮班念佛,所以佛号昼夜不间断;晚上轮班,白天大众依仪规一起念。

现前我们虽然没有殊胜的因缘,可是可以利用录音带,跟着录音带念,也跟大众一样。佛号声音不要太大,太大会吵到别人,自己能清楚听到就好,晚上睡觉都开着。有时作梦也听到,梦中也念佛了,就是古人讲的,你在睡觉时听到打鼓,作梦时在打雷,就是这个道理。睡觉时听到念佛,好像在佛堂跟大众打佛七念佛一样,这样子好!

‘经一七’,打佛七,不如找几位志同道合的莲友,找个清净地方打佛七,在自己家里好好的念七天七夜。佛七是连晚上都不能中断的,不是说白天念,晚上不念,这不叫佛七。实在讲,一开始念不要念七天,七天一般人受不了;先念一天一夜,二十四小时,念个几次,觉得很受用,再念两天两夜、三天三夜,渐渐地把时间延长。所以真正修行,能在一个星期念三天三夜,每一个星期念一次;或者做不到的话,则每星期念一次,一天一夜,功德就很殊胜,非常受用。书上主要讲的就是改造命运,有求必应。我们想求一个道场,求一个修学环境,应该也是求得到的。这样的功夫能坚持到一月、二月、三月,就有了效验。

或觉心神恬旷。或觉智慧顿开。或处冗沓而触念皆通。

以下举几则明显效验的例子。如过去总是闷闷不乐,现在心开意解,快乐了,这就是有效验。

‘或觉智慧顿开’,过去好像糊里糊涂的,现在觉得聪明了,不糊涂了。

‘或处冗沓而触念皆通’,‘冗沓’是很繁杂不容易解决的事务。现在遇到了事情,很容易就把它解决了;别人觉得很麻烦,他很容易就解决了。我们现前同修当中就有——把事情接过来,人家觉得很麻烦,他也没操什么心就摆平了。

或遇怨仇而回瞋作喜。

“此大福德、大智慧之相”。以往跟你过不去,对你很不满意的人——冤家对头,现在对你印象好了,态度转变了。这都是自己修学的功德,潜移默化而有感动。“仁者无敌”,这是福德、智慧之相。

或梦吐黑物。或梦往圣先贤。提携接引。或梦飞步太虚。或梦幢幡宝盖。种种胜事。皆过消罪灭之象也。

‘黑物’是染污、业障。从前恶梦很多,而且梦得乱七八糟,现在这些现象没有了。纵然有梦,也是清清楚楚,就像白天遇事一样,这是好事。‘或梦往圣先贤,提携接引’,学佛的人,梦见佛菩萨讲经说法,教导修行,是好事情。‘或梦飞步太虚,或梦幢幡宝盖,种种胜事,皆过消罪灭之象也’,这些无论是在现实的生活中,或是在梦中的感应,都是业障渐渐消除,福祉渐渐显现出来了。

然不得执此自高。画而不进。

‘高’就是傲慢。业障才消,若生骄慢则又堕落,决定不可贡高我慢。‘画而不进’,“画”是画界限,到此为止就满足,那你以后永远不再进步了。应当要不断再用功,更求进步,永远没有止境——生到了西方极乐世界还是天天求进步;怎么可以知足?在物质、精神生活上,我们应知足;进德修业、断烦恼求智慧,永远不能知足,要勇猛精进。

昔蘧伯玉当二十岁时。已觉前日之非。而尽改之矣。至二十一岁。乃知前之所改未尽也。及二十二岁。回视二十一岁。犹在梦中。岁复一岁。递递改之。行年五十。而犹知四十九年之非。古人改过之学如此。

这是中国的一位大贤人,春秋时,卫国大夫蘧伯玉,才二十岁,很年轻,他就觉悟了,就知道自己的过失,发愿改过自新。

‘至二十一岁,乃知前之所改未尽也’,这就证明前面一句话,‘不得执此自高,画而不进’——蘧伯玉做到了。他年年月月不断的在反省,不断的在改过,二十一岁时觉得二十岁虽然改,还有太多的过失。

‘及二十二岁,回视二十一岁,犹在梦中;岁复一岁,递递改之’,这是年年改、月月改、天天改。

‘行年五十,而犹知四十九年之非,古人改过之学如此’,蘧伯玉这段公案,是讲古人改过这样的认真,有这样的恒心、毅力,证实他的忍辱、精进功夫,足为后人效法。

吾辈身为凡流。过恶蝟集。而回思往事。常若不见其有过者。心粗而眼翳也。

了凡告诉他的儿子,看看古人,再回过头来想想自己。我们是凡夫,凡夫的过恶太多了。‘蝟’是刺猬,是一种动物,全身都长着刺,若遇野兽侵害它时,它的刺完全竖起来——保卫自己。‘蝟集’,比喻我们过恶之多。

‘而回思往事,常若不见其有过者’,想想今天、想想昨天、想想去年、想想过去,好像没有什么大错;没有做过什么错事,这是什么原因呢?

‘心粗而眼翳也’,我们的心太粗,我们的眼睛有翳,看不到自己的过失。看不到自己的过失,就不会改过,就永远不会有自拔出头的日子。所以莲池大师教初学的人,用“功过格”来检点自己的过失;发现自己的过失很多,才真正害怕了。但是改的方法,必定要从心上改。以心上改为主,事上改为辅助;正助双修,理事兼修。

然人之过恶深重者。亦有效验。或心神昏塞。转头即忘。或无事而常烦恼。

我们学佛,实在得到一点利益,不但业障重看得出来,小小业障也能看得出来。不仅是对别人,自己小小业障也能觉察到。

‘或心神昏塞,转头即忘’,‘心’是心思,‘神’是精神。就是精神提不起来,做事情或者读书,记忆力丧失了,很容易忘事。尤其是年轻人,忘事居然跟老年人一样,这是业障!老年人真正有修行的,到了八、九十岁还是一样不会忘事。

‘或无事而常烦恼’,没有事就想事,这是业障。过去已经过去了,你想它做什么?明天还没到,想也是妄想。有的人很会想,想过去、想未来,一天到晚在想——叫无事生事,这个是业障。

或见君子而赧然消沮。或闻正论而不乐。或施惠而人反怨。或夜梦颠倒。甚则妄言失志。皆作孽之相也。

‘赧然’,是不好意思;见到正人君子不好意思,心里有愧疚。心地正大光明,见什么人也不会有这种态度!‘消沮’,是精神颓丧,就是精神提不起来,萎靡而不能够振作。

‘或闻正论而不乐’,不喜欢佛法的道理和孔孟的教诫。清朝在早期,宫廷里面都念《无量寿经》,后来慈禧太后听了就不舒服,把念《无量寿经》废除了;大概听取五恶、五痛、五烧不是味道,这就是业障现前!

‘或施惠而人反怨’,你好心对待别人,送别人礼物,人家不但不感谢,还怨恨你。

‘或夜梦颠倒,甚则妄言失志’,‘妄言’这是大的业障;‘妄言失志’就是精神分裂,胡言乱语,辞不达意,业障相当严重了。‘皆作孽之相也’。

苟一类此。即须奋发。舍旧图新。幸勿自误。

有这些现象,就要认真忏悔,要奋发把旧习气革除,不能再因循苟且。如果不改过、不自新,前途就没有了!所以一发现有这些现象,立刻就要回头,回头是岸,不可自己误了自己的一生。

真正把自己的毛病习气革除了,才可以接受教诲,修善积德。如果不是真正的法器,教他是没有用处的;特别是在教学、传法,一定要传给有条件的人——佛门称为“法器”——过失少、心地清净、勇于改过、有智慧的人,才是法器。若是一身毛病,如果你传授法给他,将来造业更重!他要不得法,他害人少,造业也小;他要是多学了一些,本事大了!能力强了!坏事做得更多、做得更重——那老师就看错人了!所以传法要认识人,非其人不传,这不叫“吝法”;如果是个法器,你不肯传,叫做“失人”。不是法器,不能传;是法器,一定要传给他。

下面是“积善之方”。积善之前先改过,使自己有能力具备接受大法的条件;先培养资格,然后才接受大法。


三、积善之方

(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⑴古德十人以证之

易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昔颜氏将以女妻叔梁纥。而历叙其祖宗积德之长。逆知其子孙必有兴者。

开端引用《易经》来作为积善理论的依据。积善的人家一定有余庆,他一生享受不尽,留给子子孙孙享之,其中有很深的道理。

‘昔’是过去,‘颜氏将以女妻叔梁纥,而历叙其祖宗积德之长,逆知其子孙必有兴者。’古人跟今人真的不一样,中国自古以来,婚嫁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比现代自由恋爱,说老实话,有好处!好处是什么?真正有学问、有道德的父母,不会把你配错;坏处是若父母没有受过教育,无知无识,可以把女儿卖掉,所以儿女不甘心、不情愿的勉强凑合,这是缺点。但是不可以不知道,它有绝对的好处。

‘叔梁纥’是孔子的父亲,孔子的母亲姓颜,这里的‘颜氏’就是孔子的外公。他把女儿嫁给孔子的父亲——你看!不是随便嫁的。他看出孔氏一家人代代都积德、代代修善,这家庭里子孙一定有发达的,所以他将女儿嫁给孔家是有道理的。

‘历叙其祖宗积德之长’,他们一家人的长处就是修善积德。‘逆知’,就是预知,就是根据他们祖宗积德,晓得他们家里将来一定有好子孙,会兴旺的,这才把女儿嫁给叔梁纥,生了孔子。所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中国自古以来,幸福的家庭很多。

古代的执政者,只要掌握政权,大的是帝王,统治国家;小的县市长、乡镇长——我们一般讲政务官。在他们的职责范围里有三句话——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作之君”,君是领导人,你是这个地区的领导人;“作之亲”,你是这个地区百姓的父母,你要把百姓当做子弟来看待,要照顾他、要爱护他、要养育他;“作之师”,师是模范,他们不懂,你要教导他。现代民主制度,没有这三条。所以“君、亲、师”三个人的责任集中在执政者身上——如能尽职,功德不可思量。

孔子称舜之大孝。曰。宗庙飨之。子孙保之。皆至论也。试以往事徵之。

前面依据《易经》叙述孔夫子的家世,再说到孔夫子对于舜王的赞叹。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孝之人——只见自己过,不见别人过。在佛法来说,他是道道地地的修行人。《坛经》上说:“若真修道人,不见他人过。”舜确实做到了,所以他积的德‘子孙保之’。这些话‘皆至论也’,也就是我们今天讲的真理。

‘试以往事徵之’,我们从历史事实上看到。以下了凡先生所举的人、所举的事,都是当朝的——就是明朝——距离他几十年的事情,说出来大家都知道;善有善报,勉励人要修善,要积善。

杨少师荣。建宁人。世以济渡为生。久雨溪涨。横流冲毁民居。溺死者顺流而下。他舟皆捞取货物。独少师曾祖及祖。惟救人。而货物一无所取。乡人嗤其愚。逮少师父生。家渐裕。有神人化为道者。语之曰。汝祖父有阴功。子孙当贵显。宜葬某地。遂依其所指而窆之。即今白兔坟也。后生少师。弱冠登第。位至三公。加曾祖祖父如其官。子孙贵盛。至今尚多贤者。

我童年在建瓯住过六年,常和同学们到杨荣他家去玩。他们的房子古色古香,门口两个石狮子,挂着灯笼,像庙堂一样。明朝时的“建宁府”就是现在的建瓯县,在南平北面,建阳南面,属于闽北,距离浙江很近,从建瓯到金华大约三百里。

‘世以济渡为生’,他家里的先人是划渡船谋生的(大陆从前河川大部分都是用渡船)。

‘久雨溪涨’,建瓯有一条河,就是闽江,一直经过南平,从福州出海。雨下多了,河川就泛滥,成为水灾。

‘横流冲毁民居,溺死者顺流而下’,这是讲水灾相当的严重。

‘他舟皆捞取货物’,别人看着大水灾,就捞东西,趁机会发一笔横财。

‘独少师曾祖及祖’,只有他的曾祖父及祖父。‘惟救人,而货物一无所取’,父子两个划了船专门救人,对于漂流的货物,看都不看一眼,只顾救人。

‘乡人嗤其愚’,乡人讥笑他:这样发财的机会,不多捞一点而去救人;笑他愚痴。

‘逮少师父生’,到杨荣的父亲出生。‘家渐裕’,家庭生活环境慢慢好转了。诸位想想:划渡船一天能收入几文钱?还有坐渡船的身上实在没有带钱,也不能不渡。所以渡钱多半是随意给——船旁边摆一个小的盘子,并没有刻意规定渡船要收多少钱。这是从前福建常见的情形;学生过渡都不要付钱。这就是善因定有善报。

‘有神人化为道者,语之曰:汝祖父有阴功,子孙当贵显,宜葬某地。遂依其所指而窆之,即今白兔坟也’,风水不是假的,但是没有善福也得不到。而且风水好坏,一定是按照个人的福德因缘,自自然然的,纵然有人指点,那只是一个增上缘;如果没有这个福分,指点你得到风水不但没有福,祸害反而来了,这是没有福分享受。所以看到福报来了不要欢喜,为什么呢?想想自己能不能消受得了?

读了《了凡四训》,真的一点也不错,确实一个普通的凡夫“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你不懂得这个道理,不晓得改过,不晓得修善,你的命运里没有变数,只是常数。唯有真正懂得积善改过,那就有变数了;真正改造了命运、创造了命运。我们在这一生,看到许多的事,儒、佛所讲的道理完全证实了。

‘后生少师,弱冠登第’,‘弱冠’是二十岁,‘冠’是男子二十岁行冠礼,二十一、二、三岁都叫弱冠。也就是他年纪轻,二十一、二岁中进士——进士及第。这是过去最高的学位,等于现代的博士,拿到博士学位了。

‘位至三公’,他以后做官,做到了少师。‘三公’就是太师,太傅、太保。少师、少傅、少保,也是三公,位置比太师、太傅、太保稍微低一点。以现代的地位相比,大概是国策顾问的地位,也就是皇帝的顾问,皇帝有什么困难的事情要向他们请教,所以地位很高。

‘加曾祖祖父如其官’,古时候做官的确是荣宗耀祖。他的父亲、祖父、曾祖父虽然是一介平民,他现在做到这样高的官位,皇帝要追封他的祖父、曾祖父,也跟他官爵一样。他的曾祖父、祖父,朝廷也封为少师——这是古代的荣宗耀祖。

我们今天奖励行善,政府表扬好人好事。实在讲,古时候这种表扬比我们现在表扬有力量,教育的意义更深。因为子孙对国家有贡献,国家对他的恩惠可以追加到他的远祖。今天表扬好事是你个人而不及尊长,古代的追封加到曾祖三代如其官。在我们肉眼看,好像人已死了多少年了,有什么意义?其实不然。这是优良教育的深意,使知自己成就,亦必赖祖宗之积德修善,报在子孙之事实。明乎此,焉有不肯修善之理?此事若就佛法中讲六道,帝王的追封,不管他在那一道,荣耀实际上他也能得到。他如果是在鬼道,一切鬼王都尊敬他;他是大善人,必定受天帝鬼神的尊敬。所以这种教育的意义,实际的功德是不可思议的。

‘子孙贵盛,至今尚多贤者’,因为世代积德积得厚,杨荣以后就变成世家。一直到了凡这个时候,他们家里世代皆有贤人,既贵且盛。

鄞人杨自惩。初为县吏。存心仁厚。守法公平。时县宰严肃。偶挞一囚。血流满前。而怒犹未息。杨跪而宽解之。宰曰。怎奈此人越法悖理。不由人不怒。自惩叩首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哀矜勿喜。喜且不可。而况怒乎。宰为之霁颜。家甚贫。馈遗一无所取。遇囚人乏粮。常多方以济之。一日有新囚数人待哺。家又缺米。给囚。则家人无食。自顾。则囚人堪悯。与其妇商之。妇曰。囚从何来。曰。自杭而来。沿路忍饥。菜色可掬。因撤己之米。煮粥以食囚。后生二子。长曰守陈。次曰守址。为南北吏部侍郎。长孙为刑部侍郎。次孙为四川廉宪。又俱为名臣。今楚亭德政。亦其裔也。

‘鄞’是浙江宁波,在明朝称“鄞县”,现在称宁波。‘杨自惩’先生,‘初为县吏’,在县政府里当差——相当现代科长、科员这样的职位都叫“吏”,“县吏”是不太高的职位。他‘存心仁厚,守法公平’,这个人心地厚道,正直清明。

‘时县宰严肃,偶挞一囚,血流满前,而怒犹未息’,从前县长兼理司法(现在是政务跟司法分开了,司法由法院、法官去处理),县长就是法官,他要兼理司法。有一个罪犯,问口供不说实话,狡辩!县长就发脾气生气了!给他用刑,打得很重,血流满地;可是县长怒气还没息。

‘杨跪而宽解之’,杨自惩看到这情形,就替囚犯求情。‘宰曰:怎奈此人越法悖理,不由人不怒’,这个囚犯犯的罪很重,教人看了就生气!不得不怒。

‘自惩叩首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哀矜勿喜;喜且不可,而况怒乎!宰为之霁颜’,其实说这样的话要有相当的胆识,这是直谏!如果长官不接受,怪罪下来,很麻烦。假如这个长官相当贤明、明理,他不会怪罪,这是提醒他。‘上失其道’,‘上’是指政务官,不敢指皇帝,也就是指省市县长。国家的政治教育没有办好,这叫‘失道’。‘道’是什么?道就是君、亲、师。我们做地方官员主持县政,没有做到亲、师的本分,没有真正爱护老百姓;百姓犯过了,我没有教得好,这就是‘上失其道,民散久矣’。‘散’是无所适从,无有依靠。政教要上轨道了,老百姓皆有一个原则可以依靠。

中国从刘邦建立政权之后,罢黜百家,独尊孔孟,制定教育政策,用孔孟的思想教导百姓。在这以前,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学说之多教人无所适从。诸子百家留下来的典籍,每人有自己的主张,每人有一套说法,看看都很有道理;这么多的主张,这么多的讲法,我们到底依那一个?所以一定要在诸子百家里选择一家,大家都觉得他的主张可以接受,各种不同的民族也能够适应,取这一家为主,以诸子百家来辅助,这样确立了国民教育宗旨。

我们的道统主流是孔孟,从汉高祖制定一直到清朝都没有变更,自然成了中华民族的道统。孔孟教给我们五伦十义,这是我们要遵守的原则,这就是道。五伦讲人与人的关系——最小的指居住在同一个房间的夫妇。丈夫要怎样做好丈夫的本分,妻子要怎样做好妻子的本分;分就是义务,你要尽到你的义务——夫妻和合是家庭兴旺的基础。室的外面就是家——家中上有父母,下有儿女,中有兄弟。每个人的身分不相同,义务责任就不一样。每个人应尽自己的义务职责,这叫“天职”——不是别人派给你的;这就是“道义”,天然的叫“道”。家之外是社会、国家——上有领导人是国君;下有被领导的人,那就是臣,平辈的有朋友。“五伦”是夫妇、父子、兄弟、君臣(领导与被领导)、朋友;从内向外扩展,则“四海之内皆兄弟”,所以五伦是一个民族国家的大团结。我们这一个国家,就是一个大家族——“中华民族”,这是道。

古圣先贤心目中从政者即是伟大人物,称为“大人”——负有对人民教育、养育、领导之天职。教导人民、教他一举一动,使他的见解、他的思想、他的思考有个范围(伦理道德),不能超越范围,人怎么会作乱!怎么会做坏事!再加以道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的薰陶。儒家基本教育的目标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现代学校已经不教这些课目,疏忽人文而重科技,老百姓的思想、见解、所作所为没有一个准则了。这就是教我们看到别人犯罪,回头想想自己为官做得不够好。

‘如得其情,哀矜勿喜’,对于他犯罪的动机、犯罪的行为,我们真正知道了,要同情他,要哀悯他,不能因破案而欢喜。为什么不能欢喜?因为我们自己的责任没有尽到。

‘喜且不可,而况怒乎’,破案尚且不可欢喜,又怎么可以发脾气!从前做官、做县市长,至少是个举人(何况大多数县市长都是进士及第的),所以一提醒,他马上觉悟了。

‘宰为之霁颜’,这是很有胆识的劝谏,而县官一经提醒就觉悟了,就息怒了。从这个地方我们能见到杨先生的智慧、德性、见地,都很了不起。所以他在公门好修行,多行善事。

杨先生‘家甚贫’,在从前做官只靠俸禄,是不会发财的,所以退休后真是两袖清风——一生清贫的人非常之多;如果做官告老还乡而富有的,就是贪官污吏。否则钱从那里来?因为以前念书人不会去做生意。如果官做大了,对国家有大的贡献,那么国家有奖励,送你多少田宅,这是相当的富有。如果是平常一个官吏告老还乡,都是相当清寒,何况杨先生只是县政府里的一个小职员。

‘家甚贫,馈遗一无所取’,他不接受人家送礼。有人要拜托他,尤其是犯了案子的人(犯法的囚犯),总想说一点人情,能够得到好一点的照顾,或者刑罚判得轻一点——可能他的职位掌管这些事,于是人情就免不了。他总是秉公处理,不接受别人送的礼,十分清廉,很难得!

‘遇囚人乏粮,常多方以济之’,从前囚犯的粮食很少,有时在递解的路上常常缺乏粮食,没东西吃,杨先生总是尽心尽力,设法救济他们。

‘一日有新囚数人待哺,家又缺米。给囚,则家人无食;自顾,则囚人堪悯。与其妇商之,妇曰:囚从何来?曰:自杭而来’,‘杭’是现在的杭州,杭州到宁波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囚犯带着刑具,手镣脚铐,都是步行,这样一天能走多远?一天能走五、六十里已是相当辛苦了;而从杭州走到宁波,要好多天才能走得到。

‘沿路忍饥,菜色可掬’,沿途没东西吃,饿了好多天,很可怜!夫妻商量一下,‘因撤己之米,煮粥以食囚’,家里米少,都送给他们,自己就没得吃;自己吃了,他们就没得吃了,怎么办?煮粥!分一半给他们。

‘后生二子,长曰守陈,次曰守址,为南北吏部侍郎’,以后他生两个儿子,这是夫妻积德,报在儿孙。‘吏部’就是相当现在的内政部。从前的中央政府只有六个部,现在则有十几个;以前部的职权比现在部的职权要大(像前面讲的礼部,就兼现在教育部和考选部的职权)。‘吏部’是管行政的,职权也比现在大。‘侍郎’就是我们现在讲的政务次长——副部长。部长在那时候叫“尚书”;侍郎是次长,就是副部长。通常副部长有两位——“左右侍郎”,像我们现在部里也是两位次长——“政务次长”与“常务次长”。

‘长孙为刑部侍郎’,‘刑部’就是现代的法务部、司法行政部;这两个部的职权,都是从前的刑部。

‘次孙为四川廉宪’,‘廉宪’相当于行政专员,比省长小一级,比县市长高;大概管七、八个县到十几个县的地方行政首长。

‘又俱为名臣’,治理地方非常有成绩,很有声望地位。

‘今楚亭德政,亦其裔也’,‘今’就是现在。楚亭先生也是做官的,也是非常之清廉,是他们家的后人。这是夫妻两个积德,子子孙孙都好!

昔正统间。邓茂七倡乱于福建。士民从贼者甚众。朝廷起鄞县张都宪楷南征。以计擒贼。后委布政司谢都事。搜杀东路贼党。

‘正统’(公元一四三六年——一四四九年),是明朝英宗的年号。‘邓茂七倡乱于福建’,就是造反、叛变。‘士民从贼者甚众,朝廷起鄞县张都宪楷南征。以计擒贼,后委布政司’,‘都宪’是官名,‘楷’是他的名字。‘布政司’相当于现代的民政、财政厅长,主管一省的行政和财政。

谢求贼中党附册籍。凡不附贼者。密授以白布小旗。约兵至日。插旗门首。戒军兵无妄杀。全活万人。后谢之子迁。中状元。为宰辅。孙丕。复中探花。

这一段是讲不妄杀所得的果报。我们看看中国的历史,凡是统军的大将,后代有好果报的人很少。为什么呢?杀业太重了、结的冤仇太多了。做将军有好后代的,在中国历史上恐怕十个都见不到,这里其中一个得善报的,因果报应最明显的:唐朝的大将郭子仪,他的后代能保全,是做将军积善德。宋朝的时候,曹彬、曹翰都是赵匡胤手下的大将。曹翰的后代就很差,没有传到第三代,女儿沦落为娼妓,家败人亡;曹彬是很仁慈的将军,不妄杀,后代都很好。所以做将军的人如果军纪不严,士兵骚扰百姓,都是他的罪过。这里说的是不妄杀的果报;这个人很聪明,只要不是拥护叛党的,都教他们如何来区别,在战争的时候就可以不误伤人命。其子孙的功名富贵,说明了善因善果,丝毫不差。

莆田林氏。先世有老母好善。常作粉团施人。求取即与之无倦色。一仙化为道人。每旦索食六七团。母日日与之。终三年如一日。乃知其诚也。

‘莆田’属于福建的一个县,在福州的北面。这也是先人积善。她每天做一点吃的东西——粉团,布施给穷人。她也没有分别心,每天做,谁要吃都给,很难得!此事偶尔为之容易,长远心愿难发。她是乐此不疲,这样的布施给别人。有个仙人化成老道,每一天早晨都到她那里去要六、七个粉团,三年如一日,才晓得老太太确实是诚心诚意做好事、做善事。真诚是积德,布施是积善。她也没什么希求,只是帮助一些贫困之人。

因谓之曰。吾食汝三年粉团。何以报汝。

老道就告诉她:“我每天都跟你要粉团,我吃了三年,怎么报答你呢?”

