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梦魂萦绕的布达拉宫 |
||
|
||
布达拉宫坐落在西藏首府拉萨市区西北的玛布日山(红山)上,海拔3700多米,主楼13层,高117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宫殿、城堡和寺院于一体的宏伟建筑。布达拉为观音胜地普陀洛迦的梵语译音,意为观音慈航以普救众生。始建于唐代初年松赞干布时。 布达拉宫依山而筑,宫宇叠砌,气势磅礴,在空间组合上,院落重叠,回廊曲槛,因地制宜,主次分明,上下错落,前后参差,形成较多空间层次,富有节奏美感,又在视觉上加强了高耸向上的感觉。布达拉宫其建筑模仿佛教密宗的须弥山坛城,众殿堂、灵塔旋转上升。 西大殿是布达拉宫的核心,中央的八根柱子代表须弥山四面较低的木梁。分别涂以绿松石、红珊瑚、黄金、白珍珠四色象征着四大部洲、东西南北的宇宙格局。乾隆皇帝为此殿题写了“涌莲初地”的巨匾,“最初涌出莲花的地方”,如此次第环绕,形成一个巨大的道场。布达拉宫无不暗示着“转”、“轮回”的思想。 当你穿越黑暗与光明交替的迷宫,来到金顶,那里是一个巨大的平台,金顶并没有高耸入云,而是敦实地安放在平台上,在布达拉宫的最高处,你感觉仿佛重新回到了大地之上。 在布达拉宫中最古老最神圣的帕巴拉康(佛殿)正中间供奉镇宫之宝 “圣观音”,据《西藏王统记》该书记载,公元七世纪时,松赞干布修建布达拉宫,“心自思维,我于此有雪边地,利益众生,应当修建一本尊佛像”,才立念,刹那间,眉宇间一光闪出,已经化身为一比丘,名阿噶纳嘛底西纳,在大地上漫游,一日,在印度和尼泊尔之间的一片大森林中发现了一棵放射着光芒的旃檀树,比丘就知道本尊“将由此出”。比丘用斧子砍开树,树芯忽然说话,“缓徐割之”。割开后从里面取出四尊天然佛像。其一圣嘉玛里供奉于尼婆罗(尼泊尔的加德满都),其二圣乌岗供奉于天竺与尼婆罗交界处,其三圣喔迪供奉于济冲(今西藏的吉隆县)。其四阿雅洛格夏热(圣观音自在)说:“我将往西藏有雪域邦内,为藏王松藏干布本尊”,于是迎请到拉萨,供奉于布达拉宫的帕巴拉康。 布达拉宫活在过去与未来之中,作为某种精神生活的载体,屹立于世界最高原, 她既是一座历史的博物馆,又是一座艺术的殿堂,它是拉萨乃至整个西藏的标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