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一般人都知道“外道”这个词,可是究竟什么是外道,却很少有人知道


   日期:2015/7/25 8:4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一般人都知道“外道”这个词,谁也不愿意被人称作外道,可是究竟什么是外道,怎样才能不作外道,却很少有人知道。外道的意思,就是向自己心里以外去求方法,就叫外道。我们总结历代哲人的教学,发现:自古以来,成功的教育都是向人的内心挖掘本具的潜能,完善人格,深化内涵,开发灵性。像孟子说:“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就叫做内学。如果我们的眼光总是盯着外面虚幻的世界,心随着外边的人、事、物转移、摇摆、攀求、追逐,忘记了自己的真心,就叫做外道,势必被外境控制,身心疲惫。无尽的生命周期中,我们已经习惯于向外寻找依靠,现在想要摆脱外道的阴影,又要怎么下手呢?

  这一条就是教我们一个方便:“静坐常思己过”。没有事情的时候,凝神静坐,常常反省自己所思所想、一言一行有没有伤害别人和社会大众,有没有违背伦理道德。如果有犯过失,要吸取教训,努力改正,这是向内求,是圣贤的学问。如果思前想后,念念不忘别人的过失,怨恨、委屈、愤怒,或者轻视、傲慢,心中充满了别人的垃圾,让自己的心变成一个垃圾桶,或许别人并没有错,自己却先错了,这就叫外道。所以常思己过就非常重要了。

  “闲谈莫论人非”,和人间谈中不要议论别人的是非。言语是人际交往重要的工具,适度的闲谈可以沟通感情,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创造和谐的整体气氛。可是如果道听途说,议论别人的是非,就很容易犯妄语、两舌、恶口的过失,反而会伤害他人,造成误会和矛盾,破坏人群的和谐融洽。所以,要讲柔软语、和合语、正直语,才能起到正面作用,积累德行福报。

  这两句话似乎是老生常谈,却是世出世间修行的要领。但习气深重,虽然知道这个道理,还是很难改过来,又当如何!现在还有一个方便:议论他人是非时,要把他当作善知识,他的错误,就是提醒我们不要犯同样的过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就会渐渐有转机,减少过失,逐步提升,令心回归纯善纯净。

  ——辑自《格言别录白话赏析》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外道       心外求法)(五明学佛网:外道       心外求法)  

 仁焕法师:不要心外求法 

 药师山·紫虚居士:礼佛拜佛或念佛等是否心外求法? 

 药师山·紫虚居士:佛教徒礼拜供养佛菩萨,与外道有何不同? 

 高月明居士:为什么不能心外求法? 

 法藏法师:何谓心外求法? 

 法藏法师:可以从外道改信佛法吗 

 传喜法师:心灵法门是附佛外道——客堂开示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五)~F 976经、97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五)~E 975经是外道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五)~D 974经:此经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五)~C 973经是关于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五)~B 971经:本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