府后有一地。葬之。子孙官爵。有一升麻子之数。其子依所点葬之。

道士会看风水,他说:“你家里有一块地,风水很好。葬在那儿,你的后代,做官的人数有一升芝麻那么多。”麻粒很小,一升芝麻你想有多少!

‘其子依所点葬之’,以后老太太死了,她的儿子就依照老道所指点的穴,葬在这个地方。

初世即有九人登第。累代簪缨甚盛。福建有无林不开榜之谣。

第一代家里就有九个人做官,可见老太太好善积德,子孙很多。‘累代簪缨甚盛’,‘簪缨’就是指古时候的贵人,他的帽子里插着花。‘福建有无林不开榜之谣’,这一句话是真的,福建的林家可以说是全省第一个大家族,非常兴旺。这是讲诚心施食的果报。

冯琢庵太史之父。为邑庠生。隆冬早起赴学。路遇一人。倒卧雪中。扪之半僵矣。遂解己绵裘衣之。且扶归救苏。

这是说救人一命的善报。‘太史’是过去任职在翰林院,“翰林”称之为太史,相当于现代中央研究院的院士。这是冯琢庵父亲过去做秀才的时候(‘庠生’就是秀才),早起上学,在路上遇到一个人,在大雪之中,冻伤倒了。我们可以想像,这个人必定是贫病交加,遇到这样一个灾难。他看到的时候用手去摸他,几乎快要冻死了,但还没有冻死。把他救起来,把自己身上穿的衣服脱下来给他穿,带回去救活了。

救冻一定要有常识,北方人都知道,南方人不晓得。救冻是要用凉水——用凉的毛巾,凉水给他摩擦,使他内里面的寒气能散发出来。

梦神告之曰。汝救人一命。出至诚心。吾遣韩琦为汝子。及生琢庵。遂名琦。

看到可怜人,不管是什么人,出于诚心来救人一命,是为大善。‘吾遣韩琦为汝子’,‘韩琦’是宋朝的大将,也是名臣——韩魏公,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这位神人就把韩琦介绍到他家去投胎,到人道来了。‘及生琢庵,遂名琦’,这是救人一命得到好儿子。这里也说明了六道轮回转世投胎的事实,古人皆能深信不疑。

台州应尚书,壮年习业于山中。

‘习业’就是读书。从前读书人多半都在寺院,只有寺院才有多余的房间,才有图书室。藏经楼里不但收藏佛经很完备,世间的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大概寺院里都有典藏,藏经楼就是图书馆。从前地方社会没有图书馆的设置,所以寺院就是学校,藏经楼就是地方上的图书馆。念书的人多半选择在寺院,寺院环境幽静,都在山林之中,是读书修学的好场所。

夜鬼啸集。往往惊人。公不惧也。一夕闻鬼云。某妇以夫久客不归。翁姑逼其嫁人。明夜当缢死于此。吾得代矣。

鬼是确实存在,人鬼杂居。如果人烟稀少,或者气不旺盛的时候,往往就有很多鬼出现。‘公不惧也’,应先生心地清净、正大光明,他对于这些妖魔鬼怪毫不在乎,也不害怕。‘一夕闻鬼云:某妇以夫久客不归,翁姑逼其嫁人。明夜当缢死于此,吾得代矣’,凡是自杀的都要有替身,才能再去投胎;如果没有替身,他也相当苦。他吊死的地方,还得另有一个人吊死他才能得自由。现在有些车祸也是如此,他不是自杀的,是偶发事件,是横死的,也都要有替身。横死是很不吉祥的,所以我们要留意一下,某个地方常常容易出车祸,那个地方有冤鬼,他在那里等待找替身。

这是一个吊死鬼找替身,他预先就晓得了。他说某个人家,先生在外面做生意,很久没有回来,家人不知道他死活,逼着他太太改嫁。太太不甘心,想寻短见,明天要在这里上吊。这个吊死鬼说:“我有机会!她明天可以来代替我了。”这话被应先生听见了。

公潜卖田。得银四两。即伪作其夫之书。寄银还家。其父母见书。以手迹不类疑之。既而曰。书可假。银不可假。想儿无恙。妇遂不嫁。其子后归。夫妇相保如初。

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他也是个穷秀才,那来的钱呢?赶紧回去卖田,得四两银子,造一封假的书信,送到妇人家里去。

‘其父母见书,以手迹不类疑之’,这封信不是他儿子亲笔写的,一看就晓得。‘既而曰:书可假,银不可假’。那有人送钱来呢?这个钱不是假的,所以说‘想儿无恙’。‘妇遂不嫁,其子后归,夫妇相保如初’,到以后没多久,他儿子果然回来了。这是保全一个家庭的完整,这个功德很大。应先生当时做这个事情,也不是想去做功德,只是同情、怜悯人家。他是发了真心去帮助她,救他一命,保全这个家庭,没有想到什么功德不功德,仍继续到寺里去念书。

公又闻鬼语曰。我当得代。奈此秀才坏吾事。傍一鬼曰。尔何不祸之。曰。上帝以此人心好。命作阴德尚书矣。吾何得而祸之。

好不容易等到一个替死鬼,我可以有人来代我了,这个秀才把我的事情搞坏了。‘傍一鬼曰:尔何不祸之?’旁边有一个鬼就说了,你为什么不去报复他?‘曰:上帝以此人心好,命作阴德尚书矣,吾何得而祸之?’从此地我们就知道,鬼神所以作祟、能害人,也是他罪有应得。他要没有罪业,鬼神想害他也害不了,对他无可奈何!俗话说:“人有三分怕鬼,鬼有七分怕人。”我们怕鬼,那是很冤枉的,鬼怕人比我们怕他还要严重!所以只有自己做了亏心事,才怕鬼,鬼才会欺负你。如果你心地光明磊落,这些妖魔鬼怪绝对不会作祟的。这些事情像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还有中国正史《二十五史》里面也记载得很多。在民国初年出版的《历史感应统纪》,都是讲二十五史所记载的因果报应之事。鬼神是真正有的。

‘上帝以此人心好,命作阴德尚书矣’,‘上帝’是指天帝;‘以此人心好’,看到这个人心好;‘命作阴德尚书矣’,已经委派给他作阴德尚书。“尚书”就是现代的部长,他以后果然做到尚书。他听到鬼神讲话,自己预知前途。

应公因此益自努励。善日加修。德日加厚。遇岁饥。辄捐谷以赈之。遇亲戚有急。辄委曲维持。遇有横逆。辄反躬自责。怡然顺受。子孙登科第者。今累累也。

‘横逆’就是别人对他非礼、侵犯他、侮辱他,他都能反省。‘怡然顺受’,‘怡然’是心平气和,没有一点浮躁,不与人计较,决定没有报复的心理,能够容忍。‘子孙登科第者,今累累也’,不但自己做到部长这么高的地位,子子孙孙都非常之贤善。这是救急全节——保护一个家庭的完美,所获得的果报。

常熟徐凤竹栻。其父素富。偶遇年荒。先捐租以为同邑之倡。又分谷以赈贫乏。

常熟县在江苏省。‘徐凤竹栻’,‘凤竹’是他的字,古人都称字,‘栻’是他的名。(名只有父母老师可以称,但是写传记时,他的名讳写在字下面,称徐“凤竹栻”。)‘其父素富’,他的父亲相当富有。‘偶遇年荒’,地方上有灾难,年荒就是收成不好。‘先捐租以为同邑之倡’,“倡”就是提倡,希望富有的人家都能跟进。可见他们田地很多,田地给农民种,地主收租;荒年收成不好,他捐租——就是今年的稻租他不要了,使农民的生活能过得下去。地主不要租金,农夫还能勉强维持得下去,这是很难得的一桩善事。‘又分谷以赈贫乏’,大陆上富有的人家,都有仓库,是蓄存装稻米的。他把自己家里仓库打开来,把粮食分给贫困的人家,救济急难。

夜闻鬼唱于门曰。千不诓。万不诓。徐家秀才做到了举人郎。相续而呼。连夜不断。是岁凤竹果举于乡。

住在乡村里,这些鬼怪的事情时有所闻,有的时候还可以见到,鬼说的话有时也听得很清楚。‘千不诓,万不诓,徐家秀才做到了举人郎’,鬼在外面唱。‘相续而呼,连夜不断。是岁,凤竹果举于乡’,这一年凤竹果然中了举人,果然应验了。鬼在外面唱,说他家的儿子今年可以中举人;今年去考果然没错,中了举人。

其父因而益积德。孳孳不怠。修桥修路。斋僧接众。凡有利益。无不尽心。后又闻鬼唱于门曰。千不诓。万不诓。徐家举人。直做到都堂。凤竹官终两浙巡抚。

善有善报,确有效验,明白人更努力去修善。‘后又闻鬼唱于门曰:千不诓,万不诓,徐家举人,直做到都堂。凤竹官终两浙巡抚’,‘都堂’就是都察院,是掌理刑事的,好比现在的高等法院大法官这样的地位。‘凤竹官终两浙巡抚’,最后他的官阶做到‘两浙巡抚’,‘巡抚’就是现在的省主席。这是真心赈济贫困,灾难中发心赈济贫困的果报。

嘉兴屠康僖公。初为刑部主事。宿狱中。细询诸囚情状。得无辜者若干人。公不自以为功。密疏其事。以白堂官。后朝审。堂官摘其语。以讯诸囚。无不服者。释冤抑十余人。一时辇下咸颂尚书之明。

帮助别人平反冤狱,这是很难得的。审判案子,再小心、再谨慎,冤枉人是难免的。由此可知,做法官、做律师很难很难;冤枉人纵然不是有意的,仍是有很大的过失。

屠康僖先生为人非常难得——他要使囚犯里减少冤狱,他自己跑到监狱里面,跟囚犯混在一起,了解他们真实的情况。有些人在大堂审讯之下真是丧魂失魄,真实的情况不敢说出来(从前大堂里的威严跟现在比起来,那真是不一样)。从前审案多半在清晨天没有亮的时候,法堂里面阴森森的,真像阎罗王审案一样的味道,气氛看了叫人害怕;所以把囚犯在那时拉到大堂里,像去见阎罗王一样;跟现在完全不相同。

‘刑部’就像现在的法务部、高等法院。‘主事’相当于现代的科长,地位并不很高。他到监狱里面去打听囚犯的真实状况;自己不居功,把情况写出来给‘堂官’(堂官就是刑部的尚书),功劳都归他的长官。长官当然很欢喜!长官在早晨审案时,就预先知道实际情况,再一桩一桩的审问,果然平反了十几个人。

皇帝乘坐的轿子叫‘辇’;“辇下”就是京师,从前叫做京城,现代称做首都。‘咸颂尚书之明’,没有一个不赞叹刑部尚书公正廉明。

公复禀曰。辇毂之下。尚多冤民。四海之广。兆民之众。岂无枉者。宜五年差一减刑官,核实而平反之。尚书为奏。允其议。时公亦差减刑之列。

京师是皇帝所在之处,首善之区;这个地方政治清明,应该是全国的模范,所以叫“京师”。“师”就是师范的意思,做其他都市的模范。‘四海之广,兆民之众,岂无枉者?’京城还有这么多冤枉的人,何况其他的地方呢?京师以外其他的城市,冤枉的人一定不少。‘宜五年差一减刑官,核实而平反之’,这是他的建议——以为至少每隔五年,朝廷里委派一位官员,重新把老案子审查一下。‘核实平反’,平反冤狱;这个建议非常之好。‘尚书为奏,允其议’,刑部尚书就把这个意见禀告皇帝,皇帝就批准了。‘时公亦差减刑之列’,刑部尚书对他非常之好,知道他是非常廉明公正、存心仁厚之人;这个制度建立之后,就是国家有了减刑官了,刑部也派屠康僖为减刑官的一员——每个人分配几个县市去审理案件。

梦一神告之曰。汝命无子。今减刑之议。深合天心。上帝赐汝三子。皆衣紫腰金。是夕夫人有娠。后生应埙。应坤。应埈。皆显官。

他命里没有儿子,像袁了凡先生一样,命里没有儿子,他是求子得子的;屠先生是积功累德得子的。

嘉兴包凭。字信之。其父为池阳太守。生七子。凭最少。赘平湖袁氏。与吾父往来甚厚。博学高才。累举不第。留心二氏之学。

‘池阳’就是现在安徽池州。‘太守’是地方行政首长。‘生七子,凭最少,赘平湖袁氏’,‘平湖’也是地名,包凭入赘在袁家。‘与吾父往来甚厚,博学高才,累举不第,留心二氏之学’,‘二氏’就是佛教、道教。包凭去考举人,每次都没有考取,就显得消极——学佛、学道,天天跟出家人、道士一块交游;跟袁了凡算是世交,他们平时都有往来。

一日东游泖湖。偶至一村寺中。见观音像。淋漓露立。即解橐中得十金。授主僧。令修屋宇。僧告以功大银少。不能竣事。复取松布四疋。检箧中衣七件与之。内紵褶。系新置。其仆请已之。凭曰。但得圣像无恙。吾虽裸裎何伤。

这一件事是出于真诚——施金修建佛寺。他屡次参加考试都没有考取,对于仕途心灰意冷,家境也很不错,能过得去,所以学佛、学道去了。偶然在一个乡下村庄见到一座佛寺,看到观音像被雨淋。由此可知,这座佛寺年久失修,下雨才会漏,观音像才会被雨淋到。他看到这情形,想要修寺,把自己的钱袋打开(‘橐’就是钱袋),里面还有十两银子,全给‘主僧’(就是寺里的住持),请他把观音殿修一修。主僧告诉他:“修殿十两银子不够。”十两银子,在从前数字是相当大了。由此可知,大概是古寺,有相当的规模。他听了这个话,再把身上所带的四疋布捐出来,还有行李里面(‘箧’就是竹子编的藤箱子),有几件好的衣服拿去卖,卖了钱拿来修佛寺。衣服里面有一件袷衣(‘紵褶’就是新的袷衣),料子非常好,当然价钱也相当高。他的仆人就跟他讲:“这一件还是留下来吧!”他说:“只要佛寺能修好,观音圣像不被雨淋,我自己就是裸露、赤膊也无所谓。”

僧垂泪曰。舍银及衣布。犹非难事。

舍财施济,在有钱的人家,不是难事。

只此一点心。如何易得。

他的真诚心——只顾到佛像,没有想到自己,这点心是太难得了!

后功完。拉老父同游。宿寺中。公梦伽蓝来谢曰。

佛寺修好以后,他是功德主,寺里邀请他去;他就请父亲一道去。‘宿寺中’,晚上就住在寺里面。‘公梦伽蓝来谢曰’,‘伽蓝’是护法神,护法神在晚上托梦向他道谢。

汝子当享世禄矣。后子汴。孙柽芳。皆登第。作显官。

这是一念真诚心修补佛寺感得的善报——也是报在子孙,足见善恶行业是同体的。

嘉善支立之父。为刑房吏。有囚无辜陷重辟。

‘嘉善’是地名,在现在的浙江。‘支立之父,为刑房吏,有囚无辜陷重辟’,这是一个囚犯,支立的父亲知道他是冤枉,但是还是被判了重刑。

意哀之。欲求其生。

刑房吏(支立的父亲)看到他非常可怜,想方法去脱他的罪。

囚语其妻曰。支公嘉意。愧无以报。明日延之下乡。汝以身事之。彼或肯用意。则我可生也。

支立的父亲知道这个人冤枉而怜悯他,想方法开脱他的刑罪。这是一桩好事情,不但是救一个人,也救了这个人一家。这个囚犯就在妻子来探监的时候告诉她:‘支公嘉意,愧无以报。’支公这么好的心意,知道我冤枉,要脱我的罪,我没有法子报答他。他说:‘明日延之下乡,汝以身事之,彼或肯用意,则我可生也。’他判的罪可能是死刑,或是无期徒刑,很重的罪。支立的父亲,晓得这个事情,有意替他办,所以囚犯嘱咐他的妻子:“你去好好侍奉他,他能够多帮忙一点。”

其妻泣而听命。及至。妻自出劝酒。具告以夫意。支不听。卒为尽力平反之。囚出狱。夫妻登门叩谢曰。公如此厚德。晚世所稀。今无子。

把支先生请到他家里去。‘妻自出劝酒,具告以夫意。支不听,卒为尽力平反之’,这是出于道义,他从事于这个职务,是他应尽的责任。‘囚出狱’后,‘夫妻登门叩谢曰:公如此厚德,晚世所稀,今无子’,支公没有儿子,家境也并不怎么好——公家做事,真正拿薪水、不贪污,生活的确是相当清苦。

吾有弱女。送为箕帚妾。此则礼之可通者。

他说:你们夫妻结婚这么多年,没有儿子,我有一个女儿成年了,愿意送给你做妾,希望能够给你绵延后代;这在礼法上可以讲得通的。

支为备礼而纳之。生立。弱冠中魁。官至翰林孔目。

支立的父亲娶之为妾,果然生了儿子——也就是支立。‘弱冠中魁,官至翰林孔目’,‘弱冠’是二十几岁;‘中魁’就是考试高中。以后官做到‘翰林孔目’,‘孔目’是官名,相当于现代的主任秘书;‘翰林院孔目’就好像现代中央研究院的主任秘书,地位也相当之高。

立生高。高生禄。皆贡为学博。禄生大纶。登第。

这皆是救护无辜,而感应得的善报。在这一章里面,了凡先生举了十个“积善得善报”的例子。这么多人,可见得不是偶然的,而且这些人年代距离都很近,其中还有一、两个,跟了凡先生家里有关系、有往来。可见得,“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决定真实,一点都不假。

凡此十条。所行不同。同归于善而已。

他们十位所做的事不一样,但都是善行,都是积善。

(二)什么是善?

⑴善的辨别

若复精而言之。则善有真有假。有端有曲。有阴有阳。有是有非。有偏有正。有半有满。有大有小。有难有易。皆当深辨。为善而不穷理。则自谓行持。岂知造孽。枉费苦心。无益也。

修善最重要的是出于真诚而无所求,这是真善。有条件的善,不但不是善,而且是造恶。譬如我们这个世间不少人——尤其是佛教徒,不明白佛陀教化众生破除妄想执着的道理;他们来佛寺烧香拜拜,都是有所求而来的;他要没有所求,就“无事不登三宝殿”。他在佛菩萨面前许愿烧香拜拜,求佛菩萨保佑,目的达到之后再来还愿供养奉献——谈条件,把佛菩萨当做什么人!不但心不诚,且把佛菩萨当做恶势力包庇者,岂非罪过!

支立的父亲,是正人君子,囚犯那种做法,就等于把他当做小人看待。支立的父亲不生气,仍旧帮他忙,真是难中之难!所以他得的果报是应当的。前面举十个例子,现在再讲道理;也就是积善的事和理不可以不知道。先说真假——什么是真善?什么是假善?

何谓真假。昔有儒生数辈。谒中峰和尚。

‘中峰和尚’是元朝时候人,我们对他应该相当熟悉,因为常常拜的《三时系念》就是中峰和尚编辑的,这是专修净土的一个方法。那时有一些念书人去拜访中峰禅师。

问曰。佛氏论善恶报应。如影随形。今某人善。而子孙不兴。某人恶。而家门隆盛。佛说无稽矣。

佛家常讲,道家也讲:“因果报应,丝毫不爽。”他们说‘今某人善,而子孙不兴’,这是讲现世,现前的善人子孙不好;‘某人恶,而家门隆盛’,恶人反而‘家门隆盛’。他们就说:‘佛说无稽矣!’佛法说的果报与事实不符。拿这个问题来向中峰禅师请教。

中峰云。凡情未涤。正眼未开。认善为恶。指恶为善。往往有之。

一般人是肉眼凡夫——你的俗情,你的心地不干净;就是妄想执着还很多,没有慧眼,看不到事实真相。‘认善为恶,指恶为善’,善恶颠倒了,这就叫迷惑颠倒。‘往往有之’,不但这样的人在世间确实有,而且还很多。禅师客气,不说很多,说有这种人就是了。

不憾己之是非颠倒。而反怨天之报应有差乎。众曰。善恶何致相反。

他不晓得自己反省,不辨是非,反而怨天尤人,说老天报应不公平。众曰:‘善恶何致相反?’世间迷人,为什么把善看成恶,恶看成善?

中峰令试言其状。一人谓詈人殴人是恶。敬人礼人是善。

中峰大师就叫他们自己说说。一个人就讲,‘詈人殴人是恶’,打人骂人是恶;‘敬人礼人是善’。这是那些学生自己说的,他们善恶标准在此地——骂人打人是恶,恭敬人、对人有礼这是善。

中峰云。未必然也。一人谓贪财妄取是恶。廉洁有守是善。中峰云。未必然也。众人历言其状,中峰皆谓不然。因请问。

中峰禅师说:“你的标准不可靠。”一个人又说:‘贪财妄取是恶,廉洁有守是善。’贪赃枉法是恶,廉洁有守有为的是好官。中峰禅师又说:‘未必然也。’‘众人历言其状,中峰皆谓不然’,这些标准禅师皆不同意。‘因请问’,于是大家就请问老和尚,我们的标准你不同意,你的标准讲给我们听听。

⑵善的定义

中峰告之曰。有益于人是善。有益于己是恶。有益于人。则殴人詈人皆善也。有益于己。则敬人礼人皆恶也。

这是佛法讲的标准。‘有益于人,则殴人詈人皆善也’,打他、骂他都是善。‘有益于己,则敬人礼人皆恶也’,所谓有意讨好、巴结、谄媚之类是也。

是故人之行善。利人者公。公则为真。利己者私。私则为假。

这就找到一个真正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存心利益社会大众,为一切众生造福,这是善。为大家造福,自己还要得相当的报酬,这是善里夹杂着恶——善不纯。先讲真善、假善,后面还讲圆满的善、不圆满的善掺杂在一起;有半满、有圆满,有纯、有杂,都要搞清楚。

所以诸佛菩萨、世间圣贤没有想到自己,完全是利益众人,那是真善,那是圆满的善。世间的人,不说别人,我们说范仲淹。范仲淹的行善、积善就是真实,就是圆满,是我们的好榜样。他从来没有替自己着想,也没有替儿女打算一下,一心一意只知为国家、为社会造福,连自己的身家都忘掉了。我们读他的传记,他自己积善,一家积善,子孙皆知行善。自己做到宰相,五个儿子中,有两个做过宰相,一个作过御史大夫。自己死的时候买不起棺材。钱到那里去?全都拿来做社会福利事业去了。所以印光大师赞叹他,说他的德行仅次于孔夫子。他的家庭一直到民国初年——八百年不衰,子子孙孙都好,积德积得厚。

我们今天行善,拿出自己百分之一、二的力量来行善,已经觉得我是善人了!而且还要舍一得万报!大家到佛寺来烧香布施,为什么?这个利润最大——一本万利。所以到佛门里来烧香拜佛,心想这是一本万利的生意(今天布施一块钱,明天得一个彩票中一万块),是这种心态到佛门里布施修善的,冤不冤枉!把佛菩萨看得真连小人都不如了。所以有很多人到佛门时,你看他很虔诚拜佛念佛——但是他自己不好,他的家庭后世都不好,真正的原因在此。好像不是有心把佛菩萨看成一个坏人,看成一个接受贿赂的人,可是有意无意他就是这种心态;虽然不明显,还是有这个心态。这是绝大的错误!我们在公家办事,要去拜托人,要送红包;所以跟佛菩萨打交道也送红包——接受拜托的都不是好人,那佛菩萨接受红包,也接受贿赂,也不是好人,这个罪就重了!

