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入出息念:禅修者需要熟读的珍贵文章 (上)


   日期:2015/1/16 16:4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入出息念是南传上座部佛教四十种禅定修行方法之一,是一种通过保持正念专注于呼吸的修行方法,是四念处当中身念处的修行方法,在经典中排在第一位。入出息念能达到的最高禅定境界为四禅。入出息念是佛陀曾经修习的,佛陀就是通过入出息念达到禅定,并在此基础上修观而证悟涅槃的,因此历代禅修大师均推荐入出息念作为禅修者的修行业处。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àsambuddhassa.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全自觉者!

玛欣德尊者 

入出息念

第一节、戒与止观修学佛教的目的在于断除烦恼。要断除烦恼,就必须禅修。谈到禅修,就必须依照戒、定、慧三学的次第修行;也即是说,在戒清净的基础上修习止观。

谈到戒清净,对在家人来说,要守护好五戒,有条件的话应持守八戒。对于比库[1]来说,有四种遍净戒:

第一、巴帝摩卡律仪戒(pàtimokkhasaüvara-s氀愀),即比库应当守护的律仪。

第二、根律仪戒(indriyasaüvara-s氀愀),根即感官;守护好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门称为根律仪。

第三、活命遍净戒(àj瘀愀瀀àrisuddhi-s氀愀),即须正命而活(正确的谋生方式),不能邪命自活。

第四、资具依止戒(paccayasannissita-s氀愀),即正确、适当地使用生活必需品,包括袈裟、饮食、住所、医药等生活用品。

无论在家、出家弟子,都应当守护好各自的戒,持守不犯即是戒清净。唯有以戒清净为前提,才谈得上修习止、观。

根据南传上座部佛教[2]的传承,禅法可以分为两大业处[3]:

1.止业处(samatha-kamma栀àna);

2.观业处(vipassanà-kamma栀àna)。

其中,修习止业处能够培育定力,属于增上心学;修习观业处能够培育智慧,属于增上慧学。

对于修习止业处,佛陀教导了很多种方法,《清净道论》将之归纳为四十种业处。这四十种业处分别是:十遍、十不净、十随念、四无量、四无色、一想以及一差别。

对于观业处,一位禅修者从修习世间慧到出世间慧,次第成就的观智有十六种,称为十六观智,即:名色识别智、缘摄受智、思惟智、生灭随观智、坏灭随观智、怖畏现起智、过患随观智、厌离随观智、欲解脱智、审察随观智、行舍智、随顺智、种姓智、道智、果智、省察智。其中,能够断除烦恼的是道智。道智生起之后即证悟相应的圣果。道智与果智两种属于出世间慧。

第二节、修习功德在《清净道论》提到的四十种业处中,最为历代南传佛教长老、禅师们所推崇以及教导的是入出息念[4]。为什么入出息念会受到那么高的推崇呢?因为:

第一、它是一切菩萨证悟佛果的修行方法。

当我们的苟答马[5]佛陀还是菩萨[6]的时候,他坐在布德嘎亚(Buddha-gayà,菩提伽耶)的菩提树下,专注自己的呼吸,依照入出息念依次证得了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证得第四禅之后,他再转修观。在初夜时分,菩萨证得了宿住随念智(pubbenivàsànussati-¤à愀),也就是宿命通,能够清晰地了知过去世的种种生死状态。中夜时分,菩萨证得了有情死生智(sattànaü cut瀀愀瀀àta-¤à愀),也就是天眼智(dibbacakkhu-¤à愀),能够见到众生各随其业,依照善或不善的业不断地在善趣、恶道里轮回。

在后夜时分,菩萨证得了漏尽智(àsavakhaya-¤à愀)。漏尽智也就是如实知见苦圣谛、如实知见苦集圣谛、如实知见苦灭圣谛、如实知见导至苦灭之道圣谛。当他证得漏尽智的同时,也就是入流道智(sotàpatti-magga,须陀洹道智)与入流果智(sotàpanna-phala,须陀洹果智)、一来道智(sakadàgàmi-magga,斯陀含道智)与一来果智(sakadàgàmi-phala,斯陀含果智)、不来道智(anàgàmi- magga,阿那含道智)与不来果智(anàgàmi-phala,阿那含果智)、阿拉汉道智(arahatta-magga,阿罗汉道智)与阿拉汉果智(arahatta-phala,阿罗汉果智)[7]接连地生起,最后证得了与一切知智(sabba¤¤utà-¤à愀)相应的阿拉汉道。自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们的菩萨就成了全自觉者[8]。

因为佛陀本人是修行入出息念证得色界第四禅,然后才转修观,从而证悟圣道、圣果的。不仅我们的苟答马佛陀是这样,过去、未来的一切佛陀也是如此。因此,我们修行入出息念也就是追随佛陀的脚步。

第二、佛陀经常教导修习入出息念。

在巴厘三藏里面,收录了许多记载佛陀教导入出息念的经文。在《经藏》里面,《长部》的《大念处经》,《中部》的《念处经》、《入出息念经》、《身至念经》等,《相应部》有一篇《入出息相应》,专门教导修习入出息念的方法。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入出息念在佛陀的教导中所占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

佛陀不仅经常教导弟子们修习入出息念,连他本人也是如此。在这里举一个例子:

有一次,佛陀跟比库们说:“我想在三个月中独坐,除了一位送食者之外,任何人都不能来访。”

当佛陀独处三个月出来之后,告诉比库们说:

“诸比库,假如有异学遍行者这样问:‘贤友,沙门苟答马依何住而多住雨安居呢?’这样问时,诸比库,你们应这样回答那些异学遍行者:‘贤友,世尊依入出息念之定而多住雨安居。”(S.54.11)

从这里我们知道,就连佛陀也经常住于入出息念禅那,以入出息念为根本业处住于现法乐住。

第三、修习入出息念有很多殊胜之处。

1、下手容易,所缘[9]简单。
与其他的禅修业处对比,修习入出息念非常容易,不用另外准备遍相。比如修习不净先要取不净相,取不净相要去找尸体,尸体越腐烂、越难看、越臭、越令人厌恶越好。对于没有禅那的禅修者来说,取不净相有时候会发生一些不如意的事情。又如修地遍要先做地遍的遍相。修白遍等业处也要做遍相。然而,修入出息念可以免去这些准备工作。为什么呢?

