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人生的意义与追求


   日期:2015/5/22 16:0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人生意义在哪里?人生目的是什么?科学无法回答,科技只能改善物质生活,最先进的科技手段也测不出人具体的心理活动,测不出具体的梦境,科学无法证明人有精神现象,对于人类精神境界的提升根本无能为力,如,不能解决人的存在问题,人类对快乐与幸福的体验、感受,人类对美的感受、欣赏,心灵对自在的向往及追求,对一些重大的道德伦理价值的判断以及情感等方面的问题。科学能建造高楼大厦、高速公路,却不能“建造”心灵高尚的人民,不能建造道德高尚的社会。

  穷人因衣食愁苦,富人为贪欲煎熬,男男女女被欲火燃烧,人都活在自我的牢笼里,活在自己的妄想、感受、情绪、习气里,活在自己的习惯思维模式里,活在自己造作的因果里,被七情六欲所折磨,烦恼不已。在业力的牵引下,表现着各自的习性和命运,完成各自的角色,匆匆穿过生命的舞台。

  人需要用有意义的行为,赋予自己的存在以方向和价值。

  著名心理学家弗兰克尔认为,人的主要动力是竭力要理解生存的意义。动物寻求快乐与征服,但却不懂得生存的意义。人的本质是探明意义。

  思想家贝格尔认为:人是一种精神动物,他不只是寻求生存的手段,他也关注生存的意义,而且是在最深层次上寻求生存的意义。

  哲学家尼采说:谁懂得了为什么而生活,谁就能承受任何一种生活。

  要明白人生目的与意义,必须对人自身、对人性有清楚、正确、深入的了解。

  人是感情、理性、社会性、精神性的高级动物。

  人性,从性质上讲,分为善、恶、中性。

  人性从构成方面讲,著名学者、复旦博导王雷泉教授指出:“人兼具动物性、社会性和超越性,可以下堕为畜生,也可以提升为圣贤。”

  老子曰“吾之所以大患,为吾有身。”人受与动物类似的肉体的束缚,就有吃喝拉撒睡、玩乐、性欲的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马斯洛称其为匮乏性需要。弗洛伊德概叹“人是一个受本能愿望支配的低能弱智的生物。”费尔巴哈愤言:“人是一团欲望待满足的血肉。”儒家警示说“食色,性也。”这就是人的动物性,动物具有的本能。西方传过来的性解放,释放的就是这种最低级、粗劣的动物本能,将人降格,混同于畜生。

  个人离不开群体而独立生存,马克思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强调人的社会性。

  在终极的层次,人最深刻的需要是要摆脱死亡和毁灭的焦虑,王雷泉教授说:“而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人有永不满足的精神追求,不断地超越自己的自然、社会层面,使相对、有限、有缺陷的存在趋向绝对、永恒、完美。”

  人最重要的是“人生的方向”。这一生当中,你到底追求什么?应该怎样活着? 为什么要这样活着?

  如果不作出确凿无疑的、奋发向上的答复,人就会限入绝望和虚无的境地。

  人们从形体看,生理构造相同,在精神上却层次分明:有人内心如地狱般黑暗,有人胸襟像饿鬼一样阴险,有人是名副其实的衣冠禽兽,有人高洁超逸像神仙,有人慈肠热心为活菩萨,有人放射着佛陀的智慧光明。

  人的生活分三个层次: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灵魂生活,丰子凯喻为三层楼。

  大多数人住在一层,追求财色名食位,满足感官与虚荣心,挣钱,生儿育女,吃喝玩乐,糊里糊涂地来到这个世间,麻木地、醉生梦死地活了几十年,从来没有认真地思考过人生的意义、目的,别人怎么过,自己就怎么过,大家怎么过,自己就怎么过,最后还是糊里糊涂地、怀着恐惧与遗憾离开这个世间,一辈子都活在动物的层次上。