又根心者真。袭迹者假。又无为而为者真。有为而为者假。皆当自考。

‘根心’,是从真诚里发心的,这是“真善”;我们跟人家去做,不是发自于真心,这是“假善”。‘无为’就是没有希求,没有希求的善是真善;行善而有所求就不是真善,就是‘有为’了。‘皆当自考’,自己要考量。

什么是真善?什么是假善?我们一定要从心地里面去区别,才知道自己是不是在行善。贪财、妄取是恶,而中峰禅师说‘未必然也’;如果取得是为了做好事、利益众生,这也是善,不能算是恶。

常常有一些经商的同修来找我说:“五戒里的不妄语他们不能持;因为做生意天天打妄语,希望把别人荷包里的钱,骗到自己的荷包里来,不打妄语怎么做生意?”我说:“真正行菩萨道,未尝不可以。”现代的人,你劝他行善,他不肯;骗他,他肯。问题在那里?在我们自己是不是菩萨心。如果用这种手段(当然这是一种非常手段),把他的钱财骗来了,替他做好事,你是行菩萨道;如果把他的钱骗来自己贪图享受,就是恶了。凡夫不知道做好事,不知道行善,我们替他修善、替他修福,这是好事。所以单单看表面,确实善恶难分。善恶在心地——积大善、建大功都要从心地上去修。尤其是大菩萨,外表上不露痕迹,不注重小节,纯粹是利人济世,所以他的观点,确实跟普通人不一样。

何谓端曲。今人见谨愿之士。类称为善而取之。

‘端’,是端庄正直,‘曲’,是委曲婉转。‘今人见谨愿之士,类称为善而取之’,见到唯命是从的、恭恭敬敬顺从的——这个人是好人。现在一般在位有权的人,想用人,都喜欢用这种人。为什么?他听话,叫他怎样,他就怎样;认为这是好人,喜欢用这种人。所谓愿意用“奴才”,奴才听话,一天到晚对你很恭敬,侍候你舒舒服服的。

圣人则宁取狂狷。至于谨愿之士。虽一乡皆好。而必以为德之贼。是世人之善恶。分明与圣人相反。

大圣大贤他们用人,不用乡愿、谨愿。乡愿之士,是一般人讲的好人。圣贤用人才,人才倔强、傲慢,有时候无礼。为什么?他有一技之长,值得骄傲,有时候不一定能顺你的意思;可是这样的人能干、能办事。那个老好人(人是好人),不能办事,墨守成规,不能自动自发做事情。所以圣贤人‘宁取狂狷’,狂狷之人勇于进取,不拘小节。

‘至于谨愿之士,虽一乡皆好,而必以为德之贼’,这种好人往往不明事理、不辨是非,所以是‘德之贼’。‘德’是风俗道德,往往都被他们不知不觉当中破坏了。

‘是世人之善恶,分明与圣人相反’,大圣大贤的善恶标准跟世人的善恶标准不一样;即使在佛门中,大乘的善恶标准跟小乘的就不一样。小乘着重在事相上,所以小乘人守戒守得很严格,一点都不敢犯;大乘人你看他好像是不拘小节(小乘人看不起大乘人)。大乘戒在心地,小乘戒在事相。

前面讲的三种改过之法,小乘从事上改;大乘从心上改,不一样。所以小乘就是‘谨愿之士’,大乘是‘狂狷之人’,成就也不相同。譬如说大乘好像是不持戒,其实不然——他心地清净平等,人家往生的瑞相,站着走、坐着走、不生病,这就能看到结果。中国历代大乘修学,明心见性、了生死、出三界确实不少!诸位在《高僧传》、《神僧传》、《居士传》、《善女人传》都能看到。《善女人传》是专记在家女居士修行成就的。所以小乘不了解大乘,就是因为是、非、善、恶的标准不相同。

推此一端。种种取舍。无有不谬。天地鬼神之福善祸淫。皆与圣人同是非。而不与世俗同取舍。

这是真善、假善,我们很清楚就能辨别。天地鬼神与圣人的标准相同,而不与世俗的标准相同。为什么?因为天地鬼神与圣人的用心见解是一样的。

凡欲积善。决不可徇耳目。惟从心源隐微处。默默洗涤。纯是济世之心则为端。苟有一毫媚世之心即为曲。纯是爱人之心则为端。有一毫愤世之心即为曲。纯是敬人之心则为端。有一毫玩世之心即为曲。皆当细辨。

我们真正要发心断一切恶,修一切善。发心度自己,首先‘不可徇耳目’,就是决定不可贪恋五欲六尘,一定要看淡。五欲六尘看不淡,你的自私自利断不了!自私自利的意识是恶业的根源,由恶根所做的一切善,善也变成恶了。这就是为什么世间人讲的那些善,中峰和尚都不同意;不同意的根源就是你还有私心。有私心所做的一切善事,都希望获得自私的利益,这个善就不真、不纯。所以先要把五欲六尘看淡,然后逐渐舍掉,不受五欲六尘干扰,这样才从‘心源隐微处’——没有人见到的地方、念头才动的地方,就要觉察。

‘默默洗涤’,‘洗涤’就是洗心。也是《无量寿经》讲的洗心易行,“易”是换、改变——改变我们从前不善的行为,心地干净、光明,才充满智慧!

‘纯是济世之心则为端’,只有一个念、一个心,利益一切众生,帮助一切众生;帮助他明理,帮助他破迷开悟。他只要明理,破迷开悟了,他自然就会知道要断恶、要修善。所以佛法在世间的第一大功德,就是帮助人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相。都认清了,十法界你愿意取那个法界,随心所欲,佛不干涉,佛也不勉强;佛不是说“佛”好,你们都成佛,佛没有这样要求!佛希望你们成佛,但是绝不勉强你们。愿意来生做人,佛就教你做人的道理;愿意到三恶道,就搞贪、瞋、痴,到三恶道。佛不会去阻扰我们,也不会帮助我们,佛只教人破迷开悟。这是纯真,所以这个叫‘端’。

‘苟有一毫媚世之心即为曲’,‘媚’,简单的说,就是巴结讨好群众之心,取得世间名闻利养;就是以不正当的手段,求取名闻利养为目的。他所做的一切善事、善行都是‘曲’,不是端。

‘纯是敬人之心则为端;有一毫玩世之心即为曲,皆当细辨’,处世的态度应当谨慎,慎就是慎重。待人、接物、处事都要用谨慎恭敬的态度,玩世不恭是错误的,不可以不辨别清楚。

何谓阴阳。凡为善而人知之。则为阳善。为善而人不知。则为阴德。

‘何谓阴阳?’这一条也很重要。古圣先贤都叫我们要积阴德,什么是阴德?

‘凡为善而人知之,则为阳善’,你所做的善事、善行,大家都知道,人人看到都赞叹你——赞叹就是福报。政府表扬,送个匾额给你挂着(你是好人,你做了很多好事),果报都报掉了!

‘为善而人不知,则为阴德’,所以诸位要晓得,无论做多少善事,不必要让人知道,则善果永远就积在那里,而不求现报,叫“积善”。别人知道了,善就积不住,随修随报,到后来一点善果都没有了,反而造了很多恶。恶慢慢积,愈积愈多,后果就不堪设想。

阴德天报之。阳善享世名。名亦福也。名者造物所忌。世之享盛名而实不副者。多有奇祸。人之无过咎而横被恶名者。子孙往往骤发。阴阳之际微矣哉。

‘阳善享世名,名亦福也’,现在我们讲知名度,知名度就是‘名’。人贪名、好名!名也是福报之一,为善以此报掉了。而且,‘名者,造物所忌’,造物,是讲天地鬼神,也为世人所嫉妒。

‘世之享盛名而实不副者,多有奇祸’,‘奇祸’,就是有非常的灾难。你的名跟你的德行不相副,灾祸随之而来。

‘人之无过咎’,这个人没有什么过失。

‘而横被恶名者’,别人都嫌弃他、冤枉他、侮辱他,但他并没有什么过恶。

‘子孙往往骤发,阴阳之际微矣哉!’所以积功累德,自己默默的去做,知道的人愈少愈好;也不必要人家赞叹恭敬。人家愈是不满意,愈是嫉妒、毁谤愈好。为什么呢?因为这些毁谤、障碍之来,是消自己的罪业。罪业都报掉了,你的善德愈积愈厚,后来果报就大。所以‘子孙往往骤发,‘骤发’就是突然发达。细观今日台湾许多发达者,其先人多类此。明白这个道理,我们才真正晓得阴德之可贵。

何谓是非。鲁国之法。鲁人有赎人臣妾于诸侯。皆受金于府。子贡赎人而不受金。

‘是非’很难辨别,因为我们世间人的标准,跟圣贤人的标准也不相同。

‘鲁国之法’,春秋时候鲁国的法律。

‘鲁人有赎人臣妾于诸侯,皆受金于府’,‘府’是官府。这个人为什么会到诸侯家里面去做臣妾呢?(‘臣妾’就是佣人。)都是有罪、犯法的人,分发在达官显要家中服劳役。只要有人肯拿钱把他赎回来,就等于替他缴罚金,他就可以恢复自由,这是好事情!政府奖励社会上有钱的人多做一些好事,能帮助这些人恢复自由,让他改过自新,重新做人。

‘子贡赎人而不受金’,子贡在诸侯家里,把佣人赎回来,政府的奖励他不接受。

孔子闻而恶之。曰赐失之矣。夫圣人举事。可以移风易俗。而教道可施于百姓。非独适己之行也。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众。受金则为不廉。何以相赎乎。自今以后。不复赎人于诸侯矣。

子贡不接受政府的奖励,孔子听了很不高兴。‘曰:赐失之矣!’‘赐’是子贡的名字,老师叫学生是称名字。说:“赐,你做错了!”

‘夫圣人举事,可以移风易俗,而教道可施于百姓’,这就是圣人的是非观念,跟世人不一样。他看的是整个社会,希望建立良好的风俗习惯、道德标准;圣人的教导是普遍为老百姓所建立的,不是为个人。如果单就个人来讲,子贡这种做法是难能可贵、值得赞叹的;但是他把风俗习惯破坏了,他的过失在此。

‘非独适己之行也’,不是为某个人。

‘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众’,在当时,鲁国社会上贫穷的人多,富有的人少。

‘受金则为不廉,何以相赎乎?自今以后,不复赎人于诸侯矣’,政府的奖励对一般百姓有鼓舞的作用,今天子贡不接受奖励,大家称你是好人;以后有人做这件事情,政府的奖励,他们也就不敢接受了。一接受,人家就说是为图奖励而做的,于是大家都不愿做了,那么政府这个好的制度就被破坏了。如果要鼓励一般人都行善事,子贡应当要接受政府奖励,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社会大众。这是圣人与常人见解不同处。

子路拯人于溺。其人谢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喜曰。自今鲁国。多拯人于溺矣。

子路在路上,看到一个人掉在水里,快要淹死了,就下去把他救上来。这个人牵一头牛送给子路,感谢他救命之恩,子路就接受。孔夫子知道了很欢喜,赞叹子路说:“从今以后,鲁国人‘多拯人于溺矣’——人有急难的时候,勇于救人的人就多了。”为什么?被救的人一定感谢;救人的人他还会接受感谢。这是鼓励大家救助灾难。

自俗眼观之。子贡不受金为优。子路之受牛为劣。孔子则取由而黜赐焉。乃知人之为善。不论现行。而论流弊。不论一时。而论久远。不论一身。而论天下。

这是孔子的真实教诲,应当切记深思笃行。

‘孔子则取由而黜赐焉’,孔子的看法跟世间人刚好相反。他赞叹子路,而不赞成子贡的做法,这是有很深的道理的。

‘乃知人之为善——不论现行,而论流弊;不论一时,而论久远;不论一身,而论天下’,你看大圣大贤,眼光看得远大、看得深微;凡夫眼光浅近,只看眼前,不知道他的行为对于后世的影响。我们要为整个社会、国家,乃至于整个世界来设想,于后世的历史来观察,这样你的看法就完全不相同了,你就会知道孔夫子的看法是正确的。所以善恶不能只看眼前现行,要晓得它对历史、对后世久远以后的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

现行虽善。而其流足以害人。则似善而实非也。

现前表面上看是善,实际上不善。在一个人是善,在一时是善;在一个社会是不善,在后世是不善。所以佛法里面讲善恶就不讲‘现行’。今世善不是真善;后世善、生生世世都善,佛说这是善。现在是善,来世不善,后世不善,要到三途地狱去,这不是善;这一世善,来世善,后世更善,这才叫做真善。

现行虽不善。而其流足以济人。则非善而实是也。然此就一节论之耳。他如非义之义。非礼之礼。非信之信。非慈之慈。皆当决择。

像子路接受人家的牛,好像是不善;‘而其流足以济人,则非善而实是也’,这是真善。‘然此就一节论之耳’,这是就一桩事情来说明,什么叫“是”,什么叫“非”。

‘他如非义之义、非礼之礼、非信之信、非慈之慈,皆当决择’。什么叫“道义”?什么是“礼敬”?什么是“信用”?什么是“慈悲”?这里都有“是”有“非”,如果不能辨别,往往自以为行善,其实造了大恶。讲修福,没有智慧的人怎么修福?真的要有福、要有慧;没有福慧,想修福也修不到福。

何谓偏正。昔吕文懿公初辞相位。归故里。海内仰之。如泰山北斗。有一乡人。醉而詈之。吕公不动。谓其仆曰。醉者勿与较也。闭门谢之。逾年。其人犯死刑入狱。吕公始悔之曰。使当时稍与计较。送公家责治。可以小惩而大戒。吾当时只欲存心于厚。不谓养成其恶。以至于此。此以善心而行恶事者也。

吕文懿公告老返乡,就是现在讲的退休。古代的制度,宰相就相当于现代的行政院长。虽然退休,他的德望功勋为世人所敬仰。‘泰山北斗’,比喻高。

‘有一乡人,醉而詈之。吕公不动,谓其仆曰:醉者勿与较也,闭门谢之’,同乡有一个人,喝醉了酒,牢骚满腹,遇到吕先生就骂他。吕先生做过宰相,度量大,有涵养,不跟他计较。跟他的佣人说:“他醉了,不要跟他计较。”闭门谢之,也不在意。

‘逾年,其人犯死刑入狱’,过了一年,听说这个人犯了重罪,判死刑入狱了。

‘吕公始悔之曰’,吕老先生才后悔,上一次遭遇的事情处置错了!说:‘使当时稍与计较,送公家责治,可以小惩而大戒’,当时如果跟他计较,捉他去监牢关几天,使他警戒收敛一点,可能不致于犯今日之死罪。

‘吾当时只欲存心于厚,不谓养成其恶,以至于此。此以善心而行恶事者也’,这种例子太多了——善心造了大恶。尤其是现代一些年轻的父母,对待儿女溺爱;到儿女长成了,不孝顺父母、为非作歹,才晓得自己大错特错!小孩就是要从小教起——少成若天性。小时候如果不严加管教,长大了就没法子教了;必然是背叛父母,父母对他稍微有点不好,他就不满意。这还得了!

从前中国古老的刑罚里有一条叫“亲权处分”——是父母说我这儿子不孝,你把我的儿子判死刑,杀了他!法官马上判,什么都不要审了!“亲权”是第一等处分。所以从前儿女怕父母;父母若告状,法官不审就定案了。父母说给他坐三年牢,马上就批准。为什么?那是“父母之命”,没话讲的,不必审,大家认为这是绝对正确的。那个做父母的不爱儿女呢?父母不爱你,你在社会上就不能做人了,社会自然也不要你了。“亲权处分”好像在民国二十几年还有,以后废除掉了。有这一条法律,的确儿子不敢不孝,不孝,国家法律要治罪的;而且还没有办法请律师,都不能请的——亲权没有辩护的。这是真正值得我们去反省深思的。

又有以恶心而行善事者。如某家大富。值岁荒。穷民白昼抢粟于市。告之县。县不理。穷民愈肆。遂私执而困辱之。众始定。不然几乱矣。

遇到荒年收成不好,‘穷民白昼抢粟于市’,‘粟’就是粮食,贫民到处去抢劫。

‘告之县,县不理’,到县政府告状,县政府怕群众暴乱,不敢阻拦。

‘穷民愈肆’,抢劫的风气愈来愈盛,县官也管不了。怎么办呢?

‘遂私执而困辱之,众始定’,他自己把这些抢劫的人抓来,私自用刑,把事情平定了。如果事情不平定?‘不然几乱矣’,几乎地方就发生动乱,就不能收拾。这是以恶心、恶行,对社会做了一桩好事。

故善者为正。恶者为偏。人皆知之。其以善心而行恶事者。正中偏也。以恶心而行善事者。偏中正也。不可不知也。

什么叫‘正’?什么叫‘偏’?‘人皆知之,其以善心而行恶事者,正中偏也’,善心是‘正’,恶事是‘偏’。像前面所说的吕老先生,就是以善心做了一件恶事;这就是‘正中偏’。

‘以恶心而行善事者,偏中正也。不可不知也’,但是善恶的标准都要从对社会、对世道人心之影响而论断的。如果说他们来抢我家的粮食,县官也不管;我家里佣人多,我们组织起来反抗,把暴民制止,用刑罚加诸于他——这是私刑,这不是一件好事;但是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财产,他做了一桩什么善事呢?对社会安定帮助很大——使暴民不至于为害地方,引起整个社会的动荡不安。这是为了私心替大众做了一桩好的事情,这个是‘偏中正’。

何谓半满。易曰。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书曰。商罪贯盈。

这是古圣先贤的教训,后人尊称为经。这个教训是真理——超越时间、超越空间。“积善成名,积恶灭身”,绝对真实正确。

如贮物于器。勤而积之。则满。懈而不积。则不满。此一说也。

比喻有一个器皿,我们要想在里面存满——存久就满了;如果不存,它不会满的。这就是要知道积善的重要,而不可积恶以自取灭亡!

昔有某氏女入寺。欲施而无财。止有钱二文。捐而与之。主席者亲为忏悔。及后入宫富贵。携数千金入寺舍之。主僧惟令其徒回向而已。因问曰。吾前施钱二文。师亲为忏悔。今施数千金。而师不回向。何也。曰。前者物虽薄。而施心甚真。非老僧亲忏。不足报德。今物虽厚。而施心不若前日之切。令人代忏足矣。此千金为半。而二文为满也。

这是佛门的公案。从前有一位女居士到佛寺里想布施,但没有钱。‘止有钱二文,捐而与之’,只有两文钱(从前两文钱是很少很少),她拿去捐在佛寺里做功德。‘主席者亲为忏悔’,‘主席’就是佛寺的方丈,因她心诚,亲自给她忏悔,给她祝福。

‘及后入宫富贵’,没想到这个女子的命还不错,以后进入到宫廷里面,做了皇帝的妃子——这富贵了。

‘携数千金入寺舍之’,带了黄金千镒到寺院来做佛事。

‘主僧惟令其徒回向而已’,主持老和尚没有亲自给她回向,只叫他的徒弟给她拜忏消灾回向。

‘因问曰:吾前施钱二文,师亲为忏悔;今施数千金,而师不回向,何也?’老和尚很有道德;不像现在,我们看到许多不如法的事情。从前有道德的人不论施财多少,但看修福的人心是否真诚。如果是真心修福,再少的钱都要亲自给他主持;如果心地不是很虔诚,则用不着老和尚亲自去操心。这老和尚就告诉她,‘曰:前者物虽薄,而施心甚真’,从前你虽只施两文钱,但是你的心真诚,‘非老僧亲忏,不足报德’。今日你得到富贵,施金虽多,而施心不切。这是她从前心真,真诚地在三宝里修福,这是舍一得万报,她真的得到了。老和尚亲自给她修忏悔。

现在她已经富贵了,但对于佛法上那种虔诚的心,被富贵荣华淹没了,退转了。‘今物虽厚,而施心不若前日之切,令人代忏足矣!’我派徒弟代表我替你忏悔就够了!其实老和尚这个举止就是唤醒她,真正是大慈大悲——机会教育,教她真正回头。这个人是个可救之人,不是不可救。

‘此千金为半,而二文为满也’,从前施二文,她的福报是圆满的;现在布施千金,得到的福报是一半——不圆满。所以诸位同修要知道,我们修福,念念圆满,确实不在乎施钱多,不在乎做得多;心真切,尽心尽力就是念念圆满。

所以回向必讲三处——就是真心显露。我今天修行:第一、回向实际。实际是求明心见性,求恢复自己本来面目。第二、回向菩提。菩提是求觉而不迷,真实明了宇宙的真相。第三、回向众生。愿三宝加被,尽心尽力,协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不为自己。果然存这个心,用这个心,则念念功德圆满。如果有丝毫自私自利,求名闻利养,这里说得好听——得一半功德;其实,不但一点功德得不到,就像刚刚我跟诸位说的——造了一身罪业。所以看问题绝对不能只看表层,要有深远的眼光;你要看得细,看得远,看得大。这里只是举一个例子。

钟离授丹于吕祖。点铁为金。可以济世。吕问曰。终变否。曰。五百年后,当复本质。吕曰。如此。则害五百年后人矣。吾不愿为也。

这是中国人尊敬的“八仙”。吕洞宾是其中一位,唐朝钟离权也是一位。吕洞宾当年跟钟离权学点铁成金术,钟离权告诉他:‘点铁为金,可以济世。’有些贫困人,你“点铁成金”可以帮助他发财,帮助他富有,解决他的贫困。

‘吕问曰:终变否?’吕洞宾问:“此金以后会不会变为铁?”钟离权告诉他:‘五百年后,当复本质。’五百年后金才会变成铁。吕祖说:‘如此,则害五百年后人矣!吾不愿为也。’虽然利益现在的人,但害了后人,这个事情做不得!我们看看现代的人,现前只要得到便宜,他怎会想到后来会害人?由此可知,世道人心是怎样的变化。

曰修仙要积三千功行。汝此一言。三千功行已满矣。此又一说也。

道教讲:“修神仙要积三千功德。”就是说要做三千桩好事,才有资格修道。‘授丹’就是传道给他。他的条件比佛法的条件宽得多了!佛法的条件比这个要严,佛法是清净心才能入道,才能成为一个法器;道家的条件是修三千善,他不是讲清净心,是讲善心,是真正的善心,才有资格传道给你。所以他的条件是善心、善人;佛法的条件是清净心——比善还要难修。

他这样的存心,三千功德圆满了。他不害一切众生,实在讲超越了三千善行,一念就圆满了。像了凡居士做的减租一事,他这一念,一万条善事就圆满了。这是在心地上修。

又为善而心不着善。则随所成就。皆得圆满。心着于善。虽终身勤励。止于半善而已。譬如以财济人。内不见己。外不见人。中不见所施之物。是谓三轮体空。是谓一心清净。则斗粟可以种无涯之福。一文可以消千劫之罪。

尽心尽力就是‘圆满’,心与力都没有尽,还留一部分,这个善是‘半善’。所以积功累德一定要尽心尽力。世间人不了解事实真相,对于圣教怀疑,就是烦恼里“贪、瞋、痴、慢、疑”的“疑”。你说的,我们听了也信;叫我们修善、布施,总是要留一点,总是不能全心全力的布施。想到若是全都布施了,明天生活怎么办?这是心里面有“疑”,不能果断,无有智慧。所修的善都是半善,都不是满分的善。所以往往修善得不到好的果报,也不能立刻得到果报。你要晓得原因在那里?