因为,修习入出息念的所缘只是呼吸。呼吸对于人类来说是与生俱来的。当我们从母胎呱呱落地,一直到这期生命的终结,在这期间都有呼吸。因此,要修入出息念,只须直接去觉知自己的呼吸就行。正念地觉知呼吸就是在禅修。这种禅修方法不用做一些前期准备工作,它直接了当,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修行。除了睡眠(睡着)之外,其他的时间我们随时都可以修习入出息念。此是殊胜处之一。

2、修习入出息念非常寂静。

入出息的相很微细,并不像不净相等那么粗。不净相是很粗、很厌恶的,有时候心会排斥、抗拒。三十二身分的相也同样是很粗的,容易厌恶。地遍的相在刚开始修的阶段也是很粗的。然而,入出息念的相是很细的。当我们把心念专注在呼吸的时候,就可以感觉到呼吸的轻柔。当然,我们不用注意其轻柔的特性,只是说跟其他所缘相比,入出息更容易让人感受到轻柔性。此是殊胜处之二。

3、修习入出息念可以迅速消除妄想。

佛陀在《增支部·美奇亚经》(Meghiyasuttaü)中说:

Asubhà bhàvetabbà ràgassa pahànàya, mettà bhàvetabbà byàpàdassa pahànàya, ànàpànassati bhàvetabbà vitakkupacchedàya, aniccasa¤¤à bhàvetabbà asmimànasamugghàtàya. 


“要断除贪爱,应修习不净;要断除瞋恚,应修习慈心;要断除寻(杂念),应修习入出息念;要断绝我慢,应修习无常想。”(A.9.1.3)
在经律中,佛陀也指出修习入出息念的殊胜之处:

Ayampi kho, bhikkhave, ànàpànassatisamàdhi bhàvito bahul欀愀琀漀 santo ceva pa琀漀 ca asecanako ca sukho ca vihàro uppannuppanne ca pàpake akusale dhamme 栀ànaso antaradhàpeti v瀀愀猀愀洀攀琀椀.

Seyyathàpi, bhikkhave, gimhànaü pacchime màse, uhataü rajojallaü tamenaü mahà akàlamegho 栀ànaso antaradhàpeti v瀀愀猀愀洀攀琀椀.


“诸比库,修习、多作此入出息念之定,不但寂静、殊胜、不杂、乐住,而且能令再再生起的恶、不善法由此消失、停止。


诸比库,犹如在热季的最后一个月,非时大雨能立刻使飞扬的尘土由此消失、停止。”(S.54.9; V.1.165)
修习入出息念就像大雨洗掉漫天飞扬的尘土一般,能够使许多妄想很快地被消除。

4、修习入出息念能够证得禅那。

在四十种业处当中,佛随念、四界差别等十种业处只能达到近行定,不能证得禅那;十不净、身至念这十一种业处只能达到初禅;慈、悲、喜三种业处只能证得第三禅,但通过修习入出息念,可以证得色界的第四禅。缅甸帕奥禅林的教学实践也证明,在拥有禅那的禅修者当中,有超过三分之二以上的人是通过修习入出息念证得禅那的。
所以,修习入出息念有诸多的功德、利益。

正因如此,所以佛陀在很多经典里面都教导这种业处;也正因如此,历代上座部佛教的许多长老、禅师们都喜欢教导和修习入出息念。当我们见到了入出息念的这些功德与利益,就应当修习入出息念。

第三节、去除五盖在修行之前先要离盖。盖(n瘀愀爀愀愀),是障盖、障碍的意思。正如找到了要去一个地方的路,但是路上有很多障碍,诸如荆棘、石块、树干、树枝等挡住了去路,要顺利地走这条路的话,先要把这些路障清除掉。同样地,我们要修习任何的业处,特别是修习止业处的时候,首先要离盖。这里的盖是心的障盖,内心的烦恼。

盖一共有五种,称为“五盖”。它们依次是:
1、欲贪;
2、瞋恚;
3、昏沉睡眠;
4、掉举追悔;
5、疑。

它们是七种不善心所,即:
1、贪心所;
2、瞋心所;
3、昏沉心所;
4、睡眠心所;
5、掉举心所;
6、恶作心所;
7、疑心所。

如果禅修者有了这五盖的任何一种,没有培育起来的定力将不能培育,已经培育起来的定力将会退失。因此,禅修必须先排除这些心的障盖。

第一种盖称为“欲贪盖”,巴厘语叫做kàmacchanda,

kàma是欲乐的意思。欲乐通常分为五种,称为五欲功德:颜色、声音、气味(香)、味道(味)、触(柔软的、细滑的、舒适的触觉)。这些能使人产生贪爱、执着的所缘称为kàma,即欲乐的目标。chanda也是欲,这里的“欲”是指心的欲望、追求。内心对欲乐目标的贪着、欲求,称为欲贪,或者直译为欲欲。一个人心有爱染,比如儿女情长、沉迷歌舞娱乐、执着钱财物品等,这些爱染是禅修的障碍。


第二种盖是瞋恚(vyàpàda)。瞋恚是心对所缘的抗拒、排斥与厌恶。从很粗程度的暴怒、愤怒,到很细微程度的烦躁、焦虑、忧愁、担心、牵挂,都属于瞋恚。只要内心对任何的人、事、物还有厌恶、排斥、抗拒,那么心就很难平静。如果你跟他人吵了一架,吵完架后想要禅修,能够修得好吗?如果有人在你禅修的时候讲话,让你起烦恼,你的心能平静吗?因此,心对所缘的抗拒、排斥是禅修的一种障碍。

