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达真堪布:2011百日共修发心(二)


   日期:2015/9/2 20:4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菩提心不是一般的、普通的利他心,因为它的对境不是小范围的众生,而是一切众生;另一方面,不是给众生吃的、穿的等一些暂时的利益,而是将众生安置于佛的境界即佛果,让他们的福德圆满、智慧圆满,永远、彻底地从痛苦、烦恼中获得解脱。这种真正的、伟大的、不可思议的利他心,不是谁都有,也不是谁都能做到。它不是无因无缘、随随便便就能在相续中生起的,而是需要去修行,去明白真理。

  一、四无量心

  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是修愿、行菩提心的方法。为什么是无量?一般的慈悲喜舍谁都有,比如母亲对孩子的慈悲喜舍,但这不是无量的。对无边无际的众生都有慈悲喜舍,这是非常困难的,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这是我们现在要修的“无量”。

  (一)修舍无量心

  首先要修舍无量心,就是要舍掉对父母儿女、亲朋好友的贪爱和对敌人、仇人的怨恨,看破亲友和怨敌的分别,真正明白贪爱和怨恨都是不合理的、错误的,要达到一种无爱无恨,一切众生平等的境界。

  我们贪爱亲友的理由,其实仇敌也具有这些理由;而我们怨恨仇敌的理由,亲友也同样具有。所以,我们这样分别地去贪爱、怨恨都是错误的。当你真正明白了这个道理,就叫看破。这个时候你心里的贪爱和怨恨自然就没有了,就叫放下——放下了贪爱心和怨恨心。

  看破是一种智慧,放下是一种解脱,是心灵的解脱。看破和放下指的都是心态,不是行为。但很多人误解了,以为“原来喜欢的现在不喜欢了,原来追求的现在不追求了,这是看破”,“这里不去了,那个不要了,这是放下”。这些认识都是错误的!是否去某一个地方,是否接受某一种事物,不是你说了算的。若是因缘和合了,你不想去也得去,不愿意接受也得接受;若是因缘不具足,你想去也去不成,想得也得不到。你的这种想法叫妄想,叫执着,这根本不是看破、放下。看破是看破妄想,放下是放下执着。所以大家以后不要总是患得患失,瞻前顾后的,一切顺其自然,一切随缘。从根本上去解决,从根本上去改变。想直接去改变一个结果或一种显现的人是凡夫,从因上入手,从根本上去改变,去解决,才是修行人。其实我们的很多思想、行为和一般的凡夫没有两样,却还自认为懂得很多,是学佛修行人。我们要真正明白什么叫凡夫,什么叫学佛修行人!

  第一步,真正修出亲怨平等的状态,就是看破、放下。即看破、放下了对亲朋好友和怨敌仇人的分别念;第二步,在这个基础上,忆念父母众生的恩情,发出大爱之心——慈悲心。

  修出舍无量心,相续中才能生起真正的慈无量心和悲无量心。慈悲心的基础是知母、知恩、报恩。我们通过这三个修法修慈悲心。

  (二)修慈无量心和悲无量心

  第一、知母:现在我们再进一步地思维:无始劫以来,在流转轮回的过程中,一切众生都做过我们的父母,也都做过我们的敌人;众生无数次地利益过我们,对我们有恩;也无数次地伤害过我们,跟我们有仇。但是我们不能计较他们对我们的伤害,要忆念他们给予我们的帮助与恩德。因为我们要解脱、要成佛,若是继续沉浸在他们对我们的伤害中,就无法获得暂时与究竟的安乐,只会感受痛苦。

  痛苦与快乐是怎么来的?去执着众生对我们不好的地方,然后生起嗔恨心,不择手段地想报复他们,这种不清净的心念不仅在当下使我们感受痛苦,还会导致我们继续造恶业,将来仍要感受恶果。无论是世间还是出世间,无论是暂时还是究竟,这种记恨、报复的思想和行为都是非常下劣的,只会给我们带来更深切的烦恼和痛苦,不会给我们带来快乐和幸福。所以我们要去掉这些想法,不能从众生曾经伤害过我们的角度去考虑;如果去忆念众生对我们的帮助、利益与恩德,我们的内心当下是快乐的、清净的,并且进一步地想报答他们,这样会给我们带来暂时与究竟的快乐。