如果你真正肯修,对于圣教完全明了、信从,一点也不怀疑。(但是世间人讲你傻!你迷信!我们有时想想,也讲的似有道理,因而善心不敢发、善事不敢为,你的善心已为邪见所转了。)果然相信,果然肯做,果报是显著的,不只像《了凡四训》所说的,是真实不可思议!读了这本书,你决定要深信,你要有胆量承当。只要真心去做。舍一何只得万报?一点都不错。如果贪着“舍一得万报”才发心,那不是真心;虽然舍尽了,当然还是可以得到——得到的是“半”,不是“满”。

舍财决定得财富,舍法决定得智慧,无畏布施决定得健康长寿。因缘果报是真理——天经地义。真心去做,不求富贵、不求财富、也不求聪明智慧、也不求健康长寿——什么都不求,你得到的必定是样样都圆满。这多自在!有求的心还是能得到,得到的不圆满。为什么呢?因为你一无所求,你的心纯真,你行的善称性;性德流露,果报不可思议,其受用就是西方极乐世界、华藏世界。诸佛净土,皆从性德流露出来;有一念希求,不称性了,你所得的功名富贵、健康长寿是修来的——修得的会失掉,是有限的、有范围、有大小、有长短的,是享受得尽的。

唯有性德,它跟真如本性一样——不生不灭、无有穷尽,这才叫真正自在。要不是一个大福大智的人,谁肯把自己的利益舍得干干净净?没有人愿意这样做的。所以真正的大福,唯有诸佛菩萨在修;二乘人都不能修,二乘人怕麻烦。譬如度众生,我好心去帮助他,他不接受,还要毁谤侮辱,算了!不度他!这就不行了,这就不圆满了;菩萨则不然,他知道众生的烦恼习气,种种忤逆,菩萨也不在意,还是很耐心很慈悲的去度他。所以菩萨用心跟阿罗汉、辟支佛不一样。阿罗汉、辟支佛还是用意识心;佛菩萨是用真心。你要求真正的富贵,其实富贵不是求来的,本性里本来具足。诸佛教人无非是开发自性真实富贵,就是明心见性。

所以佛弟子的修学目标,其中一个就是回向实际,开发自性。自性里什么都具足,我不向外求,只求开发自性。自性里有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宝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宝库,都是世出世间最富有的,可惜自己不晓得;唯有最聪明的、最富有的佛陀,教我们开发自性。因此佛的恩德就无比了,佛的恩德第一大!这些真实的道理、事实的真相,我们一定要知道。

用真心,确实‘斗粟可以种无涯之福’,‘粟’是粮食,‘斗粟’是一斗粮食,可以造没有边际的福。因为它称性。

‘一文可以消千劫之罪’,以一文钱供养三宝,能消千劫之罪。《楞严经》上说得很好,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表面很像佛教,实际里面所作所为是妖魔鬼怪。我们今天要想种福、修德,到那里去种?万一这寺院是妖魔鬼怪,我们不但福没种上,可能还要作恶!诸位要晓得,佛法讲的是“心地法门”。如果你是真心来拜佛,这个佛就是阿弥陀佛,就是释迦牟尼佛,是自己真诚心的感应。我的心正,纵然是邪魔外道的庙我去拜,也正——也是佛菩萨,也是正神;我心不正,虽然是正法道场,我去拜,所感应的也是妖邪。

若说末法时期没有地方好修行,那就错了!真正道场是在心地。《维摩诘经》上讲“直心是道场”、“清净心是道场”、“慈悲心是道场”;道场在心里。我心有道,我到那里都是道场;我的心正,到什么地方都是正法;这才叫“境随心转”,外面境界都随我心转变。诸位同修果能明白这个道理,认真修学,大家都修,则社会有福,国家有福了。

倘此心未忘。虽黄金万镒。福不满也。此又一说也。

‘未忘’,就是没有把这些妄想杂念除掉;纵然是‘黄金万镒’拿来布施,所得的福都不是圆满的。这是讲“半满”。

何谓大小。昔卫仲达为馆职。被摄至冥司。主者命吏呈善恶二录。比至。则恶录盈庭。其善录一轴。仅如筯而已。索秤称之。则盈庭者反轻。而如筯者反重。仲达曰。某年未四十。安得过恶如是多乎。曰。一念不正即是。不待犯也。

福善有大有小。古人有个故事,从前‘卫仲达为馆职’,‘馆职’——一种是教书的先生,一种是服务于政府机关,如翰林院类者。‘被摄至冥司’,有一天他被小鬼抓去见阎罗王,阎罗王就审判他,叫判官把他的档案拿出来。

每一个人一生都有善、有恶,就有善、恶两本记录;在阎罗王、鬼王那里都有档案,故了凡先生教我们要发“敬畏之心”。档案拿来之后,看到记录恶的不只一本,搬了一大堆出来,都是他造恶的记录。作善的记录‘如筯’。他一生做的善就只有一卷;所造的恶有几十本之多。把他造的恶和善秤一秤,看那个重?结果所造的恶还不重;恶是很多,可能是没有大恶。就好像记过一样,小过记了很多,没什么大过失;所以一个大善就抵‘盈庭’之小恶。这一秤,阎罗王也欢喜了,这个人毕竟还是一个善人。

所以仲达就问了,他说:“我年未四十,这一生怎么会造这么多的恶业过失?”阎罗王就告诉他,‘一念不正’就是恶,不是说做了恶事,那才叫恶。一个念头恶,鬼神就给你记一笔。虽然这一生作的恶不多,但恶念很多;还好他有造一大善业。

因问轴中所书何事。曰朝廷常兴大工。修三山石桥。君上疏谏之。此疏稿也。仲达曰。某虽言。朝廷不从。于事无补。而能有如是之力。曰。朝廷虽不从。君之一念。已在万民。向使听从。善力更大矣。故志在天下国家。则善虽少而大。苟在一身。虽多亦小。

这一卷善的内容是‘朝廷常兴大工,修三山石桥,君上疏谏之,此疏稿也’,帝王想大兴土木、劳民伤财;他看这是没有必要的,就建议皇帝不要做劳民伤财的事。皇帝没有理会他,还是照做。这一卷就是他上疏的文稿。

‘仲达曰:某虽言,朝廷不从,于事无补,而能有如是之力’,我虽然建议,没有用处,于事无补,朝廷还是照做了。‘曰’,鬼王说:‘朝廷虽不从,君之一念,已在万民’,可见善恶是在念头。你当时这一念不是为自己,是真正爱护老百姓,你发的这一念在万民,多少老百姓得利益!何况兴这么大的工程,是用老百姓所纳的税,能够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对老百姓都有利。所以这一念,你想想看,影响力有多大!虽然没做,他的心是真实的,是圆满的。

所以‘向使德从,善力更大矣’,如果朝廷照你的建议去做,那你的善就更大了!虽然没做,你的善还是很大。

‘故志在天下国家,则善虽少而大;苟在一身,虽多亦小’,‘大、小’差别是在这里,就看发心是不是真实;是为天下国家,还是为自己家庭。我们明白道理之后,念经、念佛回向,常常为某一个人回向修福,希望三宝加持,让他能得利益——这是小善,利益很小。他是不是真正能得到?还不一定。如果遇到这样情形,家亲眷属有困难,或者有病痛,我们念经、念佛回向十方法界;希望一切众生没有病痛、没有苦难,都能得到平安利益,你家里的人就得真实利益。为什么?你心太大了!读《地藏经》光目女、婆罗门女为母发愿事便知。

世人常说:“我修的功德都给别人,我自己得不到,修这个做什么?”这是心量太小。在佛菩萨面前祷告,祷告了半天都不灵,原因就是心量太小了!完全是自私自利,不晓得把自己修行的功德,扩大到十方法界。功德的回向众生,犹如传灯一样;以我的灯火,点燃别人的灯火,如是光光互照,光明增盛,实无损于自己,而有大利于自己。故佛教人必应将自己修证功德回向法界众生、菩提、实际,才能显证圆满佛性。

我们中国文化的命脉,大根大本是“祠堂”、“文言文”。中国之所以成为一个文明古国,几千年来都不衰,不被灭亡,伦常才是根本。文言文不能断,文言文断了之后,中国人将来会有很大的苦难,真正是陷于永劫不复;还有“大乘佛法”。这三样能保住,不但国家民族有前途,世界也有大光明。

何谓难易。先儒谓克己须从难克处克将去。夫子论为仁。亦曰先难。

首先引古圣先贤的教训告诉我们。我们的烦恼习气很重,哪一种最重就先把它断除;最难断的能断,小的毛病就不难克服了。断恶修善要知道下手处。孔夫子论‘仁’——就是仁爱,说到‘先难’,下面举几个例子来说明。

必如江西舒翁。舍二年仅得之束修。代偿官银。而全人夫妇。

‘必’,是必定。这是一个很好的榜样——难行能行、难舍能舍。‘修’,原来是干肉;‘束’,是一束,一把没有几条。这是古代做学生每逢过年过节送给老师的一点微薄礼物。礼不能缺,以后凡是学生对老师的供养通称‘束修’,不一定都是干肉。古代教书的所在都称“私塾”,学生的人数不定,有二、三十个人就相当多了,少的只有十几个人,所以老师得到的供养相当微薄。两年的积蓄,他能拿出来,‘代偿官银,而全人夫妇’,这是很不容易做到的,江西舒老先生做到了。

与邯郸张翁。舍十年所积之钱。代完赎银。而活人妻子。

一个是舍两年的待遇,一个是能舍十年的积蓄——都是赎官银。这就是欠了公款,或者是判了刑罚坐牢,拿这个钱去赎,救济陷于苦难的一家人。

皆所谓难舍处能舍也。

因为人在世间,必须依赖财物生活,所以舍财是一桩很难的事情;尤其是把全部的财物都舍尽了,这很不容易!这就是向‘先难’处去做,就是克己。

如镇江靳翁。虽年老无子。不忍以幼女为妾。而还之邻。此难忍处能忍也。

‘镇江’,过去是江苏省会。靳老先生年老无子;在过去有置妾的习俗,再娶一个,来传宗接代,这是人伦之大事。邻居家里有一个女孩子年龄很小,送来给他做妾。因为年龄相差太悬殊了,他不忍心,再送她回家。虽然没有儿子,他也觉得无所谓,总不能耽误人家一生的幸福。这也是‘难忍处能忍’。

故天降之福亦厚。

有这样的善行,必然有善报,一定是有善果的。

凡有财有势者。其立德皆易。易而不为。是为自暴。贫贱作福皆难。难而能为。斯可贵耳。

这就是‘难、易’。明白这个道理,我们要把握修善积德的机会;机会失掉了,以后想做也没有缘分去做了。财富不能常保;人的运五年一转,一生当中有最好的五年,也有最坏的五年。好运如果是在晚年,才是真正的好运;如果五年最坏的运在晚年,此时体力衰退,困苦艰难就很可怕了。所以少壮时有福最好能舍,奉献给社会大众共同享受,舍了以后命里还有。明白这个道理,年轻体力还够,福报来时我不去享受,就把享受福报延后了;不好的我先受了,好的留到后面,后福就好了。所以一定要知道修晚年的福报。

我们学佛的人,更应该要晓得修的是什么?修的是临终时的福报。临终时什么福报呢?不生病,自己晓得什么时候走,坐着走、站着走,知道到那里去,这才是福报。世间人对此大事往往疏忽了,学佛的人应当时时刻刻提醒,有福让大家享,福报就殊胜了。那

‘有势’,就是有地位、有权势。有权——积德很容易,帮助别人往往是轻而易举的事。所以有权势的时候,不可以拿着权势去欺压别人,应当以权势多做善事,多积阴德。‘易’而不肯做是自暴自弃;贫贱修福就‘难’,没有财、没有力量,难!难而能做,那是非常之可贵。

(三)随缘尽力修十善

随缘济众。其类至繁。约言其纲。大约有十。第一与人为善。第二爱敬存心。第三成人之美。第四劝人为善。第五救人危急。第六兴建大利。第七舍财作福。第八护持正法。第九敬重尊长。第十爱惜物命。

这就是佛门里常讲的“随喜功德”——随缘随力的帮助社会大众。‘其类至繁’,随缘的功德太多太多了,略举十大类。‘约言其纲,大约有十:第一与人为善,第二爱敬存心,第三成人之美。第四劝人为善,第五救人危急,第六兴建大利,第七舍财作福,第八护持正法,第九敬重尊长,第十爱惜物命。’这十条皆是真实利益众生的好事,应当尽心尽力去做。下面一条一条来说。

何谓与人为善。昔舜在雷泽。见渔者。皆取深潭厚泽。而老弱则渔于急流浅滩之中。

‘何谓与人为善’,了凡先生举了一个例子,教导我们怎样跟大众在一起,在一个团体里面带头诱导人人修善。

‘雷泽’是地名,在现在山东省。渔猎在古时候是生活里一个重要的部分。‘深潭厚泽’,就是鱼多的地方。年老的人因为好的捕鱼地区被年轻人霸占了,没有办法跟他们争,所以就在浅水和急流处捕鱼;浅水鱼少,不容易捕得。

恻然哀之。往而渔焉。见争者。皆匿其过而不谈。见有让者。则揄扬而取法之。期年。皆以深潭厚泽相让矣。

舜看到这样的情形心里很难过。‘往而渔焉,见争者,皆匿其过而不谈。’他用的方法很巧妙,‘见有让者,则揄扬而取法之’,他有智慧、有耐心、善巧方便,参加他们一起捕鱼;实际上的目的并不是去打渔,而是想感化这一批人。见到大家相争,他不说一句话;如果当中有一两个相让的,他就很赞叹。他用这个方法——“隐恶扬善”。‘期年’,就是一年之后,‘皆以深潭厚泽相让矣’。一年之后没有相争的,只有相让的,果然真的被他感化了。

我们现代的社会,宣扬恶事、恶行,只要有一点违背风俗道德或者是法律的,报章杂志就大肆宣扬。说善的很少,说恶的很多,这种做法,社会上必然是善人少,恶人多。你行善,有谁知道?不但不能激励人修善,反而诱导他人去造恶。

我们看古圣先贤——作恶,不要说他,让他自己慢慢去反省、去觉悟,这才是正确的。人都有天良,只是一时为利欲蒙蔽而已;只要有善巧方便去帮助他,没有不觉悟的。舜王用这种方法,把这一群捕渔的人感化了。看下文就知道圣贤的用心。

夫以舜之明哲。岂不能出一言教众人哉。乃不以言教。而以身转之。此良工苦心也。

舜王不是说一篇大道理,劝劝这些人;他用的是身教,自己作榜样来劝别人。虽然时间长一点,但是效果会相当的深远,因为言教不如身教!此正是他明哲处。

吾辈处末世。勿以己之长而盖人。勿以己之善而形人。勿以己之多能而困人。收敛才智。若无若虚。见人过失。且涵容而掩覆之。

‘末世’,就是佛法的末法时期。‘勿以己之长而盖人,勿以己之善而形人’,勿以己之多能而困人’,这是要痛戒的。自己有长处,要用长处去欺压别人,就是世间人讲的“值得骄傲”这句话。能够‘收敛才智,若无若虚;见人过失,且涵容而掩覆之’,才是真正的修养。自己有才智要藏一点、收敛一点,不要太露锋芒。古德常说:“大智若愚。”凡是露锋芒的,纵有才智,也没有多大作为。一个真正有大作为的人,他绝对不像一般人显示的那样浅薄,必然是浑厚老成。我们用包涵的态度对人——隐人之恶,扬人之善,才是真实持戒修福之人。

一则令其可改。一则令其有所顾忌而不敢纵。见人有微长可取。小善可录。翻然舍己而从之。且为艳称而广述之。

‘纵’,是放纵。能够收到这样好的效果(人人不敢放纵),大舜的所作所为就是很好的证明。‘见人有微长可取’,‘微长’就是小善。‘小善可录,翻然舍己而从之,且为艳称而广述之’,人家有善行,我们随喜,而且加以赞扬。

过去我初见李老师时,他曾教导我:“不要说人家的过失。”隐恶,这句话我懂。他又说:“不要赞叹别人。”我不明白,心里就很疑惑。说人家的短处,这是不好的事情;赞叹别人是好事,为什么不可以赞叹别人呢?后来李老师解释说:“赞叹别人比说人家的过失、害处还要大。”怎么会有害?他说:“赞叹别人要有智慧,没有智慧的赞叹反而会害人的。人家有一点小小的能力,你就拼命去赞叹他,过分的赞叹,使那个人听到之后得意忘形,认为自己很了不起,就不会再有进步了。不进则退,岂不是你害了人?”我想想,的确有道理。

哪一种人我们应该赞叹?佛门里常讲的“八风吹不动”,这样的人你应该特别去赞叹他,因为他不受你的害。你赞叹他,他如如不动;愈赞叹,他愈谦虚,愈觉得自己努力不够,这种人应该加以赞叹。所以我们要小心谨慎,不能够以善心做了坏事。从这一段来看,我们才真正体会到舜王用心之苦;他用一年的时间,把这地方坏的习俗转移过来。

凡日用间。发一言。行一事。全不为自己起念。全是为物立则。此大人天下为公之度也。

‘则’,就是榜样,就是原则。都是为社会、为地方、为大众作一个榜样。

‘此大人天下为公之度也’,什么人才叫‘大人’?天下为公才叫‘大人’;念念都是为自己的叫做“小人”。所以小人为私,大人为公。佛菩萨称之为‘大人’,你看看《八大人觉经》——菩萨八种大觉;‘大人’就是佛菩萨。这一节说的就是菩萨道、菩萨行。

何谓爱敬存心。君子与小人。就形迹观。常易相混。

‘形迹’,就是外表。君子和小人,如果只从外表上来看——常常会搞错、常常会相混,实在不容易分辨。

惟一点存心处。则善恶悬绝。判然如黑白之相反。

若从心地上来看,小人和君子就截然不同了。

故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

儒家讲“君子贤圣”,佛门里讲“诸佛菩萨”,他们与一切凡夫所不同的,就是‘存心’;形迹很难区别,所以往往我们把圣人看错了!在佛门里,像过去浙江天台山出现寒山、拾得、丰干。《天台山志》上记载,在当时一般人看这三个人疯疯癫癫的,认为他们有神经病,不正常,没人理会他们!所以形迹上怎么看得出来呢?丰干是在碓房里舂米的,就是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在黄梅的那一份工作。丰干是阿弥陀佛的化身,阿弥陀佛在厨房舂米来供养大家;寒山、拾得是等觉菩萨——文殊、普贤化身的,在厨房里烧火;都是在厨房里打杂的,做这种苦事。打赤脚,穿得破破烂烂,疯疯癫癫的,所以没人瞧得起他们。在形迹上,肉眼凡夫确实很难判别,实际上他们三个人是圣人应化——这是丰干说出来的。

当时有一位地方官吏闾太守,于上任的路上,母亲生了病,他很着急,请了很多医生都没能治好。丰干经过那里去找他说:“你家里有个病人,我有方法把他治好。”治好之后,太守对他非常感谢。看他是出家人,请问他在那一个宝刹?

他说:“我在天台山。”

闾太守就向丰干请教:“你们的宝刹,有没有圣贤人住在那里?”

丰干说:“有文殊、普贤两位菩萨在。”

太守说:“我要怎么样去亲近?”

丰干说:“一个叫寒山,一个叫拾得。”

太守上任没几天就去朝山,参拜这两位大菩萨。结果他们是在厨房打杂的,疯疯癫癫的;可是太守一见到就顶礼膜拜。两个人根本不理,转头就跑。太守派人去追,看看他们到那去了?结果看到他们跑到山边,两座山就打开了,两个人一直退到里面,山就合起来,两个人都不见了。最后他们还说:“弥陀饶舌。”于是太守等人才晓得丰干原来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多事,把他们两个身分说出来了——三位是圣人。在寺院里每半月诵戒,是很重要的法事,寒山、拾得时常在门口讥笑,所以寺院里的人都不喜欢他们。到最后才晓得是佛菩萨化身应现在此地,这个时候大众才生惭愧心,原来阿弥陀佛、文殊、普贤每天都来侍候他们的饮食。这是佛菩萨跟常人‘存心’不相同处。

君子所存之心。只是爱人敬人之心。盖人有亲疏贵贱。有智愚贤不肖。万品不齐。皆吾同胞。皆吾一体。孰非当敬爱者。

普贤十大愿王,第一愿就是礼敬诸佛。‘盖人有亲疏贵贱,有智愚贤不肖。万品不齐,皆吾同胞,皆吾一体,孰非当敬爱者?’这是从“理”上来观察;“事”上确实有亲、疏、贵、贱,有智、愚、贤、不肖,但都是我们的‘同胞’。

所以明白这个道理,这个事实真相,才晓得真正是‘皆吾同胞,皆吾一体’。佛说“尽虚空、遍法界就是一个自己”。所以佛的慈悲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就是这样建立的。哪一个不应该礼敬,不应该爱护呢?人人都应该敬爱,事事物物我们都应该要敬爱。

爱敬众人。即是爱敬圣贤。能通众人之志。即是通圣贤之志。

从前读书明理的人“敬圣敬贤”,跟我们现代工商社会贪、瞋、痴、慢不断增长的人“敬圣敬贤”,在思想、心态上不一样。从前人敬圣敬贤,是因为圣贤是我们的模范,取“见贤思齐”的意思;现代人敬佛、敬菩萨、敬鬼神,是希望佛菩萨、鬼神多让他赚一点钱,其目的在此。‘通圣贤之志’,圣贤之志就是为众生造福。哪一个人不希望得到安和乐利?中国人常讲的五福——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福,希望自己长寿、富贵、健康、幸福,这是世间人的希望。但是这些都是善因善果;希望得好的果报,但是忘了好的果报是要好因缘才结得的。若不修好因,不结善缘;希求好的果报,是决定不能得到的。圣贤人希望每一个人都得到殊胜的果报,所以圣人之志就是群众之心。只是圣人有智慧,群众迷惑颠倒,所以圣人教导大众修善积德,才能使人人皆得到好的果报。

修善积德从‘爱敬’开始。先学爱人、敬人,爱物、敬物,爱事、敬事,对于人、物、事要真正‘爱敬’。所以十大愿王里的菩萨修行原则,第一条就是“礼敬诸佛”。我们读《礼记》,第一句话“曲礼曰:毋不敬。”就是教“敬”,“毋不敬”就是一切恭敬。要从这里下手。

何者。圣贤之志。本欲斯世斯人。各得其所。吾合爱合敬。而安一世之人。即是为圣贤而安之也。

圣贤、佛菩萨只有一个想法、一个心愿,就是教导一切众生‘各得其所’。聪明杰出的人,诱导他成佛作祖;没有这个大志,他希望得到什么,都祝福他、帮助他能够如愿,这是圣贤之志。所以要心存爱敬。

何谓成人之美。玉之在石。抵掷则瓦砾。追琢则圭璋。

‘成’,是成就。别人有好事,我们要帮他成就,这也是性德。

‘玉之在石,抵掷则瓦砾,追琢则圭璋’,这是举一个比喻。‘玉’是石头里面最精最美的,加以琢磨就变成玉器;‘圭璋’,是古时候的信物。在古代——尤其是上古,玉做成“璧”,璧是圆形的,中间有个孔;“圭”是手上拿的。当时的用途,就像我们现在记事用的记事本子,是作备忘之用。“圭”大,“璋”比较小。这些玉器在故宫里可以看到,有商周的、秦汉的,历史的价值都非常高。

故凡见人行一善事。或其人志可取而资可进。皆须诱掖而成就之。或为之奖借。或为之维持。

我们今天所讲的“培育人才”。看到这个人心地很善良、很忠厚,或者志向纯正可取;‘资’,是资助,我们应当要帮助他、成全他。‘皆须诱掖而成就之’,就是要诱导他、要成就他、教养他、培训他。《华严经五十三参》是很好的榜样,你看善财童子自己以学生身分去参访善知识,他是我们的前辈,是我们的长者。纵然年岁很轻,他的道德、学问是我们所尊敬的,我们应当跟他学习。他见到善知识先是礼敬,善知识一定会问他,你从那里来的?你到这里来做什么?你有什么需求?五十三位善知识,所问与善财对答完全相同。所以这句话给我们的印象非常之深刻,前后重复了数十遍。第一句是:“我已经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立志要成就无上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无上正等正觉),但是我不晓得怎样修持?怎样存心?所以到这里来请教。”发心就是此地讲的“立志”。志可取,又好学,我们遇到了一定要尽心尽力帮助他。所以有志向、有目标、不论世间、出世间都是有前途、有成就;遇到这样的人,就是俗话常讲的“遇英才而育之”。你真正遇到这样的材料,就要设法去帮助他、成全他!

