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明如居士:你嘴上说的是什么,你的人生就是什么 |
||
|
||
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这就是大觉世尊本师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的宇宙间最最深奥的因果定律。内心的思想,不仅定格了一个人当下的生命体验,也框定了这个人未来的遭遇。 例如,慈爱的心在一个人的内心生起,这个人立即就会体验慈爱给他(她)带来的美好的生命体验;不仅如此,慈爱的心还会吸引与慈爱有关的人和事出现在这个人周围;此外,慈爱的心在这个人的阿赖耶识中还会埋下种子,这个种子在未来因缘成熟的时候,就会变现成外境上的人和事——当初的心是怎样的,未来所变现的人和事就是怎样的;心和未来果相的对应,不会有丝毫差错,这就是因果的无欺性。 同样的道理,忿恨的心在一个人的内心生起,这个人立即就会体验忿恨给他(她)带来的痛苦的生命体验;不仅如此,忿恨的心还会吸引与忿恨有关的人和事出现在这个人周围;此外,忿恨的心在阿赖耶识中埋下的种子,在未来还会变现成外境上与忿恨相关的人和事。 经书上说,宇宙间其实只有两种东西:一种是无形无相的如来藏,一种是无形无相的心,世间万象无一不是这两者的变现——我们内在的身体,外在的山河、虚空、大地、花草、动物等等,都是这两者的变现。我们常说“相由心生”,一切万象都产生于无形无相的心和如来藏。心向如来藏输送什么“相”,如来藏就会变现什么“相”,如来藏变现的“相”和心所输送的“相”,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如同印章上雕刻的内容与印章印在纸上的内容一样,不会有丝毫的偏差。 所以,佛陀告诉我们:“如是因,如是果。”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生命体验与未来的遭遇。 我们知道,任何思想都必须依靠语言才能存在。就像波浪不能离开水而独立存在一样,离开了语言,思想就根本不能单独产生或存在。实际上,任何一个思想都有“外在形式”和“内在内容”这两个方面——这个“外在形式”就是语言,而“内在内容”就是世间的种种现象。 以语言形式存在的思想又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没有用嘴巴表达出来的,一种是用嘴巴表达出来的。一般来说,一个人真心实意用嘴巴表达出来的思想,其创造外境的力量会远远超过没有用嘴巴表达出来的思想。一个人不使用扩音器,距离稍远的人就很难听清楚他在说什么;但如果使用了扩音器,方圆几里的人甚至都能听到他的声音。同样的道理,隐藏在内心的思想有造业的功能,但用嘴巴表达出来的思想,其造业的能力就会提升上百倍、上千倍,甚至上万倍。 有人说:“我刀子嘴,豆腐心。”也有修行人说:“心好就可以了,嘴上说的话语不是很重要。”这都是对“思想”与“语言”的关系未加细致观察所导致的奇谈怪论。语言就是人的思想,用嘴巴表达出来的、露在他人面前的思想尚且如此糟糕,怎能期望不用嘴巴表达出来的、隐藏在自己内心的思想有多高尚呢?孔子在论语中说:“观察他所说的,观察他所喜欢的,这个人就根本无法隐藏了!”一个人嘴上所说的,就是露在外面的心;一个人行为上所喜欢的,往往就是隐藏在内的心。对这两者善加观察,就可以掌握这个人内心世界的全部了。知道了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就知道了这个人的内在生命体验,也就可以预测这个人的未来遭遇了。 所以,一个人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首先应该改正嘴巴上所说的话语。嘴巴上的话语改变了,露在外面的思想就变了;露在外面的思想变了,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思想就会跟着变;思想变了,行为也就变了,因为行为也必定是思想的外现。 有一本书的名字叫《你嘴上所说的人生,就是你的人生》,这是日本的佐藤富雄写的。懂得因果奥秘的人,自然会对这个命题心领神会;而不懂因果律的人,会狐疑不信,他们反问:“嘴上所说的,怎么会是一个人的人生呢?” 如果你嘴上说的是“好的”、“一定会有办法的”、“没问题”等等诸如此类的积极词汇,你的内心当然就体验着这些词汇带给你的正能量,此时你的热情、智慧与能力就会得到很大的激发,你会积极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一直这样坚持下去,最终就会得到这些词汇所描述的人生。每天都能说出这些积极话语的人,他们的每一天都会过得非常顺利,即使遇到了困难,他们也能够跨过难关。 相反,如果你嘴上说的都是“太糟了”、“太让人气愤了”、“没办法了”等等抱怨的词汇,那么,你的内心当然就体验着这些词汇带给你的负能量。此时,你的热情、智慧与能力就会被这些词汇所暗示的结局扼杀。如果一个人不幸让这些负面的词汇占据了自己的嘴巴,那么这个人遇到的挫折就会特别多,运气也会显得特别糟糕。 人的心如何相信,就会如何得到,相信——是心创造一切外境最强有力的方式了。对这个极其深奥的心灵秘密,我们应当静下心来仔仔细细地加以观察,直到生起定解为止。一个人在你面前吐了一口痰,如果你相信这个人正借助于吐痰的动作侮辱你,你的内心自然就活在被侮辱之中;如果你相信这个人只是因咽喉发炎而吐痰,你就活在“见到一个因咽喉发炎而吐痰的人”的生命体验中。当一个人的“相信”被不断重复时,所相信的内容就会在外境上渐渐固化,成为千真万确的真理。这就是一切外境被心创造的基本原理。 如果我们用录音机记录一个人在一年内所说的所有话语,然后将这些话语转换成文字,对这些文字进行词频分析,你会惊奇地发现,这个人使用频率最高的那些词汇,就是这个人的人生主旋律,或者说命运。 例如,如果“真倒霉”是一个人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你会发现这个人真的会遇到一件又一件的“倒霉”事;如果“没钱”是一个人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那么这个人肯定会被“没钱”所困扰。相反,如果一个人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是“谢谢”或“感恩”,那么让这个人“感恩”的事情真的就是一件一件地出现在他的生活中;如果一个人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是“太棒了”,那么这个人的人生一定很精彩。 如果你认为,一个人是因为遇到了“倒霉”事,嘴上才说“真倒霉”的,那就大错特错了,真实的原因是——这个人嘴上说了“真倒霉”,嘴上所说的“真倒霉”使得内心真正相信他自己就是一个倒霉的人,于是倒霉的事就被他内心的相信招来了。同样,如果你认为是一个人遇到了好事,才嘴上说“谢谢”和“感恩”的,那也错了。实际情况是,这个人常说“谢谢、感恩”,这些词汇强化了他对美好外境的相信,于是美好的事就被他一件一件地吸引来了。 我们必须意识到,每天从我们嘴巴里说出的话拥有巨大的威力——它会逼迫我们的心去相信这些词汇所暗示的结果;一遍一遍地重复这些词汇,就会强化内心的相信,随着内心相信程度的提升,最终这些词汇所对应的事情就会被吸引到我们的生活中来。 佛教中常说:“取舍因果如粉末”,可是有几个人懂得这句话的深奥内含呢?将一切不美好、不精彩的词汇——如抱怨、讽刺、摧毁、辱骂用语等,从我们的词典中通通划去,换之以美好而精彩的词汇——如感恩、祝福、建议、鼓励用语等。 如果我们能坚持这样做,命运自然会渐渐好转。在此基础上,修行更高的解脱道或者帮助他人离苦得乐才有可能。 摘自《永不抱怨》(明如居士 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