第三种盖是昏沉睡眠(th渀愀洀椀搀搀栀愀),昏沉、睡眠是心与心所的软弱、无力、迟钝。如果一位禅修者在禅修的时候打瞌睡、昏沉,那么他的心就处于软弱无力的状态,就好像水池充满了泥浆一样,心是很钝的,不堪任作业,不堪任禅修。

第四种盖是掉举、恶作(uddhacca-kukkucca)。掉举叫做uddhacca,
意为心的散乱、不能专一,好像把石头丢进灰土堆后所扬起的灰尘一样。心的散乱、不安,不能够专注,称为掉举。
Kukkucca,直接翻译成恶作,但是在这里翻译为追悔会更加贴切。这种心所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对应该做却没有去做的事情感到后悔

第二、对做了不应该做的事情感到懊恼、后悔。

顺便提一下,这里的恶作不同于戒律中的恶作罪,虽然中文一样,但是它们的巴厘语却不同。这里的kukkucca是后悔的意思,也可以称为追悔;但是戒律中的恶作是dukka愀,即不好的行为。

掉举是禅修中最普遍的障碍。一个人的心没办法平静,有很多妄想,心取很多的所缘,一会儿想东、一会儿想西,一会儿想这儿、一会儿想那儿,一会儿想过去、一会儿想未来、一会儿想现在,一会儿想他人、一会儿想自己……怎么能够专注呢?内心散乱,怎么能够专一呢?

如果一个人感到后悔、悔恨:为什么我刚才这样做?为什么刚才我不这样做?为什么我刚才会这样说?如果一个人充满了懊恼和追悔,他的心就忐忑不安,不能平静下来;不能平静就不能专注,不能够很好地禅修。这是第四种盖,它包括了两种心所,跟第三种盖一样。

第五种盖是疑(vicikicchà)。在这里的疑并不是指学习上、生活上遇到不明白之处的疑问,而是对于佛法、对于修行方面的怀疑、不相信。

在《法聚论》里面提到有八种疑:

1、疑惑、怀疑导师(satthari ka欀栀愀琀椀 vicikicchati):
在这里的导师是指佛陀。对佛陀的身相庄严及诸功德的怀疑、不信:“到底有没有佛陀啊?佛陀是否具足三十二相?佛陀有没有一切知智?”

2、疑惑、怀疑法(dhamme ka欀栀愀琀椀 vicikicchati):
“修行佛法是否真的能够解脱烦恼啊?这种禅法到底对不对啊?现在这个时候是否有可能证得禅那啊?”这是对法的怀疑,它可以障碍你不能够证得禅那、不能得定。

3、疑惑、怀疑僧(sa最栀攀 ka欀栀愀琀椀 vicikicchati):
“古代的上座长老们是否真的证得了阿拉汉果?现在是否还有圣者?”这是对僧的疑,也是一种障盖。

4、疑惑、怀疑学(sikkhàya ka欀栀愀琀椀 vicikicchati):
这里的学是指戒、定、慧三学。“修习戒、定、慧是否能够断除烦恼啊?修习止观是否可以证悟涅槃啊?在现在这个时代是否还能够证得禅那啊?现在是否还能够证得圣道、圣果啊?”对禅修方法、对三学——戒、定、慧的疑,也是禅修的障碍。

5、疑惑、怀疑前际(pubbante ka欀栀愀琀椀 vicikicchati):

这里的前际是指过去世。“到底有没有前世?我是从哪里来的?”

6、疑惑、怀疑后际(aparante ka欀栀愀琀椀 vicikicchati):
这里的后际是指未来世。“到底有没有来世?人死了之后不是一了百了吗?人死不是如灯灭吗?”怀疑、不信有未来世。

7、疑惑、怀疑前际及后际(pubbantàparante ka欀栀愀琀椀 vicikicchati):

前面的两种疑是只相信有未来世但不相信有过去世,以及只相信有过去世但不相信有未来世。在这里又特别提出对过去世、未来世两者都怀疑不信,把它另归为一种疑。

8、疑惑、怀疑此缘性、诸缘生法(idappaccayatà pa椀挀挀愀猀愀洀甀瀀瀀愀渀渀攀猀甀 dhammesu ka欀栀愀琀椀 vicikicchati)。

“造了善行是否有善报?造了不善业是否有苦报?”对十二支缘起、善恶业报、因果法则的疑惑、不信。(Dhs.1008)

在禅修实践中,还必须特别强调三种疑。禅修者必须去除这三种疑:

1、疑法:怀疑禅修方法。
禅修者怀疑说:“这种方法到底能不能够证得禅那?这种方法到底对不对啊?现在这个时候还有没有可能证得禅那啊?”这是对法的怀疑,是一种很严重的障盖,它可以障碍你不能证得禅那、不能得定。

2、疑师:怀疑业处导师[10]。
“业处导师是不是很厉害啊?他有没有经验啊?他是否已经学完了止观禅修啊?他是否了解我的问题啊?”对业处导师起怀疑,或者对导师所教导的指示只听一半不听一半。

有这么样的一些禅修者,他们表面上对导师很恭敬、很顺从,但是却不肯老老实实地按照导师所给的指示去做。就好像一个人生了病,跑到医生那里去看病,医生诊断后给他一定份量的药,然而他却只吃了一两片就把药丢掉,或者根本不吃就把它扔进垃圾桶。由于病人的顽固,他的病将很难治好。

同样的,想要证得禅那、培育观智,导师是很重要的。只要肯依照导师的指示,把导师给你们的指示认认真真地落实在禅修实践上,那么,禅修进步的把握就很大。就犹如佛陀纠正阿难(ananda)尊者的话一样:

有一次,阿难尊者对佛陀说:

“尊者,我认为梵行有一半要依靠善知识。”

佛陀立刻纠正他说:

“够了,阿难,够了,我说善知识是梵行的全部!”

