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佛教问答

 嘎玛仁波切:如何检验自己的身口意


   日期:2015/7/12 10:3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如何检验自己的身口意?

  问:平日要如何检验自己是安住在慈悲中?还是在无明烦恼中?

  嘎玛仁波切答:

  平日检验自己的身口意,是佛教徒一项非常重要的功课,方法就是时时刻刻观察自己的身体现在在做什么,语言在讲什么,心在想什么。如果身口意是慈悲与善的结合,那么应该很高兴,再继续努力;如果当下的身语意造作的是不善业,就尽量约束自己并且忏悔。而身口意行不善业,就是在无明烦恼中。

  身体和语言的观察比较容易,但是要细细观察自己的心念,较为不容易。古时候有个相当闻名的高僧,刚开始观察自己的心念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杂念、恶念。后来,他每天用黑、白石子和一个袋子来观察自己。袋子中放进黑石子,代表生起杂念或恶念,白石子代表生起善念。刚开始大都是黑色的石头,慢慢地,白色的石头越来越多,到了涅盘之前,袋子里都是白色的石头。

  同样的,一天当中能多几次自我观察,身口意的作为便会往善业不断增长。若是没有时时刻刻观察自己的能力,也可以在每天入睡之前,反省自己当天的所作所为。也许,有形的伤害没有发生,但是可能在无形当中伤害了别人,所以反省之后,一定要忏悔过去与当下所造作的一切烦恼。忏悔自己的无知、无明,然后发愿明天的所作所为,都能够建立在慈悲和智慧上,希望往后的身语意,都能够让别人皆大欢喜、有益他人,最后再以这样的思惟入梦。

  假如每天都能如此反省忏悔,慢慢的,反省的机会增多,速度也比较快,身口意自然能多一点时间安住于慈悲中,处于烦恼的机会也就相对减少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身口意       嘎玛仁波切)(五明学佛网:身口意       嘎玛仁波切)  

 大安法师:《西方确指》身口意业系弥陀;宜问脱轮回之法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第二十二章 三妙行— 

 传喜法师:心中有佛身口意常清净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七)~D 1245经:本 

 嘎玛仁波切:淡化自我的宠爱,化私利为慈悲,才不会恐惧无常 

 嘎玛仁波切:有多少疾病,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而“祸从口入” 

 嘎玛仁波切:管好心念和嘴巴,任何时候都不要传播道听途说的 

 嘎玛仁波切:网上卖的犯太岁的挂牌,真的能化解太岁吗? 

 嘎玛仁波切:心存善念,最后受益的反而是自己啊! 

 嘎玛仁波切:修财神法的“密意” 

 嘎玛仁波切:累积福报最刻不容缓的观念 尊重生命 

 嘎玛仁波切:过度呵护只会消耗孩子的免疫力,提升身心的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