‘或为之奖借’,‘奖’,是奖励。‘或为之维持’,‘维持’,就是在他有困难的时候帮助他,使他能安心于学业和道业。

或为白其诬而分其谤。务使之成立而后已。

世出世间贤者在修行过程中免不了遭嫉妒、毁谤,往往会给他带来困惑;有时候足以教他退心,那就很可惜了!这时我们要替他分忧。‘诬’,是诬蔑冤枉。要帮他洗刷冤情,成就他,以‘务使之成立而后已’为目标;如此成全人便是大学问、大智慧、大福德之相。这个人将来在社会上建功立业,是帮忙照顾他的人给他的;他将来有多少的功德,照顾他、帮助他的人也是跟他同等的。中国古代,“荐贤受上赏”——你替国家推荐一位贤人,国家对你的奖赏是最高的。为什么?这位贤人为国家建功,替国家服务,为老百姓造福,都是因你推荐的,等于就是你造的。所以在过去中国社会,确实是举贤能、举贤良、举孝廉;把人才发掘出来,推荐给朝廷、推荐给国家。

好人为什么还有人找麻烦?俗话常说“好事多磨”,多魔障!你作恶——魔就喜欢作恶,他不但不会障碍你,还会帮助你;你做好事,恰恰跟他相反,他看了不顺眼,所以来找麻烦。一方面是魔来找麻烦,二方面是自己生生世世的冤家债主,看到你修行,将来你超越六道轮回——过去世你欠他的命没有还,欠他的债也没有还,怎么可以跑掉呢?他不甘心!不甘心就要来障碍你,所以菩提道上魔难重重。

无始劫以来自己所造无边的业障,要怎样免除这些业障呢?我们每天将所做的功课回向冤亲债主,把所修学的功德都分享给他们。诸位要知道,全给他们就是自己圆满的功德!我们要什么?什么也不要。不发这样的愿心,你想在菩提道上没有障碍,相当不容易!所以发这个愿心,最好能依照《金刚经》的理论方法,要真正依教奉行,真实的去做。

大抵人各恶其非类。

一般人,跟他同类的就喜欢。学佛的同修彼此见到特别亲切,对于不学佛的人就有距离、有界限。尤其是在家庭中,父母没学佛,兄弟姊妹没学佛;你吃素,他们不吃素,这一家人就闹得鸡犬不宁。这是我们的错,自己要深深反省。最大的错在那里?家里的人为什么反对你学佛?因为看到你的同修道友到家中来,亲密超过了家人,你喜欢同道比喜欢母亲超过多了!母亲一看,她心里当然不舒服——嫉妒。你要以爱护同道的心去爱护你的家人,家人就不会有反对的。所以往往学佛搞得家庭不和,自己都不知道反省,不晓得原因出在那里;我们在旁边明眼观察,看得清清楚楚。问题出在那里?实在应当反省,一反省就找出来了。我们的同修到家里来,对我们的父母尤其要更尊敬、更孝顺,那你的家人也更快乐了。不但不反对,还觉得学佛好,学佛都不错,鼓励你的亲戚朋友都去学佛了。所以家庭里面亲属之间,不能用“言教”;要学舜王,要用“身教”,做出来给家人看。他们看到确实是好,自然就会给你宣传。

乡人之善者少。不善者多。善人在俗。亦难自立。

善人是一类,不善的人是一类。不善的人多,势大;善人少,势力孤单。‘善人在俗,亦难自立’,善人要做好事不容易,恶的势力很大,决定造成了障碍。佛门中自从释迦牟尼佛示现,代代都不免有这种情形。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得法之后,明心见性了,还在猎人队里躲藏十五年。为什么?嫉妒、障碍。所以‘善人在俗’,有些一生遇不到机缘,只好“独善其身”。如果要教善人能“兼善天下”,我们有智慧、有福德的人,一定要帮助他。

且豪杰铮铮。不甚修形迹。多易指摘。故善事常易败。而善人常得谤。惟仁人长者。匡直而辅翼之。其功德最宏。

‘铮铮’,就是响亮的意思。‘豪杰’,是指他的聪明、智慧、才干超过别人。

在地方上大家都知道他,我们现代人讲的“知名度”很高——这些人有专长、有才干。但他生活马虎、随便,不太讲求,不拘小节,有时就容易得罪人。我们也要知道,学佛,对佛一定要恭敬,对三宝要恭敬;但是有一些小节也不要过分的重视,太重视会影响你的修行。恭敬心是应当有,但是看到别人无礼,我们也不要挂在心上,修行要抓到真正的纲领;真正的纲领是“心净则土净”,二六时中只有一句阿弥陀佛,其他的都不重要!

年纪大、体力衰,诵经就不一定要跪着,不需要拘执形式;求心里与阿弥陀佛不相舍离,才是重要!喜欢怎么念就怎么念,喜欢跪着、坐着、捧着经走着念都可以,行、住、坐、卧四威仪中功夫不间断。可以躺着听(放录音带)——体力不够,躺在床上安安静静的听。躺在床上听念佛、听念经,功德都是相等的。躺着不可以出声念,会伤气、伤身体。

大乘佛法是开放的,的确是自由自在,没有拘束的。所有一切规矩仪式,是做什么用呢?是唱戏表演做给别人看的——身教,启发别人的恭敬心,启发别人的道念,为大众作一个好样子,用意在此。

小乘着重在形式上,大乘人往往就没有拘束了。大乘佛法论“心”不论事,小乘法是论“事”不论心。英雄豪杰他们不拘小节,往往容易得罪人,容易招惹是非,所以‘善事常易败’好事多磨;好人常常容易遭受人的毁谤,遭受别人的指责,在这时候,仁人长者,有智慧、有福德的人,应当帮助他,排除他的困难,使他将来在社会上有成就,这个功德是最大的。因为不只是他个人的成就,是他替社会、替国家造福,为一切众生造福,这个功德就大了!

由此可知,如果在佛门里面,我们能够培养一位法师,功德之大,很多人不晓得。以为修个庙,出多少钱,做多少好事的功德最大。其实那个大是有限的,不见得是真正大,有些是善心却做了恶事;唯有培养人才,这个功德才是真大!唯有人才才能续佛慧命,使佛法绵延不绝。

佛法的人才最为困难!他的志一定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他的心清净平等、大公无私——这是佛门的人才必须具备的条件。如果发现有这样的人才,我们要尽心尽力去扶助他。他将来成就了,所度化的众生,对于佛教所有一切贡献,帮助他的人功德和他一样大。

我们这一代弘法的人才为什么这么少?当然发心大小、品质都有问题。真正发道心的人不多,外缘又不好。特别是在家的二众弟子都捧老和尚,锦上添花!初学的人出来讲经都不来听,学生的信心完全失掉了;还是去学敲打唱念,做佛事赶经忏吧!这是我们在家弟子在外缘上没有尽到责任。所以今天凡是年轻人发心出来讲经——讲得纯正,我们要听;讲得不纯正,我们不听。让他自己去反省、去改正,改好我们再去听,鼓励他弘扬正法。这样才能奖励年轻人,鼓励他们发道心,给他环境来培养他,这个功德无量无边,这是真正的续佛慧命。

何谓劝人为善。生为人类。孰无良心。世路役役。最易没溺。凡与人相处。当方便提撕。开其迷惑。譬犹长夜大梦。而令之一觉。譬犹久陷烦恼。而拔之清凉。为惠最溥。

人没有不向善的;再恶的人,他口里也说要修善、要行善。由此可知,善心、善行是人的天性,就是佛法里所讲的“性德”。既然善心、善行是性德自然的流露,为什么还会作恶?仔细研究,不外两个原因,第一是内里的烦恼、习气;第二是外有恶缘,人才会造恶。虽然造恶,不被良心谴责的人很少;作恶,他知道不对,会受良心的责备,可惜他没有善友提醒他、帮助他回头,于是愈迷愈深、愈陷愈重,这种情形往往有之。

了凡先生在此,也说得很清楚:‘世路役役,最易没溺。’在世间营生,为了生活、为了家庭、为了事业,都会受环境的影响;尤其是一个不良的社会风气。像现前台湾赌博风气太盛,绝对不是一个好现象。多少年轻人沉迷于此,对他本身、家庭、社会,皆是非常不利的,有识之士都能觉察。可是时势所趋,这个不好的风气,实际上会逐渐遍布到全世界。尤其是大众传播工具发达,所以受影响的面就更大了,时间也就更长了。我们遇到亲戚朋友,要能够善于开导他,尤其是这一部《了凡四训》,所说的全是真理真事。

做股票有时是很容易发财,所发的财也是命里有的;命里要是没有,即使钱财在我们手上过一过,又能得到什么呢?还是一无所有。带在身上,怕偷、怕抢;放在银行,银行里面钞票很多,去看看跟自己的有什么两样?无非是增长贪、瞋、痴、慢而已,一点好处都没有!古人讲得好,人生于世,也不过是“日食三餐,夜眠六尺”而已。与其说福报一时享尽,不如把福报慢慢的享用来得好!所以真正能如理如法的开导,使他们能觉悟过来,不作投机取巧的营生,才是正道、长远之道!

所以‘凡与人相处,当方便提撕’,佛法讲善巧方便,使对方欢喜、乐于接受,真正达到警觉的目的。‘开其迷惑’,用比喻来说,像‘长夜大梦’忽然醒觉过来了,佛门里面叫“开悟”,悟后就是“修”。又好比‘久陷烦恼’,我们能把烦恼拔除,得到清凉自在,就是“智慧”;“烦恼”就是迷惑。‘惠’,就是对别人最有利益,最大的帮助。

韩愈云。一时劝人以口。百世劝人以书。

这是讲善巧方便法。‘一时’,是当世。我们分析事理,劝导别人,令他觉悟,这是“口说”,只是有利于当世。如果我们要想劝导广大的群众,乃至于后世之人,最好的工具就是“文字”,能够保存得久远。这是劝我们把善言、善行记录下来,才能流传久远。像了凡先生这四篇文章,原先只不过是给他儿子作警惕而已,并不是要流传到后世,普遍劝导大众的。但是他的德泽,今天流传得这样广大、普遍,这是他没想到的;虽然无心,但做了大善!后世依照他的教训修学,改造命运、离苦得乐的人非常之多,都是受了凡先生之惠。了凡先生这本小册子,就是劝人为善的典型;是他一生改过自新的心得,传给他的子孙,希望他们记住,理解而效法!这是积善里面最有效、最显著、最深广的大善。实在讲这桩事我们人人可行;你说我没有文学的基础,我不能写作,其实不然。我们每天所见的,耳朵所听的,能够一天记一、两条,你能记录下来,也和这个教训相差无几。由此可知,“劝人以口,劝世以书”,不是件难事,只要真正肯发心。

较之与人为善。

这就是前面所讲的,在佛门称为“同事摄”。跟他相处在一起,以身教去影响他,像舜王在那一群打渔人中一样。

虽有形迹。然对证发药。时有奇效。不可废也。

佛教化众生用四个原则摄受众生(摄受就是感化诱导),称为“四摄法”。第一、“布施”。布施是与他结缘、与他有恩,彼此先结个善缘,说话、办事他才能相信,而喜欢参与。第二、“爱语”。爱语若是完全说他喜欢听的话,那就错了,爱语一定要善巧方便。前面中峰禅师就说过,真正爱人,打他、骂他也是善。但是在责备他的时候,要顾及他是否能承受;不能承受,过分的责备是得不到效果的。凡是责备人最好不要有第三者在场,人都顾全面子,面子下不去,他会起反感。这些都是善巧方便。第三、“利行”。我们所作所为必定于他有真正的利益。第四、“同事”。与他共同来做一桩事,以身教去感化。

佛接引一切众生,不外这四个原则,也可以说是手段。劝人为善是言教,与人为善是身教,不同的地方就在此地。

失言失人。当反吾智。

可与之言而不与之言,是‘失人’;这个人是可教之材,你不去教导他,这是‘失人’。不是这个材料,偏偏去教导他,他不能理解,不能接受,这叫‘失言’。迎宾待客,与人相处,要用智慧去观察,使我们在一生当中“不失人”也“不失言”。六祖大师在《坛经》里讲得很好,可以接受的应当给他说法,不能接受的就合掌令欢喜。

何谓救人危急。患难颠沛。人所时有。偶一遇之。当如痌瘝之在身。速为解救。或以一言伸其屈抑。或以多方济其颠连。崔子曰。惠不在大。赴人之急可也。盖仁人之言哉。

人一生当中往往会遭遇到不幸的事,尤其是在战乱,遭受颠沛流离之苦,谁都不能保证明天生活怎么样。所以我在十岁开始,家里就训练我们有能力照顾自己的生活,以防万一不幸散失——妻离子散时,还可以生活下去。还有,自己一个人在山林中要有求生的本能。

现在是太平盛世,尤其是现代的儿童,受父母的溺爱。世界会不会永远像这样安定和平下去?如果深入研究世界情势,前途实在并不乐观!这种‘患难颠沛’,如果在中年或者晚年遇到,就非常不幸。‘当如痌瘝之在身’,如果我们见到遇难的人,就像病痛在自己身上一样,所谓是“切肤之痛”,一定要伸出援手去帮助他,这就是“无畏布施”。他有苦难、有恐怖时,‘速为解救’。

或者是‘或以一言伸其屈抑’,‘抑’就是受压迫;‘屈’是冤枉。这是他的苦难,帮助他伸冤,帮助他平反。

‘或以多方济其颠连’,‘颠连’就是连续的颠沛流离。如果灾难很大,自己的力量不够,我们发起以大众的力量来救灾,来救援。崔子说:‘惠不在大,赴人之急可也。’这是仁者,是真正慈悲长者之言。恩惠不在大,要救急;救急不救贫。贫困的人要帮助他有谋生能力,应当要帮助他独立,这是最大的恩惠。

何谓兴建大利。小而一乡之内。大而一邑之中。凡有利益。最宜兴建。

‘乡’是乡村;‘邑’是城镇。小则为一乡谋幸福,大则为一县、一市谋幸福,就是现代所讲的社会福利事业。政府应该要做,每一个老百姓有力量的都应该要做——造福乡里。

‘凡有利益,最宜兴建’,只要利益一个地方的,都应该努力去做。诸位要有个观念——大家有福,自己才有福;若大家没福,只一个人有福,灾难也免不了。中国俗话说:“一家饱暖千家怨。”如果我们把自己的福分给大家享,这个社会就安定,天下太平,这是真正的福报。真正有福报是要与大众共享,这是大智慧、大福德之相。今日‘兴建大利’,无过于尽心尽力提倡推行《了凡四训》与大乘佛法的教育。

或开渠导水。或筑堤防患。或修桥梁以便行旅。或施茶饭以济饥渴。随缘劝导。协力兴修。勿避嫌疑。勿辞劳怨。

中国过去以农立国,水利灌溉是最重要的工程建设。‘或筑堤防患’,低洼的地方,筑堤防范水灾。‘或修桥梁以便行旅,或施茶饭以济饥渴。随缘劝导,协力兴修;勿避嫌疑,勿辞劳怨’,不为自己,是为公众、为地方造福,纵然有一些挫折,也不能障碍自己的善行——不为一切阻碍所挫折,善事才能真正圆满。初做事时不免有反对的意见,做成功之后大家才深受利益,才知道好处,才感激!所以眼光要远大,有智慧、有爱心、有毅力,善事才能成就。善的标准是利他——利益众生是善;自利就是不善,中峰禅师所说的善恶标准在此。

何谓舍财作福。释门万行。以布施为先。

这就是修福。‘释门万行,以布施为先’,‘释门’就是佛教,佛陀教导人修行的方法很多,所以叫‘万行’——无量无边的行门。所谓“法门无量”,“法”是方法,“门”是门径;修行的方法门径无量无边。佛陀为了教学方便,将它归纳成六大类,就是“六度”——大乘常讲“六度万行”。这六大类再要归纳,实在讲就是一个‘布施’。‘布施’有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三大类。“六度”都不出布施的范围;像持戒、忍辱可以归在“无畏布施”中;精进、禅定、般若是“法布施”。所以三种布施把佛法的修行都包括了,行门再多都不出‘布施’的范围。佛在《金刚经》中,教人应生无所住心,而行布施,是最究竟圆满的修行原则。

所以布施是修福,菩萨修的——菩萨真正在修福,六度都是修福。福里面包括智慧——慧也是福。所以“法布施”得的是聪明、智慧,也属于福;“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这当然是福;“财布施”得的是财富。中国人说“五福”:第一是福寿,有福有寿。第二是富贵,大富大贵。第三是康宁,健康快乐。第四是好德,其中就包括智慧了。第五是考终,就是好死,好死决定好生。念佛往生——我们在这一生当中,看到的、听到的,完全是真的。世间法里一生得到圆满自在——依照这本书去做,决定不错;出世间法里,依《无量寿经》就足够了。真正依照这两本书去修行,世出世间你就得大自在。所以这里劝我们修福,以‘布施’为先。

所谓布施者。只是舍之一字耳。达者内舍六根。外舍六尘。

‘布施’,就是放下、就是舍,愈舍愈自在。‘达者’,是真正明白通达的人,像那些菩萨们有真正智慧。‘内舍六根,外舍六尘’,‘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六尘’是外面境界——色、声、香、味、触、法。诸位同修想一想,这些怎么能舍得掉?所谓‘舍’,不是在事上舍,事上的肉身怎么舍得掉?肉身不要了也不能解决问题。看到这一句,我要学菩萨道——‘内舍六根’——是从心意上舍,就是内舍分别、执着;外不为尘境诱惑。金刚经云:“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如如不动是内舍六根,不取于相是外舍六尘;内外俱舍,则明心见性,见性成佛。

过去生生世世迷惑颠倒有生死,从这一生起不再造生死业了。所以智者当舍娑婆,念佛往生净土。“往生”是活着去的,不是死后去的——是活着亲见阿弥陀佛来接引,我跟他去的。如果死了以后才去,说老实话,超度还真有效!所以超度的效果是有限的,超度不能超度到西方,只能说使神识减少痛苦。

像“宝志公”是观世音菩萨化身,超度梁武帝的妃子,也只能超度到忉利天,夜摩天以上都没办法了;不可能超度到西方极乐世界。虽然每次超度都希望他“愿生西方净土中”——那只是我们的心愿,事实上他去不了,往生须要靠自己的信愿行。因此一定要趁着自己身体健康时认真修学,要认真去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

‘舍’,是从心地上舍;就是心不牵挂五欲六尘,也不牵挂自己的身体,身心都不牵挂。凡夫妄想、执着很重,身心世界都不牵挂确实是难,妄想会常常起来。净宗修行方法就是转换观念,教你牵挂阿弥陀佛!把念头一转,身心世界就舍掉了,专门去想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这才是真正的菩萨行。

一切所有。无不舍者。苟非能然。先从财上布施。

‘一切所有’,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故教人都要舍掉,心里面都不要挂念。‘苟非能然’,如果我们做不到,‘先从财上布施’。舍财不为财物所诱惑,我们的心不会被财物所转。

世人以衣食为命。故财为最重。吾从而舍之。内以破吾之悭。外以济人之急。始而勉强。终则泰然。最可以荡涤私情。祛除执吝。

佛陀教人了生死、出三界,超凡证圣,就是用此法。初舍的时候,总是有点勉强,舍了很难过,舍了之后还后悔。须是有智慧、有决心慢慢的养成施舍习惯,就自然了。每一个人修学都会经历这样的过程,到最后烦恼决定减轻,贪吝逐渐就淡了。对于一切财物受用,没有把它放在心上,心就自在了。心得自在,身也自在,性德逐渐逐渐透露出来了,就会得大自在。尤其是“因果定律”,世出世间法都不会变更的;财布施愈多,你财富也愈多。财从那里来的?连你自己都不晓得。法布施愈多,聪明智慧愈增长。所以不要吝财、不要吝法。吝财,得贫穷的果报;吝法,得愚痴的果报。不肯修无畏布施得的是病苦、短命的果报。

富贵五福都是从布施得来的,布施是因。我们要想得好的果报,就要修因;有因才有果。不肯修因妄想得果报,无有是处。

何谓护持正法。法者。万世生灵之眼目也。不有正法。何以参赞天地。何以裁成万物。何以脱尘离缚。何以经世出世。

‘正法’,就是大圣大贤以真实智慧亲证之法,如儒佛大法。‘法者,万世生灵之眼目也。不有正法,何以参赞天地?何以裁成万物?何以脱尘离缚?何以经世出世?’这是先把护持正法的重要性说出来。

‘护持正法’,在中国首先要护持孔、孟、老庄,若不在这上面打基础,佛法就没有根。袁了凡时代没有问题,那是明朝,念书人没有不读孔子书的。《四书》、《五经》、诸子百家,都有相当的基础。今天佛法衰败到这个地步,要知道原因在那里?这才是根本之根本。儒家教我们做人,人都做不好了,还能做菩萨?还能成佛?佛菩萨是建立在人道的基础上,因此《四书》纵然不能完全读,《大学》、《中庸》、《论语》是非读不可的。《大学》、《中庸》、《论语》只有整个《四书》分量的一半而已,应当要熟读,才知道怎么样做人。这是佛法的基本,根本的根本。古今注解里面好的,我们把它会集起来,普遍的来流通。我们过去印的本子是大陆上石印的本子,没有版权的,是朱熹注的《四书集注》。这是应当要提倡,要从我们自己本身去做。

所以学佛的人一定要念《四书》。实在讲,能念《四书》,能懂得中国的历史文化,爱国家、爱民族的心才能真正生得起来。现在人把国家民族忘掉了,这是教育的失策,也是教育的失败。现在只着重科技的教育,把做人的教育忘掉了。科技再发达,不知道做人的教育,古人说:“人与禽兽相去几希?”人也是动物之一,如果不知道道德、仁义,则人与禽兽差不了好多。人是一切动物里面最坏的动物,最残忍的动物;所以要救度一切众生,先要救人。人要能从恶转过来向善,一切众生都幸福了,他们才能真正各得其所,这是圣贤教化众生的目标。

‘正法’,包含儒、佛的道统,真正是万世生灵之眼目。‘不有正法,何以参赞天地?’天地有养育万法之功德。天生之,地养之;天地有养育万物之恩。人如果能明白这个道理,不但不会破坏自然生态,而且会协助自然生态,使它更为圆满,一切众生都能够各得其所,这就是‘参赞天地’。‘参’是参与,‘赞’是赞助。天地功德多大!真正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可以参与赞助天地化育。世间大圣大贤与诸佛菩萨们皆是此类。佛门讲:“若能转物,则同如来。”“转物”是转变自己的观念、自己的念头,舍私欲而能够与天地日月合其光明,参与化育,这是自行化他的真实功夫。然后全心全力的帮助一切众生——‘裁成万物’。像诸佛菩萨弘法利生,指导众生舍妄证真,真正利益众生,才是“陶铸群伦”。“群伦”是指九法界的众生;“陶”是陶冶,“铸”是铸造。能跟天地造化一样,成就一切万物,这个功德就大了!‘脱尘离缚’,这就是断烦恼、开智慧,转迷成觉。

‘经世出世’,圣贤的行为是众人的模范,圣贤的言语教训是经典,他们的言行都是超时间、超空间的;他所说的话,他的行为、思想、言论,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地区,都是绝对正确没有错误,这叫“经世圣贤事业”。佛经超越时空,三千年前释迦牟尼佛这样教导当时的人;三千年后的今天我们展开经典,觉得佛所讲的句句都有道理,应当依教奉行。尤其是净宗经典,决定一生得生净土,超越世间,这叫“出世”。佛当年在印度说法,传到中国来;中国跟印度不一样,他的言行适合印度也适合中国。现在我们把它搬到欧洲、美洲都适合,这叫‘经世出世’。

同样的,孔孟思想就是这一部《四书》,是中国文化的结晶。孔孟是两千五百年以前的人,他所讲的东西,对于国家、社会、家庭,以及个人有决定的利益。《四书》拿到外国跟外国人讲,外国人听了也都点头,也都认为是对的,这就是超越时空了。所以孔孟、老庄的思想也是超时间、超空间,是真正的经典之作、经世之学。当然,经世之学古今中外都有,但是我们仔细比较一下,最精彩的无过于孔孟、佛菩萨。

佛教里的经典,实在讲无过于《无量寿经》,这是佛法里登峰造极的一部经典。中国固有道统之精华是《四书》,所以朱子的功德也是不可思议!《四书》的内容很像《华严》。《华严》里面有理论、有方法、也有表演——就是把理论、方法做出来给人看。《四书》就是这个编法。《中庸》是理论,《大学》是方法,《论语》跟《孟子》是孔夫子与孟夫子一生所做的,就是把理论、方法应用在生活上、事业上,在处事、待人、接物上做出来给我们看。所以《论语》跟《孟子》就跟《华严》的五十三参一样,作一个榜样给我们看;理论与方法是《大学》、《中庸》两篇。所以《四书》的架构跟《华严》完全相同。朱子是一个学佛的人,佛学造诣很深,是不是受《华严经》的启示,编成这个教材就不可得知了!但是它确确实实像《华严经》。

前面一段讲的‘经世’,是为世间作一个标准,作一个典范。再说到‘出世’,实在出世间与世间并没有界限。世、出世间的差别,就在迷、悟;觉悟了就超越世间。一念迷了就是世间,一念觉就是出世间。

故凡见圣贤庙貌。经书典籍。皆当敬重而修饬之。

圣教就是圣人的教化、圣贤人的教育,以于世道人心、风俗习惯、社会的安和乐利、大众的幸福,有非常重要的关系,自古贤哲们把它比喻做“人天眼目”。我们应当如何来护持?寺院是佛陀教育的机构,学校是世法教学的场所,必须要维护。现代的学校舍弃了伦理道德的教育,今天我们才有这样大的苦难。如果还不觉悟,世界终必毁灭。

我们中国古圣先贤不是不懂科技,为什么不发展科技?就是知道科技发展到最后,世界将同归于尽。所以中国教育是发展理性、启发智慧,使接受教育的人明白伦理、知道道义;使他彻底认清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人与天地大自然间之关系,做一个顶天立地之人;我们才有幸福可言,国家、民族才有真正的前途,那才是教育。民国初年废除了读经,当时多少贤哲痛心疾首。那时所造的因,我们今天尝到了恶果;尝到恶果还不觉悟,怎么得了!这样的心态足以亡国灭种。这是我们废除读经的后果,是摧毁了正法!所以儒家、道家的道统不能维护,大乘佛法也决定不能建立。佛法在中国二千年,能发扬光大,就是建立在儒、道的基础上,今天把根挖掉了,基础挖掉了,所有一切佛法全是空谈。

古时候读书,书本不是自己的,不可以写字作记号。书本用后还要流传给后人去念,自己需要的话可以抄一本。从前印刷术不发达,得到一本书是相当的珍贵,这是教我们要珍惜、要尊重、要爱护。古书如破损,须知修补翻印流通,方不至于失传——功德最大。

至于举扬正法。上报佛恩。尤当勉励。

这一句是教我们要弘法利生,把儒、佛的教化发扬光大,普遍利益一切众生,这是真正的‘上报佛恩’。要做到这一点,有两桩事情要先做:第一、要替佛教培养弘法的人才。第二、要建立弘法的道场,使这些弘法的人才能有良好的修学环境。现代弘法人才少,与其求人,不如求己。请别人发心,人家未必肯发心;你既然请别人发心,为什么不回头来请自己发心?这比求人要方便多了。建大道场是希望多数人有机会来接触佛法、理解佛法;而现代最理想的道场,无过于电视台,把佛法送到每个家庭里面去。我们礼请很多的善知识,选择利益社会的经论,轮流来讲。佛法是建立在儒、道的基础上,应该先讲《四书》,再讲大乘佛法,才得受用,讲佛法才不是空谈。所以要想提倡佛道,要先提倡中国固有的文化道统。这就是培养人才、建立道场。

建道场是不希望诸位花那么多钱去盖个庙,庙盖好了之后,里面必然又是斗争坚固,钱花得没有意义。学了佛,有了智慧总要明了,钱财是过眼云烟!再多的钱财,只是给你看看而已。你们想一想,那一张钞票你们拿去收在家里保存?那里是自己的?自己的应该保存着,不应该给别人;一到手马上就给别人了,真是过眼云烟,所以不要把它看重!

