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禁语与修行


   日期:2015/4/23 6:0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原文】

  印度北方有个叫波罗奈的国家,国王有位太子名叫慕魄。出生以后,便知宿命,他对自身从无始劫以来的善恶苦乐、寿夭美丑,通通都知道得清清楚楚,好像就在眼前一样。因此,他心存怖畏,一直寡言。

  到十三岁,慕魄太子更是大大地转变,整日闭口不言,如聋、如盲、如哑,好像木偶泥人一样。

  国王只有这么一个宝贝太子,当然全国人民对他都很爱戴敬重。在王宫里面,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绫罗绸缎,住的是巍巍大厦,听到的是美妙音乐。可是这些都引不起太子的兴趣。他虽穿衣吃饭,但不说饥说寒,说饱说暖。没有爱憎表情,等于石人;恬淡质朴,又宛同枯树。国王看到这一情况,心中忧虑,非常悲苦,恐怕邻国引为笑料,甚至会俟机前来侵犯。

  一天,国王在宫中请了许多婆罗门教有学识的人,要请教他们,太子的不喜言语究竟是什么原因。婆罗门教的教徒不明原因,只是口出妄言,胡乱说道:“这是个不吉祥的孩子,不要看他相貌端正,其实他身上正藏着祸根,将殃及双亲和国家,后患的厉害,不久就可见到。”

  又有一个婆罗门说:“大王没有其他太子,都是因为这个恶子的妨碍所致。最好是把他活埋了,大王的圣体方保无恙,国家也才不致危险。然后,大王就会再生尊贵的太子,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国王听信婆罗门的话,深为忧愁,寝食不安,即日召集年老大臣,共同商议。有的建议说:

  “或者决意把他远弃深山,或者把他沉入江河。”

  “还是作个地室,旁边留门,供给粮食,用五个人去服侍他,终年累月把他幽禁在其中。”

  国王终因父子之情,觉得后者所说的道理较近人情,就采用了。

  太子明白众人对他的看法,觉得他们愚痴可怜。但已禁语锁口了,也就一任他们所为,不去计较。

  王后的疼爱自不待言,只是她违抗不了婆罗门的权威,不能制止其事。她伤痛哀呼,泪如雨下,事不得已,只得把太子所需要的东西装箱运去,再挑选比较温良的仆人同去,教他们要好好侍奉太子。

  临去时,太子坐在车上想到:

  “可叹父王母后认为我是真的痴症。实不知,我之所以不言语,是想超脱口业,安身避患。父王不加细察,反受邪人所欺,真正可怜。”

  地室还未造好,太子取了自己的璎珞宝珠,自由自在地信步走到河边,入河洗浴。洗毕,他穿上新净的衣服,带上宝珠,来到造地室的地方,问工人道:

  “你们做这地室何用?”

  工人回答:

  “国王的太子慕魄生来喑症痴痖,十三岁了还不会说话,造这地室,就是为了关禁他所用。”

  太子就说道:

  “慕魄太子吗,我就是。”

  众工人很是惊讶,到车上查视,已空无一物。回至室旁,细细端详太子的仪表、行动,深为诧异。这时许多行人都停止前进,飞鸟走兽更集聚在太子面前,要听太子说话。太子说:“你们详细地观察看看,我的容貌、言语、行动,是不是和人家的批评一样呢?为什么你们也被迷乱,而来造这地室,要把我关起来呢?”

  众人见太子开口,并且出口成章,于是又惊又喜,一时都呆住了。太子的威严渐渐摄住了大众的心神,有人合掌,有人礼足,也有人劝请太子登车,返回王宫。造地室的众工人,这时都伏地哀求太子宽恕罪过。太子安慰道:

  “你们是奉命而行,身不由己,我不加罪责怪你们。”并对劝请他返宫的人,明白表示道:“既已被嫌弃,我没想到要回去了。”

  太子这么说后,众人惊讶不已!

  这时同行的五位官人赶快飞奔回宫,报知国王和王后。国王和王后听说了,悲喜交集,立刻驾车前往,想接太子回宫。

  在国王未到之前,慕魄太子发愿道:

  “我已脱离家庭、名利以及地位的束缚,正应该长住此处,一心学道。”

  当时这里有一所优美幽静的园林,园里名花、贵树、慧鸟、天乐、甘泉等都齐全无缺。太子就想常住此间,专心学道。

  不多时,国王驾车前来,远远见到太子在树下端坐。慕魄也见到父王母后同车来临,急急起立,上前迎接,恭敬作礼,迎入园中。国王和王后见太子精神活泼,言语流畅,声音洪亮,欢喜得心花怒放。马上催促他一同返城。慕魄很惊惶,他站开远远地行礼,向父王母后陈词说道:

  “我入世至今,已经十三年,多生往事,罪业福报,历历在目,没有一项忘失,因念地狱之苦,都是由口业所造。如果一言失检,就得受万劫之苦。为此,出生以后,即便寡言,经过十二年以来,宛如一日。又思及祸从口出,虽行寡言,终非究竟,倒不如无言,乃可绝断祸根。父王母后!现在我将往昔堕地狱的前因,报告你们:

  从前有一位国王,统治着许多小国家。这国王名叫须念,生性很仁慈,所以对待下属国家很宽大。那些小国王以为他很好欺负,就互相计划说:

  ‘我们看须念大王既和善又软弱,有德无威,怎能做我们的领袖,来统理我们为盟国之王呢?如果我们合作,用武力去推翻他,一定可以成功。’

  经决议后,各小国王即大兴兵马,浩浩荡荡地向波罗奈国而来。

  仁慈的须念王不想动干戈来损害百姓,他用“以柔制刚”的办法,送了许多财宝给来攻打的小国家,叫他们好好回去。又复加以重爵厚禄,多方慰喻,这些小国家的军队因此就感恩而退了。

  但须念王的柔和手段,对付那些顽强的小国,只能维持短暂时间的安静。不久,他们又联合来攻打了。一次再一次的侵扰,使须念王的臣子们很气愤,他们联合起来对须念王说道:

  ‘那些属国无端兴兵,累次侵犯我国,惊扰人民,使我们防不胜防,大王的仁慈已经不能再用了。请大王下旨,召集人马,我们好去讨伐他们,以除动乱。’

  须念王对大臣们说:

  ‘为人父母的,应以仁爱去教育子女,才是正当的方法。那些小国家就等于是婴儿。婴儿是什么也不懂的,我们应该怜愍无知的婴儿。如果用强暴,用武力,施于婴儿身上,于心何忍呢?’须念王终于不忍掀动干戈。

  大臣们见须念王无动于衷,遂瞒着须念王下令,举兵讨伐无礼的小国,杀伤众多的人民。

  须念王得知了以后,泪如雨下,即为诸国死亡人民服丧,对那些死亡者的家属百般抚恤,寡妇孤儿没有一个让其失去住所。

  诸小国王看到须念王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很受感动,顽强的心终于被折服了,又都纷纷来归附。这次是出于真诚的降服。

  须念王的欣喜真是难于形容。为欲庆贺世界和平,须念王在王宫大摆筵席,招待属国的君臣。

  厨司为调和众人口味,必需烹杀牛羊等六畜,只得去禀告国王。须念王心里虽不愿意,但事出不得已,也只好连声说好。由于这一因缘,死后堕入地狱,经过多劫,受尽地狱种种毒刑,到罪期满后,又重复为人。”

  慕魄太子报告了他的前世因缘以后,接着说:“自此以后,每每忆及,心甚战栗,汗流浃背。因恐再与那些苦报相会,所以才保持静默,想脱离俗缘,跃出红尘。”

  “今天我之所以开口说话,因恐父王以后也遭遇到如此祸殃。一旦堕入地狱,没人救拔,就永无出期了。所以送个消息给父王,使父王能明白,应该如何处理。”

  国王听完太子的话后,很是感动,就对太子说道:

  “你说得不错,到今天我才知道你是个有超人智慧的人。我们的国家正需要像你这样能干有德的人来统治,现在你跟我们回去吧!”

  太子说:“父王!我现在看世间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虚幻不实的,没有一样事能引起我的兴趣,也没有一样事情令我留恋。世间的财宝,我把它当作祸根;人情的恩爱,我把它视为苦源;众多的欲望,我把它看作火坑。如果我此时又再为王,一定会骄奢,贪求快乐,使百姓忧苦。这样我不是又造地狱的因了吗?因此,父王,我决意不回去了,请父王母后保重。”

  国王知道太子学道心坚,只得放弃要他回宫的念头,听由太子去学道。

  慕魄太子很安心地在园林精进苦修,终于成就了圣果。

  【学文解读】

  从这个故事咱们就知道,因为这个太子知道因果,所以他对因果造成的后果非常害怕。明白了以后,那真是战战兢兢,直接就把嘴封住了,一句话都不敢说。我们正是因为看不到因果的可怕,所以谁都敢说话,说的话口气一个比一个大。这就叫无明!

  谁看见过佛的好处了呢?都没看见。佛到底怎么回事呢?不知道。我们仔细想,佛是什么呢?在我们印象里,估计只有个佛像。画一画,或者泥做的,拿纯铜做得挺不错,这就是佛像,我们看这就是佛。这可不是啊!佛可不是这个东西。佛的功德那是无量无边,太多了。按照《普贤行愿品》里面讲的,一切佛经过无量无边劫数的时间来称赞如来功德,说不完,永远说不完。而且称赞佛、如来功德那一定不能重复,重复不能算数,没有一句重复的——无量无边,说不完。普贤菩萨他能看到,他知道,原来佛这么好!