  各行业的能人、艺术家、学者、科技人员、部分知识分子等,不愿只有物质生活,不愿意一辈子都活在动物的层次上,于是沉浸于自己的兴趣领域,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中获得快乐和精神寄托,爬二层楼。

  还有一种人,不肯做本能的奴隶,一心探求“生从何来,死向何去”,思索人生的意义,探讨人生终极的目标,追寻永恒、追寻无限的自由,想彻底解脱自己,他们努力向第三层攀登。这就是超越性,这就是宗教信仰存在的基础。

  人和其它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有信仰,而其它动物没有。道德的源头是信仰。没有信仰就没有道德底线。信仰是一个人活着的精神寄托。

  信仰指向的是“意义”,并赋予人的生命以意义。因为人的存在是需要意义的。

  信仰不是现实的,而是超现实的;不是经验的,而是先验的。

  信仰是人对于无限、永恒、生命的终极价值与意义的追求。

  信仰涉及的是相对于经验科学而言的超验真理。

  信仰深深植根于人性之中。因为人在本性上总是在探寻意义,挣脱有限走向无限,趋向超越。

  如果人类只有动物性、社会性,没有超越性,没有信仰,那么人生确实没有多大意义,一辈子满足于吃喝拉撒睡,追求升官发财,满足那一点可怜的虚荣心,满足这个短暂的肉体的需要。肉体这一百多斤肉,只是一堆化学元素,只是接受色声香味触法产生反应的有机物,只是满足感官刺激的载体,比一般动物复杂的是多了一点绞尽脑汁争来的名利地位,死了,烧了,只剩下一堆灰,名利地位也成了过眼烟云,人生意义在哪里呢?

  两千多年来,儒家的入世思想、官本位思想浸透了民族的精神,注重现实生活、追求物质享受、热衷于名利地位是国人的人生取向,爱虚荣、讲面子、喜攀比成为国民的劣根性。

  过去,中国普通老百姓信的是人格神意味的“天”,他们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在他们悲痛绝望的时候,往往向着苍天呼喊,向上苍那里讨回公道,安慰自己这颗破碎的心。但一百多年来,这种朴素的信仰也被唯物主义击垮了,于是社会乱相纷呈。现在的中国是一个信仰淡漠的国度,信仰模糊的国度,有宗教信仰的人不到百分之一,是全世界现在仅存的四个无神论国家之一。

  我们不知道怎么关心自己精神的渴求,我们不敢面对自己的心,我们不会面对自己的心,我们不了解自己的心,我们用琐事、用忙碌将自己封闭起来,许多人不打麻将、不玩棋牌、不看电视、不上网……就觉得空虚无聊,时间难以打发,觉得无法活。我们对于“生从何来,死向何去”不感兴趣,对于人生目的、人生意义懒于思考,对于灵性问题、“终极关怀”一脸茫然。

  我们不敢直面死亡,竭力用声色娱乐等麻醉自己,只管这一世,只管这个短暂、脆弱的肉体。我们不明白自己到底要做什么,跟着时尚走,“享受生活”,随波逐流,浑浑噩噩,被盲目的欲望引向深不可测的黑洞。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观,但常人的目光往往只是局限于个人或家庭,而且追求的不过是这一世的财色名食位。

  迷信眼睛、迷信常识、迷信物质实有、迷信科学,是绝大多数国人的思维状态、精神境界,超不出这个范围,跳不出这个档次。

  费尔巴哈有句名言:“没有精神的肉体是动物,没有肉体的精神是神,肉体和精神的统一才是人。”

  一般普通人,如果能兼顾动物性、社会性、超越性,和谐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灵魂生活,协调家庭、事业、信仰,平衡感情、理性、社会性、精神性,就能得到一个比较完整、圆满、幸福的人生,并能真正提升生命质量,为今后向高层次生命进化奠定基础。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建立正确、高尚的宗教信仰。人类渴望精神境界的升华、生命内在本质的开发,寻求生命延续性的存在,希翼一种永恒状态的来临——这便是宗教产生并长存的真正原因。因宗教所欲解答的实为人类最关心、却一直无法用科学加以阐释、解决的命运归宿问题。没有信仰,人生就没有目标,没有中心,没有依靠,就会感觉空虚、无聊,就会在灵魂最深处充满恐惧,就会觉得人生毫无意义。