  一个是痛苦的因,一个是快乐的因。我们从现在起应该断除痛苦的因,修持快乐的因。要想就想恩惠,要记就记恩德,不能想伤害与仇恨。

  曾经有两个人结伴去一个地方,一天两人发生了矛盾,甲被乙打了一巴掌。甲把这件事写在了沙滩上;过了几天甲掉进了河里,被乙救了起来,甲把这件事刻在了石头上。乙不明白,就问甲,为什么把打他的事记在沙滩上,而把救他的事刻在石头上?甲回答说,最好不要生起怨恨,即使生起了怨恨,也应该像写在沙滩上的字,令它很快消失;而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别人的恩德,就像刻在石头上的字,经久不褪、历历在目。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任何时候,仇恨都是痛苦的因,感恩都是快乐的因。如果我们想获得快乐,不愿意感受痛苦,就要忘记怨仇,时刻忆念众生对我们的帮助和恩德,甚至想着要去报答恩德。

  第二、知恩:首先思维现世的母亲对我们的恩德。从世间的角度来讲,我们的生命是母亲给予的,从出生时起,母亲慈爱地哺育我们成长,教会我们一切,抚养我们长大成人。母亲特别喜欢、疼爱我们,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也全部是母亲给予的。从佛法的角度来讲,这个暇满的人身,现在这样一个学佛修行的机缘与条件,也是母亲给予的。无论是从世间的角度,还是从佛法的角度来看,母亲对我们都是恩重如山。没有母亲就没有我们的今天。仔细思维以后,我们一定会从内心里对母亲生起知恩、报恩之心。

  然后再将范围扩大,思维身边的众生以及所有的众生都在六道轮回中不止一次地做过我的母亲。究竟做过多少次呢?佛在经中讲:“地土抟成枣核丸,其量不及为母数。”是说将整个大地的土都抟成枣核大小的丸子,堆在一处,用它们来计量任何一个众生做我们母亲的次数,做一次放一个丸子,做第二次再放一个丸子……直到所有的丸子都放完了,该众生做我们母亲的次数还没有结束。通过这个比喻我们知道了,每一个众生做我们母亲的次数都是无以计数的,这是知母;众生做我们母亲的时候也和现在的母亲一样,慈爱我们,赋予我们一切,对我们也是恩重如山,这是知恩。

  第三、报恩:我们真的知母、知恩了,就想报恩了。报恩就是要报答她们的恩情。通过对现世的母亲生起知恩和强烈的报恩心,再进一步扩大范围,对一切众生也生起同样强烈的感恩和报恩之心。这个时候心里就会想:母亲想要什么呢?她们都非常想获得安乐,都不愿意感受痛苦。从无始劫以来到现在,她们都想得到快乐、幸福,却始终没有得到;她们不愿意感受痛苦,却至始至终没有离开过痛苦。母亲多可怜啊!这样你的悲悯心就生起来了,就会去找原因。

  她们为什么这样?因为她们是愚痴的、颠倒的,所做和所求是背道而驰的。她们求的是快乐,但是所做的一切却不是快乐的因;她们不愿意感受痛苦,但是所做的一切却是痛苦的因。她们不知道善恶的标准,也没做到断恶行善;她们不明白因果,也没有做到取舍因果。“她们想得到快乐,我要给予她们快乐,要让她们修持快乐的因;她们不愿意感受痛苦,我就要拔除她们的痛苦,要让她们断除痛苦的因。”