  我们看不到,所以对学佛动力不足,吸引力不足。一张口,一说啥,说的都是自己。为什么?第一,我们看不到地狱的可怕、世界的真实的样子;第二,我们看不到四圣法界、佛菩萨的好处。这是无明在起作用。正因为无明,我们啥都敢干。干很多稀里糊涂的事儿。

  所谓的有学识的婆罗门教跟我们现在这个社会谁相似呢?光搞理论,看不到实际情况——都是这些人,包括那些跳大神儿的、附体的,都是这些。自以为了不起一张口就胡言乱语。

  如果研究《易经》就明白,《易经》的推论是从前面根据现有条件逐渐推论,推论到后面去了,这就是因果。《易经》跟佛法是一回事儿,都是因果。研究《易经》越深入就发现,其实《易经》的东西跟佛法没什么区别,原理上都一致。通过各种渠道,各种入手点,其实都能深入进去。就怕搞表面这些现象,不深入,这就麻烦了,这就可怕了。

  这个故事跟我们特别强调什么呢?注意口业。人啊,如果能够管住嘴,那就省了无数的麻烦。坏就坏在这个嘴上,造恶全由这个嘴。吃进动物造成杀业就是嘴;说话讽刺别人,刻薄、伤害人通通都是这个嘴。嘴造成的问题是很大的、很可怕的!

  所以佛专门为这个口制定了戒律,而且十善里面为这个口制定的是最多的。所以我们无论如何,要管住自己的嘴,首先不能进毒,也不能往外出毒。口业是最麻烦的。过去很多修行人都持不语戒——禁语,禁三年、禁一辈子都有,就不说话。口业是最可怕的!

  《大宝积经》里面有一段,是《弥勒菩萨所问经》里面讲。有一群出家人,修得很好,持的是禁戒,还修头陀苦行,修得很好。看见有两位法师讲经,法缘很胜,供养也很多,他们憋不住了,开始污蔑、诬陷人家,说那俩法师搞男女关系。结果,两位法师的信徒全跑了。他们就因为这一句口业,经里面讲,在地狱待了无数年,到了人中呢,有五百世先做瞎子,做残疾,最后见到释迦牟尼佛了。遇到释迦牟尼佛,他们还不修,天天没事儿就是玩,不修行。多可怕!就这么一句话,本来修行很好吧,也是出家人,又修头陀又持戒,多好,就这么一念、一句话,把自己毁了。很可怕啊!

  我们修行,可不要以为说我们修得很好了,不行!因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这个世界恶浊,以为几方面修得好了,就没事了?不见得,有一丝的做不到,这一丝的恶业,将来就让你到地狱待着去了,很可怕呀!

  所以,为什么历代祖师反复说西方极乐世界好呢,因为它的环境好。无论修到低层次、高层次,环境要不好,有个人来诱惑,产生了个恶念,做一个恶事,就坏了。到西方极乐世界环境好,没有恶人来诱惑,没有恶的环境干扰,能在西方极乐世界圆成佛果。即使想成佛,那到西方极乐世界也容易——环境好。要在人中成佛就难,释迦牟尼佛在人中成佛,多不容易,魔都来找麻烦,折腾死了。如果盯不住,那完了。

  在我们这个世界修行要遇到无数的麻烦。平时没事儿,除了必需的生活、工作、学习,空闲时间不要乱跑,不要乱串。

  我们有恶因,如果没缘,那没关系,恶因不会形成恶果。有了这个恶因,再碰上这个缘了,恶果就出来了。非常快!所以没事就在家里修行吧,拜拜忏、诵诵经、念念佛,学习佛教资料,加深印象,都很好。没事不要乱跑,跟人接触一定要保持清净,不要拉拉扯扯,不要把恶因拉出来了。要真正对因果理解透彻了,对这个世间现有的一切,都会敬畏、远离。为什么?现有这些物质啊、人啊,社会这些东西,其实基本上都是对我们心灵的伤害。我们千万不能离开佛,离开了佛,就得受苦。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因果       清净)(五明学佛网:因果       清净)  

 赖永海教授:因果圆融与即本即始 

 仁焕法师:因果定律 

 仁焕法师:因果与缘分 

 仁焕法师:信仰因果为第一 

 寂静法师:三世因果的理解 

 寂静法师:因果的故事 

 寂静法师:因果是宇宙的客观规律 

 其它法师:最圆满最究竟的因果(海山老和尚) 

 刘嘉诚博士:三世因果的论证 

 吴汝钧教授:《维摩经》疏所反映的智者大师的心灵哲学 二、 

 佛光法师:解读《圆觉经》之普贤菩萨篇 第四讲 如何发起本 

 鎌田茂雄:华严经讲话 八、清净梵行—佛升须弥顶品、妙胜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