  佛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宗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哲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心理学,它是教育——智慧的教育、人生的教育,着重教育人类向善向上,指导人们面对自己的心,认识了解自己的心,指导人类趋向真、善、美、圣。它不仅能让人通过自知其心、自净其心而战胜各种身心痛苦,也能引领人们因了达心的本质而最终直抵快乐自在的解脱胜境。佛法不是神话,是一种活法。

  学佛,就是让人们认识宇宙、人生的实相、真理,明白前因后果、缘聚则生、缘散则灭“法尔如是”的自然规律,在利人度生的过程中,修正自己错误的思想言行,逐渐改变多生累劫形成的固定的思维模式——“一切以我为中心”,破我执、破法执。

  懂得了佛理,在让人迷惑的物质世界面前你能把握自己,没有什么人、事让你烦恼痛苦,一切痛苦烦恼全都来源于自己的贪心与欲望。佛法讲看破、放下,看破不是灰心、失望,是要看明白诸法的真相和真理,不再糊涂。放下不是放弃,是放下错误观念和错误认识,不恐惧,不着急,不执著,不牵挂。你真能放下的时候,样样都可以处理,对家庭、对社会尽职尽责,心不为境转,这是生活的大智慧。(详见博文《略知佛教》及知识分子与佛法系列)

  其次要明白,人是由三度空间的物质人壳与四度空间的无形灵体合成,人死后,精神这种特殊的能量不会消灭,而是依其生前行为等的因,下一世的缘,续生必然的果,必有新的身心生灭相续。只要是身口意所造作的善恶业,都会像计算机一样,在业的仓库里储存下来,等到因缘成熟了,一切还得自作自受。因必生果,不可能有因无果、有果无因。同类因必生同类果报。

  现代科学研究濒死体验,已经收到了死者发出的信息,证明了死后自我意识还存在。许多西方科学家已经录到了上万种灵界的声音,其中包括与已经死亡的人的对话。

  当代脑科学权威、诺贝尔医学奖得主艾克理教授在获奖论文中说:“神经细胞彼此之间有无形的物质勾通,这就是灵魂的构成……在肉体大脑死亡之后,(它)仍然存在并仍能有生命活动形态,可以永生不灭。”

  美国史蒂文森博士对灵魂不灭和转世轮回调查了二十多年,出版了多部专着:“有确凿的科学实验和现实事例的证据,证实东方古老的灵魂转世轮回的理论是真实的。”

  瑞士医学博士兼物理学博士伊利沙白.卡柏勒露斯在加拿大温哥华演讲,引述爱因斯坦遗稿中之数段,说明爱氏亦相信因果轮回,相信死后还有生命。她有专著《死后生命与轮回》。

  (详见博文《破除迷信》《灵魂存在吗》《破迷信稿——给兄长的一封信》、视频《美国濒死体验采访记实》《台大教授证明神佛灵界存在》)

  第三,人的命运,既受过去世的影响(因),也与这一世主观的努力状态、发展趋势(缘)相关。命运是因与缘结合的产物,是业因果报的体现,“人生酬业”。子夏曾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孔子也认为富贵不可强求。有些人绞尽脑汁,不择手段,发了财或当了官,以为这是自己“奋斗”的结果,其实这是他命里种有这个因,即使是偷来、抢来的还是命里有的,譬如你命里有一个亿,你用不正当的手段,你顶多只能得一半,五千万,因为其中作恶已经折损了,你的手段愈恶劣,亏折的比例就愈大。所以古人说:“君子乐得做君子,小人冤枉做小人。”

