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顶果钦哲法王:所有良善品质的来源,依止僻静处乃是菩萨的修行


   日期:2015/5/19 21:1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为什么过去所有的圣哲都隐居于荒野山间等僻静处修行,在本文可以找到最精辟的答案。

  建议居住在僻静处——所有良善品质的来源

  离弃恶逆的处所时,

  烦恼逐渐消失;

  心无散漫时,

  善行自然增长;

  明觉变得更清晰时,

  对佛法的信心随之增长;

  依止僻静处,

  乃是菩萨的修行。

  当你住在僻静处时,负面情绪会逐渐消失,自制和节度会随之增长。嘉瑟•东美说道:

  在一个僻静处,

  没有要击败的敌人,

  没有要保护的亲人,

  没有要景仰的上司,

  没有要照料的仆人。

  因此,嘛尼巴,

  在那个地方,

  除了调伏你的心之外,

  你还必须做什么呢?

  没有受到亲友的打扰,没有因为要从商或耕田来谋生而分心,你将能够专心一意的修行,使身、语、意有所增长。你的心将变得自制、宁静、明晰,对教法的真谛充满笃定无疑的信心。这是为什么过去所有的圣哲都住在荒野、僻静处、山间来修行。如寂天大师所说:

  因此,贪欲和需求使我们感到厌离,

  现在让我们随喜在僻静处,

  在那些地方,

  所有的争斗和冲突都止息了,

  只有绿林的平和与寂静。

  如风如鸟一般不执著于获得,

  如一头害羞的动物居住在荒野,

  如实行止,你将住于安宁无扰之中。

  如果你希望全心全意地修持佛法,不要不断地被执着与嗔恨的波浪推来抛去,那么放弃执着与嗔恨,前往一个僻静处。把你的心转向内在,发现你的缺点,加以根除,并发展你所有本俱的良善本质。满足于仅仅足够维持生命的食物、仅仅足够蔽体的衣着,如此你的修行将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地有所进展。

  一旦你远离了所有令人分心的情景,你的修行将使你在修道上前进。这是为什么过去所有的瑜伽士都如同乞丐,从一个僻静处流浪至另一个僻静处。即使只在一个宁静偏僻的处所停留一个月,也将足以使你的嗔恨被利益他人的愿望所取代,使你对朋友的执着被无常与死亡逼近的强烈感受所取代。

  如阿底峡尊者所说的:“在你获得定力之前,散漫会损害你的修行。居住在森林和山间的僻静处。远离令人沮丧的活动,你将能够全心全意的修持佛法。在死亡时,你将没有悔恨。”

  种敦巴说:“这个末法时代不是凡夫俗子从外表帮助其他众生的时代,而是居住在僻静处,修持菩提心的爱与慈悲的时代。”

  种敦巴,阿底峡尊者最亲近的西藏弟子。种敦巴追随阿底峡十八年。他创建了瑞廷寺,并且在六十岁圆寂之前,于该寺停留、教学七年。

  迷妄和串习的力量如此强大,因此刚开始,修持佛法似乎非常困难,但这些困难将逐渐消失。一旦你了解教法的精髓,修行将没有困难。你的努力精进将为你带来喜乐。它如同发展任何一项技艺——随着你娴熟其中的重点,它就变得愈来愈容易,你的信心、能力、和努力与日俱增。

  不论你从事了什么样的禅修或思考,它都不会白白被浪费。在死亡时,它所带来的利益将出现在你的心续之中,帮助你投生在一个佛法兴盛、靠近一个真正上师的处所。一个生世接着一个生世,你将逐渐从一个下等的修行者变成一个中等的修行者,从一个中等的修行者变成一个上等的修行者。

  闻的核心是思,思的核心是修。随着你愈来愈深入教法的意义,佛法不可思议的功德将变得更加清晰,如同你飞得愈高,太阳就显得更加明亮灿烂。

  你变得宁静平和,乃是你已经完全融会贯通所闻之佛法的征兆。你离于烦恼,乃是你已经完全融入禅修的征兆。随着闻通向思,思转化成为修,你对今生充满迷妄的活动的渴望将会减少,转而心向佛法。

  你依止佛法所从事的任何事情,不论它是微小或是不重要的,都将带来利益。如同《贤愚经》所说的:

  切勿轻忽微小之善行,

  认为它们无所助益,

  因为假以时日,

  滴水将溢满巨壶。

  同样的,即使你每天只修行一个小时,但是只要怀着信心和热忱来修行,良善的品质将逐渐增长。规律地修行能够轻易转化你的心。从了解世俗谛,你将全然地确信胜义谛的意义。

  “散漫”是生起这种品质的主要障碍。散漫能够在每一刹那生起。如果你让时间毫无意义地逝去,那么在死亡时,你将后悔没有修持佛法。但到了那个时候,一切都已经太迟,悔恨将没有任何帮助。此时此刻即是前往一个僻静处,把你从上师那里领受的教法付诸实修的时机。如此一来,生命的每一刹那都将变得珍贵殊胜而充满意义,并使你更加远离轮回,更加趋近解脱。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良善品质       依止)(五明学佛网:良善品质       依止)  

 慧光法师:自依止,法依止,不余依止 

 慧光法师:成就者无所依止、无所执着 

 黄念祖居士:依止善导大师,持念弥陀名号 

 慧光法师:当自依止 勿依于他 

 慈庄法师:四依止 

 界文法师:迈向成佛——略谈佛法修学的次第 三、寻找和依止 

 心道法师·灵鹫山佛教教团:依止佛法弭恶臻善 诸恶莫作众善 

 明贤法师:汉传佛教禅宗如何依止善知识 

 传喜法师:依止善知识的诀窍 

 寻找可依止的善知识 

 传喜法师:《如何依止善知识》讲记(八) 

 传喜法师:《如何依止善知识》讲记(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