正是因为有佛陀这样的善知识,我们才有可能依法修行,正是因为有古代的那些阿拉汉们、有那些维护佛陀正法传承的上座、长老、善知识们,我们现在才有可能听闻到佛法,才有可能依法禅修。如果我们的业处导师精通经论、维护传统、严格谨慎,不会标新立异、杂糅百家,他就堪任为众人师,我们应当对这样的业处导师有信心,不要怀疑。

3、疑己:怀疑自己。
“哎,别人修得那么好,我的福德那么浅,资质那么差,怎么可能禅修成功呢?”对自己缺乏信心,没有自信心,这也是禅修的一种盖,自己障碍自己。

因此,我们要禅修的话,必须去除这三种疑,要先去除这五种盖。去除了这五种盖,禅修之路才有可能平坦。

想在这里强调一下,对于排除禅修障碍,有一种不正确的观念以为:禅修提升了,有了定力,障碍就自然会消失。事实恰好相反!应该先排除禅修的障碍,端正自己的禅修心态,之后才能谈禅修!我们要先从端正己身开始,端正自己的身、语、意,守护好根门,尽量减低自己的贪、瞋、痴,唯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禅修,在禅修的时候才能争取更好的效果。有问题不要动辄就赖外部原因,很大部分的原因还是出在自己。如果自己没有尝试去做、去实践,或者说只是懂得一些理论、道理,却没有真正落实到平时的生活当中,没有真正用它来改变自己的心态,问题就会很多。

当我们去除了这些对禅修的心理障盖之后,还应当注意避免一些外在的干扰。在《清净道论》中提到十种安止善巧的第一种就是使内外的事物清净(vatthu-visadakiriya):头发、指甲太长、衣服肮脏、住所污秽等都会干扰禅修。禅修的环境也很重要,不能嘈杂,在吵杂的地方很难禅修。应当少事务、少责任。假如有很多的事情要做,一天到晚都忙个没完,哪里还能抽空禅修?!想要禅修,要选择好的地方、好的环境,外部条件是禅修的保障。

除了禅修环境之外,人际关系也很重要。

佛陀在《增支部》里教导有五种适合禅修的条件:

1、青春;
2、健康;
3、衣食易得;
4、国泰民安;
5、僧团和合。(A.5.54)

这五个条件是适合禅修、精进的。第四和第五都谈到了人际关系的和谐:人人和睦,欢喜无诤,大家没有争斗,没有攻讦,没有仇恨,彼此之间不会互相对抗、互相排斥、互相制造痛苦。大家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禅修气氛,对我们禅修是很有帮助的。没必要对别人的言行举止产生不满。如果随喜他人的禅修成就,你自己也在造很强的善业。如果别人禅修有成,或者别人正在精进禅修,你就前去干扰别人;虽然你现在干扰别人可以得逞,但是你所造下的业以后也将会成为你禅修的障碍。

禅修的条件准备妥当之后,就可以投入禅修了。

第四节、经文浅释应当如何修习入出息念呢?
要修习入出息念,就必须依照佛陀的教导。佛陀教导修习入出息念有很明确的次第。这种次第在所有经典里的教导几乎都是一样的。在这里,我想举出佛陀在《长部·大念处经》(Mahàsatipa栀ànasuttaü)里面的教导。在这部经中,佛陀教导入出息念的修习方法:

Idha, bhikkhave, bhikkhu ara¤¤agato và rukkham氀愀最愀琀漀 và su¤¤àgàragato và nis搀愀琀椀 palla欀愀ü àbhujitvà ujuü kàyaü pa椀搀栀àya parimukhaü satiü upa栀愀瀀攀琀瘀à. So satova assasati, satova passasati.

D最栀愀ü và assasanto `d最栀愀ü assasàm'ti pajànàti,

d最栀愀ü và passasanto `d最栀愀ü passasàm'ti pajànàti.

Rassaü và assasanto `rassaü assasàm'ti pajànàti,

rassaü và passasanto `rassaü passasàm'ti pajànàti.

`Sabbakàyapa椀猀愀üved assasissàm'ti sikkhati,

`sabbakàyapa椀猀愀üved passasissàm'ti sikkhati.

`Passambhayaü kàyasa欀栀àraü assasissàm'ti sikkhati,

`passambhayaü kàyasa欀栀àraü passasissàm'ti sikkhati.


“诸比库,于此,比库前往林野,前往树下,或前往空闲处,结跏趺坐,保持其身正直,置念于面前。他只念于入息,只念于出息。
入息长时,了知:‘我入息长。’
出息长时,了知:‘我出息长。’
入息短时,了知:‘我入息短。’
出息短时,了知:‘我出息短。’
他学:‘我将觉知全身而入息。’
他学:‘我将觉知全身而出息。’
他学:‘我将平静身行而入息。’
他学:‘我将平静身行而出息。’”

这一段经文是佛陀教导入出息念的修习次第。在此,我想先依照缅甸传统的解经方式——nissaya,依句释——的方式来简单地解释这一段经文,然后再进一步作详细讨论:

“诸比库”——是指在佛陀的正法、律中出家、受了具足戒的比库。佛陀举出比库们为说法的主要对象,当然也包括所有的禅修者。
“于此”——是指修习入出息念之人所依止的佛陀的教法。

“前往林野,前往树下,或前往空闲处”——是指修习入出息念的适当场所。安静的环境有利于专注呼吸,有利于培育内心的平静。在刚开始修习入出息念的时候,先要找一个安静的地方,特别是对初学者来说,环境是很重要的因素。初学者的心很容易受外在环境的影响,因此对外在环境的要求更高。他应先找一个没有干扰、少噪音、少障碍的地方,去到那里之后,结跏趺坐。

“结跏趺坐”——能够双跏趺当然最好;如果不行,不要勉强,单盘也可以,再不行的话散盘也可以。

“保持其身正直”——把身体坐正直。

“置念于面前”——将正念现起于面前,将正念确立在自己的业处,即鼻头这一带区域的呼吸。

接着的匀漀 satova assasati, satova passasati.这一段巴厘经文非常重要。
So意思是他,即禅修者。
satova是sati + eva,sati = 念,eva = 只是。
assasati意思是入息、吸气。
他只是把正念安置在自己的入息上。
satova passasati,
是sati + eva + passasati。passasati意思是出息、呼气。