  一切业因恶果,都是自己造作的,也可以由自己来改变。贫富贵贱,皆不出自己一念心性。要想交好运,首先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坏习气、坏性格,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做好人,命运就会逐渐改善。“好人好自己,坏人坏自己”。损人决定害自己,利人才是真正利已。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正是这些小事,是塑造人格和积累业果的关键。(详见博文《深信因果》《千古不变的真理—因果定律 ——CCTV主持人陈大惠访问净空老法师》)

  第四,在同样的生活环境中,有人痛苦不堪,有人却快乐无比。为什么?因为各人生命素质不同,心境不同,对境界所产生的感受也不一样。“世界上没有快乐的地方,只有会快乐的人。”只有内心安详了,人才能够得到真正的快乐。“有智慧就没有烦恼,有慈悲就没有敌人。”

  佛说:幸福就是自知其心、自净其心,就是“只知耕耘,不问收获”的奉献。人只有在奉献中,才能感觉到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感觉到生命之花的开放,感觉到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第五,知足常乐。爱虚荣,讲面子,喜攀比,就会导致烦恼与痛苦。其实人无可比性,各有各的业力因果,幸福不是通过比较得来的,只有自己知足常乐,才是最大的幸福。不比不争,心情舒畅,行也安然,坐也安然,贫也安然,富也安然,名也不贪,利也不贪,能忍自安,清净无为。现代人时常心为物役,有太多的患得患失,因此错过了许多的快乐和幸福。与其汲汲营营,不如淡淡品味人生。

  第六,做合格的人,具有人格。一个人能按伦理规范约束自己,净心、明理、临事不受诱惑,坚决不做杀盗淫乱妄语等恶业,才能具有人格,下一世才能保住人身。

  第七,众善奉行,培养慈爱之心。相互间的坦率、信任、诚实、缺少敌意,能使你的生活平静下来,使你的心不再被仇恨、嫉妒这些严重损害健康的阴暗心理纠缠。佛说:“做善的事情,生活在善当中。这将把你引向自由,以及真理……”泰瑞莎修女说:“在这一生中,我们无法做什么伟大的事,我们只能怀抱着大爱来做小事情。”爱是付出,也是得到。爱护众生的人有福,慈悲的人有福。

  第八,活在当下。不沉缅过去,也不奢望未来,当下就有幸福,当下是决定命运的关键,随时随地观察自己的心进入什么频道,用智慧与力量将心较多地定格在美好的频道上,那么结局一定是光明的!

  第九、最简单方便的修行法门。过马路、等车、坐车、做不需动脑的事、睡前就反复默念一句“南无(namo)阿弥陀佛”、四句“阿弥陀佛”。此法门易行难信,信者得度。信愿行是净土三资粮,行之既久,于身心、来世均有益。

  因此人生的意义不在于物质享受、感官刺激、虚荣心满足,而是如实认识生命秘奥,掌握超出生死轮回之道,戒恶行善,乐于助人,无私奉献,消除烦恼,自净其意,获得心灵真正的安宁,不断提升生命境界,既安度此生,又会有更加美好的前途——变生死流转、诸苦交攻的不圆满生命形态为永恒幸福、绝对自由的圆满生命,这是人应有的奋斗目标和生命进化的终极归宿。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情绪       物质)(五明学佛网:情绪       物质)  

 仁焕法师:生命的精神与物质 

 仁焕法师:精神与物质的规律 

 仁焕法师:物质生命和精神生命 

 仁焕法师:精神空间和物质发展 

 仁焕法师:精神生命和物质生命 

 水野弘元:佛教的色(物质)之概念 

 黄国达居士:受蕴的净化——情绪处理 

 黄国达居士:身心调治与情绪管理 

 衍慈法师: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佛作为众生的信仰,到底是一种物质存在 

 杰克·康菲尔德:踏上心灵幽静 第9章 灵性的云霄飞车:拙 

 雪漠:出离心不是一时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