有一位同修移民到国外,他做股票,告诉我一千万才进来,又丢掉了。我就告诉他,为什么不听《了凡四训》呢?命里没有的,丢掉再多,心里也不要烦恼。所以赚了钱也不要欢喜,丢了也不要烦恼;每天浪费光阴,才是真正可惜。把大好光阴拿来念佛,这是真正聪明有智慧的人。人要明白事理,自己努力修学,弘法利生,功德无量无边,诸佛菩萨都赞叹。

何谓敬重尊长。家之父兄。国之君长。与凡年高德高位高识高者。皆当加意奉事。在家而奉侍父母。使深爱婉容。柔声下气。习以成性。便是和气格天之本。

中国古代的小学、着重于基础教育。教“孝”、教“顺”、教“敬”、教“诚”,以这些为教学的纲目,真所谓“少成若天性”,培养圣贤人的根基。中国自古以来的社会道统,是圣贤的教学,治国也是圣贤的政治。“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若教育本质没有认识清楚,错误的观念,足以毁灭国家民族!中国过去从政的人,没有一个不念圣贤书的,纵然自己有私心,还是有范围、有准则,不敢过分的越轨,多少还受良心的谴责。现在作奸、犯科、造恶,认为理所当然——耻心没有了,也就是天理良心没有了,的确人跟禽兽没有差别,这是最可怕的。

希望同修们要认识清楚,“诚敬”是学佛的根基,是入佛之门。“诚敬”的培养就在家庭。在家能够孝顺父母,尊敬兄长;他到社会上才能忠于国家,服从长官,对职务尽忠职守,为国家、为社会、为老百姓服务。‘习以成性’,习性培养成了,便是‘和气格天’——和平、心平气和就能感动天地鬼神。现在我们这个时代,教育失掉伦常的理念,道德观念没有了;人们每天头脑里想的全是“贪、瞋、痴、慢”,天地中的恶鬼、恶神、恶魔、鬼怪都下降了。为什么?感应道交——恶与恶交感,诸佛菩萨善神自然都不来了。人已经在造恶,再加上一批妖魔鬼怪来作乱,更不得了!所以我们的世间,一定有非常的灾难。这个灾难之降临,恐怕我们地球上的人会死很多。必须经历这么大的打击,人心才会回头,才会把他的迷惑颠倒打醒;小灾小难是打不醒的,一定要有非常的灾难才会教大家觉悟,这是决定不能避免的。

诸位要读中国历史,以史识的眼光看世间之治乱,明了祸福的根源,则因果事理均可预见。今天世界人心,他们想的是什么?思的是什么?做的是什么?我们就晓得将来的结果是什么——从因就晓得将来的果报。我们今天看到的果报,是几十年前所做的因结成今天的果报。现在造的因比那时不晓得超过多少倍,所以二、三十年后,果报会快速的现前。从前造的因是恶因,但是成长缓慢,到七、八十年之后我们才看见果报。现在加快速度在造恶因,所以恶果的成熟会快也会大,不会超过三十年,恶果就会现前,这是非常非常之可怕!“善因”一定结善果,“恶因”一定有恶报,因缘果报的真理是决定正确的。

出而事君。行一事。毋谓君不知而自恣也。刑一人。毋谓君不知而作威也。事君如天。古人格论。此等处。最关阴德。试看忠孝之家。子孙未有不绵远而昌盛者。切须慎之。

所以忠孝传家远,现在父子是朋友关系,伦理毁掉了。伦理是性德——中国儒家、道家所讲的。展开佛法仔细观察,全是性德的流露;舍弃私心(私心是迷惑),性德才会往外流露。这些大圣大贤一丝毫的私心都没有,全是性德的流露。孔夫子的学说是自性的流露,我们如果自性心现前时,流露出来的就跟他是一样的。就像灯光一样,他的灯光亮了,我的灯光也开了;光光交融,成为一体,是自性的流露。这才是真正的伟大,真正不可思议,是圆满的性德。

开发性德必须要用“孝敬”来作工具,才能明心见性。佛法里讲开发性德最重要的一个条件就是“发菩提心”,儒家亦复如是。“诚意、正心”,就是佛所讲的大菩提心。凡事能够存心真诚,不自欺、不欺人,以孝顺心、恭敬心处事、待人、接物。自己只是默默去做,真正积善累德,‘此等处,最关阴德’。果报可以从历史上来看,也可以从现前社会上观察。可见得这是事实,绝对不是虚妄。所以我们动一个念头,做一桩事情,决定不要认为别人不知道。人或许不知,天地鬼神、诸佛菩萨没有一个不晓得的。了凡居士前面给我们讲,改过要三种心——耻心、畏心、勇猛精进心。成圣、成贤、成菩萨、成佛,你只要真正圆发此三心,的确一生足以成办。

何谓爱惜物命。凡人之所以为人者。惟此恻隐之心而已。求仁者求此。积德者积此。

‘恻隐之心’就是仁民爱物之心。见到一切动物有苦难,自自然然就生同情心,这就是‘恻隐之心’。大家有没有?相信每个人都有。如果你们看一出悲剧会流眼泪,这就是恻隐之心。电视、电影的悲剧,那还不是真正的人物在面前遭受苦难,你都有这个心;何况真正见到一切人、物遭遇到苦难,一定会伸援手去帮助他。

不但人有恻隐之心,动物也有,这确实是天性,就是本性的性德。动物的本性跟人的本性不二,不过它比人迷得更深,才变成了畜生。十法界一切众生同一个真如本性,所以佛在大乘法里才说:“同体大悲,无缘大慈。”恻隐之心就是怜爱之心、怜悯之心,是从自性里流露出来的。‘求仁’,就是求的这个;‘积德’,也是积的这个。希望把仁民爱物之心培养扩大,能够真正的爱一切人、爱一切物,我们尽心尽力去帮助他们。

周礼。孟春之月。牺牲毋用牝。

‘孟春’是初春。古时候祭祀,最大的祭典用三牲——“牛、羊、猪”;普通民间祭祀只用猪。春天用的‘牺牲’(祭祀用),不用母的;因为母的怀孕,杀一个等于害两条命;这是仁慈。

孟子谓君子远庖厨。所以全吾恻隐之心也。

孟夫子的用心,跟佛法讲的“三净肉”一样——不见杀、不闻杀、不为我杀。因为佛法在印度当时,生活方式是行托钵的制度,人家施舍什么就吃什么,不分别、不执着,没有选择的。这是大慈大悲,一切随缘而不攀缘,人家供养什么就吃什么。一直到今天,像泰国、锡兰这些小乘国家还是如此。佛法传到中国,中国是当时最先进的“礼仪之邦”(现在礼仪都没有了,讲到礼仪比不上外国,实在讲这是教育彻底的失败),且中国人不重视乞食;当时法师是朝廷礼请到中国来,当然不能叫他出去讨饭,所以就在宫廷里接受供养。托钵的制度在中国从来没有实行过,但是那时供养出家人还是“三净肉”。

素食是梁武帝提倡的。所以现在全世界学佛的人,不论出家、在家,只有中国佛教是素食,全世界学佛的人都没有素食的习惯。我们参加国际会议时,见到外国出家人没有吃素的。所以诸位要晓得,佛教传统是吃“三净肉”,不是素食,素食是中国人提倡的。素食卫生、卫性、卫慈悲心,仁民爱物做得真正彻底、真正究竟;是最好的食物、养生方式,值得提倡推广的。

‘远庖厨’,是远离厨房。不见杀、不闻杀,吃得就比较安心了——实在讲心还是不安;最好是不吃众生肉,尤其是现代的众生肉更不能吃。现代的肉品含有许多毒素,导致现代人常常得了一些怪病。病从那里来的?肉食来的。古人讲“病从口入”,李老师时常很感叹的说,现代人是三餐在服毒,那里是在吃饭!每天服三次毒,想想看,你的身体怎能不病!当然是百病丛生了。

故前辈有四不食之戒。谓闻杀不食。见杀不食。自养者不食。专为我杀者不食。

这是佛法三净肉又多加一条——出家人不许饲养畜生,在家人自己养的,自己再杀了吃,实在是讲不过去。

学者未能断肉。且当从此戒之。

实在不能断除肉食,应当要守食“三净肉”、‘四不食戒’,以培养大慈悲心。

渐渐增进。慈心愈长。不特杀生当戒。蠢动含灵。皆为物命。求丝煮茧。锄地杀虫。念衣食之由来。皆杀彼以自活。故暴殄之孽。当与杀生等。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间,不过短短几十年,维系自己的生命,竟然是杀它以养己。对于一切众生,无论是有意无意的,亏欠得太多!也由此可知自身造的业有多重!所以佛说:“如果罪业要有形相、体积的话,尽虚空都容纳不下。”我们业障有这么多、这样重!想到此地,自己警觉心才真正提得起来。如何能对得起天地一切众生?不但要严持“不杀生”这条戒,就是在饮食起居上一定要节俭,决定不能够糟蹋。

‘暴殄之孽’,就是糟蹋一切生活必需品,不知道爱惜。现代人提倡消费;不消费,工厂就得倒闭,经济就不能发达。这种学说,诸位想想正确吗?如果中峰禅师听到这些话一定会说:“未必然也。”——不见得正确,而且是非常的不正确。美国是一个提倡消费的国家,消费的结果还是经济逐渐走下坡了。唯有节俭才是富庶、康宁之道;没有积蓄的习惯,国家如何富强?人民如何能得安定的生活?若无储蓄,失业就要靠国家救济,增加国家的财政负担。若有积蓄的习惯,即使失业或有灾难,我们还能活得下去,不必依赖国家。这是真正值得我们认真去反省的,所以一定要爱惜资源物力。

至于手所误伤。足所误践者。不知其几。皆当委曲防之。古诗云。爱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何其仁也。

这些话我们只能自己去理解体会,在现代社会上决定是被否定的——怎么可以‘爱鼠’?老鼠对人类是有害的,故常见有“灭鼠运动”!世间人不晓得六道轮回;这些老鼠被杀死了,会不会有冤冤相报呢?杀它、灭它是不是真能解决问题呢?除此之外有没有别的办法?没有杀人不偿命,欠钱不还钱的。“因果通三世”,要是真正晓得事实真相,为非作歹的事绝对不能做。你若是做了,还是自己吃亏!想占人家的便宜占不到,人家想占我们的便宜也占不到。明白这个道理,我们绝对不会伤害一切众生,不跟它结冤,不欠人家的债,自己这一生心安理得。世间唯真诚、清净、慈悲,才能解决世人所无法解决之难题,所以佛经不可不读。

善行无穷。不能殚述。由此十事。而推广之。则万德可备矣。

‘由此十事,而推广之,则万德可备矣。’四训里这一章是主要的一章。“积善”是建立在“改过”的基础上,“改过”是建立在明白因果的概念上。第一章讲因果报应,再教我们改过、积善,末后“谦德之效”一章是全书的总结。 

四、谦德之效

(一)满招损.谦受益

⑴古德五人以证之

‘谦’,能保持善果,否则虽“积”也保不住,也是枉然。善真正能保持,要靠‘谦’——‘谦德之效’。所以《金刚经》里讲布施(修善),用忍辱来保持。不能忍辱,修积再多都落空。儒家的保持方法就是‘谦德’。

易曰。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

‘盈’,是满。我们看月亮的盈亏,就能体会到这个道理。满月后的亮光必定是一天一天的减少;月未满时,光明会一天一天的增加,增加一点就是‘益谦’。“满招损,谦受益”,我们从这些地方就能体会‘天道’(大自然的定律)。

‘地道变盈而流谦’,‘盈’是盈满。你看水满就往低洼的地方流,这是地道之形象。鬼神看到你得志,就生起嫉妒心,他就想方法加害于你,找你的麻烦;当你什么都没有的时候,鬼神也怜悯你、同情你,想帮助你一点。人也是如此;‘人道恶盈而好谦’,‘恶’是厌恶。前清曾国藩,官位最高曾经做到四省的总督,真的像小皇帝一样。他书念得多,他知道已经过了头,不是好事情,就为书房题名“求阙斋”,以明其志。人皆求圆满,曾先生求阙;要求欠缺一点,不能盈满。地位愈高愈谦虚,所以他能够保得住,一直到现在,他的后人都相当好。这是他自己有德行,修善积德,后人能遵遗教,所以富贵能常保。

是故谦之一卦,六爻皆吉。

《易经》六十四卦,每一卦都有吉有凶,总是吉凶相参的,只有《谦卦》‘六爻皆吉’。六十四卦只有这一卦!这个卦象称为“地山谦”。上面是《坤卦》,坤是地;下面是《艮卦》,艮是山。高山是在地底下,这表谦虚。所以德位愈高,愈要卑下。

书曰。满招损。谦受益。

世出世间真正得好处、得大利益必是谦虚之人。‘满’,就是今天所讲的骄傲。

予屡同诸公应试。每见寒士将达。必有一段谦光可掬。

这是了凡先生以他一生的经验来观察,《易经》、《书经》里所讲的非常有道理,都应验在日常人事之间。他每一次去参加考试,跟同伴一块去,看到这一科会考中的人都很谦虚。从这些经验去观察,这个人能不能考中,几乎都可以预料得到。

辛未计偕。我嘉善同袍。凡十人。惟丁敬宇宾。年最少。极其谦虚。予告费锦坡曰。此兄今年必第。费曰。何以见之。予曰。惟谦受福。兄看十人中。有恂恂款款。不敢先人。如敬宇者乎。有恭敬顺承。小心谦畏。如敬宇者乎。有受侮不答。闻谤不辩。如敬宇者乎。人能如此。即天地鬼神。犹将佑之。岂有不发者。及开榜。丁果中式。

‘辛未计偕’,就是与同伴一起去参加考试。‘敬宇’是号,‘宾’是名。这个人年纪很轻,‘极其谦虚’。‘予告费锦坡曰’,费锦坡也是同行的一个。‘此兄今年必第’,了凡先生观察判断他一定登第,一定考取。‘费曰:何以见之?’他说,你怎么知道?‘予曰:惟谦受福。’了凡说明他观察人理论的依据。‘兄看十人中’,请看我们十个同伴之中,‘有恂恂款款,不敢先人,如敬宇者乎?’这是形容其忠厚老成。十个人当中,忠厚老成那一个人比得上他?‘有恭敬顺承,小心谦畏,如敬宇者乎?有受侮不答,闻谤不辩,如敬宇者乎?’这两句非常难得,别人侮辱他、侵犯他,他都能包容,都能不计较,量大福大。‘人能如此,即天地鬼神,犹将佑之,岂有不发者?及开榜,丁果中式。’他果如所料的考取了!这是一个例子。

丁丑在京。与冯开之同处。见其虚己敛容。大变其幼年之习。李霁岩。直谅益友。时面攻其非。但见其平怀顺受。未尝有一言相报。

‘丁丑’年了凡在京师,他与朋友‘冯开之’相处。‘见其虚己敛容’,看到他的学问、他的修养。‘大变其幼年之习’,他在年轻的时候不是这样的,几年没见,完全不相同。‘李霁岩,直谅益友’,李霁岩是他好朋友——直谅益友。‘时面攻其非’,这个朋友的确是我们所说的‘益友’——看到他有毛病当面就呵斥,当面就教训。‘但见其平怀顺受,未尝有一言相报’,人家指责他,他都能接受。正所谓:“有则改之,无则嘉勉。”我没有过失,人家冤枉我,也不怨人!责备总是好的,实在讲,责备的人才是真正爱护自己。自己儿女有过失,你会责备;邻居的儿女有过失,为什么不责备呢?所以纵然是错误,也是出于爱心;因此都能顺受——感激受教。

予告之曰。福有福始。祸有祸先。此心果谦。天必相之。兄今年决第矣。已而果然。

了凡先生告诉他说,祸福都是有征兆,有预兆的。‘此心果谦,天必相之,兄今年决第矣!已而果然。’了凡先生有学问,而且又得孔先生的真传,会看相算命,看相算命是其次;看到一个人断恶、修善、积德,才是真正创造命运、改造命运。所以他的判断可以说相当的准确——冯先生果然在当年考中。

赵裕峰光远。山东冠县人。童年举于乡。久不第。其父为嘉善三尹。随之任。慕钱明吾。而执文见之。明吾悉抹其文。赵不惟不怒。且心服而速改焉。明年。遂登第。

‘三尹’,就是县政府里面第三等的职位。县长是“大尹”,主任秘书是“二尹”,科长是‘三尹’。‘赵裕峰’先生,随父在‘嘉善’县时,‘慕钱明吾,而执文见之’,钱明吾是当时的一位学者,他对钱明吾先生非常仰慕,拿着自己的文章去向他请教。‘明吾悉抹其文’,钱先生把他的文章大幅修改。这在一般人会很难过,纵然作得不好,也不会改得那么多!‘赵不惟不怒,且心服而速改焉。明年,遂登第。’此处我们看到赵先生的谦虚、真诚、恭敬、认真学习的态度,所以他才会进步——第二年就考中了!

壬辰岁。予入觐。晤夏建所。见其人气虚意下。谦光逼人。归而告友人曰。凡天将发斯人也。未发其福。先发其慧。此慧一发。则浮者自实。肆者自敛。建所温良若此。天启之矣。及开榜。果中式。

‘壬辰’年,了凡先生‘入觐’时,遇‘夏建所’先生。见到夏先生‘谦光逼人’,对人恭敬有礼。这一段里面最重要的一句话,就是‘天将发斯人也,未发其福,先发其慧’,前面说,没有慧不能修福,修也得不到福。为什么呢?福善有真、假、有半、满,有是、非,你不认识!好心修福,谁知道造了一身罪业;造了罪业,自己还以为是在修福。所以要先读书,读书才明理。理明白之后,才知道什么是福田,应该怎样种福。人若智慧现前,自然收敛、稳重、温良、谦敬、忍让。夏先生也是在这一科考中了!

江阴张畏岩。积学工文。有声艺林。甲午。南京乡试。寓一寺中。揭晓无名。大骂试官。以为眯目。

‘张畏岩’先生,有才学,文章写得很好,在一般读书人之间也是很有名气的。‘甲午’年参加‘南京乡试’,结果没考中。怨天尤人,大骂主考官没有眼睛,这么好的文章他没录取。

时有一道者。在傍微笑。

当时有位老道,听他大骂主考官有眼无珠,不录取他的文章,在那里发脾气;老道在旁边微笑。

张遽移怒道者。

张先生见老道在笑他,他的气就发到老道身上了。

道者曰。相公文必不佳。

老道说:你的文章一定不好,所以主考官没录取你。

张益怒曰。汝不见我文。乌知不佳。

张先生听了老道的批评,火气更大了。他说:“你没有见到我的文章,怎么知道我的文章不好!”

道者曰。闻作文。贵心气和平。今听公骂詈。不平甚矣。文安得工。

老道说:“我听说作文章要心平气和,像你脾气这么暴躁,这么贡高我慢,你的文章怎么会作得好?”张先生毕竟是念书人,念书人服理;老道说得有理,他不得不服。

张不觉屈服,因就而请教焉。

老道所言的确是有至理,想想是自己错了!于是回过头来,向老道‘请教’。由此可见,张先生知过即改,这才是真学问、真功夫。

道者曰。中全要命。命不该中。文虽工。无益也。

这就是真正知道命运,因果报应丝毫不爽。中不中与文章没有多大的关系。与‘命’有关系;功名如此,富贵也如此。你发不发财。与你做生意,怎么样经营、怎样策划,都没有关系!问你命里有没有?有发大财的命,即使没念过书,什么都不懂,还是发大财;财是怎么发的他自己也不晓得,年年都有那么多财富收入,这是他命里有!如果命里没有,想尽方法,使尽手段也得不到。

今天,人不知命,不信命运,胡作妄为。天天造罪业,还想得好报,那有这个道理!为什么从前人的果报,很快就能见到,而现代人造的因果似乎见不到?这是因为大家都造恶,一个一个报来不及了!到时候必定是算总帐,一笔就消掉了。一个人的文学、才艺、富贵、寿、考都要有命运。创造命运,改造自己的命运,这才是真正聪明、真正有智慧。否则。若是命里没有,非理非分的妄想求得,最后都落空;时间、精力都浪费了,那才叫可惜!老道又说:

须自己做个转变。张曰。既是命,如何转变。

这就是云谷禅师教了凡先生的——一定要自己改造自己的命运。命里注定的也能变?命里注定是常数,你能断恶修善就有变数;你不知道断恶修善,那就是真的一生都受命运的安排。果然能够断恶、修福、积德,你的命运决定会改变。

道者曰。造命者天。立命者我。力行善事。广积阴德。何福不可求哉。

这是老道教他改造命运的方法,了凡居士在前面已经细说了。

张曰。我贫士。何能为。

张先生说:“我很贫寒,能拿什么来修福呢?”

道者曰。善事阴功。皆由心造。常存此心。功德无量。

老道说:‘善事阴功,皆由心造。’不须要钱财。往往没有钱的人能够积大功、积大德。有钱的人未必能造福、能积德。

且如谦虚一节。并不费钱。

这是举例说明。像你刚才那个态度就是太傲慢了!你能谦虚一点就是善、就是德,这不要花钱。

你如何不自反。而骂试官乎。

考试不中,应当自己反省,改过自新,怎能责怪主考官?这是眼前的事情。可见善恶、祸福、确实在一念之间。

张由此折节自持。善日加修。德日加厚。丁酉。梦至一高房。得试录一册。中多缺行。问旁人。曰。此今科试录。问何多缺名。曰。科第阴间三年一考较。须积德无咎者。方有名。如前所缺。皆系旧该中式。因新有薄行而去之者也。后指一行云。汝三年来。持身颇慎。或当补此。幸自爱。是科果中一百五名。

这些事情,诸位读了能相信,你就有福;你要不相信,福就很薄。天地鬼神与我们人间一举一动,一言一笑,皆有密切的关系。这不是迷信,这是事实。从前朱镜宙老居士在世时,我初闻佛法,他为我讲过很多故事,是他亲身经历、亲眼见的、亲耳听的——就是战争里也没有冤枉死的。生死有命,该怎么死,阴曹地府都有记录,没有一个是冤死的。所以你不要自以为是现代受过科学洗礼的人,科学人也逃不出阎罗王的手掌,这些全是事实,决非妄语。相信就有福了!这是圣贤人的教训。现代的科学家对此事是一知半解——事理都不通达,我们一定要认真觉悟。

(二)虚心屈己.受福之基

由此观之。举头三尺。决有神明。趋吉避凶。断然由我。须使我存心制行。

‘举头三尺,决有神明’,这也是事实。然吉凶祸福,原由我造,因此起心动念定要觉悟。佛教我们“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佛教我们“应无所住而行布施”,行为要约束、要合礼。我们要遵守古礼,要遵守教诫,学佛就是为一切众生作个好榜样。存好心、做好事、说好话、做好人,做到尽善尽美,就是佛菩萨。

毫不得罪于天地鬼神。

既然发心修学净宗,一定要把《无量寿经》变成自己的思想、见解、行为。我们就跟阿弥陀佛没有两样,这叫学佛!从内心行持上真正去做,遵依阿弥陀佛心、愿、解、行的样子。塑造自己。依《了凡四训》做为助缘,《无量寿经》是我们的正课;持戒念佛,正助双修,这一生中决定往生不退成佛!一心一意作佛去!声闻、缘觉犹不为。从前禅宗参学,云“吃茶去”!今天我教你“作佛去”!真正可以作佛,一点也不假。如是则必得天地鬼神之佑护。

而虚心屈己。使天地鬼神。时时怜我。方有受福之基。彼气盈者。必非远器。纵发亦无受用。

看看眼前国内外那些发达的人,一些显然满盈、器度不大,是谓富而不乐——不得真实受用。我听说有些有钱的人,躲躲藏藏,怕人家找他麻烦,怕黑社会找他,生活痛苦不堪。那是受苦,不是享乐!人生在世要快快乐乐,不要痛苦,这才是幸福的人生。

稍有识见之士。必不忍自狭其量。而自拒其福也。况谦则受教有地。而取善无穷。

这两句话我们要记住,一定要认真学习,尤要学“谦虚”。

尤修业者,所必不可少者也。

“修业进德”关键就在“谦”字,要学着不如人,人皆有擅长为我不及——是真正不如人,不是假装的不如人。若表面上谦虚,实际上还是很自负;纵然人家看不出来,天地鬼神佛菩萨早看清楚了。所以“谦”要真正从内心里面发出来,没有丝毫的虚假。善人我不如他,恶人我也不如他!真正谦虚——他有善行我没有,我不如他;他作恶,我不敢,我也不如他。这才“谦”到了底,山才真正埋在地底下!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就是“地山谦”的具体实践。学生只有我一个,其他都是我的老师,我的善知识。《五十三参》实在讲他所学的是什么?“谦”之一字而已。最后他圆满成佛了!