他只是把正念安置在自己的出息上。

这是修习入出息念的第一个阶段。

一般上来说,禅修者从开始注意自己的呼吸,一直到证入禅那,基本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入出息的阶段;
第二个阶段:长短息的阶段;
第三个阶段:全息的阶段;
第四个阶段:微息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入出息的阶段,即:

匀漀 satova assasati, satova passasati.——
“他只念于入息,只念于出息。”

第二个阶段是长短息的阶段,即:
“入息长时,了知:‘我入息长。’
出息长时,了知:‘我出息长。’
入息短时,了知:‘我入息短。’
出息短时,了知:‘我出息短。’”

第三个阶段是全息的阶段,即:
“他学:‘我将觉知全身而入息。’
他学:‘我将觉知全身而出息。’”
这里“全身”(sabbakàya)的“身”(kàya)是指呼吸身,也就是呼吸从头到尾的整个过程。

第四个阶段是微息的阶段,即:
“他学:‘我将平静身行而入息。’
他学:‘我将平静身行而出息。’”
这是佛陀在《大念处经》等圣典中教导入出息念的修习次第。下面,我们将依据佛陀的这些教导,详细地讨论修习入出息念的具体方法。

第五节、调整坐姿在具体实修方面,想修习入出息念,要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在禅修的时候,回到自己的座位坐下来,但要注意座位也有一些要求。可先找一个通风、适合的位置,然后再找一个舒适的垫子。垫子不要太硬,也不要太软,硬度适中,把臀部垫高一点。为什么呢?如果一个人直接坐在地上的话,他的身体重心为了达到平衡,慢慢地上身就会往前倾。如果臀部能够稍微垫高一点,这种情况就能改善。建议大家可以垫大约四指高,或者更高一点,这样的话身体就能够保持重心的平衡,而且容易坐得久。

第一、结跏趺坐
他可以结跏趺坐。对于坐姿,建议大家用双盘。如果双跏趺坐不行的话不要硬撑,单盘也可以。有些人可能天生就不能够盘腿,那么散盘也可以。对于肥胖的人来说,即使是散盘也不行,那么他可以把一只脚放在前面,一只脚放在后面。总之,对于坐姿要注意两个要点:

1、要坐得舒适。
坐姿不舒服容易产生疼痛。假如坐姿不舒适,你的心会一直放在姿势上,放在身体的苦受上,这种苦受会干扰你的专注力。因此,在坐姿方面要坐得舒服。坐姿舒适,就不容易产生痛、麻、痒、痹等身体的苦受。

2、要持久。
不要动来动去,频繁地换腿,10分钟换一次腿,15分钟又换一次腿……当定力培育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是很忌讳换腿的;一旦换腿之后,定力很可能就开始走下坡路了。所以在开始禅修时,选择一种舒适的姿势持续地坐,能够坐一个小时就坐一个小时,能够坐一个半小时就坐一个半小时,尽量不要换腿。

当然,如果腿确实痛到已经妨碍你没办法继续禅修的时候,还是可以换腿的,但这只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进行,不要在稍微感觉到有点痛、有点麻就换腿。假如你换来换去养成了习惯,比如说才坐了半个小时就换腿的话,那么,每次当你坐到差不多半个小时左右腿就开始痛了。

想要突破这一点,应当学习忍耐。当你觉得腿痛、想换腿时,你应当下决心对自己说:且让我再坐多十分钟才换腿。然后就忍多十分钟,十分钟后再换腿。如此经过大约四、五座的忍耐,你就能持续地坐四十分钟了。能坐四十分钟后,再增加到五十分钟、一小时等等。一点一点慢慢地增加,不久你就能克服腿痛的困扰。

同时,在腿痛的时候不要去注意腿的苦受。当腿发生疼痛、酸麻时,它会将你的心拉过去。如果你去注意腿痛的话,不仅身体感受着痛,连心也会受到影响,痛上加痛,这是很不明智的做法。正确的做法是:你应当用更强的精进力把心拉到业处上——鼻端一带的呼吸——不要让腿痛吸引你的心!在腿痛的时候,你的呼吸会加速,那你就可以用快速的数息法,不要放过任何一个呼吸,从1数到8或10。要对自己说:不数到80或100决不放腿!

因此,在禅修的时候要注意让自己坐得舒服、舒适,但是又不能过于舒适,太舒适心容易放逸,容易昏昏入睡。在坐的时候应当保持中道,既不要让自己的身体产生剧烈的苦受,也不应当过分舒适。就好像有些人喜欢躺在床上专注,他躺着躺着就变成在修“睡禅”,而不是在修入出息念了。

在禅坐的过程中,如果腿的疼痛确实已经影响到自己的禅修、干扰到自己的专注,还是可以换腿的。在换腿的时候也必须保持正念,不要一想到换腿立刻就发生动作,应当慢慢地觉知我要换腿,然后轻轻地换腿,当腿一换完,就回到自己的业处,回到鼻息上。这是对坐姿的要求和对腿痛的解决方法。

总之,坐得舒适、持久是为了帮助我们提升定力。坐好了,就应该专注业处,不要在腿上花太多的时间。

第二、正直其身

1、正——正而不歪。
身体不要歪向一边,头也不要歪。有的禅修者坐久了,身体不知不觉会往一边歪;有的人坐久了,头就会往一边歪,这跟他们的呼吸以及个人习惯有关系。但是无论如何,在刚开始坐的时候,身体和头部应该保持端正,不要歪斜。

