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祖师大德有关念佛往生最最切要开示辑录


   日期:2014/12/10 18:5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祖师大德有关念佛往生最最切要开示辑录

道绰大师:

l 凡修净业者,不得背西坐卧,亦不得向西涕唾便利,盖皈依莲邦,应崇金地,心不殷重,非所以求往生也。

l 念佛三种不相应:一者信心不淳,若存若亡故。二者信心不一,谓无决定故。三者信心不相续,谓余念间断故。若能相续,即是信心;但能一心,即是淳心。

善导大师:

l 凡人临终,须不得怕死。常念此身,多苦不净,若得舍此幻身,超生善道,乃是称意之事。

l 凡有疾病,但念无常,一心待死。不得说眼前闲杂之话。

l 死门甚大,须自家着力始得。一念差过,历劫受苦,谁能相代?!

l 凡临睡时,观西方胜境,或观阿弥陀佛,相好光明。不得杂说杂想,亦不得求见瑞相。但办专心,自有见时。或但称佛号而睡。行者专取一法,不得杂用。务在久远行之,必于净土,功不唐捐也。

怀感大师:

l 暗室念佛一法,固无圣教。但初学之人,处于暗室,绝诸视听,心舍诸缘,专一念佛,如是行者,三昧易成。

飞锡大师:

l 世人念过去释迦,想现在弥陀,独未闻念未来诸佛,何耶?以诸佛至尊也,众生至卑也。高下出焉,群妄兴矣。敬傲立焉,一真隠矣。众生若非如来,当佛何在。若知母因子贵,米以糠全。则念佛三昧,不速而成。以随所念,无非是佛故也。

l 辟散之要,要存乎声。声之不厉,心窃无定。有五义焉,拔茅连茹,乘策其后,毕命一对,长谢百尤,一也。声光所及,万祸冰消,功德丛林,千山松茂,二也。金容莹煌以焕彩,宝华淅沥而雨空,若指诸掌,皆声致焉,三也。如牵木石,重而不前,洪音发号,飘然轻举,四也。与魔军战,旗鼓相望,用声律于戎轩,以定破于强敌,五也。然则,佛声远震,开善萌芽,犹春雷之动百章。

l 如来寂照三摩地,念佛三昧,究竟之位也。

永明大师:

l 如或言行不称,信力轻微。无念念相续之心,有数数间断之意。恃此懈怠,临终望生,但为业障所牵,恐难值其善友。风火逼迫,正念不成。何以故,现今是因,临终是果,应须因实,果则不虚。声和则响顺,形直则影端也。

慈觉大师:

l 知出家为美,而不愿往生其惑一也。

l 万里辛勤,远求知识者,诚以发明大事,抉择生死。而弥陀世尊,色心业胜。愿力洪深,一演圆音,无不明契。愿参知识,而不欲见佛,其惑二也。

l 丛林广众,皆乐栖迟,少众道场,不欲依附。而极乐世界,一生补处其数甚多,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既欲亲近丛林,而不慕清净海众,其惑三也。

l 此方之人,上寿不过百岁,而童痴老耄,疾病相仍,昏沉睡眠,常居大半。菩萨犹昏隔阴,声闻尚昧出胎。则尺壁寸阴,十丧其九。而未登不退,实为寒心。西方之人,寿命无量。一托莲胞,更无死苦。相续无间,直至菩提。所以便获阿鞞跋致,佛阶决定可期。流转娑婆促景,而迷于净土长年,其惑四也。

l 若乃位居不退无生。在欲无欲,居尘不尘。方能兴无缘慈,运同体悲。回入尘劳,和光五浊,其有浅闻单慧,或与少善相应,便谓永出四流,高超十地。诋呵净土,耽恋娑婆。掩目空归,宛然流浪,并肩牛马,接步泥犁,不知自是何人,比拟大权菩萨,其惑五也。

宗晓大师:

l 昔善导大师有曰,若人欲速得往生者,应起无间修,所谓恭敬礼拜,称名赞叹,忆念观察,回向发愿,心心相续,不以余业相间,故曰无间修。

l 又若贪嗔痴起者,但随犯随忏,不令隔日隔夜,常使清净,亦名无间修。

优昙大师:

l 若念佛人,尘垢未净,恶念起时,急须高声念佛,敛念归正,勿令恶心相续,直下打心净尽,永不复生。

l 才有疾病,正要上前,坦荡身心,莫生疑虑。直须向西正坐,专想阿弥陀佛,观音势至,及诸化佛,现在其前。一心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声声不绝。于诸世间,一切事务,不得贪恋。或心念起,但急称佛号,于念念中灭除罪障。只此一念,决定往生净土。命若未尽,自得安宁。慎勿妄起留恋世间。当存自存,当死须死。但办往生,何须疑虑。若解此理,如脱敝衣以著上服。一舍凡身,便登圣地,岂不伟哉。

l 执持一句阿弥陀佛,一念之中,与理相应,诸法现前,六度具足。布施则心无染著,持戒则不起妄缘。忍辱则能所俱忘,精进则心无间断,禅定则动静俱寂,智慧则不立丝毫。

天如大师:

l 善导无间说,无间修者,身专礼阿弥陀佛,不杂余礼,口专称阿弥陀佛,不称余号,意专想阿弥陀佛,不杂余想。

紫柏大师:

l 念佛心真不真,勘验开头。只在欢喜烦恼处取证。大抵真心念佛人,于欢喜烦恼中,必然念念不间断。是以烦恼也动他不得,欢喜也动他不得,二者既不能动,生死境上,自然不惊怖。今人念佛,些小喜怒到前,阿弥陀佛便抛在脑后矣。如何能得念佛灵验。

l 又问学者云,汝念佛常间断否。答,合眼睡时,便忘记了。师震威呵曰,合眼便忘,如此念佛一万年也莫干。汝自今而后,直须睡梦中,念佛不断,乃有出苦份。若睡梦中,不能念佛,忘记了,一开眼时,就痛哭起来,直向佛前叩忏悔。或念千声,或念万声,尽自家力量便罢,如此做三二十番,自然大昏睡中,佛即不断矣。

莲池大师:

l 端心灭恶,如是念佛,号曰善人。摄心除散,如是念佛,号曰贤人。悔心断惑,如是念佛,号曰圣人。

憨山大师:

l 念念烦恼是生死苦根,今以念佛消灭烦恼,便是佛度生死苦处。若念佛消得烦恼,便可了得生死。

藕益大师:

l 真能念佛,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真能念佛,不复起贪嗔痴,即大持戒;真能念佛,不计是非人我,即大忍辱;真能念佛,不稍间断夹杂,即大精进;真能念佛,不复妄想驰逐,即大禅定;真能念佛,不为他歧所惑,即大智慧。

l 若于身心世界,犹未放下;贪嗔痴念,犹自现起;是非人我,犹自挂怀;妄想驰逐,犹未除灭;种种他歧,犹能惑志,便不名为真念佛也。

l 又,《观经》云:逆恶之人,临终十念皆得往生。夫临终十念,必深植善根;今逆顺境缘,便不复有正念,何况临终?且临终苦现,只藉善友提撕;今青天白日,尚不能于明师友真实格言信受奉行,当临终时,安保善友现前?设现前开示,神识昏迷,而欲求其信解,此又决不可得之数也。藕益大师《修净土忏并放生社序》

截流大师:

l 今时净业学人,终日念佛、忏罪、发愿,而西方尚遥,往生不保者。无他,盖爱桩未拔,情缆犹牢故也。

道霈大师:

l 信佛名字,不离心口,诸佛即救,诸佛即度。

l 心常忆佛,口常称佛,心常敬佛,始名深信。

l 念佛务使字字分明,句句相续。不分明,即是昏;不相续,即是散。

省庵大师:

l 念佛而不发菩提心,不与弥陀本愿相应,终不往生。虽发菩提心,不专念佛,亦不往生。故必以发菩提心为正因,念佛为助缘,而后期生净土,修净业者不可不知。

l 又言发者以激动为义,愿者以希求为义。激动则如箭离弦,势不中止。希求则如好美色,如谋重利。乃有始焉发愿往生,少焉退堕者,此非发也。又有口谈净土,心恋娑婆者,亦非愿也。

l 大抵生西方佛国,非悠悠散善所能致。万劫生死,非因循怠惰所能脱。

l 第恐愿力不敌爱力,佛念不胜欲念。悠悠泛泛,半信半疑,则吾莫如之何也已矣。

l 生死心不切,家缘撇不下,人情谢不去,念佛心不专,何也。将名根不断耶,抑爱念牵缠耶,于此二者,宜加审察。苟不把家缘世事,一切斩断,六字洪名,尽力提起,欲望娑婆之脱,安养之生难矣。

l 不以念佛为急,而以世间小善为急,不以生死大事为先,而以人天福报为先,是不知先后也。

恋西大师:

l 于持名时,只要令声音不绝,不必注著一心不乱,音声不绝是因,一心不乱是果。因行若真,果必成就。但不间断,自能一心。惟行之不休为度,故不必忧散乱矣。

妙空大师:

l 身若端正,心自清净。

l 口既念佛,则禁涉闲言。若一涉及,当思念佛人,不应如是,即猛念佛数声,以提醒而扫荡之。

l 念佛之人,勿杂恶念。于必经之事,一过即舍。久之意地清净,遇事即有妙智观察,此乃念佛,转识成智之谓也。

l 对像时,即以此像为真佛。面对心念,其诚敬可知。不对像时,亦如对像之诚敬。如此念佛,最易感通。黑业亦易消灭也。

l 老实念佛者,既不逞才能,又不求名利,最为难得。以老实二字,是生西方一条大路,又老实者,不于一句阿弥陀佛外,添一毫妄想也。

l 凡今生前世,恶果成就,苦报必来。故一分苦,即一分恶也,不可诿于命运之不济,但当愧其修行之不早。每想一及,身毛皆竖,五内若裂。悲伤感奋,痛不欲生。如此念佛,则字字从肝髓中流出,方是念佛真境。

l 念佛之境。孤寂最佳。

l 若于病止,略一停想。则一切爱恋恐怖,烦恼安排,种种杂念,一齐现前。生死关头,如何济事。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