古语云。有志于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于富贵者。必得富贵。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立定此志。须念念谦虚。尘尘方便。自然感动天地。

这一节开示的话很要紧。立定志向,谦虚精进,才能满愿;果能依教力行,‘自然感动天地’。

而造福由我。今之求登科第者。初未尝有真志。不过一时意兴耳。兴到则求。兴阑则止。孟子曰。王之好乐甚。齐其庶几乎。予于科名亦然。

末后了凡先生引用孟子的话做为总结。我自己一个人好乐,何不与民同乐?与民同乐才是真乐!所以凡是自己喜欢的,最好能把欢喜扩大,这才是正确的,这是真正的富贵。譬如在台湾,老百姓都迷在财富上,如果大家能明白这个道理,地区与全民共同来创造财富,共享财富,共享安和乐利;“民之所好而好之,民之所恶而恶之”,这才是“顺应民心”。

我们用智慧修善积德,创造财富。要帮助全世界落后的地区、贫穷的地区,这种富贵创造得才有价值、才有意义。财富据为己有,祸害就近了!

尤惜阴居士曾说,《了凡四训》是奉行《感应篇》与功过格的事实。了凡先生所用的功过格,我们在《德育古鉴》里刊出来了。《德育古鉴》就是一部功过格的感应录,完全是依功过格而编的,不但教我们修行,且加强我们的信心。《俞净意公遇灶神记》,这一篇是补充《了凡四训》没有说到的地方。都是于世道人心很有利益的好文章,我们同样把它当做宝典来受持。读过之後,自己更应当深深的反省、检点。尤其是生活在现代的社会,必须认真修学,才能趋吉避凶,转灾祸为吉祥。

一、怀才不遇.行善不昌

明嘉靖时。江西俞公。讳都。字良臣。多才博学。十八岁为诸生。每试必高等。

俞先生是明朝嘉靖时候的人,跟袁了凡先生是同一时代。嘉靖年间,佛教里有一桩大事,就是《方册大藏经》的刊行。从前《大藏经》都是摺叠的本子,就是诸位在寺院里所见,诵经拜忏时用的“摺本”。古代经书都是摺本;用线装订的,就称“方册版本”。第一部方册版本是嘉靖年间编印的,这一部藏经就称《嘉靖藏》。“嘉靖”是指年代;憨山大师——德清和尚,发起主其事;编辑地点在金山,所以也叫做《金山藏》。经书从摺叠本转为线装本,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的,这是佛门里的一桩大事。最近在台湾重印的中华大藏经第二辑,原本就是《嘉靖藏》。这部藏经流传到现在有五百多年了。□□跟佛教界,都有这样的盛举,因而感应道交的人也特别多。

嘉靖年间,江西有一位俞先生,名叫都,字良臣,多才博学——书念得很好,很有学问。‘十八岁为诸生’。诸生就是秀才。‘每试必高等’,可见他确实有聪明过人之处。

年及壮。家贫授徒。与同庠生十馀人。结文昌社。惜字放生。戒淫杀口过。行之有年。前後应试七科。皆不中。生五子。四子病夭。其第三子。甚聪秀。左足底有双痣。夫妇宝之。八岁戏於里中。遂失去。不知所之。生四女。仅存其一。妻以哭儿女故。两目皆盲。公潦倒终年。贫窘益甚。自反无大过。惨膺天罚。

这一段说出他壮年时非常潦倒:年岁老大,家境也不好,靠著教书为生,当时称为“私塾”,当然学生也不多。在这个时候,他与同学十馀人“结文昌社”。‘同庠生’就是同年进学的同班同学。‘文昌社’就是结一个社团,志同道合的人聚集在一起,实行《文昌帝君阴骘文》,依照文昌帝君的教训来修学。

现在印的《安士全书》上半部,就是《文昌帝君阴骘文》。古代读书人,普遍重视这一篇文章。童子在七、八岁时,家长或是老师就教他背诵。《印光大师文钞》里,还嘱咐我们,家里有子弟到了上学年龄的,就应当教他背《阴骘文》及《感应篇》。这确实有好处。这两篇文字都不长,《文昌帝君阴骘文》只有一千多字,《感应篇》也是如此,都是简短的文章。

“文昌社”的同学力行《阴骘文》,遵守文昌帝君的遗训。《阴骘文》里,对于惜字纸、放生、戒淫、戒杀、戒妄语等,都说得很详细。

‘行之有年’。他们自结文昌社起,在一起修行,过了很多年。俞先生‘前後应试七科’,经过七次的考试,都没考中(从秀才考举人,始终没考中)。生了五个儿子,其中四个夭折了,剩下老三,也丢了。老三是最聪明的,八岁那年在外面玩耍,失踪了。四个女儿,死了三个。俞公共有九个儿女,除了失踪的儿子之外,眼前就剩一个女儿,他的妻子在这种悲痛的情况下,两眼都哭瞎了。

‘俞公潦倒终年,贫窘益甚’,俞先生的家境越来越困难。‘自反无大过’,自己反省,好像没有做过什么大恶事,为什么老天爷给他这样重的惩罚?似乎上天都没有保佑他。

二、灶神现身.列举意恶遭殃

年四十外。每岁腊月终。自写黄疏。祷於灶神。求其上达。如是数年。亦无报应。至四十七岁时。

‘年四十外’。每年腊月三十,是民间风俗祭灶神的时候。灶神爷将往上天,把这一家人的善恶都给玉皇大帝报告。所以,从前供养灶神的对联是“上天奏好事,下地保平安”。他自己每到这个时候,便写一篇疏文,托灶神爷带到天帝那里去。这样过了好几年,也没有感应。直到四十七岁时才有了感应。

除夕。与瞽妻一女夜坐。举室萧然。凄凉相吊。

‘除夕’就是腊月三十。从这几句,足见俞先生家境多么凄惨!

忽闻叩门声。公秉烛视之。见一角巾皂服之士。须发半苍。长揖就座。口称张姓。自远路而归。闻君家愁叹。特来相慰。

四十七岁那年,腊月三十的晚上,他正与妻女枯坐凄凉相吊的时候,忽然有人敲门。他点腊烛开门,看到一个人‘角巾皂服’。从前角巾是一般隐士用的,它不是一顶帽子,是一块方的布,扎在头顶上,这叫角巾。修道之人往往也是这种打扮。“皂服”,“皂”是黑色。穿著黑色的袍子。‘须发半苍’,看年岁大概总有五、六十岁了。‘长揖就座’,很有礼貌,向他一间讯作揖,就坐下来了。介绍自己姓张,并说:从远路而归,走到你家门口,听到你家里有愁叹的声音,特地前来慰问。这是说明来意。

公心异其人。执礼甚恭。

俞先生见到这个陌生人,心里觉得很奇怪,但是看看他的仪表谈吐,又好像很不平凡,所以对他非常恭敬。在这种潦倒的时候,世态炎凉,那里还有朋友来慰问!尤其是腊月三十晚上,家家都团圆,谁有空闲到家来慰问呢?在这个时候有个人来慰问,当然心里非常感激,所以对他很恭敬。

因言生平读书积行。至今功名不遂。妻子不全。衣食不继。且以历焚灶疏。为张诵之。

他是满腹的牢骚,自己确实是有才学,可是一直到这么大的年岁──四十七岁‘至今功名不遂’。那时的读书人,唯一的出路是功名,“学而优则仕”。有了功名之后,靠国家的俸禄才能养家活口。读书人要是考不取功名,家境很清寒,没有一点基础,是相当之苦。从这里我们能看到俞先生很苦,而且遭遇到种种不幸。他就说出自己生平读书与行持,好象都没有什么大过失,为什么到现在功名不遂,妻子不能保全,儿女夭折的那么多,衣食不继,生活都成问题。同时又说,这些年来,每年除夕都在灶神爷前焚疏。他所写的疏文都还记得,把疏文的意思说给张先生听听。

张曰。予知君家事久矣。

张先生说:我对你家里的事知道得很清楚也很久了,你不必再告诉我。

君意恶太重。专务虚名。满纸怨尤。渎陈上帝。恐受罚不止此也。

这一段文的意思,是《四训》里没有提到的,必须要补充。这些事不只是袁了凡一个人,俞净意先生也遇到了。一位遇到云谷禅师,改过自新;一位遇到灶神,一样把命运改转过来。张公说他的‘意恶太重’,读书积行,‘专务虚名’。他自己每年在灶神面前所焚的疏表,都是一些怨天尤人的词句,没有一点悔改的意思。这是亵渎上帝!恐怕上帝给你的惩罚不止如此,可能还有更重大的灾难在後头。

公大惊曰。

俞先生生平所为没有别人知道,这个陌生人怎么会晓得?经他这么一说,心里很惊讶。

闻冥冥之中。纤善必录。予誓行善事。恪奉规条。久矣。岂尽属虚名乎。

俞先生听了张公所云,并不服气。他说:“我听说冥冥之中,都有鬼神监察,很小很小的善,鬼神也知道,我这么多年结文昌社,与同学们立下誓愿,力行善事。文昌社里订的规条,就等于戒律一样,大家都要遵守,我也是遵照奉行,没有违犯。难道这些都是虚名吗?”

张曰。即如君规条中惜字一款。君之生徒与知交辈。多用书文旧册。糊窗裹物。甚至以之拭桌。且藉口曰勿污。而旋焚之。君日日亲见。略不戒谕一语。但遇途间字纸。拾归付火。有何益哉。

张公就在文昌社规条里,举出几桩事实来说明。《阴骘文》里很重视惜字纸(这是重视文化——重道,文以载道的示范意义),当然他们文昌社里也有这一条。灶神张公就跟他讲:既然有这一条,就应当依教奉行。然而你们还是将一些书册或写的文章,这都是字纸,还有旧书,用来糊窗子。现代都是用玻璃窗,还得讲究花纹与美观。年轻的同学不知道,年岁大一点的人,也许会知道,过去窗子是用纸糊的。用字纸糊窗,或者用字纸包东西,这是大不敬。现代用字纸糊窗的事是没有了;漂亮的壁纸多得是,尽管你挑选去,谁家还会用字纸糊窗!但是用字纸包东西倒还常见到。我们明了重道尊师之意,自己应当尽量避免;别人造这罪业,你要是劝他,他必然起反感。这事情就是看到人家跳火坑,也没有办法把他拉回来,只有从我们自己本身做起,做个好榜样。你要劝人,人说你迷信——大家都用字纸、报纸包东西,我为什么不能用!几个人懂这个道理?其义甚深。

敬惜字纸的意义,当知过去的字纸跟现在不同,从前的书籍都是木刻版本,要不是真正有价值的文章,谁肯花那么多钱刻一本书!字是一个一个雕的,没有现代的活字排版、照相制版方便。可见从前刻一本书非常不容易。因此,既是书,都是好文章。“文以载道”,书破了要修补;实在破得不能用了,才恭恭敬敬的将它焚化,不敢亵渎。这就是重道。

我们通常讲一切恭敬里,对于法宝之恭敬为最。经书属于法宝之一,虽然现代印刷术发达了,我们对于经书还是一样要尊敬。“敬”才有福;亵渎就是造罪业,也就是折自己的福报。不知道的人,天天在折福,无可奈何!我们明了的人,就不可以这样做。虽然是包东西,也尽可能不用字纸、报纸。换句话说,我们要包东西,应当要用牛皮纸或包装纸之类的,家里预备一些放著,不要用字纸包东西。我们读到这里,明了古圣先贤教化众生的苦心,就应当这样做。纵然这个道理想不通,你只要照这样做,保证有福报!你说等道理想通了再做,恐怕等你想通的时候,寿命也差不多了,想做也来不及了。圣人教我们怎么做,就怎么做;不要管他什么道理,这就是有福之人。

张公说:当你看到朋友或学生用字纸糊窗包物的时候,你从来没有劝告他们一声,也没有一次阻止;只不过是在路上遇到字纸,捡去焚化。这不就是做给外人看的吗?这不就是图务虚名吗?

社中每月放生。君随班奔逐。因人成事。倘诸人不举。君亦浮沈而已。其实慈悲之念。并未动於中也。

这一段讲放生。修善是什么事都要从心地发出来。别人提倡这样做,你就随喜跟著做;人家不做,你也就不做。你心地真正有慈悲,真正想放生吗?没有!只是看到别人做,心里欢喜,随喜一点;别人不做,也就算了。不是出于真心!随喜中也没有尽到力量。“随喜功德”是要尽心尽力,才叫随喜;没有尽到心力,不叫随喜。所以,你并没有真实慈悲之念;在外还标榜著——我是个仁慈之人!实际上心里毫无仁慈。

且君家虾蟹之类。亦登於庖。彼独非生命耶。

你们家的厨房里,依然有虾蟹之类,这些还是生命!你依旧是吃众生的血肉。文昌社里,可能不是长素,大概一个月只有几天吃素。

若口过一节。

这是指妄语、恶口、两舌、绮语都犯了。

君语言敏妙。谈者常倾倒於君。

俞先生为人能言善道,又有才学,很会说风凉话讽刺人,用的词句都非常巧妙。所以,大家听到的时候,都能被他折服。他有辩才,无理的事也能把它说成有理——他有强词夺理的本事。

君彼时出口。心亦自知伤厚。

他虽然说得很痛快,可是自己还有一点良心,晓得有伤厚道。他说话太刻薄,好胜心强不肯输人;幸有此一点良心,为今後转祸为福之机,不然灶神到家跟他讲,他也不会听受!这个人‘自知伤厚’还是可教,可以回头。在四十七岁机缘成熟灶神到他家时,把他的迷梦点醒了。

但於朋谈惯熟中。

在熟悉的朋友当中。

随风讪笑。不能禁止。舌锋所及。触怒鬼神。阴恶之注。不知凡几。乃犹以简厚自居。吾谁欺。欺天乎。

此是讲妄语之过。在朋友谈论中,言语不让人。不让就是大毛病。我们读《了凡四训》末後一篇——谦德之效,懂得谦虚的反面就是不能忍让,所以说“满招损,谦受益”。这就是自满自大。一个人言行如此,鬼神见了都厌恶,都讨厌。所以说:‘阴恶之注,不知凡几!’《地藏经》云:“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罪!”自己还不知道,还以‘简厚自居’,认为自己很厚道,是个好人。你这是欺谁呢?难道你能欺天吗?

邪淫虽无实迹。君见人家美子女。必熟视之。心即摇摇不能遣。但无邪缘相凑耳。君自反身当其境。能如鲁男子乎。遂谓终身无邪色。可对天地鬼神。真妄也。

这是举出意恶里最重的邪淫。俞先生虽然没有邪淫的实迹,也就是没有做邪淫之事;但是有这个意思,有这个心,不过是无缘而已!所以叫他自己认真的反省,如果因缘凑合,你能不能像鲁男子一样呢?鲁男子是《孔子家语》里的一段记载。春秋时代鲁国有一个人,确确实实做到不动心,那才是真正的‘终身无邪色,可以对天地鬼神’,而你做不到。你仍然有邪念,真是自欺欺人。

此君之规条誓行者。尚然如此。何况其馀。

张公说:这是你们文昌社订的规条,你都做不到了,其馀的更不必说!由此可知,张先生所说的“专务虚名”不假。一条一条列举出来,使俞先生无话可说。

君连岁所焚之疏。悉陈於天。

你每年所写的疏文,灶神爷确实帮你送到天上,呈交给天帝。

上帝命日游使者。察君善恶。数年无一善行可记。

《了凡四训》末後一章有“举头三尺有神明”,我们要相信。现代这些邪鬼恶神充满世间,心地要是不正,必然走入邪道。邪教佛堂、神坛,这些事确确实实妨碍了正法弘传。

鬼神之事,真正是有!可见上帝对他不是不关心,天天派这些尊神来考察。这些年中,并没有善事可记!

但於私居独处中。见君之贪念。淫念。嫉妒念。褊急念。高己卑人念。忆往期来念。恩仇报复念。憧憧於胸。不可纪极。此诸种种意恶。固结於中。神注已多。天罚日甚。君逃祸不暇。何由祈福哉。

这一段开示,最为紧要,我们要能真信。张公虽说的是俞先生,读者尤当确实反省,字字句句实在忠告自己。鬼神天天在考察,找不到他有善念。只看到他虽然没有贪、瞋、痴之行,但是有贪、瞋、痴之念,有嫉妒、褊急、傲慢的心。‘高己’就是傲慢;‘卑人’就是轻视别人,瞧不起人。‘忆往期来’,即追念过去,期望著将来。‘恩仇报复’,心里都是这些恶念,这就是说明他的‘意恶’。身口意三恶业,意恶为最大;身、口二业都从意恶而生。修行重在修心,心地清净了,身口自然清净;意要是不清净,身口也假装不来。我们看看俞先生过去他就只在身、口上假装,意恶则丝毫没有改变。神明的鉴察特别著重“意恶”,所以告诉他这些果报,实际上不只如此。所以说‘君逃祸不暇’,你逃避灾凶都来不及了,还求什么福?你那里还会有福报!

公惊愕惶悚。伏地流涕曰。君既通幽事。定系尊神。愿求救度。

这位陌生人,对俞先生心底隐藏的恶念知道得这么清楚,都把它说出来了,俞先生听了,确实害怕,伏在地上流者眼泪苦苦哀求说:你既然晓得这些幽微之事,一定是神仙,绝不是普通人,求您来救度我!这段就是说明他还有一点善根,凭者这点善根,神明才度他。若无此善根,也不会遇到神明。思之!思之!

张曰。君读书明礼。亦知慕善为乐。

这就是他可以改过自新的一线生机。他是个读书人,通晓道理,也晓得羡慕善行、善言,以此为乐。

当其闻一善言时。不胜激劝。见一善事时。不胜鼓舞。

就是还有这一点善根,但是善根不厚,烦恼、习气太重。

但旋过旋忘。

一过去就忘了。

信根原自不深。

他的毛病就在信根不深,习染太重。

恒性是以不固。

没有恒心、没有耐心,很容易被外境所转。

故生平善言善行。都是敷衍浮沈。何尝有一事著实。

毛病就发生在这里。我们学佛的同修,无论在家、出家,四众弟子,自己反省有没有常犯这些毛病?我们听到善言欢喜,见到人行善事也欢喜,但是过后就忘了,跟俞先生犯同样的毛病。这不只是说我们——俞先生是明朝的人,跟憨山大师、莲池大师同时代;在过去释迦牟尼佛出世的那个时候,也是这样,没有例外。如果善根真正深厚,早就成佛作祖了。成佛作祖的人毕竟是少数!

诸位再想想:释迦牟尼佛示现成道之后,为什么要说法四十九年?就是因为众生有这些毛病!天天讲,天天劝,听了耳熟,习惯成自然,假善也变成真善了!装好人,结果以后变成真正的好人。天天劝,三天不劝,人就变样了!所以现在有很多人,想自己几个人建道场,大家在一起共修。我过去也很有兴趣,也有这个理想。结果怎么样?刚刚创始的时候,真是菩萨发心,成佛有馀;道场一建成了,就争名夺利,反目成仇。我见过许多道场,几乎没有例外,都是这样!

我们想到过去的从林寺院里,为什么要分座讲经(天天讲)?再想想释迦牟尼佛,为什么四十九年,一天都不休息?你想他的团体,经上说“常随众一千二百五十五人”,真的,要不是天天劝念佛,就不免打架、闹意见。所以,释迦牟尼佛讲经四十九年,没有一天休息。他要休息一天,僧团里就要出问题了。这在佛法称“薰习”。能令善根少的人渐渐地薰习深厚。善根深厚的人薰习,他就开悟了。由此可知,这个经教不能一天不讲求!

《感应篇直讲》,分量比较少一点。古代读书人每月有一定的日子,轮流开讲。常常讲《感应篇》,讲《文昌帝君阴骘文》等劝善的书。可见从前这样的讲座,在中国非常普遍,可惜现在反而没有了。常常讲,常常劝,有的时候人心还是不能挽回!要是不讲,那还得了!所以,确确实实要普遍的到处去弘讲。我也劝勉同修要发心,先不必学讲经,先学讲善书、讲因果。至于讲法、讲的材料,我们慢慢再研究、编辑。就是像这个样子,到处去讲,讲演时间不要超过一个星期,一天讲一次,七天就圆满了。这样才能普及。教材要重新编辑,像《阴骘文》、《感应篇》、《了凡四训》,都订作七次,七天就讲圆满。我们要精编教材来训练同修们,大家发心弘扬,以此做基础,而后进修大乘佛法,才得真实受用。

没有这个基础,学习大经大论,不过是好听而已!这跟俞净意公一样,好高鹜远,专务虚名,不切实际,意恶还是改不掉;大的劫难到来时,我们凭什么避免!这是当前亟须做的课题。俞净意公的善根我们有;他的恶报,我们还没有现前。可见我们的意恶比他稍微好一点,轻一点。要是像他一样,果报就惨了!因与果一定相应,丝毫不爽。

古德常说:“一饮一啄,莫非前定。”除非你明心见性,破除《金刚经》所讲的“四相”、“四见”,转凡成圣,转十界为一真,那才行!四相未破时,就受因果定律的主宰,在家如此,出家也不例外。几时破了我执,见思烦恼断尽,出三界,才勉强说你超越生死轮回了。我们以俞净意公作镜子,对照自己的言行。

这一段责备就是说他‘信根不深,恒性不固,没有长远心,没有耐心’。指出他生平那些‘善言善行’,都是‘敷衍浮沈’,都是‘专务虚名’。‘何尝有一事著实’,就是没有一桩事情是脚踏实地,尽心尽力,认真去做的。

且满腔意恶。起伏缠绵。犹欲责天美报。

‘责天’就是求天的意思。天没有降福给他,他就责怪老天爷,求天神降福给他。

如种遍地荆棘。痴痴然望收嘉禾。岂不谬哉。

这是举譬喻说:你的田地里种的都是荆棘,却指望将来收到好的稻米。那有这种道理!这与因果不相符。同学们读了之后,要认真去反省,痛改前非,脚踏实地,从心地里修起。再回头看看《了凡四训》,照他的方法断恶积善,养自己的谦德,改自己的毛病。书上一再告诉我们,三年必有效验。如果勇猛精进,虔诚恳切,半年就变样子了,就不相同了。

君从今后。凡有贪淫。客气。妄想。诸杂念。先具猛力。一切屏除。收拾干干净净。一个念头。只理会善一边去。若有力量能行的善事。不图报。不务名。不论大小难易。实实落落。耐心行去。若力量不能行的。亦要勤勤恳恳。使此善意圆满。

读这篇文章,给我们更大的警惕,更具实效的受用。尤其是老同修们,我们必要认真反省、检点。而后在我们修学的环境与过程中,所遭遇到的这些因果,自己就能看得非常清楚。看清楚之后,信心愈坚固,慧眼愈明朗,往后功夫才真正能踏实,才能得力。自从我们讲了一遍《了凡四训》之后,也有不少同修跟我说:“很受用!过去不知道的毛病,听了这一遍之后,自己想一想,毛病确实是不少。”这就大有进步!如果一个人不知道自己的毛病,想要回转就相当困难。所以,知道自己的毛病,就是利益。灶神爷——张先生,把俞先生的毛病,一桩一桩指出来。俞净意先生不能不服!好在他还有改过之心,所以,才能感应道交,感得灶神真正现身在他面前。

这段文就是传授他“改造命运的方法”,也就是“改造命运的秘诀”。我们在世间,必须要明白无始劫来积习深重。明了以后,就要彻底改过自新,转变自己的命运,不怨天,不尤人。因为一切都是自己造的,所谓“自作自受”。我们自己再造善业,再结善缘,后来的果报当然很殊胜。这一段非常重要——就在念头上转变,再造自己新的命运。

‘君从今后’,灶神告诉俞净意,从今以后你‘凡有贪淫、客气、妄想、诸杂念’,这些都是世俗的事情。‘先具猛力。一切摒除’,这就是彻底悔改。从心地里把这些妄想、杂念都断除。诸位想想,讲得很容易,做起来可不容易!试问:我们那个人不想断妄想,不想使自己心地清净?虽然天天这样想,可是妄念依然纷飞,究其原因就是积习太深所现业障之相,也叫“业相”;说得更实在一点,就是“恶业之相”。我们立刻要觉悟,这不是好相。“觉悟”才是改革的根本。不觉悟就不能改;觉悟才有改的希望。所以,佛告诉我们:“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念,就是此地所讲的“贪淫、客气、妄想、诸杂念”。这些念头一起来,立刻就觉悟——我业障深重,为什么还有这些妄念,还有这些罪业之相?这一念就是“觉”,就是光明,就是惭愧心。

我们应当向那个方向走呢?‘收拾干干净净。一个念头,只理会善一边去’。这是教我们初步用功的方法。就是告诉我们下手的初步,要把那些“恶念”都除掉,把善念提起来。这就是非常好的方法——二六时中念佛,念“南无阿弥陀佛”。不但心里要有大转变,而且在行为上也要认真的转过来。

要用什么态度做善事呢?不图报。做了善事,对人有恩惠,不要希望别人报答。要认为行善帮助人,是我的义务,是我应该做的。甚至我们做善事、对人好,人家以怨报我们,我们也不在乎。问心无愧!即使别人误会也没有关系,放着胆量去做。不要做了几桩好事,人家反而埋怨你,就认为好事不能做,好人不能当。为什么做了好事、待人好,还要受人责备呢?想想《金刚经》里所说的,这正是自己过去世业障深重,他替我消业,这不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吗!