2、直——直而不曲。
上身保持自然的平直,不要弯曲,避免脊椎骨弯曲和压到胸口。如果禅修者弯着腰禅修的话,不久之后就会产生胸闷、胸痛等问题。假如养成了习惯,不但胸部容易憋气,而且连走路也会像驼背一样。
在《大念处经》中讲到坐姿要“保持其身正直。”《清净道论》里也有解释。保持身体的正直意味着脊椎骨既不要像弓箭的弓一样弯曲,也不要像箭一样绷直。像弓一样叫做弯曲,不叫正直;像箭一样叫做绷直,也不叫正直。正直是指自然的直,而不是挺直。假如绷直、挺直久了,腰背这一带地方会难受,甚至会酸痛。我们要用自然的坐姿保持上身正直,正而不歪,直而不曲。
保持上身的正直,还要调整脖子和头的关系。头不要太低,也不要太仰。有些人在禅修的时候头慢慢地会仰起来,或者会耷拉下去,这跟他个人的呼吸有关。如果他吸气长,呼气短,头慢慢地就会往上仰;如果他吸气短,呼气长,头慢慢地就会耷拉下去。

有些禅修者坐着坐着,脸就会歪向一边,这些现象也跟他的呼吸有关。有时候我们两个鼻孔的出气是不同的。如果是左边出气,他的头慢慢就会往右边歪。往左边歪也同理。另外,这跟一个人的习惯也有关系。如果你发觉身体老是爱往一边倒,或者头爱往一边歪,警觉到之后就应当纠正过来,养成身体保持正直的习惯。如果歪惯了,久而久之脊椎骨就会受压畸变,造成因为禅修姿势不正确而带来的没必要的毛病。

身体保持正直的最好方法是从鼻梁一直到肚脐处能够成一条垂直线。保持上身正直之后,你的手怎么放都可以,既可以叠掌,也可以垂在两脚前,或者放在膝盖上,只要觉得自然就行,不要造作。总之,头、颈、身、手、脚都要保持自然、舒适的状态。然后把眼睛闭上,不要睁着眼睛,也不要微微睁开眼睛,要闭着眼睛来禅修。

在禅修之前,还可以检查身体是否会绷紧?有哪些地方还没有放松?有些禅修者在禅坐的时候头、颈部不知不觉会绷紧,久而久之会造成头、颈等部位疼痛、僵硬等,甚至想到禅修都会感到害怕。

所以,在开始禅修前应先检查身体是不是已经处于柔软的状态。这里所说的柔软并不是软绵绵的柔软,更不是软弱,而是说身体处于轻松、自然、舒服、适合禅修的姿势与状态。

当身体处于自然、放松的状态之后,再把妄念纷飞的心收回来,不要追忆过去,也不要计划未来,把所有跟禅修无关的东西、外缘都先放下,决意回到当下,回到自己的禅修业处。

攀缘的心、散乱的心跟我们的业处是不相应的。唯有专一、平静的心才跟我们的业处相应。所以,不要用一颗与禅修不相应的心来专注呼吸,要让心处于平静、自然、清净、无杂染的状态。等内心具足禅修的素质之后,再把正念确立在鼻头、人中或嘴唇上方这一带区域,让心只专注进出于这一带区域的呼吸。

第六节、确定所缘置念于面前——让心念安置在鼻头接触点这一带的呼吸上。这里的“面前”是指业处。什么是业处呢?

业处,巴厘语kamma栀àna。kamma,古代依梵语karma音译成羯摩,巴厘语为kamma,意为业,也即是工作、造作的意思。kamma栀àna的栀àna有几种意思,可以是理由、原因、道理,以及场所、地方、住处、状态等意思,在这里作场所、地方解。因此,kamma栀àna直译为业处,意思是工作的地方。什么的工作呢?心的工作!心在什么地方工作呢?在鼻孔出口处这一带工作,鼻孔出口处这一带的呼吸就是我们心工作的地方。

一般上来说,业处也可以理解为平时所说的法门。法门,巴厘语dhammapariyàya,即禅修的方法。

在修习入出息念的时候,业处有三种意思:

1、禅修方法——通过专注呼吸借以培育定力的方法叫做入出息念业处。在此,业处即是修行的法门。

2、呼吸本身——呼吸本身就是业处。因为心是取呼吸为工作的物件,把心专注在呼吸上,就是我们的业处。说到要专注业处就是指专注自己的呼吸。

3、鼻头一带区域——当我们说在业处专注呼吸时,即是说在接触点这一带区域专注呼吸。鼻头、人中这一带区域也可以叫做业处。
因此,业处有三种理解方法:第一种是指专注呼吸的修行方法;第二是指呼吸本身;第三是指呼吸进出的这一带区域。

当我们做好了身心的准备之后,就可以在鼻头这一带区域觉知呼吸。不过,气息的入出口处每个人都不尽相同。在觉知呼吸的时候,有些人可能会感觉到左鼻端这边的呼吸会明显一点,那就在左鼻端这边,没关系,只要能够感知到呼吸就行;如果在右鼻端这边可以感觉到呼吸,没关系,就在这边去觉知;有些人在整个鼻头一带都可以感觉到,没关系,都可以;有些人在人中这个地方,也就是嘴唇到鼻头中间这一段可以感知到呼吸,也没关系,很好;有些人在嘴唇上方可以感觉到呼吸,没关系,都可以;有些人在整个鼻头的这一带区域都可以感知到呼吸,那也很好。因为每个人的气息强弱程度不同,或者每个人对气息的敏感度不同,所以无论是在嘴唇上方也好,在鼻孔出口处也好,在人中也好,只要能够感觉到呼吸,就在那里觉知呼吸。

有些人认为没必要在接触点一带区域专注呼吸,他们说只是知道呼吸就够了。这种方法到底正不正确呢?为什么要在鼻头接触点一带专注入出息呢?

《清净道论》中说:

倀栀甀栀愀瀀栀甀栀漀欀àse pana satiü 栀愀瀀攀琀瘀à bhàventasseva bhàvanà sampajjati.(Vm.1.223)


“只有将念放置在[鼻头]接触点的地方修习者,才能成就[入出息念的]修习。”

在这里强调,修习入出息念必须将正念安置在鼻头接触点这一带区域来专注呼吸。

同时,《清净道论》又提到,有三样东西是很重要的:

相.入息.出息,非一心所缘,

不知三法者,修习无所得;

相.入息.出息,非一心所缘,

知此三法者,修习有所得。”(Vm.1.227)

哪三法呢?