  想拔除他们的痛苦,这是悲无量心;想给予他们安乐,这是慈无量心。为什么说是无量心呢?因为对境是所有的父母众生,众生是无量的,所发的心也是无量的,获得的功德也是无量的,所以叫无量心。有量、有界限的慈心悲心是升天的因,不能成为菩提果的因、成佛的因。只有无量才能成为成佛的因、菩提果的因。

  现实中我们所认为的慈悲、所发的慈悲都是有量、有分别的。我们对穷人、对乞丐可以发慈悲心,但是对富人、贪官却发不出慈悲心;我们对患病的人可以发慈悲心,但是对健康的人就发不出慈悲心;我们对年迈的老人可以发慈悲心,但是对那些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就发不出慈悲心,这都是分别。我们所认为的慈悲,根本不是佛讲的慈悲,只是一般的、普通的慈悲,实际上是一种同情!我们发慈悲心的同时,还憎恨那些有钱有权的贪官污吏、无恶不作的人,那还叫慈悲吗?

  没吃没穿没住,身体患病,暂时无依无靠等,这都不是众生可怜之处,不是令众生痛苦的原因。真正的原因就是无明、愚痴、颠倒。无论贫富贵贱,无论健康患病,无论年老年少,众生都是一样的愚痴颠倒、烦恼痛苦。其实,没吃没穿不一定痛苦,有吃有喝也不一定快乐。我们这些凡夫总想发财,认为是因为没有钱而导致自己烦恼痛苦,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你烦恼痛苦,不是因为没有钱,不是因为没吃没穿。若是真正有修行、有智慧,在山洞里也快乐;若是没修行、没智慧,在皇宫里也痛苦。对一个真正的成就者而言,地狱和天堂没有区别,皇宫和监狱没有区别!应该有钱没钱都快乐,有病没病都快乐,有权没权都快乐。就像《快乐之歌》里讲的一样,怎样都快乐。如同我们的上师法王如意宝讲的一样,活着也快乐,能弘法利生;死了也快乐,可以去西方极乐世界。自己心中的智慧叫文殊师利,外在的文殊是代表内在的、本具的智慧,真正的智慧在心里。所以他老人家感恩文殊师利,实际上也就是感恩自己的智慧,因为自己具有智慧,所以怎样都快乐。

  有分别的爱叫贪心,无分别的爱叫慈悲。其实,我们现在所感受到的所谓的快乐是怎么来的?也是从爱中来的。但我们现在所具有的爱是分别的,就是爱我们自己,爱我们的家人,爱我们的父母,爱我们的儿女,爱我们的亲朋好友。爱的范围再大,也就是爱一个民族或者一个国家。这些与整个法界,与所有的众生相比较,范围太小了,所以我们得到的快乐也太少了。在佛菩萨的境界里,我们的爱不是爱,我们的乐不是乐。佛法里讲,我们对父母子女、亲朋好友的爱都不是爱,对他们的慈悲都不是慈悲。现在都讲爱,爱没有错,但是有分别的爱是错误的,是一种痛苦的因。它只能带来一时的快乐,这样的快乐离不开变苦,离不开行苦,它本身就是一种苦。所以,若是你要远离痛苦,就不能依赖这种爱,就要放开心量。所谓的慈悲就是慈无量心和悲无量心,是一种博爱,一种大爱!在真正的大爱面前,这些小爱不算爱!在真正的大乐面前,这些小乐不算乐!

  众生烦恼痛苦的真正原因是无明——不明真理真相,所想所行是颠倒的。除了佛菩萨,三界众生都是愚痴颠倒的。我们应该对他们生起慈悲心,而且范围是三界众生!慈悲的范围越大,爱的范围越大,内心的快乐越多。乐是怎么来的?是从爱中来的,有爱才有乐!爱的力量不可思议,所以多发慈悲心,多发爱心。