因此,我们不要灰心,只理会善一边去。‘不论大小难易,实实落落’。就是踏踏实实的去做。切切实实,直捷痛快的去做。‘耐心行去’,大小善事都要有耐心。一天、一年、一世都要这样去做;并且还要发愿,生生世世都这么做,这才是“菩萨”。这是我们力量办得到的。‘若力量不能行的’,‘亦要勤勤恳恳’。换句话说;我力量虽然达不到,我有这个心,要存这个心,使此善意圆满。诸位要晓得,佛家所谓“功德圆满”,是指善心善意,确实“圆满”。并不是样样事情都做好了才叫圆满,因为有的力量达不到。力虽达不到,但是有一个圆满的心,这样功德就算圆满了。所以,佛法常讲,“论心不论事”。圆满不圆满是在你心地里;心地善意若不圆满,则善事、善行做得再多,也不能算是圆满。

第一要忍耐心。

没有忍耐心,一切都不能成就。忍耐心就是菩萨六度里面所说的“忍辱波罗密”。忍辱为什么不把它翻成忍耐呢?诸位要晓得,世间法里面最难忍的就是辱。中国古时候读书人常说:“士可杀,不可辱。”读书人,杀头没有关系,不能接受侮辱,可见得杀头都容易忍,侮辱不容易忍。因此,佛法到中国,六度中的忍度,译经师就用“忍辱”——辱都能忍,还有什么不能忍的呢?这是忍中最重、最难的。所以,什么都要忍耐,能忍耐就有成就;能忍是福德之相,反之,不能忍就是罪业之相。我们要学忍耐。

第二要永远心。

永远心就是“恒心”,恒心不变。既然发了这个愿,绝不更改。无论是在什么环境里,顺境也好,逆境也好,一定要以行填愿,久久功德自然圆满。

切不可自惰。切不可自欺。

这两句是要我们痛戒的。‘惰’是懈怠、懒惰。往往一般人刚刚发心的时候,心行都非常勇猛,时间久了就懈怠,所以不能成就。古人常说,如果每个人都能保持初发心,那就没有一个不成佛的。可见初发心,确实是真心、清净心、勇猛心、精进心。古人也有一句话说得很有味道:“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二年,佛在西天。学佛三年,佛化云烟。”这是懒惰、懈怠、没有恒心,越学越变成老油条了。这样的学法,怎么能有感应道交呢?感应是凭“真诚、精进”而来的,不是从懈怠中来的,所以,一定要戒懈怠。

不可以自欺,就是不能欺骗自己。欺骗别人很容易;欺骗自己是极深罪业。人要做到不自欺,没有不成就的。所以,必须天天读诵《了凡四训》、《感应篇》。这就是一面镜子,每天早晚都得要对照心行。诸位要想真正学佛,在佛法里成就,就应老老实实、恳恳切切地把《了凡四训》跟《感应篇》,认真的学三年,把基础奠定,而后佛法才能得力,否则想佛法得力,自然有困难。有很多老修行、老同修常常在一起谈起,学佛几十年仍不得力。原因在那里?也就是说懈怠、自欺,从来没认真过。满腹的牢骚,怨天尤人,那怎么行呢!心行都与佛法相违背。

久久行之。自有不测效验。

只要你长久这样做,也就是认真修三业清净。照这样做,自然有你意想不到的效验。

君家事我。甚见虔洁。特以此意报之。速速勉持。可回天意。

这些都是劝勉的话。俞先生对于灶神爷还很相信,初一、十五晓得上香、上供,对他很尊敬,这才有感应,灶神特地把这个意思告诉他,教他‘速速勉持’,赶快勉力修持,尚可挽回天意,也就是扭转命运(命运是可以改造的)。

诸位读了这一段文之后,平心静气的想一想:我们一生的遭遇,还没到俞公这个悲惨的程度,可见我们三业的过恶,没有他重,他都能挽回,我们要是能照做,挽回的时间应该比他更短。他要三年,诸位如果去做,一年也许就可以了。这一点不假,我们要生清净信心。

言毕。即进公内室。公即起随之。至灶下。忽不见。方悟为司命之神。

这一番开示讲完了之后,张公就进到里面,走到厨房里就不见了!俞先生此时才晓得是灶神爷示现。一九四八年周邦道的夫人在南京寓所遇到地藏菩萨,也是面对面说了很多话。你若以为这是寓言,那你就大错特错了!这是转变命运的起点,千真万确的事实。

三、勇猛止恶修善.改造命运

因焚香叩谢。即於次日元旦。拜祷天地。誓改前非。实行善事。自别其号。曰。净意道人。志誓除诸妄也。

俞先生是在腊月三十晚上遇到灶神,第二天是大年初一;一年复始万象更新,他就从这一天起改过自新,先把自己的名字改了。他本名叫“良臣”,现在改成“净意”,称‘净意道人’。诸位要知道,名号含义很深,名号就是提醒自己“顾名思义”,他要把“净意”两个字做到。所以,你要学佛了,归依时,师父给你取一个法名,意思就是告诉你,要把名号在心行上做到。那就是道,所以也叫“道号”。

初行之日。杂念纷乘。非疑则惰。忽忽时日。依旧浮沈。

诸位看了这几句,再想想,过去了凡先生刚刚改过的时候。我们要是照样去修,一开始当然也是这个样子。袁了凡是过来人,俞净意也是过来人,一开始都是进进退退。问题是要有忍耐心、永远心,这两种心很重要!只要有这两种心,有恒心、有毅力、有决心,要痛改前非,这些毛病慢慢会改掉。一下断不容易,是断不掉的。古代这些前贤都是作榜样给我们看,不是一下能断得了的。

由此可知,听讲最重要。假如我们要求真实的效果,《了凡四训》一遍讲完,过一个礼拜,再开讲;一年中要讲十遍、二十遍,大家就都改了。为什么?天天在劝!若只劝你这一遍,讲完了,书都束之高阁,过几天都忘了,还能提得起来吗?真修行不容易!一百个人当中有十个能提得起来就不错了!如果要想真正成就的话,一年当中得听十遍、二十遍,我想在座的同修们当中,最低限度应有二分之一的人能成就,这一点也不假。所以,同修们千万不要认为这本书我看过了,这一本经我已经学过了。当知菩萨们从初发心到等觉位,天天都在学,没有一天不学习。每年总得要讲几遍,这是自救。所以,你们听这篇文才是真正有福报,听《华严》、《楞严》,未必有福报;因为境界太高,学不到,有什么用处!而听了此记之后,马上就可以做得到,立刻就收到效果。诸位果然能够以三年的时间,从这一篇文上奠定基础;三年以后,再学大经大论就不一样了,这才是真菩萨。那时大经大论才能契机,现在不契机。为什么?因为好高鹜远。

所以,经教必须要天天听、天天讲,天天在一起切磋琢磨才有效。读了这一段文,我们的信心、勇气就要提起来。

因於家堂所供观音大士前。叩头流血。敬发誓愿。愿善念永纯。善力精进。倘有丝毫自宽。永堕地狱。每日清晨。虔诵大慈大悲尊号一百声。以祈阴相。

这是求佛菩萨加持,因为靠自己的力量断恶修善,实在不容易。人家做的并不多,每天早晨拜拜佛,念佛号一百声。我们同修每天念佛号不止一百声,但是诸位用心不如他。人家的一百声,声声虔诚,我们所念的恐怕只是有口无心,那就不如他了。我们念一万声,抵不上他一声的效果。就是要诚、要敬,要诚心诚意去做。他能发这个誓愿,我们也要效法。发誓愿是督促自己。念观音也好,念阿弥陀佛也好,都可以得到佛菩萨的加持。

从此一言一动。一念一时。皆如鬼神在旁。不敢欺肆。

这几句话非常重要。这就是他所以能成功,能转变命运的关键之所在。这一念,是不是事实?是事实。“举头三尺有神明”,这是一点也不假。无论在何处,都有鬼神看着我们,若有这个警觉心,当然就不敢自欺、不敢放肆。

凡一切有济於人。有利於物者。

‘物’包括一切动物、植物。广则遍及九法界一切众生。

不论事之巨细。身之忙闲。人之知不知。力之继不继。皆欢喜行持。委曲成就而后止。随缘方便。广植阴功。

这是在“行持”上转过来了,前一段是从心地里转过来(观念的转变)。心念一转,身口的行为就随著转了,这是我们应当学习之处。从此以后,凡是于人、于物有利益的,不管是大事、小事;自己是忙、是闲;别人知道不知道都无所谓,我一定要去做。做的时候也不必考虑‘力之继不继’,我有没有这个力量,能不能把它做到有始有终?我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尽心尽力去做;做到一半,没有力量了,就随顺因缘,这样功德才能圆满。只问事之应为不应为,应该做不应该做,不问力之能继不能继。如此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事无有不办者。

‘皆欢喜行持’,都欢欢喜喜去做。委曲婉转的一定把它做到‘成就而后已’,这就是‘随缘方便,广植阴功’。这几句是行持的典范。

且以敦伦。勤学。守谦。忍辱。与夫因果报应之言。逢人化导。惟日不足。

前是“自行”,此是“化他”。自行里有心行,心的念头转变,身、口、行为就转变。化他有五个重点:一、敦伦。“伦”是伦理,敦睦伦常。我们中国文化的精髓就是“伦常”。夫妇、父子、兄弟、朋友、君臣,大家能守住自己的本分,尽自己应尽的义务,这叫“敦睦伦常”。二、勤学。要努力读书,要读好书、读善书。三、守谦。《了凡四训》中讲的“谦德之效”。四、忍辱。五、深体因果报应的道理,恳切地劝导大众。

每月晦日。

‘晦日’就是每个月的月终之日。

即计一月所行所言者。就灶神处为疏以告之。

每个月到灶神爷前报告一次。把这一个月当中,身口意三业所修的善法,月月报告。这就是说明他求灶神爷监督他。有一个督促他的力量,他要是不做,到了月终,他就没有法子给灶神爷交差了。这个效果真是不可思议。诸位修学,不一定要写疏文去报告灶神,你们家里供奉释迦牟尼佛、观音菩萨、阿弥陀佛的圣像,就在佛菩萨面前,具疏以告之,比灶神那里还要灵,还有效。这都是要认真学习之处。

持之既熟。

下面两句是讲修持的效果功德不可思议。

动即万善相随。静则一念不起。

这样的境界,是我们非常羡慕的。他做了几年呢?

如是三年。

千日之功。我们想一想,他过去的业障多重!三年就转过来;袁了凡先生过去转命的时候,也是三年转过来。三年就见到效果了。为什么我们三年还做不到!三年时日不算长,为什么不肯自勉、发愤呢!希望同修们读到这里,应当要奋起,效法俞净意先生。

年五十岁。乃万历二年。甲戌会试。张江陵为首辅。

‘江陵’是地名。张公是江陵人,张江陵是对他的尊称。最尊敬的人是称他居住的地名;像满清末年,大家尊称李鸿章为李合肥(他是合肥人)。佛门里也常用这个惯例,我们称祖师大德,既不称名,也不称他的字或号,都是以地名或以寺名来称他。如天台大师,是指智者大师;我们不称智顗,而称为“天台”,因为大师住天台山。又如窥基大师,称为“慈恩大师”,窥基是他的法名(他一生大部分时间住在慈恩寺),“慈恩”是寺的名字,并不是他的名字,这叫“尊称”。这里也是尊称,张公是当时的首相。

辍闱后。访於同乡。为子择师。

他以首相的身分主持这一次的考试,也就是主考官。考完之后,他想在同乡中选一位品学兼优的人,来教导他的儿子——为子礼请一位老师。

人交口荐公。遂聘赴京师。公挈眷以行。张敬公德品。为援例入国学。

他既然想请一位品学兼优的人,乡里的人都推荐俞净意先生,从前没有学校,富有的人家,另外有一间书房,请一位老师,这就是“私塾”。家里的子弟以及社会上清寒的子弟,有聪明智慧的,往往也召集来跟老师读书。俞先生应聘在宰相家中做了儿童的老师,生活环境当然就改善了,不至于再像过去那样的穷苦潦倒;感应也来了。他带了家眷一同到京城。张公非常敬重俞净意公的道德学问,所以也为他‘援例入国学’(国子监),张公替他报了名,入了学。当时国家所办的大学。不像现在大学有这么多,那时国立大学只有一所。而这所学校出来的学生,都是做官的,是为国家培养通才的学府。

万历四年丙子。附京乡试。遂登科。次年中进士。

从前读书人志在功名,得了进士,功名成就了。‘进士’是古代的最高学位,相当于现代博士学位一样。

一日谒内监杨公。

‘内监’就是从前的太监,侍候皇帝的。俞公有一天去见老太监杨公。

杨令五子出拜。皆其觅诸四方。为己嗣以娱老者。

杨公是太监,所以没有儿子。他的儿子都是义子,现在所谓的干儿子,都是从外面找来的。他养育这些孩子,可以养老。他有五个干儿子,自己年老了,干儿子很孝顺。他叫这五个儿子都来拜见俞净意先生。

内一子。年十六。公若熟其貌。

其中有一位小孩,年十六岁。俞公一见面,就觉得很面熟,好像是从前认识的。

问其籍。曰江右人。

‘籍’就是籍贯。‘江右’包括了现在长江以南,江西、江苏、浙江这一带,当时都称之为江右。“江右人”,俞先生是江西人。

小时误入粮船。犹依稀记姓氏闾里。公甚讶之。

这小孩还仿佛记得家乡,和自己本来姓氏。他小时候游玩时误入人家载粮食的船,船开走了,他也被带走。俞净意公一听之后,非常的惊讶。

命脱左足。双痣宛然。公大呼曰。是我儿也。

原来就是他遗失的儿子。他太太生了五个儿子,死四个,有一个失踪了!生了四个女儿,死了三个,只剩一个女儿在身边。他的太太因为想念儿女,眼睛都哭瞎了。这个时候遇到他失散多年的儿子。

杨亦惊愕。即送其子。随公还寓。

这个太监杨公很不错!知道小孩真的是俞公的儿子,立刻欢欢喜喜的就送还给他了。

公奔告夫人。

‘奔’就是很快地,将这个消息告诉他太太。

夫人抚子大恸。血泪迸流。子亦啼。捧母之面而舐其目。其母双目复明。

改过迁善之报如是。诸位想想,眼睛瞎了,现代眼科这样进步,也不容易恢复。经上常讲“佛氏门中,有求必应”,怎么会没有感应道交呢!袁了凡先生短命都能延寿。寿命都可以延长,疾病怎么会不好?这并不是迷信。经上说的理论,我们看了也很明了,说起来也能相信,可是经本一丢开就忘了。不能说不相信,是忘了!经上说:“境随心转。”《华严经》云:“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唯识经论中常说“万法唯心”、“一切法从心想生”!境界是我们心理变现的,我们这个身体也是自己心理变现的。所以,“感应道交”是有理论依据的。理上能讲得通,事上就可以办得到。理就是事,事就是理,所谓“理事无碍”,当然能转变。他的儿子孝顺,也非常难得,看看这一段,这不是容易的事!失踪这么多年的儿子,忽然遇到了,使得母亲欢喜流泪;儿子孝顺,能‘捧母之面而舐其目’。这一点很难得!他母亲因此双目复明,这是感应道交的事实。

公悲喜交集。遂不愿为官。

此时俞先生一家团圆。知道这三年改过迁善,正如灶神爷跟他所说的“不测效验”,即意想不到的果报,果然应验了。他这个时候对於世事愈看愈淡,因此也不愿意做官了。

辞江陵回籍。

辞谢张宰相,回到自己的老家。

张高其义。

俞先生既中进士,就有服务公职的资格。从前读书人心心念念就是指望将来谋个一官半职,而这个机会到来,俞先生却不要了,放弃了,回家乡去。所以,张宰相认为他是一个义人。

厚赠而还。

张宰相为感谢俞先生教子之德,只有厚赠他贵重的礼物,送他回家。

公居乡。为善益力。

俞先生改过自新,力行三年就有这么好的效果,真实的效验,可知其往后行善必更积极。虽然传记里没有记载,我们也想像得到,必然还是用老方法——每个月终向灶神爷报告。相信他是尽形寿(一生)都不会改变的。人家是这么修行的,是这样的断恶迁善。

其子娶妇。连生七子。皆育。

俞先生自己很不幸,生了那么多儿女,结果只剩一子一女。他是从四十七岁才开始改过修善,五十岁得到感应。我们同修当中有很多人年纪很轻,要是能努力学习,断恶修善,改过自新,你们的前途太光明了!你们的效验、福报、感应必然超过俞净意、超过袁了凡。这是绝对做得到!只要诸位自己肯努力做,三年之后,事事如意,有求必应。为什么不勉力去做?看俞先生的儿孙命运都转好了,这是积德修善的感应。

悉嗣书香焉。

俞先生的七位孙儿个个书都念得很好,书香门第,个个成名。

公手书遇灶神。并实行改过事以训子孙。

俞先生遇灶神这一段往事是事实。他遇到灶神,经灶神一番开示之后才改过自新,到晚年就有这样的效验与果报。我曾说过,晚年所享的福报才是真实的“福报”;年轻人享福,老实说绝不是福。年轻时发达过早容易迷惑颠倒,造罪业。因此,年轻的时候要多修福、培福,照俞先生的方法去做,把福德留到晚年享受。这才是懂得享福、造福的人。俞公把他自己一生改过自新之事,毫无隐瞒的写出来,教训他的子孙。

身享康寿。八十八岁。

俞公寿命也延长至八十八岁。他的长寿是修得的,而不是命中所有的。因为前面灶神爷曾经说他:“意恶固结于中,神注已多,天罚日甚,君逃祸且不暇,何由祈福哉?”可知他没有福报。寿命是福报之一,五福中就有“长寿”。由此可知,他的长寿与福报,完全是他自己从四十七岁以后所修来的。这正是一切修行人的最佳榜样!

人皆以为实行善事。回天之报云。

乡里大众看到俞先生一生所得的果报,没有人不说他是力行善事,改转了自己的命运。先生现身说法,广劝社会大众,功德尤不可称量。

同里后学罗祯记。

这一篇文章是俞净意公同乡晚辈罗祯先生所写的。里面所说的话,灶神说的话,以及俞净意先生讲的话,都是实录。

了凡先生、俞净意先生是在家同修与初学道者的好榜样,我们能够取法于这两位贤者,不但命运可以扭转,道业在这一生必定也有成就。

云谷大师是出家人的榜样。所谓“出世要学高僧,在家要学高士”。袁了凡跟俞净意都是高士,我们以他们做典型、模范,照他们的方法学。如诸佛菩萨,做一切众生最好的样子,才是佛陀的好学生。

金山活佛论相命

乐观法师述

“世上的人,同样都是人,为什么有的享福,有的受苦?这就是因为各人的‘业’不同,不但大家的‘业’各个不同,就是一娘所生的儿女,遭际也都不一样,相貌也有好丑的分别,性情也有善的,也有恶的,行为举动,也都各式各样,何以美貌的夫妻,会生出丑陋的儿女?有的父母非常丑陋,儿女却长的十分端正?这就是各人过去造作的‘业’之不同,故现在受报也不一样”。

活佛停了一会又说:“这个‘业’,非外来,亦非自然,都是造作出来的,也都是自己造作出来的,……”胡老太问:“是眼造业吗?手造业吗?口造业吗?鼻造业吗?”活佛笑道:“全不是,眼耳鼻舌身都不会造‘业’,能造‘业’的,是自己的‘心’,一切唯‘心’所造,比如你胡老太会画,从前欢喜画山水风景,现在却欢喜画观音像,都是由你的‘心’转变,绘画的手,不过受你的‘心’指使而已,如果你‘心’里不想绘画,手也就画不出东西来,眼耳鼻舌身,都是同样道理。‘心’里不想看什么,眼就不会见到外面颜色,‘心’里不想听什么,耳朵也自不会听得声响,‘心’里不想嗅什么,鼻自不会了别香臭气味,‘心’里不起分别,身体也就不知有冷暖轻重粗细,一切都是‘心’的主宰,一切都是受‘心’的支配”。

活佛说到这里,恐怕再说深奥了胡老太听不懂,于是转变话题说:“世上的人,都希望福贵寿考多子多孙,那晓得都是前世修积的,不是偶然,不是预先知道的,也非求得到的,前世有善行,这一辈子自然享福长寿,前世有儿女业缘,这一生,自然会有儿女,他自然会来,你不要他,他也要来,他要来时,阻挡不住;没有儿女,怎么也求不得,你要想知道你前世作的是些什么‘业’,那你可以在你这一生所受的上面去领会,你要是问你将来的结果怎样?就看你现在起心动念如何?明白这个道理,就可以不要算命了”。

活佛说到这里,打了一个长哈哈:“我真好笑!”大家问:“笑什么?”活佛说:“我笑世人懵懵懂懂的生,懵懵懂懂的死,没有一个人知道他的命,他前世干的一些什么事,是善事?是恶事?我更好笑那些算命先生,他自己的来历因缘和结果,自己都认不得,怎么能够认识人家的命运,敢大胆预料人家前途吉凶祸福?既然各人过去造的‘业’各人都不明白,试问,这个命又从何处算起?如何算法?怎样算得通?怎样算得明白?”活佛说著拍了一个巴掌叫道:“胡老太,算命这个勾当,是江湖术士欺骗钱财的把戏,信不得的,我告诉你吧!真正会算命的,只有释迦佛,他才知道大地人类的生死罪福果报因缘,信佛学佛的人,要信佛的说话,不要算命,只问你现在这个心。”胡老太听了活佛这番说话,才领略到“命运”两字靠不住,应该相信“业力”,当时感叹著说:“活佛,你的话提醒了我,我要早听得这话,也就不会做冤大头花那些算命钱哟!”大家听了一阵大笑。

活佛那次谈命,他的那一番说话,指出佛教所说人生真理,他的意思,是叫人不要相信“命”,而是要相信“业”,教人不要造恶业,多造善业,自有好结果,中国人有两句谚语:“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正是。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了凡四训       净土法门)(五明学佛网:了凡四训       净土法门)  

 仁焕法师:如何理解净土法门 

 吕有祥教授:教演天台,行修净土――简述近现代天台宗大师倓 

 仁焕法师:净土法门的特点 

 仁焕法师:净土法门的信、愿、行(二) 

 仁焕法师:净土法门的信、愿、行(一) 

 大安法师:净土法门的特别之处 

 大安法师:佛嘱应不悔于入大火求净土法门 

 大安法师:净土法门急救凡夫众生 

 大安法师:十大因缘兴起净土法门 

 大安法师:净土法门的真实大利在什么地方? 

 大安法师:净土法门之殊胜 

 游祥洲教授:游祥洲博士专访净土法门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