1、相;
2、入息;
3、出息。

这三法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呢?《清净道论》接着解释:

“比库将念置于鼻头(nàsikagge)或口相(mukha- nimitte)而坐着,不作意来与去的入息,但不是不知来与去的入息,也了知精勤及完成努力,成就殊胜。”(Vm.1.227)

在这里,入息就是我们的吸气,出息就是我们的呼气,相(遍作相)就是鼻头或上唇这一带区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将正念安住在鼻头或上唇这一带区域觉知入息和出息。如果有了这三样东西,我们才可以修习入出息念,培育定力才能够成功。
《清净道论》又说到的:

吀àhi ca pana satipa¤¤àhi samannàgatena bhikkhunà na te assàsapassàsà a¤¤atra pakatiphu栀漀欀àsà pariyesitabbà. (Vm.1.230)


“另外,具足了念与慧的比库,不应在自然触处之外去寻求其入出息。”

所以,修习入出息念的正确方法是:不应离开鼻头接触点一带区域去觉知入出息。

还有一点很重要,是每位禅修者都必须清楚的,那就是只应专注呼吸本身!

呼吸本身不就是呼吸嘛,为什么还需要强调呢?在这里可以做个试验。如果我们尝试去分析呼吸的话,将能够发现呼吸里面有很多法。举个例子来说,假如现在让你去注意吸气时的凉,可不可以?可以的!你将能发现鼻头或人中这一带有凉凉的感觉。假如让你去留意呼气是暖的,可不可以?也是可以的。同样的道理,去注意呼吸的柔软、细滑、轻盈、流畅、推动等都是可以的。

在呼吸里面有很多法,这些法我们可以用四大来分析。假如禅修者注意自己呼吸的柔软、细滑、轻盈等,那么他是在注意地大,而不是在注意呼吸。为什么?因为软、滑、轻是地大的特相。假如注意呼吸的流畅、流动,那么他是在注意水大,因为流动是水大的特相。假如注意呼吸的冷、暖,那么他是在注意火大,因为热、冷是火大的特相。假如注意呼吸的推动、支持、力度,那么他是在注意风大,因为推动、支持是风大的特相。这些都不是呼吸本身!

据说有些人在修入出息念的时候,把呼吸从鼻头经过喉咙,再经过心脏,一直引进丹田或引进肚脐,又从这里再引出来,他其实是在注意气息的流动。《清净道论》在讲到“随逐”时提及,并不是说鼻端是初,心脏是中,肚脐是后,随息不是这样的随,而是只让心念在鼻头接触点一带随着呼吸,这才称为随逐。假如跟随着呼吸进入体内,出到体外,这时水大的流动相会变得明显,那就成了注意水大。

因此,呼吸里面有很多法,如果要分析呼吸的话,可以分析出它的软、滑、轻、流动、热、冷、推动等,然而,这些只是呼吸里面所具备的四大的特相而已,都不是呼吸本身。在修习入出息念时,我们不应当去注意四大的这些特相,只应当觉知呼吸本身就行。

那么,我们把心放在人中一带,借助皮肤的感觉来修习入出息念可不可以?不可以!假如专注这里感觉的话,那专注的是触所缘。因为皮肤属于身根,身根的所缘是触所缘。触所缘有三种:第一种是地界;第二种是火界;第三种是风界。

我们的身体可以感受到坚硬、柔软,同时,粗糙、细滑、重量、轻盈等都是地界的特相,它们属于触所缘,是通过身体来感觉的。身体所触知的是触所缘。

现在天气很热,我们的身体能够感觉到热。如果把手伸进水里面会感觉到凉。因此,身体可以感觉到冷和热,冷和热是火界,也属于触所缘。

如果有人拍了你一下,或者不小心撞到桌子,你会感觉到撞击,这是风界,因为撞击、推动属于风大。

所以,我们的身体可以触知三种所缘:地、火、风。假如我们在人中这里觉知暖、冷、麻、轻柔等,那只是在练习这里皮肤的感觉,而不是在修习入出息念。虽然说修习入出息念很简单,只需注意自己的呼吸就可以,但是因为呼吸里面有太多的法,一不小心就会走弯路、找错对象。所以,在此就采用阿毗达摩的分析法来解释。

入出息念,顾名思义即是将正念安住于呼吸。那么,呼吸属于什么呢?呼吸属于法所缘。它不是颜色所缘,不是声音所缘,不是香(气味)所缘,不是味所缘,也不是触所缘,它是法所缘。为什么呢?因为呼吸是概念法(pa¤¤atti,施设法,假名),概念法只属于法所缘。呼吸不是眼门的所缘,不是用眼睛去看呼吸,不是用耳朵听呼吸,不是用鼻子嗅呼吸,不是用舌头尝呼吸,也不是用身体触知呼吸,而是用我们的心去觉知呼吸。为什么呢?因为意门所对应的所缘是法所缘。概念法属于法所缘,而呼吸是概念法,它只是意门的所缘。所以,我们经常强调要用心去觉知呼吸,就是这样的意思。

有一种错误的方法是叫大家“看呼吸”,用眼睛去看呼吸,或所谓的“眼观鼻,鼻观心”。由于鼻子离眼睛很近,使人往往不自觉地会用眼睛去看呼吸。假如禅修者在看呼吸的时候叫他张开眼睛,他的眼睛就会像“斗鸡眼”(对眼)一样,是不是?看呼吸是坏习惯!看久了会出现很多问题,例如鼻梁发紧、眉头酸胀、额头绷紧、头部僵硬等等。因此,不要用脑去想呼吸,不要用眼睛去看呼吸,只应用心去觉知呼吸。

当我们能够正确地辨识入出息念的所缘之后,就只是专注在呼吸本身就可以了。呼吸本身是很自然的,我们也应当用很自然的心去觉知很自然的呼吸,不要造作、不要想象。呼吸是怎么样的相状,我们就怎么样去觉知它。