  (三)修喜无量心

  当众生远离了痛苦、获得了安乐的时候,自己满怀喜悦,发自内心地随喜,这是喜无量心。

  二、四无量心是发菩提心的基础

  在发出舍无量心的基础上,我们发慈无量心和悲无量心,希望众生都获得安乐,希望众生都远离痛苦。然后发誓发愿:我要让众生远离痛苦、获得安乐。然后祈祷上师三宝加持所有的父母众生,都能获得安乐,都能远离痛苦,这就是祈求。这样,慈无量心和悲无量心就真正生出来了,就开始发愿菩提心、行菩提心了。

  当我们真心实意地想报恩的时候,就像断臂的母亲,眼睁睁地看着相依为命的儿子被洪水冲走了,虽然心里特别想救他,但却无能为力。这个时候,我们会这样思维:虽然我现在没有能力,但是佛有这个能力,他可以引导众生,讲善恶因果,让众生如理地取舍因果、断恶行善,所以我就要修成佛果,那时就有能力辗转法轮,就有自己的教法了,才能通过自力,通过自己的教法来度化众生。这样,你为众生而想成佛的心就生起来了。

  成佛是为了度化众生,这叫愿菩提心。成佛要具有因缘,那什么是成佛的因缘呢?就是六度万行——菩萨的学处。发誓发愿想学、想修六度万行,这就是行菩提心。一个是为果——菩提果发的誓,一个是为因——菩提因发的誓,这样愿、行菩提心就发出来了。通过一步一步,仔仔细细地观察、思维,明理、修行,才能生起真实无伪的菩提心。

  很多人都说得好听:“我要为众生!”但真的要做到非常难。没有学修四外加行的基础,怎么能生起菩提心呢?要生起愿、行菩提心,就要靠悲无量心和慈无量心;要生起慈无量心和悲无量心,就要靠舍无量心。倘若没有修好四外加行,没有明白因果和轮回这些道理,怎么能生起舍无量心?

  前几天我们讲的皈依也是一样,若是没有学修四外加行,没有生起出离心,真正做到皈依也是很难的。即使表面上皈依、进入佛门了,也是下士道的皈依,只能得到一些人天的安乐,根本不可能解脱。所以,我强调的是四外加行,强调的是最基本的佛理,对此我是有甚深体会的。

  虽然现在不能肯定地说我有出离心、菩提心了,但是我很清楚,如果没有四外加行的学修,没有这样一个坚实的基础,根本无法再往下修。所以,希望大家都有正知正见,不要好高骛远,不要去追求那些高深的法,那样做一点用处都没有。把四外加行修好,真正的学佛修行都在四外加行里。以前,那些旧噶当派的大德们是怎样修行的?他们一生当中,修的都是无常、因果等。这些道理弄明白了以后,证悟空性一点都不难,到时候是瓜熟蒂落,自然就开悟了,之前非常难。所以,大家如果真心想解脱,想成佛,一定要按次第扎扎实实地修。

  我说话的对境是真心想解脱,真心想成佛的人。我不喜欢热闹,也不稀罕人多,只求大家有一颗想解脱,想成佛的真心,不要虚情假意地到这里来。若不是真心想解脱,真心想成佛,你不可能喜欢我说的话,更不可能愿意照我说的去做,那么来这里就没有意义了!

  扪心自问,你到这里来的目的是什么?真的,不仅是参加百日共修,以后听我讲的加行的光盘,看我讲的加行的书也是如此,我希望大家都要有一颗真正希求解脱的心。其他的搞世间福报、神通等等,和我没什么关系。以前我没有针对这些人讲过法,以后也不会讲。因为我是佛陀的追随者,我不能说自己有多大的成就,但是我跟定佛了,能学到哪儿算到哪儿,不可能跟别的学。你若是真心想解脱,真心求解脱,我们之间有话讲,有事做。否则,我们之间没话讲,也没事做。人生短暂,我不可能用这么宝贵的时间去做无意义的事情。所以,希望大家都有正知正见,希望大家希求解脱的心都是真的!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思考题:1、四无量心为什么叫“无量心”?

  2、修四无量心为什么必须要先修舍无量心?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