只应当觉知自然的呼吸,不要尝试去改变它。如果呼吸很柔和、很缓慢,甚至有时发现很难觉察到呼吸,这个时候也不要去改变呼吸,不要刻意用深呼吸让它变得明显。同样的,有一些禅修者刚坐下来的时候,感觉呼吸比较急促,他想控制呼吸,拉长呼吸,甚至憋气,憋得脸红耳赤。实在没必要!不要改变呼吸!请记得:呼吸要自然,因为呼吸自然,我们的心才能自然,才能如实地觉知呼吸。

因此,不要尝试去改变呼吸,不要去造作呼吸,我们的心应顺其自然,呼吸是怎么样的,就怎么样去觉知。而且,我们必须得承认这样的事实,即每个人的呼吸都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呼吸会急促点,有的人呼吸会绵长点;有的人左鼻孔呼吸明显,有的人右鼻孔呼吸明显;有的人今天在这边呼吸明显,明天又那边明显;有的人今天呼吸的感觉明显,而明天又不明显……虽然同样是呼吸,但是每个人的都不尽相同,而且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刻也不尽相同,这些跟生理状况等有关系。但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要尝试去改变呼吸,只是知道呼吸就可以。

还有一点必须注意:心不要跟着呼吸进到体内,也不要跟着呼吸出到体外,只应在鼻端这一带区域觉知呼吸。

应当如何在鼻头这一带觉知呼吸呢?对此,《清净道论》举了几个例子,其中一个是守门人的譬喻。

一个守门人在看守着城门,他的职责是检查到达城门的人。已经进到城里的人不是他的职责,已经走出城外的人也不是他的职责,他的职责只是守好岗位,检查经过城门的每一个人。同样的,当我们专注呼吸的时候,只是觉知经过鼻头或者人中这一带区域的呼吸就够了。

进体内的呼吸不是我们的责任,呼出体外的气息也不是我们的责任,我们的责任只是在这个区域上的呼吸。

还有另外一个是锯木的譬喻。犹如有一个人在锯木头,假如他去留意锯子从一端到另外一端的话,那么,他的头将一直在不断地摇,可能摇不了多久就晕倒了。他应当只是注意触到木头那一段的锯子,不断地拉锯,就可以轻松、省事地把木头锯断。

觉知呼吸也是这样,不用跟随着呼吸进出。呼吸是动的,好像锯子;接触点一带是静的,比喻是木头。锯木时没必要注意锯子的来回,只是注意跟木头接触那一段的锯子。同样的,我们专注呼吸也是,只要在人中接触点这一带区域去觉知呼吸就够了。

《清净道论》还举了个荡秋千的譬喻。一个跛脚的人与妻子玩秋千,他推动秋千之后,只需坐在秋千的柱子下。他没必要从这头推到那头,再从那头推到这头。因此,我们要用这些譬喻里面所阐明的道理,来觉知鼻头一带的呼吸。

同时,也要留意别做“愚蠢的看门人”!有一则笑话讲到:有个财主雇了个佣人,说:“我今天要出门去,你要好好地把门看好。”“是的,主人!”佣人满口答应。财主放心地走了。等财主离开不久,外面来了个戏班、马戏团,在门外锣鼓喧天,围了一大群观众。佣人心里痒痒的很想去观看,但是他想着主人叮嘱,不能去看呀,主人吩咐我要看好门。然而,他灵机一动:“哎呀!主人叫我看门,我把门拆了背着去看不就行了嘛。”他很高兴地照做了,结果小偷就把财主的家洗劫一空。财主回来之后,愤怒地责备佣人:“我叫你看门,你为什么不好好地看门?!”佣人说:“主人,我确实依照您的话去做了。看,我把门都看好了,这门不是还好好的!”

不要做这种愚蠢的看门人!我们强调:觉知这一带的呼吸。但是却有些人会自作聪明地去注意这一带皮肤的触觉,这就像那个佣人一样。在《如实知见》、《智慧之光》等帕奥禅师的著述中,强调的是“触点上的气息。”接触点是定语,气息才是主语!

还有一点也必须注意:当禅修者的定力提升之后,甚至在达到近行定或安止定的时候,身心很容易会产生舒服、愉悦、轻安的感觉,而且那种感受是很殊胜的。如果他的心被这些殊胜的感受吸引住,去注意这些觉受,那么他就偏离了自己的禅修业处。须知注意觉受是不可能证入禅那的!因为感受属于五蕴中的受蕴,是究竟法,不是概念法。因此,在修习止业处的时候要记得:无论任何阶段都不要去注意觉受!

有一些人(主要是华人)在禅修了一段时间后,可能会感觉所谓“气冲顶门”或者“气聚胸口”等,更有一小撮人喜欢在禅修时糅合诸如“气功”、“气脉”、“导气”、“采气”、“气场”之类的。什么是“气”?在哪一部经典中看到佛陀曾教导“气”?!所谓的“气”是中医和道教的观念,跟佛陀的教法没有瓜葛。个别华人有“气”的概念,禅修时就会出现这些心理障碍,缅甸人没有“气”的观念,就没有这些问题。正如前面提到,禅修时感到头胀、胸闷等是四大不调,这跟心态、姿势等有关,不是所谓的“气”。请不要把外学的东西混杂进佛教中来![11]

第七节、修习次第刚才已经比较详细地讨论了确定入出息念所缘的方法,下面再来学习修行的次第。定力提升的过程大概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第一、呼吸的进出明显、清楚,应注意入出息;

第二、当呼吸的进出变得比较微细、缓慢的时候,可以专注长短息;

第三、当呼吸的进出变得更加微细、缓慢时,可以专注全息;

第四、当呼吸变得很微细、若有若无时,可以专注微息;

第五、当呼吸与光融为一体时,应当专注禅相。

如果禅修者确定了入出息念的所缘,就应当依照佛陀教导的次第来实修。他应当:
匀漀 satova assasati, satova passasati.
“他只念于入息、只念于出息。”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